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事故分析

合集下载

核电站辐射事故案例分析与教训

核电站辐射事故案例分析与教训

核电站辐射事故案例分析与教训核电站作为一种高效的能源供应方式,在为人类社会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也伴随着潜在的风险。

辐射事故一旦发生,其后果不堪设想。

下面将通过对一些典型的核电站辐射事故案例进行分析,总结其中的教训,以期为未来的核电站安全运行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1986 年 4 月 26 日,位于苏联乌克兰普里皮亚季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了史上最严重的核事故。

当时,在进行一项反应堆安全测试时,由于操作失误和设计缺陷,反应堆功率急剧上升,引发了爆炸和大火。

大量放射性物质被释放到大气中,污染了周边广大地区。

事故的主要原因包括:操作人员违反安全规定,对反应堆的特性和操作流程认识不足;反应堆设计存在缺陷,缺乏有效的安全保护机制;管理不善,安全文化缺失,对潜在风险的评估和防范不足。

这次事故带来了极其严重的后果。

大量人员受到了高剂量的辐射,导致急性辐射病和长期的健康问题,包括癌症、心血管疾病等。

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遭到了极大破坏,土壤、水源和植被受到污染,许多动植物物种受到影响。

经济损失巨大,包括清理和修复工作的费用、土地的废弃以及相关产业的损失。

二、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2011 年 3 月 11 日,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了 90 级强烈地震,并引发了巨大的海啸。

福岛第一核电站受到了地震和海啸的双重冲击,导致反应堆冷却系统失效,发生了核泄漏事故。

造成这次事故的原因有:核电站的选址和设计未能充分考虑到极端自然灾害的影响;应急响应机制不完善,在灾难发生后未能及时有效地采取措施;长期以来对核电站安全的监管不足,对可能出现的风险估计不足。

福岛核事故对当地居民的生活和健康产生了深远影响。

许多居民被迫撤离家园,长期处于流离失所的状态。

大量土地受到污染,农业和渔业遭受重创。

周边地区的旅游业也受到了极大冲击。

此外,核泄漏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放射性物质在海洋中扩散,对海洋生物和渔业资源构成威胁。

三、三哩岛核电站事故1979 年 3 月 28 日,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三哩岛核电站发生了部分堆芯熔毁事故。

切尔诺贝利事故原因分析

切尔诺贝利事故原因分析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事故原因分析1986年4月26日,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4号反应堆发生爆炸,死16.7万人,损失120亿美元,是世界上最严重的核电站事故。

这次事故是发生在该机组计划停堆检修,做一个透平发电机运行状态试验的过程中,反应堆出现突然的功率波动导致反应堆毁坏和堆芯积累的一部分放射性物质释放到大气中。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位于乌克兰北部,距首都基辅只有140公里,它是原苏联时期在乌克兰境内修建的第一座核电站。

曾几何时,切尔诺贝利是苏联人民的骄傲,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安全、最可靠的核电站。

但1986年4月26日的一声巨响彻底打破了这一神话。

核电站的第4号核反应堆在进行半烘烤实验中突然发生失火,引起爆炸,据估算,核泄漏事故后产生的放射污染相当于日本广岛原子弹爆炸产生的放射污染的100倍。

爆炸使机组被完全损坏,8吨多强辐射物质泄露,尘埃随风飘散,致使俄罗斯、白俄罗斯和乌克兰许多地区遭到核辐射的污染。

在多次观看了切尔诺贝利事件的纪录片后,在人员操作的失误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我做了如下总结:1、测试计划不周;理者对测试的技术理解有差异;改正措施不当;违反规定;缺乏安全训练,安全责任分工不明;紧急情况处置不当2、为准备测试员工已工作了24小时;负责试验的工程师对核反堆知之甚少;程序的质量低。

