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最新青岛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丰收了-10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doc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丰收了100以内数的认识》(信息窗3) 精选教学PPT课件3青岛版

2、你也可以用小棒摆一摆,数一数, 看 40+30=?
3、把你的想法 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30+40=?
• 我们想: • 30里面有(3 )个十,40里
面有4 ( )7个0 十,加在一7起就 是( )个十,就是( )。
试一试:
?
30 + 40 = 70
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口算下列各题,并说说你是怎么 想出结果的?
10+5=
10+9=
80里面有( 8 )个十;
我 50里面有5个( 十);
会
( 70)里面有7个十; 6个十是( 60).
想 5个十和8个一合起来是(58)
6个十和7个一合起来是(67)。
爸爸和妈妈一共摘了多 少个?
温馨提示:
我静静的站在角落里,看着这个世界,看着来来往往的人群。 每个人都步履匆匆的从我的身边走过,渐行渐远。
似乎所有的人都处于已经离开我,或者将要离开,以及正在离开…… 看着悄无声息离去的人群,我恐惧不安,异常失落。 突然看清自己是一个极其懦弱的人。 原来,我是害怕寂寞的。 原来,我是在乎这些人的。 无论是在好朋友的包围之中,还是在一个人的时候,
青岛版一年级下册数学丰收了来自-----收南瓜• 学习目的:
• •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正确口算出“整十数加
减整十数”、“整十数加一位数”、“几十几减 几十(十位相同)、“几十几减几(个位相 同)。”
• 2、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两个 数的大小,会区分单双数。
• • 3、培养合作意识及探究、创新能力,提高学习
40+30 20+30 70-40 50+6 7+60
青岛版一年级下册丰收了教案二单元

青岛版一年级下册丰收了教案二单元第一篇:青岛版一年级下册丰收了教案二单元第二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通过数一数、摆一摆、估一估等活动,使学生在经历大量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抽象出数的概念。
能正确地数出100以内物体的个数。
2、在数数的过程中,认识计数单位“百”,初步了解数位(个位、十位、百位)的意义及顺序。
3、在简单的估计和交流中,建立初步的估计意识,培养数感。
4、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与同伴合作交流的能力。
二、重点、难点:认识计数单位“百”,初步了解数位(个位、十位、百位)的意义及顺序。
三、课前准备:挂图小棒一、创设情境明确目标1、谈话导入:小朋友们,这节课我们来认识100以内的数。
2、出示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你看到了什么?你想知道什么?3、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和你小组的小伙伴说一说。
(学生小组交流)4、谁愿意把你提的数学问题说给大家听听?(让学生充分提问)学生根据情境图可能提出的问题有:二、自学质疑学生结合预习提示让学生想一想:1、通过预习你解决了什么问题,学会了什么?2、你还有什么问题没解决?三、小组互助交流提升结合自主学习把你的收获和大家交流。
1、数一数企鹅的只数,认识整十数及100。
师:一共有多少只企鹅呢?请小朋友先估一估吧!(学生估计)师:说一说,你是怎样估计的?(生答)师:怎样才能准确地知道有多少只企鹅呢?生:数一数就知道了啦。
师:小朋友可以用小棒代替企鹅数一数。
(学生动手操作)师:你是怎样数的?数给大家听听。
(数的方法:1根1根地数,2根2根地数,5根5 根地数,10根10根地数……)师:数这么多企鹅,你认为那种方法可以数的又快又对?生:10 根10根的数最不容易出错。
2、借助数小棒教学100的组成。
师:请小朋友用10根10根数的方法数出有多少根小棒。
(学生动手操作,每数10根就捆起来)师:有多少根小棒?数给大家听听。
(学生边指边数10、20、30……100,教师随机贴小棒图)小结:一捆10根,10捆就是100根,也就是10个十是100。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丰收了100以内数的认识》 优秀课件1青岛版

读数 写数
学习目标:
1. 使同学们学会读、写100以内的数。 2. 学会拨100以内各数。
复习铺垫
1、数数:从10起,十个十个地数到100;
从35起,五个五个地数到80 。
2、17是由( )个十和( 42是由( )个十和( )个一组成的; )个一组成的;
35里面有( )个十和(
你们真棒!
写作 读作
2 4 二十四
写一写,读一读
百位 十位 个位
读作:四十三
百位 十位 个位 百位 十位 个位
读作:五十四
4
3
5 4
读作:六十七
6 7
百位 十位 个位
百位 十位个位
百位 十位 个位
4 0
读作:四十
5
0
8 0
读作:八十
读作: 五十
百位 十位 个位 1 0 0 写作:100
10个十是一百
读作: 一百
想一想:读数和写数都 从哪边开始? 答:读数和写数都从高位起。
你能说一说今天所学内容吗?
10个十 是一百。
从右边起,第一位是 个 位,
第二位是 十 位, 1 0 0
第三位是 百 位。
读数和写数,都从高位起。
数位排序:
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
第二位是十位, 第三位是百位。
越往左走数位越高, 十位比个位高, 百位比十位高。
)个一。
欢迎小朋友来到知识的海洋里!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探讨如何读、写 100以内的数,你准备好了吗?
十位
个位
2个十
十位
个位
2 0 读作: 二十
4个十
十位 个位 4 0
读作: 四十
青岛版数学一年级(下册)丰收了——100以内数的认识 智慧广场

