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核事故、核泄漏的影响
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及其后续

切尔诺贝利事故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是苏联时期在乌克兰境内修建的第一座核电站。
曾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安全、最可靠的核电站。
但1986年4月26日,核电站的第4号核反应堆在进行半烘烤实验中突然发生失火,引起爆炸,据估算,核泄漏事故后产生的放射污染相当于日本广岛原子弹爆炸产生的放射污染的100倍。
爆炸使机组被完全损坏,8吨多强辐射物质泄露,尘埃随风飘散,致使俄罗斯、白俄罗斯和乌克兰许多地区遭到核辐射的污染。
2011年4月26日,切尔诺贝利事故迎来25周年纪念。
目录基本简介燃烧着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四号机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于1986年4月26日发生在乌克兰苏维埃共和国境内,该电站第4发电机组爆炸,核反应堆全部炸毁,大量放射性物质泄漏,成为核电时代以来最大的事故。
辐射危害严重,导致事故后前3个月内有31人死亡,之后15年内有6-8万人死亡,13.4万人遭受各种程度的辐射疾病折磨,方圆30公里地区的11.5万多民众被迫疏散。
为消除事故后果,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资源。
为消除辐射危害,保证事故地区生态安全,乌克兰和国际社会一直在努力。
事故详情1986年4月25日,4号反应器预定关闭以作定期维修。
并决定在这场合作为测试反应堆的涡轮发电机能力的机会,在电力损失情形下发充足的电供给反应堆的安全系统动力(特别是水泵)。
像切尔诺贝利,反应堆有一对柴油发电机可利用作为待命,但并不能瞬间地起动—反应堆将因此被使用转动涡轮,到时涡轮会从反应堆分离和在自己的惯性之下力量转动,而测试的目标是确定当发电器起动时,涡轮是否在减少阶段能充足地供给泵浦动力。
测试早先在其它单位执行成功(所有安全供应起动)而结果是失败的(那是涡轮产生了不足的力量在减少阶段供给泵浦动力),但另外的改进提示了对其它测试的需要。
为了在更安全、更低功率地进行测试,切尔诺贝利4号反应器的能量输出从正常功率的3.2千兆瓦特减少至700百万瓦特。
但是,由于实验开始的延迟时,反应堆控制员太快地减低能量水平,实际功率输出落到只有30百万瓦特。
切尔诺贝利事件战争对环境的长期影响

切尔诺贝利事件战争对环境的长期影响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发生于1986年4月26日,是迄今为止最严重的核事故之一。
这场事故引发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环境破坏,对环境产生了长期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切尔诺贝利事件战争对环境的长期影响。
一、放射性污染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导致大量的放射性物质泄漏到大气中和地下水系统中,对周围的土壤、植被和水源造成了严重的放射性污染。
这些放射性物质包括长寿命的银和锶等,它们会长期滞留在环境中,并不断释放放射性能量。
这种持久性的放射性污染给当地生态系统带来了不可逆转的破坏,并对人类健康构成了长期威胁。
二、生物物种灭绝与变异切尔诺贝利事故后,核辐射对当地生物物种产生了严重影响。
许多动植物种群遭到了严重破坏,一些物种甚至灭绝。
放射性辐射还可导致生物遗传变异,从而改变了生物体的遗传信息和基因表达。
这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可能在未来的演化过程中导致新的物种的出现。
三、土壤污染与修复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导致了广泛的土壤污染,放射性物质滞留在土壤中并进行长期积累,威胁到农田的健康和作物的生长。
