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通用技术全套知识点精简版

合集下载

(粤教版)通用技术全套知识点 精简版

(粤教版)通用技术全套知识点 精简版

技术与设计一第一章技术及其性质一、技术的巨大作用1、技术的起源:源于原始人类寻找、生产食物;制作衣服;与野兽搏斗等生存的基本需要。

此时的技术并不是以科学知识为基础的。

2、技术:是人类改造大自然的工具和方法。

3、技术和科学的关系:科学的任务是认识世界,技术的任务是改造世界。

技术是从科学到生产的中间环节,是把科学原理转化为生产力的桥梁。

技术来源于实践经验的总结和科学原理的指导,特别是现代技术,它往往是科学的直接应用。

4、技术的巨大影响[1]、技术的影响:在当今社会,技术已经渗透到社会的经济、政治、军事、外交、文化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影响并改变着我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

技术对当今社会影响是巨大的。

[2]、技术的两面性:技术的两面性是指技术既能满足人类需求,为人类造福(正面影响),同时也会对人类带来一定的危机、隐患、甚至是灾难(负面影响)。

如原子能技术、农药技术的应用。

二、技术发明与技术革新1、发明与革新是技术的源泉[1]、发明:创造发明出自然界原来没有的事物。

(电弧灯)[2]、革新:对原来的旧的技术加以改造和提高。

(白炽灯)[3]、发明和革新的结果:就是以新的技术取代旧的和落后的技术。

正是由于技术不断发明和革新推动了技术及其产品的不断进步与完善。

2、知识产权内容:广义上包括著作权、邻接权、商标权、商号权、商业秘密权、产地标记权、专利权、植物新品种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计算机程序著作权等;狭义上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三、设计是技术的关键1、技术创新的重要途径是设计:技术的目的是解决实际问题。

设计的目的是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2、技术创新的来源:[1]、是来源于有计划有步骤的设计,如航天技术;[2]、是来源于偶然的发现,如青霉素的发现;第二章设计的基础一、做一名优秀的设计师1、正确的思维方式的培养:[1]、发散思维:又叫辐射思维,它以思考的问题为中心,从多角度、多个层次来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扩展思路,然后从多个方法中选择最好的。

粤教版高中通用技术必修一

粤教版高中通用技术必修一
第十三页,编辑于星期五:二十一点 二十八分。
第十四页,编辑于星期五:二十一点 二十八分。
2、技术的革新
案例1:洗衣机技术的进步
第十五页,编辑于星期五:二十一点 二十八分。
案例1:洗衣机技术的进步
第十六页,编辑于星期五:二十一点 二十八分。
案例1:洗衣机技术的进步
滚筒洗衣机
波轮洗衣机
第十七页,编辑于星期五:二十一点 二十八分。
的甲烷。

2008年夏天,格兰姆斯在宾西法尼亚州立大学进行实验。首先
,他向钢管内通入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用纳米管薄膜覆盖住仪器的
后部,然后在容器顶部安装石英窗户使阳光进入。随后,把这个封
闭的仪器在天气好的时候放置在室外的校园内。“当阳光照射在纳
米管上时,纳米管释放出高能量的载荷子,使得水分子分解为氢氧
• 其他特性:材料的光学特性、放射性、硬度特 性等。
第五十一页,编辑于星期五:二十一点 二十八 分。
标准件
• 标准件
• 是指具有统一的形状、尺寸、公差和技术 要求等的零件(或部件)
第五十二页,编辑于星期五:二十一点 二十八 分。
元器件
• 元器件 • 在电子和电器产品中,因某一功能部件被
广泛、大量使用,人们出于使用方便、简 化制作过程和节约成本的需求,单独设计 和生产的零部件。
中心投影
投影
斜投影
正投影
平行投影
第三十页,编辑于星期五:二十一点 二十八分。
使用平行的光线作为投影线,这种叫平行投影法。平
行投影法又分为正投影和斜投影。
投影面与投影线垂直的投影叫正投影。
• 用正投影所得 的物体投影叫 做视图
第三十一页,编辑于星期五:二十一点 二十八 分。

