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专题二测试卷及答案
2022-2021学年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同步训练:第二专题《五人墓碑记》 Word版含答案

苏教必修三其次专题《五人墓碑记》同步训练一、基础巩固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发:拿出B、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除:治,整理C、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按:依据D、吾社之行为士先.者先:表率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句是A.断头置城上,颜色..不稍变B.吾社之行为..士先者C.余稍为修葺..D.格外..之谋难于猝发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①中丞匿于.溷藩以免②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B、①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②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C、①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②当其.南北分者,长城也D、①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②有以.文人画士孤僻之隐明告鬻梅者4.比较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推断正确的一项是①安能屈.豪杰之流②此人可就见,不行屈.致也③慷慨得志之徒,疾病.而死④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A.两个“屈”字相同,两个“病”字相同B.两个“屈”字相同,两个“病”字不同C.两个“屈”字不同,两个“病”字相同D.两个“屈”字不同,两个“病”字不同5.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与例句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句是例句: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A.慷慨得志之徒.B.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C.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弟子D.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徒.以吾两人在也6.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和文章内容的解说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五人墓碑记》,选自《七录斋集》,作者张溥,明末有名文学家。
他所写的文章多为抨击明末宦官专权及揭露腐败的政治之作,内容充实,风格质朴。
B.本文记述和颂扬了在苏州市民抵制阉党的斗争中就义的颜佩韦、马杰等五人,确定了斗争的重大意义和不朽功绩,阐明白“匹夫之有重于社稷”的道理。
C.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他们是为义而死的。
D.蓼洲周公和五人都得到朝廷的封赏,并且按他们的德行都加了封号。
二、精段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1题嗟夫!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扬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且矫诏纷出,钩党之捕遍于天下,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大阉亦逡巡畏义,格外之谋难以猝发,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不行谓非五人之力也。
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三试题:专题2+老 王+Word版含答案【KS5U+高考】.doc

老王一、课外阅读(2017·全国Ⅰ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天嚣赵长天风,像浪一样,梗着头向钢架房冲撞。
钢架房,便发疟疾般地一阵阵战栗、摇晃,像是随时都要散架。
渴!难忍难挨的渴,使人的思想退化得十分简单、十分原始。
欲望,分解成最简单的元素:水!只要有一杯水,哪怕半杯,不,一口也好哇!空气失去了气体的性质,像液体,厚重而凝滞。
粉尘,被风化成的极细极小的砂粒,从昏天黑地的旷野钻入小屋,在人的五脏六腑间自由遨游。
它无情地和人体争夺着仅有的一点水分。
他躺着,喉头有梗阻感,他怀疑粉尘已经在食道结成硬块。
会不会引起别的疾病,比如矽肺?但他懒得想下去。