为了恢复当地的土地生产力,进行了一系列的土壤修复工作,包括土壤除放射性物质处理、添加改良材料以及促进土壤生态修复等措施。
然而,土壤的修复过程需要长时间进行,并且成本高昂,这对当地农业和生活造成了长期的影响。
四、人类健康风险与影响切尔诺贝利事故对人类健康产生了长期的风险和影响。
大量的放射性物质释放到空气中,通过空气、食物和水源进入人体。
这对当地居民的健康构成了直接的威胁,导致了许多癌症和其他与辐射相关的疾病。
而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也会对人体的遗传物质产生损害,影响到子孙后代的健康。
结语切尔诺贝利事件战争造成了严重的环境破坏和人类健康危害,其影响长期而深远。
为减轻切尔诺贝利事件战争对环境的持续影响,我们应加强对核能安全的重视,严格遵守核安全规定,并加大对核事故后的环境修复和保护力度。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保护我们宝贵的环境资源,确保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可持续发展与健康共存。
核辐射案例

核辐射案例
核辐射案例是指由于核事故或核武器爆炸等原因而产生的放射性物质的扩散,对人类健康和环境带来的危害。
以下是一些著名的核辐射案例:
1. 切尔诺贝利核事故(1986年):苏联乌克兰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爆炸和火灾,释放了大量核能和放射性物质。
这次事故导致数十人当场死亡,数百人后来死亡,数千人受到辐射污染。
此外,大量的放射性物质在空气中扩散,超过30万人被迫疏散,造成了严重的环境破坏。
2. 福岛核事故(2011年):日本福岛核电站在强烈地震和海啸的冲击下发生了严重的核泄漏事故。
大量的放射性物质被释放到大气中和大海里,导致福岛附近地区数百人死亡或失踪,更多人被迫疏散。
此外,农田、水源和海洋生态系统也受到严重破坏。
3. 半岛核试验(2006年-2017年):北朝鲜在这段时间内进行了多次核试验,导致放射性物质的扩散。
虽然具体的放射性影响难以确定,但这些核试验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强烈关注,并引发了许多国家对北朝鲜的制裁。
核辐射案例的严重性不仅在于其直接影响,还在于其长期的影响和后果。
放射性物质可能会导致癌症、基因突变、遗传疾病等长期健康问题,也会对环境造成持久的污染。
因此,预防核事故和加强核安全非常重要,以避免核辐射案例的发生。
核污染有什么危害

核污染有什么危害?核污染是指由于各种原因产生核泄漏甚至爆炸而引起的放射性污染。
其危害范围大,对周围生物破坏极为严重,持续时期长,事后处理危险复杂。
1986年4月25日,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核泄漏事故,爆炸时泄漏的核燃料浓度高达60%,且直至事故发生10昼夜后反应堆被封存,放射性元素一直超量释放。
事故发生3天后,附近的居民才被匆匆撤走,但这3天的时间已使很多人饱受了放射性物质的污染。
在这场事故中当场死亡2人,至1992年,已有700O多人死于这次事故的核污染。
这次事故造成的放射性污染遍及前苏联15万平方公里的地区,那里居住着694.5万人。
由于这次事故,核电站周围30公里范围被划为隔离区,附近的居民被疏散,庄稼被全部掩埋,周围7千米内的树木都逐渐死亡。
在日后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10公里范围以内将不能耕作、放牧;10年内100公里范围内被禁止生产牛奶当年发生事故后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
不仅如此,由于放射性烟尘的扩散,整个欧洲也都被笼罩在核污染的阴震中。
临近国家检测到超常的放射性尘埃,致使粮食、蔬菜、奶制品的生产都遭受了巨大的损失。
核污染给人们带来的精神上、心理上的不安和恐惧更是无法统计。
事故后的7年中,有7000名清理人员死亡,其中1/3是自杀。
参加医疗救援的工作人员中,有40%的人患了精神疾病或永久性记忆丧失。
时至今日,参加救援工作的83.4万人中,已有5.5万人丧生,七万人成为残疾,30多万人受放射伤害死去。
海洋被誉为“国防的前线、贸易的通道、资源的宝库、云雨的故乡、生命的摇篮”。
然而,她正受到严重的污染,常见的主要有漂浮物污染和有机化合物污染及其引起的赤潮、黑潮。
