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抗病毒治疗-选对方法很重要
乙型肝炎慢性病防治全面指南(2023

乙型肝炎慢性病防治全面指南(2023乙型肝炎慢性病防治全面指南(2023)一、概述乙型肝炎(HBV)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全球性传染病,主要通过血液、性接触和母婴传播。
乙型肝炎慢性化的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肝癌等严重并发症,对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为了提高乙型肝炎慢性病防治水平,降低疾病负担,本指南从预防、诊断、治疗和康复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建议。
二、预防措施1. 疫苗接种:推荐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乙肝疫苗,按照0、1、6个月的三针接种程序进行。
成人乙肝疫苗接种可根据个人需求和医生建议进行。
2. 乙肝免疫球蛋白:对于乙肝病毒暴露人群,如乙肝病毒感染的母亲、新生儿等,可给予乙肝免疫球蛋白预防性注射。
3. 严格血液制品管理:加强血液制品的筛查和监管,确保临床用血安全。
4. 预防性措施:提倡安全性行为,使用安全套;避免共用针具、刀具等个人物品。
三、诊断与评估1. 血清学检测: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表面抗体(HBsAb)、乙肝病毒e抗原(HBeAg)、乙肝病毒e抗体(HBeAb)、乙肝病毒核心抗体(HBcAb)等。
2. 病毒载量检测:实时定量PCR法检测HBV DNA水平,评估病毒复制程度和传染性。
3. 肝功能检测:包括血清ALT、AST、ALP、总胆红素、白蛋白等指标,评估肝细胞损伤和肝功能状态。
4. 影像学检查:超声、CT、MRI等,评估肝脏形态、结构和功能。
5. 肝脏活检:在必要时进行,评估肝脏炎症程度、纤维化程度和肝细胞癌变风险。
四、治疗策略1. 抗病毒治疗:首选核苷酸/核苷酸类似物(如恩替卡韦、替诺福韦等)或干扰素(如普通干扰素、长效干扰素等)。
治疗过程中需根据病情变化和药物耐受性调整治疗方案。
2. 保肝治疗:肝功能异常时,可选用保肝药物,如双环醇、水飞蓟宾等。
3. 抗纤维化治疗:对于进展期肝纤维化患者,可选用抗纤维化药物,如扶正化瘀胶囊、肝复乐等。
4. 肝硬化治疗:针对肝硬化患者,需积极治疗并发症,如食管静脉曲张、腹水、肝性脑病等。
乙肝治疗最新指南

乙肝治疗最新指南前言乙肝是造成肝硬化和肝癌的重要原因之一,全球有超过2亿人感染乙肝病毒(HBV)。
目前,持续性抗病毒治疗是乙肝治疗的首选方法。
为了改善乙肝患者的治疗效果,世界卫生组织和欧洲肝病学会等组织制定了乙肝治疗的指南。
本文将介绍乙肝治疗的最新指南,供患者和医生参考。
治疗目标乙肝治疗的主要目标是降低HBV DNA水平,最终达到HBsAg潜伏状态或消失。
乙肝患者的治疗目标可以根据疾病的不同阶段进行调整。
•慢性乙肝患者的治疗目标是降低HBV DNA水平,并恢复正常肝功能,预防疾病进展和并发症。
•肝病肝区分期的患者的治疗目标是降低HBV DNA水平,并控制或逆转肝病活动,预防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
•终末期肝病的患者的治疗目标是改善生命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一线药物目前,世界卫生组织和欧洲肝病学会等组织推荐使用的一线药物是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
核苷类似物通过类似于HBV DNA的结构与逆转录酶竞争结合,抑制病毒DNA合成进而抑制病毒复制。
推荐药物•恩替卡韦(Entecavir,ETV):具有较高的抗病毒活性,短期内能达到较低的HBV DNA水平,预防病毒耐药发生。
•替比夫定(Tenofovir,TDF):具有广谱抗病毒活性,成本较低,病毒抗药发生较低。
该药物有原包装片剂和福州制药接轨的普通片剂,福州制药可与原包装的恩替卡韦一起使用。
非推荐药物•拉米夫定(Lamivudine,LAM):病毒抗药发生较快,具有高度交叉耐药性,使用中应注意。
应用时机一线药物的应用时机因患者疾病的不同阶段而定。
•对于慢性乙肝患者和肝病分期1-2期患者,有HBV DNA阳性、ALT 持续升高的患者或者肝组织有明显炎性或纤维化者,均应采用一线药物进行持续性抗病毒治疗。
•对于肝病分期3-4期的患者,一线药物的治疗效果较差,建议转诊为肝脏移植候选者,或者接受其他治疗模式的管理。
二线药物对于一线药物难以控制病情的患者,可以选择使用二线药物。
乙肝抗病毒治疗用药,看看是怎么回事!

