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要做到“六个学会”

合集下载

教师的六个学会

教师的六个学会

教师的六个学会
1.学会宽容这里包含了对人对事的宽容。

老师对优等生有偏爱似乎是理所当然的事,那么能不能分一点给后进生呢?或许这样你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惊喜呢。

老师在学校里也要注重自身的愉悦,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老师就像一个巨大的染缸,学生好比尚未着色的布料。

投入了不同颜色的染缸中,染出来的布必定是不同的。

2.学会分享与学生分享知识,并且善于表达知识。

同时也应该把自己好的学习方法拿出来与学生分享。

学生在学校里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学习文化知识,老师不仅要“授之与鱼”,更应该“授之与渔”。

3.学会学习这里的学习既包括对人的研究,也包括对事的学习。

老师从事的是和人打交道的工作,如果能善于观察、研究、思考,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那么相对来说,这个老师的工作就会做得得心应手些。

4.学会选择选择学习的对象,合作的对象,处事的方法。

老师这个岗位是需要经验累积的。

尤其是作为年轻老师,就必须虚心谨慎地向老教师学习,同时要做一个有心人。

5.学会合作老师其实是处在一个巨大体中的一员,学会与学生、其父母以及其他任课老师的合作就会让我们的工作如鱼得水。

6.学会创新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老师的工作同样需要创新。

要尝试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紧紧跟上时代的步伐,不断创新课堂。

这样我们才不至于落后。

教师的六个学会

教师的六个学会

2、学会分享
• 分享是双向的沟通、彼此的给予、共同的 拥有。教育的过程其实也是教师和学生一 道共同分享人类千百年来创造的精神财富 的过程。 • 学会分享,首先意味着学会倾听,学会走 进学生的心灵,学会从学生的眼光看待世 界。高高在上的教师,怎能听到学生真情 的呼唤?
3、学会宽容
• 教育就是引领人们从狭隘走向广阔的过程。
• “一个世界,多种声音”(个性和多样性) • 包容别人的错误。陶行知和“四颗糖”的 故事。
• 育才小学校长陶行知在校园看到男生王友用泥块 砸自己班上的男生,当即斥止了他,并令他放学 时到校长室里去。放学后,陶行知来到校长室, 王友已经等在门口准备挨训了。可一见面,陶行 知却掏出一块糖果送给他,并说:“这是奖给你的, 因为你按时来到这里,而我却迟到了。”王友惊 疑地接过糖果。随之,陶行知又掏出一块糖果放 到他手里,说:“这块糖也是奖给你的,因为当我 不让你再打人时,你立即就住手了,这说明你很 尊重我,我应该奖你。”王友更惊疑了,他眼睛 睁得大大的。陶行知又掏出第三块糖果塞到王友 手里,说:“我调查过了,你用泥块砸那些男生, 是因为他们不守游戏规则,欺负女生;你砸他们, 说明你正直善良,有跟坏人作斗争的勇气,应该 奖励你啊!”王友感动了,他流着眼泪后悔地说 道:“陶校长,你打我两下吧!我错了,我砸的不 是坏人,而是自己的同学呀!”
《教育的理想和信念》
• 肖川(原名:肖贵祥),
1963年1月3日出生,湖南望城 人,教育学博士,北京师范大 学教育学部教育基本理论研究 院教授,英国北师大肖川教授 教育哲学协会会员;教育部 “十一五”规划课题“中小学 生命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首席专家;《人民教育》《中 国教育报》等多家媒体特邀作 者。出版《教育的理想与信念》 等20多部著作是我国生命教育 领域的开拓者之一。

教师一践行三学会内容

教师一践行三学会内容

教师一践行三学会内容一、践行师德,学会做人作为教师,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师德观念,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身作则,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要注重自身修养,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高尚的道德品质影响和感染学生。

同时,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良好的思想品质和人格魅力赢得学生的尊重和信任。

二、践行规律,学会育人教师要掌握教育规律,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成长特点,因材施教。

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情感需求,帮助学生解决成长过程中的问题和困惑,成为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和指路人。

三、践行专业,学会教学教师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能够熟练掌握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

要注重教学内容的更新和教学方法的改革,积极探索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四、践行创新,学会发展教师要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断探索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

要关注教育发展的趋势和需求,积极开展教育科研和教学改革,推动教育创新和实践。

同时,要关注自身专业发展需求,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能力水平。

五、践行合作,学会共进教师要具备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积极参与学校和社会的教育活动。

要加强与同事、学生和家长的沟通和合作,形成教育合力。

同时,要关注团队合作和协作的重要性,积极参与团队合作和交流活动,共同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