广东版(粤教版)通用技术全套知识点2

广东版(粤教版)通用技术全套知识点2

技术与设计 二第一单元 结构与设计一、认识结构1、结构的概念:结构是可以承受一定 应力 的物体形态,结构可以抵抗引起形状和大小改变的力。

作用在结构和构件上的五种力的形式:拉力:物体所承受的拉拽力。

压力:挤压物体的力。

剪切力:两个距离很近,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于同一物体上的平行的力。

弯曲力:作用于物体,使它产生弯曲的力。

扭曲力(扭转力):反方向向物体两端均匀施力,使物体发生扭转形变的力。

拉力 压力 弯曲力 剪切力 扭曲力构件:椅面、椅背、椅腿和横档是椅子的组成部分。

任何结构都是由许多部件和零件所组成的,在工程中称这些部件或零件为构件。

变形:在外力作用下,结构会发生几何形状的改变,构件的形状和大小也会有改变,这些改变在工程上称为变形。

2、结构的分类:根据物体的结构形态,结构分为实体结构、框架结构、壳体结构三种基本类型。

实体结构是指结构体本身是实心的结构。

其受力特点是:自身承受外力,主要是压力。

如实心墙、大坝等。

框架结构是指结构体由细长的构件组成的结构。

其受力特点是:通过组成框架的条状物来承受外力,既可承受拉力,也可以承受压力。

如铁架塔、建筑用脚手架,厂房的框架等。

壳体结构是指层状的结构。

其受力特点是:通过外壳传递力和承受外力,当外壳顶部受力,能将力均匀扩散。

如摩托车手的头盔、飞机的外壳、贝壳等。

二、探究结构1、结构的稳定性:结构的稳定性是指结构在荷载的作用下维持其原有的平衡形式的能力,就叫做结构的稳定性。

如三边确定的三角形构成稳定的几何结构。

2、影响结构稳定性的主要因素:结构的稳定性与它的几何形状、支撑面积的大小和重心位置密切相关。

也就是:结构的几何形状要科学合理、结构的支撑面积越大越好、结构的重心越低越好。

3、影响结构强度的主要因素:[1]、内力:结构的强度是通过构件和材料实现的,构件在外力的作用下会发生形变,此时构件内部各质点之间会发生相互作用力,这种作用力叫作内力。

构件受的外力越大,内力就越大,以维持构件的内力和外力的平衡。

广东高二通用技术知识点

广东高二通用技术知识点

广东高二通用技术知识点广东省高中的通用技术课程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科技创新意识。

本文将介绍广东高二通用技术的主要知识点,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这门课程。

一、电子技术 1. 电子元器件:了解常见的电子元器件,如电阻、电容、电感等,以及它们的符号和特性。

2. 电路基础:学习电路的基本组成和分类,例如串联、并联和混合连接电路,并掌握欧姆定律和基尔霍夫定律等基本电路定律。

3. 电子元器件的连接与测试:学习焊接、插连电子元器件的方法,并掌握使用万用表等测试仪器进行电路测试的基本操作技能。

二、机械制图 1. 制图工具与规范:了解机械制图常用的工具,如铅笔、绘图仪等,并掌握广东省的机械制图规范。

2. 机械制图的基本要素:学习机械制图的基本要素,如线条、图形、尺寸标注等,并能够正确使用制图符号和标注尺寸。

3.机械制图的三视图:学习绘制物体的主视图、俯视图和左视图,并能够根据三视图还原出物体的真实形状。

三、材料与工艺 1. 材料的种类与特性:了解常见的材料种类,如金属材料、塑料材料和复合材料,并了解它们的特性和应用领域。

2. 加工工艺:学习常见的加工工艺,如铣削、车削、冲压等,并了解它们的基本原理和适用范围。

3. 质量检测与控制:学习常用的质量检测方法,如尺寸检测和外观检测,并了解如何进行质量控制,确保产品符合标准要求。

四、能源与动力 1. 能源的种类与转换:了解常见的能源种类,如化石能源、核能和可再生能源,并了解它们的转换过程和利用方式。

2. 动力传动:学习机械动力传动的基本原理和常用的传动方式,如齿轮传动、皮带传动和链条传动等,并能够进行动力传动设计。

3. 动力设备的安装与调试:学习机械设备的安装和调试方法,包括设备的就位、连接和测试等。

五、自动化控制 1. 控制系统基础:了解自动化控制的基本概念和组成要素,如传感器、执行器和控制器,并了解常见的控制方式,如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