乙肝抗病毒治疗用药 ,看看是怎么回事!乙肝是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简称,其是一种由乙肝病毒(HBV)引起的,且以肝脏炎性病变为主,并会引发多器官损害的世界性疾病之一。
目前,乙肝已经发展为严重威胁人类身心健康的重大疾病。
乙肝作为我国目前流行最广且危害最为严重的一类传染性疾病,其具有根治率低、易复发且合并症严重等特点。
乙肝的发生和发展,不仅会对人们的身心健康产生极大的影响,而且会对乙肝患者的家庭乃至社会带来一定的经济负担。
现阶段,在对乙肝患者进行治疗时,主要以抗病毒疗法为主。
这是国内外肝病学者达成的共识。
目前,欧盟国家批准的用于治疗乙肝的抗病毒治疗药物主要有7种,主要包括干扰素、核苷类药物等。
其中,干扰素又分为普通干扰物和聚乙二醇干扰素。
干扰素自1976年在临床中首次用于治疗乙肝获得较好的疗效后,其逐渐获得广泛的应用。
干扰素主要是通过诱导细胞产生抗病毒蛋白、免疫调节,进而发挥有效的抗病毒作用。
相比于核苷类药物而言,干扰素在治疗应答持续方面更为持久。
聚乙二醇干扰素属于2005年上市的重组干扰素,其相比于普通干扰素的疗效而言,效果更佳且安全性更高。
核苷类药物主要包括L-核苷类药物(如拉米夫定、替比夫定)、脱氧鸟苷类似物(如恩替卡韦)以及无环磷酸核苷类似物(如阿德福韦、替诺福韦)3类5种。
而这些抗病毒治疗药物主要是通过抑制HBV基因复制,进而发挥治疗效果的。
拉米夫定是于1998年上市的第二代药物,经治疗5年后,其HBeAg转换率可达35%。
但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病毒变异的发生率也随之增加。
为有效治疗由于乙肝病毒引发的变异,可将拉米夫定与中药灵芝联合,从而阻止乙肝病毒复制。
目前,由于耐药菌株的出现,及时停药会导致肝失代偿。
因此,该药物已不作为一线药物。
替比夫定是于2006年上市的药物,其具有较高的血清学转换率。
恩替卡韦是于2005年上市的药物,是目前临床中治疗乙肝的抗病毒活性较强的药物,其还具有较低的耐药率。
据相关数据显示,用药3年后,其耐药率仅为1%。
乙肝治疗 实话实说

乙肝病 毒 的繁殖 是 以复制 形式 进行 乙肝治疗 的长期性 。据研 究 , 乙肝 病毒复 的 , 在 人体细 胞 内不 断地 复制 “ 件 ” 制 的速度特 别快 , 它 零 , 它们 不但寄 生在 肝细胞
然后 再 把这 些 “ 零件 ” 组装 成完 整 的病毒 内 , 时也会寄生 在胆管上皮 细胞 以及 肾 有
群
病
之
友
毒 药物 的基 础 上 。 目前得 到 全世 界专 家 承认 的 、真正有 抗 乙肝病 毒 作用 的药 物 有干 扰素 、 米 夫定 、 拉 阿德 福韦酯 和恩 替
卡韦 , 须 选用其 中 1 必 种或 者 2 。 种
了解 了乙肝的难治 性 , 容易 了解 乙 就
现在的药 物治疗不 谈到 乙肝 的可 治性 ,还 要选 择 适宜 肝 的复发性 。说 白了 ,
同时 ,也得 参考 乙肝 病 毒 D NA ( V 效果 都很 有 帮助 。 HB — DNA 的检 测 结果来做 进 一 步的 细分 。 ) 困扁 而 异选检 查项 目
对 乙肝 患 者 来说 , 测 HB DNA 检 V—
有 无 炎症 活动 , 建议 抗病毒 治 疗 。 都
肝 功 能 异 常 、 V— HB DNA 呈 阴 性
可抑 制 H V的 复制并 取得 良效 。 B 对复 发
的治疗要 一 如既往 。 所谓“ 难治 ” 主 要 是 目前 用 于临 床 , 的抗 乙肝一活 药 物 只能 抑 制 乙 肝病 毒 、 病毒
而不 能将 其 彻底 杀灭 和清 除 。
乙肝治疗 的难治性 和复杂性 , 决定 了