3、操作员粗心大意并违犯了规程,部分是由于他们未察觉反应堆的设计缺陷。

一些程序的不规则促成了事故发生。

另一原因是安全干事和负责该夜实验操作员之间的通讯不足。

4、操作工的操作未达到设计的装置条件偏离规定的操作规程,忽视安全规程;作工过分自信;违反一系列的操作规定;总工程师过于“热心”。

5、测试未经俄罗斯核建设委员会批准;设定工作顺序的方法错误;物资和工程设备的管理不当;紧急反应物资和设备不足;对其他装置发生的事故保密。

6、自建设开始未对修改后的标准进行更新;缺乏工程安全设备以避免操作工失误;系统的安全系数不当。

对于由于反应堆自身安全系数不足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我做了如下分析:1、反应器的一个更加重大的缺陷是在控制棒的设计。

核电厂事故案例分析与教训

核电厂事故案例分析与教训

核电厂事故案例分析与教训核电厂事故,这可不是闹着玩儿的事儿!咱们今儿就来好好扒一扒那些让人揪心的核电厂事故案例,顺道琢磨琢磨能从里头吸取啥教训。

先来说说大名鼎鼎的切尔诺贝利核事故。

那场面,简直就是一场噩梦!1986 年 4 月 26 号的那个凌晨,乌克兰普里皮亚季市的切尔诺贝利核电厂 4 号反应堆突然就炸了。

当时有一群工人正在进行一项测试,结果操作失误,引发了一系列可怕的连锁反应。

我记得有个纪录片,里面详细展现了事故后的场景,那真叫一个惨不忍睹。

周边的房屋、树木,全都被放射性物质给污染了。

好多人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就暴露在了高强度的辐射中。

有个居民回忆说,当时就看到天空中出现了一道奇异的光,然后紧接着就是一股强大的冲击力,窗户玻璃瞬间就碎了。

再说三里岛核事故。

1979 年 3 月 28 日,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三里岛核电站二号堆也出了岔子。

冷却系统故障导致反应堆堆芯部分熔化。

虽说这次事故没有像切尔诺贝利那么恐怖,但也把大家吓得够呛。

当时在附近居住的一位老太太,后来跟别人讲,她一开始根本不知道发生了啥,就觉得空气里好像有股怪怪的味道,后来才知道是核电厂出了事。

这事儿让她之后好长一段时间都睡不好觉,总担心自己的健康会出问题。

这些事故带来的后果那可太严重了。

首先就是人员伤亡。

好多在事故现场的工人,还有周边无辜的居民,都因为受到了大量的辐射,患上了各种各样的重病,甚至失去了生命。

而且,核辐射这玩意儿可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消失的,它会长期影响当地的生态环境。

土地被污染了,种不了庄稼;河水被污染了,鱼也没法生存。

那咱们能从这些惨痛的事故中吸取啥教训呢?第一,操作一定要规范!那些工人在操作的时候但凡能严格按照流程来,也许很多事故就能避免。

就像咱们平时做数学题,步骤错了,答案能对吗?第二,安全设备得靠谱!核电厂的那些冷却系统、防护装置啥的,必须得经常检查、维护,关键时刻可不能掉链子。

第三,应急响应要迅速。

一旦出了事,得马上有一套有效的应对措施,不能手忙脚乱的。

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故报告

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故报告

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故报告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故报告一、事故简述1986年4月26日,位于乌克兰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严重泄漏及爆炸事故,这是人类历史上最为严重的核事故之一。

此次事故直接或间接导致数十万人受到辐射影响,数千人死亡,对全球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二、事故原因事故的原因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几方面:1.操作失误:在反应堆进行停堆操作时,操作人员未按照规范进行,导致反应堆的冷却系统失效,反应堆温度过高,进而引发了爆炸。

2.设计与建造问题:切尔诺贝利核电站采用的是石墨水冷反应堆,这种反应堆存在设计上的缺陷,如无法有效防止高速流动的水在石墨中滞留,这会导致反应堆温度升高并最终失控。

