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学生心灵的守护者-心理健康与心理辅导
辅导员岗位职责揭秘他们是学生心理健康的守护者

辅导员岗位职责揭秘他们是学生心理健康的守护者辅导员岗位职责揭秘:他们是学生心理健康的守护者在大学校园中,辅导员是承担着重要职责的一群人。
他们默默地工作在背后,为学生提供精神上的支持和帮助。
他们既是学术上的指导者,又是学生心理健康的守护者。
本文将深入探讨辅导员的岗位职责,揭示他们在学生成长中的重要作用。
一、学业指导辅导员是学生的灯塔,他们在学术上提供指导和建议。
他们与学生密切合作,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的困难和挑战,以确保他们能够顺利达成学术目标。
辅导员会关注学生的学业进展,定期与他们交流,提供个性化的学习策略和方法,帮助他们提高学术成绩。
二、生涯规划除了学业上的指导,辅导员还扮演着学生生涯规划的导师角色。
他们了解不同专业领域的就业前景和市场需求,并与学生探讨未来的职业选择。
辅导员与学生一起制定职业目标,提供实用的职业建议和职业发展资源,帮助他们更好地规划未来的职业道路。
三、心理辅导辅导员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并提供心理辅导服务。
大学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扰,如学业压力、人际关系、情绪问题等。
辅导员通过与学生面对面的交流和倾听,帮助他们排解困惑,舒缓情绪,增强心理弹性。
他们也会主动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及时发现潜在困难,并提供专业的心理支持。
四、问题解决辅导员是学生问题的倾听者和解决者。
学生在大学生活中可能会遇到各种问题和困难,如住宿、奖学金、学习和生活等方面的问题。
辅导员作为学生的代言人,帮助他们解决和调解各种问题,协助他们与相关部门沟通和协调,确保学生利益得到维护。
五、活动组织辅导员还负责组织各种富有教育性和娱乐性的活动,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这些活动包括学术讲座、文化交流、户外拓展等,旨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团队合作精神。
综上所述,辅导员在大学校园中扮演着多重角色,他们既是学业的指导者,也是学生心理健康的守护者。
他们通过学业指导、生涯规划、心理辅导、问题解决和活动组织等方面的工作,为学生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和帮助。
正面管教,做学生心灵的守护者

一线快递 ■原因之后,通过积极的应对策略帮助偏科学习者重新找回自信,找到学习的意义和价值,调动他们的韧性和资源去应对学习的困难,从而克服心力委顿,重新找回学习的动力和那个爱学习的自己。
注:本文系福建省福州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课题“积极心理资本对中学生心理应激水平的影响及干预研究”(课题编号:FZ2020GH122)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1]刘洋. 克服偏科[J]. 中学生数理化(七年级数学)(配合人教社教材),2008(3):50-51.[2]郭社峰. 对语文偏科生的辅导[J].新作文(教育科学研究),2009(5):62.[3]黄玉兰,江玲. 动机性迁移应成为纠正中小学生偏科现象的“驱动器”[J]. 现代中小学教育,2008(3):45-47.[4]丁小燕. 高中生个体偏科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7.[5]徐华. 对中学生偏科状况的调查分析[J]. 教学与管理,2010(6):34-36.[6]曲筱莹.中学生偏科的心理因素分析[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34(4):149-150.[7]Kashdan T B,Rottenberg J. Psychological flexibility as a fundamental aspect of health[J]. Clinical Psychology Review,2010(30):7.[8]P o s n e r M I,R o t h b a r t M K. A t t e n t i o n,s e l f-regulation,and consciousness[J]. 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London. Series B,Biological Science,1998(353):1915-1927.[9]Patterson C M,Newman J P. Reflectivity and learning from aversive events:Toward a psychological mechanism for the syndromes of disinhibition[J]. Psychological Review,1993(100):4.(作者单位:福建省福州江南水都中学,福州,350028)编辑/张国宪 终校/卫 虹□ 黄子容〔关键词〕正面教育;情感联结;归属感〔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1)14-0061-02正面管教,做学生心灵的守护者教育应该是一扇门,推开门后是鲜花和阳光,能给学生带来快乐。
做学生身心健康的守护者

