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注水井堵塞机理与化学解堵研究

合集下载

双河油田注水井酸化解堵实验研究

双河油田注水井酸化解堵实验研究
P ENG Ch u n — y a n g , ZHOU Ho n g ・ y a n , ZHANG Yu a n , L I U Xi n
( H e k o u O i l P r o d u c t i o n P l a n t o fS h e n g l i O i l f i e l d Br a n c h C o . , D o n g y i n g , S h a n d o n g 2 5 7 2 0 0 , C h i n a )
摘要: 注水过 程中 可能对储层造 成损害 的主要原 因都 是注入水 不能适应地 层从 而造 成渗透率下 降。本文研 究分 析 了注 入水 的水质 资料 , 通过岩 心体积流过 量实验 , 分析 了结垢 、 粘土膨胀 以及水 中悬浮杂质造 成堵塞 的可能性 和损害 的程度。针 对各种伤 害 , 通 过室 内评价 试验 , 筛选 出酸液体 系中各 种添加 剂的种类和 用量范 围, 并对 不 同
种类 的酸液进 行 了评 价。通 过岩心 流动 实验 , 模拟地 层酸 化过程 , 对 不 同区块 岩心进 行基质 酸化和 解堵酸 化研 究, 筛选 出合适 的酸化解堵配方及相 应的工艺过程。
关 键词 : 注水 井损 害; 酸化 ; 解堵 ; 双河 油田
E x p e i r me n t s o f t h e a c i d i z i n g a n d p l u g g i n g r e mo v a l o f t h e wa t e r i n j e c t i o n we l l i n S h u a n g h e Oi l i f e l d
e x p a n s i o n a n d s u s p e n d e d p a r t i c l e a r e a n a l y z e d b y a n a l y z i n g l f o w t h r o u g h t h e c o r e v o l u me . Th e d i f f e r e n t s o ts r a n d d o s a g e s o f a d d i t i ve s i n a c i d i z i n g lu f i d s y s t e m a r e s e l e c t e d b y e v a l u a t i n g k i n d s o f a c i d i z i n g lu f i d i n l a b f o r v a r i o u s

油田注水井堵塞原因分析及解堵增注措施研究

油田注水井堵塞原因分析及解堵增注措施研究

油田注水井堵塞原因分析及解堵增注措施研究257200摘要:石油是一种重要的能源。

在油田开发过程中,地下储层的石油储量不断减少,导致井底压力不断降低,从而影响油田的开采数量和效率以及油田的开采安全。

通过注水井向地下储层注水,可以有效控制储层压力,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油田含水率上升过快的情况。

我国大多数油田已经逐渐进入高含水阶段。

由于注水技术的限制和注入水水质差,长期注水作业会导致注水井堵塞,因此需要定期解除堵塞,增加注水井的注入量。

关键词:堵塞;解堵;分析;方案;应用引言油田规模不断扩大,已成为中国重要的物质生产。

是的,但一旦建立了有效的生产能力,在发展期间,一些水坝对残馀物的抵抗力就要高得多。

油井提供油井,从而提供开采石油的能力。

因此,实施技术改造和提高油井的生产能力是我们的重要任务。

1堵塞机理(1)同一井的几次采矿作业对地层造成了损害。

石油和天然气的钻探和开采通常伴随着地层的地质条件。

由于地层内岩石颗粒成分复杂,各种流体成分多种多样,外部流入可能进入地层,对地层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并造成堵塞。

例如,在繁殖过程中细菌产生的钢铁锈斑、支原体和代谢物等,它们在射击场炮眼周围的土层中沉积,导致土层渗透急剧减少。

(2)不适当的开采方法也可能导致油井堵塞。

为了进一步提高原油的质量和产量,通常在现场施工过程中采用较大的生产参数,生产过程的压力差异很大,导致原液体水平下降,液体生产能力大幅度下降,因为流体运动的阻力越来越大,产生的动力越来越大. (3)注入液与层状液有区别。

这是施工期间油井堵塞的常见原因之一。

在勘探和开采过程中,土壤中的其他流体可能流入土壤层。

在液体流动、盐沉积、细菌等过程中地层内部不断形成,导致孔隙通道的横向积累不断减少,地层渗透率自然下降。

2油水井堵塞原因分析2.1结垢堵塞结垢和堵塞是由于储层中的泥浆、沉积物、乳液、蜡、胶质、沥青质和工作流体中携带的外来机械杂质堵塞了孔隙通道,导致储层渗透率降低,最终导致油井产量和注水量减少。