此外,反应堆的建造过程中也存在着严重的质量问题。

3.政府与监管问题:当时的苏联政府对核能工业的监管存在严重缺陷,没有有效的安全管理体系和应急预案。

在事故发生后,政府和军队的反应迟缓,加剧了事故的严重程度。

4.隐瞒与误导:事故发生后,苏联政府试图隐瞒事故的严重性,没有及时通知周边居民撤离,也没有向国际社会公开真实情况。

这导致了更多的人受到辐射影响,也使得事故的后续处理变得更为困难。

三、事故影响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故的影响深远且持久。

以下是对各方面的影响概述:1.环境和生态:核泄漏和爆炸导致了大量的放射性物质释放到环境中,严重污染了土壤、水源和空气。

动植物也受到了严重的影响,生态平衡被打破。

2.人类健康:放射性物质对人类造成了严重的健康影响。

大量的人口需要撤离污染区,数千人因此失去了家园。

至今,仍有许多人受到辐射影响,患上癌症或其他疾病。

3.经济和社会:事故给当地经济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核电站周边地区的经济活动受到严重影响,大量的企业和产业被迫关闭或迁移。

同时,社会心理也遭受了巨大的冲击,人们对核能的恐惧和担忧情绪长期存在。

4.核能工业发展: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故引起了全球对核能工业发展的重新审视。

许多国家开始重新评估其核能政策,并采取了更为严格的安全措施和监管制度。

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的历史事件分析与评价

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的历史事件分析与评价

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的历史事件分析与评价1986年4月26日,世界上最严重的核事故发生在苏联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

这次事故对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健康产生了严重影响,也成为了核能发展史上的一次重要事件,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

本文将对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的历史事件进行分析与评价。

一、事故原因造成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三点:1.设计缺陷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设计存在缺陷。

它的第四个反应堆采用了不稳定的石墨中微子减速器,这种设计容易导致不稳定的反应,并导致可燃性气体的累积和爆炸。

2.人为因素在事故发生前,工作人员进行了一系列不恰当的操作,包括关闭反应堆的安全装置、忽视警报信号、违反操作规程等。

3.自然灾害1986年4月26日,恰逢乌克兰地区遭遇了强风和冰雹袭击,也导致了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供电系统发生故障。

综合以上三个因素的影响,最终导致了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的发生。

二、事故后果切尔诺贝利核事故造成了严重的后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人员伤亡据统计,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导致了31人直接死亡,数百万人受到了放射性污染的影响,其中大量人员患有癌症等疾病。

2.环境污染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导致周围大片土地和水源受到了严重的放射性污染,导致了大量生物死亡。

这些污染物还通过空气和水传播到了其他地区,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了长期影响。

3.经济损失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导致苏联政府赔偿了大量受灾人员,并进行了大规模的清理和修复工作,造成了巨额的经济损失。

三、事件评价切尔诺贝利核事故是一起极其严重的灾难事件,对人类生存环境和健康产生了长期的影响。

然而,从中我们也可以得到以下几点启示:1.科学技术的进步必须进行有效控制和监管,以确保其安全和可持续性发展。

2.在任何领域的发展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对人的安全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3.灾难事件发生后,必须采取及时、有效的应对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和影响。

4.人类需要对自然和科技具有一定的敬畏之心,以避免重蹈历史的失败。

核事故案例分析与教训总结

核事故案例分析与教训总结

核事故案例分析与教训总结在人类利用核能的历程中,核事故是令人痛心且深刻的教训。

这些事故不仅给当地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也对全球的核能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对核事故案例的深入分析,我们能够总结出宝贵的教训,为未来的核能利用提供重要的参考和指导。

让我们首先回顾一下历史上著名的切尔诺贝利核事故。

1986 年 4 月26 日,位于苏联乌克兰普里皮亚季市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 4 号反应堆发生爆炸。

这次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反应堆设计缺陷和操作人员的违规操作。

在进行一项安全测试时,一系列错误的决策和操作导致反应堆功率急剧上升,最终失控爆炸。

爆炸使得大量放射性物质释放到大气中,放射性尘埃随风飘散,污染了大片地区。

大量居民被迫撤离,周边地区成为了无人区。

许多人遭受了高剂量的辐射,出现了急性辐射病,甚至失去了生命。

长期来看,辐射导致的癌症、遗传疾病等健康问题也困扰着当地居民。

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给我们带来了诸多教训。

首先,在核电站的设计和建设阶段,必须要充分考虑各种可能的风险,并采取严格的安全标准。

其次,操作人员的培训和管理至关重要,必须确保他们具备足够的专业知识和严谨的工作态度,严格遵守操作流程和安全规定。

再者,对于可能出现的事故,要有完善的应急预案和快速响应机制,以便在事故发生时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少损失。

