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矛盾的三个典型代表

合集下载

试论巴金《家》中觉新的性格矛盾

试论巴金《家》中觉新的性格矛盾

试论巴金《家》中觉新的矛盾性格摘要:《家》是巴金的代表作,在作品的众多人物中,觉新是作者刻画得形象最丰满的一个典型。

他思想矛盾、性格复杂,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成功的“多余人”之一。

作为同样的一位青年,他也曾为新思潮所触动,偶有奋发进取、希求新貌的一面;他善良,正直,尽管他自己不想作封建家族的叛逆者,却保护了他那些敢于反抗与斗争的弟妹们。

性格懦弱,缺乏“新生”的勇气和力量,面对封建恶势力的重重压迫,他一方面悲痛伤感,另一方面又无可奈何,只得逆来顺受,得过且过。

他既成了旧制度的牺牲品,同时又不断充当着旧制度的维护者。

关键词:觉新性格悲剧矛盾中国是个有着几千年文明历史的礼仪之邦,其文化思想渊远流长。

而中国传统文化得以世代相传,最主要的方式应该是以“家庭文化”为核心,得以发扬光大。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所谓齐家治国平天下,首先要“齐家”,家庭正如一个缩小的社会,从某种意义上说,家族文化能否得以发扬光大,又体现在“长子”身上,“觉新”是巴金现实主义著作《家》中的主人公,作为封建家族的“长房长孙”,他身上肩负着整个家庭兴旺发达的历史使命,可是他所处的历史时期(“五四”新思潮)唤醒了他内心深处的渴望反抗的灵魂,就是这样,造就了一个现代文学史上具有“双重性格”的悲剧人物。

一、觉新性格的总体表现1、既对现实不满又没有坚决的反抗。

觉新性本善良,又是“在爱的环境中渐渐地长成”的,他憧憬于自己远大的前程和美妙的梦幻:对未来,他想报考北京或上海的大学专修化学,以科学救世;对爱情,他倾心于“能够了解他、安慰他”的表妹,想望有朝一日能终成眷属。

他接触过新思潮,心里也明白新的人生的方向,灵魂里同样不乏神往与热望。

在高家,高觉新作为长子长孙,理所当然是家族的继承人,但他“不仅是生物意义上延续家庭的承担者,更是家庭伦理道德的承传者”。

因此,长孙的特殊身份和地位不允许高觉新有“越雷池半步”的思想和言论。

在封建家族文化的长期熏陶下,高觉新遵守“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抛弃与梅的爱情,娶了门当户对的瑞珏来维系一个家庭的新兴和后代的繁衍,使之香火永旺,实现高老太爷四世同堂的愿望。

新时期人民内部三大矛盾新变化

新时期人民内部三大矛盾新变化

新时期人民内部三大矛盾新变化2014年06月22日来源:《政治学研究》作者:房宁内容摘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使中国社会的阶级阶层结构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社会成员流动性加大,呈现出多元化、多层化的利益关系格局。

在这样的经济社会结构背景下,人民内部矛盾突出表现为物质利益冲突,并具有向“官民矛盾”演化的趋势,以及转化为对抗性矛盾的可能性加大。

应从五个方面着手正确认识和处理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第一,人民内部矛盾是存在于社会主义社会长期的历史现象。

第二,把解决收入分配不公问题作为解决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的重要方面。

第三,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树立科学的政绩观,强化公共服务,提高社会管理水平。

第四,加强和改进党的群众工作。

第五,积极稳妥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和法制建设,提高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制度化水平。

1957年2月27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第十一次(扩大)会议上发表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

他在区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基础上,根据大规模的阶级斗争基本结束和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大量的矛盾属于人民内部矛盾的基本判断,明确提出不同质的矛盾必须用不同质的方法来解决,要用民主的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

以此为标志,创造性地提出了我们党关于人民内部矛盾的学说。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拨乱反正,否定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的路线,把发展作为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开辟出一条通过推动经济发展为解决人民内部矛盾奠定必要物质基础的道路,提出了新时期我们党坚持和发展人民内部矛盾学说的正确理论。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面对复杂的国内外局势,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妥善协调现代化建设中的一系列重大经济政治和社会关系,明确提出了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的科学论断,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新时期的人民内部矛盾理论。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作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大现实课题,明确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

“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教学设计

“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教学设计

“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教学设计作者:***来源:《新课程》2024年第05期【教学内容】本课是教育部组织编写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初中)》第2讲第1课时的内容。

【学情分析】初中生已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但辩证思维、价值判断和选择能力相对不强,难以在历史资料中寻找与课本知识的契合点。

另外,学生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了一定的了解,但缺乏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面认识,学科视野相对狭窄。

