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要学会反思
教师要善于进行教学反思

教师要善于进行教学反思教师是一个永恒的学习者,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通过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反思,教师能够不断优化教学策略,改进课堂教学效果,提升学生学习成果。
本文将从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的重要性、反思的实施方法以及反思的具体效益等方面展开论述。
一、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的重要性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可以帮助他们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实现个人教育理念与教学目标的有机统一。
首先,教学反思可以帮助教师意识到自身的教学盲区和薄弱环节,进而发现问题所在,并积极寻找解决方案。
其次,反思可以促使教师对自身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反思和调整,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最后,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可以促进专业发展和成长,培养教师的教育情操和教育智慧,提高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反思的实施方法1. 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价教师可以通过仔细观察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表现和学生的学习状态,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是否达到了预期效果。
同时,教师可以通过向同事、学生和家长征求反馈意见,了解他们对自己教学的评价和建议,从而更客观地认识和评价自己的教学。
2. 课堂记录和教学日志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记录和教学日志来记录教学中的重要瞬间和体会,以及学生的表现和反应。
通过对这些记录的回顾,教师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需要改进的方面。
3. 反思会议和教学研讨教师可以定期组织反思会议和教学研讨活动,与同事们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反思体会。
通过与他人的交流与碰撞,教师可以获得多种观点和建议,拓宽思路,丰富自己的教学思维。
三、教学反思的具体效益1. 提高教学质量教学反思有助于教师认清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最大程度地按照学生的需要进行个性化教学,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2.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教学反思,教师可以更好地理解学生的需求和心理状态,调整课堂教学节奏和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优秀教师要学会反思-优秀的教师有五度反思

优秀教师要学会反思|优秀的教师有五度反思优秀教师要学会反思优秀的教师注重反思,班主任更是如此,怎样反思?反思什么?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1、对教育理念实施的反思。
教师应该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经常对教育理念实施反思,用现代教育的理念指导自己的行为。
2、对教学目的反思。
教育的理念必须在教育实践中实施和验证,具体落实到每一节课。
作为优秀的教师,认真地备课、写教案,在教学过程中实现教学的目的。
40分钟结束了,但教师必须反思,教学目的定的合适吗?教学目的实现了吗? 3、对教学方法的反思。
课的内容和课的类型不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使用的教学方法也不同,有讲授法、谈话法、实验法、演示法、研究性学习法等等。
方法的使用,取决于课的内容。
课上完了,但教师必须反思、审视教学的过程,教学的方法选用得当吗?如果换一种方法会是什么样的结果? 4、对学生评价的反思。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参与程度、情感态度、学习的效果往往给予评价。
教师评价的语言应该是鼓励的,或是引导性的,或是暗示的,给学生带来被肯定的欢愉,带来成功的喜悦。
但是往往有的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是消极的、无礼的,甚至是粗暴的,给学生带来了心理的伤害。
课上完了,但教师必须反思,我对学生的评价恰当吗?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吗? 5、班主任反思最好的形式就是写教育日记。
著名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建议每一位教师都来写教育日记……那种连续记了10年、20年、30年的教师日记,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在班主任的教育日记中,有课堂教学反思、有教育事件的反思、有班级管理的反思、有对工作态度的反思、有对工作经验的反思……久而久之养成勤于反思、善于反思乐于反思的好习惯。
通过反思去树立鲜活的教育理念、炽热澎湃的职业感情,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融洽师生的平等关系,营造学校的民主氛围,发展自己的专业水平,享受教育的无限幸福,提升自己的教育智慧和生命境界。
《学会反思》教学反思

