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力宿迁 发展无限(演讲稿)

合集下载

我的家乡江苏宿迁普通话三分钟

我的家乡江苏宿迁普通话三分钟

我的家乡江苏宿迁普通话三分钟我的家乡,她叫宿迁。

一碗银鱼汤,一杯陈酿酒,喝入腹中,仿佛吸了仙露,饮了醍酮,神仙般地沉浸在如诗如画的宿迁美景中。

宿迁位于江苏省的北部,著名的京杭大运河蜿蜒着从市中心穿过,烟波浩淼的骆马湖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城市的边缘,市区到处都是高楼大厦和花草树木,我们好似生活在花园里一样。

宿迁历史悠久、文化繁荣,古称下相、宿豫、钟吾,是西楚霸王项羽的故乡,京杭大运河穿境而过,北倚骆马湖,南临洪泽湖。

宿迁自古便有“北望齐鲁、南接江淮,居两水(即黄河、长江)中道、扼二京(即北京、南京)咽喉”之称。

乾隆六下江南五次驻跸于此,赞叹宿迁为“第一江山春好处”。

泗洪天岗湖发现的长臂猿化石,距今1000多万年,是亚洲迄今发现最早的古猿化石之一。

在泗洪淮河岸边,5万年前便有先人临水而居,称为“下草湾人文化遗址“。

相传夏、商、周三代,古族徐夷在此生息。

我好自豪,因为我的家乡是宿迁!。

宿迁城市文案短句

宿迁城市文案短句

宿迁城市文案短句标题:宿迁城市文案短句宿迁,古老而又年轻的城市,是承载着历史文化与现代发展的交汇之地。

自古以来,它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无数游人驻足,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一段段璀璨的历史篇章。

宿迁,有着别样的江南风情,它的韵味不同于苏州的娇媚,杭州的柔美,而是独具江淮之间的沉稳和淡雅。

悠悠的运河穿城而过,水乡的美景让人流连忘返。

宿迁,让人叹为观止的自然之美是这座城市最大的骄傲。

濒临云台山的宿迁,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令人陶醉的山川湖泊,让人心旷神怡。

蓝天、碧水、翠山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幅迷人的画卷。

宿迁,是承载着历史记忆的城市,这里有丰富的文化底蕴。

岳飞曾在这里征战,千古英雄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而历代文人墨客们留下的诗词,更是将这座城市的美谱写得淋漓尽致。

宿迁,如今正蓄势待发,迎接着快速的现代化发展。

火热的商业氛围中,一座座现代化的高楼大厦拔地而起,新颖的建筑和高科技的设施让人眼前一亮。

在这里,你可以看到这座城市的活力与潜力。

宿迁,其实是一座意想不到的美丽城市。

当你踏入这片土地的时候,你会惊讶于这个城市的繁华和活力。

这里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还有丰富的特色美食等着你的发掘。

宿迁,是一个让人放松心情的好地方。

这里的人们热情友好,让你感到宾至如归。

无论是走在市区繁忙的大街小巷,还是漫步在青山绿水间,你都能感受到这里的宁静与舒适。

宿迁,富有希望与机遇的城市,它正以飞速发展的步伐融入现代社会。

未来的宿迁将绽放出更加夺目的光芒,吸引更多的人们前来探寻她的美丽与可能。

宿迁,在河面上洒下一抹璀璨的光彩,它的美丽让人心醉不已。

无论是沐浴在阳光下的梁溪,还是徜徉在风景如画的云台山,都能让你尽享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宿迁,有着浓厚的历史氛围,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记载着岁月的沉淀。

而丰富的文化底蕴更是宿迁的一大特色,走在街头巷尾,你会感受到历史在身边流淌。

宿迁,是一座充满勃勃生机的城市。

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阳光的温暖,洞察到这座城市的进步与发展。

宿迁变化观后感

宿迁变化观后感

宿迁变化观后感如果你是一个方向感极差的人,在宿迁你也肯定不会迷路,因为在这里标识很明确——南北为道东西为路;如果你是一个从来不记路的人,在宿迁你也会找到目的地,因为在这里热情好客的酒乡人会很乐意帮助你找到地方。

