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种公鸡的饲养讲解
种公鸡饲养的技术措施

种公鸡饲养的技术措施近几年我区种鸡场在提高肉种鸡受精率的工作中,采用公母鸡分开育雏、育成,混群后公母鸡分饲,产蛋后期补充后备公鸡等措施,使种蛋的受精率、孵化率指标一直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
现将我们的具体做法和积累的经验、教训介绍给大家供参考。
1种公鸡的饲养目标公鸡的外生殖器官不很发达,交配时依靠较长的腿胫和平坦的胸部,使双脚可以很稳地抓紧母鸡背部,并贴近前身将尾部弯下,便于把精液准确地输入母鸡泄殖腔的阴道口。
腿胫较短和胸部丰满的公鸡,交配时很容易从母鸡背上滑落,抓伤母鸡和不能准确输精。
因此,种公鸡的选育标准是腿胫长、平胸、雄性特征明显,体重比母鸡大30%左右,行走时龙骨与地面呈45°角的健壮公鸡。
2种公鸡各阶段的饲养管理2.1公母分开饲养(1~20周)2.1.10~6周的饲养管理在这一阶段为了使种公鸡有较长的腿胫而采用自由采食,不能限制它的早期生长,因为8周龄以后腿胫的生长速度就很缓慢了。
育雏料要求粗蛋白18%、能量11.7MJ/kg。
1日龄剪冠断趾,7~8日龄断喙,公鸡的喙要比母鸡留的长,烧掉喙尖即可,如果断喙过多会影响交配能力。
断喙前后3天饲料中添加多种维生素和维生素K,以防止鸡群应激和喙部流血;料槽上料应适当增加,防止因断喙疼痛而影响采食;鸡群密度适当,槽位充足,以免强弱采食不均,鸡群均匀度差,弱小公鸡太多。
1~3日龄采用24小时光照,白天关灯1~2次,每次5~10分钟,让鸡适应黑暗的环境;4~9日龄光照22小时,8日龄后每天递减半小时,过渡到自然光照,以提高鸡群的采食量,充分发挥鸡群早期生长优势。
4周龄时抽测体重,要求均匀度85%,公鸡体重达到同批日龄母鸡体重的1.5倍。
均匀度差的鸡群按体重分群,小鸡群增料10%~20%,5~6周龄时对公鸡进行选种,淘汰体重过小、毛色杂、发育不良、健康状况不好的公鸡,留种公鸡、母鸡比例(15~17)∶100。
在选种之前不实施限饲,否则会降低日后商品化肉鸡的生长性能。
AA肉鸡饲养管理要点(参考模板)

AA+ 肉种鸡是美国安伟捷公司培育的新品种,为了更好地饲养管理,特提出一些注意点。
此品种的最大特点是对饲养环境要求高,容易超重,这要求我们要提供好的鸡舍环境,特别关注种鸡全程体重控制及均匀度的管理。
饲喂原则:育雏育成期,喂料的目的是获得目的体重,产蛋期喂料的目的是获得最大量的合格种蛋。
一:母鸡的管理要点:育雏育成期(1—24周)1 加强接鸡时的管理长途运输的雏鸡,接鸡前鸡舍温度恒定在26~28度,育雏伞下的温度为33-35度,湿度在65—70%垫料温度要在28—30度。
这一点很关键,防止雏鸡此时脱水和着凉。
强制饮水,重点教不会喝水的鸡,提高成活率。
前三天最好饮凉开水,温度控制在26度左右。
2 加强第一周内的管理,尽最大努力让鸡多采食,使第一周日均耗料21克以上,以便有高的体重和均匀度、体质也增强;提供全价优质育雏料,增加光照时间和光照强度,少给勤加,促进雏鸡多采食。
3 加强断喙时的管理固定人员断喙,断喙人员越少越好。
上下喙不能断平,应上喙稍短。
防止把喙烙死过长。
断喙时凭手感挑出小鸡单独饲养。
4 加强料量管理,确保良好的周增重。
加料要循序渐进,使体重均衡平稳增长。
4周末空腹体重应控制在410-450克,鸡群中不应存在380克以下的鸡。