《学会反思》教学反思学会反思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技能,尤其在教学中,反思能够帮助教师发现问题、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本文将介绍教学反思的重要性,并探讨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反思。
一、认识教学反思1.1 教学反思是什么教学反思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深入思考和分析的过程。
通过反思,教师可以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总结经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1.2 教学反思的重要性教学反思有助于教师发现问题、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通过反思,教师可以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式,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1.3 教学反思的目的教学反思的目的在于帮助教师认识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发现问题,改进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二、如何进行教学反思2.1 定期进行反思教师应该定期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可以选择每节课、每周或每学期进行一次反思,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改进。
2.2 多角度思考在进行教学反思时,教师应该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包括学生的反馈、教学效果、教学方法等,全面分析问题,找到解决方法。
2.3 结合实际情况教学反思应该结合实际教学情况,不断调整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反馈进行改进。
三、教学反思的方法和工具3.1 教学日志教师可以通过写教学日志的方式记录每节课的教学情况和感想,及时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改进教学方法。
3.2 学生反馈教师可以通过学生反馈的方式了解学生对教学的看法和建议,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3.3 同行评课教师可以通过同行评课的方式邀请其他教师观摩自己的课堂,听取意见和建议,发现问题,改进教学方法。
四、教学反思的效果4.1 提高教学质量通过教学反思,教师可以及时发现问题,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4.2 增强教师专业素养教学反思可以帮助教师不断总结经验,改进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4.3 增强师生互动教学反思可以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促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建立良好的教学关系。
学会反思教师的演讲稿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与大家分享关于“学会反思”的思考。
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的重要使命。
然而,在这个信息爆炸、变革迅速的时代,教师也需要不断学习、反思和成长。
那么,如何学会反思,如何让反思成为我们成长的阶梯呢?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认识反思的重要性首先,我们要认识到反思的重要性。
反思是一种自我审视、自我提升的过程,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经之路。
只有通过反思,我们才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具体来说,反思有以下几点作用:1.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通过反思,我们可以总结经验,找出不足,从而优化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2.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反思可以帮助我们发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明确努力方向,不断丰富教育教学理论,提升专业素养。
3. 增强教师职业幸福感。
反思让我们更加关注学生的成长,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从而获得职业成就感。
二、反思的方法与途径1. 教学设计反思。
在课前,我们要认真备课,设计合理的教学方案。
课后,反思教学设计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是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教学过程反思。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关注学生的表现,反思自己的教学是否有效,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
3. 教学评价反思。
课后,我们要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反思评价方式是否合理,是否有助于学生成长。
4. 同伴互助反思。
与同事交流教学心得,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在交流中,反思自己的教学,发现他人的优点,汲取他人的经验。
5. 教学研究反思。
