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前景展望
台经济健康发展情况汇报

台经济健康发展情况汇报台湾地区的经济发展一直备受关注,近年来,台湾地区的经济保持了稳步增长的态势,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就。
首先,台湾地区的国民经济总量不断增长,2019年,台湾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了16.8万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2.7%。
其次,台湾地区的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比重不断提高,制造业和传统产业不断升级,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再者,台湾地区的对外贸易保持了较快增长,2019年,台湾地区进出口总额达到了3.6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9%。
此外,台湾地区的投资环境不断改善,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投资。
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台湾地区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台湾地区的经济增速有所放缓,受全球经济形势和国际贸易摩擦影响,台湾地区经济增速有所放缓。
其次,台湾地区的产业结构亟待调整,传统产业仍占据较大比重,创新能力和竞争力有待提升。
再者,台湾地区的对外贸易面临一定压力,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全球市场竞争加剧,台湾地区的对外贸易面临一定的不确定性。
此外,台湾地区的投资主体多元化程度不够,投资主体集中度较高,投资风险有待分散。
为了进一步推动台湾地区经济的健康发展,我们将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加大改革开放力度,继续深化市场化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其次,加强科技创新,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持力度,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再者,加强对外合作,积极参与国际合作,拓展对外市场,降低对外贸易风险,推动外贸稳定增长。
此外,加强投资主体多元化,鼓励更多的国内外投资者参与台湾地区的投资,促进投资风险分散。
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将继续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努力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台湾地区经济的健康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台湾经济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台湾经济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台湾是一个重要的经济体,在全球贸易和科技创新领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近年来,台湾的经济发展面临着一些挑战和不确定因素。
本文将对台湾经济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台湾目前的经济现状。
台湾是一个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体,以制造业和出口导向型经济而闻名。
然而,在面对全球贸易形势的变化时,台湾的经济面临一些风险。
例如,中美贸易摩擦导致全球供应链的重新调整,对台湾的出口市场带来了不确定性。
台湾经济的增长率也在过去几年有所减缓,这可能与全球经济放缓和内部结构性问题有关。
其次,让我们来讨论一下台湾未来的发展趋势。
虽然面临一些挑战,但台湾也有一些潜在的机遇可以推动经济增长。
首先是科技创新方面。