疾病的威胁,似乎已退得十分遥远。
他闭上眼,调整头部姿势,让左耳朵不受任何阻碍,他左耳听力比右耳强。
风声。
丝毫没有减弱的趋势。
他仍然充满希望地倾听。
基地首长一定牵挂着这支小试验队,但无能为力。
远隔一百公里,运水车不能出动,直升机无法起飞,在狂虐的大自然面前,人暂时还只能居于屈从的地位。
他不想再费劲去听了。
目前最明智的,也许就是进入半昏迷状态,减少消耗,最大限度地保存体力。
于是,这间屋子,便沉入无生命状态……忽然,处于混沌状态的他,像被雷电击中,浑身一震。
一种声音!他转过头,他相信左耳的听觉,没错,滤去风声、沙声、钢架呻吟声、铁皮震颤声,还有一种虽然微弱,却执着,并带节奏的敲击声。
“有人敲门!”他喊起来。
遭雷击了,都遭雷击了,一个个全从床上跳起,跌跌撞撞,竟全扑到门口。
真真切切,有人敲门。
谁?当然不可能是运水车,运水车会揿喇叭。
微弱的敲门声已经明白无误地告诉大家:不是来救他们的天神,而是需要他们援救的弱者。
人的生命力,也许是最尖端的科研项目,远比上天的导弹玄秘。
如果破门而入的是一队救援大军,屋里这几个人准兴奋得瘫倒在地。
而此刻,个个都像喝足了人参汤。
“桌子上有资料没有?当心被风卷出去!”“门别开得太大!”“找根棍子撑住!”每个人都找到了合适的位置,摆好了下死力的姿势。
高中语文单元导学与检测专题二《底层的光芒》(含答案) 苏教版必修三

必修三语文单元导学与检测专题二《底层的光芒》底层的光芒【总体导读】《品质》一、阅读小说必须要了解其写作背景,才能较准确、深刻地把握它的主题思想。
请你从文中找出反映时代特征的句子。
并说说是怎样的时代。
二、小说题为“品质”,表现了其主人翁格拉斯兄弟怎样的高贵品质?《老王》一、老王的社会地位是怎样的?作者介绍他的社会地位有什么用意?二、本文主要记叙了与老王交往的老王几件事?从中可以看出老王是怎样一个人?三、作者对老王的态度是怎样的?【结累整合】一、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怜悯.()鬈.()曲时髦.()赊.()账趿.()蹙.()眉褶.()皱诧.()异攥.()紧伛.曲()一层翳.()愧怍.()二、学常识填空:1、《品质》这篇小说的作者是(国别)作家他是193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2、《老王》体裁是,作者是我国现代作家、翻译家先生。
她关于干校生活的散文集《》很受推崇,获新时期全国优秀散文奖。
【阅读鉴赏】一、《品质》的主人翁格拉斯是一位默默无闻的靴匠,平凡而低贱,但在他身上却有高贵的品质。
高尔斯华绥恰如其分地刻画出了他的形象,试分析下面一段外貌描写是如何刻画人物性格的。
他本人有点儿像皮革制成的人:脸庞黄皱皱的,头发和胡子是微红和鬈曲的,双颊和嘴角间挂着一些整齐的皱纹,话音很单调,喉音很重;因为皮革是一种死板板的物品,本来就有点僵硬和迟钝。
这正是他的面孔的特征,只有他的蓝灰眼睛含蓄着朴实严肃的风度,好像迷恋着理想。
二、下面是《老王》中的一段人物外貌描写,联系上下文阅读,回答后面的问题。
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
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者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
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
他面色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
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象我想像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
苏教版高一语文必修3单元综合测评2有答案.doc

单元综合测评(二) 号角,为你长鸣(时间:100分钟,分值:120分)一、基础巩固(15分,每小题3分)1.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创新的行为要在脚踏实地中稳中求进。
创新的想象可以海阔天空,____①____一旦付诸实践,就要脚踏实地、严肃认真,____②____稍有不慎,就可能带来较大损失,____③____在战场上严重失利。
____④____创新要坚持稳中求进,要进行充分的科学论证,全面考虑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
“稳”是前提,“进”是目的。
保持稳妥是为了更好地进取。
____⑤____只求稳不求进,就成了“空想家”。
第二个句子的内容,从“可以海阔天空”到“一旦付诸实践,就要脚踏实地、严肃认真”应该是转折关系,可以确定第①空应填“而”这一关联词语。
第②空前后是因果关系,后面是原因,可以确定第②空应填“因为”。
“可能带来较大损失”与“战场上严重失利”构成递进关系,可以确定第③空应填“甚至”。
第④空后面的句子是一个结论句,可以确定第④空应填“因此”。
“只求稳不求进”到“就成了‘空想家’”构成假设关系,可以确定第⑤空应填“若”。
【答案】 B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有一年夏天,老王给我们楼下人家送冰,愿意给我们家代送,车费减倍。
我们当然不要他减倍收费。
B.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的气候科学家早前宣布,因厄尔尼诺事件再次来临,2015年气候可能成为有气候记录以来最炎热的一年。