海洋污染直接导致海洋环境的恶化,生物品种的减少。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不断增长,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也越来越多。
这些废弃物的绝大部分最终直接或间接地进入海洋。
当这些废物和污水的排放量达到一定的限度,海洋便受到了污染。
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故报告

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故报告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故报告一、事故简述1986年4月26日,位于乌克兰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严重泄漏及爆炸事故,这是人类历史上最为严重的核事故之一。
此次事故直接或间接导致数十万人受到辐射影响,数千人死亡,对全球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二、事故原因事故的原因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几方面:1.操作失误:在反应堆进行停堆操作时,操作人员未按照规范进行,导致反应堆的冷却系统失效,反应堆温度过高,进而引发了爆炸。
2.设计与建造问题:切尔诺贝利核电站采用的是石墨水冷反应堆,这种反应堆存在设计上的缺陷,如无法有效防止高速流动的水在石墨中滞留,这会导致反应堆温度升高并最终失控。
此外,反应堆的建造过程中也存在着严重的质量问题。
3.政府与监管问题:当时的苏联政府对核能工业的监管存在严重缺陷,没有有效的安全管理体系和应急预案。
在事故发生后,政府和军队的反应迟缓,加剧了事故的严重程度。
4.隐瞒与误导:事故发生后,苏联政府试图隐瞒事故的严重性,没有及时通知周边居民撤离,也没有向国际社会公开真实情况。
这导致了更多的人受到辐射影响,也使得事故的后续处理变得更为困难。
三、事故影响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故的影响深远且持久。
以下是对各方面的影响概述:1.环境和生态:核泄漏和爆炸导致了大量的放射性物质释放到环境中,严重污染了土壤、水源和空气。
动植物也受到了严重的影响,生态平衡被打破。
2.人类健康:放射性物质对人类造成了严重的健康影响。
大量的人口需要撤离污染区,数千人因此失去了家园。
至今,仍有许多人受到辐射影响,患上癌症或其他疾病。
3.经济和社会:事故给当地经济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核电站周边地区的经济活动受到严重影响,大量的企业和产业被迫关闭或迁移。
同时,社会心理也遭受了巨大的冲击,人们对核能的恐惧和担忧情绪长期存在。
4.核能工业发展: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故引起了全球对核能工业发展的重新审视。
许多国家开始重新评估其核能政策,并采取了更为严格的安全措施和监管制度。
核污染危害事例

核污染危害事例
核污染是指核能或放射性材料的泄漏或散布,导致环境、人类和动植物遭受放射性污染的情况。
以下是几个核污染危害的实例:
1. 切尔诺贝利核事故(1986年):乌克兰的切尔诺贝利核电
站发生爆炸和火灾,导致大量的放射性物质被释放到大气中。
这次事故造成数千人死亡,大片土地被污染,周围地区的人们长期受到辐射影响。
2. 日本福岛核事故(2011年):东日本大地震和海啸引发了
福岛第一核电厂的核泄漏。
大量的放射性物质泄漏到空气和海洋中,导致数十万人被疏散并遭受辐射污染。
该地区的农作物和水源也受到了污染。
3. 核试验造成的污染:过去几十年,不同国家进行的核武器试验导致大量的核污染。
例如,太平洋上的美国马绍尔群岛因为美国进行的67次核试验而受到污染,居民长期暴露在放射性
物质中。
4. 核电站事故:除了切尔诺贝利和福岛事故外,其他核电站事故也可能造成核污染。
例如,美国的三里岛核电站事故(1979年)导致了放射性物质的泄漏,尽管没有造成大规模灾难,但仍然对周围地区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这些事例表明核污染的危害是严重的,可以导致人类健康问题、