台湾在半导体、电子产品和通讯领域具有竞争力,并且一直以来都致力于推动技术创新。
台湾政府和企业应该继续加大对科技研发的投入,加强与国际科技公司的合作,以提高台湾在全球科技创新中的地位。
另外,台湾也可以发展其他高附加值的产业。
比如,旅游和文化创意产业。
台湾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和独特的旅游景点,可以吸引更多的国际游客。
此外,文化创意产业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可以为台湾经济带来新的增长点。
此外,台湾应该加强与其他国家的经济合作。
虽然台湾在政治上面临一些挑战,但仍然有机会与其他国家建立互利合作关系。
例如,与东南亚国家的经济合作,可以推动台湾的出口市场多元化,降低对某个市场的依赖性。
此外,加强与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合作,也可以为台湾提供更多的合作机会。
另一个重要的趋势是台湾应该加强创业和创新生态系统的建设。
创业和创新是推动经济增长和发展的重要引擎。
台湾政府可以通过提供创业孵化器、减税政策和创新基金等支持措施来吸引更多的创业者和创新企业。
此外,加强技术和创新人才的培养,也是推动创新生态系统发展的重要举措。
最后,台湾还应该继续加强内部结构性改革。
台湾的经济结构在过去面临一些问题,如制造业占据了过大的比重,同质化竞争严重等。
台湾经济的结构性困境及出路

格双涨 、 复征证所税等 , 一波未平 , 一波又起 , 年初 , 马当 台当局 “ 主计处 ” 当时 尚预测今 年经 济增 长率 局 四处 灭火 , 大百 姓 民怨 沸腾 。 台湾 的经济 不但 为 38% , 任成 功 的马英 九 还表示 , 年要 很 拼 , 广 . 5 连 今 没 有起 色 , 反却 如 坐上 了过 山车 , 伏不 定 , 相 起 令人 因为 台湾年 经济增 长率 已不到 4 %。6月 , 台湾 综合 心惊胆战。台湾经济要想脱 困起飞, 关键在于经济 研究院 、 宝华综合经济研究院已将经济增长率预测 改革的思路要更周延 , 更有章法 , 更具针对性 , 同时 值调降至 2 %。从保四、 . 5 到保三、 再到如今的保二 , 马当局要 以更加积极 、 开放 、 务实的态度为经济发 半年 内台湾经济增长的预测数字近乎“ 腰斩”救经 , 展 创造 良好 的外部 环境 。 济 的呼声又起 。 然 而 , 据 5月 的 统 计 数 据 , 根 台湾 当 局 “ 主计 台“ 中研 院” 不到 2 %的经济增长率预测 , 被岛 处 ”公布台湾第一季度的经济成长率只有 0 6 内媒 体称 为 目前 为止 “ 悲观 的预测 ”“ . %, 3 最 ,中研 院 ” 经 比2 月时估计 的 1 9 . %大幅下修 了 0 3 1 . 个百分点。 济所 所长 彭信坤 甚至 直 言 , 8 当局 “ 三” 乎成 为 不 保 几 再加上第二季度开始要面对 岛内油电价格上升的 可能 的任务 。学界也有 持相 同观点 的 。台湾 中央 大 压力 , 使得今年全年预估经济成长率 由 2 月时估计 学经济系教授邱俊荣甚至认为 ,台湾企业不敢投 的 3 5 下修到 3 8 . %, 8 . %。同时, 3 台湾 的外 贸出口亦 资、 内需疲弱, 今年经济增长恐保不住 2 %。 出现下滑趋势。今年 1 4月 , 至 台湾对外贸易 出口 “ 中研院” 的预测 已被台当局视为警讯 , 马英九 金额为 93 亿美元 , 去年同期减少 4 %, 口 已要求行政当局尽速提出短期振兴经济措施。 6. 7 较 . 进 7 事实 90 亿美元 , 0. 2 也较去年同期减少 3 %。另据 台“ . 8 主 上 , 岛内救经济的呼声由来 已久。中国社科院台研 计处” 公布的 4 月物价变动概况 ,P( C I消费者物价 所研究员王建民接受采访时表示 , 经济问题成为马 指数 ) 18 4较 去 年 4月 涨 1 4 为 0. , 0 . %。考虑 到马 当 英 九 上 台执政后 面 临 的最 大 问题 , 是考 验 马英 九 4 也 局将岛内电价从~次涨足变成分三 阶段调涨 ,主 连任 的最大挑战。马英九上任伊始即寄希望于“ “ 两 计处” 官员表示 , 电价分阶段调涨对今年 C I P 影响 岸经贸牌” 扭转台湾经济。 降低为增加 O 8 . 个百 分点 , 1 不过 , 物价上涨压力会 台经院表示 ,由于美 国复苏情形速度缓慢 , 加 延至明年。 由此可见 , 作为典型的外向型经济体 , 上欧债问题尚未中止 , 已对区域内德国等主要国 台 并 湾经济在今年一季度的表现可 以称得上 “ 全线溃 家的实质经济造成影 响,加深景气硬着陆疑虑 , 显 退 ”不但 G P , D 成长率 、 出口额一降再降 , 进 而且通 见未来整体国际经济走 向仍不明朗。 台经院院长洪 胀 的压力将持续到明年 经济增长持续放缓和通货 德生表示 ,岛内除了受到近期油电双涨措施影 响
