工程热力学复习提纲
工程热力学复习提纲

⼯程热⼒学复习提纲⼯程热⼒学复习提纲第⼀章1、热⼒系、边界和外界的关系。
特别是边界是可以真实的、虚拟的、固定的或移动的。
2、闭⼝系和开⼝系的定义。
闭⼝系是热⼒系与外界通过边界没有质量交换,但可以有能量交换;开⼝系是热⼒系与外界通过边界有质量和能量交换。
3、绝热系和孤⽴系的定义绝热系是热⼒系与外界通过边界没有热量交换,但可以有质量交换。
孤⽴系是⽆能量交换和质量交换。
4、简单可压缩系的定—由可压缩物质组成,与外界除了热量交换外,只交换容积变化功的有限物质系统。
5、状态参数,,,,,p V T U H S与过程⽆关⽽与初终态有关。
对于简单可压缩系,只需要两个彼此独⽴的状态参数就可以确定其状态。
6、平衡态的定义—⽆外界影响的系统保持状态参数不随时间⽽改变的状态。
在边界上与外界⽆能量交换。
系统与外界不存在任何势差:温度差、压⼒差等。
7、理想⽓体状态⽅程8、热⼒过程—处于平衡状态的热⼒系,如果在边界上受到势差的影响,平衡状态就被破坏,随之产⽣⼀系列变化直⾄新的⼀个平衡状态建⽴为⽌,这⼀系列变化组成的就是热⼒过程。
不平衡过程(有限势差)—只有初态和终态是平衡状态,中间经历的状态都是不平衡状态。
在参数坐标图上只能⽤虚线表⽰。
准平衡过程(⽆限⼩势差)9、可逆过程—如果热⼒系完成⼀个过程后,在按原路径逆向进⾏时,使热⼒系和外界都返回原状态⽽不留下任何变化的过程,称为可逆过程。
实现条件:(1)准平衡过程;(2)不存在任何形式的能量耗散,如摩擦、电阻等使功变为热的现象。
10、功和热微元过程不能表⽰成d W ,d Q 。
只能表⽰成δW,δQ。
有限过程,不能表⽰成△W,△Q ,只能表⽰成W,Q。
循环过程,∮W≠0,∮Q ≠0。
系统对外作功为“+外界对系统作功为“-”条件:可逆过程系统对外放热为“-”11、热⼒循环—热⼒系从⼀初态出发,经历⼀系列状态变化后,⼜回到初态的状态变化过程,称作循环。
特性:⼀切状态参数恢复原值,即∮0。
湖大工程热力学复习提纲.docx

基本概念一、概论1、热流量、热流密度的定义2、导热、对流换热、辐射传热的定义3、三种基本的热量传递方式的差别,傅立叶定律、牛顿冷却公式、波尔兹曼定律。
4、传热系数的概念、在热阻的概念、热路欧姆定律。
5、导热、对流传热热阻的表达式,导热系数、对流换热系数的单位?6、某燃煤电站过热器中,烟气向管壁传热的辐射传热系数为30W/(m2.K),对流传热系数为70W/(m2.K),其复合传热系数为多少?二、导热K温度场、温度梯度、等温面的定义2、导热系数的定义,及影响因素;热扩散率的定义、影响因素,及于导热系数的区别。
3、稳态与非稳态导热的概念4、傅里叶定律,导热微分方程?定解条件的定义,几类边界条件的概念?5、什么是保温材料6、肋效率的定义三、对流换热1. 速度、温度边界层的概念?2、定性温度、特征长度的概念?3、相似准则(如Nu,Re,Pr,Gr,Ra):由几个变量组成的无量纲的组合量的物理意义及表达式?4、对流换热的分类,及各种对流方式的定义?(自然对流、强制对流X (单相对流、相变对流)5、影响对流传热系数的主要因素?6、温度边界层对对流换热系数的影响?7、对流换热微分表达式?8、大容器饱和沸腾曲线?分几个区域?各区域的特点?临界热流密度的概念?9、强化管内强制对流换热的方法?管内流动的入口效应的概念?10、不同类型的对流换热的流态的判据及大小?11、影响自然对流、强制对流的Nu的物性参数?12、外掠管束对流中顺排与叉排的优缺点?13、不凝结气体对膜态凝结换热的影响机理?四、辐射传热仁热辐射的机理?2、吸收比、反射比、穿透比、黑体、白体、透明体、灰体、漫射表面的定义?3、辐射力、有效辐射、投入辐射、定向辐射力、光谱辐射力、定向辐射强度?4、波尔兹曼定律、普朗特定律、兰贝特定律?与之相对应的发射率、光谱发射率、定向辐射率?韦恩位移公式?5、基尔霍夫定律?6、角系数的定义?几个特性?7、表面辐射热阻、空间辐射热阻的定义?遮热板的机理?重辐射面的定义?8、气体辐射的2个特点?9、什么是“温室效应”?试用传热原理说明冬天可以用玻璃温室种植热带植物的原理?为什么说大气中的C02含量增加会导致温室效应?五、传热过程及换热器仁什么是传热过程?什么是复合传热?肋系数?效能的概念?2、顺流与逆流,哪一种换热更强?3、临界热绝缘直径?4、平均温差的两种计算方法?对数平均温差的总表达式?5、换热器的定义及分类?6、污垢对传热过程的影响?7、有一台钢管换热器,热水在管内流动,空气在管束间作多次折流横向冲刷管束以冷却管内热水。