六、践行责任,学会担当教师要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需求。

要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和义务,尽心尽力地为学生服务。

同时,要关注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需求,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和教育改革活动,为教育事业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七、践行文化,学会传承教师要具备文化意识和传承能力,注重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要了解和掌握本国传统文化和本土文化精髓,将其融入课堂教学中。

同时,要关注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包容性,引导学生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群。

“六会”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

“六会”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

“六会”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作者:徐建坤来源:《新校园(下)》2017年第12期一、学会倾听一位不善于倾听的教师不会有精彩的课堂,而一位不善于倾听的学生更不会有非常优异的成绩。

倾听是一种素养,倾听是一种能力,倾听更是学生获取更多知识的有效途径。

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随时引导学生注意倾听、学会倾听。

在课堂上,经常会遭遇这样的情况:每当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总会听到不同的声音,要么是小声提示,要么是议论纷纷。

这时,教师要及时强调,倾听是对同学的尊重,倾听是对同学的信任,倾听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

与此同时,学生要用心倾听教师对学习活动的安排,这样才能有的放矢;还要细心倾听教师对重难点问题的讲解,这样才能释疑解惑、提升能力。

学生要耐心倾听同学对一些问题的解答和认识,这样才能更好地求同存异,并与同学有效地交流。

二、学会表达表达是一种综合素养,表达是展示自我的最佳方式,表达更是人际交往的桥梁和纽带。

既然要把课堂还给学生,就要给学生提供更多表达自我的机会;既然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就要让讲台变成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

怎样才能让学生学会表达呢?首先,要引导学生勇于表达。

只要学生敢说出来,就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其次,要引导学生善于表达。

表达是有方法和技巧的。

发表观点时声音要洪亮,要让教师和其他同学都能清楚地听到发言。

表述要清楚,要表达一个怎样的观点,阐明一个怎样的认识,提出一个怎样的问题等,都要让老师和同学听明白,不能使大家听后不知所云,一头雾水。

三、学会读书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

一个人的眼界毕竟是有限的,而书籍却能突破视野的局限,给予我们无尽的能量。

读书有三重境界:第一是爱读书。

都说读书纯属个人爱好,其实爱好也可以后天培养。

如果教师能在课堂上正确引导,让学生切实体会到书籍的魅力,那么每一位学生都会成为书籍的好朋友。

第二是会读书。

“不动笔墨不读书”,读书不是单项活动,它要求眼脑手口并用,它要求读者与作者有情感交流,有充分的思维碰撞。

老师需要掌握的六项内容

老师需要掌握的六项内容

老师的六项工作内容用一句话概括教师的任务就是让学生学会.当然是学会知识,学会做人,学会合作,学会创造。

那么如何让学生学会。

也就是教师应该做什么?我们建设高效课堂,提倡发动学生学习,教师少讲,把课堂还给学生。

结果就出现了讲与不讲或者少讲的争论。

而且还争论不休。

我想表面看是讲与不讲,其实还是教育观念的问题。

如果你能通过讲学生能学会也没有必要讨论讲不讲。

关键是我们靠讲已经不能解决问题,达不到我们的目标。

那么教师不讲是不是就没有事情做了,教师的主导作用究竟如何实现。

换句话说,教师在高效课堂背景下究竟应该做什么?我们给教师的定位是导师是服务者。

那么如何做导师,如何服务。

教师的第一项工作是点燃学生的学习激情。

学生如果真正有了学习激情,才能真正实现学习发生在学生身上,才能真正做到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那么我们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想方设法地点燃学生的学习激情,激情如何点燃,这是个教师个人素质和教育艺术的问题。

没有千篇一律的方法,但总得原则就是用真情点燃激情,用创设情境的方法点燃激情。

教师的第二项工作是教会学生如何学习。

学生厌学其根本原因就是学不会。

学不会的根本原因是不会学,那么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就是教师的根本任务。

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的特点和规律,作为教师必须让学生知道如何学习本学科,知道了学习方法,学生就能够自主学习,就会产生学习兴趣,学习才会高效。

教师的第三项任务是给学生搭建一个攀登知识高峰的梯子。

教师必须按照学生认知规律和知识本身发展的逻辑规律编制一个导学案,每个学生拿着这个导学案,在课堂上都能够获得自己需要的东西。

导学案就是学生登高的梯子,所以要设计好高度坡度和跨度,导学案不是习题集,千万不能把导学案变成束缚学生学习的新的霸占课堂的工具,有原来教师讲霸占课堂变成导学案霸占课堂。

教师的第四项任务是教会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解决不了的。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任务是进行学情调查,必须知道学生在那些方面不会,那些是个性问题,哪些是共性问题,而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交流,教师的任务是,组织,引导,点拨,让学生学会自己不会的东西。