接下来看看福岛核事故。

2011 年 3 月 11 日,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了 90 级特大地震,并引发了巨大的海啸。

福岛第一核电站在地震和海啸的双重打击下,冷却系统失效,多个反应堆发生堆芯熔毁,大量放射性物质泄漏。

这次事故暴露出了核电站在应对自然灾害方面的不足。

尽管核电站在设计时考虑了一定的抗震和抗海啸能力,但实际的灾害强度超出了预期。

此外,事故发生后的应急处理也存在问题,如电力供应恢复不及时、冷却措施实施困难等。

从福岛核事故中,我们得到的教训是,核电站的选址和设计要充分考虑到当地可能发生的极端自然灾害,并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

切尔诺贝利事故分析报告

切尔诺贝利事故分析报告

切尔诺贝利事故分析报告1986 年 4 月 26 日,位于苏联乌克兰普里皮亚季市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了一场震惊世界的核事故。

这场事故被认为是历史上最严重的核事故之一,对人类健康、环境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对切尔诺贝利事故的详细分析。

一、事故背景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是苏联时期建造的一座大型核电站,采用了RBMK-1000 型反应堆。

这种反应堆设计存在一些固有缺陷,例如控制棒设计不合理、正空泡效应等。

在事故发生前,苏联的核能发展迅速,但在安全管理和人员培训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

同时,当时的政治和经济环境也对核电站的运营产生了一定的压力,导致一些安全措施可能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和执行。

二、事故经过1986 年 4 月 26 日凌晨 1 点 23 分,切尔诺贝利核电站 4 号反应堆正在进行一项测试。

在测试过程中,一系列错误的操作和设计缺陷导致反应堆功率急剧上升,引发了爆炸。

爆炸瞬间,反应堆堆芯暴露在空气中,大量放射性物质释放到环境中。

随后,火灾持续了数天,进一步加剧了放射性物质的扩散。

三、事故原因(一)人为操作失误操作人员违反了安全规程,进行了一系列危险的操作。

例如,在测试过程中,他们关闭了一些关键的安全系统,导致反应堆失去控制。

(二)反应堆设计缺陷RBMK-1000 型反应堆的设计存在固有问题,如控制棒的插入机制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导致反应性增加,正空泡效应会使反应堆的功率不稳定。

(三)安全管理不善核电站的安全管理体系存在漏洞,对操作人员的培训不足,对潜在的危险缺乏足够的认识和应对措施。

四、放射性物质的扩散事故发生后,大量的放射性物质随着气流和水流扩散到周边地区,甚至飘散到欧洲其他国家。

放射性物质包括碘-131、铯-137 等,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周边地区的土壤、水源和植被都受到了严重的污染。

许多居民被迫撤离家园,大量的农田和森林受到破坏。

五、人员伤亡和健康影响事故当场造成了31 人死亡,主要是由于爆炸和火灾导致的。

核辐射事故案例分析与教训

核辐射事故案例分析与教训

核辐射事故案例分析与教训核辐射,这个看似遥远却又极具威胁的词汇,一旦因事故而失控,将会给人类社会带来难以估量的灾难。

在科技不断进步的今天,了解核辐射事故的案例,从中汲取教训,对于保障人类的生命安全和环境健康至关重要。

让我们首先回顾一下历史上著名的切尔诺贝利核事故。

1986 年 4 月26 日凌晨,乌克兰普里皮亚季市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 4 号反应堆发生爆炸。

这次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反应堆设计缺陷和操作人员的违规操作。

当时,为了进行一项未经充分验证的实验,操作人员违反了安全规定,导致反应堆功率急剧上升,最终引发了爆炸。

爆炸使得大量放射性物质泄漏到大气中,污染了大片地区。

据统计,这次事故释放的放射性物质是广岛原子弹爆炸的 400 倍以上。

周边地区的居民被迫撤离,许多人遭受了严重的辐射伤害,患上了各种癌症和其他疾病。

甚至在事故发生后的多年里,当地的新生儿畸形率和儿童患癌率仍然居高不下。

除了对人类健康的直接影响,切尔诺贝利核事故还对环境造成了长期的破坏。

土壤、水源和植被都受到了严重的污染,许多动植物物种受到威胁,生态平衡被打破。

而且,这种污染的影响范围远远超出了事故发生地,通过大气环流和水流扩散到了其他地区。

另一个令人痛心的核辐射事故是福岛核事故。

2011 年 3 月 11 日,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了 90 级大地震,并引发了巨大的海啸。