工程热力学深刻复习大纲

809《工程热力学》复习大纲第一章.基本概念熟练掌握热力学的基本概念、名词和术语。
第二章.热力学第一定律熟练掌握热力学热力学第一定律,掌握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表述和实质。
熟练掌握各种热力系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基本能量方程式及其应用。
熟练掌握基本概念内能、焓、熵、热量、膨胀功、技术功、推动功。
第三章.理想气体的性质熟练掌握理想气体的性质、状态方程及其应用。
熟练掌握气体常数、通用气体常数、比热等。
掌握理想气体及理想气体的混合物的内能、焓、熵的计算。
第四章.理想气体的基本过程熟练掌握理想气体的热力过程的计算及其在坐标图上的表示。
第五章.热力学第二定律掌握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表述和实质。
熟练掌握热力学第二定律、循环、卡诺循环和卡诺定理。
熟练掌握孤立系统熵增原理、可用能的损失及计算。
第六章.实际气体的性质掌握实际气体方程。
熟练掌握范德瓦尔实际气体方程。
掌握压缩因子、通用压缩因子。
第七章.水蒸气掌握实际气体方程。
熟练掌握水蒸气图表的构成和应用。
第八章.气体和蒸汽的流动掌握稳定流动的基本方程。
熟练掌握喷管的计算。
掌握绝热滞止、绝热节流。
熟练掌握促使流速改变的条件。
第九章.压缩机的热力过程掌握压缩机的工作原理、热力过程的计算。
掌握余隙容积对压缩过程的影响。
掌握多级压缩中间冷却的压缩过程。
第十章.活塞式内燃机循环掌握各种内燃机循环的分析、计算和循环相应在坐标图的表示。
掌握提高循环效率的方法和途径。
第十一章.燃气轮机装置循环掌握各种燃气轮机循环的分析、计算和循环相应在坐标图的表示。
掌握提高循环效率的方法和途径。
第十二章.蒸汽动力循环熟练掌握郎肯循环、再热循环、回热循环的分析、计算。
第十三章.制冷循环掌握空气压缩制冷循环的分析、计算和循环相应在坐标图的表示。
掌握提高制冷系数的方法和途径。
了解蒸汽压缩式制冷循环、喷射式制冷循环。
第十四章.湿空气熟练掌握湿空气的概念。
熟练掌握相对湿度、绝对湿度、含湿量等概念。
掌握使用含湿图。
了解实际应用的湿空气过程。
工程热力学复习大纲【VIP专享】

工程热力学复习大纲一名词解释1 比热容的定义为:单位物量的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K(1°C)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称为该物体的比热容(有时简称比热)。
即c=δq/dT。
2定容比热容:在定容情况下,单位物量的气体,温度变化1K(1°C)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即c v=δq v/dT3定压比热容:在定压情况下,单位物量的气体,温度变化1K(1°C)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4 梅耶公式(适用于理想气体):c p-c v=R5 c p与c v之比值称为比热容比,它也是一个重要参数。
K= c p/c v=M c p/M c v6 膨胀功(也称容积功):在压力差作用下,由于系统工质容积发生变化而传递的机械功。
7绝热节流:稳态稳流的流体快速流过狭窄断面,来不及与外界换热也没有功量的传递,可理想化称为绝热节流。
绝热节流前后焓相等。
h1=h28 节流过程是指流体(液体、气体)在管道中流经阀门、孔板或多孔堵塞物等设备时,由于局部阻力,使流体压力降低的一种特殊流动过程。
若节流过程中流体与外界没有热量交换,称为绝热节流。
9绝对湿度:每立方米湿空气中所含有的水蒸气质量,称为湿空气的绝对湿度。
绝对湿度也就是湿空气中水蒸气的密度ρv,按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其计算式为ρv=mv/V=pv/RvT(kg/m³) 10相对湿度(φ):湿空气的绝对湿度ρv与同温度下饱和空气的饱和绝对湿度ρs的比值。