六个学会教师心得体会

六个学会教师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教师,自从踏上教育这片神圣的土地,我就深知自己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的重要责任。

在教学过程中,我不断学习、实践,总结出六个学会,这些心得体会对我个人的成长和教学质量的提升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一、学会倾听倾听是教育的基础。

在课堂上,我学会了倾听学生的心声,关注他们的需求。

通过倾听,我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困惑,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同时,倾听也是师生交流的桥梁,让我与学生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二、学会观察观察是教师必备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学会了观察学生的表现,包括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效果等。

通过观察,我能够及时发现学生的优点和不足,调整教学策略,使教学更具针对性。

三、学会反思反思是教师成长的必经之路。

在教学中,我学会了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

通过反思,我能够发现自己的不足,不断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四、学会合作合作是团队的力量。

在教学过程中,我学会了与同事、家长、学生合作。

通过与同事合作,我能够学习到更多的教学经验;与家长合作,我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形成教育合力;与学生合作,我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五、学会创新创新是教育发展的动力。

在教学中,我学会了创新教学方法,运用多媒体、游戏、情境等多种教学手段,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

同时,我还鼓励学生创新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六、学会感恩感恩是人生的一种境界。

在教育事业中,我学会了感恩。

感谢领导的关心和支持,感谢同事的帮助和鼓励,感谢学生的信任和尊重。

正是这份感恩之心,让我在教育事业中不断前行。

总之,这六个学会对我个人的成长和教学质量的提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为培养更多优秀人才贡献自己的力量。

“六个学会”伴随我们成长

“六个学会”伴随我们成长

“六个学会”伴随我们成长››文明礼仪是民族之魂 (第十四周国旗下讲话)››珍惜生命注意安全开学国旗下讲话稿››我的青春奉献做主演讲››收获新的希望国旗下讲话——团支部››假如你想…… 初三四班国旗下演讲››考出佳绩考出自信(第九周国旗下讲话)文章来源免费教育 w ww.Edu wg.Co m文稿网教师们同学们早上好!我今天国旗下演讲的习题目是《“六个学会”伴随我们成长》。

教师们、同学们都发现了教学楼南面的墙上贴上了“六个学会”共二十四个大字。

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创造、学会生存、学会做事是指用一种善始善终的态度认真地对待和处理各种事务,持之以恒并力求完善。

学会做人是指建构符合道德的价值体系,并承担个体的社会责任,热爱生命并感激生活的给予。

学会共处:为了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能,人们需要得到四周环境的支持和帮助,至少不应该受到别人有意的阻挠。

而良好的人际关系是营造个人工作和生活环境的须要前提。

学会求知是当今时代的总体要求,也是学习的改变所在。

大量的知识需要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学习和掌握,因此对知识的掌握只是学习的一1 / 2部分,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学习的方法。

在此基础上,我们学校增加了“学会生存、学会创造”两个要求。

学会生存:学无止境,人的一生都需要学习,从婴儿期一直到老年期,学习贯穿人的整个生命历程。

在21世纪,学会生存就是把学习当做一种生活方式,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学会求知是学会生存的前提。

因此,教育的重点应当发生转变,由“学会”转向“会学”,也就是要培养一种创新型学习能力。

教育的观念也应相应发生变化,由“拥有文凭”转向“拥有能力”。

文凭和学历只表示受教育的程度,它代表着过去。

一个获得了文凭和学历的人不一定就具有能力。

在现代社会中,要获得更好的生存条件和开展空间,最重要的是要有能力,特别是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要学会创造。

同学们,生活可以是甜的,也可以是苦的,关键在于我们能否具备以上的素质和要求。

教师的“六个学会”

教师的“六个学会”
个 不 断 丰 富 、 断深 化 的 过 程 ; 不

的 自觉 防 范 ; 后 , 会 分 享 是 最 学
和 学 会 欣 赏 别 人 高 度 相 关 的 欣 赏别人 其 实就 是 真诚 地
[== j = 新 ”和
去分享 对方 的 闪光之 处 , 会 它
“ 新 温故 ” 过 程 。 知 的
带给 我 们 非 常 单 纯 的 满 足 、 愉 悦 和 欢 乐。 有 人 讲 , 们 不 见 我
得 喜 欢 我 们 所 赏 识 的 人 , 一 但 定喜 欢 赏识 我 们 的 人 。人 同此 心 , 同此 理 , 心
其 实 , 我 们 个人 的生命 从 历 程 来 说 , 们 百 之 九 十 的 努 我 力 都 是 徒 劳 的 , 正 是 这 藐视 徒 劳 的努 力 , 而 使
维普资讯
小 学教 学研 究 2 0 年 第 5期 02
教 师 在 一 个 人 成 长 历 程 中 的 重 要 性 几 乎 是 不 言 而喻 的 。假 如 一 个 人 在 他 的 学 生 时代 曾 经遇 到过 一 个 好 老 师 , 么 , 即 使 坏 。 那 他 也

