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普通光学显微镜使用方法

合集下载

高一生物知识点:光学显微镜的使用

高一生物知识点:光学显微镜的使用

高一生物知识点:光学显微镜的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
1、方法:先对光:一转转换器;二转聚光器;三转反光镜再观察:一放标本孔中央;二降物镜片上方;三升镜筒仔细看
2、注意:(1)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2)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目镜越短,放大倍数越大“物镜-玻片标本”越短,放大倍数越大(3)物像与实际材料上下、左右都是颠倒的(4)高倍物镜使用顺序:低倍镜rarr;标本移至中央rarr;高倍镜rarr;大光圈,凹面镜rarr;细准焦螺旋(5)污点位置的判断:移动或转动法
经过精心的整理,有关“高一生物知识点:光学显微镜的使用”的内容已经呈现给大家,大家还可点击进入高一物理知识点的栏目查看!。

普通生物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及其注意事项

普通生物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及其注意事项

普通生物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及其注意事项升入高中后,在生物课上首先要学会使用显微镜。

初中阶段很多学校没有开设或简单开设生物实验,导致很多学生不会使用显微镜,现在详细介绍显微镜的使用,希望对大家有所协助。

一、显微镜的构造显微镜的种类很多,我们常用的为普遍光学显微镜。

显微镜可分为两个部分:机械部分和光学部分。

(一)机械部分1、镜座为显微镜最下面的马蹄形铁座。

其作用是支持显微镜的全部重量。

使其稳立于工作台上。

2、镜柱镜座上的直立短柱叫做镜柱。

3、镜臂镜柱上方的弯曲的弓形部分叫做镜臂,是握镜的地方。

镜臂和镜柱之间有一个能活动的倾斜关节,可使显微镜向后倾斜,便于观察。

4、镜筒安装在镜臂上端的圆筒叫做镜筒。

镜筒长度一般为160毫米,上端安装目镜,下端连接转换器。

5、转换器镜筒下端的一个能转动的圆盘叫做转换器。

其上能够安装几个接物镜,观察时便于调换不同倍数的镜头。

6、载物台镜臂下端安装的一个向前伸出的平面台叫做载物台。

用于放置观察用的玻片标本,载物台中央有一圆孔,叫通光孔。

通光孔左右两旁一般装有一对弹簧夹,为固实玻片之用,有的装有移片器,可使玻片前后左右移动。

7、准焦螺旋镜臂上装有两种能够转动的螺旋,能使镜筒上升或下降,称为准焦螺旋。

大的螺旋转动一圈。

镜筒升降10毫米,用于调节低倍镜,叫做粗准焦螺旋。

小的螺旋围动一圈,镜筒升降0.1毫米。

主要用于调节高倍镜,叫做细准焦螺旋。

(二)光学部分1、反光镜位于马蹄形镜座之上方。

一个能够转动的圆镜,叫做反光镜。

反光镜具两面,一面为平面镜,一面为凹面镜。

其用途是收集光线。

平面镜使光线分布较均匀。

凹面镜有聚光作用,反射的光线较强,一般在光线较弱时使用。

2、集光器位于载物台下方。

由二、三块透镜组成,其作用是聚集来自反光镜的光线,使光度增强,并提升显微镜的鉴别力,集光器下面装有光圈(可变光阑),由十几张金属薄片组成,能够调节进入集光器光量的多少。

若光线过强,则将光圈孔口缩小,反之则张大,集光器还能够上下移动,以调节适宜的光度。

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

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

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普通光学显微镜是一种基本的实验室设备,用于可见光范围内的样品观察和研究。

它可以放大样品的镜像,使我们能够观察到微小结构和细胞等微观细节。

在以下的文章中,我们将讨论普通光学显微镜的基本使用方法以及如何获得清晰的显微观察结果。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主要部分。

