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的10种常见外伤处理法

合集下载

幼儿常见意外伤害事故的处理方法

幼儿常见意外伤害事故的处理方法

•幼儿常见意外伤害事故的处理方法1、跌磕伤:孩子难免会发生跌磕伤,一旦发生时,不要用手揉患处,可用干净的毛巾浸透冷水或用毛巾包裹冰块敷在受伤的部位,经冷敷后再用湿热的毛巾敷于患处并轻轻按摩,以帮助消肿;孩子还会经常摔伤头部,如果摔伤后几小时或几天后,孩子疼痛不减、哭闹、呕吐或昏迷不醒,就需要送医院救治;2、擦伤:幼儿主要发生的擦伤部位是膝盖和肘部;对于轻微的擦伤,可用水清洗伤口,再用消毒棉球蘸低温的肥皂水或生理盐水擦洗伤口周围并清理异物,然后涂抹红药水,要时刻预防伤口感染,很小的创伤也要注意;对较为严重的伤口在经过消毒处理后可用纱布包扎,特别严重者要及时送医院治疗;3、割伤:若创伤较小的伤口内又无异物时,用创口贴即可;若是金属、玻璃等异物,则需将异物清理干净后对伤口做消毒处理;割伤严重流血过多要及时对伤口进行包扎,可在伤口靠近心脏的方向用绳带等物系紧,并立即将患儿送往医院治疗;小而深的伤口忌马虎包扎:若被锐器刺伤后马虎包扎,会使伤口缺氧,导致破伤风杆菌等厌氧菌生长,应清创消毒后再包扎,并注射破伤风抗毒素;若幼儿的手指被利器割断,要保护好断指,将断指放入容器中连同幼儿一起及时送往医院治疗;腹部受伤内脏脱出后忌立即复位:脱出的内脏须经医生彻底消毒处理后再复位;防止感染造成严重后果4、刺伤:用消毒水清洗伤口,然后用镊子顺着刺物刺入的方向将刺夹住拔出;若刺物太短或已全部刺入幼儿的肌肉中,可采取挤压挑拔法将刺清除,最后用酒精或碘酒对伤口进行消毒处理;5、儿童踝关节扭伤:儿童户外活动时,没有做准备活动而突然跑步或踢球会造成踝关节扭伤;急救方法:轻微的扭伤可用冷水浸湿的毛巾或冰块敷于伤处,也可用红花油吐沫于扭伤处;若扭伤严重出现肿胀或淤血时,不可让幼儿走动,要立即将其送往医院治疗,对四肢某个部位的严重扭伤,可先用绷带等在扭伤的上下部位做固定包扎处理;6、压伤:让受伤的幼儿原地静坐或平躺,同时仔细检查被压伤部位的外表状况;若是四肢压伤,可用冷水浸湿或用裹了冰块的毛巾敷于受伤部位;若是胸腹部被挤伤,应将幼儿身体放平,然后迅速拨打急救电话;7、骨折:发现幼儿骨折,要立即拨打急救电话或及时送往医院救治;在急救处理前不可用手揉搓骨折处,发现受伤处流血应采取止血措施;为使骨折处得以固定,可在幼儿骨折部位用宽绷带和木板等把骨折处的关节暂时固定住;若是颈部受伤,要让幼儿仰卧,并用有一定厚度的软质物品垫在颈部两侧,以稳定颈部原有状态;若是肋骨处骨折,幼儿感到呼吸困难或胸部疼痛难忍,要检查其血压以防休克;若遇脊椎骨折时,切不可随意挪动幼儿,要将幼儿平抬放到担架上;若遇颌骨骨折时要立即清除幼儿口腔中的异物,防止异物堵塞喉咙,也可用纱布等做垫托放在受伤的下颌处并用软质物品托住受伤处,既保证幼儿的下颌固定不动又可以使幼儿易于开口;使用止血带结扎忌时间过长:止血带应每隔1小时放松一刻钟,并作好记录,防止因结扎肢体过长造成远端肢体缺血坏死8、烫伤:烫伤主要是由开水、热粥以及热蒸汽、化学药物、强酸强碱等所致;幼儿抵抗力较低,烫伤后极易感染,从而加重病情,甚至引起败血病;处理方法:1轻微烫伤,只损伤到幼儿的皮肤表面,皮肤有红肿症状,应立即用冷水冲洗烫伤部位,或将烫伤部