参与教育教学研究,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
6. 教学日志反思。
坚持写教学日志,记录教学过程中的点滴感悟,积累教育教学经验。
三、反思的注意事项1. 保持客观。
反思时,要客观公正地评价自己的教学,不夸大成绩,也不回避问题。
2. 深入分析。
反思时,要深入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3. 持之以恒。
反思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我们坚持不懈,才能取得显著成效。
《学会反思》教学反思

《学会反思》教学反思学会反思:教学反思引言概述:教学反思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实践方式,它可以匡助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
通过反思,教师可以深入思量自己的教学过程和教学目标,发现问题并寻觅解决方案。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来阐述学会反思的重要性和实践方法。
正文内容:1. 教学目标的反思1.1 评估教学目标的合理性:反思教学目标是否与学生的实际需求相匹配。
1.2 分析教学目标的可操作性:反思教学目标是否能够被具体划分为可操作的小目标。
1.3 调整教学目标的灵便性:反思教学目标是否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进程进行灵便调整。
2. 教学方法的反思2.1 评估教学方法的适合性:反思教学方法是否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2.2 分析教学方法的效果:反思教学方法是否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和理解。
2.3 调整教学方法的灵便性:反思教学方法是否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灵便调整。
3. 教学资源的反思3.1 评估教学资源的充实性:反思教学资源是否足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3.2 分析教学资源的有效性:反思教学资源是否能够有效地支持学生的学习和理解。
3.3 调整教学资源的合理性:反思教学资源是否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进程进行合理调整。
4. 学生表现的反思4.1 评估学生表现的准确性:反思学生的学习表现是否准确地反映了他们的学习情况。
4.2 分析学生表现的原因:反思学生的学习表现暗地里的原因,如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
4.3 调整学生表现的指导:反思学生的学习表现,为他们提供针对性的指导和支持。
5. 教学反思的实践方法5.1 记录教学过程:通过记录教学过程,教师可以回顾和分析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
5.2 分析教学结果:教师可以通过分析学生的学习成果来评估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
5.3 反思教学过程:教师可以深入思量自己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寻觅解决方案。
总结:通过学会反思,教师可以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
教学反思包括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资源和学生表现的反思。
教师要学会反思

教师要学会反思教师虽是教育人,但也要学会反思。
要“善为人师”不要“好为人师”。
自从新课改以来,我们越来越重视教师的自我反思,它是学校校本教研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教师实现专业化发展的最根本的途径,我们在教学工作中也要求教师进行自我反思,包括每节课后要写教学后记,每月要上交一篇教学反思等等。
教师要不断学习各种知识,要学会捕捉生活,要学会反思自己。
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决策及由此产生的后果进行自我反思和与他人合作反思,从中寻找自己的优势。
要在教学实践中加大自身优势,把自己的个性渗透于自身的教学过程中,通过不断的研究来完善,以逐步形成自身的教学风格。
同时,教师也要学会与同行之间实现合作,集体备课与个人备课的结合是促进自己成长的捷径。
教学中教师应真正把关注的焦点放在学生身上,想想学生在做什么,需要做什么,根据他们的学习情况,灵活地安排每一个教学环节,教学内容,而不是机械地执行课前的课程设计。
通过设计浓烈学习氛围,努力挖掘、充分发挥教材所蕴含的兴趣教学因素,来唤起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让学生产生学习的意愿和动力。
教给学生探索、发现的方法,让学生会探索、会发现。
教师要提高因材施教的能力。
充分地了解学生善于观察学生,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寻找不同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每个学生的学习都有进步。
却依然“温故而知新”。
眼明心亮观察问题;付诸行动解决问题;沉着冷静思考问题。
做为一名教师,我认为应从以上几点入手。
我认为,我们的老师要从每日繁重的工作之中进行自我解救,不断地学习新的理念,不断地反思自己每天的所说、所做、所为,掌握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将所学的新课改的理念与我们实际教学结合起来,不断进行反思、实践、再反思、再实践,从而提高我们的教育教学能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更多的机会去体验成功,我们才能寻找到自我存在的价值,我们的教育事业才会显示出它的勃勃生机。
教师学会反思心得体会范文

作为一名教师,我深知教育教学工作的复杂性和挑战性。
