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折旧方法三种

合集下载

中国银行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中国银行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中国银行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中国银行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主要采用以下三种:
1.平均年限法(又称直线法):将固定资产的折旧均衡地分摊到各期。

计算
公式为: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预计使用年限=固定资产原值×(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年限;月折旧额=年折旧额÷12。

2.工作量法:根据实际工作量计提折旧额的一种方法。

计算公式为:每一工
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1-残值率)/预计总工作量;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每一工作量折旧额。

3.加速折旧法:在固定资产有效使用年限的前期多提折旧,后期少提折旧,
从而相对加快折旧的速度,以使固定资产成本在有效使用年限中加快得到补偿。

请注意,具体的折旧方法可能会根据中国银行的内部政策和规定有所调整。

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有哪些

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有哪些

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有哪些1.平均年限法:平均年限法是按照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平均年限来计算每年应该折旧的金额。

根据固定资产的原值和预计使用寿命,计算出每年应折旧的金额,然后按照相同的金额将固定资产的价值逐年减少,直至折旧到零。

2.平均数法:平均数法是将固定资产的原值和预计使用寿命除以2,得出每年的折旧金额。

根据固定资产的原值和预计使用寿命,计算出每年应折旧的金额,然后按照相同的金额将固定资产的价值逐年减少,直至折旧到零。

3.双倍余额递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是按照固定资产的原值和折旧率来计算每年应该折旧的金额。

每年的折旧金额都是上一年度固定资产净值的一定比例,通常是两倍。

随着时间的推移,固定资产的净值将逐年减少,直至折旧到一定值。

4.逐年递减法:逐年递减法是按照固定资产的原值和每年相同的折旧率来计算每年应该折旧的金额。

每年的折旧金额都是固定资产净值的一定比例,通常是固定的百分比。

随着时间的推移,固定资产的净值将逐年减少,直至折旧到一定值。

5.双倍线性递减法:双倍线性递减法是按照固定资产的原值和固定的折旧率来计算每年应该折旧的金额。

每年的折旧金额都是固定资产净值的固定比例,通常是原来的两倍。

随着时间的推移,固定资产的净值将逐年减少,直至折旧到一定值。

6.残值递减法:残值递减法是按照固定资产的原值和折旧率来计算每年应该折旧的金额。

每年的折旧金额都是剩余价值的一个比例,这个比例随着时间的推移逐年减少,直至折旧到一定值。

7.数字比例法:数字比例法是根据固定资产的原值和使用寿命,将固定资产的价值以一定比例递减。

通常使用预先设定的数字比例表,根据资产年限对应的比例来计算每年的折旧金额,直至折旧到零。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国家和地区可能有不同的折旧规定和方法,具体选择折旧方法需遵守当地的相关法规和会计准则。

同时,企业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和需要选择最适合的折旧方法。

固定资产的四种折旧方法

固定资产的四种折旧方法

固定资产的四种折旧方法一、引言固定资产是企业长期用于生产经营活动的资产,其价值在使用过程中会逐渐减少,这种价值减少被称为折旧。

折旧是企业在会计上认定和计算固定资产价值减少的一种方法,可以帮助企业合理分摊资产使用成本。

本文将介绍四种常见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包括直线法、加速折旧法、工作量法和双倍余额递减法。

二、直线法直线法是最简单、最常见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它的原理是假设固定资产在使用寿命内价值以相等速度递减。

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1. 计算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即使用寿命。

2. 计算资产的残值,即使用寿命结束后资产的剩余价值。

3. 计算每年的折旧费用,即(原值-残值)/ 使用寿命。

三、加速折旧法加速折旧法假设固定资产效益在使用前期下降较快,在后期下降较慢。

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1. 计算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即使用寿命。

2. 计算每年的折旧费用,根据折旧年限和每年折旧率计算。

常见的加速折旧法包括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

3.1 双倍余额递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是一种常见的加速折旧法,其计算方法如下: 1. 计算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即使用寿命。