位侵入冷水中约15分钟,以降低局部温度和伤害程度,然后在烫伤部位涂抹烧伤膏,以预防感染;2如果幼儿是穿着衣服鞋袜被烫伤,及时脱掉孩子身上的衣物,将烫伤的危害降到最低点;值得注意的是:一定不要直接将衣物脱掉,更切忌用手揉搓烫伤处,而要用剪刀轻轻剪开幼儿的烫伤部位的衣物,视幼儿烫伤的具体情况用纱布包扎处理后及时送往医院治疗;9、食物中毒:轻微中毒要及时给幼儿喝些清水,然后催吐;让幼儿张开嘴,可用手指刺激幼儿咽喉部位或用小勺深入到幼儿嘴中并轻微用力压迫其舌根处,引起幼儿发生反射性呕吐,以减少毒素对身体的刺激;严重中毒的在采取催吐的同时要及时送往医院抢救治疗,并将幼儿食用过的食物及呕吐物装在容器中留样保存,以便为医院化验及解毒提供依据;10、异物伤害:当幼儿误将异物放入嘴中不慎被噎住或呛住气管时,教师要立即将幼儿的身体前倾,同时轻轻拍打幼儿的肩胛部位,或用手指深入幼儿口腔刺激催吐;若催吐失败,应及时将幼儿送往医院治疗;若遇幼儿被鱼刺卡住,可用勺子等器具轻压幼儿的舌头,然后用镊子深入吼部将鱼刺慢慢夹出;若无法将鱼刺取出时,要及时送往医院;11、触电:发现幼儿触电时,要立即切断电源,并拨打急救电话,将幼儿安置成复原卧式,状况严重的要立即进行现场急救,采取人工呼吸或胸外心脏按压法进行辅助抢救;摔伤后的紧急处理方法头部受伤:孩子从高处坠地、摔跌,头部着地或外力撞击头部,均可引起脑外伤;孩子的头部外伤轻者为头皮裂伤、脑震荡,重者为颅骨骨折、颅内血肿、脑于损伤等;孩子头部受伤后,如果能够立即放声大哭,诉说疼痛,没有意识障碍,说明大脑内部没有受到损害,可让孩子仰卧在床上,将头部垫高,令其静卧,休息一会;孩子摔倒后,自然要哭闹,哭累了,要睡觉也是正常的;孩子睡熟后,家长应该隔一段时间摇醒他一次,看他的反应是否和平时一样;头部皮肤内血管密布,即使是小伤口,有时也可能发生大出血,使孩于出现失血性休克;遇到这种情况,家长应迅速、冷静地用干净的毛巾或纱布压迫伤口止血,然后赶紧送医院;孩子头部受伤后,如果出现下列之一,则说明大脑受损,必须立即送往医院治疗:1意识不清;2面色苍白、出冷汗;3双眼上吊或口角歪斜;4抽搐;5呕吐频繁;6耳鼻内流血或流水;7翻来覆去躁动不安或手脚肢体单侧或双侧瘫痪;孩子头部被撞击后,有的当时并没有失去知觉,身上也没有明显的伤处,但在以后的数日内出现下列症状之一时,说明大脑内部受到了损害,仍应立即送医院检查治疗:1情绪不好,不断地哭闹或无精打采;23―4岁以上的孩子不停地喊头痛;3总是处于睡眠状态,即使叫他,他也总是不好好睁开眼睛,还可出现抽搐;4面色苍白,频繁呕吐;撞出包了:宝宝不小心冲撞而引起皮肤起包,只要宝宝的意识和状态没有问题,就不必过于紧张;可以用冷水浸泡过的毛巾等对包进行冷敷,然后继续观察宝宝的样子;牙齿被撞断或撞掉:如果宝宝的牙齿被撞掉了,一定不要让牙齿变干,用湿毛巾将牙齿包好,或是将牙齿浸泡在牛奶里,然后立刻带宝宝去牙科就诊;小孩子的牙齿如果保护得好,是有可能被重新装上的;流鼻血:让宝宝的头部略微稍向朝下坐好,用手指捏住宝宝的鼻子,用冷水浸泡过的毛巾冷敷鼻子,这样血管收缩就能尽快止血;如果这样也不能止血的话,可试着卷取干纱布塞进宝宝的鼻孔中;口腔受伤:如果宝宝的嘴唇或是牙床出现了较大的伤口,首先用纱布压迫进行止血,如果嘴里有土之类的脏东西,应该用沾湿的纱布进行清洁之后再止血;然后送宝宝去医院,中途让宝宝一直咬着纱布;。