也许,在你很懵懂的时候就来到宿迁,你会慢慢爱上了这个城市;也许,你本来就是宿迁人,只是在外漂泊,最后又回到这里安家;也许,你是个外乡人,把爱情种在了这个城市,你就在这里落了根……也许,有多种也许,来过,爱过,没错过,因为宿迁的美,需要你慢慢体会。

准大学生的成长记忆刚刚被南京中医药大学录取的准大学生李子涵告诉记者,他们家原来在连云港市区,后来由于爸妈工作调动,在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她像小鸟一样迁徙到了沭阳。

一开始,李子涵会觉得语言有点障碍,但后来一切都适应了。

这些年,李子涵在沭阳收获了纯纯的友情和无数的感动。

就这样,她开始慢慢地爱上了这个城市。

李子涵说,因为沭阳是妈妈成长的地方,所以在这里有很多亲戚。

她在这里,得到了许多友谊,朋友们经常聚在一起,相互之间传递的都是积极向上的正能量。

最令她珍惜的是她的同学,在一起学习,在一起玩耍,什么事情都能想着彼此!李子涵告诉记者,再过两个月,她就要奔赴大学生活。

她也不知道自己算不算“候鸟”,如果是,她去南京最多是为了“过冬”,当她毕业的时候,她还会回来。

因为这个城市有着她满满当当的爱。

如果说,非要让自己对这个城市的爱给一个理由,那就是没有理由,也不需要理由。

B泗洪媳妇的美好生活在宿迁市人民银行工作的80后泗阳女子王楠,从东南大学研究生毕业后,没有丝毫犹豫就回到宿迁工作。

她知道,她喜欢宿迁,因为没有任何一个城市比这里更适合生活。

工作后,王楠在宿迁邂逅了自己的爱情。

由于老公是泗洪人,结婚后,她便从一个泗阳女子变成了泗洪媳妇!她说,她的婆婆非常好,每次快要回老家的时候,都会在冰箱里包上满满一冰箱的饺子。

平日里忙于工作,但王楠和老公总会忙里偷闲,给身心放个假。

他们经常一起去看电影,和朋友们聚聚餐,交流一下工作和生活上的心得。

发言稿是演讲稿吗 活力宿迁发展无限(演讲稿) 精品

发言稿是演讲稿吗 活力宿迁发展无限(演讲稿) 精品

发言稿是演讲稿吗活力宿迁发展无限(演讲稿) 说她美丽,是因为她既有洪泽湖、骆马湖等优美的自然风光,还有乾隆行宫、下草湾等众多的人文景观.说她充满朝气,是因为经过12年的不懈努力,宿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996年,地级宿迁市成立以来,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带领下,大力宏扬\团结奋进、敢试敢闯、务实苦干、自立自强\的宿迁精神,艰苦创业,锐意改革,奋力拼搏,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十二年的艰苦创业使宿迁快速崛起,十二年的改革创新为宿迁.增添了无限活力,十二年的规划建设使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十二年的基本经验启示着全面奔小康、建设新宿迁的新征程.十二年来,全市上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发展保持强劲势头,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资料统计,十五期间,宿迁地区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等五项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均居江苏省第一名.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高度重视结构优化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经过十二年的发展,宿迁已由工业化的初期阶段向中期阶段快速演变.宿迁经济已由公有制为主发展成为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民营经济占主体的全新格局.伴随着工业化进程加快.宿迁\九五\实施\主体突破\战略,\十五\实施\工业突破\战略,使宿迁的工业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开发区发展势头强劲,对全市经济的贡献日益突出,成为拉动全市经济快速增长的新亮点.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交通、水利、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小城镇建设趋向规范.全市涌现了一批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的新型小城镇,成为农村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小城镇水、电、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邮电通信业发展迅速.