2. 计算每年的折旧费用,即(2/折旧年限)* 固定资产净值。

3.2 年数总和法年数总和法是一种更加细致的加速折旧法,其计算方法如下: 1. 将折旧年限分成若干年数段,每段年数的总和等于折旧年限。

2. 根据每段年数对应的折旧率,计算每年的折旧费用。

3. 将每年的折旧费用相加得到总的折旧费用。

四、工作量法工作量法是根据固定资产的使用量来计算折旧费用的方法。

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1. 计算固定资产的耐用工作量,即能够执行的标准工作量。

2. 根据固定资产的实际工作量和每单位工作量的折旧额,计算每年的折旧费用。

4.1 单位数量法单位数量法是工作量法的一种常见形式,其计算方法如下: 1. 计算固定资产的耐用工作量,即能够执行的标准工作量。

2. 根据固定资产的实际工作量和每单位工作量的折旧额,计算每年的折旧费用。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三种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三种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三种固定资产是指企业购买并用于生产、经营活动的长期实物资产,如房屋、机械设备、交通工具等。

由于固定资产具有长期使用价值,在使用过程中会逐渐损耗和磨损,需要进行折旧处理,将资产成本逐年转移到损益表上,以反映资产的实际使用价值。

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主要有直线法、加速折旧法和减余价值法。

1. 直线法(Straight-line Method):直线法是最简单、常用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之一、该方法将固定资产的会计成本平均分摊到其预计使用期间,以获得每年的折旧费用。

计算公式为:折旧费用=(资产原值-报废价值)/预计使用年限。

其中,资产原值是指固定资产的购买价格,报废价值是指固定资产使用寿命结束后的估计价值。

例如,一台机器的购买价格为10,000元,估计使用寿命为5年,报废价值为2,000元,则每年折旧费用为(10,000-2,000)/5=1,600元。

直线法的优点是计算简单、合理,容易掌握。

但由于直线法认为固定资产的价值在使用期间是均匀下降的,可能无法准确反映资产的实际价值变化。

2. 加速折旧法(Accelerated Depreciation):加速折旧法是一种将资产成本主要分配给初始使用年限的折旧方法,随着时间的推移折旧费用会逐渐减少。

常见的加速折旧方法有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双倍工作量递减法。

双倍余额递减法是指每年的折旧费用是上一年折旧费用的两倍。

例如,一台机器的购买价格为10,000元,估计使用寿命为5年,报废价值为2,000元,则第一年折旧费用为(10,000-2,000)/5=1,600元,第二年折旧费用为1,600*2=3,200元,以此类推。

双倍工作量递减法是指根据资产的实际使用情况来确定每年的折旧费用,通常是根据资产的产量或工作时间来进行计算。

例如,一台机器的购买价格为10,000元,估计使用寿命为5年,每年的产量为1,000件产品,报废价值为2,000元,则第一年折旧费用为(10,000-2,000)/5*(1,000/5,000)=1,200元,第二年折旧费用为(10,000-2,000)/5*(1,000/5,000)*2=2,400元,以此类推。

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方法和公式

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方法和公式

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方法和公式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是指将固定资产按照一定的方法和速度分摊其原值或成本至其预计使用寿命结束时的过程。

折旧的计提方法和公式是根据不同的会计准则和法规来确定的。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方法和公式。

1.直线法折旧方法:直线法是最常见的折旧方法,将固定资产的原值或成本平均分摊至其预计使用寿命结束时。

按照直线法折旧计提折旧的公式如下:每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折旧准备价值)/预计使用寿命其中,固定资产原值是指固定资产的购入成本或者初始投资额,折旧准备价值是指固定资产在预计使用寿命结束时的价值,预计使用寿命是指固定资产预计使用的年限。

2.双倍余额递减法折旧方法:双倍余额递减法是一种加速折旧的方法,前期折旧较高,后期较低。

按照双倍余额递减法折旧计提折旧的公式如下:每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2/预计使用寿命)其中,固定资产原值、预计使用寿命同上述直线法折旧方法一致。