婴幼儿外伤的急救处理步骤

婴幼儿外伤的急救处理步骤

婴幼儿外伤的急救处理步骤婴幼儿外伤是指在日常生活中,由于意外事故或其他原因导致的身体损伤。

由于婴幼儿的身体结构和生理特点与成人不同,因此在处理婴幼儿外伤时需要特别注意。

正确的急救处理步骤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伤害并保护婴幼儿的生命安全。

下面将介绍婴幼儿外伤的急救处理步骤。

一、保持冷静并评估情况当发生婴幼儿外伤时,首先要保持冷静。

紧急情况下,冷静的头脑可以帮助你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处理。

然后,评估婴幼儿的情况。

观察是否有明显的出血、骨折、烧伤或其他伤害。

如果婴幼儿处于危险环境中,应首先将其转移到安全的地方。

二、止血处理如果婴幼儿出现明显的出血,应立即进行止血处理。

可以使用干净的纱布或毛巾轻轻压在出血部位上,以止血。

切忌用力过猛,以免加重伤害。

如果出血无法止住,应立即就医。

三、处理骨折如果怀疑婴幼儿出现骨折,应尽量保持其不动,并用软垫或毛巾固定骨折部位。

切忌用力过猛,以免加重伤害。

然后,尽快就医。

四、处理烧伤如果婴幼儿出现烧伤,应立即将受伤部位放入冷水中冲洗。

冷水可以缓解疼痛并减少烧伤程度。

然后,用干净的纱布或毛巾轻轻覆盖烧伤部位,以保护伤口。

切忌使用冰块或冷冻物品直接接触烧伤部位,以免引起更严重的伤害。

然后,尽快就医。

五、处理窒息如果婴幼儿窒息,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急救。

首先,将婴幼儿平放在坚硬的表面上,然后用手指轻轻拍打其背部,以刺激呼吸。

如果拍打无效,可以采取人工呼吸的方法。

将婴幼儿的头部后仰,用嘴对嘴进行呼吸。

每次呼吸应持续1-2秒,每分钟进行10-12次。

切忌用力过猛,以免伤害婴幼儿。

六、就医在进行了紧急处理后,应尽快将婴幼儿送往医院就医。

医生可以进一步评估伤情并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

在送往医院的过程中,应尽量保持婴幼儿的稳定,避免剧烈晃动或碰撞。

七、预防措施除了及时处理外伤,预防措施也非常重要。

婴幼儿的安全是家长的责任。

家长应时刻注意婴幼儿的安全,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

例如,家中应保持整洁,避免婴幼儿摔倒或碰撞;使用安全座椅或安全带固定婴幼儿在汽车中;避免给婴幼儿玩具或食物中含有小颗粒的物品,以免误食导致窒息等。

幼儿园外伤处置方案

幼儿园外伤处置方案

幼儿园外伤处置方案
前言
作为幼儿教育工作者,我们要时刻注意幼儿的安全问题,一旦发生意外伤害,我们需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置。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幼儿园外伤处置方案。

轻度擦伤
对于轻度擦伤,我们可以在以下几种情况下进行自我处理:
1.使用肥皂和水温和洗涤,用干净的毛巾擦干,还要擦拭伤口周围的皮
肤,以确保伤口周围干净。

2.使用含酒精和碘的药水或消毒棉球擦拭伤口周围皮肤。

3.在伤口周围涂抹一些适量的抗菌软膏,避免感染。

4.用透气性好的创可贴粘贴到伤口上,以防止感染。

如果伤口比较严重,我们应该立即联系幼儿的家长,并送他们到医院疗治。

淤血和水肿
当幼儿因为碰撞或者跌倒而造成的淤血或者水肿,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方式进行急救:
1.首先要让幼儿静卧,抬高患处,将伤口冰敷20分钟以减轻疼痛和肿
胀。