光学显微镜通常由以下几个主要组件组成:1.目镜:位于顶部的镜头,用于放大样品的镜像。

目镜通常有多个放大倍数可选择。

2.物镜:位于从底部插入的镜头。

物镜是放大样品的主要镜头,通常有多个不同的放大倍数可供选择。

3.聚焦手轮:用来调整物镜的位置,使样品可以清晰地被观察到。

4.载物台:用于放置样品的平台,可以通过手轮移动来对焦。

5.照明系统:通过光源投射光线,提供足够的光照来观察样品。

接下来,我们将介绍一下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1.检查显微镜:首先,检查显微镜是否干净,并确保目镜和物镜没有灰尘或指纹。

如果需要,可以使用透明纸巾轻轻擦拭这些镜片。

2.选择物镜:根据你所研究的样品以及你想要的放大倍数,选择合适的物镜。

通常,低倍物镜(如4x或10x)用于整体观察,高倍物镜(如40x或100x)用于细节观察。

3.调整照明:打开照明系统,并根据需要调整光线的强弱。

通常情况下,我们建议使用透射光照明模式,其中光线从底部照射样品。

4.放置样品:将样品放置在载物台上,并使用手轮将样品移动至物镜下方。

确保样品位于光线的路径上,并且在载物台上均匀分布。

5.对焦:使用聚焦手轮,逐渐向上或向下移动物镜,直到样品的镜像出现在目镜中。

然后,继续微调聚焦,直到样品的镜像变得清晰。

6.观察和调节:一旦样品的镜像清晰可见,你可以开始观察和研究样品了。

如果你需要更高的放大倍数,可以旋转物镜转盘,使其对齐你想要使用的物镜。

最后,为了得到清晰的显微观察结果,以下是一些实用的技巧:1.保持稳定:尽量保持显微镜和样品的稳定,避免不必要的震动。

你可以将双手放在显微镜的底部,以平衡重心,并确保稳定性。

高一必修生物显微镜知识点

高一必修生物显微镜知识点

高一必修生物显微镜知识点生物显微镜是生物学研究中非常重要的工具。

它可以帮助科学家观察和研究微小生物和细胞结构,为我们解开生命之谜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在高中生物课程中,学生也需要学习显微镜的使用和相关知识。

本文将介绍高一必修生物显微镜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1. 显微镜的种类及其原理显微镜通常分为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两大类。

光学显微镜利用透射光通过样品来观察细胞和组织结构,其原理是将光线通过目镜、物镜等光学元件放大样品中的光线。

电子显微镜则使用电子束代替光线,能够观察到更细微的细胞结构。

在高中生物课程中,主要学习的是光学显微镜。

2. 显微镜的组成部分典型的光学显微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物镜、目镜、机械部分、光源和聚光系统。

物镜是位于显微镜下方的镜头,能够放大样品中的光线;目镜位于显微镜顶部,放大物镜所成像的物体;机械部分包括支撑和调节装置,使样品能够在适当的位置观察;光源提供照明,聚光系统通过调节光线的强弱和聚焦来获得清晰的图像。

3.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在使用显微镜前,需要将样品放置在玻璃载物板或载玻片上。

首先,将载玻片固定到显微镜的样品台上,并调节好位置。

然后,用净化过的滴管滴一滴水样液在载玻片上,再取一片盖玻片轻轻覆盖在水样液上。

接下来,调节物镜和目镜,通过转动聚光系统来获得清晰的图像。

需要注意的是,使用显微镜时要避免用手触摸光学镜片,以免留下污渍对观察造成影响。

4.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光学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由物镜和目镜的倍数决定。

常见的物镜倍数有4倍、10倍、40倍和100倍等,目镜倍数一般为10倍。

这样,使用40倍物镜和10倍目镜时,总的放大倍数为400倍。

不同的物镜和目镜组合可以获得不同的放大倍数,从而观察到不同大小的细胞结构。

5. 显微镜调焦技巧为了获得清晰的图像,需要掌握一些显微镜调焦的技巧。

首先,用低倍物镜找到样品并大致聚焦。

然后,通过细微调节机械装置或镜筒附近的焦距微调装置,缓慢转动聚焦系统,直到样品清晰可见。

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操作步骤

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操作步骤

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操作步骤
普通光学显微镜是一种常见的显微镜,用于观察细胞、组织和微生物等微小物体。

