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9课《知法守法 依法维权》优质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9课《知法守法 依法维权》优质教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9知法守法依法维权教学设计
课题
知法守法依法维权第一课时
单元
第四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六年级
学习
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观念,学法懂法。
2、能力目标:能够运用法律手段依法维权。
3、知识目标:学会用法律约束和规范自己的行为,守法不违法;学会依法维权。
重点
学会依法维权。
难点
学会用法律约束和规范自己的行为,守法不违法。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心存不忍”超载,教练知法犯法被罚》
视频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守法不违法】
1、小讨论:你是如何看待该名教练的行为的?你还知道哪些“知法犯法的事例吗?
思考:你如何看待这样的处理方式?对此,你有何感想?
16、总结:当权利受到侵害时,我们应当运用法律手段依法维权,而不能采用违法方式维权。
认识不懂法的后果,激发学生学法、懂法的热情。
了解公民的权利,懂得权利受到侵害时要依法维权。
学习吕慧娴,争当知法懂法好少年。
通过具体的生活案例懂得依法维权的重要性。
课堂小结
2、不懂法的后果:
(1)触犯法律、违法犯罪
(2)不能依法维护自己的权益
3、总结:因此,我们要学好法律、用好法律、维护权利。
4、阅读:懂法、用法、学法的心路历程
思考:故事中,吕慧娴的哪项权利受到了侵犯?是哪一部法律维护了她的权利?
5、小讨论:作为公民的我们还有哪些权利你知道吗?请你说出其中一项权利并举个相应的例子。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9课《知法守法依法维权》教案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依法维权相关的实际问题。
2.角色扮演: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角色扮演活动。这个活动将演示如何在实际生活中依法维权。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角色扮演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首先,法律概念的理解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在讲解法律基本概念时,虽然我尽量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但仍有部分学生显得有些吃力。针对这一点,我考虑在今后的教学中,引入更多的实际案例,让学生通过具体事例来理解法律概念,以便他们能够更好地消化吸收。
其次,在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环节,我发现部分学生在分析问题时,容易局限于表面现象,难以深入挖掘问题背后的法律原理。为了帮助学生提高法治思维能力,我计划在今后的教学中,逐步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法律知识分析问题,培养他们的法治思维。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依法维权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二、核心素养目标
培养学生法治意识,提升法律素养,使其能够理解法律对社会和个人的重要性,认识到自己在法律保护下的权利与义务。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
1.形成正确的法律观念,尊重和遵守法律,自觉维护法律尊严;
2.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具备初步的法治思维能力,能够分析日常生活中的法律问题;
3.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学会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勇于抵制违法行为;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9《知法守法 依法维权》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9《知法守法依法维权》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知法守法依法维权》是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法律的作用,认识到法律对公民生活的重要性,学会在日常生活中遵纪守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教材内容通过案例分析、讨论、思考等环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法律观念,自觉遵守法律,依法维护自己的权益。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法律知识,但对法律的理解还不够深入,特别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能力较弱。
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对法律有了一定的认识,但还需要在实际案例中进一步体会法律的作用,提高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本节课的内容贴近学生生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法律的作用,认识到法律对公民生活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自觉性,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
3.引导学生学会在日常生活中依法维权,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4.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法律的作用,认识到法律对公民生活的重要性,学会在日常生活中遵纪守法。
2.难点:引导学生学会在日常生活中依法维权,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了解法律的作用,提高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3.情景模拟法: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依法维权。
4.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材料,用于课堂分析。
2.设计好讨论题目,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
3.准备情景模拟素材,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依法维权。