以4周体重为基础制定出种鸡的全期生长曲线,超过460克以上体重的鸡应以460克为基础在12周末回到原定的生长曲线。
14周前每周平均体重在标准体重±30克,15周后每周平均体重在标准体重±50克,这种情况下种鸡饲养不会有问题。
5 加强分期管理14周前重点抓体成熟均匀度——体重均匀度,15周后重点抓性成熟均匀度——主翼羽更换量均匀度和胸部肌肉丰满度。
14周前可以通过调整料量,使鸡群体重向标准靠拢。
15周后要维持良好的周增重。
20周时应有80%以上的鸡胸部肌肉横断面呈丰满的“V”字形(不能呈“U”字形或“Y”字形,呈U字形是过肥了,呈Y字形是过瘦了),主翼羽残留2.5根,残留2—3根的鸡数应有80%以上。
肉用种公鸡饲养管理的技术要点

选 择 的 标 准 与 第 一 次 选 择 基 本 相
同 . 但 应 注 意 选 } 性 别 鉴 别 错 误 的鸡 } J
只 。 育 成 期 应 进 行 4次 选 种 ,第 一 次 1 0周 龄 ,选 留 比例 为 l ~ 35 ;第 二 3 1 .%
周 龄 时 可 按 比例 』l 年 轻 的 公 鸡 , 以 J入 『 不 同批 次 的公 鸡 实行 替 换 。也 可 在 3 ~ 5 4 0周 进 行 公 鸡 调 换 . 具 体 方 法 是 : {
半 公 鸡 进 行 称 重 , 以 便 更 好 的 了 解 体 重 的 生 长 发 育 趋 势 .及 时 调 整 料 量 ,
确 保 得 到科 学 合 理 的周 增 重 。
35 防 治 脚 趾 损 伤 .
高 种 蛋 的 受 精 率 ,从 而 提 高 整 个 鸡 场
的 养鸡 生产 效 益 。
15 提 旱 限 饲 .
雏 鸡 运 达 育 锥 舍 后 .应 尽 早 给 予
饲 料 和 饮 水 ,这 样 消 化 系 统 、免 疫 系
肉 用 种 公 鸡 配 种 能 力 的 饲 养 管 理 技 术
要 点
统 等 都 会 较 早 得 到 更 好 的 发 育 ,且 体
重 均 匀 度 也 较好 。 13 采 用 正 确 的饲 料 喂 养 方 法 .
32 科 学 配 制 日 粮 .
要 随 时 观 察 公 鸡 腿 脚 、胸 部 肌 肉 、 鸡 冠和 肛 门颜 色 情 况 ,综 合 评定 ,
淘 汰 跛 足 、存 生 婵 缺 陷 等 不 合 格 的 公
鸡 ,并 减 去其 采 食 位 置 和料 量 。
37 制定 公 鸡 替 换 方 案 . 由 于 公 鸡 往 3 ~ 0周 后 交 配 欲 望 54
肉种鸡的饲养管理

(三)产蛋期的饲养管理
• • • • • • 1.种鸡的营养 (1)产蛋期饲料 (2)根据产蛋率的高低及时调整饲料配方 2.种蛋收集 3.种鸡保健 4.配种
(一)育雏期的饲养管理
(一)育雏期的饲养管理 (二)育成期的饲养管理 (三)产蛋期的饲养管理
二、优质商品肉鸡的饲养管理 1.公雏处理 2.分群与调群 3.合理光照 4.限制饲喂 5.雏鸡保健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二)育成期的饲养管理 1.光照控制。 2.体重与均匀度控制。 3.育成鸡保健。养好优质肉种鸡,育雏是基 础,育成是关键。种鸡育成期的主要任务 是:控制鸡的生长发育,提高鸡群个体均 匀度,调节性成熟时间和保证育成鸡的体 质健康。
第五节 肉种鸡的饲养管理
一、肉种鸡的饲养方式
(一)平养
(二)笼养
(一)平养
• 平养方式饲养优质肉种鸡主要有条板—垫 料鸡舍和全条板鸡舍两种类型,生产中以 条板—垫料鸡舍的使用较多。