做学生身心健康的守护者
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做学生健康的守护者,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是教师应尽的职责与义务。
如何做学生身心健康的守护者呢,结合我自身的工作实践,简单地谈一谈。
我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十分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主要是通过经常与学生交流谈心,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心理状况,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如果发现学生思想出现不良苗头,或者心理有偏差,及时地进行心理疏导。
同时,从生活上、学习上多关心留守生、后进生和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消除学生的自卑情绪,鼓励学生克服学习、生活上的困难,自强不息、奋发图强,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成绩。
比如,班上有一名学生,父母离异,随父亲居住。
而父亲常年在外务工,由年迈的爷爷、奶奶监护,家庭经济又十分困难,该孩子十分自卑,平时孤陋寡言,几乎不与其他孩子交流。
发现此情况,通过几次家访,了解了孩子家庭情况,找到了原因,便把他纳入重点关心对象。
经常找他谈心,鼓励、安慰他,安排他参加集体活动,让他积极融入到班集体中,体现班集体的温暖,经过几个月的关心引导,后来,该孩子学习成绩提高了,自信心增强了,变得活波了。
做学生心灵的守护者

做心灵的守护者坂面中心小学许仙凤本学年我担任的是四年(5)班的班主任,由于班级学生数多,而且其中好动、调皮的孩子多,好多学生是独生子女,比较娇气,根本没吃过苦,受过累。
还有一部分留守儿童生,家长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与思想动态,也滋长了不少坏习惯。
还有电脑游戏、手机游戏、电视等诱惑因素,时不时吸引学生的眼球,分散学生的学习注意力,这给我们的管理工作和教学带来了极大的影响,也是对我们工作的一个考验,为了让我班学生能更好地融入到班级、热爱学习,我采用了以下办法管理班级:一、为新学期工作设下铺垫。
接手新班级时,我与原任老师交流,了解班上学生的性格特点、特长和行为表现、学习成绩等,调取学籍信息,报名时详细记录学生的家庭联系电话、家庭地址,把这几项有用的信息整理输入电脑打印出来,以备随时使用。
把学生的电话号码全部输入我手机中,以便与家长联系,为新学期的工作打好基础,设下铺垫。
二、制定一套适用于班级的激励评比制度。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一个班集体如果没有制定严密、细致的制度,那班级就会像一盘散沙。
所以,我根据学生实际,从学生的五项评比方面入手,再把学习表现结合进去,制定一套细致的班级制度,专门利用一节课,让学生学习本班的班级制度。
把评比制度巾在班级公布栏中,让同学们细细学习。
班级的积分交给8位小组长记录,每周统计每位同学的分数,周二班会课公布评比结果。
每达到10分,就在他的课本上贴一个“笑脸”贴纸,达到10个“笑脸”就贴一颗“智慧星”贴纸到班级的评比栏中,并奖励一个学习用品,达到2颗“智慧星”就奖更好的学习用品。
以此来激励学生。
到第二学期时,我采取PK赛的方式,根据班上学生的学习、行为、态度等情况,把实力相当的学生编成PK小组,有的是两人一组,有的是三人一组,让他们每周进行PK赛,每周评比一次,获胜的同学加一分,失败的同学不加也不扣,但要读一段课文或摘抄一些好词佳句,并且鼓励他们下周还有希望,因为每周的评比都是从零开始,公平竞争。
为学生当好心理医生

做一个心灵的守护者淄博市工业学校焦桂柱关键词:心理健康心理协调心理守护前言:教书育人首先是育“心”。
实施素质教育就是使受教育者在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上和谐发展,在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
这种教育以受教育者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形成健全的个性为出发点和归宿。
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教师“不仅仅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更应当是学生心理的塑造者,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
因此“教师应当首先是一个心理医生”,是现代教育对教师的更高要求。
故而作为教育者,能否以科学而有效的方法把握学生的心理,因势利导的促进各类型学生的健康成长,将对教育工作成败有决定性的作用。
(一)在管理中与学生的心灵对话当前中学生在行为表现中存在的种种异常如:好动、多话、厌学、打架等并不是单纯的品行问题,而往往是由心理问题引起的,因此,将班主任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中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表面在以下几个方面:依赖型:凡事需要家长、老师、同学的帮助;遇事优柔寡断,总是依赖别人作决策;生活中自己不能独立自主;学习中不相信自己能够取得好成绩。
偏执型:不相信他人,嫉妒、蔑视他人,自我评论过高;常常怀疑别人存心不良,敏感、多疑,不经证实,便怀疑同学的忠诚与诚实,无端害怕别人利用他人信任来反击他。
荣耀型:这种学生往往家庭生活比较好,表现自高自大,总以为自己高人一筹,常常自吹自擂。
家庭差的同学常有逆反心理,嫉妒心、虚荣心强,特别爱面子。
这些学生往往言行不一,办事不可靠,发展下去对学业和工作很不利。
自恋型:这类学生自高自大,对自己的才能夸大其辞;对批评极为敏感;喜欢指使他人,要求别人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事;渴望持久的关注和赞美;缺乏同情心,有很强的嫉妒心。
两面派型:表面上对老师、家长、班干部唯唯诺诺、点头称是,背地里却又故意拆台,暗中捣乱。
这种类型的学生表面上老老实实,背后却搞小动作,常常成为班级活动的阻力。
反社会型:这种学生思想偏激,牢骚满腹,行为放纵,经常做出不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事情来。
教师自身心理调适与学生心理辅导

