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原理与系统-第1章-数控原理概述
数控原理

《数控原理与数控系统》
2、输入/输出装置(Input/Output unit)
早期:纸带阅读机/纸带穿孔机 现代: ①直接由操作人员通过手动数据输入(MDI)键盘输入零件程序, 并且通过CRT给操作者提供信息; ②软驱、FLASH卡、USB接口 ③采用通信方式进行零件程序的输入/输出。
《数控原理与数控系统》
1.1
第一章 绪论 基本概念 1.1.1 1.1.2 数控机床的产生背景 数控系统的发展
1952年,美国帕森斯公司和麻省理工学院研制成功了世界上第一台 数控机床。半个世纪以来,数控技术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加工精度和生 产效率不断提高。数控机床的发展至今已经历了两个阶段和六代 。
数控(NC)阶段(1952——1970)
《数控原理与数控系统》
方块图(Block diagram)
伺服驱动 装置
程序 载体 输入 装置 数控 装置 主轴驱动 装置 辅助控制 装置 机床(进给运动、 主运动、 辅助操作)
检测 装置
《数控原理与数控系统》
工作过程图示(Illustration)
《数控原理与数控系统》
工作过程描述(Description)
第一章 绪论
本章学习目标 • 通过本章学习,学生可建立数控的基本概念,了 解数控技术的发展过程及其发展趋势,掌握微机 数控系统的组成,具备识别数控机床和普通机床 的能力,了解数控系统与现代制造系统。通过本 章的学习,应掌握以下内容: • 机床数字控制的原理 • 数控系统的组成 • 理解不同控制方式的特点
1.1
基本概念 1.1.3 数控系统的组成
图1-1 数控系统组成框图
《数控原理与数控系统》
1.1
基本概念 数控系统的分类
《数控原理与系统》授课教案

《数控原理与系统》授课教案第一章:数控技术概述1.1 课程介绍解释数控技术的定义和基本概念强调数控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应用和重要性1.2 数控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介绍数控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其功能解释数控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流程1.3 数控编程基础介绍数控编程的基本概念和常用指令讲解数控编程的格式和编程方法1.4 数控加工工艺介绍数控加工的基本工艺和特点探讨数控加工的适用范围和优势第二章:数控机床与数控系统2.1 数控机床的分类与结构解释数控机床的分类和特点介绍数控机床的主要结构和部件2.2 数控系统的硬件与软件讲解数控系统的硬件组成及其功能介绍数控系统的软件配置和编程系统2.3 CNC装置及其功能解释CNC装置的定义和作用探讨CNC装置的主要功能和性能指标2.4 数控系统的故障诊断与维修介绍数控系统故障诊断的方法和步骤讲解数控系统故障排除和维修技巧第三章:数控编程与操作3.1 数控编程的基本方法讲解数控编程的基本方法和步骤探讨数控编程中的坐标系和运动指令3.2 数控加工工艺参数的选择介绍数控加工工艺参数的选取方法和原则强调工艺参数对加工质量和效率的影响3.3 数控机床的操作与维护讲解数控机床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介绍数控机床的维护保养方法和技巧3.4 数控加工实例分析提供数控加工实例,分析其编程和操作过程讨论加工实例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案第四章:数控系统的维修与调试4.1 数控系统的维修与故障诊断介绍数控系统维修的重要性和目的讲解数控系统故障诊断的方法和技巧4.2 数控系统的调试与优化解释数控系统调试的意义和目的探讨数控系统调试的方法和优化技巧4.3 