(二)笼养
1.方笼饲养 方笼饲养 2.叠层笼养 叠层笼养 3.全阶梯笼养 全阶梯笼养 4.半阶梯笼养 半阶梯笼养 5.综合阶梯笼养 综合阶梯笼养
提高肉用种公鸡配种能力的饲养管理要点

2饲 养 管 理 。方 法 与母 雏 相 同 . 料 量 要 根据 饲 养 标 准 . 饲
灵 活 计 算 。在 1 7 日龄 ,把 料 通 过 料 盘 喂 给 , 周 后 改 用 料 — 1
时 。 些光 照机 会 。在 某 些 方 面 也 证 实 这样 做 可 提高 公 鸡 雄 多
性 霸道 性 格 , 有 利 于 以 后 的配 种 。 将
三 、 蛋 期 产
桶 . 高 度 应 根 据 公雏 背Hale Waihona Puke 的 高 度 随时 调 整 。 其
3段 喙 。段 喙 日龄 一 般 控 制 在 6 8日龄 。 行 这 项 技 术 . ~ 进 需 要 选用 技 术 熟 练 的 饲 养技 术 人 员来 操 作 。 喙时 需 要 注 意 段 的 是 : 公 鸡 的段 喙 一 定 要 准 确 . 长 或 切 短 都 会 影 响 到 以 种 切 后 配 种 的 抓 鸡 能 力 .从 而 会 严 重 影 响 到 肉用 种 公 鸡 配 种 能 力 。 喙 的标 准 , 当是 : 鼻 孔 边 缘 到 断处 应 为 2毫米 。段 段 应 从 喙前 后 应 当 添 加饲 喂 多 种 维 生 素 , 减少 应 激 。 以 4及早 限饲 。 为 了更 好 地 控 制 公 鸡 的 体 重 , 从 4周 龄 . 可
当 采 取 公 母 分 饲 的方 法 : 即母 鸡 使 用 自动 喂 料 装 置 , 置 限 配 料 板 或 限料 网 . 以公 鸡 不 能 吃 到 料 为 准 。公 鸡 则 采 用 料 桶 喂
畜 禽 养殖
Xuq i nyangzhi
提高肉用种公鸡配种能力的饲养管理要点
肉种公鸡饲养标准

肉种公鸡饲养标准
1. 场地要求:饲养肉种公鸡的场地应保持干燥、通风良好,并且应具备一定的隔离外界环境的能力,以防止病害的传播。
2. 饲养密度:按照国家标准和品种特点,合理确定肉种公鸡的饲养密度。
一般来说,每平方米饲养2-3只肉种公鸡较为合适。
3. 饲料配方:根据肉种公鸡的生长发育需要,选择适宜的饲料配方。
一般来说,肉种公鸡需要高蛋白、高能量的饲料,如玉米、大豆粉、鱼粉等。
4. 饮水设备:提供干净、清洁的饮水设备,保持水质清洁并及时更换。
肉种公鸡对水的需求量较大,应确保饮水充足。
5. 疫病防控:加强疫病防控工作,做好疫苗接种、驱虫等工作。
定期检查鸡群健康情况,确保肉种公鸡的生长健康。
6. 环境调控:根据肉种公鸡的生长发育需要,调控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
7. 疾病监测:定期进行疾病监测工作,如实记录鸡群的生长情况和疫情变化,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8. 屠宰标准:肉种公鸡的屠宰应符合卫生安全要求,确保鸡肉的质量和卫生安全。
以上是肉种公鸡饲养的一般标准,具体的饲养要求可根据当地
实际情况和鸡种特点进行适当调整。
同时,建议饲养者根据专业人员的指导进行饲养管理,做好记录和监测工作,确保肉种公鸡的健康和生长发育。
肉食鸡饲养方法

肉食鸡饲养方法肉食鸡饲养方法肉鸡生长采用“全进全出”制,每批鸡出场后应彻底清扫消毒。