台湾经济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是什么

台湾经济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是什么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台湾经济亦面临着各种机遇和挑战。
本文将阐述台湾经济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中英文摘要本文将探讨台湾经济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从国际和国内两个角度分别分析。
台湾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需要迎接多样化的挑战,并在机遇中成长发展。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Taiwan's economy is facing, from both international and domestic perspectives. In the context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Taiwan needs to face various challenges and grow and develop in opportunities.关键词台湾经济,全球化,机遇,挑战,对策Taiwan's economy, globalization, opportunity, challenge, strategy小标题一、国际形势下的挑战二、国内环境面临的挑战三、应对台湾经济挑战的对策建议正文一、国际形势下的挑战当前的全球化趋势,给台湾带来了挑战。
首先,包括中国大陆在内的南亚和东亚的竞争力正在不断提升,这与台湾在制造业及半导体行业的应用领域处于相近的位置。
其次,台湾经济的外部依赖程度过高,如出口市场遇到大国贸易保护政策的阻碍和市场规模的降低,将对台湾经济带来直接的负面影响。
最后,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发展正在加速,如果台湾不能及时适应,也将会失去相应的市场机会。
二、国内环境面临的挑战台湾国内环境的挑战比较分散,但仍严重影响其经济发展。
首先,面临人口老龄化和少子化的双重压力,使得劳动力红利逐渐减弱,制约了台湾经济的竞争力。
其次,产业结构的单一性较高,当华为、小米等中国企业逐渐崛起时,相关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
4866 中国台湾地区经济发展的现状与前景

中国台湾地区经济发展的现状与前景引言从主权归属到经济政策,中国台湾一直是一个尖锐和敏感的主题。
然而,我们必须承认,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台湾在经济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今天,我将分享中国台湾地区经济发展的现状和前景,以及个人看法和观点。
台湾的经济背景200万企业和100万独立创业者,这个数字足以说明台湾的创业文化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此外,台湾在制造业、半导体、电子货物、生物医药等领域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台湾的制造业经验台湾专注于制造业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如今已成为全球重要的制造业强国之一。
在这个过程中,台湾制造业的成功经验值得其他国家借鉴。
台湾的科技创新台湾的科技创新能力在全球范围内一直享有声誉。
在研发方面,台湾拥有大量的科技人员和创新机构。
台湾与中国大陆的经济关系尽管两岸关系一直处于敏感状态,但通过一些政策和合作的努力,中国大陆与台湾地区的贸易和经济关系得到了显著的发展。
台湾地区经济前景展望尽管面临国际贸易变动和经济挑战,台湾的经济仍有很大的潜力和发展空间。
未来,台湾将继续致力于技术和创新,以推动经济发展。
个人观点和看法作为人工智能技术公司的创始人和CEO,我相信在全球经济中,台湾有着重要的地位。
今天,我们应该鼓励更多企业家和创新者在台湾创业,同时,支持台湾继续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合作。
