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龙泉第二中学高三语文9月月考试题

合集下载

四川省德阳市广汉第二中学高三语文联考试卷含解析

四川省德阳市广汉第二中学高三语文联考试卷含解析

四川省德阳市广汉第二中学高三语文联考试卷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象脚花瓶喻丽清(1)啊,真是静得太好。

(2)一个人,走在淡季的博物馆里。

(3)静得这样美,使我仿佛能够“看见”我的每一举步都在推动身边的空气,造成一种透明无声的流动。

(4)静得这样美,使我想及孤独的好处:它总不会使你过分嚣张。

一个人孤独的时候,大喜大怒大哀大乐都不至于了,所有的情绪都似乎冲淡成互容的境地,因而哀愁亦微带着喜悦,快乐亦略有忧郁。

(5)“在群众中,你生活于当时的时代。

在孤独中,你生活于所有的时代。

”那种滋味,只有静中才能明白。

(6)静得这样——有一种和平的寂寞,温柔地在身心里荡漾开来;烫过了的日本米酒的滋味,净白温热,盛在精细的小瓷杯里,独自对抗着屋外的风雪与粗砾;那样脆、那样弱、那样禁不起的——美。

(7)信步来到史诺猎品陈列室。

大象、狮、虎、糜和犀牛。

史诺先生是“五大”名狩猎家之一,专门“枪杀”巨型动物。

每一个标本旁边都有他手持猎枪与动物尸身的合照。

有人会对“死亡的游戏”这样着迷,真叫人吃惊。

(8)不知道史诺先生愿不愿意把自己的尸身也做成一具标本?(9)日本有过一位艺术家,生前曾刻好一具木雕,跟他本人一模一样,只有头发与指甲的部分是等他死后,请人另“栽”上去的。

是的,那木雕上的头发和指甲是“真”的。

然而如果你问我:“真”的是“活”的吗?我却答不上来。

(10)嘘,让亡者安息吧。

我带你去看一只花瓶。

(11)一只真的象脚做的花瓶。

(12)以前有一个人,他本来也可以成为狩猎名家的。

可是,有一次他打了一头疑心的大笨象。

那只象,是头软心肠的母象。

它不能奔躲出枪程之外,完全不是因为它跑不快,而是因为它的小象不能跑快。

那个人后来只要一闭上眼,还仿佛可以清晰地看到沙尘滚滚之中两只象——一大一小——拼命地跑着。

大的顾着小的,小的哀哀惊呼。

枪声响起,老象山崩一样即将倒下,那只小的……我的孩子、我的孩子,快跑,快跑,不要管我,不要停下……他仿佛听见母象力竭声嘶的叮咛……(13)他做梦也不曾想到,那小小的象影,在一片黄尘里竟掉过头来又回到它母亲的身边。

2023-2024学年四川省达州市九年级(上)月考语文试卷(9月份)(含解析)

2023-2024学年四川省达州市九年级(上)月考语文试卷(9月份)(含解析)

2023-2024学年四川省达州市九年级(上)月考语文试卷(9月份)一、积累运用(30分)1.(3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风骚(sāo)冠冕(miǎn)枉然(wǎng)惟余莽莽(mǎng)B.亵渎(zhì)呢喃(nán)禅师(chán)红装素裹(guǒ)C.嘶哑(sī)鲜妍(yán)摇曳(yè)成吉思汗(hàn)D.娉婷(pīng)忧戚(qì)篝火(gōu)心无旁骛(wù)2.(3分)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弛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B.常常要和同业的人比较骈进,好像赛球一般,因竞胜而得快乐。

C.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奋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D.哦,让我的呼吸与自然合流!让欢笑和哀愁洒向我心里,像季节燃起花朵又把它吹息。

3.(3分)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政府应支持公益行业自律机制的建立,这是公益行业自我纠错、清扫门庭、追求卓越的不二法门。