除根 ”留下 了“ 巴” 即“ , 尾 , 模板 ” 。停药 的治 疗对 象 : 乙肝病 毒 D A( V D A) 能 “ N HB N ≥l 贝/ 升 ( e g阴 性 者 ≥l4 0拷 毫 Hb A 0 拷 后 , 被抑 制 的乙肝 病毒 得 以“ 苏” 回到 复 , 贝/ 升 ) 丙氨 酸转 氨酶 ( T ≥正 常值 复制状态 , 内的 乙肝 病毒迅速增 加 , 毫 , AL ) 体 这 上 限 2倍 者应 进 行抗 病毒 治疗 。 乙肝 肝 就是复发 , 即俗话所说 “ 又犯病了” 。
乙肝的治疗方案有哪几种

乙肝的治疗方案有哪几种乙肝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肝脏疾病,它会导致肝脏炎症和损害。
乙肝的治疗方案可以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和病人的生理条件来确定。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乙肝治疗方案。
1. 抗病毒治疗:抗病毒治疗是目前乙肝患者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
该治疗方案使用抗病毒药物来抑制乙型肝炎病毒的复制和繁殖,从而减少病毒在患者体内的数量。
常用的抗病毒药物包括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等。
抗病毒治疗可以减轻肝脏炎症、降低病毒载量,并促进肝功能的恢复。
2. 免疫调节治疗:乙肝患者的免疫系统常常处于失调状态,容易导致炎症反应过度或免疫抑制。
因此,免疫调节治疗在乙肝治疗中也占有重要地位。
免疫调节治疗通过使用干扰素、核苷酸酸类药物等来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改善肝脏炎症和抑制病毒复制。
3. 肝脏保护治疗:乙肝患者的肝脏往往处于受损状态,需要给予特殊的保护。
肝脏保护治疗主要是通过使用肝功能保护药物来改善肝脏的代谢和解毒功能,减轻肝脏负担。
此外,患者还需要注意饮食调理,避免饮酒和摄入过多的脂肪,以保护肝脏健康。
4. 肝移植治疗:对于乙肝患者中病情较为严重,肝脏功能已经严重受损的患者,肝移植可能成为最后的治疗选择。
肝移植手术可以用健康的肝脏替代受损的肝脏,以恢复正常的肝脏功能。
然而,由于供体资源的有限性,肝移植手术只适用于特定的患者。
总之,乙肝的治疗方案有很多种,包括抗病毒治疗、免疫调节治疗、肝脏保护治疗和肝移植治疗等。
根据个人的病情和医生的建议,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对于乙肝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此外,患者还需要积极预防乙肝的传播,避免与病毒感染者直接接触,使用安全套等措施来降低传播风险。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治疗策略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治疗策略慢性乙型肝炎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肝脏感染。
全球范围内有超过2亿人感染了乙型肝炎病毒,其中大约有2400万人患有慢性乙型肝炎。
如果不及时干预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如肝硬化和肝癌。
因此,有效的治疗策略对于控制这一传染病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治疗方法和策略。
一、抗病毒药物治疗1. 核苷类似物药物核苷类似物药物是目前最常用和最有效的抗乙型肝炎药物。