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我逐渐认识到,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
通过反思,我不仅能够发现自己的不足,还能够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以下是我对教师学会反思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反思的重要性1. 提高教学质量:通过反思,教师可以总结教学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从而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2. 促进教师成长:反思是教师自我提升的过程,通过反思,教师能够发现自己的不足,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3. 激发教学热情:反思能够帮助教师认识到自己的价值,激发教师对教育教学工作的热爱,提高工作积极性。
二、反思的方法1. 教学前反思:在备课阶段,教师应认真分析教材,了解学生的需求,预测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
2. 教学中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反应,及时发现并调整教学进度和内容,确保教学效果。
3. 教学后反思:课后,教师应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分析原因,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借鉴。
三、反思的心得体会1. 反思让我更加关注学生的需求:通过反思,我意识到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的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反思让我学会调整教学策略:在教学过程中,我逐渐学会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进度和内容,使教学更加灵活、高效。
3. 反思让我更加自信:每次反思后,我都会发现自己的进步,这让我对教育教学工作充满信心。
4. 反思让我更加热爱教育事业:通过反思,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教育的意义,对教育事业充满热爱。
总之,教师学会反思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坚持反思,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为学生的成长贡献自己的力量。
以下是我对教师学会反思的几点建议:1. 培养反思习惯:将反思融入日常教学工作中,形成良好的反思习惯。
2. 积极参与教研活动:通过教研活动,与其他教师交流教学经验,共同提高。
3. 关注教育教学改革:紧跟时代步伐,关注教育教学改革动态,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
教师要学会反思演讲稿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与大家分享一个关于教师成长的话题——教师要学会反思。
教师,这个看似平凡却承载着无数家庭希望的职业,肩负着培养未来社会栋梁的重任。
在这个信息爆炸、知识更新迅速的时代,教师的角色和责任更加重大。
而学会反思,正是我们每一位教师不可或缺的成长途径。
首先,让我们来探讨一下什么是反思。
反思,简单来说,就是对自身行为、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以便发现其中的不足,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对于教师而言,反思是一种自我提升的过程,是教学艺术不断精进的关键。
一、反思是教师成长的必经之路1. 反思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教师的工作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成长。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自身也需要不断成长。
通过反思,教师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和提升,从而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
2. 反思提高教学质量教学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涉及诸多因素。
通过反思,教师可以发现自己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如教学方法不当、课堂管理不善等,从而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3. 反思增进师生关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良好关系是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
通过反思,教师可以了解自己在与学生交往中的不足,如沟通不畅、关爱不够等,从而改善师生关系,为学生创造一个和谐的学习环境。
二、教师如何进行反思1. 坚持记录教学日志教学日志是教师反思的重要工具。
通过记录教学过程中的点点滴滴,教师可以清晰地看到自己的教学行为,发现其中的问题,为后续的改进提供依据。
2. 开展教学案例分析教学案例分析是教师反思的有效方法。
通过分析具体的教学案例,教师可以从中汲取经验,找出不足,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借鉴。
3. 参加教研活动教研活动是教师交流、学习、反思的重要平台。
通过参加教研活动,教师可以了解最新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从而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4. 向同行请教教师之间的相互请教是一种很好的反思方式。