B.他不好好读书,在同学中穿梭往来,拉拉扯扯,说话言不及义,大家都讨厌他。

C.在读书会上,李明同学旁征博引、断章取义,赢得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一致好评。

D.终日强聒不舍的人注定一事无成,只有言行相顾的人,才能做好事情。

4.(3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每当回忆起初中三年的学习生活,老师那严肃的神态,亲切的话语,总浮现在我的眼前。

B.在中华文明悠久的历史中,爱国主义精神一直是中华民族得以发展、生存和凝聚的动力。

C.风油精的主要成分是由薄荷脑、樟脑、桉油、丁香酚、水杨酸甲酯等配制而成的。

D.近年来,许多博物馆利用“云端”开设网上展厅、介绍馆藏,加快了数字化建设的步伐。

5.(6分)默写古诗文。

(1)江山如此多娇,。

(毛泽东《沁园春雪》)(2)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艾青《我爱这土地》)(3),是燕在梁间呢喃。

2020届四川省泸县第二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

2020届四川省泸县第二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

2020届四川省泸县第二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未遂赖海石一辆破破烂烂、没有车牌的小中巴,缓缓启动,晃晃悠悠跟在老太太后面。

文化广场,一群大妈随着音乐起舞。

老太太远远站在她们后面,跟着做动作:甩手、抬腿、扭头、弯腰……突然,老太太身体一歪,瘫软在地。

从停在广场边的破中巴上,跑下来两个中年汉子,抱起老太太,手忙脚乱地按、压、掐了一阵后,急急慌慌地抬上破中巴。

破中巴突突突喘着粗气向医院驶去。

医院,急救室。

医生们正在有条不紊地抢救。

一个护士高声喊:“家属家属,去收费处缴费!”中年汉子迟迟疑疑地向收费处走去。

在收费窗口,中年汉子对护士说:“护士,我是送老太太过来的,我不是家属。

我有他儿子电话。

我的手机打不了,我报号码你打一下她儿子电话好吗?”护士打完电话,往窗外一瞧,中年汉子早跑没影儿了。

三天后。

小酒馆。

彭老板举杯:“任大成,来,我先敬你一杯。

谢谢你把我妈送医院,救了她一条命。

”又说:“我有一事不解,你为什么不用手机直接打我电话?为什么叫医院打?护士打电话的时候你为什么要跑掉?如果不查医院监控,我都不知道是你送我妈来的医院。

”任大成说:“我的手机那时刚好出问题了,打不了。

我跑掉是因为我有事要办,怕医院误会,以为我是肇事者,抓住我不放。

”彭老板说:“哦,原来是这样。

你是我的恩人,我会永远记住你的。

另外,欠你那八十多万工程款,我一定想办法结清给你。

你等我的好消息。

来,我再敬你一杯。

”这回彭老板没有食言,半个月后,他把八十多万元转到了任大成账上。

任大成手下的二十多个工人师傅终于可以安安心心过个年了。

虽然拖欠了两年多,但事情总算有了圆满结果。

把钱款分发给工人后,任大成打算请彭老板喝一次酒表示感谢。

按响别墅门铃后,出来开门的是一个陌生的老爷子。

任大成疑惑地问:“请问彭老板在家吗?”“你是说这别墅原来的主人吗?”老爷子说,“他把别墅卖给我们了,他搬走了。

龙泉中学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龙泉中学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悠然自得(yōu)B. 窃窃私语(qiè)C. 蹦蹦跳跳(bèng)D. 毛茸茸(róng)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的学习成绩不断提高,这使他更加努力学习了。

B. 经过老师的耐心辅导,他的成绩有了显著的提高。

C. 在这次比赛中,他不仅跑得快,而且跳得高。

D. 这个问题很难解决,需要我们大家共同努力。

3. 下列成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雕梁画栋(diāo)B. 遥相呼应(yáo)C. 雕虫小技(diāo)D. 独树一帜(zhì)4.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 沉鱼落雁(chén)B. 息息相关(xī)C. 欣欣向荣(xīn)D. 奇装异服(qí)5. 下列句子中,使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那个孩子像一朵花一样美丽。