11 定熵滞止参数:将具有一定速度的流体在定熵条件下扩压,使其流速降低为零,这时气体的参数称为定熵滞止参数。
12准静态过程:理论研究可以设想一种过程,这种过程进行的非常缓慢,使过程中系统内部被破坏了的平衡状态有足够的时间恢复到新的平衡态,从而使过程的每一瞬间,系统内部的状态都非常接近平衡状态,即整个过程可看作是由一系列非常接近平衡态的状态所组成,这样的过程称为准静态过程。
13可逆过程:系统经历某一过程后,如果能使系统与外界同时恢复到初始状态,对外界没有留下任何影响,既没有得到功,也没有消耗功。
工程热力学复习大纲

工程热力学复习大纲一名词解释1 比热容的定义为:单位物量的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K(1°C)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称为该物体的比热容(有时简称比热)。
即 c=δq/dT。
2定容比热容:在定容情况下,单位物量的气体,温度变化1K(1°C)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即c v=δq v/dT3定压比热容:在定压情况下,单位物量的气体,温度变化1K(1°C)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4 梅耶公式(适用于理想气体):c p-c v=R5 c p与c v之比值称为比热容比,它也是一个重要参数。
K= c p/c v=M c p/M c v6 膨胀功(也称容积功):在压力差作用下,由于系统工质容积发生变化而传递的机械功。
7绝热节流:稳态稳流的流体快速流过狭窄断面,来不及与外界换热也没有功量的传递,可理想化称为绝热节流。
绝热节流前后焓相等。
h1=h28 节流过程是指流体(液体、气体)在管道中流经阀门、孔板或多孔堵塞物等设备时,由于局部阻力,使流体压力降低的一种特殊流动过程。
若节流过程中流体与外界没有热量交换,称为绝热节流。
9绝对湿度:每立方米湿空气中所含有的水蒸气质量,称为湿空气的绝对湿度。
绝对湿度也就是湿空气中水蒸气的密度ρv,按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其计算式为ρv=mv/V=pv/RvT(kg/m³) 10相对湿度(φ):湿空气的绝对湿度ρv与同温度下饱和空气的饱和绝对湿度ρs的比值。
11 定熵滞止参数:将具有一定速度的流体在定熵条件下扩压,使其流速降低为零,这时气体的参数称为定熵滞止参数。
12准静态过程:理论研究可以设想一种过程,这种过程进行的非常缓慢,使过程中系统内部被破坏了的平衡状态有足够的时间恢复到新的平衡态,从而使过程的每一瞬间,系统内部的状态都非常接近平衡状态,即整个过程可看作是由一系列非常接近平衡态的状态所组成,这样的过程称为准静态过程。
13可逆过程:系统经历某一过程后,如果能使系统与外界同时恢复到初始状态,对外界没有留下任何影响,既没有得到功,也没有消耗功。
工程热力学复习大纲资料重点

• 不可逆循环的热效率一定小于可逆循环的热效率。 ()
判断正确性
• 经历一个不可逆过程后,系统能恢复原来状态。 ()
• 热力学第一定律解析式 适用于可逆过程,任何 工质。 ( )
• 孤立系统的熵与能量都是守恒的。 ()
• 不管过程可逆与否,绝热系统的技术功总是等 于初、终态的焓差。 ( )
式
第一知识点 闭口系基本能量方程式
闭口系,
Q U W q u w
δQ dU δW δq du δw
第一定律第一解析式— 热 功的基本表达式
讨论:
Q U W q u w
δQ dU δW δq du δw
1)对于可逆过程 δQ dU pdV
2)对于循环
δQ dU δW Qnet Wnet
)两个解析式的关系
δq dh vdp d u pv vdp
du pdv du δw膨
总之: 1)通过膨胀,由热能
功,w = q –Δu
2)第一定律两解析式可相互导出,但只有在开系中 能量方程才用焓。
技术功(technical work)—
技术上可资利用的功 wt
wt
ws
1 2
cf2