C.从全国来看,市、县级不动产登记职责和机构整合工作严重滞后,已成为当前制约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推进《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实施的最大难题和障碍。
D.今年将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组织指导下,启动“江苏读书节”“书香荆楚”“书香八闽”“书香岭南”“三湘读书月”“南国书香节”等一系列全民阅读活动。
【解析】A项,搭配不当,减少不能用倍数,应将“减倍”改为“减半”。
B项,搭配不当,“气候”与“成为……一年”不搭配。
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三单元综合检测题及其详细答案(二)

单元综合检测(二)(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基础知识(15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肇.事(zhào) 揆.度(guǐ)姊.妹(zǐ) 缙.绅(jìn)B.弃秽.(huì) 缇骑.(jì)逆阉.(yān) 霎.时(shà)C.抶.仆(chì) 户牖.(yǒu)褶.皱(zhě) 伛.偻(gōu)D.谥.号(shì) 鬈.曲(juǎn)湮.没(yān) 庚寅.(yín)解析:选B。
A项,“揆”应读kuí;C项,“伛”应读yǔ;D项,“鬈”应读quán。
2.下列词语中字形无误的一项是()(3分)A.惶恐坐落躁而相逐投缳道路B.洞窟滞笨泌人心脾见异思迁C.怜悯矫诏攻城掠地礼尚往来D.肿胀骷髅漫不经心委曲求全解析:选D。
A项,躁—噪;B项,泌—沁;C项,掠—略。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A.是不是他买了那些靴子来做摆设的呢?这好像也匪夷所思....。
把那些不是亲手做的皮靴陈列在自己的店里,他是决不能容忍的。
B.有一次(也只有这一次),我穿着那双因为急需才在一家大公司买的靴子,慢条斯理....地走进他的店铺。
C.杨绛如饥似渴....地汲取国外的研究成果,她看到了许多未曾看到的书籍,购阅了不少自己需要的书刊,她怀着丰厚的收获回国了。
D.杨绛的寓所,没有进行过任何装修,没有昂贵的摆设,水泥地面,非常过时的柜子、桌子,但她始终安之若素....。
解析:选C。
A项,应为“不可思议”。
B项,应为“漫不经心”。
D项,“安之若素”指遇到不顺利情况或反常现象像平常一样对待,毫不在意。
句中没有比较义。
4.(2016·高考全国卷Ⅰ)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近日刚刚建成的西红门创业大街和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同步启动,绿色设计和“互联网+农业”设计是本次赛事的两大主题。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二专题“号角,为你长鸣”练习(3)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二专题“号角,为你长鸣”练习(3)单元检测一、基础知识(30分,每小题3分)1、下面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朕.(zhèn)傫.(lēi)然惮.(dān)殃B. 败绩.(jí)菌.(jǖn)桂朝搴.(jiǎn)C. 赀.(zī)财窘.(jiǒnɡ)步佯.(yánɡ)狂D. 皇舆.(yú)蹙.(zū)眉桀.(jié)纣2、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绯.闻斐.然缠绵悱.恻蜚.短流长B.休憩.收讫.无处栖.身锲.而不舍C.馈.赠溃.败喟.然长叹不积跬.步D.寂寞.蓦.然厉兵秣.马相濡以沫.3、下列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A.謇謇..:聚集的样子揆.:揣度..:忠贞的样子株.治:牵连傫然B.踵.武:脚后跟肇.:开始扈.:披弃秽..:指弊政C.纫.:编骐骥..:.骏马名.余曰:名字荃.:香草名D.汩.:水急流貌惮.:害怕灵修..:经冬不凋的草..:神明宿莽4、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安详傫然人才倍出良莠不齐B. 取缔脉膊钩心斗角条分缕析C. 竟争忌惮革故鼎新金碧辉煌D. 赊欠荒僻矫揉造作插科打诨5、下面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目前国内高校唯一的,专门的,独立的出版科学教育研究机构——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科学研究院今天成立。
B.《三国演义》,结构宏大,情节曲折,人物众多,“文不甚深,言不甚俗。
”语言简练、生动。
C.屈原打破了诗经四言为主、简短朴素的体制,创造出句式可长可短、篇幅宏大、内容丰富的《骚体诗》。
D.好书,静中见生气;妙书,轻松间出风情;奇书,奔突之间现神采。
6、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①由于海峡阻隔,兄弟分别半个多世纪,如今相见,恍如隔世,虽然都已是年愈古稀之人,也__________百感交集,唏嘘不已。