2.如果伤势变得越来越严重,患处很疼痛,不能承受体重或者伤口紫色
或者变形,我们应该及时联系家长并送他们到医院进行治疗。

割伤和刺伤
当幼儿因为玻璃、金属和其它物体的划伤或者刺伤,我们应该这样处理:
1.快速清除伤口周围的污物和异物,用清水冲洗伤口。

2.用干净的毛巾擦干伤口周围的水分。

3.直接使用干净的绷带包扎到伤口上,并尽快送幼儿到医院疗治。

总之,幼儿园的工作人员要时刻关注和观察幼儿的身体状况,尽可能地防止幼儿发生意外伤害。

在幼儿受伤时,我们需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置,以避免给幼儿带来更多的疼痛和伤害。

幼儿意外事故急救常识

幼儿意外事故急救常识

幼儿意外事故急救常识危险就在你我的身边,它还在继续;危险无处不在,但我们并不被动。

提早准备,别让孩子的伤害源于我们的无知,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以下举例最常见的意外伤害及处理措施。

一、烧伤的紧急处理1、孩子烧伤时有衣物附着在患处,要剥去附着物。

如衣物贴在儿童的皮肤上,千万不能强行撕下。

2、用冷水冲洗冷却患处15分钟左右或用冰块敷患处。

3、不要用任何药膏或药水去涂患处,只能用无菌纱布覆盖所有的患处,避免感染。

4、将孩子的烧伤部位抬高,使患处的血流减少。

5、如果伤较严重,就要将孩子平躺在床上,并抬高儿童的下肢,让儿童的头部倾向一侧,以保证血流向往内的重要器官,防止儿童休克。

二、碰伤1、孩子受到的碰击不是很严重,患处没有出现肿胀或活动困难等症状,可以在皮肤的淤血斑处进行一小时左右的冷敷。

2、如果伤口出血,要用一块消毒的棉垫或卫生纸压迫伤口十分钟以上。

如果伤口不大,在止血后,用冷开水洗干净患处,用创可贴盖住患处。

3、如果伤口较大,或碰击物可能带有破伤风杆菌,应当马上带孩子去医院对伤口进行处理,必要时要注射破伤风抗毒素,以防止破伤风的发生。

4、如果症状较重,患处出现肿胀或活动困难,或碰伤的部位是头部或胸部,尤其是出现了头晕、呕吐、意识丧失、耳鼻有淡黄色的液体或血流出时,必须立即将孩子送去医院救治。

三、扭伤1、将扭伤的孩子平躺在床上.抬高患处,进行冷敷,以减轻患处的肿胀。

2、在患处垫上棉花,再用绷带将患处并节捆-绑起来、注意不要使绷带相得太紧,不利于血液循环。

3、不要触动受伤的关节。

如果孩子的患处有畸形或剧烈的疼痛,说明孩子病情不只限于扭伤,可能发生了骨折,这样应马上送医院治疗。

四、烫伤1、应立即用冷水冲洗15分钟以上,降低局部温度,减少创面的进一步损伤,减少疼痛。

2、如果起泡,小泡可以不做任何处理。

对黄豆大小的水泡,如果创面也比较浅,可以用消毒剪刀剪开水泡,用消毒棉球或纱布蘸干。

为避免感染,最好还是到医院做进一步治疗。

宝宝摔伤怎么处理

宝宝摔伤怎么处理

宝宝摔伤怎么处理
儿童是社会上特殊的弱势群体,需要在家长和全社会的共同关心与呵护下长大成人。

然而一些突发事件,让妈妈措手不及。

宝宝意外摔伤,致残,致死率都不容忽视,在日常生活中,多因为他们不懂事,好奇,爱动或父母及监护人缺乏安全意识与防范知识,导致宝宝摔伤。

我们为您精心编写一些宝宝摔伤的处理方法,希望您能积极预防伤害的发生。

针对摔伤情况的严重程度,我们为您作出以下分类:
1、软组织损伤:冷敷+热敷
宝宝爱动,初学走路不稳,跑步摔跤,都是常见的事。