它们通过抑制HBV DNA合成来减少或清除体内的HBV载量。
常见的核苷类似物包括拉米夫定、阿德福韦等。
这些药物通常需要长期使用,并根据患者的血液测试结果进行调整剂量。
2. 干扰素治疗干扰素也是一种有效的抗病毒药物,它通过增强免疫系统对乙型肝炎病毒的清除作用来达到治疗效果。
然而,干扰素通常需要使用更长时间(至少6个月)才能达到最佳效果,并且会引起一系列副作用如发烧、头疼和肌肉酸痛等。
二、个体化治疗方案由于乙型肝炎感染程度和表现各不相同,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是非常重要的。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HBV感染血液学指标、肝功能状态等因素来确定最合适的治疗策略。
同时还需要考虑到患者是否存在其他慢性肝脏病变以及是否怀有妊娠意愿等特殊情况。
三、改善生活方式除了药物治疗外,改善生活方式也对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和康复具有积极影响。
以下是一些建议:1. 饮食调整:避免高脂肪、高糖分和高盐的食物,多摄入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
2. 戒酒戒烟:长期饮酒和吸烟会对肝脏造成更大损害,因此最好戒酒戒烟以减轻肝脏负担。
3. 适度锻炼:适量的体育锻炼可以增强免疫系统功能,提高身体抵抗力。
4. 定期随访和监测:乙型肝炎患者应定期进行血清学指标检测、B超检查等,以评估治疗效果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四、预防控制除了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外,预防控制也是减少感染乙型肝炎传播的关键。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预防措施:1. 疫苗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是预防这一传染病最有效的方法。
乙肝抗病毒治疗2024

乙肝抗病毒治疗2024乙肝抗病毒是治疗的关键,但治疗从来就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坚持中逐渐获得阶梯式的进步,最终实现治疗目标。
无论是干扰素还是核苷(酸)类药物,都是一个漫长的治疗过程,尤其是核苷(酸)类药物没有固定疗程,少则3年、5年,长则8年、10年,甚至终身用药。
但无论如何,只要治疗就会有效果,每向上一个阶梯都是一个进步,希望总是在坚持中实现。
第一阶梯基础的胜利之光第一阶梯便是通过抗病毒治疗稳定肝功能,改善肝脏的组织学,减轻肝脏炎症反应,这是最基本的治疗要求,是基础的胜利之光。
如果单纯保肝降酶、利胆治疗,但不抗病毒治疗,虽在短时间内也可改善肝功能,但绝非长久之计,肝脏炎症容易反复。
在肝脏的反复炎症中会不断有纤维化形成,纤维化多了破坏了肝脏的正常结构便形成了肝硬化。
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发病机制是一样的,从肝纤维化到肝硬化就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另外,肝细胞的变性坏死,需要再生,在肝细胞再生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细胞的异常分化,这就是异型增生,异型增生的风险就是发生肝细胞癌。
所以,稳定肝功能,改善组织学,防止肝硬化,降低肝癌的发生这便是抗病毒的重要性之所在。