4.制作好课件,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我国的法律体系,让学生对法律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提问:你们知道法律的作用吗?法律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重要性?2.呈现(10分钟)呈现一个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讨论案例中主人公应该如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9课《知法守法 依法维权》第1课时教学设计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9课《知法守法依法维权》第1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知法守法依法维权》是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9课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认识到法律的重要性,学会在日常生活中遵守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教材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法律常识,但对于法律的具体内容和维权方式的了解还不够深入。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形式,加深对法律的认识,提高法治观念。
此外,学生在这个年龄段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点,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认识到法律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遵守法律的意识,养成良好的法治观念。
3.引导学生学会在日常生活中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4.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认识到法律的重要性。
2.难点:培养学生遵守法律的意识,引导学生学会在日常生活中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3.情景模拟法: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遵守法律和维护权益。
4.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法律案例,用于教学分析和讨论。
2.制作课件,展示法律知识和维权方法。
3.准备情景模拟道具,方便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4.安排课堂讨论时间,确保学生充分参与。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或视频播放一个与法律相关的案例,引导学生关注法律问题。
2.呈现(10分钟)介绍法律的基本概念,让学生了解法律的作用和重要性。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明白遵守法律的意义。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9《知法守法 依法维权》优质课教学设计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9《知法守法依法维权》优质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主题是“知法守法,依法维权”,选自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材。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认识到法律的重要性,学会遵守法律,并在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时,能够依法维权。
教材通过案例分析、讨论探究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法律的作用和意义,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法律知识,对法律有初步的认识。
但是,他们对法律的具体内容和作用还不够深入理解,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强化法律意识,提高法治素养。
此外,学生对案例分析有一定的兴趣,通过讨论探究,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法律知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认识到法律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遵守法律的意识,提高法治素养。
3.引导学生学会在权益受到侵害时,依法维权。
四. 教学重难点1.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如何在现实生活中遵守法律。
3.如何在权益受到侵害时,依法维权。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通过案例让学生了解法律的作用和意义,引导学生分析和讨论案例中的问题,得出结论。
2.讨论探究: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想法和经验,共同探讨如何在生活中遵守法律,如何维权。
3.小组合作: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现实生活中的法律场景,让学生亲身参与,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法律案例,用于分析和讨论。
2.准备小组合作的角色扮演剧本,让学生参与实践。
3.准备PPT,用于展示案例和知识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法律案例,引发学生对法律的兴趣,导入新课。
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和讨论案例中的问题,让学生认识到法律的作用和意义。
3.操练(10分钟)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想法和经验,共同探讨如何在生活中遵守法律,如何维权。
4.巩固(5分钟)让学生总结本节课学到的法律知识,加深对法律作用和意义的理解。
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部编版 第四单元《9 知法守法依法维权》教学设计 教案

9知法守法依法维权第一课时一、教材分析本课题设置了三个话题:“用好法律维护权利”“守法不违法”“依法维权有途径”。
“用好法律维护权利”通过真实案例和互动探究,介绍了我国未成年人权利的三个维度,也就是专门法律保护、特别条款保护和一般条款保护,帮助学生认识权利来自法律,维护权利同样要依靠法律。
“守法不违法”通过对案例故事的分析,引导学生增强守法意识,从违法犯罪行为会受罚的角度,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校园欺凌行为。