福岛第一核电站在这次灾难中遭受重创,多个反应堆失去冷却功能,导致堆芯熔毁和放射性物质泄漏。

与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不同的是,福岛核事故是由自然灾害引发的。

但在应对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系列问题。

比如,核电站的应急响应机制不够完善,未能在灾害发生的初期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控制局面。

而且,对于放射性废水的处理也成为了一个长期而棘手的问题。

从这两个重大的核辐射事故中,我们可以总结出许多宝贵的教训。

首先,核电站的设计和建设必须要严格遵循安全标准。

从反应堆的设计、建造到运行,每一个环节都要充分考虑可能出现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事故分析
事故经过
1986年4月26日,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4号反应堆发生爆炸,死16.7万人,损失120亿美元,是世界上最严重的核电站事故。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建于基辅市以北130千米,4台机组,总装机400万千瓦,是原苏联最大核电站。

1970年切尔诺贝
利开始修建第一座核反应堆,但总工程师只有建设火电站的经验,整个设计由乌拉尔电力公司设计院进行。

后来由莫斯科Zukh水电设计院接手该项目的设计,该设计院主要是水电设计。

因为物质缺乏,几乎不太可能找到设计人员设计的某些特殊部件,因此设计者真好将就使用他们自己制造的部件。

1977年第一座反应堆投入运行,与原定计划推迟了两年。

管理人员和操作工并不知道1 975年在列宁格勒与此相同的反应堆发生了熔化事故。

对有关规定也进行了修改,因为它们对实际情况不适合,特别是经常移出比规定多的控制棒。

操作工还发现当输出功率很低时反应堆极不稳定。

20世纪80年代初,另外两个反应堆投入运行。

1982年第三座核反应堆活性区发生爆炸并将放射性物质释放到核电站区域,因为对这次事故保密,其他反应堆的操作人员并不知道此次事故的发生。

这期间在整个前苏联的ЯBMK型反应堆还发生了几起类似的事故。

1980年在Kursk发生的事故引起了原子能委员会的注意:因为停电导致无动力驱动控制棒和水泵,40秒后才启动备用电源,在此次事故中因:为冷却水的自然循环量较大才避免了严重破坏。

1983年末,估计切尔诺贝利4号反应堆关闭后透平机还能为反应堆水泵提供一定时间的应急电源,曾建议对该系统
进行测试,但因为装置到1983年底前未获授权,因此对该系统的测试延期进行。

在负责ЯBMK型反应堆的部长处还有其他的事故记录——设计的控制棒因为有裂纹当插入反应堆时引起输出功率剧烈波动,但在操作工的操作记录上没有记录。

1984年3月27日,4号反应堆正式投入商业运行。

1985年报纸上出现了对核电站的批评,能源部命令总工程师替换易燃的遮蔽材料和电缆。

但是因为无不易燃的材料供应,这项计划被搁置。

高层管理人员的注意力集中在应付商业压力,而让总工程师负责装置的操作。

1986年4月,4号反应堆停车检修,并且安排了一系列的测试计划,包括应急电源延迟测试。

但仍然不知道当透平的动量下降后是否能产生足够的电能驱动水泵达40秒。

测试由装置的制造者进行,他们的测试计划与3号和4号反应堆的总工程师讨论了15分钟后即获同意,并没有征求安全检查员的意见,负责反应堆的总工程师也没有到场,正式的批准文件也没有征求核专家的意见。