通过向同行请教,教师可以了解到其他教师的教学经验和教训,为自己的教学提供参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要学会反思摘自王伯康周耀威:《塑造教师新形象》《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1年第1期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的反思能力决定着他在工作中开展研究的能力。
成功的和有效率的教师倾向于主动地和创造性地反思他们事业中的重要事情,包括他们的教育目的,课堂环境,以及他们自己的职业能力。
因此,“反思”被广泛地看作是教师职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国外有学者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的公式:经验+反思=成长。
有的教师从教几十年而无所发展,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缺乏反思。
(一)反思的环节(1)问题定向。
教师选择特定的问题加以关注,并从可能的领域,包括课程、学生、教师本身等方面,收集关于这一问题的资料。
他人的教学经验、自己的感受、各种理论原理,乃至意想不到的经验等都会有助于教师对问题的关注和理解。
(2)问题分析。
教师开始分析所收集的资料,特别是关于自己教育教学活动的信息。
教师以批判的眼光审视自己的思想、行为,包括自己的信念、价值观、态度和情感等,以形成对问题的表征,明确问题的根源所在。
(3)假设建构。
明确问题以后,教师开始在已有的知识结构中搜寻与当前问题相似或相关的信息,以建立解决问题的假设性方案。
如果搜寻不到,教师可以通过请教其他教师或阅读专业书籍、文献资料等设法去获取新的信息。
一旦对问题情境形成了确的表征,教师就能够着手建立假设以解释情境和指导行动,并且还在内心对行动的短期及长期的效果加以考虑。
(4)假设验证。
考虑了每种行动的效果后,教师就开始实施解决问题的方案。
在检验的过程中,教师会遇到新的问题、新的经验;当这种行动过程再次被观察和分析时,就开始了新一轮的反思循环。
(二)反思的几种方法(1)反思日记 (2)课堂观摩 (3)校际研讨 (4)行动研究。
为弄清课堂上所遇到的问题的实质,探索用以改进教育教学实践的行动方案,教师需要和校外专业研究者合作进行调查和研究。
反思不仅是教师个人的事,也需要教育行政部门、专业研究人员、学校领导、其他教师及管理人员等,给予支持、合作。
没有这种支持合作,教师的反思将难以深入开展。
因此,一个支持性的环境对教师的反思探究是非常重要的。
WWW.P.E ——高中物理综合类问题解法浅谈作者:刘松涛内容提要:高三复习中同学在经过一轮复习以后,已经掌握了典型的物理模型、物理规律,能够解决一些问题,但是面对一些综合类问题同学又总感觉无从下手,物理规律在有限的时间内不能有效的调用。
如何借助一些方法,帮助绝大多数同学快捷的解决问题,减少做题中程序上的失误,通过与同学共同分析、探索,总结出了一条便于同学记忆掌握的解题程序法:www.P.E ,目的是方便同学快速解决综合类问题,减少同学解题时低级错误出现的几率。
一、对WWW.P.E 含义的解释首先对WWW.P.E 做一说明:第一个W ——谁,即研究对象是谁,是单体还是多个物体组成的系统(常见两到三个);第二个W ——哪里,代表过程,所确定的研究对象经历从哪里到哪里的过程,过程可以是单一的,也可是复杂的多过程问题;第三个W ——什么,是指研究对象做什么运动,即研究对象在所研究的过程中运动的性质是什么,是匀速、匀变速、变加速或变减速运动;点代表题目所涉及的状态;P 、E 是指使用动量观点或能量观点解决问题(都不行时别忘了还有牛顿第二定律)。
即研究对象是单体,涉及对时间累积过程优先使用动量定理,涉及空间累积过程优先使用动能定理;研究对象是系统时,首先判断在某一过程中是否符合动量守恒规律,若符合优先考虑使用动量守恒,解决速度或质量间的关系;之后分析该过程中初状态的能量形式有哪些,末状态的能量形式有哪些,能量之间是如何进行的变化与转化,使用能量守恒(机械能守恒)解决问题。
附其它备选题目,及本文涉及题目1、如图20所示,水平光滑地面上停放着一辆小车,左侧靠在竖直墙壁上,小车的四分之一圆弧轨道AB 是光滑的,半径为R ,在最低点B 与水平轨道BC 相切,BC 的长度是圆弧半径的10倍,整个轨道处于同一竖直平面内。
可视为质点的物块从A 点正上方某处无初速度下落,恰好落入小车圆弧轨道滑动,然后沿水平轨道运动至轨道末端C 处恰好没有滑出。
已知物块到达圆弧轨道最低点B 时对轨道的压力是物块重力的9倍,小车的质量是物块的3倍,不考虑空气阻力和物块落入圆弧轨道时的能量损失。
求:(1)物块开始下落的位置距水平轨道BC 的竖直高度h 是多少; (2)物块与水平轨道BC 间的动摩擦因数μ。
图202、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质量M =4.0 kg糙水平轨道,水平轨道左侧连一半径R =0.25m 的41光滑圆弧轨道,圆弧轨道与水平轨道在O' 点相切.车右端固定一个尺寸可以忽略、处于锁定状态的压缩弹簧,一质量m =1.0 kg 的小物块紧靠弹簧放置,小物块与水平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 0.50.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 现将弹簧解除锁定,小物块被弹出,恰能到达圆弧轨道的最高点A .取g =10m/s2 , 求:(1)解除锁定前弹簧的弹性势能;(2)小物块第二次经过O' 点时的速度大小; (3)小物块与车最终相对静止时,它距O' 点的距离.3(4 2007海淀二模)23.(18分)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地面上,有一质量m1=4.0kg 的平板小车,小车的右端有一固定的竖直挡板,挡板上固定一轻质细弹簧。
位于小车上A 点处质量m2=1.0kg 的木块(可视为质点)与弹簧的左端相接触但不连接,此时弹簧与木块间无相互作用力。
木块与A 点左侧的车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40,木块与A 点右侧的车面之间的摩擦可忽略不计。
现小车与木块一起以v0=2.0m/s 的初速度向右运动,小车将与其右侧的竖直墙壁发生碰撞,已知碰撞时间极短,碰撞后小车以v1=1.0m/s 的速度水平向左运动,取g=10m/s2。
