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污染课程设计书
个人水污染课程设计说明书

绪论随着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生态环境的要求日益提高,要求越来越多的污水处理后达标排放。
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正在兴建及待建的污水厂也日益增多。
有学者曾根据日处理污水量将污水处理厂分为大、中、小三种规模:日处理量大于10万m3为大型处理厂,1-10m3万为中型污水处理厂,小于1万m3的为小型污水处理厂。
近年来,大型污水处理厂建设数量相对减少,而中小型污水厂则越来越多。
如何搞好中、小型污水处理厂,特别是小型污水厂,是近几年许多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比较关注的问题。
城市污水的生物处理技术是以污水中含有的污染物作为营养源,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使污染物降解,它是城市污水处理的主要手段,是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城市二级污水处理厂常用的方法有:传统活性污泥法、AB法、氧化沟法、SBR法等等。
本课程设计是环境工程专业的主要实践环节之一。
其主要任务是针对《水污染控制工程》中基本原理和方法如何在实际中的应用。
通过本环节的实践,使学生掌握水处理工程设计的理念和方法;使学生能从整体的角度和系统的观点出发,了解环境工程水处理设计的过程和特点,增强其设计能力,掌握水处理设计的基本原则、方法和步骤;并通过对某一典型流程的设计计算、绘图,使学生初步具备水处理工程的设计能力,增强学生的工程观念,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通过本课程学习达到以下目的:1. 掌握环境工程水处理设计的基本原则、方法和步骤;2. 了解和掌握水处理工程设计的设计规范及常用资料;3. 掌握典型水处理工艺流程的设计计算过程;4. 掌握水处理构筑物及管渠系统的设计;5. 了解和掌握水处理机械设备的选型和配备。
工艺流程:污水→一级处理→曝气池→处理水工作原理:1)流入工序:废水注入,注满后进行反应,方式有单纯注水,曝气,缓速搅拌三种,2)曝气反应工序:当污水注满后即开始曝气操作,这是最重要的工序,根据污水处理的目的,除P脱N应进行相应的处理工作。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指导书(课程设计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指导书一、《水处理工程》的课程设计的目的与要求1. 依据《课程设计任务书》所提出的资料和要求,学生亲自动手设计一个污水处理厂,主要包括完成设计计算书和设计说明书的编写以及污水处理厂的平面、高程布置图、以巩固和深化《水处理工程》所学的理论知识,实现由理论与实践结合到技术技能提高的目的;2. 熟悉国家建设工程的基本设计程序以及与我专业相关的步骤的主要内容和要求;基本设计程序包括:可行性研究(立项)----初步设计----技术设计----施工设计----施工----竣工验收(有时视工程规模和技术复杂程度将初步设计和技术设计合并为扩大初步设计)。
3. 学习《给水排水工程设计手册》和相关《设计规范》等工具书的应用;4. 提高对工程设计重要性的认识,克服轻视工程设计的倾向。
1)基础理论研究中的许多创新课题是由应用的需要提出来的,而创新的价值也往往在应用中才能体现出来,在理论研究----应用研究-----实际应用这一过程中工程设计扮演着一个很重要的角色,也就是说在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中,一般是离不开工程设计的; 2)一个工程类理论研究的试验装置的设计质量直接影响理论研究工作的开展;3)工程设计能力是工科大学毕业生综合素质能力的体现,在用人单位对应聘者工程设计能力的要求是较高。
二、课程设计的内容和深度污水处理课程设计的目的在于加深理解所学专业知识,培养运用所学专业知识的能力,在设计、计算、绘图方面得到锻炼。
针对一座二级处理的城市污水处理厂,要求对主要污水处理构筑物的工艺尺寸进行设计计算,确定活水厂的平面布置和高程布置。
最后完成设计计算说明书和设计图。
设计深度一般为初步设计的深度。
三、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指导书1.总体要求①在设计过程中,要发挥独立思考独立工作的能力;②本课程设计的重点训练,是污水处理主要构筑物的设计计算和总体布置。
③课程设计不要求对设计方案作比较,处理构筑物选型说明,按其技术特征加以说明。
水污染课程设计_4

第一章设计说明书1.1城市污水概论城市污水主要包括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 由城市排水管网汇集并输送到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
城市污水处理工艺一般根据城市污水的利用或排放去向并考虑水体的自然净化能力, 确定污水的处理程度及相应的处理工艺。
处理后的污水, 无论用于工业、农业或是回灌补充地下水, 都必须符合国家颁发的有关水质标准。
现代污水处理技术, 按处理程度划分, 可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处理工艺。