从维护权力的角度,教导学生要敢于对校园欺凌说“不”,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依法维权有途径”重点介绍维护权利的途径和方式,同时强调维护权利要学会保护自己和搜集证据。
二、学情分析通过简单的法律常识的学习,学生具备了一定的法律意识。
学生了解到自己在不同领域的权利,但对权利受保护的意识还只是停留在个别权利受个别法律保护的阶段。
因此,本课要重点引导学生从宏观的角度即法律对全体公民权利的保护作用的整体认识上进行认识。
三、教学目标1.认识法律全方位保护未成年人的权利。
2.知道用相应的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权利。
四、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知道我国为保护未成年人所制定的相关法律,能运用这些法律维护自己的权利。
【教学难点】能把握维权的法律边界,学会正确维权。
五、教学过程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准备相关法律条例的内容;补充相关生活中出现的维权案例。
学生准备:阅读教材的阅读角和活动园。
(一)新课导入1.话题讨论:教师:同学们还记得什么是公民吗?我们未成年人作为公民享有哪些权利?学生: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未成年人作为公民享有的权利:人身权、财产权、肖像权……2.案例导入:小刚经常给同学起侮辱性外号,索要钱财。
这种行为侵犯了其他同学的哪些权利?点拨:名誉权、财产所有权。
提问:当我们的权利受到侵犯时,该怎么办呢?3.新课导入:为了更好地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利,处罚侵害未成年人的违法行为,我国制定了专门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并在其他一些法律中规定了保护未成年人的特别条款。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第9课知法守法 依法维权 第2课时教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第9课知法守法依法维权(教案)核心素养目标1 .政治认同:运用上网、查阅文献资料等方法,知道公民享有的各项权利以及未成年人享有的其他特殊权利;懂得在公民权利受到侵害时,应当运用相应的法律维护自身权利。
2 .道德修养:通过实地观察、交流访谈,知道作为公民应该做到守法不违法;了解校园欺凌造成的严重后果,能够勇敢地对欺凌行为说“不”,提升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警惕,预防性侵害。
3 .责任意识:学会在权利受到侵害时,保护自己,并及时寻求他人、法律专业人员以及有关部门的帮助;知道依法维权要有证据,逐步提升自我保护意识和法治意识。
课时安排3课时。
第2课时课时教学目标1 .通过调查、数据、案例了解校园欺凌造成的严重后果,能够勇敢地对欺凌行为说“不”。
(重点)2 .实地观察、交流访谈,知道法律既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也对违法犯罪行为进行严厉惩处,作为公民应该做到守法不违法。
(难点)3 .在与他人的交往过程中学会自我保护,提升意识,提高警惕,预防性侵害。
课前准备布置学生收集一些在学校里被欺负的事情,可以是亲身经历的,也可以看到的、听到的。
教学过程一、法律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活动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1 .连线阅读下面的情景描述,回顾上节课所学知识,将情景与对应的相关法律用线连起来。
23 .学生交流并说明理由4 .小结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法律从各个方面,对公民的权利进行全方位的保护。
当公民权利受到侵害时,我们应当运用相应的法律维护自身的权利。
5 .揭示课题法律既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也对违法犯罪行为进行严厉惩处,这节课我们就来聊一聊守法不违法。
(板书:9知法守法依法维权守法不违法)二、遵守法律,做守法公民活动二故事导入,明确违法犯罪需担责1 .出示出示活泼可爱的小男孩的图片。
2 .谈话同学们,你们知道吗,这个活泼可爱的小男孩后来被送进青少年管教所,这是为什么呢?请你们猜测一下。
预设1:这个男孩是不是结交了不好的朋友被带坏了,导致犯罪。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小学六年级上册9《知法守法 依法维权》教学设计

的合法权利。
出示幻灯片六
学生思考
掌握维
小结未成年人维权的途径
权途径。
出示幻灯片七学以致用
学生阅读材料
提出问题:(1)商场工作人员的行为侵犯
了两名女生的哪些权利?
(2)法院的判决说明了什么?
(3)从这一条案例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让学生
出示幻灯片八
认识到当自
点拨:(1)侵犯了两名女生的人身自由权 学生思考
3.法律是保护我们权利最有效、最有力的手段
总结提升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 9.2 守法不违法教学设计
课题 守法不违法
单元
第四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 年级 六年级
治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观念,学法懂法,知法守法。 学习 2、能力目标:能够运用法律手段依法维权。 目标 3、知识目标:学会用法律约束和规范自己的行为,守法不违法。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播放广场舞扰民的视频,如果是你遇到这种情况, 学生讨论,探 培养依法维权的
该怎们办?
究
意识。
法律是保护我们权利的最有效、最有力的手段。
①当权利受到侵害时,我们应当运用法律手段依法
维权,而不能采用违法方式维权。
②权力的行使和保护也有边界。权利人应当在法律
解运用。
有法律规定的其他特别权利,如接受义务教育权利
等。法律对未成年人的保护,还体现在对未成年人
犯罪的预防上面:通过对实施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
进行及时教育、矫治,将未成年人与可能诱发犯罪
的的环境隔离开来,以保护其健康成长。
学生观看视频 领会国家对青少
播放视频,修订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校园生活大观察:
(1)你是否见到过一些校园欺凌的现象?或者你是否在电视、网络上了解到一些校园欺凌的现象?
(2)对于校园欺凌,你是如何看待的?如果遇见校园欺凌,我们应该怎么做?
6、活动园:阅读课本第87页,看看王然的故事,并回答下列问题。
7、视频:面对校园欺凌,我们应该怎么做需要做到以下五点保护自己。
8、提示:面对校园欺凌,我们可以向有关机关请求追究行为人的法律责任。
9、校园欺凌调查报告:你认为这些说法合理吗?
10、校园严重欺凌行为对应的刑法罪名。
11、小提示:
(1)任何原因都不能成为实施校园欺凌的理由,严重的校园欺凌行还会触犯法律。
学会保护自己的身体,预防性侵害。
掌握依法维权的途径和注意事项,学会正确、顺利维权。
课堂小结
我们每个人既要遵守法律,又要学会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利。
总结提升
板书
知法守法依法维权第二课时
1、守法不违法
2、依法维权有途径
7、总结:公民享有广泛权利,公民权利受到侵害时,应当运用相应的法律知识维护自身权利。
8、说一说:
(1)你觉得吕慧娴怎么样?她是一个怎样的人?