粤教版通用技术必修全册

粤教版通用技术必修全册

—-可编辑修改,可打印——别找了你想要的都有!精品教育资料——全册教案,,试卷,教学课件,教学设计等一站式服务——全力满足教学需求,真实规划教学环节最新全面教学资源,打造完美教学模式第一章技术及其性质第一节技术的性质及其巨大作用【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现实生活相关的通用技术内容。

2、能力目标:让学生掌握一些设计方法的知识,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学习重点】:1、学生了解面向生产与生活的实际,引导学生对两个必修模块的学习;2、理解技术与科学的区别与联系;【学习难点】:1、引导学生将课程学习的几个主题融为一体学习,把握好两个必修模块的内容;2、针对典型的技术案例进行分析:该项技术对个人生活、经济、社会、环境、伦理道德等方面的影响。

【学习过程】:【导读】:1、学习一门新课,主要掌握好三个问题:学什么?为什么学?怎样学?《通用技术》是一门立足实践、注重创造、高度综合、科学与人文融合的课程。

2、课程结构及学分设置必修模块:;《技术与设计1》(2学分)《技术与设计2》(2学分)选修模块:电子控制技术(2学分)一、什么是通用技术?通用技术:通用技术是指信息技术之外的,较为宽泛的,体现基础性和通用性并与专业技术相区别的技术。

是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对广大同学的发展具有广泛影响和迁移价值的技术。

二、为什么要学《通用技术》?1)、随着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技术日益成为我们生活中几乎无时不在,不处不在的客观存在,成为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因素。

因此,技术素养是当代青少年的基本素养,通用技术课程是普通高中学生人人必须修学的课程.a、运用科技手段可以改变物质材料的结构、性质或改变物质的种类。

b、运用科技手段可以变废为宝,将那些利用价值不高或没有利用价值或有害的物质变为有价值、高价值的物质。

从劳动者看------科技型人员成为主体劳动者。

我国的劳动力状况:一方面大量的缺乏专业技能的人员下岗失业,一方面急需大量的具有专业技能的技术工人。

高中《通用技术》广东版必修二 复习资料讲义

高中《通用技术》广东版必修二 复习资料讲义

第三章(系统与设计)知识点

二、系统的分析:
1、系统分析及其目的: 系统分析是指为了发挥系统的功能,实现系统的目标,运 用科学的方法对系统加以周详的考察、分析、比较、试验, 并在此基础上拟订一套有效的处理步骤和程序,或对原有的 系统提出改进方案的过程。 目的: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决策。 2、系统分析的一般步骤:明确问题,设立目标——收集资 料,制定方案——分析计算,评价比较——检验核实,作出 决策。 (结合田忌赛马案例) 3、系统分析的主要原则:系统分析应遵循整体性原则(丁 谓修复皇宫)、科学性原则(三三进九不如二五一十)和综 合性原则(孝襄高速公路)。
必修二 设计与技术2
第一章(结构与设计)知识点

一、认识结构:
1、结构的概念: 结构是指事物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有序搭配和排列, 结构多种多样且决定着事物存在的性质及功能。
自然界形形色色的结构给了人们无限的创造灵感和启 示(例苍耳子、飞机、导弹跟踪系统等)。
第一章(结构与设计)知识点
2、结构与力 从力学角度来说,结构是指可承受一定力的架构形态, 它可以抵抗能引起形状和大小改变的力。 当一个结构受到外力作用时,内部各质点之间的相互 作用会发生改变,产生一种抵抗的力,称为内力。 应力是构件的单位横截面上所产生的内力,当应力达到 某一极限(容许应力)时,结构就会遭到破坏。 用公式表示为δ=F/S, 其中F是内力,S是受力面积,δ是应力。 构件的受力形式多种多样,基本受力形式有:拉力、压力、 剪切力、扭曲力和弯曲力,很多情况下,构件可能同时受 到几种不同形式的力的作用。(结构的受力分析)
第一章(结构与设计)知识点