以下是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操作步骤:
1. 准备样本:将要观察的样本制备成适当的厚度和形状,以便在显微镜下观察。

2. 打开显微镜:打开显微镜的电源,调节光源的亮度和位置,以便获得最佳的观察效果。

3. 调节目镜和物镜:将目镜和物镜调节到适当的位置,以便获得清晰的图像。

4. 调节焦距:通过旋转物镜或调节焦距螺旋,使样本清晰地呈现在视野中。

5. 观察样本:将样本放在载物台上,通过移动载物台或调节焦距,观察样本的不同部位。

6. 记录观察结果:在观察过程中,可以使用相机或纸笔记录观察结果。

7. 关闭显微镜:观察完毕后,关闭显微镜的电源,将目镜和物镜放回原位。

需要注意的是,在操作显微镜时,要保持显微镜的清洁和干燥,避免样本污染和显微镜损坏。

同时,要注意安全,避免直接观察强光源和使用不当的工具。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光学显微镜是一种常用的实验室仪器,用于观察微小物体的细节和结构。

以下是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1. 调节光源:打开显微镜的照明系统,确保其能够提供足够的光源。

一般来说,可通过旋转光源的控制盘来调节光的强弱。

2. 调节目镜管和物镜:将目镜管从显微镜顶端的架子上拉起,并将物镜旋转至最低放大倍数。

将顶端的一片玻片或载玻片放置在物镜下方。

3. 调节工作台:用显微镜的粗动调节按钮将工作台调整至与物镜的焦点位置相距较远,然后再利用细动调节按钮缓慢地将工作台移至物镜的焦点处。

4. 将试样放置在载玻片上:将待观察的样品或样本放置在载玻片上,并用夹片固定住。

5. 定位和对焦:将载玻片放置在显微镜的工作台上,并利用粗动调节按钮将载玻片移动至显微镜的中心位置。

然后,通过细动调节按钮逐渐调整焦距,直到图像清晰可见。

6. 观察和调整:开始观察样品,如果图像不够清晰,可以通过细动调节按钮微调焦距直至满意的清晰度。

7. 调整放大倍数:如果需要调整放大倍数,可通过转动物镜切换旋钮或更换不同倍数的物镜。

8. 完成观察:观察完毕后,将物镜旋转至最低放大倍数,移开载玻片,并关闭显微镜的照明系统。

使用光学显微镜需要注意保持仪器的清洁,并小心操作,避免损坏。

观察时应遵循安全规范,尤其是当使用高倍物镜时,应避免光线直接照射眼睛。

高中生物 第1章显微镜的使用步骤与注意事项素材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生物 第1章显微镜的使用步骤与注意事项素材 新人教版必修1

显微镜的使用步骤与须知一、显微镜的使用的八个步骤1.双手取出显微镜,对光源靠左侧安放2.对光〔选择低倍镜、调节反光镜与光圈〕3.将固定或临时装片放置载物台上4.转动粗准焦螺旋,侧视下使载物台上升〔目视物镜与装片之间〕5.反向转动粗准焦螺旋,载物台下降,直至看到物像6.移动目标至视野中央7.转动转换器,将低倍物镜更換成高倍物镜8.转动细准焦螺旋至标本影像清晰为止二、显微镜的使用的九项须知显微镜是一种精密的高科技光学仪器,所以平时在使用过程中一定要小心谨慎,以防显微镜使用不当引起重大损害。

