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祖本纪》 同步练习 -含答案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同步练习《出师表》

一、堆集运用1.依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中道崩cú()裨补阙漏()陟罚臧否()行阵友善()攘锄奸凶()不xiè()于内益州疲bì()咨诹善道()【答案】殂bì zhì hang rǎnɡ 懈弊zōu【解析】字音关键查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
在详细的言语环境中遇到多音多义字时,要先弄清楚它们在词语或语句中的含义,再依据音义对应的规则区分读音。
如“裨”:补偿,弥补。
读“bì”。
“行阵”:指代戎行。
“行”读“háng”。
字形题从表象上看首要查核双音节词语和成语,有时会查核三个字的专业术语和熟语。
从分类看首要查核音近字或形近字,音近字留意据义定形,形近字能够以音定形。
剖析办法首要有对举、组词、读音、形旁辨形。
如“殂”“懈”“弊”造字法都为形声字,可依据形声字的特色来区分字形。
2.解说下列加点的古今异义词。
(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2)诚宜倒闭圣听()(3)引喻失义()(4)不宜异同()[来历:学科网ZXXK](5)愚认为宫中之事()(6)未尝不叹气怨恨于桓、灵也()(7)先帝不以臣鄙俗()(8)猥自枉屈()(9)由是感谢()【答案】(1)古义:时。
今义:秋季(2)古义:扩展。
今义:商铺等树立后开端经营(3)古义:适合、恰当。
今义:含义(4)古义:偏指“不同”。
今义:不同之处和相同之处(5)古义:自称的谦词。
今义:愚笨,傻(6)古义:悲伤惋惜。
今义:极点憎恶或懊悔(7)古义:身份卑微,才智肤浅。
今义:言语、行为恶劣;不道德(8)古义:辱,这儿有下降身份的意思。
今义:鄙俗;下贱(9)古义:感动发奋。
今义:因对方的善意或协助而感动并发生谢意【解析】此题考察古今异义。
答复此题,应紧记区分古今异义词的三种办法,即字义剖析法、字音剖析法、字形剖析法。
常见的古今异义类型有词义扩展、词义缩小、词义搬运、爱情颜色发生变化等。
唐宋散文-《留侯论》教案(教师版)

①郑伯肉袒牵羊以逆(逆,迎接)
②其君能下人(下,对人谦让,居于----之下)
③臣妾于吴者(臣妾,称臣称妾,做奴仆)
④且夫有报人之志(且夫,再说)
⑤故深折其少年刚锐之气(折,挫折)
⑥非有生平之素(素,平素的友情)
⑦油然而不怪者(油然,自然。怪,觉得奇怪)
⑧观夫高祖之所以胜(所以,----的原因)
标题《唐宋散文》(教师版)
备课组名称
高二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文
编号
高二选修1-1
主备人
宓传义
审核人
张宝红
课题
《留侯论》
课型
(新授)课
授课日期
2015·6
教学目标
1、积累本文的重要实词、虚词等古汉语知识。
2、理解作者“忍小忿而就大谋”的观点及其独到新颖之处。
3、分析文章以“忍”字贯串篇,层层议论、逐步深化的说明思路。
4、体会苏轼史论汪洋恣肆、雄辩有力的特色。
(五)翻译下列句子
⑴夫持法太急者,其锋不可犯,而其势未可乘。
译:以严刑峻法统治国家的,他的锋芒不可正面对抗,而且情势上也没有可利用的机会。
⑵勾践之困于会稽而归,臣妾于吴者,三年而不倦。
译:勾践被围困在会稽山上,向吴国投降,做吴国的奴仆,三年之久都没有一点倦怠。
⑶非有平生之素,卒然相遇于草野之间。
译:与他没有平时早有的交情,突然在荒郊野外的乡间相遇。
⑵其君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矣 (下:名词活用作动词,降低自己身份,谦逊待人)
⑶臣妾于吴者 (臣妾:奴仆,男为臣,女为妾。名词活用作动词,称臣称妾,做奴仆)
⑷油然而不怪者(怪:意动用法,认为……怪异,感到奇怪)
⑸此固秦皇之所不能惊,而项籍之所不能怒也 (使动用法。惊:使……受惊。怒:使……发怒。)
报任安书

《报任安书》同步练习一、文学常识填空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史学家、文学家,他倾毕生心血所完成的历史巨著《史记》,又名。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通史,这对后代的史学产生深远影响,后来的“二十四史”都属于体例。
它记载了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迄汉武帝太初四年,共约三千年的历史。