四、结构的欣赏:
优秀的结构设计不仅表现在结构的实用功能上,也表 现在形式上,特别是功能与形式的统一上。 古今中外许多能工巧匠把结构的功能与形式恰当地结 合起来,形成了一些经典的结构。 赏析结构设计作品,可从技术与文化两个角度进行。 技术角度:使用功能、稳固耐用、造型设计的创意和 表现力、材料合理性、工艺精湛程度等。 文化角度:文化寓意与传达,美学原则,反映时代、 民族、习俗方面特征,个性特征等。

广东版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一知识点归纳

广东版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一知识点归纳

技术与设计一知识点第一章技术及其性质第一节技术的性质及其巨大作用1、技术源于什么:技术源于人们改变自身的生存条件、改造自然的愿望。

什么是技术:技术是人类改造自然的工具与方法。

广义:指工具、人类发明的产品和人工制品;表示创造这种产品所需的知识体系;表示技术知识的产生过程及技术产品的开发过程、协议和程序;表示包括产品、知识、人员、组织规章制度和生活结构在内的整个系统。

2、技术的发展历史1)、技术的发展历程: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蒸汽机时代、电气时代、信息时代2)、新科技革命,包括五大应用领域:(1)信息技术(2)生物工程技术(3)新材料技术(4)海洋技术(5)空间技术3、技术的性质:实践性、综合性、创新性、相关性、价值性、保密性4、技术的影响:技术无处不在,充分渗透并影响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它的影响有两面性(1)农药技术的影响;(2)火药技术的影响;(3)克隆技术的影响;(4)核技术的影响。

第二节技术发明与技术革新1、发明和革新是技术的源泉1)、什么是发明:发明指的是创造发明自然界原来没有的事物。

2)、什么是革新:革新指的是对原有技术加以改造和提高。

3)、技术创新是技术发展的灵魂。

技术创新表现为:技术发明、技术革新。

发明和革新的结果都是用新的技术来取代已经陈旧和落后的技术。

因此,发明和革新是技术的源泉。

2、技术创新的保护制度——知识产权1)、什么是知识产权:知识产权是指对智力劳动成果所享有的占有使用、处理和收益的权利,是一种无形财产权,是从事智力创造性活动,取得成果后依法享有的权利。

2)、知识产权的内容有哪些:狭义上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3个部分专利权是一种独占权,指国家专利审批机关提出专利申请的发明创造,经依法审查合格后,向专利申请人授予的、在规定时间内对该项发明创造享有的专用权。

著作权(版权)是指作者依法对其创作的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享有的志有权。

商标权是指商标所有人在法律规定的有效期内,对商标主管机关核准注册的商标享有的独占的、排他的使用和处分的权利。

广东版(粤教版)通用技术全套知识点精简版

广东版(粤教版)通用技术全套知识点精简版

广东版(粤教版)通用技术全套知识点精简版广东版(粤教版)通用技术全套知识点精简版通用技术是一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学科,旨在培养学生的工程素养和实践能力。

广东版(粤教版)通用技术课程包含了多个知识点,本文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精简版介绍。

一、通用技术的概述通用技术是培养学生工程素养和实践能力的一门学科,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使学生能够运用科学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通用技术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工程素养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具备科技创新的基本素养。

二、技术设计和制作技术设计是通用技术课程的重点内容之一,它包括了问题解决、创新设计和工程制作等方面的知识。

学生需要学习到问题的识别与分析、需求规划、方案设计、模型制作和成果评价等技术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三、电子技术与控制电子技术与控制是通用技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需要学习到电路与电子元器件的基本知识,以及控制原理和控制系统的相关内容。