油田注水井堵塞原因分析及解堵增注措施

油田注水井堵塞原因分析及解堵增注措施

油田注水井堵塞原因分析及解堵增注措施摘要:在油田运行过程中,注水井堵塞一直是一个较为棘手的问题。

基于此,文章分析油田注水井堵塞原因并研究解堵增注措施。

取油田注水井的堵塞物,分析堵塞物组成成分和形成机理,确定油田注水井堵塞物的形成原因。

根据分析的注水井堵塞物成分,配置解堵试剂并优化试剂配方。

设计解堵增注施工工艺参数和施工流程,完成对油田注水井解堵增注措施的研究。

通过与两种传统解堵增注措施的对比实验,证明了应用研究的措施后的注水井注入压力明显减少,即研究的解堵增注措施的施工效果更佳。

关键词:油田;注水井;堵塞;原因分析;增注措施引言国内外低孔、低渗油藏普遍采用注水方式开发,但受储层敏感性、水质不配伍等因素影响,储层容易出现注水井堵塞,导致注水井压力升高,注水量下降,对应油井产能降低,影响油田的开发水平。

M 油田属于典型的低孔、低渗储层,投产后一直采用注水开发,初期开发效果较好,但随着注水时间的延长,部分注水井压力明显升高,欠注现象严重。

前期采用土酸酸化、胶束酸酸化等增注措施,初期注水井注入压力降低幅度大,但措施1~3月后,注水井的注入压力又逐渐升高。

因此,针对 M油田注水井注入压力升高较快、常规酸化解堵增注措施有效期较短的问题,急需对该油田注水井堵塞原因进行全面分析,并研究更加高效合理的解堵增注措施。

1.油田注水井现状石油是重要的能源来源,在油田开采的过程中,地下油层的石油储备量不断减少,会导致底层压力不断减少,影响油田开采量和开采效率的同时还会影响油田的开采安全。

通过油田注水井向地下油层注水,有效控制油层压力,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油田含水上升过快的局面。

我国大部分的油田已经逐步进入高含水阶段,由于注水技术的限制、注入水质较差等原因,长期的注水操作会导致油田注水井堵塞,因此需要定期对注水井进行解堵增注操作。

但是随着对油田开发进程的不断推进,开采深度不但加深,注水井堵塞物的成分越来越复杂,对油田注水井解堵增注措施的要求越来越高[1]。

油田化学解堵技术研究与探讨

油田化学解堵技术研究与探讨

油田化学解堵技术研究与探讨摘要:油田进入含水期开发后,由于水的热力学不稳定性和化学不相容性,地层伤害、井筒结垢等问题时有发生。

作为三次采油的重要方法之一--聚合物驱油技术在获得较好的增油降水效果的同时,注入的聚合物也常造成油水井近井地带的堵塞。

本文主要对油水井近井地带堵塞原因诊断和聚合物凝胶堵塞的化学解堵技术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油井堵塞诊断聚合物化学解堵稠油解堵原理一、油井堵塞概述油井堵塞是油气层伤害的表现之一。

在进行钻井、完井、采油、增产、修井等各种作业时,储集层近井地带流体(包括液流、气流或多相流)产出或注人能力有任何障碍出现时,油气层伤害也就随之产生了。

不论是钻井、采油、注水开发,还是在提高采收率的各种作业中,油井堵塞问题都是普遍存在的。

在钻井完井过程中存在钻井液的的固相颗粒、固井液的淋滤、射孔液的水锁、试油作业当中的脏液以及各种入井流体的滤失等的堵塞问题。

在注水采油过程中,只要有水存在,在各个生产部位都可能随时产生结垢,这些垢统称为油田垢。

其中,蜡、沥青、胶质的混合沉析物俗称为有机垢,出砂及有机垢的混合物俗称为泥垢,还有细菌垢(或称生物垢)等。

注蒸汽采油、聚合物驱油、碱水驱油作为提高采收率方法的重要技术,生产中遇到的结垢问题除了与注水采油时碰到的结垢问题类似以外,还因为驱油时分别有蒸汽、聚合物、碱液的存在,导致硅垢和聚合物垢的生成。

