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测值的权之先验确定

合集下载

工程测量学-可靠性指标及基准变换

工程测量学-可靠性指标及基准变换

定义l 对xˆ 的“影响量”




Txˆ Pxˆxˆxˆ
lTPAQ xˆxˆ ATPl
lTP I R l

学 令 l li 0
010
0T

靠 性
第i个元素
及 基
P diagp1 p2 pn

则 xˆ i li pi 1 ri
5 控制网外可靠性指标☺
以 0li 代替 li ,得观测值 li 中不可发现粗差对 xˆ 的最大影响值
可 ➢内可靠性指标
靠 性
➢外可靠性指标



1 控制网可靠性的概念
实践证明,仅以精度作为评价控制网质量的标准是不够的,
工 还应增加可靠性指标。

测 量
控制网检测粗差和抵抗粗差对平差结果影响的能力。

可 精密的系统 和 可靠的系统

性 及
20世纪40年代是可靠性萌芽时期。

准 荷兰人W.Baarda 1967年率先将可靠性理论引入测量界。
ˆij
sij
(
sin
[0]
ij
xˆi
co
s
[0]
ij
yi
sin
[0]
ij

j
co
s
[0]
ij

j
)
0

写成 GiTxˆ 0 的形式,则有
学 些残存粗差将影响平差成果。
可 设 l 含粗差 l ,对 xˆ 的影响为 xˆ 。由
靠 性
xˆ xˆ Qxˆxˆ ATP l l 得 xˆ Qxˆxˆ ATPl

基 准

工程测量学考试重点

工程测量学考试重点

工程测量学考试重点(总4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工程测量学的内容:按对象分(建筑工程测量,水利工程测量,铁路工程测量,隧道与地下工程测量)按精度分(普通工程测量,精密工程测量)工程建设的规划设计通常可分选址、初步设计和施工设计。

工程测量学:指研究在工程建设的勘测设计,施工和运营管理各阶段所进行的各种测量工作的学科。

特点(1.服务性2,时效性3,责任性)“平均间隙法”是由佩尔策教授提出的,一般用它检验参考点的稳定性。

线状工程测量:为各种线状工程规划设计、施工建设与运营管理阶段所进行的测量工作称为线状工程测量。

线路测量的目的:收集一切必要资料,确定线路经济合理的位置什么是中线测量?中线测量是将纸上线路测设到实地上的工作,它是依据初测导线点定出设计的纸上线路,再沿此线路测设中线桩(百米桩和加桩)和曲线。

断链:由局部改线或事后发现测距有误造成的里程不连续的参数何谓基平测量,何谓中平测量:基平测量是沿线路布设水准点。

中平测量是测定导线点及中桩高程。

放线方法:穿线法,拨角法极坐标法。

RTK法和全站仪极坐标法四种解释穿线放线法的步骤:1)室内选点;2)测设数据准备;3)现场放线;4)穿线;5)交点定位。

简述拨角放线法:拨角放线法是根据在纸上所量得的设计线路各交点的纵横坐标,计算每一段直线的距离和方向,从而算得交点上的转向角。

外业人员按照这些资料,在现场直接拨角测距,而定出所设计的线路。

水下地形图:等高线图或等深线图。

水下地形图测量方法:控制测量与地面测量相同,水下地形测量采用测量水深,及其测深点定位,水位测量来获取水底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

水底碎布点的特点:1,起伏看不见2,不能选择特征点3,一般采用平均布点和随机布点。

水下测量设计书的内容:1,任务来源,性质,技术要求2,测区自然地理现象,3技术设计依据及原有测量成果分析与采用4施工控制点等级,标志与数量5水深测量图幅测深面积水下障碍物分布,6测量作业仪器器材7计算工作量与时间8技术人员组织分工9特殊技术处理措施方法10安全事项及其他。

测绘技术中的平差计算数据处理方法介绍

测绘技术中的平差计算数据处理方法介绍

测绘技术中的平差计算数据处理方法介绍测绘技术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经常用于土地测量、建筑设计、城市规划等领域。

而平差计算则是测绘技术中的重要一环,它能够对测量得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以提供更准确的结果。