学生还需掌握电子元器件的使用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电路设计和组装。

四、机械与材料机械与材料是通用技术领域的重要内容,学生需要学习到机械制图、材料力学和材料加工等知识。

学生需要了解机械零件的构造和名称,以及材料的性能和加工方法。

五、能源与动力能源与动力是通用技术课程的重要内容,学生需要学习到能源的种类、转化和利用等知识。

学生还需了解动力机械的原理和应用,以及能源的可持续利用等方面的知识。

六、信息与通信技术信息与通信技术是通用技术课程的重点内容之一,学生需要学习到计算机基础知识、网络技术和信息处理等知识。

学生还需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能够运用计算机软件进行信息处理和数据分析。

七、工程实践与创新工程实践与创新是通用技术课程的核心内容,学生需要通过实际的工程项目进行实践和创新。

学生需要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完成一定的工程项目。

总结:广东版(粤教版)通用技术课程涵盖了技术设计和制作、电子技术与控制、机械与材料、能源与动力、信息与通信技术以及工程实践与创新等多个知识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技术与设计一第一章技术及其性质一、技术的巨大作用1、技术的起源:源于原始人类寻找、生产食物;制作衣服;与野兽搏斗等生存的基本需要。

此时的技术并不是以科学知识为基础的。

2、技术:是人类改造大自然的工具和方法。

3、技术和科学的关系:科学的任务是认识世界,技术的任务是改造世界。

技术是从科学到生产的中间环节,是把科学原理转化为生产力的桥梁。

技术来源于实践经验的总结和科学原理的指导,特别是现代技术,它往往是科学的直接应用。

4、技术的巨大影响[1]、技术的影响:在当今社会,技术已经渗透到社会的经济、政治、军事、外交、文化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影响并改变着我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

技术对当今社会影响是巨大的。

[2]、技术的两面性:技术的两面性是指技术既能满足人类需求,为人类造福(正面影响),同时也会对人类带来一定的危机、隐患、甚至是灾难(负面影响)。

如原子能技术、农药技术的应用。

二、技术发明与技术革新1、发明与革新是技术的源泉[1]、发明:创造发明出自然界原来没有的事物。

(电弧灯)[2]、革新:对原来的旧的技术加以改造和提高。

(白炽灯)[3]、发明和革新的结果:就是以新的技术取代旧的和落后的技术。

正是由于技术不断发明和革新推动了技术及其产品的不断进步与完善。

2、知识产权内容:广义上包括著作权、邻接权、商标权、商号权、商业秘密权、产地标记权、专利权、植物新品种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计算机程序著作权等;狭义上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三、设计是技术的关键1、技术创新的重要途径是设计:技术的目的是解决实际问题。

设计的目的是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2、技术创新的来源:[1]、是来源于有计划有步骤的设计,如航天技术;[2]、是来源于偶然的发现,如青霉素的发现;第二章设计的基础一、做一名优秀的设计师1、正确的思维方式的培养:[1]、发散思维:又叫辐射思维,它以思考的问题为中心,从多角度、多个层次来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扩展思路,然后从多个方法中选择最好的。

[2]、定势思维:又叫思维定势,是指人的思想长期被惯例和习惯所束缚,迫使自己按照常规的思路和想法去思考问题和处理问题的思维方式。

[3]、逆向思维:又叫反向思维。

采用和正向思维相反的方法来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设计的基本方法和基础知识1、技术设计的种类[1]、原创性设计:就是最初的最原始的设计,也叫开发性设计。

如:最初的开瓶器。

[2]、改进性设计:在原有的技术发明基础上加以改进,使其更加合理、完善。

如改进后开瓶器。

[3]、综合性(组合)设计:(适当了解)三、设计和交流中的技术语言1、设计交流的技术语言及作用[1]、设计的技术语言:口头语言、书面语言、技术符号、技术图纸、图样、图表、模型、原型、效果图等都是设计交流的技术语言。

2、机械制图与图纸的识读[1]、投影和投影法①投影:指物体在光线的照射下在地面或墙面上出现影子叫物体的投影。

②投影法:是指用物体投影的方法和原理来表示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叫投影法。

③正投影:投影光线与投影面垂直的投影叫正投影。

投影光线必须是互相平行的投影线。

④视图:用正投影法得到的物体的投影叫视图。

[2]、正投影的特性:正投影有如下特性:1、真实性;2、积聚性;3、收缩性;[3]、三视图:三视图是指用三个相互垂直的投影面中的视图来表示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叫三视图。