我国很多油田都存在结垢和油井堵塞问题。

由于油田结垢对原油生产的种种不利影响,油田防垢除垢、油井解堵问题在国内外均引起极大重视。

二、油井堵塞诊断技术研究进展油井堵塞诊断属于油气层保护的范畴。

油气层保护的关键和先决条件, 就是正确了解和掌握油气层伤害的机理,但是油气层伤害因素的复杂性,做到这一点又是相当困难的。

在某些情况下,不同的伤害机理往往表现出非常相似的伤害特征和结果,如果不能确切了解油气层伤害的机理,采取的伤害解除措施往往达不到预期目的,甚至可能会加剧油气层伤害的程度。

注水堵塞机理研究

注水堵塞机理研究
性统 计表
K a: m x 临界流速前渗透率最大值 ,0 m ; 1 。 K i: m n 岩样渗透率最小值,0 t。 1 p ; m 速 敏性 强弱 的判 定标 准 :
弱 速敏 0 0 <Dk 0 3 .5 ≤ . 中等偏 弱速 敏 0 3 k o 5 . <D ≤ . 中等偏 强 0 5 . <Dk . ≤O 7 强 速敏 0 7 . <Dk 实 验 结果 表 明 , 立油 田岩心 的 临界 流 量 为 0 新 .
方 面 的注水 堵 塞机 理 , 利于解 决好 注水 问题 。 有
关 键词 : 堵塞 机理 ; 感性 ; 敏 配伍 性 ; 观孔 隙 微 中图分 类号 : 3 9 TE 5 文 献标识 码 : 文章 编号 :06 78 (O 11一O 2一 O A 10- 9 12 1 )8 17 3
V= 1 . Q/ A ×9 44 ( )
在 注 水开 发 过 程 中 , 脱 石 因层 间存 在 交 换性 蒙 阳离 子 , 成 围绕 阳 离 子 的水 化 层 , 形 引起 晶 内膨 胀 , 造 成 水敏 [ ; 2 高岭 石 、 利石 呈 片状 或长 条状 存 在 于 伊 岩 石颗 粒 表 面 , 由于 与 岩 石 附 着 力 差 、 间结 合 较 晶
2 1 年第 1 期 01 8
内 蒙 古石 油化 工
17 2
注水 堵塞 机理研 究
王金 峰
( 中国石油吉林油 田公 司油气 合作开发公司 , 吉林 松原 180) 3 0 0
摘 要: 对于注 水 开发 油 田 , 好水 是稳 产 、 注 上产 的 关键 , 影响 油 田 总体 开 发效 果 。 目前 油 田注水 它 还 存 在诸 多问题 , 结合 新 立 、 面 台、 字井 油 田的 实际研 究储层 速敏 、 八 情 水敏 、 敏 、 垢 、 酸 结 微观 孔 隙特 征

一种油井化学解堵方法 -回复

一种油井化学解堵方法 -回复

一种油井化学解堵方法-回复油井化学解堵方法是一种常用的措施,用于处理油井管道堵塞问题。

通过使用化学剂,可以有效地溶解沉积物和其他堵塞材料,恢复管道的正常通畅状态。

本文将详细介绍油井化学解堵方法的步骤和原理,并讨论其优点和应用领域。

第一步:问题诊断在采取任何解堵方法之前,首先需要进行问题诊断。

确定油井管道的具体堵塞原因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不同的堵塞原因需要使用不同的解堵化学剂。

常见的堵塞因素包括矿物质沉积物、蜡沉积、油胶结块等。

通过观察沉积物的性质和形态,以及通过测量管道的压力和流量,可以帮助确认堵塞原因。

第二步:选择解堵化学剂根据问题诊断的结果,选择合适的解堵化学剂。

通常,解堵化学剂可分为溶解剂、分散剂和表面活性剂。

溶解剂能够溶解矿物质和有机沉积物,如酸类、碱类等;分散剂可以将大颗粒的堵塞物分散成小颗粒,如聚合物和界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可以改变沉积物表面的亲水性,使其更容易溶解。