1、搬动显微镜时,要一手握镜臂,一手扶镜座,两上臂紧靠胸壁。

切勿一手斜提,前后摆动,以防镜头或其他零件跌落。

2、轻拿轻放,不可把显微镜放置在实验台的边缘,以免碰翻落地。

镜柱与镜臂间的倾斜角度不得超过45度,用完立即还原。

3、使用时要严格按步骤操作,熟悉显微镜各部件性能,掌握粗、细调节钮的转动方向与镜筒升降关系。

转动粗调节钮向下时,眼睛必须注视物镜头。

4、保持显微镜的清洁,光学和照明部分只能用擦镜纸擦拭,切忌口吹手抹或用布擦,机械部分用布擦拭。

水滴、酒精或其它药品切勿接触镜头和镜台,如果沾污应立即擦净。

5、凡有腐蚀性和挥发性的化学试剂和药品,如碘、乙醇溶液、酸类、碱类等都不可与显微镜接触,如不慎污染时,应立即擦干净。

6、放置玻片标本时要对准通光孔中央,且不能反放玻片,防止压坏玻片或碰坏物镜。

7、要养成两眼同时睁开的习惯,以左眼观察视野,右眼用以绘图。

左手调节焦距,右手移动标本或绘图。

8、不要随意取下目镜,以防止尘土落入物镜,也不要任意拆卸各种零件,以防损坏。

9、使用完毕后,必须复原才能放回镜箱内,其步骤是:取下标本片,转动旋转器使镜头离开通光孔,下降镜台,平放反光镜,下降集光器(但不要接触反光镜)、关闭光圈,推片器回位,盖上绸布和外罩,放回实验台柜内。

最后填写使用登记表。

(注:反光镜通常应垂直放,但有时因集光器没提至应有高度,镜台下降时会碰坏光圈,所以这里改为平放)。

高中生物15高考总复习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知识讲解——光学显微镜操作技术专题

高中生物15高考总复习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知识讲解——光学显微镜操作技术专题

高考总复习光学显微镜操作技术专题编稿:宋辰霞审稿:闫敏敏【考纲要求】1.说明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步骤2.掌握光学显微镜使用中一些注意事项3.总结教材中与光学显微镜使用有关的实验及实验注意事项【考点梳理】考点一、光学显微镜的使用1. 显微镜的有关知识:(1)显微镜结构①机械结构:镜座、镜柱、镜臂、镜筒、载物台、压片夹、物镜转换器②光学结构:目镜、物镜、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通光孔、遮光器、反光镜(2)注意事项:①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倍数×物镜倍数注意:放大倍数指直线距离放大倍数,即是对边长的放大倍数,而非对面积的放大倍数。

如:当放大倍数计算为50倍时,对面积的放大则是502倍)②目镜上无螺纹,放大倍数越大,镜头越短;物镜上有螺纹,放大倍数越大,镜头越长,镜头离装片的距离越近。

如下图:①②表示目镜,③④物镜。

③显微镜成像为倒立实像,注意目标的移动方向:如:若需将视野中在左上方的物体移到视野中央,需继续向左上方移动装片。

④左图是放大10倍的物像,右图是放大20倍时的物像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暗,视野越小(即观察到的物体数越少),但观察到的物体体积变大。

注意:由低倍镜转入高倍镜观察时,因视野变小(高倍物镜看到的只是低倍物镜视野的中心部分),需先将观察目标移至视野中央,然后再换上高倍物镜,又因视野变暗,需将视野调亮一些,可选用凹面反光镜或换上大光圈。

⑤视野中污点产生的原因:若观察时发现视野中有污点,可能是由目镜、物镜、载玻片上的污物造成。

可通过转动目镜,移动载玻片,转换物镜镜头的方法来判断污物存在的位置。

2.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安放——对光——低倍镜观察——高倍镜观察——复原放回(2)对光①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②使大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向目镜内注视,右眼睁开,同时转动反光镜,直至看到白亮的视野(3)低倍镜观察:①用压片夹压住标本,标本要正对通光孔中心。

②用手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徐徐下降,直到物镜镜头接近标本为止需从侧面注视物镜镜头,以免物镜头与标本相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普通光学显微镜使用方法【】查字典生物网为大家带来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普通光学显微镜使用方法,希望大家喜欢下文!
(一)显微镜的主要构造
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构造主要分为三部分:机械部分、照明部分和光学部分。

1.机械部分
(1)镜座:是显微镜的底座,用以支持整个镜体。

(2)镜柱:是镜座上面直立的部分,用以连接镜座和镜臂。

(3)镜臂:一端连于镜柱,一端连于镜筒,是取放显微镜时手握部位。

(4)镜筒:连在镜臂的前上方,镜筒上端装有目镜,下端装有物镜转换器。

(5)物镜转换器(旋转器):接于棱镜壳的下方,可自由转动,盘上有3-4个圆孔,是安装物镜部位,转动转换器,可以调换不同倍数的物镜,当听到碰叩声时,方可进行观察,此时物镜光轴恰好对准通光孔中心,光路接通。