膨胀线在压缩线上方;吸热线在放热线上方。
热力循环的评价指标
正循环:净效应(对外作功,吸热)
动力循环:目的在于净功 用热效率η评价
T1 Q1
h 收益
代价 净功 = W
吸热 Q1
W
Q2 T2
循环经济性指标:
收益 代价
动力循环: 热效率(thermal efficiency)
ht
wnet q1
工程热力学复习提纲

第一章基本概念1.基本概念热力系统:用界面将所要研究的对象与周围环境分隔开来,这种人为分隔的研究对象,称为热力系统,简称系统。
边界:分隔系统与外界的分界面,称为边界。
外界:边界以外与系统相互作用的物体,称为外界或环境。
闭口系统:没有物质穿过边界的系统称为闭口系统。
开口系统:有物质流穿过边界的系统称为开口系统。
绝热系统:系统与外界之间没有热量传递,称为绝热系统。
孤立系统:系统与外界之间不发生任何能量传递和物质交换,称为孤立系统。
热力状态:系统中某瞬间表现的工质热力性质的总状况,称为工质的热力状态,简称为状态。
平衡状态:系统在不受外界影响的条件下,如果宏观热力性质不随时间而变化,系统内外同时建立了热的和力的平衡,这时系统的状态称为热力平衡状态,简称为平衡状态。
状态参数:描述工质状态特性的各种物理量称为工质的状态参数。
如温度(T)、压力(P)、比容(υ)或密度(ρ)、内能(u)、焓(h)、熵(s)、自由能(f)、自由焓(g)等。
基本状态参数接或间接地用仪表测量出来,称为基本状态参数。
温度:是描述系统热力平衡状况时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其物理实质是物质内部大量微观分子热运动的强弱程度的宏观反映。
注:热力学温标和摄氏温标,T=273+t。
热力学第零定律:如两个物体分别和第三个物体处于热平衡,则它们彼此之间也必然处于热平衡。
压力:垂直作用于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力,称为压力,也称压强。
相对压力:相对于大气环境所测得的压力。
如工程上常用测压仪表测定系统中工质的压力即为相对压力。
注:课本中如无特殊说明,则所说压力即为绝对压力。
比容:单位质量工质所具有的容积,称为工质的比容。
密度:单位容积的工质所具有的质量,称为工质的密度。
强度性参数:系统中单元体的参数值与整个系统的参数值相同,与质量多少无关,没有可加性,如温度、压力等。
在热力过程中,强度性参数起着推动力作用,称为广义力或势。
广延性参数:整个系统的某广延性参数值等于系统中各单元体该广延性参数值之和,如系统的容积、内能、焓、熵等。
工程热力学复习大纲

工程热力学复习大纲第一章基本概念1. 热力学系统(热力系)的定义及其描述。
2. 热力系的平衡状态以及由这样的平衡状态构成的准(内部)平衡过程。
3. 温度、压力、比体积、热力学能、焓和熵是描述平衡(均匀)状态的六个常用的状态参数。
4. 温度、压力、比体积这三个基本状态参数之间的关系称为状态方程。
5.(传)热量和(作)功(量)是在热力过程中热力系与外界交换的两种基本能量形式。
6. 功和热量都是过程量(参数)。
7. 过程量与状态量的特性及相互区别。
第二章热力学第一定律1. 一般热力系的热力学第一定律基本表达式-基本能量方程。
2. 闭口系、开口系、稳定流动系统的能量方程。
3.功和热量的基本计算公式以及功和热量在状态坐标图中的表示。
第三章热力学第二定律1. 熵流、熵产、熵方程及其应用。
2. 卡诺定理和卡诺循环及其应用。
3. 克劳修斯积分式及其应用。
4. 孤立系熵增原理及其应用。
5. 热量的可用能及其的不可逆损失。
6. 热量火用、流动工质火用和热力学能火用及其火用损等概念。
第四章气体的热力性质1. 实际气体和理想气体。
2.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和气体常数。
3. 理想气体的比热容、热力学能、焓和熵的计算式。
4. 实际气体与理想气体在状态方程和集聚态上的偏离。
5. 范德瓦尔方程等新的实际气体状态方程。
6. 通用压缩因子图及其在求得实际气体热力性质中的作用。
第五章热力学微分关系式1. 特征函数及四个常用的特征函数。
2. 麦克斯韦关系式。
3. 纯物质的熵、焓、热力学能及比热容的普遍关系式。
第六章水蒸气的热力性质1. 水蒸气饱和状态及其相关概念。