污水一级处理应用物理方法, 如筛滤、沉淀等去除污水中不溶解的悬浮固体和漂浮物质。
污水二级处理主要是应用生物处理方法, 即通过微生物的代谢作用进行物质转化的过程, 将污水中的各种复杂的有机物氧化降解为简单的物质。
生物处理对污水水质、水温、水中的溶氧量、pH值等有一定的要求。
污水三级处理是在一、二级处理的基础上, 应用混凝、过滤、离子交换、反渗透等物理、化学方法去除污水中难溶解的有机物、磷、氮等营养性物质。
污水中的污染物组成非常复杂, 常常需要以上几种方法组合, 才能达到处理要求。
污水一级处理为预处理, 二级处理为主体, 处理后的污水一般能达到排放标准。
三级处理为深度处理, 出水水质较好, 甚至能达到饮用水质标准, 但处理费用高, 除在一些极度缺水的国家和地区外, 应用较少。
目前我国许多城市正在筹建和扩建污水二级处理厂, 以解决日益严重的水污染问题。
1.2总体工艺流程图本工艺采用传统活性污泥法进行处理, 流程图如下:1.3污水处理构筑物设计说明1.3.1格栅格栅是废水处理厂第一道预处理设施, 它的功能是拦截废水中漂浮和悬浮的碎木块、碎片、布条、塑料制品、长纤维等固体物质, 以保证后续处理设施顺利运行。
格栅由栅条和清除栅渣机两部分组成。
格栅拦截污物的功能是由栅条完成的, 栅条的间距和形状决定了格栅的拦污性能和水利特性。
中格栅为废水处理厂的主要格栅, 多为机械除渣。
细格栅可去除更小的固形物, 能明显减少下游废水处理工艺和污泥处理设施的维护和运行工作及费用, 可因此获得良好的引用管理和经济效益。
水污染教学设计[五篇]
![水污染教学设计[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95eb05ca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9f.png)
水污染教学设计[五篇]第一篇:水污染教学设计《水污染及其防治》教学设计《水污染及其防治》教学设计【设计理念】:1.构建师生互动交流的课堂,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培养学生通过分析图片、材料等信息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2.以学生为本,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运用一定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体验与感受生活,领悟教材的精华。
通过案例教学法实现对教学重组和再创造,让教材成为学生发展的策源地,通过情境设计、问题探究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培养学生逐步具有良好的思维品质。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我国水污染现状。
2.了解水体富营养化的原因、过程及危害。
3.掌握水污染的危害和防治原则。
4.通过对图片、材料的分析,提高学生观察事物、分析问题、归纳表述的能力。
5.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培养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和实践能力。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和材料的分析,让学生了解我国水污染的严重性。
2.通过师生对景观图片和材料的观察分析,理解水污染原因,掌握水污染的危害和防治原则。
3.通过对案例的剖析,对案例中图片、材料的分析,提高学生观察事物获取信息、分析解决问题、归纳表述的能力;掌握案例分析的一般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认识自然水域中的水被污染的主要原因,了解污染物和污染源,以及污染的水怎样危害人类的健康。
2.指导学生考察自然水域。
培养学生初步的综合考察能力。
3.对学生进行保护环境教育,增强学生的护水意识,主动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4.通过案例分析,形成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的地理观念,树立因地制 1 宜、人地和谐的可持续发展观。
【教学重点与难点】:难点:案例的剖析;初步掌握案例分析的一般方法重点:水污染成因、危害、防治措施的分析【教学准备】学生准备:查看家附近河流水质;查找污染源;以及污染所造成的危害;所污染河流的照片。
水污染课程设计a2