根据不同的堵塞原因,可选择单一的化学剂,也可以选择混合使用。

第三步:制备和注入解堵化学剂将选择的解堵化学剂与适当的溶剂或水溶液进行混合,制备成解堵液。

根据油井的具体情况,可以选择直接注入油井管道,或者在注入之前进行预处理。

预处理可以包括清洗管道、加热管道等操作,以优化解堵效果。

注入解堵液时,需要控制注入速度和压力,以避免液体逆流和过载管道系统。

第四步:反应和沉积物清除一旦解堵化学剂注入管道,就会与沉积物发生反应。

这个过程可能需要一段时间,具体时间取决于沉积物的性质和堵塞程度。

在反应过程中,解堵化学剂会溶解或分散沉积物,并将其转化为可流动的液体或小颗粒。

在化学反应结束后,需要进行沉积物的清除。

清除沉积物的方法包括使用高压水射流、机械清洗工具以及吸拖工具等。

不同的清除方法将根据管道的材质和堵塞情况而异。

优点和应用领域油井化学解堵方法具有以下优点:1. 高效解堵:化学剂能够快速溶解或分散堵塞物,使管道恢复通畅。

2. 经济实用:相比其他解堵方法,化学解堵方法通常更经济实用,可以减少生产中断和维修费用。

油田化学第5章 注水井调剖与油井堵水

油田化学第5章 注水井调剖与油井堵水

4、泡沫型双液法堵剂 若将起泡剂溶液与气体交替注入地层,就可在地 层(主要是高渗透层)中形成泡沫,产生堵剂。
可用的起泡剂包括

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加聚氧乙烯烷基苯酚醚

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如烷基芳基磺酸盐。
可用的气体包括

氮气 二氧化碳气。
5、絮凝体型双液法堵剂(实验七)
若将粘土悬浮体与HPAM溶液交替注入地层,
第五章 油水井化学改造
第一节
注水井调剖
一、什么叫注水井调剖
油 层 采 收 率 低
界面张力
驱油体系的 洗油效率低 润湿性 水油流度比 地层非均质性
驱油体系的 波及系数低
一、什么叫注水井调剖
吸水能力好
吸水能力差
一、什么叫注水井调剖
含油饱和度高
•油层是不均质的; •注入水沿阻力最小的地方前进; •高渗透层流动阻力小; •由于注入水的冲刷,使油层的 不均质性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加剧; •注入水的波及系数低,采收率低, 油井含水上升快。
按起作用的 工艺分类
1、单液法
定义: 向油层注人一种工作液,这种工作液所带 的物质或随后变成的物质可封堵高渗透层. 基本原理:
注入过程中
进入地层后


溶液、乳状液、 溶胶、悬浮体 凝胶、冻胶、 沉淀、固化物
流动性降低
2、双液法
定义: 向地层注入相遇后可产生封堵物质的两种 工作液(或工作流体)。 基本原理: 隔离液作用: 调节封堵位置
5、分散体型堵剂
主要是固体分散体。 用于封堵特高渗透层。 粘土/水泥 碳酸钙/水泥和粉煤灰 水泥
第五章 油水井化学改造
第三节
油水井防砂法
前 言
(1)出砂危害 油井出砂: (1)采油层段堵塞; (2)管线和设备堵塞; (3)抽油泵磨损; (4)井壁坍塌,使套管受挤压而变形; 水井(主要在洗井或排液时发生): 引起水层堵塞。

低渗透老油田堵塞成因分析及综合解堵技术

低渗透老油田堵塞成因分析及综合解堵技术

低渗透老油田堵塞成因分析及综合解堵技术【摘要】低渗透老油田是我国石油开采中的重要资源,但随着开采时间的延长,油井堵塞问题日益突出。

本文从堵塞成因、特点和解堵技术等方面展开探讨。

在堵塞成因分析中,主要包括水垢、砂粒堵塞、油气凝析物堵塞等多种因素。

低渗透老油田堵塞特点主要表现为多种原因共同作用、难以预测和复杂多变。

解堵技术综合应用中,化学解堵技术和物理解堵技术被广泛应用,包括油井酸化、渗透剂注入、超声波解堵等。

低渗透老油田堵塞成因分析及综合解堵技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有及时有效地解决堵塞问题,才能保障油田的正常生产。