(2)你也想成为这样的人吗?
9、小提示:知法懂法,才能更好地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10、活动园:课本第84页。
11、想一想,说一说:在日常生活中,你还见到过哪些涉及未成年人权利保护的情形。
难点
能够自觉主动学习和遵守法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做个学法懂法守法的好少年》
视频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1、讨论:你觉得我们要知法懂法吗?如果不懂法,可能会出现怎样的后果?
2、不懂法的后果:
(1)触犯法律、违法犯罪
(2)不能依法维护自己的权益
3、总结:因此,我们要学好法律、用好法律、维护权利。
7、小提示:见义勇为,但更要见义智为
8、新闻:公司口头辞退员工,员工去维权没证据不被受理
9、讨论:林女士的故事给了你怎样的启示?要顺利维权需要注意什么呢?
10、小提示:依法维权要证据。
11、试一试:课本第92页。
让学生对知法犯法的事例进行反思,懂得作为公民,我们应该学法、守法。
正确认识校园欺凌现象的危害,并知道校园欺凌现象是一种违法甚至可能是犯罪的行为,懂得如何应对校园欺凌,并绝对不做欺凌他人的人。
1、活动园:课本第90页。
2、小提示:运用法律维护我们的权利。
3、小小分享会:你在日常生活中有过维权的经验吗?我们维权的途径都有哪些呢?
4、未成年人维权途径。
5、对比:
(1)两警校学生与歹徒搏斗被捅伤,见义勇为需讲方法
(2)机智自救的梁小惠。
6、对比与思考:对比两个故事,你认为谁的做法更好?好在哪里?
(2)面对校园欺凌我们应该勇敢地说“不”。我们既要学会保护自己,不被欺凌,又要要求自己,不欺凌他人。
12、知识拓展:国家防治校园欺凌的举措。
13、活动园:区分正常的身体接触和不当的身体接触。
14、小提示:在和他人接触时,应当注意自己的身体隐私部位不能被人随意触碰。
15、知识窗:性侵。
【依法维权有途径】
4、阅读:懂法、用法、学法的心路历程
思考:故事中,吕慧娴的哪项权利受到了侵犯?是哪一部法律维护了她的权利?
5、小讨论:作为公民的我们还有哪些权利你知道吗?请你说出其中一项权利并举个相应的例子。
公民权利:财产权、人身权、选举权等。
6、阅读角:当道如何解决吗?
12、小提示:未成年人除了享有公民的一般权利之外,还享有法律规定的其他特别权利。
13、活动园:课本第85页。
14、小讨论:讨论一下,上面的做法合适吗?
15、新闻:女子不堪忍受楼上邻居噪音,持菜刀上门理论大打出手
思考:你如何看待这样的处理方式?对此,你有何感想?
16、总结:当权利受到侵害时,我们应当运用法律手段依法维权,而不能采用违法方式维权。
认识不懂法的后果,激发学生学法、懂法的热情。
了解公民的权利,懂得权利受到侵害时要依法维权。
学习吕慧娴,争当知法懂法好少年。
通过具体的生活案例懂得依法维权的重要性。
课堂小结
法律是我们每个人的保护神,我们只有学法、知法、懂法才能更好地维护好自己的合法权益。
总结提升
板书
知法守法依法维权第一课时
1、学法懂法,才能维护权利
2、维权不可越界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9知法守法依法维权教学设计
课题
知法守法依法维权第二课时
单元
第四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六年级
学习
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观念,学法懂法,知法守法。
2、能力目标:能够运用法律手段依法维权。
3、知识目标:学会用法律约束和规范自己的行为,守法不违法;学会依法维权。
重点
学会依法维权。
难点
学会用法律约束和规范自己的行为,守法不违法。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心存不忍”超载,教练知法犯法被罚》
视频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守法不违法】
1、小讨论:你是如何看待该名教练的行为的?你还知道哪些“知法犯法的事例吗?
2、小提示:守法不违法。
3、活动园:课本第86页《悔恨的泪水》。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9知法守法依法维权教学设计
课题
知法守法依法维权第一课时
单元
第四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六年级
学习
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观念,学法懂法。
2、能力目标:能够自觉主动学习和遵守法律。
3、知识目标:认识到学法懂法的重要性,学会用正确的方式维权。
重点
认识到学法懂法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