分、、、、五个部分,共篇。
《史记》被鲁迅称之为“”。
它的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将浓厚的爱憎感情融于平实朴素的叙述描写之中。
《报任安书》是我国第一篇。
二、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曩.者囹圄..缧绁..强.颜..倜傥将相.愠.色桎梏..闺閤.剌.谬膑脚说难阙然三、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写出其本字和翻译。
1.古者富贵而名摩灭2.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3.思垂空文以自见4.网罗天下放失旧闻5.则仆偿前世之责6.宁得自引深藏于岩穴邪?7.退而论书策四.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古今意义有无不同,请解释并翻译句子:1.意气勤勤恳恳......2.念父母,顾妻子..3.恨私心...有所不尽4.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5.下流..多谤议6.仆以口语..遭遇此祸7.幸勿为过.8.重为乡党.所笑9.垢弥甚耳.10.居则忽忽若有所亡.11.谨再拜.12.至激于义理..者不然13.无兄弟之亲,独身..孤立五.古人在对话或交流中,常使用尊称或谦称,以表示礼貌或谦虚,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与其他不同的一项是()A.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B.少卿足下..C.仆.非敢如此也D.臣虽下愚..,知其不可六、解释多义字并翻译句子。
1.乃①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②死日然后是非乃定2.是①死日然后是非乃定②是以肠一日而九回3.为①为十表②重为乡党所笑4.通①通邑大都②通古今之变5.然①死日然后是非乃定②厥然久不报6.就①草创未就②亦颇识去就之分矣7.以①以舒其愤②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七、指出下列句式属古汉语哪一种特殊句式1.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2.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3.终不可用。
4.下流多谤议。
《高祖本纪》同步练习1

《高祖本纪》同步练习一、基础巩固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①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意:性情②乃绐为谒曰“贺钱万” 绐:假装③卒与刘季卒:终于④二世使使者斩以徇徇:示众⑤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组:串起来⑥吾特为其以雍齿故反我为魏特:只是A.①②④⑥ B.②③⑤⑥C.①③④⑥ D.①②④⑤2.下列句子中都含有通假字的一组是( )①诸吏人皆案堵如故②可急使兵守函谷关,无内诸侯军③稍征关中兵以自益,距之④因以文谕项羽⑤乃详尊怀王为义帝⑥夫运筹策帷帐之中A.①②③⑤ B.②④⑤⑥C.①②④⑤ D.①③④⑥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于是沛公起,摄衣谢之②驱之鸿门,见谢项羽③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④籍何以生此A.两个“谢”字相同,两个“以”字也相同B.两个“谢”字相同,两个“以”字不同C.两个“谢”字不同,两个“以”字相同D.两个“谢”字不同,两个“以”字也不同4.下列加点字的古今意义全部不同的一组是( )①不事家人生产作业②纵观,观秦皇帝③大丈夫当如此也④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⑤大王起微细,诛暴逆,平定四海⑥高祖乃起舞,慷慨伤怀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C.③④⑤⑥ D.①②④⑤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①单父人吕公善沛令②因家沛焉③公始常欲奇此女④会项伯欲活张良⑤项羽遂西⑥破秦将王离军,降章邯⑦吾当王关中A.