水污染课程设计 a2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水污染的定义、成因及分类;2. 学生能够掌握我国水污染现状及主要污染源;3. 学生能够了解水污染防治政策及法律法规;4. 学生能够描述水污染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水污染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2. 学生能够通过实地调查、数据收集等方法,掌握研究水污染的基本技能;3. 学生能够运用图表、报告等形式,清晰、准确地表达对水污染问题的看法和研究成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认识到水污染问题的严重性,树立环保意识;2. 学生能够关注我国水污染现状,积极参与水环境保护行动;3. 学生能够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尊重他人意见,善于倾听和表达;4. 学生能够通过学习水污染知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环境科学领域的一节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旨在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让学生深入了解水污染问题,提高环保意识。
学生特点:八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环境科学知识基础,好奇心强,善于观察和思考,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地调查等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环境问题,提高其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在教学过程中,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水污染概述- 水污染的定义、成因及分类;- 水污染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
2. 我国水污染现状及主要污染源- 我国水污染现状介绍;- 工业污染、农业污染、生活污染等主要污染源分析。
3. 水污染防治政策及法律法规- 国家和地方水污染防治政策解读;- 相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介绍。
4. 水污染案例分析- 典型水污染事件分析;- 案例中涉及的水污染防治措施探讨。
5. 实践活动- 实地调查:走访当地河流、湖泊,了解水污染现状;- 数据收集与分析:收集水污染相关数据,进行整理分析;- 小组讨论:针对水污染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课程设计水污染设计总说明书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专业班级:小组成员:指导教师姓名: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工程专业年月前言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污水处理事业取得了较人的发展,已有一批城市兴建了污水处理厂,一大批工业企业建设了工业废水处理厂(站),更多的城市和工业企业在规划、筹划和设计污水处理厂。
水污染防治、保护水环境,造福子孙后代的思想已深入人心。
根据现场勘察,村村民均采用雨污合流的方式,即明沟在旱季时收集污水,雨季时收集雨水。
而且村内的明沟都有不同程度的淤塞,沟内卫生条件极差,而且大量生活污水排入水体后,造成灌溉渠已经受到严重的污染,水已经变成墨绿色。
改革开放以来,此镇人口猛增,此村污水还没有采取有效措施直接排放,对自然坏境和社会环境均造成了极其不好的影响:由于污水没有消纳场所,致使其经济发展也受到制约,没有城市污水处理厂,其市政基础设施不能称为完善,对招商引资也会带来不利影响;污水直接排放,严重影响当地居民的身体健康。
因此,此村污水处理工程的建设是非常必要的。
近几十年来,污水处理技术无论在理论研究方面还是在应用发面,都取得了一定的进步,新工艺、新技术大量涌现,氧化沟系统和高效低耗的污水处理技术,如各种类型的稳定塘、土体处理系统、湿地系统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应用。
不应回避,我国面临水资源短缺的严重事实,北方一些城市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已受到水资源不足的制约。
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回用,以城市污水作为第二水源的趋势,不久将成为必然。
这就是我国污水事业面临的现实。
作为给水排水工程专业的学生,就更应该深刻地了解这种形势,掌握并发展污水处理的新土艺、新技术,成为跨世纪的土程技术人才,将我国的污水处理事业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摘要本次课程设计的项目是广州市白云区某村落排水系统及污水处理厂新建工程初步设计,其中包括了排水管网的规划与设计、污水处理厂的建设以及工艺流程的选用。
本设计说明书主要说明污水管网和雨水管网的布设还有相关的流量和水力计算,重点是污水处理厂的选址、平面布置、泵站的设计计算、曝气装置以及污泥处理的设计计算。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题目: 污水处理厂设计二、设计内容:某小区的生活污水量为 1000 m3/d, 变化系数为 2.07 , CODCr 420 mg/l, BOD5 200 mg/l, SS 370 mg/l, 处理后出水排入Ⅲ类水体中。
通过上述参数设计一污水处理厂。
未提供的参数按照设计规范自行选取。