\通\、\铁通\、\卫通\纷纷在宿迁布点,打通了宿迁与外界的数字通道.宿迁在变,十年在变,五年在变,一年一变,变的越来越快.如今的宿迁,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城乡市场逐步繁荣,公共医疗卫生保障体系建设加快.科技事业取得较好成绩,经济发展中的科技含量显著提升.在有朝气、有热情、有思路,敢想敢干的新一届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全市上下积极探索社会事业发展的新路径,创新体制、机制、制度.教育、卫生、科技等社会事业改革取得初步成效.教育事业发展迅猛,走出了一条具有宿迁特色的教育发展之路.近年来,我市加快招商引资步伐,努力扩大对外出口,全方位实施对外开放战略,对外开放取得新的突破,人民生活得到显著改善.群众文化趋向活跃,体育产业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广播、电视覆盖率进一步提高,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取得显著成绩.宿迁的发展引人注目,宿迁的变化令每一位宿迁人感到自豪和骄傲.放眼宿迁:宽敞的马路、整洁的市容、林立的高楼、整齐的厂房;大运河上九龙卧波,让北扩西进、南拓东延和引湖纳山城市发展战略得到进一步的实施,把骆马湖揽入中心城市的怀抱,使湖滨城市的美名更加名副其实.宿迁的城市形象不断丰满,城市特色日益显现.宿迁已成为苏北大地一颗璀璨的明珠.12年,弹指一挥.12年,战果辉煌.12年的励精图治,宿迁大地旧貌变新颜;12年的跨越追赶,宿迁的城市功能日趋完善;12年,宿迁的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千家万户脱贫困,人民生活是芝麻开花节节高.2019年,全市GDP增长15.2%,财政总收入、一般预算收增速双双超过6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速双双超过15%,第一产业增加值、第二产业增加值、全部工业增加值、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等7项经济指标增幅居全省第一.如今,站在新起点上的宿迁又响亮地提出建设创业文化,引领发展潮流的口号,精心培育百姓创家业、能人创企业、干部创事业创业文化.创业永无止境,文化世代绵延,我们坚信:宿迁的创业文化之路会越走越宽,越走越长.生态为归宿,创业求变迁、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既要GDP增长,又要COD削减.。

宿迁建市20年成就总结-大道直行为崛起

宿迁建市20年成就总结-大道直行为崛起

大道直行为崛起——宿迁建市20年来改革创新之路2016-09-25 07:54在纪念建市20周年的特殊时刻,全面回顾宿迁市走过的改革创新路,体会其中的艰辛曲折,对比今昔的鲜明反差,总结过往的经验做法,无疑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一、波澜壮阔的改革历程1996年7月,国务院批准设立地级宿迁市。

那时,宿迁经济基础极为薄弱,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仅为2499元,是全省平均水平的30%,是全国平均水平的45.1%;人均财政收入低至160元,是全省平均水平的26.6%、是全国的26.4%。

宿迁人常用“四特”来描绘当时的处境:一是在四个省级贫困县基础上建市的特殊市情;二是不靠江不靠海不沿东陇海的特殊区位;三是作为全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短板的特殊地位;四是工业化初级阶段和城市化初始阶段叠加的特定发展阶段。

市委、市政府认为,宿迁只有把握好发展机遇,锐意改革创新,实行差别竞争,才能实现洼地崛起,后发快进。

20年来,宿迁的改革创新探索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初步探索阶段。

建市时,正值国家“九五”计划开局之年。

全国范围尤其是江苏省,改革开放事业正如火如荼地开展。

经历了乡镇企业异军突起的苏南,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部分地区已开始向外向型经济转型。

相比之下,宿迁可谓是一穷二白、百废待兴。

在这种情况下,市委、市政府提出,要“全面深化各项改革,加快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接轨”。