结论作为一个创业者和技术专家,我相信台湾的经济潜力巨大,未来会出现更多的机会。
我希望通过分享我的观点和见解,与读者互动,积极促进我们在企业和创新领域的合作和发展。
(本文约3285 字)——use temperature of 0.8。
台湾经济“黄金十年”的机遇与挑战pdf

台湾经济“黄金十年”的机遇与挑战——在第七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上的发言邓利娟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副院长(2011年5月7日)进入21世纪以来的10年,台湾经济发展基本上陷于低迷甚至衰退的状态,增长率明显下降,失业率大幅提高,所得分配差距持续扩大,可谓是“困境十年”。
2010年,在两岸关系加快发展,全球逐步摆脱国际金融危机、经济呈现复苏的背景下,台湾经济一举重返了久违的两数位高增长。
这是否是台湾经济发展新的转折契机?未来十年台湾经济可否重现昔日的辉煌?马英九当局在这个时候力推“黄金十年”愿景正是表达了这种强烈的期盼与决心。
台湾未来发展确实十分需要一个长远规划与愿景,而推进这一愿景也正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但客观而言,这个愿景所面对的挑战却是极其严峻的。
一、“黄金十年”愿景的内涵(一)“黄金十年”愿景的提出马英九上台执政不久,便面临席卷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及随之而来的全球经济格局的大变动,与此同时,全球气候变迁与频繁灾难,兼顾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成为日益重要的问题。
这样,在台湾原有的2009-2012年四年经建计划基础上提出更长期的发展战略便显得有其必要。
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马英九在2010年5月就职两周年之际正式提出“黄金十年”的概念,期望从“创新”、“文化”、“环保”、“宪政”、“福利”、“和平”六个方面,打造台湾未来黄金十年愿景。
2010年6月30日两岸签署了“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马英九随即提出“后ECFA时代经济发展战略”,希望借助ECFA提供的新契机,“壮大台湾经济、加强两岸合作、落实全球布局”,促进台湾经济“转骨”变身、实现转型升级,开创未来台湾经济发展的“黄金十年”。
2010年8月23日,在台北举行的“投资台湾招商说明大会”上,马英九发表“投资台湾,开创黄金十年”致词,再次提出“壮大台湾、连结亚太、布局全球”的经济战略,希望未来台湾能成为“全球创新中心、亚太经贸枢纽、台商全球总部及外商的区域总部”。
台湾市场的发展与展望

台湾市场的发展与展望随着全球化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台湾市场也逐渐成为了一个备受瞩目的经济实体。
本文将探讨台湾市场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的展望,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台湾市场的潜力与前景。
一、台湾市场的发展现状1. 经济实力的提升台湾凭借其强大的技术实力和创新能力,在电子、半导体、通讯等高科技产业领域占据了重要地位,成为全球电子产品的重要制造和供应基地。
台湾的国内生产总值也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经济实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2. 充满活力的创业环境台湾拥有完善的创新和创业生态系统,孕育了大量的创业公司和创新企业。
政府推出的一系列创业扶持政策和措施,为初创企业提供了资金支持、税收优惠等,激发了创业者的积极性和创新动力。
这些活跃的创业环境为台湾市场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3. 台湾优质产品的国际化台湾不仅是全球电子产品的重要制造中心,还以其高品质的产品享誉国际。
知名的台湾品牌如华硕、宏碁、鸿海等,以稳定的品质和卓越的性能在国际市场上取得了良好的口碑和竞争力。
台湾产品的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为台湾市场的发展带来了更多机遇和挑战。