环境破坏和生态系统崩溃。
因此,必须严格控制核能和放射性物质的使用,并采取适当的措施确保核设施的安全。
切尔诺贝利核事故

谢谢观赏
Make Presentation much more fun
@WPS官方微博 @kingsoftwps
事故处理
后续处理
爆炸发生后,并没有引起苏联官方的重视。在莫斯科的核专家和苏 联领导人得到的信息只是“反应堆发生火灾,但并没有爆炸”,因 此苏联官方反应迟缓。在事故后48小时,一些距离核电站很近的村 庄才开始疏散,政府也派出军队强制人们撤离。当时在现场附近村 庄测出了是致命量几发生爆炸的四号反应堆及覆盖在上面的石棺 百倍的核辐射,而且辐射值还在不停地升高。但这还是没有引起重 视。专家宁愿相信是测量辐射的机器故障也不相信会有那么高的辐 射。可是居民并没有被告知事情的全部真相,这是因为官方担心会 引起人民恐慌,甚至在普里皮亚季还在举行有乌克兰第一书记参加的 五一节庆祝。许多人在撤离前就已经吸收了致命量的辐射(若能立 即撤离,则可大幅减少受害者数量及程度)。 事故后3天,莫斯科派出的一个调查小组到达现场,可是他们迟迟无 法提交报告,苏联政府还不知道事情真相。终于在事件过了差不多 一周后,莫斯科接到从瑞典政府发来的信息。此时辐射云已经飘散 到瑞典。苏联终于明白事情远比他们想的严重。
2014-5-29
核电站的反思
针对切尔诺贝利事件造成的严重后果, 我们需要反思我们对于核电的发展我们应 该做什么。但是如果说应此而停止发展核 电站,说建核电站就是自己要毁灭人类, 那是不可能的,也是错误的。所以我们要 做的不是考虑不建核电站,而是考虑如何 使核电站更好的为我们人类服务。
2014-5-29
——核泄漏带来的危害
事故基本介绍
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乌克兰语:Чорнобильська катастрофа)或
简称“切尔诺贝利事件”,是一件发生在前苏联统治下乌克兰境 内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核子反应堆事故。该事故被认为是历史上 最严重的核电事故,也是首例被国际核事件分级表评为第七级事 件的特大事故(目前为止第二例为2011年3月11日发生于日本福 岛县的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 1986年4月26日凌晨1点23分(UTC+3),乌克兰普里皮亚季邻近 的切尔诺贝利核电厂的第四号反应堆发生了爆炸。连续的爆炸引 发了大火并散发出大量高能辐射物质到大气层中,这些放射性尘 埃涵盖了大面积区域。这次灾难所释放出的辐射线剂量是二战时 期爆炸于广岛的原子弹的400倍以上。 经济上,这场灾难总共损失大概两千亿美元(已计算通货膨胀), 是近代历史中代价最“昂贵”的灾难事件没有之一。 。
核安全案例

核安全案例
核安全案例是指在核能领域中发生的与核安全相关的事件或事故。
下面是十个关于核安全案例的例子,以满足题目的要求:
1. 2011年福岛核事故:福岛核电站在日本遭受了9.0级地震和海啸的双重打击,导致核反应堆熔毁,释放了大量的辐射物质,对周边地区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2. 切尔诺贝利核事故:1986年,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了一次重大事故,导致数十人死亡,大量辐射泄漏,对周边地区造成了长期的污染和健康问题。
3. 核泄漏事件对环境的影响:核泄漏事件不仅对人类健康有严重影响,也会对周围的生态环境造成长期的破坏和恢复困难。
4. 核电站的设计和建设:核电站的设计和建设需要严格遵循安全规范和标准,以确保核能的安全利用和运行。
5. 核材料的非法贩卖和使用:核材料的非法贩卖和使用可能导致核武器扩散和恐怖主义活动,对全球核安全构成威胁。
6. 核电站的运营和维护:核电站的运营和维护需要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严格的操作规程,以确保核能的安全利用。
7. 核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核辐射对人体健康有潜在的危害,包括致癌和遗传性疾病。