首当其冲的是企业改革。

1997年,宿迁拉开了企业改革大幕,并确立了“能售不股、能股不租、能租不包、以售为主”和“大中小企业齐改,一二三产业联动”的改革思路。

仅在当年,全市就组建股份(合作)制企业196个,出售拍卖56个,并对5个扭亏无望的企业依法实施破产。

这一改革得到了持续深入推进,截至2000年底,全市国有企业、集体企业改制面达95%。

随着改革成效的逐步显现,宿迁改革从企业逐步向各领域延伸。

政府机构改革、事业单位改革、医疗保险制度改革、非义务教育阶段办学民营化改革、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等逐步纳入改革探索范畴。

愿做西楚大地的一棵树

愿做西楚大地的一棵树

王天琦:愿做西楚大地一棵树尊敬的蓝书记、各位主任,尊敬的各位代表:某一个日子只有同特别的事情联系起来,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对我而言,今天注定是一个特殊而难忘的日子,不仅因为我当选宿迁市人民政府市长,更为重要的是,得到了大家的信任和支持。

尤其神奇的是,蓝书记当选市长是13号,今天是14号,注定了我和蓝书记等同志的革命友谊,和宿迁人民的情缘从此一生一世。

在此,我向各位主任、各位代表,并通过你们向全市人民表示最衷心的感谢!从大家的掌声中,我感受到了真诚,这份真诚,来自代表们投下的每一张选票,更来自大家信任的目光、友善的微笑和热情的鼓励。

从大家的掌声中,我感受到了责任,这份责任,源于人大代表的期许,更源于父老乡亲的重托。

从大家的掌声中,我感受到了压力,这份压力,源自能否继续保持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更源自能否如期如实完成全面小康的建设任务。

当然,这份压力也与我的岗位有关,建市18年来,历任市长都干得十分出色,所以“接棒”的压力非常之大。

由于工作关系,我经常会去项王故里,每次都能看到项王手植槐,新老树枝盘如虬龙,皴裂树皮刻满沧桑。

他是那么的平凡,土生土长的树种,若不因了项羽,与其它树木并无两样。

他又是那么的不平凡,虽历经雷电重击、战火侵袭、虫害蚕食,却依然坚韧不屈、枝繁叶茂、生机盎然,犹如一位历史的守望者,见证了宿迁的沧桑巨变。

每次凝望他,我的内心总会被一种力量所震撼,被一种精神所感染,有时候不觉进入物我两化的境界。

我市有活立木1600多万立方米,全市人民对树木有着特殊而深厚的情感。

我就是宿迁这片辽阔森林中的一棵,深深扎根于西楚大地,亲身参与、见证宿迁的变迁发展,忠诚守护、服务宿迁的父老乡亲。

我愿做西楚大地一棵树,致力追求森林的繁荣兴盛。

参天大树,始于种子。

一粒种子之所以能够长成参天大树,是因为不断向上的渴望。

树必须不停向上生长,才能获取更多的阳光雨露。

正是这股积极向上的力量,推动了树的葳蕤、森林的繁盛。

我能我行我成功演讲稿

我能我行我成功演讲稿

又是一年春草绿,不经意间,从鼠年又回到了鼠年,年轻的宿迁迎来了自己第一个本命年。

站在这个演讲台上,回想这一轮回宿迁走过的路,感慨万千。

12年,在历史长河中只是一瞬间。

宿迁人却踏着改革开放的鼓点,沐浴市场经济的大潮,披荆斩棘创大业,励精图治展宏图,开启了宿迁发展的新纪元,谱写出了与时俱进的新篇章。

忆往昔,我能,我们倍感自豪!回眸1996到2007,一个又一个数据诉说着,宿迁人已经创造了一个奇迹。

gDP由125亿元增加到了540亿元,增长了3.3倍;财政总收入由7.7亿元增加到了61.2亿元,增长了7.0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946元增加了到9468元,增长了2.2倍;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93元增加到了4880元,增长了1.5倍。