三视图的规律: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

第三章怎样进行设计一、怎样挑选材料1、材料分类及其标准件[1]、材料的分类天然材料:竹子、木头、大理石等。

优点是安全、无害。

缺点是生长周期长,破坏环境和生态平衡。

金属材料:铜、铁、金、银等。

优点是机械性能好,有韧性、可塑性,容易加工,可大量生产。

缺点是冶炼时消耗大量能源,产生废水、废气等污染环境。

化学材料:油漆、涂料、塑料等,优点是稳定、耐用性能好。

缺点是生产过程产生有毒有害物质,塑料不易降解,污染环境。

复合物质:各类铝合金、玻璃等。

优点是有特殊的性能,如铝合金即轻又硬。

缺点是生产制造困难。

新材料:指纳米材料、高温超导材料等。

优点是有新的特性,如超导电性能。

缺点是难生产,成本高。

[2]、材料的特性可塑性:指固态材料的保持形状的特性。

如金属、木头、塑料等。

弹性:固态材料恢复形状的特性。

如橡胶、钢材等。

耐腐蚀性:指材料的化学性能稳定。

如塑料耐酸碱。

其它特性:光学特性(玻璃)、放射性(大理石)、硬度特性(钢、钻石)。

[3]、元器件是指在电子和电器产品中,某一功能部件被广泛、大量使用,人们出于使用方便、简化制作过程和节约成本的需求,单独设计和生产了这种零部件,称为元器件。

[4]、标准件:按统一的形状、大小、公差、技术要求等生产的零件和部件。

如国家标准的螺钉、螺母、垫圈、齿轮等。

2、材料选择和资源保护的要求选择材料时要坚持合理、合适的原则。

要求不要太高,以免浪费;也不要太低,以免达不到要求。

选择材料时要尽量选择标准件和元器件。

可以节约成本和能源。

选择材料时要尽量选可再生的资源、再生周期短的资源。

二、技术试验1、技术试验是从技术角度对材料、元器件及整机产品进行测试和试验。

2、技术试验的方法:实物实验、对比实验、模拟实验、计算机仿真实验。

(会举例)第四章设计的实现——制作一、工艺1、工艺[1]、工艺是技术活动中的加工过程和加工方法。

[2]、加工的目的就是改变材料的大小、形状、特性、外观等,使其符合设计的规格。

2、常用的工艺种类(1)、零部件加工工艺:[1]、切削加工工艺:就是用切削工具把坏料上多余的部分去除,以获得我们需要的几何形状、尺寸、表面质量的加工方法。

如剪纸、线锯锯木材等。

[2]、成型加工工艺:就是使用适当的外力,利用材料的可塑性,改变材料的外形、大小、形状等,且改变后材料的质量不变,叫成型加工工艺。

有折弯、压制等方法,如石膏雕像制作、钢筋栅栏。

[3]、浇铸及模塑加工工艺:利用浇铸模具成型来生产产品的方法。

金属、陶瓷、塑料、玻璃、石膏、蜡等都适合采用浇铸或注塑的方法。

如塑料相框、蜡烛、石膏像、古代的青铜器等。

(2)、零部件装配工艺[1]、零部件装配工艺概念:将两件以上的零部件暂或永久的结合在一起的加工方法。

常用的装配方法有粘接、焊接、榫接、钉接、铆接、螺接等。

[2]、零部件接合方式:1.用胶水、焊条、焊锡等胶合零部件。

如用热熔胶、强力胶乳白胶胶合部件、用化学药剂溶解部件接触表面后接合、用高温将工件或焊条、焊锡等熔融后接合,如电焊、电路板焊接。

2.用类似于订书机的方式以机械外力接合部件。

如用铁钉或螺丝钉接合木头、用榫头接合木材、用铆钉接合部件、用铆钉接合金属板。

(3)、表面涂饰工艺:是指在工件表面施以保护性或装饰性处理的加工方法。

如木材表面涂油漆、贴木皮、贴塑料皮处理;汽车表面防锈和喷漆处理;陶瓷表面上釉处理。

二、模型和原型的制作1、模型与原型概念[1]、原型:通常是样品,有时也是最终的产品。

它是第一个能全面反映产品的功能和性能的产品。

如设计一款新型的汽车时通常要制作出一辆汽车的原型,以评估该款汽车的安全性、美观性、人机工程学、可制造性、可维护性等。

[2]、模型:在多数情况下由于资金、材料、场地等条件的限制不能直接制作出原型,只能使用仿真材料和精密的加工手段,按照一定的比例加工制作出尺寸精确、材质逼真的模型。