数控系统的硬件故障维修讲解数控系统硬件故障的常见原因和维修方法强调硬件维修中的安全注意事项4.4 数控系统的软件故障排除介绍数控系统软件故障的常见原因和排除方法探讨软件故障排除的技巧和经验第五章:数控技术的发展与应用5.1 数控技术的历史与发展趋势回顾数控技术的发展历程和重要事件探讨数控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未来展望5.2 数控系统的应用领域介绍数控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应用领域和实例强调数控技术对产业升级和智能制造的贡献5.3 数控技术的创新与研究讲解数控技术在科研和创新中的重要作用探讨数控技术的创新研究方向和技术挑战5.4 数控技术的产业化与市场需求分析数控技术的产业化进程和市场现状预测数控技术产业的发展前景和市场需求第六章:计算机数控(CNC)系统6.1 CNC系统的基本原理解释CNC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核心功能探讨CNC系统与传统机床的区别6.2 CNC系统的硬件结构介绍CNC系统硬件的主要组成部分,如控制单元、驱动单元、检测单元等讲解各部分硬件的功能和相互之间的关系6.3 CNC系统的软件结构阐述CNC系统软件的组成和作用介绍常见的CNC系统软件及其特点6.4 CNC系统的参数设置与优化讲解CNC系统参数设置的方法和注意事项探讨CNC系统参数优化技巧及其对加工质量的影响第七章:数控编程语言与功能指令7.1 数控编程语言概述介绍数控编程语言的分类和特点解释数控编程语言的作用和重要性7.2 常用数控编程指令讲解数控编程中的常用指令及其功能探讨指令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7.3 用户宏程序与子程序介绍用户宏程序和子程序的概念及其应用讲解宏程序和子程序的编写方法和调用方式7.4 数控编程实例解析提供典型数控编程实例,分析其编程思路和技巧讨论实例中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第八章:数控加工工艺与刀具选择8.1 数控加工工艺基础介绍数控加工工艺的概念和特点解释数控加工工艺的作用和重要性8.2 数控加工工艺参数选择讲解数控加工工艺参数的选择方法和原则强调工艺参数对加工质量、效率和成本的影响8.3 刀具选择与补偿介绍刀具选择的原则和注意事项讲解刀具补偿的概念和作用8.4 典型数控加工工艺分析分析典型数控加工工艺的特点和应用场景讨论加工工艺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经验第九章:数控仿真与编程软件9.1 数控仿真软件概述介绍数控仿真软件的功能和作用解释数控仿真软件在数控编程与培训中的应用价值9.2 常用数控仿真软件及其特点讲解常用数控仿真软件的界面、功能和操作方法探讨各软件的优势和适用场景9.3 数控编程软件与后处理介绍数控编程软件的功能和作用讲解后处理的概念及其在数控编程中的应用9.4 数控仿真与实际加工对比分析分析数控仿真与实际加工的差异及其原因探讨如何提高数控仿真与实际加工的吻合度第十章:数控技术的创新与应用案例10.1 数控技术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介绍数控技术在航空航天制造中的应用案例强调数控技术在航空航天领域的重要作用10.2 数控技术在汽车制造业的应用讲解数控技术在汽车制造中的应用案例和优势探讨数控技术在汽车制造业的发展趋势10.3 数控技术在模具制造业的应用介绍数控技术在模具制造中的应用案例解释数控技术对模具制造业的影响和改变10.4 数控技术在能源行业的应用探讨数控技术在能源行业(如风力发电、石油化工等)的应用案例分析数控技术在能源行业中的重要作用和前景第十一章:数控系统的现代发展趋势11.1 精密加工与微细加工探讨数控技术在精密加工与微细加工领域的发展趋势分析精密加工与微细加工技术在现代制造业中的应用11.2 