13时反应堆的输出功率减为一半,两台发电机一台停车。

14时对另一台发电机的测试准备就绪。

为了避免被联锁,紧急反应堆活性区冷却系统断开。

开始准备测试时,Kiev的电力调度员请求供电到23时。

23时重新开始根据拟定的计划对透平机的作用进行测试。

控制棒的自动控制系统被断开,输出功率降低,下降到30MW。

到这一步就没有按照测试的标准规程进行(按标准规程应该放弃试验>,工程师就下一步如何进行没有形成统一的意见。

继续移出控制棒,4月26日1时输出功率稳定在200MW,但这仍然低于推荐的最小功率水平,但是被认为可以继续进行测试。

1时过后,另一台冷却泵很快加入该系统,这就需要移出更多的控制棒。

大量的水进入反应堆引起蒸汽压力降低。

为了避免因为蒸汽压力低导致反应堆关闭,操作人员切断了联锁信号。

1时22分,实验刚刚开始,计算机打印结果表明反应性只有最小保留值的一半。

1时23分透平发电机的紧急调节阀门关闭,透平机无蒸汽,计算机显示反应器功率急剧上升,副控手按下紧急停车按钮试图将所有控制棒放入反应堆活性区,此时控制棒无法全部下降。

爆炸发生了,爆炸掀翻了1000t反应堆外壳,反应堆直接向大气敞开。

工程师没有意识到反应堆已发生了爆炸,还试图用大量的水来控制反应堆,但是所有的泵都无法工作。

发电机房着火,消防队也赶来,关键人物也来到现场。

核电厂厂长被告知反应堆未破坏,只是需要他对产生的放射程度进行分析调查,但据说莫斯科官方拒绝授权。

4月26日下午,有足够的证据表明反应堆发生了爆炸,其他的反应堆也已关闭。

成千上万吨含有硼、铅等的沙石飞
向建筑物。

对相邻城镇Pripyat的调查于4月27日展开。

事故根本原因分析
表7-3和表7-4是事故发生的详细过程和根本原因。

事故后果
事故发生后,反应堆熔化燃烧,引起爆炸,冲破保护壳,厂房起火,放射性物质源源泄出。

用水和化学剂灭火,瞬间即被蒸发,消防员的靴子陷没在熔化的沥青中。

1、2、3号机组暂停运转,电站周围30公里宣布为危险区,撤走居民。

事故发生时当场死2人,遭辐射受伤204人。

5月8日,反应堆停止燃烧,温度仍达300℃。

当地辐射强度最高为每小时15毫伦琴,基辅市为o.2毫伦琴,而正常值允许量是o.01毫伦琴。

瑞典检测到放射性尘埃,超过正常数的100倍。

西方各国赶忙从基辅地区撤出各自的侨民和游客,拒绝接受白俄罗斯和乌克兰的进口食品。

原苏联官方4个月后公布,共死亡31人,主要是抢险人员,其中包括一名少将;得放射病的203人;从危险区撤出13.5万人。

1996年乌克兰官方公布,10年来已有16.7万人死于本事故的核污染,320万人受到 辐射伤害。

灾后两年之中,26万人参加了事故处理,为4号核反应堆浇了一层层混凝土,当为“棺材”埋葬起来。

清洗了2100
万平方米的受污染设备,消除600个村庄的污染物,掩埋50万立方米“脏土”,为核电站职工另建了斯拉乌捷奇新城,为撤离的居民另建2.1万幢住宅。

这一切,包括发电减少的损失,共达80亿卢布(约合120亿美元)。

乌克兰政府已作出永远关闭该电站的决定。

白俄罗斯共和国损失了20%的农业用地,220万人居住的土地遭到污染,成百个村镇人去屋空。

乌克兰被遗弃的禁
区成了盗贼的乐园和野马的天堂,所有珍贵物品均被盗走,因此将污染扩散到区外。

近核电站7千米内的松树、云杉凋萎,1000公顷森林逐渐死亡。

30千米以外的“安全区”也不安全,癌症患者、儿童甲状腺患者和畸形家畜急剧增加;即使80千米外的集体农庄,20%的小猪生下来也发现眼睛不正常。

上述怪症都被称为“切尔诺贝利综合症”。

国际原子能机构专家称,要消除事故造成的污染,至少需100年。

原文地址:/tech/9502.htm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