3.年数总和法折旧方法:年数总和法是一种加权平均折旧的方法,将固定资产的折旧额按照年数总和分配到每年,前期折旧较低,后期较高。

按照年数总和法折旧计提折旧的公式如下:每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累计折旧额)×此年压缩比其中,固定资产原值同上述直线法折旧方法一致,累计折旧额是指截止到当前年度的累计折旧额,此年压缩比是指第n年(从第1年开始计算)的折旧压缩比。

4.双倍余额递减与直线法的综合法:这种方法结合了双倍余额递减法和直线法的特点,前期较低,后期稳定。

按照双倍余额递减与直线法的综合法折旧计提折旧的公式如下:每年折旧额=前期双倍余额递减法折旧额+后期直线法折旧额其中,前期双倍余额递减法折旧额按照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后期直线法折旧额按照直线法计算。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提到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和公式只是常用的几种,实际应用中还存在其他方法。

此外,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会计准则和法规有所不同,公司可以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和要求选择适合的折旧方法和公式。

固定资产的几种折旧方法以及举例

固定资产的几种折旧方法以及举例

1,平均年限法,比较常用2,工作量法3,双倍余额递减法4,年数总和法1,平均年限法/直线法月折旧额=[原值*(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年限*12)2,工作量法月折旧额=月工作量*[原值*(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工作总量3,年数总和法年折旧率=(N-I)/0.5*N*(N+1)年折旧额=(原值-预计净残值)*年折旧率[其中,N=预计使用年限.I=已使用年限]4,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折旧率=2/使用年限年折旧额=(原值-累计折旧)*年折旧率最后两年的年折旧额用直线法计算,即(原值-累计折旧-预计净残值)/2PS:3和4合称为加速折旧法预计净残值率=预计净残值/原值以下来源:1.年限平均法年限平均法又称直线法,是将固定资产的应计折旧额均衡地分摊到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内的一种方法。

采用这种方法计算的每期折旧额均是等额的。

计算公式如下:年折旧率=(l-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寿命(年)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月折旧率2.工作量法工作量法,是根据实际工作量计提固定资产折旧额的一种方法。

计算公式如下: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总工作量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例10:甲公司的一台机器设备原价为680000元,预计生产产品产量为2000000件,预计净残值率为3 %,本月生产产品34000件。

则该台机器设备的月折旧额计算如下:单件折旧额=680000×(1-3%)/2000000=0.3298(元/件)月折旧额=34000×0.3298=11213.2(元)3.双倍余额递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是在不考虑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的情况下,根据每年年初固定资产净值和双倍的直线法折旧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额的一种方法。

应用这种方法计算折旧额时,由于每年年初固定资产净值没有扣除预计净残值,所以在计算固定资产折旧额时,应在其折旧年限到期前两年内,将固定资产的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平均摊销。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与计算公式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与计算公式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与计算公式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是指在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内,按照一定的计算公式和方法将其原值逐年分摊为费用的过程。

常见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包括直线法、加速折旧法和年数总和法。

1. 直线法:按照固定资产的原值和使用寿命进行等额分摊折旧。

计算公式为:
折旧费用 = (固定资产原值 - 预计残值) / 使用寿命
其中,固定资产原值为购买或建造资产时的成本,预计残值为资产在使用寿命结束后的估值。

2. 加速折旧法:将固定资产的折旧费用加速分摊,前期折旧费用较高,后期较低。

常见的加速折旧法有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倍率递减法。

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公式为:
第一年折旧费用 = (固定资产原值 - 已计提折旧费用) × 2 / 使用寿命
后续年份的折旧费用为上一年份的残值× 2 / 使用寿命
年数倍率递减法计算公式为:
折旧费用 = (固定资产原值 - 已计提折旧费用) × (残值率)^n
其中,n为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

3. 年数总和法:将固定资产的折旧费用按年数总和进行分摊。

计算公式为:
第n年折旧费用 = (固定资产原值 - 已计提折旧费用) × (n / 年数总和)
年数总和 = n × (n + 1) / 2
其中,n为当前年份。

以上是常见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与计算公式,具体选择哪种折旧方法,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会计要求来确定。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比较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比较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比较在企业会计中,固定资产折旧是一项重要的会计核算工作。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选择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利润分配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比较常见的三种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直线法、加速折旧法和减余价值法,分析它们的特点和适用场景,以便企业在实际操作中选择合适的折旧方法。