高速数控加工技术介绍高速数控加工技术的概念及其重要性讲解高速数控加工技术的关键技术和应用案例11.3 智能数控系统与解释智能数控系统的定义和特点探讨在数控系统中的应用和发展趋势11.4 网络化数控与远程加工讲解网络化数控技术的概念和应用探讨远程加工技术的原理和实际应用案例第十二章:数控系统的安全操作与维护12.1 数控系统的安全操作规程讲解数控系统的安全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强调操作人员应具备的安全意识和技能12.2 数控系统的日常维护与保养介绍数控系统的日常维护保养内容和方法讲解维护保养对数控系统性能和寿命的影响12.3 数控系统的故障预防与处理探讨数控系统故障的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讲解故障处理的一般步骤和注意事项12.4 数控系统的安全管理与培训解释数控系统安全管理的重要性探讨数控系统培训的内容和方式,以及培训效果的评估第十三章:数控技术在教育与培训中的应用13.1 数控技术教育的目标与内容讲解数控技术教育的目标及其在现代教育中的重要性介绍数控技术教育的主要内容和教学方法13.2 数控技术培训与认证解释数控技术培训的作用和重要性介绍数控技术培训的类型、方法和认证体系13.3 数控技术教育与实际应用的结合探讨数控技术教育与实际应用之间的联系和差距讲解如何提高数控技术教育与实际应用的结合程度13.4 数控技术教育的发展趋势与挑战分析数控技术教育的发展趋势及其面临的挑战探讨数控技术教育的发展策略和应对措施第十四章:数控技术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与展望14.1 数控技术在国外的发晨现状分析国外数控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其优势介绍国外数控技术的主要发展国家和研究机构14.2 数控技术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分析我国数控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其特点介绍我国数控技术的主要发展地区和龙头企业14.3 数控技术的发展展望探讨数控技术在未来制造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讲解数控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潜在应用领域14.4 我国数控技术发展的政策与措施分析我国政府对数控技术发展的支持政策和措施介绍我国数控技术发展的重要计划和项目第十五章:综合实践与案例分析15.1 数控技术综合实践项目提供一个或多个数控技术综合实践项目,让学生动手操作强调实践项目的设计原则和实施方法15.2 数控技术案例分析与讨论提供典型数控技术应用案例,进行案例分析与讨论强调案例分析对理解和掌握数控技术的重要性15.3 数控技术实践与创新的结合探讨数控技术实践与创新的联系和相互作用讲解如何将实践经验转化为技术创新和实际应用15.4 数控技术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分析数控技术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探讨数控技术发展方向和策略,以应对未来的挑战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数控技术的基本概念、组成、工作原理和应用领域2. 数控编程的基本方法、格式和编程技巧3. 数控系统的硬件结构、软件结构和功能指令4. 数控机床的分类、结构和主要部件5. CNC装置的功能、性能指标和故障诊断与维修6. 计算机数控(CNC)系统的基本原理、硬件结构和软件结构7. CNC系统的参数设置与优化方法8. 数控加工工艺参数的选择、刀具选择与补偿9. 数控仿真与编程软件的功能、操作方法和应用价值10. 