②中学生读诗,可以学到运用语言的技巧,可以提高审美能力,可以发展想象能力,可以__________高尚的情操,可以激发爱国热情。
2016苏教版语文必修三第2专题《老王》练习题

文本11 老 王第1课时 导学与探究1、字音辨识(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①塌.败( ) ②取缔.( ) ③镶嵌.( ) ④伛.( ) ⑤翳.( ) ⑥骷髅..( ) ⑦攥.( ) ⑧滞.笨( ) ⑨愧怍.( ) (2)给多音字注音①⎩⎪⎨⎪⎧ 悄.悄( )悄.然( ) ②⎩⎪⎨⎪⎧散.步( )散.文( ) ③⎩⎪⎨⎪⎧打倒.( )倒.出来( ) ④⎩⎪⎨⎪⎧数.不完( )数.量( )数.见不鲜( )⑤⎩⎪⎨⎪⎧强.笑( )强.大( )倔强.( ) ⑥⎩⎪⎨⎪⎧新鲜.( )寡廉鲜.耻( )2、辨形组词 ①⎩⎪⎨⎪⎧ 蹬( )登( )凳( )②⎩⎪⎨⎪⎧ 螺( )摞( )撂( ) ③⎩⎪⎨⎪⎧僻( )癖( )④⎩⎪⎨⎪⎧ 塌( )蹋( )踏( ) ⑤⎩⎪⎨⎪⎧ 凑( )揍( )辏( ) ⑥⎩⎪⎨⎪⎧ 缔( )谛( )蒂( )⑦⎩⎪⎨⎪⎧僵( )缰( )疆( )⑧⎩⎪⎨⎪⎧伛( )妪( )佝( )⑨⎩⎪⎨⎪⎧攥( )篡( )纂( )⑩⎩⎪⎨⎪⎧歉( )谦( )赚( )○11⎩⎪⎨⎪⎧怍( )诈( )柞( )祚( )3、词语释义 ①塌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扶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愧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近义词辨析 (1)荒僻·荒芜都有“荒凉”的意思。
“荒僻”侧重指自然环境荒凉偏僻;“荒芜”侧重指田地等因无人管理而荒废。
例句:①大学毕业后,她毅然报名去了________的山区。
②战争使田地________,百姓流离失所。
2016苏教版语文必修三第2专题《品质》练习题

文本10 品 质第1课时 导学与探究1、字音辨识(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①鬈.曲( ) ②双颊.( ) ③赊.账( ) ④沁.人心脾( ) ⑤趿.拉( ) ⑥蹙.眉( ) ⑦时髦.( ) ⑧褶.皱( ) ⑨喃.喃( ) ⑩诧.异( ) (2)给多音字注音①⎩⎪⎨⎪⎧ 似.乎( )似.的( ) ②⎩⎪⎨⎪⎧ 模.糊( )模.样( ) ③⎩⎪⎨⎪⎧薄.板( )厚薄.( )薄.荷( ) 2、辨形组词①⎩⎪⎨⎪⎧橱( )厨( )蹰( ) ②⎩⎪⎨⎪⎧ 褐( )谒( )竭( ) ③⎩⎪⎨⎪⎧ 鬈( )蜷( ) ④⎩⎪⎨⎪⎧ 皱( )绉( ) ⑤⎩⎪⎨⎪⎧僵( )缰( )疆( ) ⑥⎩⎪⎨⎪⎧ 趿( )圾( ) ⑦⎩⎪⎨⎪⎧ 趾( )址( )祉( ) ⑧⎩⎪⎨⎪⎧ 蹙( )蹩( ) ⑨⎩⎪⎨⎪⎧ 撇( )弊( )蔽( )⑩⎩⎪⎨⎪⎧褶( )熠( ) 3、词语释义①不可思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心平气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窥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垄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莫名其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近义词辨析(1)标记·标志标记:标志;记号。
多指具体的事物。
标志:①名词,表明特征的记号;②动词,表明其种特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专题二测试卷及答案 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专题二测试题沧海一笑原创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秦军汜.(fàn)南佚.(yì)之狐夜缒.(zhuì)而出B.越国以鄙.(bǐ)远君之薄.(bó)也共.(gōng)其乏困C.朝济.(jì)而夕设版焉秦伯说.(yuè)失其所与.(yǔ)D.若不阙.(jué)秦,将焉取之使杞子、逢.(páng)孙、杨孙戍之2.下列句子,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夜缒(用绳子拴着人(或物)从上往下送)而出B.越国以鄙(边邑)远C.行李之往来,共(同“供”,供给)其乏困D.阙(损害)秦以利晋,唯君图之3.选出有两个通假字的一项A.①无能为也已②且贰于楚也③且君尝为晋君赐矣B.①共其乏困②因人之力而敝之③何厌之有C.①秦伯说②微夫人之力不及此③若不阙秦,将焉取之D.①敢以烦执事②焉用亡郑以陪邻③失其所与,不知4.下列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B.若舍郑以为东道主C.以其无礼..之力不及此..于晋,且贰于楚也 D.微夫人5.“以为”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 [ ] A.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君亦无所害B.或以为死,或以为亡C.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D.以为得之矣6.下列加点词语没有活用的一项A.晋军.