未来发展趋势将更加注重技术创新和综合应用,以提高油田的产能和效益。

【关键词】关键词:低渗透老油田、堵塞成因、解堵技术、化学解堵、物理解堵、重要性、发展趋势。

1. 引言1.1 低渗透老油田堵塞成因分析及综合解堵技术低渗透老油田是一种具有独特地质特征的油田类型,其堵塞问题一直是影响油田开发效果和生产稳定性的重要因素。

本文将对低渗透老油田堵塞成因进行深入分析,并探讨综合解堵技术的应用。

低渗透老油田堵塞成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沉积物淤积、油气水相分离、油水界面气体生成、沉积物泥化和生物活动等因素。

沉积物淤积是主要成因之一,沉积物通过管道输送至井口后逐渐沉淀在管壁上,导致管道直径变窄,流体流动受阻。

油气水相分离也是造成堵塞的重要原因,不同密度的流体在管道中会发生相分离现象,导致管道内部的流体混合不均匀。

针对低渗透老油田堵塞问题,化学解堵技术被广泛应用。

通过向管道中注入特定的化学物质,可以破坏沉积物结构,改变流体粘度,促进管道内部的流体通畅。

物理解堵技术如超声波清洗和水压冲洗也可以有效解决堵塞问题。

综合运用多种解堵技术,可以更全面、高效地解决低渗透老油田堵塞问题,保障油田的生产稳定性和开发效率。

在未来,随着解堵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完善,低渗透老油田堵塞问题将得到更好的解决,为油田开发提供更好的保障。

2. 正文2.1 堵塞成因分析低渗透老油田堵塞成因分析是解决油田开采难题的重要一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油田注水井堵塞机理与化学解堵研究
摘要:大多数油田已处于开发中后期,主力油田逐渐步入高含水阶段,注水开
发的油田采用大泵提液后,单井配注指标提高,但由于注水层的堵塞问题,导致
注入压力较高,能耗巨大,注水困难,明显制约了稳产和进一步提高采收率。


油田达到高含水期后,往往需进行提液稳产的作业,提液的同时也需保证注水井
有足够的注入能力,以维持较高的地层压力。

为保障注水井的有效注入,目前平
均每口注水井注水半年左右就需要进行一次酸化作业,否则无法实现正常注入,
严重影响了平台的正常生产。

但简单的酸化作业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注水井堵塞
的问题,并且随着酸化作业的增多,酸化有效期会逐渐变短。

因此,有必要对注
水井的堵塞机理及其对注入过程的影响进行研究,并相应的提出增注措施。

关键词:油田注水井;堵塞机理;化学解堵
引言:
随着油田进入开发中后期,进入高含水开发阶段,大泵提液、以水驱油是目
前老油田增产的重要手段,这就需要注水井能够及时的对地层能量进行补充,才
能够保障油田的开发效果。

但是目前很多老油田在生产过程中注水井出现了比较
严重的堵塞问题,配注指标难以实现,造成地层能量亏空,影响了油田的产量。

为保障注水井的有效注入,目前平均每口注水井注水半年左右就需要进行一次酸
化作业,否则无法实现正常注入,严重影响了正常生产。

目前初步分析认为注水
井井筒堵塞的原因比较复杂,主要存在下述几种可能:(1)注入水水质与地层
水存在不配伍问题,造成注入水在地层结垢(2)注入水水质处理不达标,固体
颗粒进入储层造成堵塞(3)注入水中细菌及微生物超标,地层内微生物繁殖造
成堵塞因此,简单的酸化做法也是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注水井堵塞的问题的,并
且随着酸化作业的增多,酸化有效期会逐渐变短。

因此,有必要对注水井的堵塞
机理及其对注入过程的影响进行研究,并相应的提出增注措施。

1.注水地层堵塞机理
1.1地层微粒运移堵塞
地层微粒运移导致的堵塞有两种情况:(1)由于流体流速高或压差波动大,使地层中的固结颗粒脱落导致随流体发生移动,在孔隙中逐渐的堆积,从而阻碍
流体的流动;(2)在注水过程中,因平台设备原因,导致注水井突然停滞,地
层砂粒随水流反吐,部分进入井筒或充填于防砂砾石孔隙之中,使得近井地带渗
透率下降,注水阻力增大。

1.2外来悬浮物机械堵塞
颗粒堵塞的危害可总结为以下5个方面:(1)在井筒表面形成滤饼,使井筒变窄;(2)细小微粒侵入地层,形成内部滤饼,堵塞住地层孔隙及喉道,入侵
半径是孔隙大小、喉道尺寸、流速及微粒大小的函数;(3)沉积在射孔的孔眼内,在局部堵塞水流的通道;(4)在重力作用下,沉积在井底,致使井底抬高,产层厚度变小;(5)沉积在注水管路管壁,给细菌提供较好的繁殖环境,细菌
的繁殖加快。