8. 核安全的国际合作:核安全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各国需要加强合作,共同应对核安全挑战。
9. 核能的替代能源和可持续发展:发展替代能源和推动可持续发展是减少对核能依赖的重要途径,有助于提高核安全水平。
10. 核安全政策和法律法规:各国需要建立健全的核安全政策和法律法规体系,以保障核能的安全利用。
以上是关于核安全案例的十个例子,涉及到核事故、环境影响、材料非法贩卖、运营维护、辐射影响、国际合作、替代能源和法律法规等方面。
这些案例展示了核安全领域的重要问题和挑战,需要各国共同努力,确保核能的安全利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留下来的问号这里是满目疮痍的景象:玻璃碎片满街,树木茂盛、杂草丛生,狼、熊、麋等动物常在荒凉的街头出没;燕子从废弃的办公大楼上空掠过;当地小河、湖泊里的鱼虾又大又多……渺无人烟的切尔诺贝利小镇已成为各种野生动物的乐园。
目前,切尔诺贝利核污染区建筑物仍完好保留了当年被毁后的场景。
不久前,乌克兰旅游界拟把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废墟开发成旅游景点。
对此,乌克兰紧急情况部部长巴洛加对媒体说,他对此事持赞同立场,认为这一想法有利于经济,并可满足世界各地人们对该地区的好奇心。
巴洛加指出,这个计划应该让正规的专业旅游公司去操作。
1986年4月26日,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反应堆发生爆炸,造成30人当场死亡,8吨多强辐射物泄漏。
此次核泄漏事故使电站周围6万多平方公里土地受到直接污染,320多万人受到不同程度核辐射侵害。
两个重要的原因,使这场悲剧不能就此被忘记。
第一,如果我们忘记切尔诺贝利,就等于在未来增添了更多相似的技术和环境悲剧的可能;第二,超过7 00万人的遭遇使我们无法奢求忘记这场悲剧,他们每天仍在忍受1986年那场灾难带来的痛苦。
切尔诺贝利留下的遗产与教训将会世世代代传播下去。
——前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位于乌克兰首府基辅的北部接近白俄罗斯边境的一块平坦的沼泽地上。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核电站在当时绝不仅仅只是一座核电站,它还被赋予了太多的政治含义——被认为是国家强大的象征。
1986年4月26日,前苏联(现乌克兰境内)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机组发生爆炸,8吨多强辐射物质倾泻而出,使5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受到污染,320多万人遭受核辐射的侵害。
20多年过去了,这场核事故造成的生态灾难后果远未消逝。
切尔诺贝利灾难何时真正结束2000年12月14日,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正式全部关闭。
西方国家已经承诺,将在2015年前援助乌克兰7亿多美元,在出事故的第四号反应堆周围建起一个新的“石棺”,以防止核辐射外泄。
这一工程非常紧急,而且危险性也很大。
现在将爆炸的核反应堆包裹起来的“石棺”是灾难发生时紧急“建”成的,当时直升机向发烟燃烧的核反应堆撒了大量沙子和水泥,为的是掩盖闷燃的反应堆。
另外,庞大的起重机在遥控之下,在上边又放上了重达数百吨的钢板,这样,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第四号反应堆几乎变成了一座钢筋混凝土小山。
在小山下边,潜藏着近200吨重的放射性熔质、尘埃、有毒物质和各种建筑碎片,其中只有3%在爆炸时喷射出来,其余的仍然在里面,其中包括30吨放射性尘埃。
这座反应堆根本没有被完全封闭起来,大量的雪和雨渗透到里面,每年进到里面的水有3000立方米之多。
顶部时刻都有塌陷的可能,而且随着水的大量进入和流出,钚和铀等放射性物质也会跟着泄漏出来。
如何控制水和尘埃的问题一直没有解决,核燃料必须要抽出来,否则还会再次发生事故。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负责人维塔利·托尔斯通诺格夫对问关闭核电站情况的记者说:“结束?你们认为切尔诺贝利的关闭就意味着结束吗?这只是一个开始。