数控技术的创新与应用案例,包括航空航天、汽车制造、模具制造和能源行业等领域11. 数控系统的现代发展趋势,如精密加工、高速数控加工、智能数控系统和网络化数控等12. 数控系统的安全操作与维护,包括操作规程、日常维护保养、故障预防与处理以及安全管理与培训13. 数控技术在教育与培训中的应用,包括教育目标、培训类型、认证体系以及实践与创新的结合14. 数控技术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与展望,包括国外数控技术发展现状、我国数控技术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政策与措施等15. 数控技术综合实践项目、案例分析与讨论以及实践与创新的结合。
第一章概论

加 工 程 序
输 入 装 置
数 控 系 统
伺服系统 机 床 辅助控制装置
反馈系统
数控机床的基本组成
二、数控机床工作原理
1.基本工作原理 1)在数控机床上加工工件时,首先要根据加工零件的图样与工 艺方案,用规定的格式编写程序单,并且记录在程序载体上; 2)把程序载体上的程序通过输入装置输入到数控装置中去; 3)数控装置将输入的程序经过运算处理后,向机床各个坐标的 伺服系统发出信号; 4)伺服系统根据数控装置发出的信号,通过伺服执行机构(如 步进电动机、直流伺服电动机、交流伺服电动机),经传动装置 (如滚珠丝杠螺母副等),驱动机床各运动部件,使机床按规定的 动作顺序、速度和位移量进行工作,从而制造出符合图样要求 的零件。
数控机床的发展过程
第一代;1952~1959年 电子管元件; 第二代:1959年 第三代;1965年 第四代:1970年 第五代:1974年 晶体管元件; 小规模集成电路; 小型计算机 微处理器
第六代:1990年
基于PC机的通用CNC系统
我国是从1958年开始起步的
数控机床主要发展方向
1.高速度、高精度化 2.“开放式” 3.智能化 4.复合化 5.高可靠性 6.多种插补功能 7.人机界面的友好
1.高速度、高精度化
高速化指数控机床的高速切削和高速插补进给,目标是在 保证加工精度的前提下,提高加工速度。这不仅要求数控系统 的处理速度快,同时还要求数控机床具有大功率和大转矩的高 速主轴、高速进给电动机、高性能的刀具、稳定的高频动态刚 度。高精度包括高进给分辨率、高定位精度和重复定位精度、 高动态刚度、高性能闭环交流数字伺服系统等。数控机床由于 装备有新型的数控系统和伺服系统,使机床的分辨率和进给速 度达到0.1μm(24m/min),lμm(100~240m/min),现代数控 系统已经逐步由16位CPU过渡到32位CPU。
数控机床工作原理简述

数控机床工作原理简述
数控机床是一种通过计算机控制机床工作的自动化设备。
其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数控机床通过接收计算机发送的指令来控制工作过程。
计算机会将需要加工的工件信息输入到数控机床的控制系统中,控制系统会根据这些信息生成相应的加工程序。
其次,数控机床的控制系统会将加工程序转化为机床能够理解的形式,这一步叫做解译。
解译过程将加工程序中的指令翻译为机床能够识别的运动控制指令,如进给运动、主轴转速等。
然后,数控机床的控制系统将解译后的运动控制指令发送给驱动系统。
驱动系统根据接收到的指令来控制伺服电机、变频器等执行器,实现机床各个部件的运动。
最后,机床的各个部件按照控制系统发送的指令进行相应的运动。
例如,进给轴会按照指定的速度进行直线或圆弧插补运动,主轴会按照设定的转速旋转,实现对工件的加工。
总的来说,数控机床通过计算机控制系统将加工程序转化为机床能够理解的指令,驱动各个执行器实现机床部件的运动,从而实现对工件的精确加工。
这种工作原理不仅提高了加工效率和精度,并且减少了人为操作的错误。
第一章 数控机床概述

第一节 数控机床的加工特点及其应用