根据上述参数完成污水处理厂的设计计算书及相关图纸绘制。
三、设计要求:1. 设计计算书主要内容:(1)设计依据: 设计任务和基础资料。
(2)各主要构筑物的设计参数、计算公式、计算过程与结果, 主要设备的设计选型计算、规格等。
2. 绘制图纸:绘制高程图, 平面布置图及主反应池(1号图纸)。
3. 设计时间:贵州大学20010~2011年度第一学期第2周四. 设计计算说明书和图纸均鼓励采用计算机制作。
五. 参考文献水污染控制工程(下), 高廷耀, 高等教育出版社排水工程(下), 张自杰,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五分册), 第二版,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一、水量计算:Q=1000 /d, = 200 mg/l, 420 mg/l, 370 mg/l, 水温10℃~20℃ 日变化系数: 0.112.7z K Q=2.07 最高日水量z Q =2.07×1000 =2070m 3/d=0.02395m 3/s 执行GB 18918—2002 中二级标准(mg/l): BOD 5 -- 30 COD -- 100 SS -- 20 二、处理工艺设计:由于污水的水质较好, 污水处理工程没有脱氮除磷的特殊要求, 主要的去处目标是BOD5, 重金属及其他难以生物降解的有毒有害污染物一般不超标, 针对以上特点, 以及出水要求, 现有城市污水处理技术的特点, 即采用传统活性污泥法工艺处理本设计采取活性污泥法二级生物处理, 曝气池采用传统的推流曝气池。
污水处理流程设计:污水的处理工艺流程如下图:污水 → 格栅 → 污水泵房 → 沉砂池 → 初沉池 →曝气池→ 调节池→ 消毒池 → 出水 污泥浓缩池 污泥外排四、曝气池设计4.1污水处理程度计算:曝气池主要设计参数类 别污泥负荷/[kg/(kg*d)]污泥浓度/(g/L)容积负荷/[kg/(m3*d)]污泥回流 比/%总处理效 率/%普通曝气0.2--0。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课程设计任务书:水污染控制工程一、任务背景和目的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水污染不仅对人类的饮用水安全和生态环境造成威胁,也给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带来困扰。
因此,为了保护水资源和改善环境质量,本课程设计旨在培养学生对水污染控制技术的应用能力,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综合运用相关理论与技术,设计出一套有效的水污染控制方案。
二、任务要求2.目标确定:根据调研结果,结合国家环保政策,确定水污染控制工程的目标和要求。
3.方案设计:综合运用相关的水污染控制技术和工程原理,设计出一套合理可行的水污染控制方案,包括污染物去除工艺、设备选型、工程布局等。
4.技术经济分析:对所设计的水污染控制方案进行技术经济评价,包括投资成本、运营费用、维护成本、效益等因素的分析与比较。
5.环境影响评价:对所设计的水污染控制方案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评估方案的环境友好性和可持续性。
6.方案实施与监测:研究方案的可行性和实施性,确定方案的实施步骤与监测方法。
7.方案优化改进:根据实施过程的反馈和监测结果,对方案进行优化改进,提出改进建议。
三、设计要点1.选取实际案例:选择一具有代表性的水污染场景作为研究对象,如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工业废水处理、湖泊河流水环境修复等。
2.综合运用水污染控制技术:从物理、化学、生物等方面综合运用水污染控制技术,设计出实现目标的工程方案。
3.技术经济和环境评价:进行技术经济和环境评价,分析方案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探讨投资成本、运营费用、环境影响等因素。
4.方案优化改进:根据反馈和监测结果,提出改进建议,并对方案进行优化改进。
四、任务交付1.书面报告:按照任务要求完成课程设计报告,包括前期调研、方案设计、技术经济和环境评价、方案实施与监测、方案优化改进等内容。
2.设计成果展示:根据实际情况,可以设计制作报告展示、PPT展示、模型展示等形式,展示课程设计成果。
3.口头答辩:根据指导教师的要求,进行课程设计成果的口头答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引言 (1)1文献终献 (2)1.1概况 (2)1.2 沉淀池的新工艺 (2)1.3竖流沉淀池的工作原理 (3)1.4沉淀池池的构造 (3)1.5 沉淀池池的忧缺点 (3)2 计算 (4)2.1.设计要术和重要参数 (4)2.2参数的选定 (4)2.3计算过程 (4)2.4计算结果 (6)3总结 (7)参考文献 (8)引言现今,人类生存环境的不断恶化以及自然资源的日益减少等自然问题,向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严峻地挑战,人类必须加强重视对自然环境的的保护和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这样一些攸关生死的问题。
而其中,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又是最重要的。