【教学目标】1.通过领略我国在经济、文化、科技、军事等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理解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感知新时代的科学内涵,感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伟大意义,认同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通过调查走访对比人民的生活需要变化,感知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从而初步理解应对目前国家发展阻礙的根本途径;通过观点辨析懂得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与不变,明确解决我国主要矛盾必须始终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培养政治认同、道德修养、责任意识等核心素养。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正确理解新时代的科学内涵,深刻把握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突破方法:通过云观看“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结合学生的调研成果《魅力邹平》,以及社会调查展示,引导学生探究新时代的科学内涵和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教学难点:辨析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与“不变”的关系。

突破方法:通过观点辨析环节,引导学生明确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教学方法】案例探究法、问题导向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当今中国正处在一个什么样的时代吗?让我们听听习主席怎么说。

(播放《党的十九大报告》节选音频)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教师(总结导入):在把握实践基础深刻变化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共产党做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要论断。

最新农村网格员矛盾典型案例三篇

最新农村网格员矛盾典型案例三篇

“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就地多化解”。

我镇不断深化“枫桥经验”原理内涵,有效推动专职网格员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的积极作用,努力打造新时期基层治理“横店样板”。

深化创新网格化管理。

一是推进全科网格化建设,以划分的网格单元为纽带,将各网格组成一张网全面覆盖整个辖区,建立以镇调委会为主导,各网格内的专职网各员为末端的完整调解组织网络体系。

二是完善镇综治指挥室作用。

以四个平台为基础整合基层社会治理的各种资源,推动形成“四个平台+全科网格+综合指挥系统”的基层治理架构,将各事件进行分类梳理、逐级分流、按责转办。

搭建平台强化专职网格员培训。

每周邀请各部门、各行业的负责人对专职网格员进行多方位系统培训,特别是矛盾纠纷调解方面,已进行7次专题培训。

结合典型案例,详细分析总结案例产生的原因及经验、教训,生动讲授了矛盾调解工作相关的法律知识,并结合具体调解难点给出了相应的提高调解成效的技巧和方法,引导网格员认真排查网格内矛盾纠纷,发现线索上报及时进行化解。

完善调处化解机制。

一是健全矛盾纠纷早排查早发现机制,发挥专职网格员“一员多岗”作用,引导网格员在入户走访、收集民意的同时,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活动。

二是落实“以奖代补”制度,出台制定矛盾纠纷化解奖励措施,鼓励专职网格员多参与化解矛盾纠纷。

今年以来专职网格员参与化解矛盾纠纷达308 件,有力维护了辖区社会和谐稳定。

现在专职网格员这支队伍已成为我镇矛盾纠纷调解的一股有生力量,为建设平安横店添砖加瓦。

10月4日,灰坪乡龙山村村民袁师傅和农产品交易中心的施工方产生矛盾纠纷,因在做砌坎挖地时不慎,造成袁师傅家后院土地坍塌发生矛盾纠纷。

这事被正在巡查的专职网格员张月仙和邱渭根知道了,立即上报乡综合指挥室,并且第一时间前往调解。

村里在建的农产品交易中心,目的是为给村里增加集体性收入,但是由于施工方在工作中的疏忽,在做砌坎时不慎,造成袁师傅家后院土地坍塌,农产品交易中心后面需要挖去一部分土地做砌坎,但是后面又连着袁师傅家后院的土墙,挖了导致其后院土墙塌方,一直没有合理的解决,张月仙了解了事情的来龙去脉,认为这件事情可能需要村里出面协调后,立马将矛盾双方叫到现场,并会同村支部书记一同为其解决,经过测量塌方面积,确定了小面积的塌方并不会造成隐患后,与村支部书记商定,决定由村里对袁师傅塌方面积进行赔偿,并签订赔偿协议,袁师傅对赔偿方案表示满意。

矛盾特殊性 、矛盾普特关系典例

矛盾特殊性 、矛盾普特关系典例

• 答案:B
下表是2004~2011年八年来,历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文件的关键词:
2004年 农民 增收 2005年 农业综 合生产 能力 2006年 社会主 义新农 村 2007年 现代 农业 2008年 农业基 础建设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农业稳定发 统筹城 水利 展,农民持 乡发展 改革发 续增收 展
C
下图反映了新老两代农民工之间的差异,这说明(

A. 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 B. 主要矛盾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C. 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 矛盾 D. 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并通过普遍性表现 出来
C
• 李白与杜甫被称为盛唐诗坛的“双子星”,但他们诗 歌的美各有千秋。以李白等人为代表的“盛唐”,是 对旧的社会规范和美学标准的冲决和突破,是一种没 有确定形式、无可仿效的天才抒发。以杜甫等人为代 表的“盛唐”,则恰恰是对新的艺术规范、美学标准 的确定和建立,是可供学习和仿效的格式和范本。上 述材料蕴含的哲理是( ) • ①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矛盾 • ②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 • ③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 • ④艺术创作是主体对客体能动的反映 •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人生各个阶段的特点不同
矛盾具有特殊性 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 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
• .歌德的一首小诗:“少年,我爱你的美 貌;壮年,我爱你的言谈;老年,我爱你 的德行。”这首诗蕴涵的哲理是( ) • A.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 B.事物矛盾的两个方面各有特点 • C.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统一的 D.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特点
启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矛盾;