B. 他工作非常努力,像一台永动机。

C. 这座山真高,像一座金字塔。

D. 他学习成绩优秀,像一颗璀璨的明珠。

6. 下列诗句中,表达了作者对家乡思念之情的一项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B.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C.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D.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7.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 《水浒传》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施耐庵。

B.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作者曹雪芹。

C. 《三国演义》是一部历史小说,作者罗贯中。

D. 《西游记》是一部神话小说,作者吴承恩。

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借代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那个城市的春天,像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卷。

B. 他挥舞着画笔,勾勒出一幅美丽的山水画。

C. 他的笑声,像春风一样温暖人心。

D. 她的目光,像鹰一样锐利。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9. 《背影》一文中,作者用“ ”、“ ”、“ ”等词语描写了父亲的背影。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4~2025学年度上期高2025届10月阶段性测试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3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陈国栋同志的报告是一个重要文件。

请各大区区长主持讨论,细致地讨论,讨论两次至三次。

我基本上同意这个文件所述的意见。

但觉:(一)假定今年年成比去年确实好的情况之下,征购一千一百亿斤,力争办到,这是变被动为主动的第一着。

今年年成如果在秋收以后确实较去年好,确实证明无妄的时候,为什么不能征购到这个数目字呢?(二)下年度销售计划,我感觉不但一千另二十亿斤,是太多了,这个文件上调整为八百五十五亿斤,似乎也略为多了一点。

是否可以调整为八百亿斤,或者八百一十、二十亿呢?告诉农民,恢复糠菜半年粮,可不可以呢?苦一年、两年、三年,就翻过身来了。

多储备,少食用,以人定量,粮食归户……忙时多吃,闲时少吃,有稀有干,粮菜混吃,仍然可以吃饱吃好,可不可以这样做呢?(三)多产粮,是上策。

田头地角,零星土地,谁种谁收,不征不购,主要为了解决饲料,部分为了人用。

恢复私人菜园,一定要酌给自留地。

凡此种种,可以多收。

既已多收,可以多吃(例如菜)。

(四)好好地精细地安排过日子。

是否可以按照一九五七年的实际产量安排过日子呢?一九五七年的日子不是过得还不错吗?这样做,农民的粮食储备就可以增得较多了。

手里有粮,心里不慌,脚踏实地,喜气洋洋。

……以上几点意见,只供同志们此次讨论的参考,切勿下传。

不对之处,准备修改。

(摘自毛泽东《粮食问题》)【注】材料一是毛泽东于一九五九年七月五日为印发粮食部副部长陈国栋关于一九五九至一九六零年度粮食分配和粮食收支计划调整意见的报告写的批语,题目是毛泽东拟的。

此前毛泽东曾批示:“按人定量,忙时多吃,闲时少吃,忙时吃干,闲时半干半稀,杂以番薯、青菜、萝卜、瓜豆、芋头之类。

”材料二:一个国家唯有立足粮食基本自给,才能掌握粮食安全的主动权,才能保障国运民生。

四川省成都市龙泉二中2018届高三4月月考 英语

四川省成都市龙泉二中2018届高三4月月考 英语

成都龙泉二中2018届高三下学期4月月考试题英语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选择题,共100分)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做题时,先将答案标在试卷上。

录音内容结束后,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试卷上的答案转涂到答题卡上。

1. What did the man buy yesterday?A. A shirt.B. A pair of jeans.C. A pair of shoes.2. How does the man plan to go to wor?A. By car.B. By bus.C. On foot.3. Why isn’t the car’s owner happy?A. The man is standing on his car.B. There is a ite on his car.C. The man drove the car into a tree.4. What does the woman probably want to do?A. Do some shopping.B. Mail a letter.C. get some gas.5. What does the woman mean?A. She can only call once a day.B. She’s not bringing her phone.C. She won’t be abl e to call the man.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7题。