因为水普遍存在与人类社会,而对人又是极其的重要。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水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的观念已经开始遭到否定,水资源是人类的宝贵资源。
,于是,对已被污染的水进行处理净化则显的格外的重要。
1文献综述1.1概况随着人口的增长,工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造成了水资源供需矛盾的日益加剧。
从本世纪初以来,到70年代中期,全世界农业用水量增长了7倍,工业用水量增长了21倍。
我国用水量增长也很快,至70年代末期全国总用水量为4700亿立方米,为建国初期的4.7倍。
其中城市生活用水量增长8倍,而工业用水量(包括火电)增长22倍。
北京市70年代末期城市用水和工业用水量,均为建国初期的40多倍,河北、河南、山东、安徽等省的城市用水量,到70年代末期都比建国初期增长几十倍,有的甚至超过100倍。
因而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就异常突出。
建立污水处理系统,使污水资源化随着工业三废的治理和控制,迫在眉睫。
1.2沉淀池的新型工艺目前使用的各种沉淀池都存在着两个方面的缺点:其一是沉速率不高,在常用的沉淀时间内,悬浮物质的去除百分数,一般在40%~60%之间,很少超过80%,其二是这些沉淀池都是大的池体,占地面积较大。
为了提高沉淀池的分离效果和处理能力,可从两方面进行工作:改变水中悬浮物质的表面性质;创造更便于颗粒沉淀分离的边界条件。
目前在技术上教为成熟的,属于前着是预曝气,属于后着的有各种类型的新型沉淀池。
(1)预曝气所谓预曝气就是在进入沉淀池之前,首先进行短时间的预曝气。
预曝气可以与平流式沉淀池合并,也可以与竖流式或辅流式沉淀池合并(2)1新型辅流式沉淀池回转配水式沉淀池和向心辅流式沉淀池是两种类型的辅流式沉淀池。
它们对现有的辅流式沉淀池由于池内流速由大到小,时水流不够稳定,并存在股流和滞留等不利影响有较大的改进。
2斜板沉(3)淀池哈真早就提出“浅层沉淀”的概念以后逐步发展,并为世界各国的生产实践所证实。
其是在沉淀池中加了斜板,与原池相比由于湿润增大,水力半径减少,所以R e值可以降到100米以下从而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1.3竖流沉淀池的工作原理竖流沉淀池采用上部中心管进水的方式,污水从中心管留入,由下部流出,通过反射板的阻拦向四周分布,然后沿沉淀区的整个断面上升。
主要用与处理含有机悬浮物较多,而含水量不大的工业污水。
在竖流沉淀池中,由于污水以速度V 想上流动,悬浮颗粒也以同一速度上升,在重力作用下,颗粒又以沉速u下降。
颗粒的实际沉速为本身沉速与水流上升速度的和。
u>V的颗粒能够沉于池底而被去除, u=V的颗粒被3在池内呈悬浮状态,而u<V的颗粒不能下沉,随水溢出池外。
当属于第一类沉淀时,在负荷相同的情况下,竖式沉淀池的效率将低于其他类型的沉淀池。
如果属于第二类,则情况较复杂,水流上升,颗粒下沉,颗粒互相碰撞和接触,促进颗粒的絮凝,时颗粒粒径变小,u值也增大,同时又能在池的深部形成悬浮层,这样,其去除率可能高于表面负荷相同的其他类型的沉淀池。
但由于池内水不易均匀,沉淀率的提高受到影响。
1.4竖流沉淀池的构造竖流沉淀池的表面多呈圆形,也有采用方型或多边形的。
直径和边长一般在8m以下,多介于4~7m之间,一般不超过9~10m。
沉淀池上部呈圆柱状的部分为沉淀区,下部呈圆台形的部分为污泥区,在M区之间留有缓冲层0.3m,澄清后的水由池四周溢出。
流出区设辐射式汇水槽。
为了防止漂浮物外溢,在水面距池壁0.4m~0.5m处设拦板,拦板伸入水中部分的深度为0.25m~0.3m,伸出水面高度为0.1m~0.2m。
1.5竖流沉淀池的优点排泥容易,不需要机械刮泥设备,便于管理。
1.6竖流沉淀池的缺点池深大施工困难,造价高,每个池的容量小,污水量大时不宜采用,水流分布不易均匀等2设计说明2.1设计要点和重要参数(1)城市人口60000人,属小型城市,最大设计流量Q=0.2m3/s2.2计算参数的选定(1) 城市人口60000人,人均干污泥量为25克/d,污泥汗水率为95/% (2) 设污泥清除间隔天数t=2(3) 中心管内污泥流速V 0=0.03m/s,才用6个迟子 (4) 沉淀部分液体上升速度V=2.0m/h=0.00055m/s (5) 沉淀时间T=1.5h(6) 流过中心管喇叭口下缘与反射板缝隙的污水的流速V ’=0.02m/s (7) 喇叭口下边缘宽度d ’=1.35d 0(8) 池子底部泥斗上口直径D=8.8m,下口直径0.6m,侧壁倾角a=55度 (9) 池子保护高度h 1=0.3m 缓冲层高h 4=0.3m2.3计算过程 2.3.1当采用4个池子时,n=4, (1)每池最大设计流量q max =maxQ nq max =0.24=0.05m 3/s (2)中心管截面积A 1= max 0qVA 1=0.050.03=1.67m 2 沉淀部分有效断面积A 2= max rqVA 2=0.050.00055=91m 2沉淀池直径D=,D=10.8>10,不符合竖式沉淀池的最大直径要求。
2.3.2设沉淀池数n=6,则Q max =max Q n , Q max = 0.26=0.033, A 1= max 0qV = 0.0330.03=1.1M 2A 2=maxr q V =0.0330.00055=60 D=符合要求 2.3.3沉淀池有效水深h 2=VT, h 2=2 ⨯1.5=3m,,校核池径水深比D/h 2=8.8/3=2.93<3,符合要求。