二、台湾市场的展望1. 加强与大陆的经济合作随着两岸关系的不断改善,台湾市场正面临着更广阔的发展机遇。
两岸经济合作区的设立,为台湾企业提供了更大的市场空间和商机。
双方经济的互补性将进一步发挥,台湾企业在大陆市场的参与度和市场份额将不断提高,有望成为两岸贸易合作的重要推动者。
2. 创新科技的引领创新科技是推动市场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未来,台湾市场将继续致力于创新科技的研发和应用,通过技术领先和创新产品的打造,保持市场竞争力。
尤其在5G通信、人工智能、物联网等领域,台湾有望发挥更大的优势并催生新的商机。
3. 跨境电商的崛起随着移动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跨境电商成为全球贸易新的增长点。
台湾市场有着丰富的高品质产品资源和创新能力,通过拓展跨境电商,可以更好地将台湾产品推广到国际市场,提升品牌影响力,并进一步促进台湾市场的发展。
台湾经济、产业发展概况与未来展望

結語
•
•產業均衡發展
1990年代起,資訊電子等高科技產業快速發展,使國內產 業發展趨於兩極化。
全球化風潮、人口結構變遷等因素,引發失業與貧富問題 ,逐漸侵蝕社會均衡性。
•
•未來努力方向
• 加強全球鏈結,開展全球布局:
– 強化自由貿易港區之招商與營運、推動「吸引外籍優秀人才來台 措施」
• 永續規劃國土資源:
台湾经济、产业发展概 况与未来展望
2020/3/21
台灣經濟與產業發展概況 及未來展望
•國立台北大學經濟學系 副教授簡明哲
•
大綱
• 前言 • 國際經濟變化趨勢 • 國內經濟情勢發展 • 台灣產業發展現況 • 台灣產業發展新局 • 未來經建發展面臨之挑戰 • 未來產業發展之定位與影響因素 • 未來努力方向 • 結語
近6年來,民間固定投資維持穩定成長,平均成長率3.7%, 平均金額1.45兆元;2004、2005連續兩年民資動能多集中半導體及LCD產業,預期2010年後投資高 峰將過,需尋求新投資動能支撐未來經濟成長。
過去產業發展重視生產成本降低以及製程技術之改善,由於
•
台灣產業發展新局
•
台灣產業發展新局
•
•台灣產業發展新局
(二)產業升級轉型-製造業
•
•台灣產業發展新局
•(二)產業升級轉型-製造 業
•
•台灣產業發展新局
•(二)產業升級轉型-製造 業
•
•台灣產業發展新局
•(二)產業升級轉型-製造 業
•
•台灣產業發展新局
•(二)產業升級轉型-製造 業
•
台灣產業發展新局
•
台灣產業發展新局
•
台灣產業發展新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针对国际市场,发展附加值高的现代服务业
• 一是可以依据台湾自然及人文的优势条件,发展休闲旅游 服务业。这将惠及与之直接相关的旅馆、餐饮、交通及 礼品商店等行业,以及与之间接相关的旅馆建筑、建材、 装潢业等行业。境外观光旅客的增加,将会带动经济发展, 并引致航空、餐饮等旅游观光工作职缺,从而降低岛内失 业率。 • 二是可以利用高雄、基隆等港口优势,发展国际物流业。 吸引国际级的物流业、运输业来台设立营运总部,或是协 助台湾企业发展成国际级的物流、运输业,将台湾建设成 亚洲的“物流及转运中心”,使台湾的仓储、运输、装卸 承揽、报关、保险、金融等相关产业得到充分发展的空 间,这是台湾利用自身地理优势条件,提升台湾经济、增 加大量的就业机会的最佳策略。 • 三是要利用加入WTO契机,开放台湾金融等服务市场,建 立国际资本市场,逐步放松外汇管理,放宽设立外商银行 及业务限制,努力将台湾建设成“东亚金融中心”。
台湾经济发展问题及前景展望
• 总的来讲,台湾经济在经历了近50年的长 盛期后,自2000年以来开始发生逆转,进 入一个新的转折时期,发展速度明显下降, 再次进入中、高速增长的可能性很小;普 遍认为台湾经济将转入低速增长轨道,并 逐步向后工业化社会发展。
台湾经济问题
中小企业 —— 双刃剑
• 台湾地区中小企业在生产工艺和决策中表 现出惊人的灵活性。 • 企业规模小,竞争力较大型企业弱。
• 2012 年以来,一方面,台湾当局采取一系列 稳定物价、振兴股市与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经 济政策与措施,另一方面积极推动经济与社会 保障制度的改革。一年来,台湾当局在落实上 年制订的“经济景气因应方案”的同时,依据马 英九提出的“黄金十年发展愿景”规划出台一系 列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或方案。另外, 2012年是马英九当局大力推动经济改革之年。 马英九取得连任后,提出“大刀阔斧改革,让 台湾脱胎换骨”,并成为施政主轴 ,开始了 他的经济改革之路。
3、加强海峡两岸服务业合作