四川省成都市第二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四川省成都市第二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四川省成都市第二中学2024届高三第二次高考模拟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请将选择题答案写在答题卷内或者学校提供的机读卡上。

每题选出答案后,学校考生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2.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卷上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8分)材料一我已经讲过,户是基本经济单位。

但一户中并不是全体成员都参加农业劳动;孩子只是有时候到田地里去,女人通常也不参加农业劳动。

农业主要是男人的职业。

男人和女人的这种劳动分工是产丝地区的一个特点。

它说明了蚕丝工业的发展是产生这种特点的主要因素。

在家庭缫丝业兴旺时期,女人忙于缫丝时,男人正忙着准备稻田。

另一方面,从丝业得到的收入可与农业收入比拟。

这也使人们有可能靠小块农地生活下去。

因此农田的大小一直保持在有限的范围内,农业所需的劳动量也相应地有所限制。

为说明村里的劳力和土地是如何恰当安排的,我可引用几个统计数字。

成年男子是实际的或潜在的农业劳动者,年龄在15至55岁之间,总数共450人。

如果将2758.5亩耕地平均分配给劳动者,每人将得6.1亩。

上文我已经说明了工作速度、稻的生长所需时间,以及得出一个人可耕种约7亩地的结论。

从技术上来说,我已经表明了使用铁耙耕作使得大部分劳动成为非常个体性的。

集体工作不比个体劳动增加多少收成,效率也不会提高很多。

目前的技术已决定了这样大小的一片土地需要多少劳动量。

因此,我们也有了每个农业劳动者能种多少亩地的近似数字。

这一事实对土地占有、对农田分散的制度、对分家的频率以及对小型的户都有深远的影响。

目前,丝业的衰落打乱了传统协调的经济活动。

缫丝工业被现代工厂接收后,农田的大小仍然同过去一样。

2014年高三语文第九次月考语文试题测试题

2014年高三语文第九次月考语文试题测试题

2014年高三第九次月考语文试卷一、语言文字运用。

(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且注音全对的一项是A.一幕幕的令人咋(zhà)舌的车祸惨剧,很多都是酒后驾驶造成的。

在春节即将到来之际,市交警支队方面表示,今年治理酒驾仍坚持以往“零容忍”的态度,杜绝讲人情、“挈(qiè)篮儿”。

B.文化名人洪晃被外交部起诉退房事件,因其为一代名媛(yuán)章含之的女儿而备受关注,也凸显了计划经济时代遗留的经济纠葛(gě)的特殊性。

C.孤独,荡涤(dí)人的矫饰和浮躁;孤独,诠释人的淳朴和淡泊;孤独,凝聚人的内涵和睿智;孤独,提升人的品位和境界。

D.这一次他攥(zuǎn)得很紧,让手忍住了疼痛不缩回来,一面注意着鲨鱼的来到……要是它们在夜里窜(cuàn)上来,你该怎么办?2.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据报导,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于3月30日重申将如期发射“光明星3号”卫星。

这种倒戢干戈....的行为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

B.记者从四川省旅游局新闻通气会上获悉:今年,四川将推出107个丰富多彩春季赏花活动。

三月春意阑珊....,正是踏春赏花的大好时机。

C.在高考成功的诸多因素中,心态是基础。

越临近高考,心理调节越重要。

同学们要善于撂挑子...,丢掉不必要的思想包袱,轻装上阵。

D.美国职业篮球NBA新球星林书豪,近几个月以来成为风靡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偶像级运动明星,在各地掀起一股“林来疯”热潮。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合并后的优酷土豆将拥有最多元化的视频内容、最成熟的视频技术平台和最强大的收入转换功能,并将给用户们带来最高质量的视频体验。

B.校车安全在成为公众关注焦点以后,国务院总理温家宝3月28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通过《校车安全管理条例(草案)》。