科技引领作用日益突出。

专利年申请量由13项增加到320项,增长23.6倍,专利年授权量由8项增加到了129项,增长15.1倍;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由0.2亿元增加到了14.5亿元,增长71.4倍;科技对工业进步贡献率由23%增长到29%,科技对农业进步贡献率由39%增长到45%。

中心城市建成区由13平方公里拓展到了50平方公里,市区人口由14万增加到40万,11年,我们再造了4个宿迁城。

看今朝,我行,我们气冲霄汉!今日的宿迁,已经不在是苏北腹地哪个待开发的处女地,京沪高速公路、宁徐高速公路纵贯南北,徐盐高速公路横穿东西,形成了以高速公路为主骨架的交通网络,京杭大运河、新长铁路两条“黄金通道”穿境而过,邻近的观音国际机场、白塔埠机场和连云港港口,全方位架构了宿迁通往全国、走向世界的海陆空桥梁。

今日的宿迁,我们已经拥有了7个省级经济开发区,1328家规模以上企业,60家年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31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95个省级高新技术产品;2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个省级技术中心,3个博士后流动站;2个省级科技创业服务中心。

今日的宿迁,全市工业增加值、工业用电量、财政总收入等多项经济指标增速领跑全省。

我的家乡英语作文宿迁

我的家乡英语作文宿迁

宿迁:我的美丽家乡Nestled in the heart of Jiangsu Province, China, lies my hometown, Suqian—a city rich in history and culture, and blessed with natural beauty. It is a place where the ancient meets the modern, where tradition and innovation coexist.Suqian boasts a rich historical heritage. The city is home to numerous historical sites and cultural relics that tell the tales of its illustrious past. One such site is the ancient Longyan Temple, a testament to the city's long history and religious beliefs. The temple, with its majestic architecture and serene atmosphere, attracts thousands of visitors from near and far.Apart from its historical allure, Suqian is also renowned for its natural beauty. The city is surrounded by lush green hills and vast fields, providing a scenic backdrop to its urban landscape. The springtime is particularly breathtaking, with flowers blooming in every color of the rainbow, painting the city in a riot of hues.The people of Suqian are as warm and welcoming as the city itself. They pride themselves on their rich cultural heritage and are eager to share it with visitors. From the delicious local cuisine to the vibrant festivals and celebrations, one can experience the essence of Suqian culture through its people.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Suqian has also been remarkable. The city has witnessed significant growth in recent years, with new industries and businesses thriving. This growth has not only improved the lives of the people but has also attracted investors and talents from acrossthe country.Education is another key aspect of Suqian's development. The city boasts several top-notch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that provide quality education to its youth. This, in turn, has fostered a culture of innovation and excellence, paving the way for a brighter future for Suqian.In conclusion, Suqian is a city that offers a perfect blend of history, culture, natural beauty, and economic progress. It is a place where one can relive the past,enjoy the present, and look forward to the future. I amproud to call Suqian my hometown and I invite you to come and experience its charm and beauty.**宿迁:我的美丽家乡**位于中国江苏省的心脏地带,坐落着我的家乡——宿迁,一座充满历史文化和自然美景的城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活力宿迁发展无限
宿迁市宿城区马陵初中徐建军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活力宿迁,发展无限”
宿迁是年轻、美丽充满朝气的城市。

说她年轻,是因为她始建于1996年,今年仅12岁。

说她美丽,是因为她既有洪泽湖、骆马湖等优美的自然风光,还有乾隆行宫、下草湾等众多的人文景观。

说她充满朝气,是因为经过12年的不懈努力,宿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996年,地级宿迁市成立以来,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带领下,大力宏扬"团结奋进、敢试敢闯、务实苦干、自立自强"的宿迁精神,艰苦创业,锐意改革,奋力拼搏,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十二年的艰苦创业使宿迁快速崛起,十二年的改革创新为宿迁增添了无限活力,十二年的规划建设使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十二年的基本经验启示着全面奔小康、建设新宿迁的新征程。