如果宝宝发生急性软组织损伤(包括脚扭伤),正确做法是冷敷(在损伤后48小时内),然后再热敷。

冷敷能起到止痛、止血的作用,使毛细血管收缩,减轻肿胀,促进早期康复。

相反,热敷会使局部毛细血管扩张,造成肿胀增大,疼痛加重。

2、外伤出血:止血+消毒
宝宝对所有的事物都有好奇心,经常会被一些尖锐的物体扎伤,或因为跌倒磨破了幼嫩的皮肤,妈妈首先要检查皮肤有无裂口出血,有无骨折的征象,如局部了现红、肿、痛或骨擦音。

若见皮肤出血或多处出血,最要紧的是立即止血,可以采用压迫止血和包扎止血法,而不是抱宝宝上医院。

3、关节扭伤:冷敷+热敷;陈醋解疼。

幼儿遇到外伤时的急救措施

幼儿遇到外伤时的急救措施

幼儿遇到外伤时的急救措施幼儿是家庭的希望,他们的安全和健康是每个家长最关心的事情。

然而,幼儿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外伤事故,如摔倒、割伤、烫伤等。

在这些紧急情况下,家长和照顾者需要迅速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以保护幼儿的安全和健康。

本文将介绍幼儿遇到外伤时的急救措施。

1. 摔倒幼儿摔倒是常见的外伤情况。

当幼儿摔倒时,家长或照顾者应立即采取以下急救措施:1.1 确保安全:首先要确保幼儿的周围环境安全,避免再次受伤。

如果幼儿无法自行站立或行走,应将其移至安全地点。

1.2 观察伤势:仔细观察幼儿的伤势,判断是否需要就医。

如果幼儿出现严重疼痛、骨折、流血等情况,应立即就医。

1.3 冷敷:如果幼儿只是轻微擦伤或肿胀,可以用冷敷物(如冰袋或冷毛巾)冷敷伤处,以减轻疼痛和肿胀。

1.4 安抚幼儿:在急救过程中,要保持冷静并安抚幼儿的情绪,以减轻其恐惧和焦虑。

2. 割伤幼儿割伤是常见的外伤情况,可能是由尖锐物品(如刀、剪刀)或锐利边缘(如玻璃)引起的。

当幼儿割伤时,家长或照顾者应立即采取以下急救措施:2.1 控制出血:首先要用干净的纱布或绷带轻轻按压伤口,以控制出血。

如果出血较多或无法止住,应立即就医。

2.2 清洁伤口:用温水和肥皂清洁伤口,以防止感染。

注意不要用酒精或碘酒清洁伤口,以免刺激伤口。

2.3 覆盖伤口:用无菌敷料或干净的纱布覆盖伤口,以保护伤口免受细菌感染。

2.4 就医:如果伤口较深或需要缝合,应立即就医。

3. 烫伤幼儿烫伤是常见的外伤情况,可能是由热水、热食物或热物品引起的。

当幼儿烫伤时,家长或照顾者应立即采取以下急救措施:3.1 冷却伤处:将烫伤部位放入冷水中冷却,以减轻疼痛和肿胀。

冷却时间应持续10-20分钟。

3.2 脱离热源:将幼儿迅速移离热源,以防止进一步烫伤。

3.3 覆盖伤口:用干净的纱布或无菌敷料覆盖烫伤部位,以保护伤口免受细菌感染。

3.4 就医:如果烫伤面积较大或伤势严重,应立即就医。

婴幼儿外伤处理常识

婴幼儿外伤处理常识

婴幼儿外伤处理常识
一、淤青
淤青是由皮下出血造成的,淤青最初看上去是蓝色或是黑色的,以后慢慢消退,变成棕色.绿色或黄色。

如果在受伤的24小时内,可用冷毛巾敷三十分钟。

24小时内如果觉得太麻烦,也可以直接用冷水冲淤青部位30分钟。

效果很好的。

小孩可以用退热贴,在出现淤青后及时贴上半小时,可以消肿止痛。

24小时后用毛巾热敷,毛巾冷了要及时更换,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起到化瘀的作用。