①/②⑤/③⑦/④⑥ B.①/②⑤⑦/③④/⑥C.①/②⑤⑦/③/④⑥ D.①③/②⑤⑦/④⑥6.下列各句中对省略部分补写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沛公引兵西,遇彭越(于)昌邑B.使郦生、陆贾往说秦将,啖(之,代“秦将”)以利C.今闻章邯降项羽,项羽乃号(之,代“章邯”)为雍王D.秦富十倍(之,代“财富”)天下二、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美须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
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
统筹规划练习

最短路线问题
观看视频:《02 最短路线问题》
最短路径问题是图论研究中的一个经典算法问题,旨在寻找图(由结点和路 径组成的)中两结点之间的最短路径。算法具体的形式包括: 确定起点的最短路径问题-即已知起始结点,求最短路径的问题。适合使用 Dijkstra算法。 确定终点的最短路径问题-与确定起点的问题相反,该问题是已知终结结点, 求最短路径的问题。在无向图中该问题与确定起点的问题完全等同,在有向 图中该问题等同于把所有路径方向反转的确定起点的问题。 确定起点终点的最短路径问题-即已知起点和终点,求两结点之间的最短路 径。 全局最短路径问题-求图中所有的最短路径。适合使用Floyd-Warshall算法。 用于解决最短路径问题的算法被称做“最短路径算法”,有时被简称作“路 径算法”。 最常用的路径算法有: Dijkstra算法 A*算法 Bellman-Ford算法 SPFA算法(Bellman-Ford算法的改进版本) Floyd-Warshall算法 Johnson算法 Bi-DirectionBFS算法
10000元
若都运到一号仓库,运费为: Q1=1×(100×20+100×4×40)=18000元 类似的,运到二~五号的运费依次为: Q2=1×(100×10+100×3×40)=13000元 Q3=1×(100×2×10+100×20+100×2×40) =12000元 Q4=1×(100×3×10+100×2×20+100×40) =11000元 Q5=1×(100×4×10+100×3×20)=10000元 综上,集中到五号仓库时运费最少,为10000元
快的先接,双管齐下,顺序是: 25min 甲:3、5、7 乙:4、6、10 排队时间=(3×2+5)+(4×2+6) 【补充知识】立体电影(3D) =25min 人以左右眼看同样的对象,两眼所见角度不同,在视网膜上形成的像并不完全相同,这两个像经过大
项羽本纪

项羽本纪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积累掌握古汉语字词句的基本用法。
[能力目标]:1.体会《史记》的语言艺术特点与风格,学习《史记》的人物刻画艺术。
2.学会运用正确的观点分析评价历史人物。
[思想目标]:感受历史英雄人物的人格魅力,砥砺自我人生修养。
教学安排: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项羽,是司马迁笔下最典型的悲剧英雄代表,作为一个“失败的英雄”,他的故事无数次地被搬上舞台,后人既为他的英勇善战,霸王之气所折服,同时又为他的失败命运而扼腕叹息。
那么项羽在与刘邦的对峙中怎么会一步一步走向衰败,最后落得个“乌江自刎”的下场呢?1、项羽自评:在“垓下之围”时,项羽哀叹:“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项羽把自己的失败归咎于“天”。
2、杜牧《题乌江亭》:“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3、王安石《乌江亭》:“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战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分析:王安石以一个大政治家的非凡气度和远见卓识,对于项羽之死又提出了与众不同的见解。
如果说杜牧对项羽评价注重“该不该”,王安石则看重“能不能”,杜牧认为项羽不该乌江自刎,该重整旗鼓,以便东山再起;王安石则深入分析了民心的向背和大势所趋。
楚汉相争,战乱频仍,百姓饱受战乱之苦,而望烽烟止息。
此时刘邦已稳定了大局,项羽则一败涂地,回天无力,民心和形势都决定了项羽不可能再有东山再起、卷土重来的辉煌。