第二阶梯清除蒺藜之进步第二阶梯是长期有效地控制病毒复制,使病毒低于可检测水平以下,以此降低由病毒介导的免疫反应。
目前推荐一线的核苷(酸)类药物,恩替卡韦、替诺福韦等均有强效的抗病毒作用,在服用2~3个月后,95%以上的患者血清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epatitis B virus-Deoxyribonucleic acid,HBV-DNA)可低于1000copes/ml 的检测下限。
聚乙二醇干扰素抗病毒作用缓慢但持久,研究表明经48~52周的治疗有25%~40%的患者可获得持续的病毒学应答(sustained virological response,SVR)。
SVR是指,在干扰素停药后24周,患者的肝功正常,血清HBV-DNA仍低于1000copes/ml 的检测下限。
乙肝表面抗原检查报告

乙肝表面抗原检查报告一、乙肝表面抗原检查报告乙肝表面抗原检查报告是通过检测人体血液中是否存在乙肝表面抗原来判断乙肝病毒感染的一种方法。
如果检测结果呈阳性,即表示患者体内存在乙肝病毒,一般需要进一步检查其他乙肝病毒相关指标,如乙肝表面抗体、乙肝e抗原等来确定感染的程度和病情。
二、乙肝的治疗方法乙肝病毒感染是一种慢性病毒性肝炎,长期感染可能会导致肝炎、肝硬化、肝癌等严重后果。
因此,对于已经确诊的患者,治疗非常必要。
目前,乙肝的治疗主要分为抗病毒治疗和对症治疗两种方式。
1. 抗病毒治疗抗病毒治疗是乙肝病毒感染的主要治疗方法。
目前常用的药物包括阿德福韦二甲酯、恩替卡韦、拉米夫定等。
这些药物可以抑制病毒复制,减少病毒量,从而延缓病情的发展,避免肝炎、肝硬化等严重后果的发生。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抗病毒治疗需要长期坚持,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副作用,如肝功能损伤、肾功能损害等。
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应该密切关注患者的身体状况,随时调整用药方法和剂量。
2. 对症治疗对症治疗是指对乙肝病毒感染所引起的肝炎、肝硬化等状况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常见的对症治疗包括肝保护治疗、消炎治疗、营养治疗等。
肝保护治疗主要是通过中药、保肝药物等来保护肝细胞,改善肝功能。
消炎治疗则是通过使用消炎药物来缓解炎症反应,改善患者的症状。
营养治疗则是通过合理的膳食结构和多种营养素的补充来维持患者的营养水平,提高机体免疫力,帮助抵御病毒侵袭。
三、乙肝的注意事项1. 注意个人卫生乙肝病毒主要通过血液、体液、母婴传播等途径传播。
因此,预防乙肝感染的关键是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接触感染源。
要勤洗手,避免与乙肝患者共用牙刷、刮胡刀、剃刀等用品,不共用注射器、针头等注射器具,避免不安全性行为等。
2. 定期体检对于有乙肝病毒感染风险的人群,如医务人员、血液制品受血者、性工作者等,应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乙肝病毒感染情况,尽早进行治疗。
3. 饮食健康乙肝病毒感染会引起肝炎、肝硬化等状况,因此在饮食方面应该注意营养均衡,减少对肝脏的负担,尽可能避免吃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同时也应该戒烟限酒,避免过度饮酒对肝脏的伤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已服抗病毒药物近一年,治疗无效,需要停药吗