教师自身心理调适与学生心理辅导在教育的舞台上,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心灵的守护者。
然而,在面对教学压力、学生问题以及各种复杂的教育情境时,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以及对学生心理辅导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让我们来谈谈教师自身的心理调适。
教师这份职业,承载着无数的期望和责任,压力不言而喻。
教学任务的繁重、学生成绩的压力、家长的期望、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等,都可能给教师带来心理上的负担。
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学会自我心理调适,就如同为自己的心灵找到了一把避风的伞。
教师要学会合理安排工作与生活。
不能让工作完全占据了生活的全部,要有属于自己的休息和放松时间。
在课余时间,可以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比如阅读、运动、旅行等,这些活动能够帮助教师缓解工作中的紧张情绪,让身心得到充分的休息。
积极的自我认知也是关键。
教师要认识到自己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学生的成绩上,更在于对学生的全面影响。
不要过分苛求自己在教学中做到完美无缺,接受自己的不足,并努力改进,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对待工作中的挫折和困难。
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教师的心理调适也起着重要作用。
与同事之间的相互支持、交流经验,能够让教师感受到团队的力量,减轻工作中的孤独感。
与家人和朋友保持密切的联系,分享生活中的喜怒哀乐,能从他们那里获得情感上的支持和安慰。
再来说说学生心理辅导。
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如学习压力、人际关系困扰、家庭环境影响等。
作为教师,敏锐地察觉学生的心理变化,并给予恰当的辅导,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教师要营造一个温暖、包容的班级氛围。
让学生在班级中感受到尊重和关爱,这样他们才愿意敞开心扉,与教师交流内心的想法。
鼓励学生之间的互助合作,培养良好的同学关系,也有助于减少学生的心理问题。
善于倾听是进行心理辅导的重要一步。
当学生愿意向教师倾诉时,教师要给予充分的关注和耐心,不要急于打断或评判。
通过倾听,了解学生的困惑和需求,让学生感受到被理解和接纳。
学生心理辅导员职责制度

学生心理辅导员职责制度学生心理辅导员一直以来扮演着学生心理健康的守护者和引导者的角色。
为了更好地落实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学校制定了学生心理辅导员职责制度,以明确心理辅导员的具体职责和义务。
一、定期开展心理辅导活动学生心理辅导员需要定期组织和开展各类心理辅导活动,以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
比如,举办心理讲座、工作坊或者座谈会等,为学生提供心理知识和情感释放的渠道。
同时,心理辅导员还需根据学生的需求,制定个性化的辅导方案,帮助学生排解心理困扰,提升心理素质。
二、心理危机干预与处理学生心理辅导员在工作中经常会面对学生心理危机事件,如自杀倾向、焦虑症状等。
他们要具备较高的心理素养和专业知识,能够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并与相关部门配合,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同时,心理辅导员还需与家长和学校领导保持密切联系,共同制定解决方案,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
三、建立心理咨询服务平台为了方便学生随时享受心理咨询服务,学生心理辅导员需要建立心理咨询服务平台。
这个平台可以是线上的,通过社交媒体或者学校官网搭建,也可以是线下的,开设心理咨询办公室。
通过平台,学生可以随时咨询心理问题,获得及时的帮助。
四、开展学生心理评估与跟踪心理辅导员需要对学生进行心理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辅导计划。
他们需要与学生建立信任关系,关注他们的成长和变化,及时调整辅导方案。
同时,心理辅导员还需进行学生心理健康跟踪,对学生心理状况做出持续观察和评估,以确保他们的心理健康。
五、推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学生心理辅导员应当积极推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
他们可以与教师合作,设计心理教育课程,帮助学生了解自身情绪和行为的规律。
此外,他们还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心理健康的宣传活动,提高学生对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
六、加强心理辅导队伍建设心理辅导员需要积极参与心理辅导队伍的建设,提升辅导能力和水平。
他们可以参加心理学培训,了解最新的心理辅导理论和方法。
此外,他们还需要与其他心理辅导员进行经验交流,共同提高专业素养。
辅导员的作用