二、咬伤
没有出血的情况下,打开水龙头用水冲,直到凹进去的齿痕浮起。

如咬的部位不方便冲水,要冷敷,以防淤青肿胀。

三、蚊叮
先用肥皂水清洗在抹药膏,效果最好。

如挠破了,可以选择红霉素药膏或金霉素眼膏涂抹,以防感染化脓。

四、头部碰撞
宝宝的头皮血肿,急性期(48h内)可以冷敷,过了急性期可以热敷.并可以外用红花油.但是如果孩子出现明显的头痛或者恶心呕吐症状,是轻微脑震荡的迹象,必须到医院去检查的。

(整理)婴儿意外急救手册.

(整理)婴儿意外急救手册.

婴儿意外急救手册一、跌落摔伤1> 防范重点:①不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要将宝宝单独放在沙发或床的边沿。

②如果大人有事必须要暂时离开宝宝,请在沙发和床前放置软垫,以降低意外坠落给宝宝带来的伤害。

另外,还可在床沿设置婴儿护栏,降低意外坠落的发生几率。

③在宝宝主要活动场所都铺上软垫,可有效减少意外坠落带来的伤害。

④宝宝睡觉时从床上摔落,即使宝宝当下没有哭闹,也不代表宝宝安然无恙;宝宝在玩耍的时候也有可能因为摔倒或者碰到家具,而导致头部受到撞击。

2> 检查:是否有意识,是否有呕吐等。

①撞到头之后立刻大哭,不久后恢复正常,通常不必太担心,②有痉挛、半边手脚无力、歪斜或是两边瞳孔不一样大的情形,必须送医诊治;③撞到头之后不哭不闹、脸色发青、头痛还有呕吐、痉挛现象,必须立刻送医急救。

④当手脚不能动时,检查是否骨折或脱臼。

⑤出血时,马上用上块清洁的纱布轻轻按压伤口,以达止血的目的,并及时送医院。

3> 有下列情况,应立即送医院:●无意识●抽搐●持续呕吐●伤口大,大量出血●手脚麻痹●手脚一碰就大哭,可能有骨折或脱臼●尿血●头部剧烈疼痛。

●眼、耳、鼻周围有出血症状。

●有抽风、麻痹、言语障碍等症状。

4> 急救让孩子平躺,等待救护车呕吐时,侧躺,避免堵塞气管用干净毛巾按住大伤口出现肿包时,用湿毛巾冷敷5>注意(错误做法):●不要摇晃宝宝的身体。

●用手揉碰伤的部位。

受伤后局部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渗出物增多,这一阶段,一般在伤后24小时才停止。

其后进入吸收修复阶段,局部血肿的渗出物逐渐被撕裂损伤的韧带慢慢修复,肿胀减轻,直至痊愈。

因此24小时内应该冷敷,24小时后开始热敷才比较有效。

●出血时用棉花球团压迫止血。

出血时棉花团容易沾在伤口上,给清创带来困难。

●家长不要堵住和擦拭从耳、鼻中流出的分泌物,以免脑积液回流会造成颅内感染。

二、触电1> 防范重点:触电对人体的损害主要表现为局部的灼伤和击伤反应,在全身发应中以引起新室纤维颤动,导致心脏停博和神经抑制所致呼吸停止,是造成触电死亡的主要原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宝宝的10种常见外伤处理法
小宝宝的皮肤十分娇嫩,一旦出现外伤,无疑比较棘手,稍不留意就可能留下疤痕。