此种情况下有两个选择,一是继续使用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不过今后疗效估计仍然不佳;另一种方法是停药观察,但有一定风险,即等到谷丙转氨酶上升到正常值上限2倍(最好3~5倍以上),再次重新抗病毒治疗。
停药后需要先在3~4周内检查定量乙肝两对半、乙肝病毒DNA和肝功能1次,一般停药后乙肝病毒DNA滴度越来越高,这是正常现象,不必害怕,但如发现谷丙转氨酶上升(少数患者不到一月后上升很高),则必须7~10天检查一次肝功能。
如发现谷丙转氨酶已经接近正常值上限或稍高于正常值上限,可每周检查肝功能一次,以免时间太长,致使谷丙转氨酶上升太高或者出现黄疸。
再次抗病毒治疗开始后早期每2~4周检查一次肝功能,尽量不使用降酶药,可使用一些保肝药如易善复等,如上升明显,可使用保肝降酶药。
但是一旦总胆红素上升,就必须使用退黄药。
小张听从了医生的分析,决定停药检查。
停药两个月后,检查报告显示乙肝病毒DNA为6.87×10^7拷贝/毫升,肝功能正常。
医生告知暂不必用药,定期随访即可。
又过了2周,检查肝功能仍然正常,但乙肝病毒DNA达到4.72×10^8
拷贝/毫升,乙肝两对半定量检查示乙肝表面抗原为4.6万IU/毫升,乙型肝炎e抗原为1492.51 S/CO。
停恩替卡韦半年后,检查乙肝病毒DNA为3.51×10^8拷贝/毫升,肝功能正常。
乙肝表面抗原和乙型肝炎e抗原高,对病情有影响吗
年轻患者的乙肝大三阳一般表面抗原和e抗原滴度都较高,尤其是免疫耐受期的患者,尤为明显,而他们大多肝功能正常,肝、脾B超没有问题,此时乙肝病毒DNA复制滴度也很高,不能反映病情的轻重。
如40岁以上患者的乙肝大三阳和e抗原滴度也是这么高,则将来容易发生肝硬化和肝癌,应每年数次定期检查。
停药半年没有发病,后面还要治疗吗
患者曾经有过一年抗病毒治疗,停药后没有发病,说明当时处于免疫耐受期,以后需要定期随访。
为了抓住抗病毒治疗机会,最好结合以下建议进行检查:
1. 乙肝病毒DNA 和转氨酶检查,是为了尽早抗病毒治疗;甲胎蛋白和肝、脾 B 超,可以观察有无肝硬化和肝癌。
只有乙肝病毒DNA 阳性,同时谷丙转氨酶上升达以上标准,才可以进行抗病毒治疗。
2. 在停药过程中,一旦发生病情变化,应及时缩短检查
时间。
病例发展小张停药一年后,期间除为乙肝大三阳,乙肝病毒DNA高滴度外,肝功能一直正常。
但一个月前小张参加聚会喝了很多酒,最近发现尿黄,两周后到医院检查乙肝病毒DNA为3.63×10^7拷贝/毫升,谷丙转氨酶178单位/升,谷草转氨酶152单位/升。
谷丙转氨酶升高,乙肝病毒DNA滴度下降,可以抗病毒治疗吗
谷丙转氨酶不但反映了肝细胞损害的程度,更反映了人体清除乙肝病毒免疫能力的强弱,谷丙转氨酶值高,乙肝病毒DNA就可能有一定下降。
患者谷丙转氨酶已经达到正常值上限3倍余,应该马上进行抗病毒药治疗,即使该值上升更高,只要肝脏储备功能较好,就不必害怕。
谷丙转氨酶值像太阳一样,有“日出”和“日落”,值为178属于“日出”,此时正是抗病毒治疗的好时机,应选择强效低耐药的抗病毒药物治疗,如恩替卡韦等。
小张接受了医生的建议使用恩替卡韦重新开始抗病毒
治疗,经过治疗后谷丙转氨酶继续上升至326单位/升,乙肝病毒DNA和e抗原滴度下降明显,半年内转为乙肝“小三阳”。
治疗至今已经3年,仍然维持乙肝“小三阳”的状态,达到满意的疗效。
本文为“家庭用药杂志”独家原创文章。
相关文章,可回复下方序号获取。
或直接点击下方标题阅读4205 最全的护肝食物与药膳
得了乙肝不用慌,规范治疗帮你忙
转氨酶”升高“不一定是肝炎
为什么不胖也患脂肪肝?
成人需要补种乙肝疫苗吗?乙肝疫苗“答疑”
肝功能重要指标解读
肝脏为什么可以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