其中民心的向背和顺应形势的高论,就很发人深思,时至今日,更显得是至理名言!启示:引领我们如何正视打击和挫折,如何在困境中奋起。
“《史记》一百三十篇中,以《项羽本纪》为最。
而《项羽本纪》中,又以巨鹿之战、鸿门之宴、垓下之会为最。
反复诵观,可歌可泣在此数端耳。
”——郑板桥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项羽本纪》。
二、文学常识简介司马迁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_通史,共130篇,分为八书、十表、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它记叙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长达三千年的历史,其人物传记开我国史传文学的先河。
人教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第4课_〈论语〉十二章_大学之道》2020年同步练习卷(5)

人教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第4课〈论语〉十二章大学之道》2020年同步练习卷(5)一、一词多义: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 一词多义: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道①大学之道②会天大雨,道不通③道芷阳间行④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⑤不足为外人道也(2)得①虑而后能得②谁得而族灭也?③故不为葡得也(3)诚①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②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③臣诚知不如徐公美(4)修①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②此地有崇山峻哈,茂林修竹③乃重修岳阳楼二、古今异义:写出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义。
古今异义:写出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义。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
古义:________。
今义:表示达到某种程度,也表示另提一事。
三、词类活用:指出下列加点字的词类活用类型并解释。
词类活用:指出下列加点字的词类活用类型并解释。
(1)大学之道,在明明德(2)在止于至善(3)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4)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四、特殊句式:指出下列句子在句式上的特殊之处并翻译。
特殊句式:指出下列句子在句式上的特殊之处并翻译。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
句式:________。
译文:________。
五、成语积累:判断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的正误。
判断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的正误。
现在很多学生不会学习,一头扎进题海,而忽视了对课本内容的钻研,其实,这是一种本末倒置的做法。
判断正误:________判断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的正误。
工匠精神所深藏的,有格物致知的生命哲学,也有超然达观的生命信条。
判断正误:________六、文化常识:判断下列古代文化常识的正误。
判断下列古代文化常识的正误。
《礼记》是儒家“十三经”中的三部礼学经典之一,另外两部分别是记载周代各种礼仪的《仪礼》和记载周代官制及战国时期各国制度的《周礼》。
判断正误:________判断下列古代文化常识的正误。
《礼记》是秦汉以来各种礼仪论著的选集,儒家经典之一,相传为西汉戴圣编撰。
判断正误:________判断下列古代文化常识的正误。