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

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
虽然人们对公平正义的关注度提高,但当前社会制度还存在不完善之处,导致公 平正义与制度矛盾。
03
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解决路 径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01
02
03
优化产业结构
通过淘汰落后产能、培育 新兴产业,提高供给体系 的质量和效益,满足人民 对高质量产品的需求。
促进企业转型升级
鼓励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和 研发投入,提高自主创新 能力,增强核心竞争力。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完善税收制度,调节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公平。
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完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制度,提高民生福祉。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对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指导意义
倡导全球共同发展
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提出,强调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 思想,不仅适用于国内发展,也适用于全球发展。国家应
倡导全球共同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促进国际合作与交流
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过程,需要加强国际合作与交 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推动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和完善
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资源短缺和环境 问题日益突出。
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变革
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加速发 展,对传统产业产生冲击。
社会公平正义问题凸显
收入差距扩大、教育医疗资源不均等问题加 剧,影响社会稳定。
未来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思路和方向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
加强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 转型。
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社会结构变化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口老龄化 的加剧,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 对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 提高,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日益增长。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三个哲学维度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三个哲学维度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三个哲学维度作者:张志斌庄倩琳来源:《文教资料》2020年第17期摘; ;要:要想把握好时代的脉搏,就要找准时代的问题,进行深层次的哲学分析。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从多个方面体现出蕴含的辩证法:社会基本矛盾和社会主要矛盾的关系,变与不变的关系,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关键词:新时代;主要矛盾;哲学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1]这一判断,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思维,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思想在社会问题中的深刻体现,是对矛盾内涵的深刻把握。

从唯物辩证法角度进行分析,可以剖示以下三个方面的辩证关系。

一、从主要矛盾与基本矛盾这一对辩证关系上看矛盾是哲学领域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哲学范畴,即对立统一。

矛盾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原理,矛盾的普遍性正是指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此,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一样,在其发展的始终贯穿了矛盾。

人类社会中存在的矛盾是多种多样的,按照不同的作用和地位可以有多种不同的划分方法,社会基本矛盾和社会主要矛盾就是在不同的划分方法中存在的两类不同的矛盾。

社会基本矛盾和社会主要矛盾是两对不同层次上的矛盾,社会基本矛盾是与社会非基本矛盾相对立的,社会主要矛盾和社会非主要矛盾相对立。

这两类矛盾虽然处于不同的层次上,但二者之间存在辩证的关系,社会主要矛盾是被社会基本矛盾所规定的,并受到其制约。

“一切历史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2](196)。

這是马克思早期的提法,指的是社会基本矛盾,所以其他矛盾都是由这一矛盾衍生的,因此它是最基本的。

社会主要矛盾是指在诸多的社会矛盾当中占支配地位和起主导作用的矛盾。

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时期都会有不同,且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发生变化,因为它反映了当时当地所面临的最主要的社会实践。

善于诊断时代的脉搏,才能准确解决时代的问题。

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新民主主义的总路线总路线和总政策:“新民主主义革命,不是任何别的革命,它只能是和必须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主义的革命。

”新民主主义的动力无产阶级不仅是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而且也是中国革命的动力。

而农村中的半无产阶级,是中国革命队伍的主力军,是中国革命的最广大动力。

无论是贫农和中农,还是城市小资产阶级,只有在无产阶级的领导下,才能得到解放,但是对于民族资产阶级的领导,要采用慎重的政策。

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现实依据我国改革开放和建设的实践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现实依据。

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我们党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以已发展为中心的经济建设上来。

邓小平提出建立社会主义的主题、路线1982年党的十二大,邓小平正式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题。

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各个阶段第一阶段邓小平理论初步形成(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82年党的十二大)确立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总体思路,大胆提出了社会主义可以搞市场经济的初步设想;初步形成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思想;提出了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科学概念。

这些理论成果,标志着邓小平理论的初步形成。

第二阶段邓小平理论逐步展开并形成轮廓(1982年党的十二大到1987年党的十三大)十三大第一次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一概念,并从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等方面,系统地概括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观点。