⑴求小车与竖直墙壁发生碰撞过程中小车动量变化量的大小;⑵若弹簧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求小车撞墙后与木块相对静止时的速度大小和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⑶要使木块最终不从小车上滑落,则车面A 点左侧粗糙部分的长度应满足什么条件?23.⑴设v1方向为正,小车与墙壁碰撞过程中小车的动量变化 ∆p=m1v1- m1(-v0)=12kg•m/s…(3分) ⑵小车与墙壁碰撞后向左运动,木块与小车间发生相对运动将弹簧压缩至最短时,二者速度大小相等,此后木块和小车在弹簧弹力和摩擦力的作用下,做变速运动,直到二者再次具有相同的速度为止。
整个过程中,二者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2分)设小车和木块相对静止时的速度大小为v ,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m1v1-m2v0=(m1+m2)v …(2分)解得v=0.40m/s …(1分)当小车与木块达到共同速度v 时,弹簧压缩至最短,此时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2分)设最大的弹性势能为EP ,根据机械能守恒EP=21m1v12+21m2v02-21(m1+m2)v2=3.6J …(3分)⑶根据题意,木块被弹簧弹出后滑到A 点左侧某点时与小车具有相同的速度v 。
木块在A 点右侧运动过程中,系统的机械能守恒,而在A 点左侧相对滑动过程中将克服摩擦阻力做功,设此过程最大相对位移为L ,根据功能关系有21m1v12+21m2v02-21(m1+m2)v2=μm2gL …(3分)A解得0.90m …(1分) (16 2006)12.(20分)如图所示,物体B 和物体C 用劲度系数为k 的轻弹簧连接并竖直地静置于水平地面上。
将一个物体A 从物体B 的正上方距离B 的高度为H0处由静止释放,下落后与物体B 碰撞,碰撞后A 与B 粘合在一起并立刻向下运动,在以后的运动中A 、B 不再分离。
已知物体A 、B 、C 的质量均为M ,重力加速度为g ,忽略空气阻力。
(1)求A 与B 碰撞后瞬间的速度大小。
(2)A 和B 一起运动达到最大速度时,物体C 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为多大? (3)开始时,物体A 从距B 多大的高度自由落下时,在以后的运动中才能使物体C 恰好离开地面?解:(1)设物体A 碰前速度为v1,对物体A 从H0高度处自由下落,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v1=2gH 。
…2分设A 、B 碰撞后共同速度为v2,则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v1=2Mv2、v2=20gH 。
………………………………………………3分 ………………………………………………2分(2)当A 、B 达到最大速度时,A 、B 所受合外力为零,设此时弹力为F ,对A 、B 由平衡条件得:F=2Mg 。
………………………………………………2分设地面对C 的支持力为N ,对ABC 整体,因加速度为零,所以N=3Mg 。
………………………………………………3分由牛顿第三定律得C 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N ′=3Mg 。
………………………………………………2分(3)设物体A 从距B 的高度H 处自由落下,根据(1)的结果,A 、B 碰撞后共同速度V2=2gH。
………………………………………………1分当C 刚好离开地面时,由胡克定律得弹簧伸长量为X =Mg/k 。
根据对称性,当A 、B 一起上升到弹簧伸长为X 时弹簧的势能与A 、B 碰撞后瞬间的势能相等。
则对A 、B 一起运动到C 刚好离开地面的过程中,由机械能守恒得:MgXMV 422122=,………………………………………………2分联立以上方程解得:k MgH 8=。
…………………………………………………1分图11(19 2006)12.(20分)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 的两物体A 、B 分别与轻质弹簧的两端相连接,将它们静止放在地面上。
一质量也为m 的小物体C 从距A 物体h 高处由静止开始下落。
C 与A 相碰后立即粘在一起向下运动,以后不再分开。
当A 与C 运动到最高点时,物体B 对地面刚好无压力。
不计空气阻力。
弹簧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
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
求:(1)A 与C 一起开始向下运动时的速度大小; (2)A 与C 一起运动的最大加速度大小; (3)弹簧的劲度系数。
(提示:弹簧的弹性势能 只由弹簧劲度系数和形变量大小决定。
)解:(1) 设小物体C 从静止开始运动到A 点时速度为v ,由机械能守恒定律221mv mgh = (2分)设C 与A 碰撞粘在一起时速度为v ',由动量守恒定律 v m m mv '+=)( (3分)求出gh v 221=' (1分)(2) A 与C 一起将在竖直方向作简谐运动。
当A 与C 运动到最高点时,回复力最大,加速度最大。
A 、C 受力图,B 受力图如右图 (2分)B 受力平衡有 F = mg (1分) 对A 、C 应用牛顿第二定律 F + 2mg = 2ma (2分) 求出a = 1.5g (1分)(3) 设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 开始时A 处于平衡状态,设弹簧的压缩形变量为△x对A 有 mg x k =∆ (1分) 当A 与C 运动到最高时,设弹簧的拉伸形变量为△x′对B 有 mg x k ='Δ (1分)由以上两式得 x x '=ΔΔ (1分)因此,在这两个位置时弹簧的弹性势能相等:E 弹=E 弹′ 对A 、C ,从原平衡位置到最高点,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E 弹+)(2)(212x x mg v m m '+='+∆∆+ E 弹′ (3分)解得 h mgk 8=(2分)CmgFA 、C F mg新平衡位置原平衡位置 弹簧原长位置 最高点柴油打桩机的重锤由气缸、活塞等若干部件组成,气缸与活塞间有柴油与空气的混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