尤其
是夏天,气温高、出汗多,皮肤外伤更容易出现感染。

所以,掌握了如下10种外伤处理法,将能帮助宝宝更好地度过这个夏天。

1 擦伤
擦伤是指宝宝摔倒擦破的伤口,仅仅是表皮受伤,所以伤势比较轻微,在家治疗就可以了。

对于很浅、面积较小的伤口,可用碘油、酒精(红药水)涂抹伤口周围的皮肤,然后用干净
消毒纱布包扎好。

如果家里没有碘酒、酒精,可用干净的水清洗伤口,然后涂上抗菌软膏,再贴上创可贴。

如果擦伤面积太大、伤口上沾有无法自行清洗掉的沙粒、污物,或受伤部位肿胀、严重疼痛、周边机体组织破碎、血流不止,或受伤位置很重要(如脸部),建议还是带宝宝就医。

对于大而深的伤口,更应及时带宝宝去外科做局部清创处理,并注射破伤风针剂。

2 裂伤
原则上24小时之内缝合就可以了,不过,如果是脸部受伤,就要及早缝合。

还有,严重
的裂伤拖的时间越久,细菌感染的可能性就越高,可能导致病情迟延或者残留伤疤,所以
应及时就医。

3 刺伤
如果被钉子、针、玻璃等锐利的物品刺伤,一般会有少量血流出,因为伤口窄、深、细菌
不易被排出,所以容易引发炎症。

假如被刺伤,无论伤口多小,都有患上破伤风的危险,
所以务必要及时就医。

在紧急处理刺伤伤口时,需要挤压伤口,这时会有血流出,同时细菌也会被排出。

所以,
处理刺伤伤口时要把手洗干净,并使用消过毒的器具。

如果匆忙用手处理刺伤伤口,反而
可能导致细菌入侵、产生炎症。

有可能的话,要先找出是何种异物导致刺伤。

假如是玻璃碎片,则可能伤害宝宝的肌肉或
血管,因此,一定不要在家自行处理,而应赶紧去医院。

因为一旦处理不当,会导致流血
更多甚至损害内脏、血管。

如果被刀具或铜铁制品刺伤,应到医院注射破伤风针。

如果导致刺伤的异物不是玻璃,而且有一端裸露在皮肤外,可取一把镊子,将镊子末端放
在火焰上进行消毒,待镊子冷却后,一边分散宝宝的注意力,使宝宝不会太紧张,一边轻
轻用镊子夹出异物。

如果异物留滞在皮下,可用火焰消毒缝衣针,或将其放在消毒酒精、消毒水中浸泡几分钟。

在异物所处的皮肤部位放一块冰,使皮肤多少有些麻木,再用消毒过的针轻轻挑开皮肤,
使异物暴露出来,用消过毒的镊子将异物夹出来。

如果是铁钉导致刺伤,应首先拔出铁钉。

用消过毒镊子或小钳子,顺着铁钉扎入的方向外
拔出,拔出时用力要均匀,不要左右晃动,以减少对周围机体组织的损伤。

如果铁钉已拔出,可用力在伤口周围挤压,挤出瘀血与污物,以减少伤后感染。

如果铁钉
断在伤口里,应让宝宝马上停止走动,并将取出的部分钉子与宝宝一起送到医院,通过手
术拔除。

4 割伤
割伤是刀、剪、玻璃片或锋利的器具造成的损伤。

被刀割伤的时候,先用清洁物品止血,
再用绷带固定住。

当伤口流血不止时,就要用直接压迫法止血,即用手指或者手掌直接压
住伤口,依靠压力阻止血流,使伤口处的血液凝成块,或用干净纱布压迫伤口止血。

如果是手指出现割伤,而且伤口流血较多,应紧压手指两侧动脉,在施压5~15分钟后,
一般便可止血。

如果是其他部位割伤,均要加压止血。

如果实在止不住血,可用橡皮筋在
出血处以上部位扎紧,阻断血流,并立即上医院处理。

每次橡皮筋止血扎紧的时间不宜超
过15分钟,不然会因为血流阻断时间过长而导致肢体坏死。

在出血停止后,用75%酒精或碘伏消毒伤口周围的皮肤,再用消过毒的纱布或创可贴覆盖,最后用绷带包扎固定。

请注意,较深、较大的伤口或面部伤口,应去医院处理,必要时予
以缝合,以免留下过大疤痕。

5 有瘀血
淤血多是外力导致皮下毛细血管破裂,血液从毛细血管破裂处渗至皮下,所以在完整的皮
肤上可以看到一片瘀青,此时外渗至皮下的血液已属异物,而且皮下神经丰富,因此疼痛
感明显。