第五章设计的交流与评价一、设计的交流1、设计交流的意义:通过交流可以改进设计中的不中之处;消除设计中存在的隐患;选出最佳的设计方案;可以将自己的设计变成产品服务社会。

2、设计交流的方式:文本、图纸、表格、设计模型、生活中的口头语言、计算机演示、网页等都是设计交流中的常用交流方式。

3、设计师和用户的交流:[1]、产品说明的重要性:设计师通常不能和用户直接交流,只有通过用户手册和产品说明书向用户传递信息,因此生产商必须为用户提供用户手册或说明书,以防止用户由于产品信息缺乏而导致利益受损。

[2]、说明书或用户手册的编写内容:(适当了解)技术与设计 二第一单元 结构与设计一、认识结构1、结构的概念:结构是可以承受一定 应力 的物体形态,结构可以抵抗引起形状和大小改变的力。

(作用在结构和构件上的五种力的形式:拉力、压力、剪切力、弯曲力、扭转力)拉力 压力 弯曲力 剪切力 扭曲力 构件:椅面、椅背、椅腿和横档是椅子的组成部分。

任何结构都是由许多部件和零件所组成的,在工程中称这些部件或零件为构件。

变形:在外力作用下,结构会发生几何形状的改变,构件的形状和大小也会有改变,这些改变在工程上称为变形。

2、结构的分类:根据物体的结构形态,结构分为实体结构、框架结构、壳体结构三种基本类型。

实体结构是指结构体本身是实心的结构。

其受力特点是:自身承受外力,主要是压力。

如实心墙、大坝等。

框架结构是指结构体由细长的构件组成的结构。

其受力特点是:通过组成框架的条状物来承受外力,既可承受拉力,也可以承受压力。

如铁架塔、建筑用脚手架,厂房的框架等。

壳体结构是指层状的结构。

其受力特点是:通过外壳传递力和承受外力,当外壳顶部受力,能将力均匀扩散。

如摩托车手的头盔、飞机的外壳、贝壳等。

二、探究结构1、结构的稳定性:结构的稳定性是指结构在荷载的作用下维持其原有的平衡形式的能力,就叫做结构的稳定性。

如三边确定的三角形构成稳定的几何结构。

2、影响结构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结构的稳定性与它的几何形状、支撑面积的大小和重心位置密切相关。

也就是必须做到:结构的几何形状科学合理、结构的支撑面积越大越好、结构的重心越低越好。

3、影响结构强度的主要因素:内力:结构的强度是通过构件和材料实现的,构件在外力的作用下会发生形变,此时构件内部各质点之间会发生相互作用力,这种作用力叫作内力。

构件受的外力越大,内力就越大,以维持构件的内力和外力的平衡。

强度:在工程技术中不允许构件在正常使用的情况下被破坏,要求构件和材料具有抵抗破坏的能力,这种能力叫强度。

对应的公式→在国际单位制中应力的单位叫帕,符号是Pa ,一般使用MPa ;内力的单位是牛顿,符号是N ;横截面积的单位是平方米,符号是M 2。

流程与设计一、了解流程1、流程的含义: 流程是一系列连续有规律的活动,这些活动以确定的方式发生或执行,导致特定的结果实现。

回家开门的流程:取钥匙—插入锁孔—>旋转—>开门—>进屋;2、工作流程和工艺流程 工作流程是反映要完成一件事情、一项任务而要进行的一系列有序的工作或活动的全过程。

邮寄包裹的工作流程:取包裹单—>购买标准包装箱—>包装密封—>填写包裹单—>交寄—>收好回执单;工艺流程是反映了从原料投入到成品产出,通过一系列加工环节,顺序进行生产或制造某种产品的全过程。

蔡伦造纸工艺流程:收集原料—>水浸—>剁碎—>水洗—>浸入草木灰水中—>加热蒸煮—>漂洗—>捣碎形成纸浆—>用纸模捞取纸浆—>滤水晾干成纸;二、流程的组成和描述1、流程的基本组成任何流程都包括具体的环节和时序的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