这座核电站即使关闭了,这里的问题不会解决。
”今天我们该如何正确认识核能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在核电发展历史上是一次非常严重的事故,造成空前的国际影响。
切尔诺贝利事故也为今后核能在技术上、管理上及事故处理方面向世界提供了许多难得的而且是宝贵的经验教训。
这次事故是由几个没有想到的事件的综合原因所造成的,其教训是深刻的,我们应该从积极方面去考虑。
如果就此而放弃核能,那么正如前苏联国家原子能利用委员会的报告所指出的:“将大大地增加有机燃料的开采和消耗。
由于后者连续不断地向生物圈释放有毒化学物质,这对于人类无疑将增加疾病的危险性,还增加对水资源和森林的破坏。
”核能是一种清洁能源和一种保护天然资源的手段,这在全球科技界已经达成共识。
中国工程院院士潘自强指出,我国的核电站与煤电站相比,“排放的温室气体只有百分之一,在现有的各种能源中,核电对环境的污染是最低的,这也是国际科技界一致的结论”。
时代对以核能为代表的新能源发展提出了迫切需求,在广泛吸取切尔诺贝利安全教训的基础上,一批新型核电站在世界各国相继建成。
截至2004年底,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建成并投入运行的核电站已有440座,装机容量超过30000亿千瓦,占世界发电总装机容量的21%以上。
另外,全球还有26座核电站正在建造之中,正在设计、准备建设的核电站则至少还有100座。
切尔诺贝利到底污染了多少地区1986年4月26日凌晨1时24分,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第四号核反应堆进行的半烘烤试验不幸发生逆火,引发爆炸,8吨多强辐射物质混合着炙热的石墨碎片和核燃料碎片从四号反应堆中喷涌而出,核反应堆很快熔毁,第四号反应堆的值班员瓦列里·科迪姆丘克一瞬间就被灼热的热浪夺去了生命。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乌克兰共有包括47万儿童在内的250万核辐射受害者处于医疗监督之下。
核辐射导致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增加了10倍多,部分东欧国家也受到一定程度的核污染。
大量的放射性核素碘-131和衰变期很长的铯-137通过空气的流动扩散,严重污染了事发地点周边的空气、土壤和河流,破坏了当地自然环境以及生态系统。
据估测,事故的后果还要经过一个世纪才能完全消除。
在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死区”内,当初为了封存4号核反应堆而浇注的混凝土“石棺”出现了多处裂缝,顶棚已开始下沉。
专家称,“石棺”的状况十分令人担忧,而“石棺”下封存的近200吨核原料如果得不到及时处理,随时可能再次出现1986年4月26日发生的核泄漏;状况岌岌可危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仍将是悬在乌克兰和周边地区人民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爆炸发生后,当局从这一地区撤出了10万多人。
尽管有关人员已经对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的各种数据及影响进行了详细的调查,但是情况还是不甚明了。
据当时统计,爆炸后乌克兰及其邻近地区儿童甲状腺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几乎是正常发病率的100倍。
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的受害者据说有数百万。
乌克兰政府公布的分类赔偿名单中有近300万人,这些人可以得到政府提供的数额不多的福利。
“许多情况我们到现在仍然不知道,”红十字国际委员会成员对美联社说,“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告诉那些受害者,他们不会被遗忘。
”“我们必须保证,不会再有第二个切尔诺贝利事件发生。
”究竟多少生命死于这场灾难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事故发生后,当时的前苏联政府先后组织了约60万人进入隔离区进行清理抢救工作。