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肉食鸡饲养方法,一起来看看。
肉食鸡饲养方法1.种公鸡的选择及训练。
受训公鸡单笼饲养3周~4周。
在训练前,剪除肛门周围2厘米左右的羽毛。
在配种前2周~3周,开始采精训练,将公鸡逐只捉出,反复进行背部按摩,使其建立条件性反射。
按摩方法是左手掌向下,贴于公鸡背部,从翼根向背腰部,由轻渐重推至尾羽区,按摩数次,即引起公鸡的性反射。
采精宜在相对固定时间进行,每天1次或隔天1次,一旦训练成功,则应在固定时间采精。
经3次~4次训练,大部分公鸡都能采到精液。
经多次训练仍不能建立条件反射的公鸡应淘汰。
公母比例为1∶(20~30)。
2.用具准备。
将集精杯、采精杯、输精器等器具用洗涤剂洗刷污垢,用水冲洗干净,再用蒸馏水冲洗1次~2次,然后用沙布包好,放入消毒锅或消毒柜消毒15分钟~30分钟,烘干备用。
3.采精。
采用按摩采精法。
通常由2人操作,1人捉住公鸡,1人按摩与收集精液。
连采3天~4天后停采1天。
正常情况下,每只公鸡每次采精量为0.3毫升~0.6毫升,正常的鸡精液为乳白色,精液中混有尿酸盐时会出现絮状物。
4.精液品质检查。
(1)外观检查。
正常精液为乳白色不透明液体。
混入血液为粉红色;被粪便污染为黄褐色;尿酸盐混入时则呈粉白色棉絮状;过量的透明液混入则有水泽状。
凡受污染的精液其品质急剧下降,授精率不会高。
(2)活力检查。
采精后20分钟~30分钟内进行,取精液及生理盐水各一滴,置于载玻片一端混匀,放上盖玻片。
精液不易过多,以布满两片空隙不溢出为宜。
在37℃用200倍~400倍显微镜检查,直线前进运动,有授精能力;圆周运动、摆动两种方式均无授精能力;活力高、密度大的精液呈旋涡翻滚状态。
5.精液稀释。
通常可用原精液输精。
如果要稀释,可用生理盐水(0.9%的氯化钠溶液)、葡萄糖生理盐水或专用精液稀释液。
稀释比例以1∶1为宜。
肉种公鸡饲养标准

肉种公鸡饲养标准
肉种公鸡的饲养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营养需求:肉种公鸡的营养需求与母鸡有所不同,需要摄入更多的蛋白质、能量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以维持其生长发育和繁殖性能。
2.饲料配方:肉种公鸡的饲料配方应根据其营养需求进行设计,通常包括玉米、豆粕、鱼粉、骨粉、维生素和矿物质等成分。
3.饲养环境:肉种公鸡的饲养环境应保持干燥、通风、卫生,并提供充足的饮水和光照。
4.饲养管理:肉种公鸡的饲养管理应注重细节,包括定时喂食、定量喂食、定期消毒、定期防疫等。
5.繁殖性能:肉种公鸡的繁殖性能是饲养的重要指标之一,需要注意其繁殖能力、精液质量和受精率等方面的表现。
6.健康状况:肉种公鸡的健康状况也是饲养的重要指标之一,需要注意其体重、精神状态、羽毛状况和疾病预防等方面的表现。
总之,肉种公鸡的饲养标准需要综合考虑其营养需求、饲料配方、饲养环境、饲养管理、繁殖性能和健康状况等方面的因素,以确保其健康生长和繁殖性能的发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高受精率的关键
好公鸡的特征
• 19周龄的公鸡应该具备如下特征: 眼睛明亮有神,行动灵活敏捷,鸡冠红润,
四肢强健有力,羽毛亮泽,直立与行动时胸 骨与地面成45度角,背部平坦,没有多余的 赘肉和脂肪,睾丸硕大.