• 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格局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济一体化、 区域化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鉴于台湾地域狭小的先 天劣势,新世纪台湾服务业的发展战略规划必须以广袤的区域 经济版图为平台,必须以积极推动区域经济整合的态度为台湾服 务业争取新的发展空间。从台湾周边环境来看,加强同大陆的合 作岛内服务业发展的最佳选择。在服务业领域,大陆对服务业的 需求日益扩大,前景广阔,台商在交通、物流、金融、信息等面向 生产的服务领域,以及商贸、旅游等面向消费的服务领域,都能 够有长足的发展。 • 台湾服务业未来的发展是否能持续稳定进行“台湾服务”能否 享誉世界,一个关键的制约因素在于两岸关系能否正常发展,两岸 经贸交流能否进一步深化。没有稳定的两岸关系作为发展的大 环境没有祖国大陆广袤的市场和丰沛的资源为依托,台湾服务业 未来很难有大的作为。具体分析每一项方案就可以看出,无论是 金融服务业方案中“区域金融中心”,还是设计服务业中的“亚 太区域设计重镇”,还是物流服务业方案中的“无缝运输流程” 等等,台湾的服务产业要扩张,离开大陆的腹地支持都只能是空谈。 因此,两岸关系的发展维系着台湾服务业的未来。
“非典型就业”是指企业主为节省人力成本,聘雇非正式的工作人员, 包括部分工时、临时工、人力派遣等。例如,补教业、大卖场工读生、 餐饮业临时工、一年一聘的派遣人力,或以自由兼职为主的“飞特族” (freeter的谐音)。
赚钱不容易 尽力打拚▲图为两位 打工的年轻人穿起麋鹿装与街上的 民众同乐。
认真打工▲一位妇人在街上 发送传单,打工赚钱。
国内市场
• 国内市场集中度高,市场发展不大,市场 趋于饱和。
• 市场集中度是对整个行业的市场结构集中程度的测量指标,它用来衡 量企业的数目和相对规模的差异,是市场势力的重要量化指标。市场 集中度高表明市场竞争结构相对稳定,领导厂家的优势地位业已建立, 行业蕴含发展机会少,企业扩张的努力会受到领先厂商的集体抵制。
• 台湾地区没有像韩国的三星、现代那样的大型企业。据 1983年中期的数据,韩国三星的年销售额为 59 亿美元,资产 规模为46亿美元,职工人数为13.7万人;而台湾地区最大的 民营企业台湾地区塑料的规模却小得多,年销售额为 16亿 美元,资产规模为17亿美元,职工人数为3.12万人。
• 中小企业抵御经济危机的能力差:08年经 济危机中大量中小企业倒闭。 • 中小企业资本利用能力有限,民间投资规 模较小。
国外市场
• 外部经济环境不断恶化 。
• 2008年开始的世界金融危机影响深远持久全年 负增长2.2%,无法带动生产与拉动经济增长。外需对台湾经济增 长的贡献率为 0.88%,较上年大幅减少2.7%。 • 台湾一直遵循“日本——台湾——美国”的外贸生产模式,美国是 台湾最大的贸易伙伴。受近些年美元贬值的影响,台湾出口贸易 受到较大影响,并且也影响到了台湾从日本的电子产品等的进口。
• 台湾地区中小企业由于企业规模小而未能 组织工会,企业对劳动者实施的有效管理更 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
• 台湾政府和企业严格限制公会形成,劳动 者权益不能得到很好地保护。劳资矛盾尖 锐。在台湾,工人应有的基本权利,如罢 工、示威、组织工会等都受到严格限制, 台湾工人长期处于沉默状态,被形容为 “最驯服与安分的群体 ”。 •
• 政府职能错位。
• 80年代前台湾兼顾公平下的经济增长奇迹归功于政府在收入初次 分配领域定位清晰 。但是从80年代后期开始,台湾社会收入差距 不断扩大,不仅由于产业结构转型等客观因素冲击就业问题,更 重要的是本应充分发挥收人调节职能的政府在再分配环节中的严 重“缺位”,导致了市场型的收入分配缺乏必要的政府调节。
谢谢观看,欢迎指正。
政府
• 政府财政状况不佳,支持力度不断下降。
• 长期以来,台湾财政状况不佳,税基萎缩,赋税收入年增长率从 1992年19.7%一路下滑到2001年的-6.7%。同时,各级公库和“国库” 支出增长很快,在支出结构中,军备开支占了财政预算的很大比 重。财政状况持续恶化,至2002年,台当局总负债已接近4兆新台 币,债务余额占GDP比重超过30%。
• 外包优势下降,经济结构处于转型期。
• 近年来,台湾产业升级有所进步,但关键技术对发达国家的依赖 性仍然很高,整体工业技术进步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工业技术 的自主研发能力仍然较弱。台湾为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正不断 迈向服务业主导时代,逐步从工业化社会向后工业化社会发展。 转型期间,台湾社会经济较脆弱,经济波动较大。