6)数控机床加工的自动化程度很高,除刀具的进给运动外, 对零件的装夹、刀具的更换、切屑的排除等工作均能自动 完成。 7)采用数控机床加工,能通过选用最佳工艺路线和切削用 量,有效地减少加工中的辅助时间,较大地提高生产效率。 8)在数控机床上加工零件,一般可省去前期划线、中间检 验等工作,通常还可省去复杂的工装,减少对零件的安装、 调整等工作,故能明显缩短加工的准备时间,降低生产费 用。
新型数控车床的空转动时间大为缩短。
第三节 数控车床概述
(3)高柔性 数控车床具有高柔性,适应70%以上的多品 种、小批量零件的自动加工。 (4)高可靠性 随着数控系统的性能提高,数控机床的无故 障时间迅速提高。 (5)工艺能力强 数控车床既能用于粗加工又能用于精加工, 可以在一次装夹中完成其全部或大部分工序。 (6)模块化设计 数控车床的制造采用模块化原则设计。 三、数控车床的组成及布局
第一章
第一节 数控机床的加工特点及其应用
一、数控机床的加工特点 1)能加工超精零件。 2)能加工轮廓形状特别复杂或难以控制尺寸的零件。 3)能加工普通机床不能(或不便)加工的多种零件。 4)能加工经一次装夹定位后,需进行多道工序加工的零件。 5)一台数控机床可同时加工两个或多个相同的零件,也可 同时加工多工序的不同零件。
一、数控机床的组成
图1-16 数控机床的组成
第二节 数控机床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1.输入装臵 (1)控制介质输入 所谓控制介质就是数控信息的物质载体, 通常有穿孔纸带、磁带、磁盘等;相应的输入装臵是光电 纸带阅读机、录音机、磁盘驱动器等。 (2)手工输入 利用键盘和显示屏,输入控制机床运动和刀 具运动的指令。 (3)直接输入存储器 从自动编程机上、其他计算机上或网 络上,将编制好的加工程序通过通信接口直接输入数控装 臵的存储器,这是现代数控机床的发展趋势。
数控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伺服放大器,则再从COP10A 到 COP10B。 FANUC 0iC I/O:I/O Link NC上的口为JD1A, 接I/O单元上JD1B,如再有一个I/O单元,从上一
单元JD1A接至下一个单元JD1B。CB104— CB107为4根扁平电缆,每根50芯,通向机床面板和
机床
FSSB和I/O Link体现 FANUC 公司硬件结构思想, 主运动信息和辅助运动信息分离
四、SIEMENS(西门子)802D系统结构
一、数控系统主要部件
数控控制器 伺服(主轴)放大器、电机(反馈) I/O装置 机床
二、数控机床装配过程
1、机床厂选型购置 2、电器、机械连接 3、PLC编程(辅助功能) 4、参数确定(主运动) 5、联调
三、FANUC 0iC 系统的结构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FSSB 主运动信息
I/O Link 辅助运动信息
数控技术概述

图1-4 数控机床的组成
图1-5 数控机床的结构框图
• ⑴ 输入输出装置。现代数控机床,可以通过手动方式 (MDI方式)、DNC网络通讯、RS232串口通讯、优盘 等方式输入程序。输出装置包括打印机、存储器和显 示器等。
• ⑵数控装置。数控装置是数控机床的核心。其接受输 入装置输入的数控程序中的加工信息,经过译码、运 算和逻辑处理后,发出相应的指令给伺服系统,使伺 服系统带动机床的各个运动部件按数控程序预定要求 动作。数控装置是由中央处理单元(CPU)、存储器、 总线和相应的软件构成的专用计算机。整个数控机床 的功能强弱主要由这一部分决定。
后将加工程序输入数控装置,按照程序的要
求,经过数控系统信息处理、分配,使各坐
标移动若干个最小位移量,实现刀具与工件 的相对运动,完成零件的加工。
图1-7 数控加工过程
1.2 数控机床的特点及分类 1.2.1 数控机床的特点
•⑴数控机床有广泛的适应性和较大的灵活 性求变换加工程序,可解决单件、 小批量生产的自动化问题。数控机床能完 成很多普通机床难以胜任的零件加工工作, 如叶轮等复杂的曲面加工。
• ④军事装备:现代的许多军事装备,都大量采用 伺服运动控制技术,如火炮的自动瞄准控制、雷 达的跟踪控制和导弹的自动跟踪控制等。