C.高招艺术类考生的人数有下降的趋势,但艺考招生对考生文化课成绩要求在不断提高,一些艺考生开始为自己文化课成绩的优劣感到担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都龙泉第二中学高2017届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 本试卷可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

2. 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 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体系是思想完美者的自然形式曹文轩当限制在一定结构中所进行的有条理、有层次、有主次等各种关系的理论建设完成后,我们可以说:“这,便是一个体系。

”“限制在一定的结构中”这几个字很重要,它意味着理论的完整性和观念之间的互涉性。

不管有多少观念,它们都是在一个共同体内。

结构可能是显性的,从理论展开的格式上就可以看出;也可能是隐性的,即表面上看来,这些理论是松散的,随便慨叹的,但在这些理论的深处沉着一种将它们勾结在一起的结构,使它们中间的任何一个观念也不能脱离和游弋于它的引力之外。

当我们说世界上任何一个事物为完美的事物时,这个事物必定是在一定的结构之中的,或者说它是暗含着一种结构的。

这个事物只要一失去联系,逸出结构之外,这个结构对它无约束能力,这个事物便不再是完美的。

体系者只有一个出发点(同时只有一个中心点,或一个终点)。

由于庞大的理论是建设在一个点上的,那么在众多的观念中,则必然存在着母子关系(即若干观念是由于一个根本观念生殖出来的)。

而非体系者没有用心去寻找一个点,而是分别在若干个点上进行理论阐述,结果是:观念众多,但观念之间多为并列关系。

体系者与非体系者,在知识的占有、领会、掌握和生发上,处于两个等级。

前者的知识已形成了一条线,而后者的知识只有无数个不接壤的点,虽然这些点也有许多是闪光的。

当点未转化成线时,就意味着那个人在知识方面还很稚弱和生疏。

有一两个闪光点,这并不难,难的是有一条线——一条结实而又飘逸灵活的线。

但许多人发昏,常去贬低线者,而颂扬点者:“哦,思想家!”殊不知点与线不在一个数量级上。

人们被星星点点的格言迷乱了。

那些只有星星点点思想的思想家们甚至在短期内被人认为是超出创造着体系的思想家们之上的。

把若干观点放在逻辑关系的制约下,体系者的理论有着可贵的、令人肃然起敬的严密性。

而非体系者由于观点之间缺乏派生、推演、呼应等关系,往往矛盾百出,到处可见漏洞。

黑格尔等的体系一丝不苟、密不透风,自然无懈可击。

他们的体系也许是反动的,但就体系本身而言,我们不可指望能以用它的矛戳它的盾的路数将其击毁。

数学般的演绎,杜绝了这种可能性。

体系的粉碎,不可能来自内部,而只能来自另一个体系。

非体系者则必然常常陷于以自己的矛戳自己的盾的尴尬处境之中,他们被粉碎,只需自己的力量就足矣。

体系的创造,并非都是自觉的。

但一个思想完美者在进行学说的创造时,总会自然生发出体系,甚至连那些反体系的人都生发出了体系,如尼采。

没有创造体系的人,是不可能在人们心目中占有位置的。

他们曾经因为创造过一些颇有智慧的格言,一些大胆得让人心惊肉跳的口号,一些切中时弊的观点,一些很让人过瘾的俏皮话,也在短暂的时间中被人们注意过,但终因他们只是只言片语的玩闹,使人们对他们失去了耐心,或因人们终于觉察到他们在学识上与体系者不可匹敌,而被遗忘了。

而那些创造了体系的思想家们、美学家们,却因为他们完整庄严的学说,被人们记住了。

体系有助于人类思维的严格训练。

人类的一般思维有着种种毛病:浮光掠影、混乱、含糊、自相矛盾……因此,一般思维少有成效。

创造了伟大思想和有伟大发现的人们,是在经过严格的思维训练之后出现的。

体系正是这种严格训练的结果。

(节选自曹文轩《思维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年5月版,有改动。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体系意味着理论的完整性和观念之间的互涉性,不管其中有多少观念,任何一个观念也不能脱离和游弋于体系的引力之外。