一共有20个“9”
把十位是“9”的数和个位上是 “9”的数按一定的顺序一一列 举出来,这种方法就是列举法。
从1写到100,一共写出了__2_0__个 “9”。
小组合作探究。
从1写到100,一共写出了多少个“8”?多少个 “7”?多少个“6”?
与求写出多少个“9”的方法相同。
小组合作探究 从1写到100,一共写出了20个“8”。 从1写到100,一共写出了20个“7”。 从1写到100,一共写出了20个“6”。
我借助百数表数一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有12种情况。
65 6+5=11 5+6=11
3.把12个桃子放在两个盘子里,有几种放法?
12可以分成1和11,2和10,3和9,4和8,5和7, 6和6共6组。
6+6-1=11(种) 口答:有11种放法。
(教材第35页“自主练习”)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运用列举法解决问题时, 要按一定的顺序一一列举,这 样才能不重复、不遗漏。
在涂十位上是“9” 的数的时候,不要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漏涂“9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一共写了20个“9”。
二 丰收了—《10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青岛版一年级下册数学

二丰收了—《10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青岛版一年级下册数学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实践活动,理解100以内数的概念,能够正确地读写100以内的数。
2. 培养学生数数、识数、读数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分享的良好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100以内数的认识2. 100以内数的读写3. 100以内数的排序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00以内数的读写、排序。
2. 教学难点:理解100以内数的概念,能够正确地读写100以内的数。
四、教学准备1. 教具:数字卡片、计数器、实物模型等。
2. 学具:学生自备计数器、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实物、图片等引导学生观察,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物品有多少个吗?我们一起来数一数。
”通过数数活动,引出100以内数的概念。
2. 探究新知(1)让学生观察数字卡片,引导他们发现100以内数的排列规律。
(2)教师示范100以内数的读写方法,并指导学生进行读写练习。
(3)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用计数器、彩色笔等学具进行100以内数的排序活动。
3. 巩固练习(1)教师出示一些100以内的数,让学生快速读出。
(2)教师出示一些物品,让学生用100以内的数进行描述。
(3)教师设计一些100以内数的排序题目,让学生进行练习。
4.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100以内数的读写、排序方法。
5. 作业布置(1)让学生回家后,向家长介绍100以内数的读写、排序方法。
(2)完成练习册上100以内数的读写、排序题目。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实践活动,让学生掌握了100以内数的读写、排序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同时,要加强课堂管理,确保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本节课结束后,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和反思,针对存在的问题,调整教学策略,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10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一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

10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一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熟练地数出100以内的物体个数,能够正确读写100以内的数。
2. 让学生理解100以内数的顺序和组成,能够进行简单的数的大小比较。
3.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究数学问题的欲望。
二、教学内容1. 100以内数的读写2. 100以内数的顺序3. 100以内数的组成4. 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三、教学重点1. 100以内数的读写2. 100以内数的组成四、教学难点1. 100以内数的顺序2. 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五、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2. 数棒、计数器等教具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通过故事、游戏等方式引起学生对100以内数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2. 新课导入(1)让学生观察数棒,引导学生发现数棒上的数字,从而引出100以内数的读写。
(2)让学生用计数器进行数数,引导学生发现100以内数的顺序。
3. 课堂讲解(1)100以内数的读写:教师通过PPT展示100以内数的读写方法,引导学生正确读写100以内数。
(2)100以内数的顺序:教师通过PPT展示100以内数的顺序,引导学生理解100以内数的顺序。
4. 课堂练习(1)让学生读写100以内数,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2)让学生按顺序排列100以内数,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100以内数的读写和顺序的重要性。
第二课时1. 导入通过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 新课导入(1)让学生用计数器进行数数,引导学生发现100以内数的组成。
(2)让学生进行数的大小比较,引导学生发现100以内数的大小关系。
3. 课堂讲解(1)100以内数的组成:教师通过PPT展示100以内数的组成,引导学生理解100以内数的组成。
(2)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教师通过PPT展示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引导学生掌握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10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一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