• ⑤其他行业:在轻工行业,采用多轴伺服控制 (最多可达几十个运动轴)的印刷机械、纺织机 械、包装机械以及木工机械等;在建材行业,用 于石材加工的数控水刀切割机;用于玻璃加工的 数控玻璃雕花机;用于席梦思加工的数控行缝机 和用于服装加工的数控绣花机等。
•⑵数控机床的加工精度高,产品质量稳定。 数控机床按照预先编制的程序自动加工, 加工过程不需要人工干预,加工零件的重 复精度高,零件的一致性好。对于同一批 零件,由于使用同一机床和刀具及同一加 工程序,刀具的运动轨迹完全相同,并且 数控机床是根据数控程序实现计算机控制 自动进行加工,可以避免人为的误差,这 就保证了零件加工的一致性好,且质量稳 定可靠。
《数控原理与系统》第1章_绪论

伺服驱动 装置
机 床 本 体 位置 检测 装置
图1.3 数控系统的组成结构
第1章 绪论
1.1.2
數控系統的組成結構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各組成部分的功能
1. 數控裝置 其功能是從輸入裝置接收零件程式,並對其進行解碼、 插補等處理,最後輸出進給信號和主軸啟/停、刀具選擇等輔助 控制信號。 2. 輸入/輸出裝置 是操縱者和數控裝置間的“人—機”介面,用 來輸入編輯零件程式、操作命令,輸出顯示機床工作狀態、工作 座標等資訊。常見的輸入輸出裝置有:CRT顯示/MDI鍵盤、紙帶 閱讀機、上位電腦等。 3. 伺服驅動裝置 用來把數控裝置輸出的信號進行功率放大,以驅 動伺服電動機拖動機床運動。 4. 機床電氣控制邏輯 用來實現主軸起/停、換刀等輔助控制功能, 並零件程式的執行與這些輔助動作同步。 5. 位置檢測裝置 用來檢測工作臺的實際位置,輸出位置回饋資訊, 實現閉環或半閉環位置控制,提高控制精度。
第1章 绪论
1.2 數控技術的產生和發展
1.2.1 數控技術的產生
數控技術是 20 世紀 40 年代後期為適應複雜外形零件 的加工而發展起來的一種自動化技術,其研究起源於飛 機製造業。1949年美國帕森(Parsons)公司接受美國空 軍委託,研製一種計算控制裝置,用來實現飛機、火箭 等複雜零部件的自動化加工,於是Parsons公司提出了用 數字資訊來控制機床自動加工外形複雜零件的設想,並 與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伺服機構研究所合作,於1952 年研製成功了世界上第一台數控機床 ---- 三座標立式數 控銑床,可控制銑刀進行連續空間曲面的加工,由此拉 開了數控技術研究的序幕。
0112
微型计算机
数控系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轴功能、辅助功能、刀具功能
华中
补偿功能
刀具半径补偿图例:
基本思想:刀具半径补偿的计算就是根据零件轮廓和刀 具半径值计算出刀具中心的运动轨迹。
刀具半径补偿示例:
%0010
N20 T0101;
(转1号刀,执行1号刀补)
N30 M03 S1000;
(主轴按1000r/rain正转)
N40 G00 X0.0 Z10.0;
位置等),其控制信息主要来源于数控加工或运动控制程序 数控系统的最基本组成应包括:程序的输入/输出装置、数控装置、
伺服驱动这三部分
第一章 数控系统概述
1.2数控系统与计算机数控系统(CNC系统)
(1)输入/输出装置—作用是进行数控加工或运动控 制程序、加工与控制数据、机床参数以及坐标轴 位置、检测开关的状态等数据的输入、输出
数控原理与系统
第1章 数控系统概述
1.1数字控制技术 1.2数控系统与计算机数控系统(CNC系统) 1.3现代数控系统的发展
第一章 数控系统概述
1.1数字控制技术
1.1.1数控技术、数控系统与数控机床
数控技术,简称数控(Numerical Control — NC) 是利用数字化信息对机械运动及加工过程进行控制的一种方法 现代数控采用计算机进行控制,因此,也可以称为计算机数控