2.3.4污泥体积V=1000S Nt湿 其中S 湿=()1001000100S p ⨯-干= ()25100100010095⨯-=0.5L/人.dV=1000S Nt 湿,=0.56000021000⨯⨯=60m 3则每个池子污泥体积V 1=V/n=60/6=10m 3 2.3.5污泥池底部斗槽高度h 5=1tg 22d D ⎛⎫∂- ⎪⎝⎭=0.68.8tg5522⎛⎫- ⎪⎝⎭。
=5.85mV 泥斗=()22Rr Rr τ++5h 3V 泥斗=()224.40.3 4.40.3τ++⨯5.853=127.17m 3>10m 3可见池内足够容纳2日的污泥量。
2.3.6中心管直径D 02.3.7中心管喇叭口下缘至反射板的垂直距离h 3=max''q V d τ,其中'd =1.35d 0=1.35⨯1.18=1.59m,,图2.1沉淀池中心管喇叭口挡斑所以h 3=max ''q V d τ=0.0330.02 1.59τ⨯⨯=0.33m 2.3.8沉淀池的总高度H=h 1+h 2+h 3+h 4+h 5=0.3+3+0.33+0.3+5.85=9.78m2.4计算结果(1) 采用池数n=6(2) 每池最大设计流量q max =1.1m 2 (3) 沉淀部分有效断面面积A 2=60m 2 (4) 沉淀池直径D=8.8m (5)沉淀池有效水深h 2=3m (6)每两天产生的污泥体积V=60m 3 (7)每池污泥体积V 1=10m 3 (8)池子底部泥斗高h 5=5.85m (9)中心管直径d 0=1.18m(11)中心管喇叭口下缘至反射板的垂直距离h 3=0.33m (12)沉淀池总高度H=9.78m3总结通过本次的课程设计,我们学到了竖流沉淀池的设计的步骤和需要注意的地方,包括污泥流量及灰斗体积的计算,中心管直径的确定,在这次课程设计中不但提高了动手能力而且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了所学知识。
在设计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说得是困难重重,遇到过各种各样的问题,同时在设计的过程中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对以前所学过的知识理解得不够深刻,掌握得不够牢固,比如沉淀部分的沉淀原理与计算,CAD图的绘制……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之后,一定把以前所学过的知识重新温故。
我认为,在这次课程设计中,在收获知识的同时,还收获了阅历,收获了成熟,在此过程中,我们通过查找大量资料,请教老师,以及不懈的努力,不仅培养了独立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在各种其它能力上也都有了提高。
更重要的是,我们学会了很多学习的方法。
要面对社会的挑战,只有不断的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
从整体的设计工艺流程来看,本次设计方案仅符合设计的要求。
虽然在许多等方面仍存在缺陷,但是通过有关文献的查阅及相关资料的复核、校正,在一定的设计条件下,设计计算的理论结果是符合设计要求的,使得本次的设计方案,具有了一定的说服力。
又因本次设计的沉淀池,有自身的特点和优势,使得其对生产实践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值得进一步的考证和研究。
不管怎样,这些都是一种锻炼,一种知识的积累,能力的提高。
完全可以把这个当作基础东西,只有掌握了这些最基础的,才可以更进一步,取得更好的成绩。
很少有人会一步登天的,永不言弃才是最重要的。
经过几天紧张的课程设计,从中学到了许多在课本上所学不到的东西,而且锻炼了自己画图的水平,提高了自己的能力,使自己也更深地了解了竖流沉淀池的特点及原理,为以后走上工作岗位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感谢在本次课程设计中给于帮助的同学们和老师。
最后,由于设计时间短难免会有许多不足之处,在此衷心希望各位读者能够批评指导。
参考文献[1]罗固源主编。
水污染物化控制原理与技术。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晋日亚,胡双启主编。
水污染控制技术与工程。
北京:兵器工业出版社,2005。
[3] 高延耀主编。
水污染控制工程(下册)。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4] 王宝贞主编。
水污染控制工程。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0[5] 孙慧修等主编。
排水工程(上)。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0[6]张希衡主编。
废水治理工程。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84[7]张自杰等主编。
排水工程(下)。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0[8]李亚峰主编,水处理构筑物设计与计算。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