B.体系和非体系之间的区别在于前者的理论建设存在着并列关系,后者的理论存在着母子关系。

C.非体系者他们的思想中也有许多闪光点,但因为他们的知识只是无数个不接壤的点,也就意味着那个人的知识方面很稚弱和生疏,没有形成体系。

D.非体系者的观点之间由于缺乏派生、推演、呼应等关系,所以他们必然常常陷于矛盾尴尬的境地。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如果你在进行知识的占有、领会、掌握和生发上无法让所拥有的知识形成一条线,那么你的理论无法形成体系。

B.体系者的理论可贵之处在于他们能把若干观点放在逻辑关系的制约之下,具有非同一般的严密性,比如黑格尔的理论体系。

C.思想完美者创造学说时都会自觉生成体系,他们比那些只创造一些格言的人更有影响。

D.人的思维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缺憾,经过严格的思维训练之后,可以产生出创造伟大思想和有伟大发现的人。

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如果分别在很多知识点上进行阐述,观念很多,观念之间互相并列,之间没有内在逻辑关系,则说明知识未形成体系。

B.“一条结实而又飘逸灵活的线”这句话可以理解为他们的思想形成体系,理论之间有较严密的逻辑关系。

C.体系的粉碎不可能来自体系的建立者,只能来自另一个没有建立体系的理论。

D.创造过一些颇有智慧的格言、一些大胆得让人心惊肉跳的口号等的人,要想长久地被人们记住,就必须创造体系和完整庄严的学说。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陆贾从高祖定天下,名为有口辩士,居左右,常使诸侯。

及高祖时,中国初定,尉佗平南越,因王之。

高祖使陆贾赐尉佗印,为南越王。

陆生至,尉佗椎结①箕踞..见陆生。

陆生因说佗曰:“足下..中国人,亲戚昆弟坟墓在真定。

今足下弃反天性,捐冠带,欲以区区之越与天子抗衡为敌国,祸且及身矣!且夫秦失其政,诸侯豪杰并起,惟汉王先入关,据咸阳。

项籍倍约,自立为西楚霸王,诸侯皆属,可谓至强。

然汉王起巴蜀,鞭笞天下,劫诸侯,遂诛项羽灭之。

五年之间,海内平定,此非人力,天之所建也。

天子闻君王王南越不助天下诛暴逆将相欲移兵而诛王天子怜百姓新劳苦且休之遣臣授君王印,剖符..通使。

君王宜郊迎,北.面.称臣。

乃欲以新造未集之越,屈强于此。

汉诚闻之,掘烧君王先人冢墓,夷种宗族,使一偏将将十万众临越,越则杀王已降汉,如反覆手耳。

”于是尉佗乃蹶然起坐,谢陆生曰:“居蛮夷中久,殊失礼义。

”因问陆生曰:“我孰与萧何、曹参、韩信贤?”陆生曰:“王似贤。

”复问:“我孰与皇帝贤?”陆曰:“皇帝起丰、沛,讨暴秦,诛强楚,为天下兴利除害,继五帝、三王之业,统理中国,中国之人以亿计,地方万里,居天下之膏腴,人众车舆,万物殷富,政由一家,自天地剖判,未尝有也。