2. 水蒸气产生过程及水蒸气图。
3.水蒸气热力过程。
第七章理想混合气体与湿空气1. 理想混合气体的成分表示方法及其热力性质计算。
2. 湿空气、饱和湿空气与未饱和湿空气、湿空气的绝对湿度、相对湿度、含湿量。
3. 露点温度、湿球温度。
4. 含湿图及其应用。
第八章理想气体的热力过程1.研究热力过程的任务和目的及热力过程两种分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程热力学复习提纲第一章1、热力系、边界和外界的关系。
特别是边界是可以真实的、虚拟的、固定的或移动的。
2、闭口系和开口系的定义。
闭口系是热力系与外界通过边界没有质量交换,但可以有能量交换;开口系是热力系与外界通过边界有质量和能量交换。
3、绝热系和孤立系的定义绝热系是热力系与外界通过边界没有热量交换,但可以有质量交换。
孤立系是无能量交换和质量交换。
4、简单可压缩系的定—由可压缩物质组成,与外界除了热量交换外,只交换容积变化功的有限物质系统。
5、状态参数,,,,,p V T U H S与过程无关而与初终态有关。
对于简单可压缩系,只需要两个彼此独立的状态参数就可以确定其状态。
6、平衡态的定义—无外界影响的系统保持状态参数不随时间而改变的状态。
在边界上与外界无能量交换。
系统与外界不存在任何势差:温度差、压力差等。
7、理想气体状态方程8、热力过程—处于平衡状态的热力系,如果在边界上受到势差的影响,平衡状态就被破坏,随之产生一系列变化直至新的一个平衡状态建立为止,这一系列变化组成的就是热力过程。
不平衡过程(有限势差)—只有初态和终态是平衡状态,中间经历的状态都是不平衡状态。
在参数坐标图上只能用虚线表示。
准平衡过程(无限小势差)9、可逆过程—如果热力系完成一个过程后,在按原路径逆向进行时,使热力系和外界都返回原状态而不留下任何变化的过程,称为可逆过程。
实现条件:(1)准平衡过程;(2)不存在任何形式的能量耗散,如摩擦、电阻等使功变为热的现象。
10、功和热微元过程不能表示成d W ,d Q 。
只能表示成δW,δQ。
有限过程,不能表示成△W,△Q ,只能表示成W,Q。
循环过程,∮W≠0,∮Q ≠0。
系统对外作功为“+外界对系统作功为“-”条件:可逆过程系统对外放热为“-”系统向外界吸热为“+”11、热力循环—热力系从一初态出发,经历一系列状态变化后,又回到初态的状态变化过程,称作循环。
特性:一切状态参数恢复原值,即∮dx=0。
热机:对外做功。
—— 动力循环(正循环,顺时针)制冷装置:将热量从低温物体转移到高温环境。
—— 制冷循环(逆向循环,逆时针) 热效率 nett 11w q η=< 制冷系数2net11q w ε=≥<或第二章1、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2、闭口系δd δδd δQ U W Q U Wq u wq u w=∆+=+=∆+=+对于可逆过程 δd d Q U p V =+对于循环net net δd δQ U W Q W =+⇒=⎰⎰⎰ 3、开口系 推动功pv 流动功2211p v p v -焓H=U+pV h=u+pv 引进或排出工质而输入或排出系统的总能量稳定开口系方程()()2221f2f121s12q h h c c g z z w=-+-+-+技术功2f12t sw w c g z=+∆+∆可逆过程()δd d dtw p v pv v p=-=-ttδdδq h wq h w=∆+=+第三章1、理想气体的基本假设—分子为不占体积的弹性质点;除碰撞外分子间无作用力。
理想气体是实际气体在低压高温时的抽象。
2、比热容的定义—δdqcT=dδd dd d du w u p vT T T+==+定容过程vducdT=理想气体()u u T=()V Vc c T=定压过程tdh wq dh v dpcdT dT dT dTδδ+⋅===-理想气体()gh u pv u T R T=+=+b c dT T T==ab ac adab ac adu u uh h h∆=∆=∆∆=∆=∆ab ab a b u w q -∆+=()ab V b a ac ad u c T T u u ∆=-=∆=∆ ac ta ca c h w q --∆+=()ac p c a ab ad h c T T h h ∆=-=∆=∆对于理想气体一切同温限之间的过程Δu 及Δh 相同,且均可用c V ΔT 及c p ΔT 计算;对于实际气体Δu 及Δh 不仅与ΔT 有关,还与其它参数有关,只有定容过程Δu = c V ΔT ,定压过程Δh = c p ΔT 。