10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一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作为一名教师,我深知教案的重要性,因此我对“100以内数的认识”这一课题进行了深入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我选择了一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教材,主要针对第7~9课时进行教学。
这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100以内数的认识,包括数的读写、数数、比较大小以及数的组成等内容。
二、教学目标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100以内数的读写方法,能够熟练地进行数数,并能够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同时了解100以内数的组成。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在这节课中,教学难点是学生们对于数的读写方法的理解和掌握,以及数数的准确性。
教学重点则是学生们能够理解并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准备了PPT、教学卡片、小棒等教具,以及练习本、笔等学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通过让学生们数一数教室里的桌子、椅子等物品,引出100以内数的认识这一课题。
2. 数的读写:我通过PPT展示100以内的数,让学生们跟随我一起读写,并解释数的读写方法。
3. 数数:我给学生们发放教学卡片,让他们按照顺序进行数数,并互相检查。
4. 比较大小:我通过举例讲解,让学生们了解如何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5. 数的组成:我通过讲解和举例,让学生们了解100以内数的组成。
6. 随堂练习:我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们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我在黑板上写出“100以内数的认识”这一课题,并列出数的读写方法、数数、比较大小以及数的组成等内容。
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们用所学的方法,写一写、读一读100以内的数。
2. 请学生们用小棒摆出100以内的数,并说出它们的组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反思这节课的教学效果,发现学生们在数的读写和数数方面掌握得较好,但在比较大小和数的组成方面还需要加强。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加强对这些方面的教学,并尝试通过更多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们更好地掌握100以内数的认识。
10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一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五四学制)