今王众不过数十万,皆蛮夷,崎岖山海之间,譬若汉一郡,何可乃比于汉王!”尉佗大笑曰:“吾不起中国,故王此;使我居中国,何遽不若汉!”乃大悦陆生,留与饮数月。

曰:“越中无足与语,至生来,令我日闻所不闻。

”陆生拜尉佗为南越王,令称臣奉汉约。

归报,高祖大悦,拜为太中大夫。

(节选自《说苑·奉使》)南越王尉佗者,真定人也,姓赵氏。

秦时已并天下。

至二世时,南海尉任嚣病且死,召龙川令赵佗。

即被佗书,行南海尉事。

嚣死,佗因稍以法诛秦所置长吏,以其党为假守。

秦已破灭,佗即击并桂林、象郡,自立为南越武王。

高帝已定天下,为中国劳苦,故释佗弗诛。

汉十一年,遣陆贾因立佗为南越王。

(节选自《史记·南越列传》)[注]①椎结:同“椎髻”,发髻梳成一撮,形状如椎。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天子闻君王王/南越不助天下/诛暴逆/将相欲移兵/而诛王天子/怜百姓新劳苦且休之/遣臣授君王印B.天子闻君王王/南越不助天下诛暴逆/将相欲移兵而诛王/天子怜百姓新/劳苦且休之/遣臣授君王印C.天子闻君王王南越/不助天下诛暴逆/将相欲移兵而诛王/天子怜百姓新劳苦/且休之/遣臣授君王印D.天子闻/君王王南越不助天下/诛暴逆将相/欲移兵而诛王/天子怜百姓/新劳苦且休之/遣臣/授君王印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箕踞,坐时两腿前伸,形如箕,是一种前倨后恭的表现。

《战国策•燕策三》:“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

”B.足下,敬词。

古代下称上或同辈相称都可用。

《战国策•秦策二》: “愿为足下扫室布席,幸无我逐也。

”C.剖符,符,凭信。

古代分封诸侯或封赏功臣时,将符一分为二,一留帝王处,一授诸侯或功臣,称为“剖符”。

《史记》:“仆之先非有剖符丹书之功……。

”D.北面,面北,面向北。

指臣服于人。

古代君主面南而坐,臣子朝见君主时是面向北的。

《史记•项羽本纪》:“汉王曰: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陆贾极具政治才干。

他深受高祖信任,跟随高祖平定天下;代表朝廷出使南越,成功游说尉佗归顺汉王朝,得到高祖的肯定,被任命为太中大夫。

B.尉佗自傲自大。

与陆贾会面时,他举止无礼,态度轻慢;认为自己既有将相之才,亦有帝王之能,且南越君民同心,足以与汉王朝分庭抗礼。

C.尉佗亦能审时度势。

他本为龙川令,受命于任嚣,代任南海尉,趁天下大乱统一了南越;后听从陆贾的劝导与建议,接受朝廷封赏,臣服于汉王朝。

D.陆贾游说技巧高超。

为说服尉佗,他从国力、军事等方面分析了对方可能面临的情势,进而使其醒悟到只有遵从朝廷的约束才能保住切身利益。

7.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今足下弃反天性,捐冠带,欲以区区之越与天子抗衡为敌国,祸且及身矣!(2)吾不起中国,故王此;使我居中国,何遽不若汉!(二)古代的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八声甘州辛弃疾夜读《李广传》,不能寐。

因念晁楚老、杨民瞻①约同居山间,戏用李广事,赋以寄之。

故将军饮罢夜归来,长亭解雕鞍。

恨灞陵醉尉,匆匆未识,桃李无言。

射虎山横一骑,裂石响惊弦。

落魄封侯事,岁晚田间。

谁向桑麻杜曲,要短衣匹马,移住南山?看风流慷慨,谈笑过残年②。

汉开边、功名万里,甚当时、健者也曾闲。

纱窗外、斜风细雨,一阵轻寒。

注:①杨民瞻,辛弃疾的友人。

②杜甫《曲江三章》其三:“自断此生休问天,杜曲幸有桑麻田,故将移住南山边。

短衣匹马随李广,看射猛虎终残年。

”8.本词上阙选取了李广的哪些事迹?这样选材有什么表达效果?(5分)9.下阙寄寓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

(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借景抒情蕴含飘零之感、离别之恨、迁谪之远的诗句是,。

(2)《行路难》中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仍能到达理想的彼岸,表现了诗人积极乐观的精神的诗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