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同步练习(基础+提升)-【新教材】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6课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基础练习1.贞观时期,(起居注》中描写的唐太宗是一代明君的形象,面对玄武门之变的情况则轻描淡写:同时,魏征负责编写的(南书》详细记载了隋炀帝的暴政以及隋来的动乱。
据此可以推断A.官修史书不能准确反映历史事实B.唐朝君臣全面否定了隋朝的制度C.唐太宗有意塑造理想的君主政治D.谏言政治无法有效制约君主专制2. 据记载,贞观年间,商旅在野外停留,没有盗贼之忧,监狱常常空置:马牛遍布田野,谷物连年丰收,斗米三四钱:往来旅客从山东到沧海,不用自带干粮,可以取给于路。
该记载A.说明贞观年间百姓生活富足B.客观反映了“贞观之治”的面貌C.为政要类的记载提供了范例D.反映了唐初经济的恢复发展3.唐玄宗开元二十二年(734 年),所有庄宅、口马交易,并先用绢布绫罗丝绵等,其余市买,至一千以上,亦令钱物兼用,违者科罪。
材料反映唐朝A.出现“贞观之治”局面B.出现“开元盛世”局面共日阳西出出香C.商品经济获得发展D.手工业发展较快4. 唐朝贞观初年,长安城内各民族交错居住,如突厥人“人居长安者近且万家”(50000人左右),其中,除以政治目的而居留的官员外,以经商和贸易为目的而安居长安的人也不少。
这主要反映出当时A.将领拥兵自重形成藩镇割据B.长安城内居住的突厥人最多C.开明包容的民族政策D.少数民族政权对祖国边疆地区的开发作出贡献5.隋唐时期的民族交融是在统一政权下统治阶级通过各种政令、措施而逐渐交融的。
以下史实中,能够证明材料观点的是A.唐朝击败东突厥并俘获东突厭可汗B.唐朝联合回纥灭西突厥C.唐玄宗封味羯族粟末部首领为渤海郡王D.吐都赞普松赞中布多次造使向唐朝求婚6. (唐)开无以来,边将久任,十余年不易。
乃至期方院右、河东、河西诸销皆置节度使,以数州为一镇、节度使即兼统此数州,而州朝史尽属之。
故节度使多兼按察、安抚、度支诸使,土地、人民、甲兵、财富皆有之。
此为地方政制上一大变化。
该变化最终引发了A.安史之乱B.甘露之变C.玄武门之变D.“开元盛世”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祖本纪》检测讲义一、实词1、意.()豁如也2、常有大度.()3、不事家人..()生产作业4、高祖每酤.(gū)留饮5、高祖常.()繇咸阳6、纵.()观7、单父fŭ人吕公善.()沛令8、因家.()沛焉9、引.()入坐10、无所诎.()11、酒阑.()12、臣有息.()女13、何自妄.()许与刘季14、卒.()与刘季15、可.()四千余人16、足下必.()欲诛无道秦17、不宜踞见长者..()18、摄.()衣谢.()之19、二世使使者斩以徇.()20、啖.()以利21、乃以秦王属.()吏22、偶.()语者弃市23、诸吏人皆案堵.()如故24、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25、乃使人与秦吏行.()县乡邑26、沛公又让.()不受27、稍佂关中兵以自益,距.之()28、因以文.()谕.()项羽29、会项伯欲活.()张良30、怀王曰:如.()约31、项羽使人还报.()怀王32、实不用.()其命33、乃详.()尊怀王为义帝34、负.()约,更立沛公为汉王35、去辄.()烧绝.()栈道36、诸将及士卒多道.()亡.()归37、及其锋而用.()之38、天下已定,人皆自宁.()39、不如决策东乡.()40、后.()天下约41、建成侯彭越期.()会而击楚军42、汉王复入壁.()43、孔将军、费将军纵.()44、遂略.()定楚地45、示.()鲁父老项羽头46、吾不敢当.()帝位47、臣等以死守.()之48、汉王三让.()49、诸君必以为便.()50、有功者害.()之51、给.()馈饷,不绝()粮道52、连.()百万之军53、沛幸得复.()54、道.()旧故为笑乐55、沛父兄固.()请56、比.()沛57、乃绐为谒.()曰二、虚词1.则太公往视,则.见蛟龙于其上()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2.因高祖因狎侮诸客()因.与俱攻秦军()因.张良遂略韩地轘辕()3.以遂以.鲁公号葬项羽穀城()乃以.秦王属吏()二世使使者斩以.徇()沛公以.樊哙、张良故,得解归()啖以.利()可以.有大功()始大人常以.臣无赖()4.然沛公然.其计()然.恐,不敢不服耳()不然.,籍何以生此()喟然.太息曰()三、文化常识:(1)下列关于《史记》的说法有误的一项()A.《史记》原名《太史公书》,东汉末始称《史记》。
它是古代第一部由个人独力完成的具有完整体系的著作。