以及其他相关装置,组成的加工单元称为柔性加工单元(Flexible Manufacturing Cell — FMC) 在FMC和加工中心的基础上,通过增加物流系统、工业机器人以及相关设备,并由中控制系 统进行集中、统一控制和管理,这样的制造系统称为柔性制造系统(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FMS) 从市场预测、生产决策、产品设计、产品制造直到产品销售的全面自动化的、完整的生产制 造系统,称为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 CIMS)
--绝对偏置补偿 --相对偏置补偿 -刀具磨损补偿 刀具半径补偿
刀具半径补偿
刀具长度补偿铣床
反向间隙补偿、螺距补偿
自诊断功能、通讯功能 报警和提示信息的报警号和报警内容的形式显示在报警栏中。
人机对话编程功能
华中“世纪星”数控系统显示功 能
图形仿真模拟显示
图形轨迹模拟显示(车)
图形轨迹模拟显示(铣)
键盘和显示器是最基本的输入/输出装置 还可配光电阅读机,磁带机或软盘驱动器等
第一章 数控系统概述
1.2数控系统与计算机数控系统(CNC系统)
(2)数控装置—是数控系统的核心
由输入/输出接口线路、控制器、运算器和存储器等部分组成 作用是将输入装置输入的数据,通过内部的逻辑电路或控制软件进行编译、运算
第一章 数控系统概述
1.1数字控制技术
1.1.2NC机床、加工中心、FMC、FMS与CIMS
凡是采用了数控技术进行控制的机床统称NC机床 带有自动刀具交换装置(Automatic Tool Changer—ATC)的数控机床(带有回转刀架的 数
控车床除外)称为加工中心(Machine Center—MC) 在加工中心的基础上,通过增加多工作台(托盘)自动交换装置(Auto Pallet Changer—APC)
程序段序号
坐标字 进给功能字
准备机能字
刀具功能字
主轴转速功能字
辅助功能字 结束符
N003 G90 G01 X+35. Y+279.3 Z-429.7 S1000 T02 F500 M07;
常用地址字符
地址字
意
义
A 、B、 C F 、S、T G I、J、K M N U、V 、W X 、Y、 Z
围绕X、Y、Z轴旋转的旋转轴角度尺寸字 进给速度指定机能、主轴速度机能、刀具机能 准备机能 插补参数 辅助机能 程序段序号 与X、Y、Z轴平行的第2移动坐标尺寸字 主坐标轴X、Y、Z移动坐标尺寸字
准备功能字 G指令 —— 准备功能 功能:规定机床运动线型、坐标系、坐标平面、刀具 补偿、暂停等操作。 组成:G后带二位数字组成,共有100种(G00~G99)。 示例:G01,G03,G41,G91,G04,G18等
国际标准化组织准规定的准备功能指令代码—G代码
模态代码(又称续效代码):一经在一个程序段中指定,其功 能一直保持到被取消或被同组其它G代码所代替 非模态代码:的功能仅在所出现的程序段内有效
G92 X400. Z250.
φ400 z
重要说明:
(1) 在执行此G92指令之前必须先进行对刀,通过调整机床, 将刀尖放在程序所要求的起刀点位置上(即在执行G92指令之 前,刀尖的位置要在X400Y250.上)。
(快速点定位)
N50 G42 G01 X0.0 Z0.0 F100(刀补建立)
N60 X40.0;
N70 Z-18.0;
(刀补进行)
N80 X80.0;
N90 G40 G00 X85.0 Z10.0; (刀补取消)Leabharlann N100 G28 U0 W0;
(返回参考点)
N110 M30;
刀具偏置补偿
刀具几何补偿 -刀具偏置补偿
第一章 数控系统概述
1.2数控系统与计算机数控系统(CNC系统)
(3)伺服驱动—接受来自数控装置的指令信息,经功 率放大后,严格按照指令信息的要求驱动机床的 移动部件,以加工出符合图样要求的零件
伺服精度和动态响应性能是影响数控机床加工精度、表面质量 和生产率的重要因素之一
伺服驱动通常由伺服放大器(亦称驱动器、伺服单元)和执行机 构等部分组成
ISO代码具有信息量大,可靠性高等优点,目前世 界各国都采用ISO代码,EIA代码发展较早。
我国规定新产品一律采用ISO代码。
加工程序的结构 加工程序
主程序和子程序 程序段(block) 字(word) 地址和数据
程序段格式