(6)镜台(载物台):在镜筒下方,形状有方、圆两种,用以放置玻片标本,中央有一通光孔,我们所用的显微镜其镜台上装有玻片标本推进器(推片器),推进器左侧有弹簧夹,用以夹持玻片标本,镜台下有推进器调节轮,可使玻片标本作左右、前后方向的移动。

(7)调节器:是装在镜柱上的大小两种螺旋,调节时使镜台作上下方向的移动。

①粗调节器(粗螺旋):大螺旋称粗调节器,移动时可使镜台作快速和较大辐度的升降,所以能迅速调节物镜和标本之间的距离使物象呈现于视野中,通常在使用低倍镜时,先用粗调节器迅速找到物象。

②细调节器(细螺旋):小螺旋称细调节器,移动时可使镜台缓慢地升降,多在运用高倍镜时使用,从而得到更清晰的物象,并借以观察标本的不同层次和不同深度的结构。

2.照明部分
装在镜台下方,包括反光镜,集光器。

(1)反光镜:装在镜座上面,可向任意方向转动,它有平、凹两面,其作用是将光源光线反射到聚光器上,再经通光孔照明标本,凹面镜聚光作用强,适于光线较弱的时候使用,平面镜聚光作用弱,适于光线较强时使用。

(2)集光器(聚光器)位于镜台下方的集光器架上,由聚光镜和光圈组成,其作用是把光线集中到所要观察的标本上。

①聚光镜:由一片或数片透镜组成,起汇聚光线的作用,加强对标本的照明,并使光线射入物镜内,镜柱旁有一调节螺旋,转动它可升降聚光器,以调节视野中光亮度的强弱。

②光圈(虹彩光圈):在聚光镜下方,由十几张金属薄片组成,其外侧伸出一柄,推动它可调节其开孔的大小,以调节光量。

3.光学部分
(1)目镜:装在镜筒的上端,通常备有2-3个,上面刻有5、10或15符号以表示其放大倍数,一般装的是10的目镜。

(2)物镜:装在镜筒下端的旋转器上,一般有3-4个物镜,其中最短的刻有10符号的为低倍镜,较长的刻有40符号的为高倍镜,最长的刻有100符号的为油镜,此外,在高倍镜和油镜上还常加有一圈不同颜色的线,以示区别。

在物镜上,还有镜口率(N.A.)的标志,它反应该镜头分辨力的大小,其数字越大,表示分辨率越高,各物镜的镜口率如下表:
物镜镜口率(N.A.)工作距离(mm)
100.255.40
400.650.39
1001.300.11
表中的工作距离是指显微镜处于工作状态(物象调节清楚)
时物镜的下表面与盖玻片(盖玻片的厚度一般为0.17mm)上
表面之间的距离,物镜的放大倍数愈大,它的工作距离愈小。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的放大倍数与目镜的放大倍数的
乘积,如物镜为10,目镜为10,其放大倍数就为1010=100。

(二)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1.低倍镜的使用方法
(1)取镜和放置:显微镜平时存放在柜或箱中,用时从柜中
取出,右手紧握镜臂,左一手托住镜座,将显微镜放在自己左肩前方的实验台上,镜座后端距桌边1-2寸为宜,便于坐着操作。