当时的报道记载,在核电站废墟上,由于机械设备大量损坏,现场的清理许多工作是依靠人工完成。
救援人员身穿防护服,以每组40秒的工作时间轮流进入现场,清理可能引发再次爆炸的危险品。
在外围污染地区的清理工作接近尾声之后,参与污染清理人员的命运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有媒体报道说,因为遭受急性核辐射,当时参加清理抢救的60万人当中,已经有7000多人在事故发生后的5年内陆续离开人世。
而这个数据与后来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委员会公布的“六个月之内造成28人直接死亡”的数据相去甚远,究竟有多少人在事故中因为受到核辐射而死亡,成了此后20年世界各国媒体争论的焦点。
目前对切尔诺贝利事故后果的评价,比较具有权威性的是1996年4月国际原子能机构、世界卫生组织和欧洲委员会联合举办的“国际切尔诺贝利事故1 0年大会”上作出的大会报告。
报告认为,这起事故共造成30人死亡,其中28人死于过量的辐射照射,另外2人死于爆炸。
其长期的健康效应,根据10年的观察,除儿童甲状腺癌发生率增加外,迄今尚未观察到可归因于这起事故的其他任何恶性肿瘤发病率的增加和由该事故引起的遗传效应。
英国《卫报》今年4月初报道称,即将出版的一系列新报告彻底推翻了之前的结论。
来自欧洲议会团体、绿色和平组织以及英国、德国、乌克兰和斯堪第纳维亚地区的医疗基金会的科学家和医生们指出,可能有大约50万人因这次事故而死亡,而且至少还有3万人将死于和这次核泄漏事故有直接关系的癌症。
不过,国际原子能机构和世界卫生组织表示,这次事故直接引起的死亡只有50例,最多可能会有4000人最终死去。
两个联合国机构还表示,在事故过后20年里只有9名儿童死于甲状腺癌症。
乌克兰国家辐射保护委员会副主任尼可莱·奥梅里安内茨并不同意联合国的结论:“在乌克兰,有200万人被官方划为切尔诺贝利事故受害人,他们当中至少有50万人,也许更多,已经死去。
研究表明,有34499名从事过切尔诺贝利事故后现场清洁的人已经死亡。
这些人的癌症死亡率是乌克兰其他人口的3倍。
”“我们已经发现,由于在这次事故之后长期暴露于辐射之下,婴儿的死亡率上升了20%~30%。
国际原子能机构和世界卫生组织忽视了这些信息。
2005年3月,我们把这些信息寄给了他们,6月份我们又寄了一次。
可是他们没有说明为什么没有采纳这些信息。
”奥梅里安内茨说。
什么导致灭顶之灾专家称,这次事故是由几个没有想到的事件综合作用所导致,其教训是深刻的。
当时为检修,计划4月25日第四号机组停闭反应堆。
在停堆之前,以某种规定的方式在8号发电机上要进行一些常规试验,以保证在断电期间发电机维持机组的本身用电。
类似的试验在切尔诺贝利电站已经进行过。
可是,在切尔诺贝利核电站8号发电机上进行试验的工作大纲,以及根据这个大纲要进行的这些试验都没有认真准备,也没有得到必要的审批。
工作大纲质量低劣,以一种纯粹公式化的方式草拟了有关安全措施的部分。
除此之外,该大纲基本上没有附加安全措施的规定,也降低了反应堆的安全性。
尽管如此,试验仍然进行。
操作人员当时想尽可能迅速地完成这项实验。
没有充分准备,进行实验时不遵守规程,也没有遵守实验大纲本身的要求,对反应堆装置操作的轻率,证明操作人员没有掌握有关反应堆工艺过程的专门知识,也不懂得反应堆潜在的危险。
反应堆设施的设计者,没有提供能够防止第4号机组这样的事故的安全保护系统,因为他们认为发生这样的组合事件是极不可能的。
最初认为,事故的主要原因是该机组操作人员违背操作指令和规程的这些极不可能事件的组合所造成的。
其实,切尔诺贝利爆炸事故发生前半年,库尔斯克核电站的一位专家就曾给国家核能监督委员会写信,警告说这种核反应堆的危险,但主管上级没有认真对待这一警告。
事故发生后,1986年5月1日,核电站安全监督小组组长向原子能研究所所长提出一个看法:“事故并非操作人员违章所致,而是因为反应区结构有缺陷。
”1986年7月2日和17日,有关部门召开跨部门科技会议,讨论了反应堆的结构缺陷。
尽管如此,他们还是把事故原因归结为操作上的错误。
有专家指出,导致切尔诺贝利事故的根本原因是核电站的设计有重大缺陷。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外部缺乏现在核电站都会加盖的安全壳,“没有这个安全壳,它一爆就都跑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