十二年来,全市上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发展保持强劲势头,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资料统计,“十五”期间,宿迁地区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等五项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均居江苏省第一名。

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高度重视结构优化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经过十二年的发展,宿迁已由工业化的初期阶段向中期阶段快速演变。

宿迁经济已由公有制为主发展成为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民营经济占主体的全新格局。

伴随着工业化进程加快。

宿迁"九五"实施"主体突破"战略,"十五"实施"工业突破"战略,使宿迁的工业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开发区发展势头强劲,对全市经济的贡献日益突出,成为拉动全市经济快速增长的新亮点。

农村经济稳步发展。

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

交通、水利、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

小城镇建设趋向规范。

全市涌现了一批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的新型小城镇,成为农村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小城镇水、电、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

邮电通信业发展迅速。

"网通"、"铁通"、"卫通"纷纷在宿迁布点,打通了宿迁与外界的数字通道。

宿迁在变,十年在变,五年在变,一年一变,变的越来越快。

如今的宿迁,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城乡市场逐步繁荣,公共医疗卫生保障体系建设加快。

科技事业取得较好成绩,经济发展中的科技含量显著提升。

在有朝气、有热情、有思路,敢想敢干的新一届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全市上下积极探索社会事业发展的新路径,创新体制、机制、制度。

教育、卫生、科技等社会事业改革取得初步成效。

教育事
业发展迅猛,走出了一条具有宿迁特色的教育发展之路。

近年来,我市加快招商引资步伐,努力扩大对外出口,全方位实施对外开放战略,对外开放取得新的突破,人民生活得到显著改善。

群众文化趋向活跃,体育产业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广播、电视覆盖率进一步提高,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取得显著成绩。

宿迁的发展引人注目,宿迁的变化令每一位宿迁人感到自豪和骄傲。

放眼宿迁:宽敞的马路、整洁的市容、林立的高楼、整齐的厂房;大运河上“九龙卧波”,让“北扩西进、南拓东延”和“引湖纳山”城市发展战略得到进一步的实施,把骆马湖揽入中心城市的怀抱,使“湖滨城市”的美名更加名副其实。

宿迁的城市形象不断丰满,城市特色日益显现。

宿迁已成为苏北大地一颗璀璨的明珠。

12年,弹指一挥。

12年,战果辉煌。

12年的励精图治,宿迁大地旧貌变新颜;12年的跨越追赶,宿迁的城市功能日趋完善;12年,宿迁的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经济社会跨越发展。

千家万户脱贫困,人民生活是芝麻开花节节高。

2007年,全市GDP增长15.2%,财政总收入、一般预算收增速双双超过6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速双双超过15%,第一产业增加值、第二产业增加值、全部工业增加值、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等7项经济指标增幅居全省第一。

如今,站在新起点上的宿迁又响亮地提出“建设创业文化,引领发展潮流”的口号, 精心培育“百姓创家业、能人创企业、干部创事业” 创业文化。

创业永无止境,文化世代绵延,我们坚信:宿迁的创业文化之路会越走越宽,越走越长。

“生态为归宿,创业求变迁”、“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既要GDP增长,又要COD削减”。

这就是宿迁的发展理念,这就是宿迁的城市精神,这就是宿迁森林式、环保型、园林化、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王牌。

“解放思想能行成,推动落实好快干”,新一轮的思想解放大讨论让我们更加坚信:充满无限活力和蓬勃朝气的宿迁一定能够早日实现全面小康。

绿色的宿迁、生态的宿迁、繁荣的宿迁一定会在世人面前展现。

活力宿迁,发展无限。

谢谢大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