1.3污油堵塞
注入水中普遍含油,且含量不太稳定,该油污以多种形式损害堵塞地层:(1)截流于井眼周围岩石的孔隙中,以“乳化块”的形态堵塞地层孔隙;(2)分散油及游离油对固相微粒有悬浮的作用,将强化悬浮固体的堵塞;(3)油进入地层,
细菌得到了极好的营养,繁殖加速,导致地层渗透率下降、注水量随之降低。

1.4化学堵塞
主要包括以下4类:(1)铁氧化物堵塞:由于管线和设备的腐蚀,注入水中含铁量逐渐增加,铁离子逐渐被氧化,形成了Fe(OH)3或Fe(OH)2,在溶液
中有2种存在状态:一是以颗粒为晶核形成较大颗粒呈现“软颗粒”形态;二是以
絮状物或胶体状态游离于溶液中。

(2)结垢堵塞:地层水与注入水混配后的水
有明显的轻微的碳酸钙结垢趋势和硫酸钡结垢趋势,注入水可造成地层温度下降
从而产生有机垢。

当地层水与注入水以不同比例混合均产生结垢现象,当地层水
和注入水等比例时结垢量为最大。

结垢是油田水质控制中严重问题,结垢可以发
生在井筒和地层多个部位。

(3)水敏性堵塞:注入水与岩石接触后,引起粘土
分散、脱落、矿物水化、膨胀、运移。

由于储层岩石喉道细小,极易造成渗流通
道阻塞。

(4)酸敏性堵塞:各种酸液(酸性工作液介质或酸化措施)与岩石接
触后,发生生成沉淀,化学反应及岩石被酸溶解解体后产生微粒,也可引起地层
渗透率降低。

2.适合典型油田解堵工艺研究
2.1解堵工艺技术思路
针对典型油田堵塞原因复杂的情况,单纯酸化对注水井实行解堵,并不能起
到良好的解堵效果,在典型油田建议使用复合解堵技术。

复合解堵既能够解除无
机堵塞又能够解除有机物造成的堵塞。

2.2注水井复合解堵体系研究
油田注水井堵塞主要由水质超标、结垢、微粒运移和腐蚀等原因引起,而且
堵塞类型既存在无机堵塞又存在有机堵塞,但无机堵塞和有机堵塞主次有时却无
法判断,建议用复合解堵技术解堵,有机解堵剂和无机解堵剂分别与有机垢和无
机垢作用。

体系特点:(1)无机解堵液主体为固体缓速酸,能够有效解除无机物堵塞,对胶结物溶蚀小,不会造成岩石骨架破坏。

(2)无机解堵液对无机垢和钙质胶
结物具有较强的溶蚀能力,随着时间的延长溶蚀率增加,具有一定的缓速作用。

(3)能够有效解除无机物堵塞,对胶结物溶蚀小,不会造成岩石骨架破坏。

(4)与常规土酸相比,无机解堵液对泥质胶结物的主要矿物溶蚀率很低,小于2%,
对于渤海油田低胶结物储层来说,降低了酸化解堵后岩石颗粒脱离的可能性。

结语
为解决注水井存在的一系列高成本高能耗的现状,研究主要从堵塞机理和增
注两个大方面去寻找好的解决方案。

提出了解堵增注措施,降低注水井酸化成本。

(1)注水井普遍存在注水不足、压力偏高的情况,一些注水井存在多次酸化后
解堵无效的现象。

基于对油田注水井堵塞机理的研究,提出了利用有机解毒剂解
除有机堵塞,无机解堵剂解除无机堵塞的思路,即,利用复核化学解堵的方式解
决注水井堵塞问题,据此开展了室内实验室研究,同时在三口注水井开展了工程
验证,复合化学解堵可有效增大注水量,降低注入水压力。

参考文献:
[1]何松,王珊,邢希金.油田注水堵塞机理及注水标准参数分析[J].石化技术,2017,24(4):208-208.
[2]高永华,于洪旭,李康,等.绥中36—1油田注水井管材腐蚀机理分析及应
对措施[J].涂料技术与文摘,2018(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