1、发展知识服务产业
• 所谓“知识经济”就是直接建立在知识与 信息的激发、扩散和应用上的经济,在土 地、资金等传统生产要素之外,使创造知 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与效率成为支撑经济 不断发展的动力。所谓“知识服务产业” 是指可以提供一定专业服务性质的产业, 凸显其能够藉由经营知识的汇集,创造出 经济利益,其服务对象主要是生产者,而 不是直接对政府部门或消费者提供服务。
• 结构性失业严重,内需乏力。
• 台湾社会结构性失业问题与低度就业现象较为严重,青年与大学生失 业率偏高,是平均失业率的数倍之多。尤其是许多就业者的工资偏低, 短期就业现象普遍。据调查,非典型就业人数达到74万人,其薪资不到 平均薪资的一半。同时,由于经济不景气 ,不少企业裁员或采取“无 薪假”做法,就业者生活压力大。 • 20世纪80年代后,20%的高收入家庭收入有所增大,但其他 80%家庭 的收入停滞或下降,收人差距的扩大抑制了消费的扩大,影响了台湾 经济的进一步自由化和社会的稳定。 • 2012年,台湾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0.25%,较上年减少0.24%。
• 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来看,一 国或地区产业结构总是从低级到高级演进, 其中一个重要表现就是服务业成为带动经 济增长和创造就业的主要部门。但是从台 湾目前具体情况来看,如果服务业无法加 快产业升级、增加国际竞争力、拓展海外 市场特别是大陆市场,以增加新的发展空 间,则很难起到带动台湾经济增长的作用, 甚至可能会导致台湾经济增长停滞。具体 而言,台湾服务产业的发展应该从以下几 方面着手:
• 随着台湾贸易重心从美欧地区逐步转向亚太地 区,“大陆效应”逐渐取代“美日效应”,成为影 响台湾外贸发展的主要因素。两岸贸易对台湾 经济,尤其是对外经贸发展的影响日益深刻。 在1979—2007年间,随着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 两岸贸易占台湾对外贸易总值的比重从0.25% 上升到27.07%,台湾对中国大陆出口占台湾出 口总值比重从0.13%上升到41.66%;对中国大 陆进口占台湾进口总值比重从0.38%上升到 10.8%。中国大陆现已成为台湾贸易顺差的最 大来源地,2007年台湾对中国大陆顺差达 775.6亿美元。
• 台湾地区中小企业最大限度地利用转包和 范围经济获得利益。 • 转包:中小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不突出。 • 范围经济:指企业通过扩大经营范围,增 加产品种类,生产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产品 而引起的单位成本的降低,从生产或提供 某种系列产品(与大量生产同一产品不同)的 单位成本中获得节省。 • 规模经济:大规模生产导致的经济效益简 称规模经济,是指在一定的产量范围内, 随着产量的增加,平均成本不断降低的事 实。
政治因素
• 内政纷争以及不稳定的两岸关系。
• 台湾经济发展还受岛内政争激烈和两岸关系不稳定因素的 影响。 • 近几年来,台湾政党之争异常激烈和频繁,大大影响了有 关政策与法规的制定和执行,也成为行政效率不高的原因 之一;再加上“黑金政治”猖獗,使许多重大项目的工程进 度和质量受到负面影响。
• 同时,由于台湾当局推行的政治政策,造成两岸关系的不 稳定,影响了台湾民间资本和外国资本在台湾的投资意愿。
市场
"浅碟子经济"
• 台湾经济虽人均GDP较高,但内需市场狭小,自然资 源较少,科技基础薄弱,受此制约,形成了"浅碟子经 济"的特点。 • 这一特点主要表现在对海外市场和技术的依赖程度较 高。1980年,台湾经济发展对对外贸易依存度高达95.6 %,其中对出口贸易依存度也达47.89%;1995年的依存 度虽有所下降,但仍高达81.65%,其中对出口贸易依存度 还有42.36%。近几年来虽然台湾产业升级取得一定成 效,但关键技术仍然对外依赖性较高,如集成电路芯片 产量已跃居世界前列,但其电路设计这一关键技术仍主 要依靠发达国家。所以,台湾产业升级虽有进展,但整 体工业技术并无突破性发展,工业技术自主开发能力不 强的基本格局仍未改变。台湾经济对外依赖程度较高, 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和制约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