过去公鸡饲养的指导思想
• 过去认为公鸡受精率不高主要是交配不 成功造成的
• 认为公鸡首先在母鸡背上站稳,然后尾部 有一个明显的弯曲动作,交配成功率才高
规的45CM的隔鸡栅 • 隔鸡栅采用限高的方法 • 公鸡不剪冠
育成期公鸡饲养程序
• 6-7日龄断喙(断掉上喙2/5) • 1-4周自由采食,当喂料到65-75G时维持到六周
末 • 六周末第一次选鸡,同时分出大.中.小
选鸡原则:留母鸡的12%作后备 逐个称重,首先淘汰弱小鸡 淘汰歪嘴和断喙不良鸡 淘汰龙骨弯曲和拱背鸡 淘汰有腿病和脚趾弯曲的鸡
• 生长快,饲料转化率高 • 宽胸系 • 较常规系公鸡的头小
新品系公鸡容易出现的问题
• 由于头小,混群后常规的隔鸡栅不起作 用,22周后体重增长很快,一周能长300400G,超重使得公鸡好斗凶残.
• 超重又使的公鸡在产蛋中期受精率就急 剧下降,庞大的体型加重了腿病的发生
.
新问题的解决办法
• 混群时公鸡插鼻签 • 27周前采用43CM的隔鸡栅,27周后在用常
• 所以美国专家提出大公鸡小母鸡的饲养 理论
大公鸡小母鸡的饲养理论
• 强调在19周公鸡的体重是母鸡的140% • 要求公鸡体大,腿长 • 认为前六周体重增长主要长骨架,前六周
的体重决定以后的体型 • 六周前自由采食,喂料可达145G/只,体重
可达1500-1600G • 六周后料量减到58-65G/只,在13周前将体
产蛋期公鸡的饲养
• 坚持每俩周称重一次,控制好体重 • 公鸡不减料,每四周加一克 • 及时淘汰弱残公鸡 • 经常补充A.E对维持受精率有好处 • 后期可以考虑各栋间互换公鸡
影响受精率因素的总结
• 好的体重增长曲线 • 好的均匀度 • 培育性情温和的公鸡 • 精确断喙,淘汰脚趾弯曲的鸡 • 防止混群后公鸡超重 • 控制好产蛋期体重 • 维A.E的添加有利于受精率的维持 • 克服应激因素,如热应激有利于保持受精率 • 有些药品有利于提高受精率
• 7-12周:将体重拉回标准
• 13-18周保证周增重
• 19周:第二次选鸡,选择鸡冠红润,羽毛亮泽,体型 优美的公鸡,淘汰过大,过小的鸡.淘汰喙有问题 的.腿脚有问题的鸡.选留率为母鸡的9-10%
• 22周混群,加高峰料,公母比例为:1:9.5
• 22周后帮助公鸡找到料桶,检查设备,防止公鸡 偷吃母鸡料
种公鸡饲养中要注意的环节
• 精确断喙 • 充足的采食.饮水位置 • 合理的密度 • 正确的限饲方法 • 高而稳定的均匀度
当前种公鸡的饲养方法
• 前四周自由采食,喂料量达到65-75克时每 日限饲
• 六周末体重控制在1100-1200G • 六周后不减料. • 至13周将体重拉回标准
新品系公鸡的特点
重拉回标准
过去饲养理论的缺陷
• 由于前六周按商品肉鸡的方式饲养,种鸡 体重大,活动量小,腿部畸形,龙骨弯曲,胸 囊肿的鸡很多.
• 由于前期超重很多,后期体重控制的难度 加大,往往会造成锯齿状的体重曲线
• 它违背了种公鸡正常的生理发育规律 • 严厉的限饲造成公鸡凶残,混群后打斗严重,母鸡死Fra bibliotek率高.不敢下栖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