N××××G××X±××××.×××Y±××××.×××F××S××T××M××LF
采用数控技术进行控制的机床,称为数控机床(NC机床)。 它是一种综合应用了计算机术、自动控制技术、精密测量技术和
机床设计等先进技术的典型机电一体化产品,是现代制造技术的 基础。 机床控制是数控技术应用最早、最广泛的领域 数控机床的水平代表了当前数控技术的性能、水平和发展方向。
第一章 数控系统概述
同组的任意两个代码不能出现在一个程序段中如 G00G01X100Z100× 不同组的G代码根据需要可以在一个程序段中出现如
G90G01X100Z100√
N001 G01 G17 G41X_Y_F_;
N002
X_Y_;
N003 G03 X_Y_I_J_;
N004
X_Y_I_J_;
N005 G01 X_Y_;
1.1数字控制技术
若机床的操作命令以数值数据的形式描述,工作过程按照规定的程序自动地进行, 则这种机床称为数控机床 数控机床以其适应性强,加工质量稳定,精度高等特点在机械加工中得到广泛应 用。其主要特点如下: 1.对零件加工的适应性强,灵活性好 2.加工精度高,加工质量稳定可靠 3.自动化程度高,工人劳动强度低、劳动条件得到改善 4.加工生产效率高 5.良好的经济效益 6.有利于机械加工综合自动化发展
和处理,并输出各种信息和指令,以控制机床的各部分进行规定的动作 在这些控制信息和指令中,最基本的是坐标轴的进给速度、进给方向和进给位移
量指令。它经插补运算后生成,提供给伺服驱动,经驱动器放大,最终控制坐标 轴的位移。它直接决定了刀具或坐标轴的移动轨迹。 此外,根据系统和设备的不同,如:在数控机床上,还可能有主轴的转速、转向 和起、停指令;刀具的选择和交换指令;冷却、润滑装置的起、停指令;工件的 松开、夹紧指令;工作台的分度等辅助指令。在基本的数控系统中,它们是通过 接口,以信号的形式提供给外部辅助控制装置,由辅助控制装置对以上信号进行 必要的编译和逻辑运算,放大后驱动相应的执行器件,带动机床机械部件、液压 气动等辅助装置完成指令规定的动作
数控机床进行零件加工的基本操作过程 ⑴程序编制 (手动编程、自动编程 2) ⑵数控机床通电初始化 ⑶程序输入 ⑷加工相关参数输入 ⑸运行加工程序,完成零件的数控加工
第一章 数控系统概述 1.2数控系统与计算机数控系统(CNC系统)
计算机数控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
信息输入 译码转换 数据处理 轨迹插补 伺服驱动 程序管理
第一章 数控系统概述
1.2数控系统与计算机数控系统(CNC系统)
1.2.2 数控系统的分类 1.按工艺用途分类 1)金属切削类机床数控系统 2)金属成型类机床数控系统 3)特种加工类机床数控系统 2.按控制运动的方式分类
①
1)点位控制数控系统 2)点位直线控制数控系统 3)轮廓控制数控系统
1.2.3 CNC系统的特点与功能 C的特点 1)灵活性 2)通用性 3)可靠性 4)数控功能多样性 5)使用维修方便 6)易于实现机电一体化
第一章 数控系统概述
1.2数控系统与计算机数控系统(CNC系统)
2.CNC系统的功能
控制功能
刀具功能和第二辅助功能
准备功能
补偿功能
插补功能
字符图形显示功能
第一章 数控系统概述
1.2数控系统与计算机数控系统(CNC系统)
1.2.1数控系统的基本组成与基本原理
第一章 数控系统概述
1.2数控系统与计算机数控系统(CNC系统)
1.2.1数控系统的基本组成与基本原理
数控系统是所有数控设备的核心 数控系统的主要控制对象是坐标轴的位移(包括移动速度、方向、
第一章 数控系统概述
1.2数控系统与计算机数控系统(CNC系统)
数控系统的配置和组成除三个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外, 还可能有:
PLC 测量检测装置
数控机床的机床本体由:主轴传动装置、进给传动装 置、床身、工作台以及辅助运动装置、液压气动系 统、润滑系统、冷却装置等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