肺 腑 之 言 ? 重 要 的 是 以 心 换
心 , 止 一 听 。 彼 匕倾
,卜 — -
其 次 , 味 着 努 力 创 造 一 意
种 新 的 分 享 方式 和 新 的表 达 方 式 。 为 分 享 方 式 和 表 达 方 式 因 本 身就 蕴舍 教 育 的 因 素 。
再 次 。 味 着 对 于 自我 中 意
的 四 大 支 注 : 会认 知 、 会 做 学 学
拥 有 。 教 育 的过 程 其 实也 就 是 教 师和 学生 一 道 共 同分 享人 类 千 百 年 来 创 造 的 精 神 财 富 的 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要做到“六个学会”
教师要做到“六个学会”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是: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成为你自己。

这是从培养年轻一代所应有的素质而言的。

而作为教师,要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胜任自己的工作,就需要不断成长和发展。

所以,广大教师,特别是优秀教师,需要做到“六个学会”:学会等待、学会分享、学会宽容、学会选择、学会合作、学会创新。

只有当我们的教师具备了这些素质,人类才能拥有更加美好的未来。

“六个学会”的基本内涵是:
1、学会等待.意味着教师能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意味着能够用从容的心态对待自己所做的工作:不急于求成,不心浮气躁,不指望一次活动、一次谈话,就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因为一个好的品质的形成,一个不良品质的矫正,都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的、曲折的过
程;即使是一个概念,一个原理的掌握,也都很难一步到位,而是一个不断丰富、不断深化的过程,一个需要不断“温故知新”和“知新温故”的过程。

其实,从我们个人的生命历程来说,我们90%的努力都是徒劳的,而正是这貌似徒劳的努力,使我们拥有9%的接近成功的机会,而正是这“9%的接近成功的机会”,最终使得我们有1%的取得成功的可能。

每一个人都有一个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过程。

学会了等待的教师,一定永远不会对学生说“你不行”。

教育是最能体现“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的领域,只要我们代付出真诚的努力,就一定会取得成效,尽管更多的时候不是那么直接,那么迅速。

当我们学会用等待的心情看待学生时,我们就能对学生少一点苛责、少点失望、少一点冷漠,而多一份理解、多一份信心、多一份亲切。

2.学会分享。

分享,意味着教师更多的是展示,而不是灌输;是引领,而不是强制;是平等的给予,而不是居高
临下的施舍。

学会分享,首先意味着学会倾听,学会走进儿童的内心世界,学会从儿童的眼光看待世界;其次,意味着努力创生一种新的分享方式和新的表达方式;再次,意味着对于自我中心、自以为是、好为人师的倾向的自觉防范;最后,学会分享是和学会欣赏别人高度相关的。

3.学会宽容。

就是努力使自己变得胸襟开阔、气度恢宏,就是心智不那么闭锁,头脑不那么固执,思想不那么僵化,眼界不那么狭隘,就是尽可能地尊重多样化,珍视个性,尽可能地从多种角度看待事物,尽可能习惯“一个世界,多种声音”。

宽容的深刻含义就在于:对自己所认同的对象也能抱以审慎的态度,而对别人所信赖的事物又能假设它确有合理之处。

真正的教育只能建立在尊重与信任的基础上,建立在宽容与乐观的期待上。

4.学会合作。

意味着,对于不同、差异、另类,甚至是对于异端的尊重与接纳;意味着我们学会了“求大同,存小异”,学会了必要的妥协、退让、隐忍和放弃。

作为教师,需要很好地和校长合作,和同事合作,和学生合作,和家长
合作。

合作需要有善于沟通的品质和能力,需要有理智的判断和成熟的热情,需要有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的品质和推己及人的胸怀。

5.学会选择。

教师须学会选择教育的内容,选择教育的时机,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这就要求教师有非常丰富的积累,有高度的判断力和鉴赏力,如此才能有不俗的选择能力。

6.学会创新。

意味着教师不断地探索以便改进自己的工作,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式和教学风格,能够试图从不同的角度对那些习以为常、司空见惯、熟视无睹的事情作出新的解释,能够对那些理所当然,天经地义的事情抱以重新的审视,能够对那些似是而非、以讹传讹的种种说辞予以警示。

教师学会创新,是因为只有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教师,才可能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学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