本文将介绍测绘技术中的平差计算的数据处理方法。

平差计算是以数学原理为基础的一种测量数据处理方法,旨在消除测量误差,达到精确测量的目的。

在进行平差计算之前,首先需要进行数据处理,将测量得到的原始数据进行清理和整理。

数据处理的主要目标就是确定观测值的权重,并将不同观测值之间的关系建立起来。

在数据处理过程中,常用的方法包括最小二乘法、加权最小二乘法和最小二乘多项式拟合法等。

最小二乘法是一种常见的平差计算方法,通过最小化误差的平方和来估计未知量,并确定观测值的权重。

加权最小二乘法则是在最小二乘法基础上引入权重因子,以减小不同观测值对平差结果的影响。

最小二乘多项式拟合法则是一种利用多项式函数来描述测量数据的方法,可以更好地适应曲线和曲面的平差计算。

除了上述方法,还有一些其他的数据处理方法可供选择,例如最大似然估计法、总平差法和网络平差法等。

最大似然估计法是一种统计学方法,通过拟合观测数据的概率分布函数来估计未知量。

总平差法则在进行平差计算之前,先进行总体误差分析,确定整个平差系统的权威性。

网络平差法则是一种基于网络平差模型的数据处理方法,通常应用于复杂的测绘工程中。

在进行平差计算时,还需要考虑到数据处理的精度和可靠性。

精度是指测量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的接近程度,可以通过误差分析和精度评定来进行判断。

而可靠性则是指测量结果的可信程度,可以通过可靠性分析和可靠性评定来进行评估。

只有在数据处理的精度和可靠性达到一定的要求时,才能保证平差计算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平差计算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一些常见问题和处理方式。

例如,数据的异常值需要进行剔除或修正;不同观测值之间的关系需要建立合适的模型;数据处理的结果需要进行检验和验证等。

GPS三无约束平差的原理及卡方检验的意义

GPS三无约束平差的原理及卡方检验的意义

GPS三维无约束平差原理及卡方检验的意义一、数学模型1)误差方程GPS网三维无约束平差所采用的观测值均为基线向量,即GPS基线的起点到终点的坐标差,因此,对于每一条基线向量都可以列出如下一组误差方程:根据确定基线向量解所采用的方式,确定出参与网平差的基线向量观测值的权阵。

若GPS网中共有n个点,通过观测共得到m条独立基线向量,可将总的误差方程写为如下形式(假定第m1条基线的两个端点分别为第n1点(起点)和第n2点(终点)):2)起算基准平差所用的观测方程就是通过上述的方法列出的,但为了使平差进行下去,还必须引入位置基准。

引入位置基准的方法一般有两种:第一种是以GPS网中一个点的地心坐标作为起算的位置基准,即可有一个基准方程:第二种是采用秩亏自由网基准,引入下面的基准方程:二、观测值权阵。

在GPS 网的三维无约束平差中,基线向量观测值权阵通常由基线解算时得出各基线向量的方差-协方差阵来确定。

根据确定基线向量解所采用的模式确定出最终参与GPS 网平差的基线向量观测值的方差-协方差阵。

三、方程的解。

根据误差方程、观测值权阵和基准方程,按照最小二乘原理进行平差解算,得到平差结果:TPB;(10-128)Ngg=GNbb-1GT;(10-129)W=B式中,n 为组成GPS 网的基线数,m 为基线数。

四、单位权方差的检验在平差完成后,需要进行单位权方差估值^σ02的检验。

它应与平差前的先验单位权方差σ02一致,判断它们是否一致可采用χ2-检验。

检验方法为:原假设H0:^σ02=σ02;备选假设H1:^σ02≠σ02。

若其中α为显著性水平,则H0成立,检验通过;反之,则H1成立,检验未通过。

在三维无约束平差中,单位权方差估值^σ02的检验主要用于确定如下两个方面的问题:(1)观测值的先验单位权方差是否合适;(2)各观测值之间的权比关系是否合适。

当χ2-检验未通过时,通常表明可能具有如下三方面的问题:(1)给定了不适当的先验单位权方差;(2)观测值之间的权比关系不合适;(3)观测值中可能存在粗差。

铁路工程卫星定位测量规范 条文

铁路工程卫星定位测量规范 条文

《铁路工程卫星测量规范》条文说明1.0.1本规范是以现行的《新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新建铁路摄影测量规范》规定的测量精度为标准,充分考虑经实践证明铁路卫星测量能够达到的精度,采纳了路内各勘察设计院、工程局、以及铁路局的技术开发成果和作业技术规定编制而成的,适用于不同等级铁路、不同勘察阶段和不同用途的卫星测量工作。