B.《史记》“本纪”是用编年方式叙述历代君主或实际统治者的政迹,是全书的大纲。
“世家”是世袭家族人物的传记;“列传”为各领域传奇人物写的传记。
C.《史记》总共一百三十卷,由本纪(12)、表(10)、书(8)、世家(20)、列传(70)五种体例构成。
D.《史记》是我国第一部以写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通史,它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太初年间大约三千年的历史,是一部有五十二万多字的巨著。
(2)下列相关文化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A.“郦生不拜,长揖.yī”揖,晚辈对长辈之间礼节。
B.“封皇帝玺符节...”玺,秦始皇规定皇帝之印称玺;符,为古代君主征调兵将时的凭证;节,为古代使者所持,作为代表皇帝的象征。
C.“美须髯.răn”长在嘴巴下的称须,长在两颊上的称髯。
D.“沛公方踞.床”踞,两脚张开,两膝微曲地坐着,形状像箕。
这是一种不拘礼节、傲慢不敬的坐法。
四、出自本课的成语:下列成语使用有错的一项()A.如果没有足够财政支持,这个计划终会一败涂地....。
B.温总理的话高屋建瓴....,对中美贸易谈判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C.作为中国高温合金的奠基人,师昌绪先生多次领导攻关会战,运筹帷幄....,斩关夺隘,在我国航空发动机材料的研究方面倾注了大量心血,建立了卓越功勋。
D.在国企改革中,某些人“明修栈道....”,打着企业改制的幌子,侵吞国有资产。
....,暗度陈仓五、翻译1、及见怪,岁竟,此两家常折券弃责。
翻译:2、素易诸吏,乃绐为谒曰“贺钱万”,实不持一钱。
翻译:3、吕公因目固留高祖。
高祖竟酒,后。
翻译:4、益张疑兵旗帜,诸所过毋得掠卤,秦人憙,秦军解,因大破之。
翻译:5、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
可急使兵守谷关,无内诸侯军。
翻译:6、沛公从百余骑,驱之鸿门,见谢项羽。
翻译:7、项羽王诸将之有功者,而王独居南郑,是迁也。
翻译:8、始大人常以臣无赖,不能治产业,不如仲力。
今某之业所就孰与仲多?翻译:9、大王起微细,诛暴逆,平定四海,有功者辄裂地而封为王侯。
翻译:10、丰吾所生长,极不忘耳,吾特为其以雍齿故反我为魏。
翻译:《高祖本纪》检测讲义答案一、实词1、意.(性情)豁如也2、常有大度(度;器度,抱负)3、不事家人(平民百姓)生产作业4、高祖每酤(gū买)留饮5、高祖常(通尝)繇咸阳6、纵(任凭)观7、单父fŭ人吕公善(形作动,与交好)沛令8、因家(名作动,安家)沛焉9、引(延请)入坐10、无所诎(通屈,不安)11、酒阑(将尽,将终)12、臣有息(亲生的)女13、何自妄(随便)许与刘季14、卒(终于)与刘季15、可(大约)四千余人16、足下必(如果)欲诛无道秦17、不宜踞见长者(有才能的人)18、摄(整理)衣谢(道歉)之19、二世使使者斩以徇(示众)20、啖(诱惑)以利21、乃以秦王属(交付)吏22、偶(相聚)语者弃市23、诸吏人皆案堵(安堵,不变动)如故24、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规约)耳25、乃使人与秦吏行(巡视)县乡邑26、沛公又让(推辞)不受27、稍佂关中兵以自益,距之(抵抗)28、因以文(道理)谕(使明白)项羽29、会项伯欲活(使动用法,使活)张良30、怀王曰:如(按照)约31、项羽使人还报(报告,禀报)怀王32、实不用(听从)其命33、乃详(通佯,假装)尊怀王为义帝34、负(违背)约,更立沛公为汉王35、去辄(就)烧绝(断)栈道36、诸将及士卒多道(途中)亡(逃跑)归37、及其锋而用(利用)之38、天下已定,人皆自宁(安居乐业)39、不如决策东乡(通向)40、后(落于人后)天下约41、建成侯彭越期(约定期限)会而击楚军42、汉王复入壁(营垒)43、孔将军、费将军纵(出兵攻打)44、遂略(攻取)定楚地45、示(给……看)鲁父老项羽头46、吾不敢当(承担)帝位47、臣等以死守(坚持意见)之48、汉王三让(推辞)49、诸君必以为便(合适)50、有功者害(嫉妒)之51、给(供给)馈饷,不绝(断)粮道52、连(统率)百万之军53、沛幸得复(免除赋税徭役)54、道(谈论)旧故为笑乐55、沛父兄固(坚决)请56、比(与……一样)沛57、乃绐为谒(拜帖)曰二、虚词1.则太公往视,则见蛟龙于其上(就)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如果)2.因高祖因狎侮诸客(趁机)因与俱攻秦军(于是)因张良遂略韩地轘辕(凭借)3.以遂以鲁公号葬项羽穀城(按照)乃以秦王属吏(把)二世使使者斩以徇(表承接)沛公以樊哙、张良故,得解归(因为)啖以利(用)可以有大功(凭借)始大人常以臣无赖(动词,认为)4.然沛公然其计(认为……正确)然恐,不敢不服耳(表转折,但是)不然,籍何以生此(这样)喟然太息曰(……的样子)三、翻译1、及见怪,岁竟,此两家常折券弃责。