辅导员的作用辅导员在学校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他们是学生思想教育的引导者和参谋,负责学生的心理辅导和个人成长指导。
下面就辅导员的作用进行分析和阐述。
首先,辅导员是学生心理健康的守护者。
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他们可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如学习压力、人际关系、家庭困扰等。
辅导员会耐心倾听学生的心声,理解他们的困惑和烦恼,并通过心理辅导的方式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提高心理素质。
同时,辅导员还会组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提供心理测试和评估,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心理支持和指导。
其次,辅导员是学生职业规划的指导者。
辅导员会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和潜在能力,帮助他们了解不同专业的就业前景和发展趋势,指导他们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和就业方向。
辅导员还会举办就业指导讲座和招聘活动,提供实习和就业信息,并帮助学生完善自己的就业技能和简历。
通过与学生的个性化沟通和指导,辅导员能够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并为他们的未来规划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支持。
此外,辅导员是学生团队合作和领导能力的培养者。
在学校的组织和社团中,学生可能需要承担不同的职责和角色,需要与他人合作并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
辅导员会通过开展班会、讲座和培训等活动,引导学生了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和沟通能力,并提供解决团队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辅导员也会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提升他们的社会责任意识和领导能力。
最后,辅导员是学生全面发展的推动者。
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仅包括学术方面,还包括身心健康、文化素养、社会实践等方面。
辅导员会通过开展文体活动、文化讲座和社会实践等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拓宽视野,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同时,辅导员还会与学生进行个人成长规划和目标设定,帮助他们规划自己的发展路径和目标,并提供相应的资源和支持。
综上所述,辅导员在学校中扮演着学生思想教育的引导者、心理健康的守护者、职业规划的指导者、团队合作和领导能力的培养者,以及学生全面发展的推动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父母智力 组合 优+优
子女智力 优秀
71.5
子女智力 一般
25.4
子女智力 低下
3.0
优+劣 33.4
42.8 23.7
一般+一 般
劣+劣
18.6 5.4
66.9 14.5 34.4 60.1
三种血缘关系的家庭成员的人格相关
被研究者 血缘关系水平 人格的相关
同卵双生子
1.00
0.52
异卵双生子
0.50
二、 影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一)生物学因素 1、遗传因素的影响
高尔顿: 英国名人家谱分析
“322/977”VS “1/977”
——《遗传的天才》
遗传决定论
华生: “给我12个健全的婴儿…”
环境决定论
在18代的遗传过程中“聪明”老鼠和“笨”老鼠走迷宫成绩的变 化
老鼠智力的代际遗传
2675名双亲和他们10071个子女 的智力的关系(%)
2、判断标准 (1)平均基准 (2) 病理基准 (3) 价值基准 (4)主观感受
3、 心理健康的中小学生的特征 (1)正常的智力 (2)初步正确评价自己 (3)健康的情绪 (4)和谐的人际关系 (5)健全的人格 (6)适应社会生活 (7)行为方式同生理年龄、性别相符合
(三)心理不健康的划分 1、心理困惑 由于经验不足或教育不当造成的轻微心理问题 表现为适应不良和人格偏差 2、心理障碍 由于心理创伤所造成的心理失常 3、心理疾病
阿 尔 伯 特 艾 利 斯
·
B
看法(信念)
A× C
事件
结果
年轻美女? 岁月老人?
雨
世界上并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罗丹
The trouble is not a trouble,but how to resolve the trouble is a trouble.
问题不是问题,如何面 对问题才是问题。
王海英
东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wanghy178@
做学生心灵的守护者 ——心理健康与心理辅导
一、心理健康
(一)健康 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 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
(二)心理健康(Mental Health) 1、内涵 (1)狭义 没有心理障碍、心理疾病和行为障碍。 (2)广义 以能促进学生生
0.50
0.20
兄弟姐妹
无血缘关系的
0.00
0.07
兄弟姐妹
遗传机制缺陷:精神障碍
2、体质因素的影响 3、器质性因素和生化因素
(二)心理社会因素
1、家庭环境 (1)亲子关系 (2)父母亲的教养方式 (3)父母亲的文化修养及个性 (4)家庭成员间的关系及气氛
2、挫折及防御机制
(1)挫折 (2)防御机制 应付紧张性刺激,维护康宁心理的手段 转移 、否认、酸葡萄等 3、生活事件 4、人格特征
三、心理辅导 (一)含义
是借助于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根据中小学生身 心发展的特点,运用有关方法和手段,使学生 心理健康水平得到提高的过程
(二)具体方法 1、创设气氛,建立关系
卡 尔 罗 杰 斯
•
2、 找原因(早期经验和生活经历)
西 格 蒙 德 弗 洛 伊 德
·
3、具体操作(系统脱敏)
华 生
4、改变头脑中的解释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