1.0.4卫星接收机的定期检验鉴定,是国家强制性标准,各单位除认真执行外。

在一个项目开始测量之前,为了解经过长途运输之后,仪器及设备工作状态是否正常,规定在现场进行接收机比长测量和附属设备的检验校正。

1.0.5本条规定除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和铁道部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这些标准包括:TB 10101─99 新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 10050—97新建铁路摄影测量规范TBJ 101-88 既有铁路测量技术规则《客运专线铁路无碴轨道工程测量暂行规定》(铁建设[2006]189号)GB/T18314—2001 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CH 8016-1995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型接收机检定规程CH 1002-1995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GB 12896-1991 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 50026-93 工程测量规范GB/T17942-2000国家三角测量规范3.1.2 、3.1.4 卫星相对定位获取的是WGS-84坐标系中的三维坐标向量(△69X、△Y、△Z),反映了WGS-84坐标系的指向和尺度,不能用于铁道工程的施工。

施工坐标系与独立坐标系本质上同属于独立坐标系。

习惯使用的桥、隧施工坐标系是一般的平面坐标系,实质上讲是一个经过坐标平移和旋转的自定义椭球(工程椭球)的高斯投影坐标系。

计算自定义椭球的高斯投影坐标需要确定自定义椭球的基本参数和中央子午线经度。

而自定义椭球参数的计算需要测区平均高程异常,工程平均高程,以及施工坐标系的起算点假定坐标和工程主轴的坐标方位角。

项目三平面控制网平差计算 - 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项目三平面控制网平差计算 - 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8
导线及导线网条件平差
在下图所示附合导线中,A, B 为已知点,其坐标
xA 6556.947 m yA 4101.735 m
xB 8748.155 m
yB 6667 .647 m
方位角
AB
493013.4 ,应用红外测距仪观测导线的转折角和边长列
入下表3-1中。试按条件平差法,求各观测值及平差后边的边长相
yC
yA
n
yˆi 1
yA
n
yi 1
n
1
vyi

x y
n
xi 1
n
yi 1
(xC (yC
x
A
)
yA )

n
vxi
1
n
vyi
1
x y
0
0
7
导线及导线网条件平差
以微分量代替改正数,可得单一符合导线的纵、横坐标条件方程
n
cosivsi
i 1
1
n
( yC
i 1
yi )vi
x j
X
0 jk
(
S
0 jk
)
2
y j
Y
0 jk
(
S
0 jk
)2
xk
X
0 jk
(
S
0 jk
)2
yk
jh
Y
0 jh
(
S
0 jh
)
2
x j
X
0 jh
(S
0 jh
)
2
y j
Y
0 jh
(
S
0 jh
)2
xh
X
0 jh

GPS基线向量网平差

GPS基线向量网平差

第七章GPS基线向量网平差GPS基线解算就是利用GPS观测值,通过数据处理,得到测站的坐标或测站间的基线向量值。

在布设GPS网时,首先需对构成GPS网的基线进行观测,并利用所采集到的GPS数据进行数据处理,通过基线解算,获得具有同步观测数据的测站间的基线向量。

为了确定GPS 网中各个点在某一特定坐标系统下的绝对坐标,需要提供位置基准、方位基准和尺度基准,而一条GPS基线向量只含有在WGS-84下的水平方位、垂直方位和尺度信息,通过多条GPS 基线向量可以提供网的方位基准和尺度基准,由于GPS基线向量中不含有确定网中各点绝对坐标的位置基准信息,因此,仅凭GPS基线向量所提供的基准信息,是无法确定出网中各点的绝对坐标的。

而我们布设GPS网的主要目的是确定网中各个点在某一特定局部坐标系下的坐标,这就需要从外部引入位置基准,这个外部基准通常是通过一个以上的起算点来提供的。

网平差时可利用所引入的起算数据来计算出网中各点的坐标。

当然,GPS基线向量网的平差,除了可以解求出待定点的坐标以外,还可以发现和剔除GPS基线向量观测值和地面观测中的粗差,消除由于各种类型的误差而引起的矛盾,并评定观测成果的精度。

第1节G PS网平差的分类GPS网平差的类型有多种,根据平差所进行的坐标空间,可将GPS网平差分为三维平差和二维平差,根据平差时所采用的观测值和起算数据的数量和类型,可将平差分为无约束平差、约束平差和联合平差等。