翻译:直到看到有龙出现的奇怪现象后,年终,这两家常常毁掉欠据,放弃债务。
2、素易诸吏,乃绐为谒曰“贺钱万”,实不持一钱。
翻译:刘邦平素就看不起这帮官吏,于是在进见的名帖上谎称“贺钱一万”,其实他一个钱也没带。
3、吕公因目固留高祖。
高祖竟酒,后。
翻译:吕公于是向高祖使眼色。
高祖喝完了酒,就留在后面。
4、益张疑兵旗帜,诸所过毋得掠卤,秦人憙,秦军解,因大破之。
翻译:沛公增加悬挂疑兵旗帜,命令全军,所过之处,不得掠夺别人财物,秦地的人都很高兴,秦军松懈,于是大破秦军。
5、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
可急使兵守谷关,无内诸侯军。
翻译:现在如果他来了,您恐怕就不能拥有这个地方了。
应该赶快派军队守住函谷关,不要让诸侯军进来。
6、沛公从百余骑,驱之鸿门,见谢项羽。
翻译:沛公带着百来个随从,直接骑马到鸿门,一见面就向项羽谢罪。
7、项羽王诸将之有功者,而王独居南郑,是迁也。
翻译:项羽分封各位有功的将领,可是唯独你封到南郑,这是在流放你啊。
8、始大人常以臣无赖,不能治产业,不如仲力。
今某之业所就孰与仲多?翻译:当初大人常认为我没有出息,不会经营产业,比不上二哥刘仲勤奋努力。
现在我的产业和刘仲相比,谁的多呢?9、大王起微细,诛暴逆,平定四海,有功者辄裂地而封为王侯。
翻译:大王从平民起事,诛伐暴逆,平定四海,有功的就分赏土地,封为王侯。
10、丰吾所生长,极不忘耳,吾特为其以雍齿故反我为魏。
翻译:丰县是我生长的地方,我是不能忘记的,我只是因为他们跟着雍齿的缘故反叛我而帮助魏王才这样的。
四、文化常识:(1)下列关于《史记》的说法有误的一项()A.《史记》原名《太史公书》,东汉末始称《史记》。
它是古代第一部由个人独力完成的具有完整体系的著作。
B.《史记》“本纪”是用编年方式叙述历代君主或实际统治者的政迹,是全书的大纲。
“世家”是世袭家族人物的传记;“列传”为各领域传奇人物写的传记。
C.《史记》总共一百三十卷,由本纪(12)、表(10)、书(8)、世家(20)、列传(70)五种体例构成。
D.《史记》是我国第一部以写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通史,它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太初年间大约三千年的历史,是一部有五十二万多字的巨著。
答案:B。
分析:《史记》“本纪”是用编年方式叙述历代君主或实际统治者的政迹,是全书的大纲。
“表”是用表格形式分项列出各历史时期的大事,是全书叙事的补充和联络;“书”是天文、历法、水利、经济等各类专门事项的记载;“世家”是世袭家族以及孔子、陈胜等历代祭祀不绝的人物的传记;“列传”为本纪、世家以外各种人物的传记。
(2)下列相关文化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A.“郦生不拜,长揖.yī”揖,晚辈对长辈之间礼节。
B.“封皇帝玺符节...”玺,秦始皇规定皇帝之印称玺;符,为古代君主征调兵将时的凭证;节,为古代使者所持,作为代表皇帝的象征。
C.“美须髯.răn”长在嘴巴下的称须,长在两颊上的称髯。
D.“沛公方踞.床”踞,两脚张开,两膝微曲地坐着,形状像箕。
这是一种不拘礼节、傲慢不敬的坐法。
答案:A.揖,平辈之间的相见之礼。
五、出自本课的成语:下列成语使用有错的一项()A.如果没有足够财政支持,这个计划终会一败涂地。
B.温总理的话高屋建瓴,对中美贸易谈判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C.作为中国高温合金的奠基人,师昌绪先生多次领导攻关会战,运筹帷幄,斩关夺隘,在我国航空发动机材料的研究方面倾注了大量心血,建立了卓越功勋。
D.在国企改革中,某些人“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打着企业改制的幌子,侵吞国有资产。
答案:D。
分析:A.一败涂地:形容失败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B.运筹帷幄:指拟定作战策略。
引申为筹划、指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