函陵,秦军汜南 B.越国以鄙.远C.既东.封郑 D.郑既知亡.矣7.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与例句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完全相同的一项例:晋军.函陵A.秦伯说,与郑人盟. B.因人之力而敝.之C.朝.济而夕设版焉 D.既东封.郑8.下列成语中“济”的意思与“朝济而夕设版焉”的“济”相同的一项是A.缓不济.急 B.同舟共济. C.假公济.私 D.无济.无事9.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以其无礼于.晋吾祖死于.是B.以.其无礼于晋扶苏以.数谏故C.许.之高可二黍许.D.吾其.还也吾视其.辙乱10.选出加点词意义与用法不相同的一项A.以其无礼于.晋佚之狐言于.郑伯曰B.臣之.壮也,犹不如人行李之.往来C.越国以.鄙远焉用亡郑以.陪邻D.朝济而夕设版焉.焉.用亡郑以陪邻11.下列各项句式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A.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B.何厌之有C.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D.以其无礼于晋12. 下列几项中,不是烛之武说服秦王退兵理由的一项是()A. 郑是小国,对秦无多大用处B. 亡郑对秦有害而无益C. 放过郑国对秦有益而无害D. 晋忘恩负义、贪得无厌,必将犯秦13. 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 烛之武从秦国的立场上劝说秦伯退兵。
B. 烛之武在劝说秦伯的过程中指出亡郑只能对晋国有利。
C. 从烛之武对形势的分析中可知,晋国的实力比秦国强。
D. 晋侯为了报答秦伯,曾经答应过给秦国两座城池,但并没有履行诺言。
14.选出与例句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例:以.乱易整A.敢以.烦执事 B.越国以.鄙远 C.焉用亡郑以.陪邻D.阙秦以.利晋 E.若舍郑以.为东道主15.选出对下列两组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分析判断正确的一项( )①焉.用亡郑以陪邻②将焉.取之③既东封.郑④又欲肆其西封.A.①②同,③④同 B.①②同,③④不同C.①②不同,③④同 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16.选出对下列两组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分析判断正确的一项( )①且君尝为.晋君赐矣②若舍郑以为.东道主③又欲肆其.西封④吾其.还也A.①②同,③④同 B.①②同,③④不同C.①②不同,③④同 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17.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A.如果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那就冒昧地拿灭郑这件事麻烦您。
B.如果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那才敢拿灭郑这件事麻烦您。
C.您灭掉郑国对国君有好处,那就冒昧地拿灭郑这件事麻烦您。
D.您灭掉郑国对国君有好处,那才敢拿灭郑这件事麻烦您。
18.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A.既然晋国在东边把郑国当作它的边境,又想往西扩大边界。
如果不侵损秦国,将怎么取得它所贪求的土地呢B.既然晋国在东边把郑国当作它的边境,又想往西扩大边界。
如果不侵损秦国,将从哪里了得它所贪求的土地呢C.晋国已经在东边把郑国当作它的边境,又想往西扩大边界。
如果不侵损秦国,将从哪里取得它所贪求的土地呢D.晋国已经在东边把郑国当作它的边境,又想往西扩大边界。
如果不侵损秦国,将怎么取得它所贪求的土地呢19.对“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越过晋国而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境,国君知道那是很困难的。
B.越过晋国而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境,您知道那是很困难的。
C.越过秦国而把远方的郑国作为晋国的东部边境,国君知道那是很困难的。
D.越过秦国而把远方的郑国作为晋国的东部边境,您知道那是很困难的。
20.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A.累.赘连累.累.积危如累.卵B.马厩.灵柩.内疚.咎.由自取C.险峻.骏.马竣.工怙恶不悛.D.休憩.收讫.栖.身锲.而不舍21.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全对的一组是A.铮友撤消寥廓莫可明状B.传颂慧星树阴至理名言C.怄气俯首帖耳形销骨立万古长青D.志大材疏真知卓见激流勇退坚忍不拔2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成语,恰当的一组是①她一把鼻涕一把泪,呼天抢地________地哭得那么伤心。