一、三维平差和二维平差1. 三维平差所谓三维平差是指平差在三维空间坐标系中进行,观测值为三维空间中的观测值,解算出的结果为点的三维空间坐标。

GPS网的三维平差,一般在三维空间直角坐标系或三维空间大地坐标系下进行。

2. 二维平差所谓二维平差是指平差在二维平面坐标系下进行,观测值为二维观测值,解算出的结果为点的二维平面坐标。

二维平差一般适合于小范围GPS网的平差。

二、无约束平差、约束平差和联合平差1. 无约束平差GPS网的无约束平差指的是在平差时不引入会造成GPS网产生由非观测量所引起的变形的外部起算数据。

航测数字化(1:5000-1:10000)成图规程

航测数字化(1:5000-1:10000)成图规程

航测数字化(1:5000-1:10000)成图规程编写单位(盖章):编写人:年月日审批意见:审批人:年月日目录一、接收任务 (3)二、资料分析 (3)三、项目设计 (3)四、航飞摄影 (3)五、基础控制 (4)六、像控测量 (8)七、调绘补测 (10)八、空三加密 (26)九、立体采集 (28)十、数据编辑 (35)十一、数字高程模型 (42)十二、数字正射影像 (44)十三、检查验收 (45)十四、项目总结 (46)十五、成果提交 (46)一、接收任务通过投标及市场开拓获得项目,接受客户的委托。

二、资料分析将客户提供的资料进行整体的分析,例如已知点资料,作业范围,作业要求等。

三、项目设计按照客户的最终目的进行整个项目作业流程的设计,流程如下:项目概况-已有资料情况分析-作业内容-作业依据-精度指标-航空摄影-基础控制-水准测量-像片控制-调绘补测-空三加密-立体采集-数据编辑-数据入库-数字高程模型-数字正射影像-检查验收-项目总结。

四、航飞摄影1、参数的设定:地面分辨率、相机焦距、像片的要求、照片的存储和包装;2、航空摄影的实施:航摄前准备工作、航空摄影的实施、质量控制与检查;3、摄影质量控制措施:飞行质量控制措施、摄影质量控制措施、航摄结束飞机返场后,摄影员要采用飞行管理软件,立即对获取的摄站点GPS坐标数据作技术处理,当天评价飞行质量,若有不合格航线立即组织补飞。

存储航片影像数据的介质在做妥善包装后,当天由专人护送至基地做数据后期处理,数据处理中心在第二个飞行日前将航片数据质量检验报告送交现场人员,以便及时修改作业方案;4、成果资料的检查;5、安全生产的风险规避;五、基础控制1、控制网的布设:埋石尺寸、选点埋石:GPS C级按照相邻点间距10-15公里左右的密度进行布设,并附合到已知的高等级GPS控制点上。

布设的GPS网中独立闭合环或附合路线中的边数不大于6条。

平面控制网按E级GPS点进行布设观测,E 级GPS 控制网在国家四等及其以上等级大地点基础上,按点对布设成由三角形组成的多边形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5 观测值的权之先验确定和方差分量估计
5.5.1 观测值的权之先验确定 权的一般概念
E () 0 2 2 1 DL D() 0 QL 0 PL
5.5.1 观测值的权之先验确定
1、对于同类、等精度的观测值 采用相同的权,且以观测值精 度作单位权中误差。
(1,2) 1 (3,2) 0 ( 4,3) 0 1 1 0 0 1 1 (1) 0 ( 2) 0 (3) 1 ( 4)
T T 1 T 1 2 2 2 1 2 B B 2 1 2 B B 1
2 01
{n 2tr[( N N G G ) N ]
T 1 2 1 2 B B 2
tr[( N N G G ) N ( N N G G ) N ]}
T 1 T 1 1 2 B B 2 1 2 B B 2
P 1 m P m
Si 2 2
则距离观测值的权:
Si
5.5.2 赫尔默特方差分量估计法
1、方差分量估计的计算公式 误差方程和 基准方程为:
ˆ 1 V AX ˆ 0 G X
T B
权阵为 P
其最小二乘解为:
ˆ ( A PA G G ) A PL X
T T 1 T B B
Q ( A PA G G ) A PA( A PA G G )
1 2
1
误差方程为:
V A ˆ V A X
1 1 2 2
l l
2

相应的最小二乘解为:
ˆ ( A P A A P A G G ) ( A Pl A P l ) X
T T T 1 T T 1 1 1 2 2 2 B B 1 1 1 2 2 2
( N N G G ) ( A Pl A P l )
T 1 T T 1 2 B B 1 1 1 2 2 2
Q ( N N G G ) ( N N )( N N G G )
T 1 T ˆ X 1 2 B B 1 2 1 2 B B
1
5.5.2 赫尔默特方差分量估计法
2 2
2 i
PS i