10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一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五四学制)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数出100以内的数,理解数与数量的关系,能够进行基本的数数和读写。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具体的实例和活动,让学生体验数的形成过程,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
教学内容1. 数的认识:从1数到100,理解每个数字所代表的数量。
2. 数的顺序:理解数字的顺序和大小,能够进行比较和排序。
3. 数的读写:正确地读写100以内的数字。
4. 数的组成:理解数字的组成,如50是由5和0组成的。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数的认识、数的顺序、数的读写。
2. 教学难点:数的组成和理解数字的深层含义。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数字卡片、计数器、多媒体课件。
2. 学具:练习本、铅笔、彩色笔。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有趣的故事或游戏,引入数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授:使用教具和实例,详细讲解每个数字的含义和读写方法。
3. 实践:让学生分组进行数的活动,如数数比赛、排序游戏等,巩固所学知识。
4.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简要总结。
板书设计1. 100以内数的认识2. 内容:包括数的认识、数的顺序、数的读写、数的组成等关键知识点。
作业设计1. 书面作业: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题目。
2. 口头作业:回家后,向家长复述今天所学的内容。
课后反思1. 教学内容:是否讲解清楚,学生是否理解。
2. 教学过程:是否流畅,学生是否积极参与。
3. 作业设计:是否合理,学生是否能够完成。
---以上是一份针对一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五四学制)的"10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整个教案中的核心部分,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有效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
以下是对教学过程的详细补充和说明:教学过程1. 导入导入环节是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的重要步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丰收了——100以内数的认识
信息窗1 农家院
——数数
教学目标:
1.学生在已有知识基础上,学会数100以内的数,建立100以内数
的概念,能够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
2.引导学生观察、初步体验数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主动探
究精神。
3.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
生活。
教学重点:理解100以内数的意义,会数、读、写100以内的数。
教学难点:记清楚各个数位,体会数位的重要性。
教学具准备:情境图,计数器、小木棒。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显示信息窗中的教学情境图。
预计一下,大约多少个辣椒?为什么?
2.揭示课题。
二、探究新知
1.教学数数方法。
师:想要知道准确的辣椒和玉米的数量,我们就来一起数数,先用自
己桌上的学具(小木棒)来摆一摆,数一数。
数一数有多少根?学生汇报。
在计数器上请同学拨出数出的数量。
每数一根,就拨出一个。
师:怎样数的?
生:一个一个地数,两个两个地数,五个五个地数,十个十个地数。
2.数出数量是100的实物。
师:每个小组桌子上都有几种东西(学具,数量都在100以上),与请小朋友数一数,每人选你喜欢的一种,正好数出100,还要想办法, 怎样摆放能让人一眼就看出是100。
学生操作数出数量是100的实物。
学生汇报。
师:怎样数出100的?
生:一个一个地数,10个放一堆;两个两个地数,20个放一堆;五根五根地数,10根扎一捆……
你数出的100里有几个十?(或几个二十?几个五十?)
师:很多同学选择了10个一堆或10根一捆进行数数,觉得这样又好数,又看得清楚。
请观察一下,十根扎一捆,这里一共有多少根小棒?(黑板贴出十根十根扎好的100根小棒。
)
你怎么看出来的(有10个十,10个十是100。
)(板书:10个十是100。
)
小结:10个十是100。
这句话还能怎样说?学生自主回答:
100里面有10个十;5个二十是100;2个五十是100……
三、当堂达标:
自主练习第3题。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以前我们学习的是从右边数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那么今天我们学的百位在计数器上怎么表示出来的呢?
五、作业布置:
1、必做题:25页自主练习1、
2、4题。
2、选做题:25页自主练习6、8题。
板书设计:100以内数的认识
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
教学反思:
信息窗2 摘石榴
——比较大小
教学目标:
1、在能读写100以内数的基础上对数的读写规则进行概括。
2、在将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经历用数学符号表示数的大小关系的过程中,正确进行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3、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作用。
教学重点:
掌握比较大小的方法。
教学难点:
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比较的方法。
教学准备:情境图
教学过程:
一、旧知温习,新授铺垫
师生进行“数的组成”的练习。
3个十和2个一合起来是多少?5个十和8个一合起来是多少?46里面有几个十,几个一?28里面有几个十,几个一?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小朋友们表现非常好,老师要带领大家一起去果园摘石榴了,大
家想不想去呢,我们要准备好了,比赛看谁摘得多!(展示课件情境图)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情境图,看看这几个小朋友摘了多少个石榴呢, 我们来当小裁判看谁摘的多?应该怎样比较呢,先比较谁和谁呢?三、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小玉和小玲谁摘的多?
小雨和小强谁摘的多?(板书问题)我们先来比较小玉和小玲,看谁摘的多呢? 小玉42个小玲27个
小组交流想办法,应该如何比较42和27,小组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方法一:数数的时候,42在27的后面,所以42>27. 方法二:先比
较十位,再比较个位,40比20大,所以42>27.
小玉比小强摘的多,我们的小裁判还真公平呢,再来帮小玉和小强比
较一下吧!小玉42个小强48个
同桌合作交流,汇报结果。
方法一:数数的时候,48在42的后面,所以48>42.
方法二:先比较十位,再比较个位,40和40一样大,个位上8比2 大,所以48>42. 小强比小玉摘的多。
最后我们要找出摘得最多是谁呢?是小强。
四、当堂达标:自主练习第1、2题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们学会了什么?
六、作业布置:
1、必做题:自主练习3、4题。
2、选做题:自主练习6、8题。
板书设计:
比较大小
比较两个两位数的大小以及方法:十位不同看()位,十位数字大的数就大;十位相同看()位,个位数字大的数就大。
教学反思:
信息窗3 摘南瓜
——整十数加减及一位数的减法
教学目标:
1.结合数的认识,使学生掌握整十数加减及一位数的加减。
2.稳固数的组成概念,渗透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渗透加法交换律。
3.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教学重点:
熟练地进行整十数加减及相应的一位数减法的计算。
教学难点:
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的实际应用。
教学准备:情境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出示情境图,上一次老师带小朋友去果园摘石榴,还当了小裁判, 大家都表现非常棒,今天老师再带着大家一起去小阳同学的菜园里去帮小阳摘南瓜,看看今天在菜园里又会发生什么故事呢?
二、情景展示,发现问题
我们来到了菜园里,小阳一家人都在这里摘南瓜呢,我们先来看
看他们摘了多少个南瓜了,你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又能提出什么数
学问题呢?(展示情境图,学生观察)
学生汇报:我看到了妈妈摘了30个。
我看到了爸爸摘了40个。
我看到了小阳摘了6个。
生提问:爸爸和妈妈一共摘了多少个?
妈妈和小阳一共摘了多少个?
爸爸和小阳一共摘了多少个?(板书问题)
三、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小朋友们的眼睛真亮啊,发现了这么多的数学问题,接下来就要
看看谁更聪明了,一起来解答刚才同学们的问题吧!
1、爸爸和妈妈一共摘了多少个?40+30=
我们应该怎样计算呢,开动小脑筋吧!(同桌讨论,并汇报)
方法一:我数一数,50、60、70.。
方法二:4个十加3个十得7个十,是70
2、同学们的办法还真多呢,聪明的孩子再来解答这个问题吧!妈
妈和小阳一共摘了多少个? 30+6=
方法一:数一数,31、32、33、34、35、36.
方法二:3个十加6个一,得36.
3、还有最后一个问题,爸爸和小阳一共摘了多少个?同学们肯定会
自己解决的,自己把算式写下来并计算。
四、当堂达标:
自主练习第1、2题。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们学会了什么?56-50和23-3你会计算吗?课后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