3、迈耶公式g p V c c R -= 理想气体c p 恒大于c V4、理想气体的比热比p Vc c γ=⇒gg111p V c R c Rγγγ=-=-5、熵—[]δd J/(kg K)J /(mol K)q s T=⋅⋅可逆21d s s ∆==⎰2211lnln V g T v c R T v + 2211ln ln p g T p c R T p - 2211ln ln p V v p c c v p + 注意:以上熵增的计算式是由可逆过程推导出的,因为熵是状态参数,因此结果同样适用于初终状态相同的不可逆过程。
6、水蒸汽加热在湿蒸汽区是既定压、又定温的过程。
汽液相变经历饱和直至过热的规律仅限于临界压力与三相压力之间,即最高的饱和压力是临界压力,最低的饱和压力是三相点压力。
第四章(可逆过程)1、定容过程g 1g 212121212R T R T p p v v p p T T ===0w = q u =∆ 2、定压过程g 1g 212121212R T R T v v p p v v T T === 2121g 21()()v v w pdv p v v R T T ==-=-⎰212121()q u w u u p v v h h =∆+=-+-=- t 0w =3、定温过程1122121122ggp v p v T T p v p v R R ===、0u ∆= 0h ∆=2221112g g 1ln v v v v v v v dv dv w pdv pvR T R T v v v ====⎰⎰⎰ t q w w ==4、绝热过程pv c κ= 111122T v T v κκ--= 111122T p T p κκκκ----=12g 12112211()()()11v w u c T T R T T p v p v κκ=-∆=-=-=--- ()()()t 12p 12g 12112211w h h h c T T R T T p v p v κκκκ=-∆=-=-=-=---t w w κ=5、在p -v 图和T -s 图上的表示6、利用T -s 图及p -v 图判断,,,,t u h q w w ∆∆方向第五章1、自发过程有方向性;自发过程的反方向过程并非不可进行,而是要有附加条件;自发过程均不可逆。
2、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表述克劳修斯说法——热量不可能自发地不花代价地从低温物体传向高温物体。
开尔文说法——不可能制造循环热机,只从一个热源吸热,将之全部转化为功,而不在外界留下任何影响。
3、卡诺定理(可逆循环)net L t 1H1w Tq T η==- 两温度为高温热源和低温热源的温度,与工质无关。
前半个公式适用于任何条件,后半个公式仅适用于可逆循环H L ,T T ↑↓ c η⇒↑L H 0,T T ≠≠∞ c 1η<L H c ,0T T η==⇒若第二类永动机不可能制成。
4、逆卡诺循环c c ccnet0c0cq q Tw q q T Tε===--1cε可大于,小于,或等于5、卡诺定理在同为温度T1的高温热源和同为温度T2的低温热源间工作的一切不可逆循环,其热效率必小于可逆循环热效率。
在两个恒温热源间工作的一切可逆循环具有相同的效率,都等于卡诺循环的效率。
6、δdRqsT=1)一切循环的共性,用于判断循环是否能够进行。
2)工质循环,故q 的符号以工质考虑。
3)T r是热源温度;7、第二定律表达式2211rrrδδdδqs sTqsTqT-≥≥≤⎰⎰可逆“=”不可逆,不等号8、熵流和熵产f gs s s∆=+吸热“+”放热“–”熵流绝热0不可逆“+”可逆“0”熵产9、孤立系统熵增原理孤立系内一切实际过程都朝着使系统熵增加的方向进行,或在极限情况下(可逆过程)维持系统的熵不变,任何使系统熵减少的过程不可能发生。
iso gdδ0S S=≥孤立系统的熵增原理可推广到闭口绝热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