m
2 0 2 si
5.5.1 观测值的权之先验确定
3、对于不同类且不等精度的观测值 方向观测值的权: P
r

2 0 2
m
r 2 0 2
距离观测值的权: P
si

m
si
若选方向的权为单位权: P 1
r
m 则距离观测值的权: P m
si
2
r 2
Si
若选角度的权为单位权:
1
,顾及矩阵迹的性质:
tr (GH ) tr ( HG ),
tr (G H ) tr (G) tr ( H )
T 1 得:E (V1 T P V ) { n 2 tr [( N N G G ) N1 ] 1 1 1 1 2 B B
tr[( N N G G ) N ( N N G G ) N ]}
T T 1 T T T ˆ X B B B B
1
5.5.2 赫尔默特方差分量估计法
将观测值分成相互独立的两类,即:
P A L l L L , P ( P ), A ( A ), l l
1 1 1 2 2 2
1
2
V ,V V
2 1 T 1 T 01 1 1 1 1 2 B B 1 1 T 1 T 2 1 1 1 2 B B 2 2 02 2 2 2
(N N G G ) A
T 1 1 2 B B 2 1 01 1 1 1 2 T 1
T
1 T 1 T
[( P 2 A ( N N G G ) A
2 02
5.5.2 赫尔默特方差分量估计法
上述两式可转换成如下形式:
ˆ n tr(2 N N N N N N ) tr( N N N N ) tr( N N N N ) n tr(2 N N N N N N ) ˆ
2 1 1 1 1 1 01 2 1 1 1 1 1 2 1 1 1 1 1 02 2 1 2 2 2 2 1
V PV V PV
T 1 1 1 T 2 2 2
其中: N N N G G
1 2 B
T
2
B
若系数矩阵满秩,不需要再加基准方程,则:
N N1 N 2
5.5.2 赫尔默特方差分量估计法
2、验后权的计算步骤 a). 按先验中误差确定先验权阵P1和P2;
b). 平差求得V1TPV1和V2TPV2;
T 1 T T 1 1 1 2 B B 1 1 1 2 2 2 T 1 T 1 1 2 B B 1 1 1 1 1 1
1 T 1 T
[ A ( N N G G ) A P I ]l A ( N N G G ) A P l
2 B B 2
2 2
5.5.2 赫尔默特方差分量估计法
c). 按 2 式,估计方差分量的估值, d). 若两个分量相同,则先验权正确,否则重新定权;
ˆ ) (D ) I P (
(1) 2 (1) (1) 1 1 01 L1 (1) 2 (1) (1) 1 2 02 L2
n1 2 (1)
ˆ ) ( ˆ ) (D ) P ( P ˆ ) (
Dl1 DL1 P 协方差阵与权的关系: Dl2 DL2 P
D [ A (N N G G ) A P I ]
T 1 T V1 1 1 2 B B 1 1 1
2 1 01 1 2 1 02 2
P [P A (N N G G ) A I ] A ( N N G G ) A P P P A
随机向量V1的数学期望和方差为: E (V1 ) 0
且有性质:
T T 1 1 1 1 V1 1 1 1
DV1 E (V1V1T )
1 V1
E (V PV ) tr ( PD ) E (V ) PE (V ) tr ( PD )
将最小二乘解代入误差方程的第一式,得:
1
V A ( N N G G ) ( A Pl A P l ) l
角度 2 2 方向 2
D角度 角度 P角度
2
1
1 1 2 角度 2 0

1 2 1 2
1
0 1 2 1
5.5.1 观测值的权之先验确定
2、对于同类、不等精度的观测值
S
m
2 si
i
a b S a b Si
102ຫໍສະໝຸດ 34D角度
0 1 0 0 0 1 1 2 1 0 1 1 0 2 0 1 1 0 D方向 2 1 方向 1 0 1 1 0 0 1 2 0 1 1 0 0 1
T 1 T 1 1 2 B B 1 1 2 B B 1
2 01
tr[( N N G G ) N ( N N G G ) N ]
T 1 T 1 1 2 B B 1 1 2 B B 2
2 02
同理,得:
E (V PV ) tr[( N N G G ) N ( N N G G ) N ]
01 2 (1) 02
(0)
2
5.5.2 赫尔默特方差分量估计法
e). 求出新的权比后,迭代计算,直到满足下式为止。
ˆ ) ( 1 ˆ ) (
2 (k ) 01 2 (k ) 02
B B 1
A (N N G G ) N (N N G G ) A ]
T 1 T 1 1 2 B B 1 1 2 B B 1
A (N N G G ) N (N N G G ) A
2 T 1 T 1 02 1 1 2 B B 2 1 2 B B
T
1
5.5.2 赫尔默特方差分量估计法 将上式代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