(2)对光:用拇指和中指移动旋转器(切忌手持物镜移动),使低倍镜对准镜台的通光孔(当转动听到碰叩声时,说明物镜光轴已对准镜筒中心)。

打开光圈,上升集光器,并将反光镜转向光源,以左眼在目镜上观察(右眼睁开),同时调节反光镜方向,直到视野内的光线均匀明亮为止。

(3)放置玻片标本:取一玻片标本放在镜台上,一定使有盖玻片的一面朝上,切不可放反,用推片器弹簧夹夹住,然后旋转推片器螺旋,将所要观察的部位调到通光孔的正中。

(4)调节焦距:以左手按逆时针方向转动粗调节器,使镜台缓慢地上升至物镜距标本片约5毫米处,应注意在上升镜台时,切勿在目镜上观察。

一定要从右侧看着镜台上升,以免上升过多,造成镜头或标本片的损坏。

然后,两眼同时睁开,用左眼在目镜上观察,左手顺时针方向缓慢转动粗调节器,使镜台缓慢下降,直到视野中出现清晰的物象为止。

如果物象不在视野中心,可调节推片器将其调到中心(注意移动玻片的方向与视野物象移动的方向是相反的)。

如果视野内的亮度不合适,可通过升降集光器的位置或开闭光圈的大小来调节,如果在调节焦距时,镜台下降已超过工作距离(5.40mm)而未见到物象,说明此次操作失败,则应重新操作,
切不可心急而盲目地上升镜台。

2.高倍镜的使用方法
(1)选好目标:一定要先在低倍镜下把需进一步观察的部位调到中心,同时把物象调节到最清晰的程度,才能进行高倍镜的观察。

(2)转动转换器,调换上高倍镜头,转换高倍镜时转动速度要慢,并从侧面进行观察(防止高倍镜头碰撞玻片),如高倍镜头碰到玻片,说明低倍镜的焦距没有调好,应重新操作。

(3)调节焦距:转换好高倍镜后,用左眼在目镜上观察,此时一般能见到一个不太清楚的物象,可将细调节器的螺旋逆时针移动约0.5-1圈,即可获得清晰的物象(切勿用粗调节器!)
如果视野的亮度不合适,可用集光器和光圈加以调节,如果需要更换玻片标本时,必须顺时针(切勿转错方向)转动粗调节器使镜台下降,方可取下玻片标本。

3.油镜的使用方法
(1)在使用油镜之前,必须先经低、高倍镜观察,然后将需进一步放大的部分移到视野的中心。

(2)将集光器上升到最高位置,光圈开到最大。

(3)转动转换器,使高倍镜头离开通光孔,在需观察部位的玻片上滴加一滴香柏油,然后慢慢转动油镜,在转换油镜时,从侧面水平注视镜头与玻片的距离,使镜头浸入油中而又不
以压破载玻片为宜。

(4)用左眼观察目镜,并慢慢转动细调节器至物象清晰为止。

如果不出现物象或者目标不理想要重找,在加油区之外重找时应按:低倍高倍油镜程序。

在加油区内重找应按:低倍油镜程序,不得经高倍镜,以免油沾污镜头。

(5)油镜使用完毕,先用擦镜纸沾少许二甲苯将镜头上和标本上的香柏油擦去,然后再用干擦镜纸擦干净。

(三)显微镜使用的注意事项
1.持镜时必须是右手握臂、左手托座的姿势,不可单手提取,以免零件脱落或碰撞到其它地方。

2.轻拿轻放,不可把显微镜放置在实验台的边缘,以免碰翻落地。

3.保持显微镜的清洁,光学和照明部分只能用擦镜纸擦拭,切忌口吹手抹或用布擦,机械部分用布擦拭。

4.水滴、酒精或其它药品切勿接触镜头和镜台,如果沾污应立即擦净。

5.放置玻片标本时要对准通光孔中央,且不能反放玻片,防止压坏玻片或碰坏物镜。

6.要养成两眼同时睁开的习惯,以左眼观察视野,右眼用以绘图。

7.不要随意取下目镜,以防止尘土落入物镜,也不要任意拆卸各种零件,以防损坏。

8.使用完毕后,必须复原才能放回镜箱内,其步骤是:取下标本片,转动旋转器使镜头离开通光孔,下降镜台,平放反光镜,下降集光器(但不要接触反光镜)、关闭光圈,推片器回位,盖上绸布和外罩,放回实验台柜内。

最后填写使用登记表。

(注:反光镜通常应垂直放,但有时因集光器没提至应有高度,镜台下降时会碰坏光圈,所以这里改为平放) 考生们只要加油努力,就一定会有一片蓝天在等着大家。

以上就是查字典生物网的编辑为大家准备的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普通光学显微镜使用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