一、直线法直线法是最常见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之一。

它的计算公式为:每年折旧额 = (资产原值 - 预计残值) / 使用年限。

直线法的特点是每年折旧额相等,折旧费用稳定,易于计算和理解。

适用于资产使用寿命相对稳定的情况,如房屋、土地等。

直线法的优点是计算简单,折旧费用稳定,有利于企业财务预算和成本控制。

缺点是不能准确反映资产的实际价值变动,对于使用寿命前期价值下降较快的资产,折旧费用可能偏低。

二、加速折旧法加速折旧法是根据资产的使用寿命分段计算折旧额,前期折旧额较高,后期逐渐减少。

常见的加速折旧法有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

1. 双倍余额递减法:每年折旧额 = (资产原值 - 已计提折旧额) × 2 / 使用年限。

双倍余额递减法的特点是前期折旧额较高,后期逐渐减少。

适用于资产使用寿命前期价值下降较快的情况,如机器设备等。

2. 年数总和法:每年折旧额 = (资产原值 - 预计残值) × (使用年限× (使用年限 + 1) / 2)。

年数总和法的特点是前期折旧额较高,后期逐渐减少,但折旧额的变化相对平缓。

适用于资产使用寿命前期价值下降较快且后期价值变动相对平缓的情况,如车辆等。

加速折旧法的优点是能够较快地反映资产价值的变动,适用于价值下降较快的资产。

缺点是计算复杂,折旧费用变动较大,不利于财务预算和成本控制。

三、减余价值法减余价值法是根据资产的预计残值计算折旧额,每年折旧额不固定。

减余价值法的计算公式为:每年折旧额 = (资产原值 - 已计提折旧额) × (资产净值 / 资产原值)。

减余价值法的特点是每年折旧额不固定,随着资产净值的变化而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三种:
一、年限平均法也称直线法:是将固定资产的折旧均衡地分配到各期的一种方法。

公式:年折旧率=原值(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年限*100%=(原值-原值*残值率)/预计使用年限*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月折旧率
二、工作量法:根据实际工作量计提折旧额。

公式:每一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1-残值率)/预计总工作量
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每一工作量折旧额
三、加速折旧法:也称为快速折旧法或递减折旧法,其特点是在固定资产有效使用年限的前
期多提折旧,后期则少提折旧,从而相对加快折旧的速度,以使固定资产成本在有效使用年限中加快得到补偿,以下是常用的两种。

1、双倍余额递减法:是在不考虑固定资产残值的情况下,据每期期初固定资产帐面余额和
双倍的直线法折旧率计算。

公式:年折旧率=2/预计的折旧年限*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帐面净值*月折旧率
由于双倍余额递减法不考虑固定资产的残值收入,因此,在应用这种方法时必须注意不能使固定资产的帐面折余价值降低到它的预计残值收入以下。

实行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应当在其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到期以前两年内,将固定资产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平均摊销。

例:某企业一项固定资产原值为10000元,预计使用年限5年,残值200元。

按双倍余额法计算折旧。

双倍直线折旧率=2/5*100%=40%
第一年应提折旧额=10000*40%=4000元
第二年应提折旧额=(10000-4000)*40%=2400元
第三年应提折旧额=(6000-2400)*40%=1440元
第四、五年的年折旧额=(2160-200)/2=980元
2、年数总和法:也称合计年限法,将原值减去净残值后的净额乘以一个逐年递减的分数计
算每年的折旧额,分数的分子代表尚可使用年数,分母代表使用年数的逐
年数字总和。

公式: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数/预计使用年限的年数总和*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月折旧率
例:某项固定资产原值为50000元,预计使用年限5年,预计净残值为2000元。

采用年数总和法计算各年折旧额如下表:
固定资产折旧年限(税法最低):
(一)房屋、建筑物,为20年;
(二)飞机、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为10年;
(三)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等,为5年;
(四)飞机、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为4年;
(五)电子设备,为3年。

(直线法)固定资产折旧明细表
单位: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