如果皮肤上出现瘀血,应赶紧用凉水或冰块冷敷消肿。

如果受伤部位是胳膊或腿,那就将
胳膊或腿抬起,可助消肿。

在发生瘀血24小时后,可以用温水热敷患处,以促进局部血
液循环,加速瘀血消散。

一般来说,皮下瘀血都能被机体慢慢吸收,时间大约需要2周。

6 抓伤
小宝宝聚集在一起玩耍时,都容易被小伙伴抓伤,如果问题不大,适当消毒处理一下即可,不久就会自然痊愈。

需要注意的是,在清洗伤口的时候要用流动的水。

如果伤得比较重、
同时出现发烧,或者被小动物抓伤,应赶紧就医治疗。

7 砸伤或挤伤
在门缝中被挤伤或被石头等坚硬的东西砸伤时,要注意用冷敷。

对于砸伤的伤口来说,绷
带缠得过紧只会增加伤痛,没有什么治疗的意义。

如果在门缝中被挤伤,而且伤口内部因
充血呈现紫色,那就很可能出现了骨折,应尽快就医。

8 被动物咬伤
被狗、猫等动物咬或抓伤后,切忌像被毒蛇咬伤一样对伤口进行挤压,以防病毒以更快的
速度进入神经系统。

可彻底冲洗,先用肥皂水、清水、洗涤剂或对狂犬病毒有可靠杀灭效
果的碘制剂、乙醇等,彻底冲洗伤口至少20分钟。

在彻底冲洗后,用2%~3%碘酒或75%酒精涂抹伤口,以清除或杀灭局部的病毒。

对未伤及大血管的伤口尽量不要缝合,也不必包扎。

对需要缝合的较大伤口或比较严重的
面部伤口,应在清创消毒后先用狂犬病免疫血清或免疫球蛋白浸润伤口,数小时后(不低于
2小时)再予以缝合和包扎。

如果伤口比较深或大,可放置引流条,并使用抗生素和破伤风
抗毒素,以控制其他感染。

9 被蚊虫咬伤
夏天被蚊虫咬伤后,用冰块或凉水冷敷比较好,这样皮肤的血管就会收缩,蚊虫分泌的毒
素就不能扩散。

一般来说,大部分蚊虫叮咬导致的外伤都不严重,但是一定要注意,尽量
不让宝宝抓挠伤口,如果把蚊虫叮咬的部位挠破,毒素就会扩散到周边机体组织,可能引
发脓疱疮。

下面,介绍4个处理蚊虫咬伤的小妙方:1 被跳蚤、蚊子、毛虫、蚂蚁叮咬后,涂点牙膏、食醋、柠檬汁、捣碎的大葱叶、大蒜、卫生球、洋葱等,均可止痒。

2 被蚊子叮咬后,可用肥皂(或香皂)蘸水在被叮咬处涂擦,稍等片刻即可止痒。

3 被蚊子叮咬后,迅速取一个热水瓶塞子放在叮咬处2~3分钟,连续几次,剧痒即可消失,而且不会出现红斑和丘疹。

当然,瓶塞的温度以高热、又不烫伤皮肤为宜。

4 被蚊子叮咬后、奇痒难忍时,可将1~2片阿司匹林研碎,用少量凉开水调成糊状,涂于被叮咬处,即可消肿止痒。

10 烧烫伤
冲、脱、泡、盖、送5步骤,是烧烫伤意外的第一处理原则。

冲:以流动的清水冲洗伤口15~30分钟,以快速降低皮肤表面热度。

如果无法冲洗伤口,可冷敷。

脱:充分泡湿后,再小心除去衣物,必要时可以用剪刀剪开衣服,或暂时保留粘连部分,
尽量避免将水泡弄破。

泡:在冷水(加冰块)中持续浸泡15~30分钟,可减轻疼痛及稳定情绪。

平时可在冰箱中准备一些冰块,以备不时之需。

不过,如果烧烫伤面积太大或宝宝年龄较小,则不必浸泡过久,以免体温下降过多或延误治疗时机。

盖:用清洁干净的床单或布条,纱布等覆盖受伤部位。

不要在受伤部位涂抹米酒、酱油、
牙膏、浆糊、草药等,这些东西不但无助于伤口的复原,还容易引起伤口感染,并且影响
医护人员的判断和紧急处理。

送:赶紧就医急救、治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