②文学批评中,不应把形式的模仿和内容的抄袭____________。
③天快黑了,雨还是下个不停,前面的桥又被水冲坏,我们的确_________了。
④江河奔流,火山爆发,地震,海啸,刮风,下雨,都是运动变化,诸如此类,真是________。
A.装腔作势等量齐观进退两难不计其数B.装模作样相提并论骑虎难下不胜枚举C.装腔作势混为一谈进退两难不胜枚举D.装模作样相提并论骑虎难下不计其数2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铅、锌被禁锢在火山岩凝固成的石头里,所以一般要发现它们是比较困难的。
B.他们谩骂法院执行人员,殴打执行公务的干警,这实属是藐视国家法律尊严与权威的违法行为。
C.目前一些学校成立的学生行为自律仲裁法庭是一种不同于传统灌输式教育的、别开生面的教育手段。
D.强调生活的教育意义,并不意味着可以用生活取代教育,因为生活毕竟带有零散性,并且还含有消极的东西。
二、(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4~25题。
介之推不言禄晋侯①赏从亡者。
介之推②不言禄,禄亦弗及。
推曰:“献公③之子九人,唯君在矣。
惠、怀无亲,外内弃之。
天未绝晋,必将有主。
主晋祀者,非君而谁?天实置之,而二三子④以为己力,不亦诬乎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下义其罪,上赏其奸,上下相蒙,难与处矣!”其母曰:“盍亦求之。
以死谁怼⑤!”对曰:“尤而效之,罪又甚焉!且出怨言,不食其食。
”其母曰:“亦使知之,若何?”对曰:“言,身之文也。
身将隐,焉用文之?是求显也。
”其母曰:“能如是乎?与汝偕隐。
”遂隐而死。
晋侯求之,不获,以绵上⑥为之田⑦。
曰:“以志吾过,且旌善人。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注】①晋侯:指晋文公,即重耳。
他逃亡在外,在秦国的帮助下回晋继承君位。
②介之推:晋文公臣子,曾割自己腿上的肉以食文公。
③献公:重耳之父晋献公。
④二三子:指跟随文公逃亡的人。
子是对人的美称。
⑤怼(duì):怨恨。
⑥绵上:地名,在今山西介休县南、泌源县西北的介山之下。
⑦田:祭田。
2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尤而效之,罪又甚焉尤:指责B.盍亦求之盍:何不C.以志吾过,且旌善人旌:表彰D.下义其罪,上赏其奸义:正义25、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晋祀者,非君而谁B、尤而效.之,罪又甚焉/以儆效.尤C、言,身之文.也/文.过饰非D、便扶向路,处处志.之/以志.吾过,且旌善人26.下列对“介之推不言禄”一事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介之推不满于上下相蒙的现状,并在与其母的交流之后,隐居而死。
B.介之推和母亲一起隐居,母亲死后,他才接受了晋侯赏给他的绵上之田。
C.晋侯在介之推死后,已经有悔改之意。
D.“介之推不言禄”一事表现了“介之推”“介之推的母亲”的高洁品质。
27.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二)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25—26题。
匡衡勤学而无烛。
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
主人怪,而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
”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衡能说《诗》,时人为之语曰:“无说《诗》,匡鼎来,匡说《诗》,解人颐。
”鼎,衡小名也。
时人畏服之如是,闻者皆解颐欢笑。
衡邑人有言《诗》者,衡从之与语质疑,邑人挫服,倒履而去。
衡追之曰:“先生留听,更理前论!”邑人曰:“穷矣!”遂去不返。
2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邻居有烛而不逮.逮:②衡乃与其佣.作佣:③资.给以.书资:以:④遂成大学..大学:29.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译文:②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译文:三、3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两小题)(4分)⑴人皆得以隶使之,,,发其志之悲哉(张溥《五人墓碑记》)1、晋侯、秦伯围郑,,。
2、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敢以烦执事。
3、,君知其难也,邻之厚,君之薄也。
4、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君亦无所害。
5、夫晋,既东封郑,,若不阙秦,将焉取之6、,不仁;失其所与,;,不武。
四、(10分)31.概括下面一段文字的主要意思(不超过30字)(5分)细菌虽然小得肉眼看不见,但它们在分解枯枝败叶的过程中确实起了关键性的作用。
它们能将吸收二氧化碳和其它养分而长成的树干和枝叶,再分解成二氧化碳释放到大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