这一概括构成了邓小平理论的轮廓。

第三阶段邓小平理论走向成熟、形成理论体系(1987年党的十三大到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社会主义本质理论,“三个有利于”标准理论等,从而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矛盾的三个典型代表新矛盾的三个典型代表婆媳为权利而战“每当我心情不好,就上西祠胡同的情感版逛逛,看到一页一页全是抱怨婆媳关系的帖子,觉得世界上有这么多和我一样憋屈烦闷的媳妇,立刻心理平衡了。

”南京媳妇王纯为此把自己在西祠上的论坛签名改成如上。

细数最近几年的大热家庭伦理电视剧,婆媳关系即便不是主角,也是第一配角,不但编剧们爱抓住这点大书特书,观众们最唏嘘感叹恨铁不成钢的话题,也逃不过两个女人间的战争。

但当传统的婆婆遇到更强调个性的媳妇,矛盾的内容发生微妙变化。

零点研究咨询集团发布了一项关于现代婆媳关系的调查:媳妇生男孩还是生女孩、因老人赡养而引发的家庭经济纠纷等矛盾,在现代婆媳矛盾中已经淡化,让位于生活习惯的差异。

在对八个一线城市的调查中,有84.5%的媳妇认为生活习惯不同是其与婆婆的主要矛盾,“既然在城市里,就要遵守城市的生活习惯。

”其次是为了争夺对丈夫和孩子的“话语权”。

“越是小事,大家越是坚持自己的做法,对方的挑剔或者顽固,就像一根刺扎在肉里,让你时时刻刻都不愉快。

”和王纯抱着同样想法的比比皆是。

王纯是典型的城市媳妇,在她身上有浓重的独生子女烙印:受教育程度较高,有稳定的工作和收入,追求独立的生活空间,以自我为中心。

她虽然并不指望能在婆媳对战中总是占上风,甚至愿意遵守传统的尊老孝道游戏规则,但前提是“婆婆不要仗着年长就要求我必须如何如何,既然住在我家,很多事就应该我说了算”,而这是大多数婆婆都无法做到的,资历至上论同样是中国人际关系的潜规则。

一个家庭只能有一个主妇,新婆媳关系的矛盾核心实际是新家庭的大小事宜谁说了算的问题。

当越来越多已婚和未婚女青年意识到该矛盾的不可调和性后,有了“凤凰男”这个名词的一夜走红,有了“门当户对”的新时代版解释。

在一二线城市中,婆媳融洽的比例仅为36.8%,当80后媳妇和60后婆婆开始成为婆媳关系的主流,相看两生厌的婆媳不约而同选择了保持距离的方法。

在一份调查中,50.3%的媳妇和53.1%的婆婆都拒绝同住一个屋檐下。

但保持距离不过是把矛盾压抑。

新旧两派产生的矛盾不是对与错、好与坏的问题,在这是是非非之间,不和谐的音符随时会出现在家庭生活里。

为避免婆媳矛盾,选择让姥姥、姥爷带孩子,却因此把另一个本不严重的矛盾推向风口浪尖。

过度粘结出的翁婿矛盾曾几何时,岳父母对女婿的“刁难”很少进入婚后生活;“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喜欢”的传统观念,也远强大于“丈母娘抬高房价”的说法。

然而当下,随着独生子女家庭成为主流,岳父母进入小家帮忙照顾孩子,翁婿矛盾的隐蔽暗流也逐渐浮出到了家庭的桌前案台。

沈阳广告人张新的生活就处处笼罩着妻子娘家人的影子。

结婚两年后,张新当上父亲,起初他准备将孩子送回自己父母家,但在单位做“调研”时他发现了一个现象:办公室里4个已婚而且有孩子的男同事,都选择了让岳父母带孩子。

一位同事“语重心长”地说:“现在的妻子都是个性人,带孩子的一些方面肯定跟老人有矛盾,但是如果是自己的妈妈和女儿有矛盾了,一天就好,要是婆婆就不行了,只有亲妈不记仇。

兄弟听我的,岳母带孩子是消除家庭危机最好的办法。

”和与公婆同住、媳妇感觉到自己“被排挤”一样,张新也有“自己是局外人”的不适感。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医院精神科精神治疗师石崇认为,翁婿矛盾的日渐突出,与男性地位下降、女性地位提高有关,是婆媳矛盾在妻子娘家的映射版:当妻子和岳父母的生活步调一致时,女婿却不容易融入;女婿同样会对岳父母对孩子的宠溺感到生气;女婿在岳父母家生活,无论是工作还是人际关系上都将承受更大压力。

相对于女人以感性著称,一直以来披着理性外衣的男人们,从来被传统教导不可拘泥于小事,否则就是不够大度。

“这种矛盾目前看来还没有激烈到婆媳矛盾那种程度,但对女婿来说,压抑感始终存在,一旦爆发,势必对夫妻感情造成影响,进而影响到孩子。

”网友评论周星星9527看着娇生惯养的儿子成了媳妇的“奴隶”,任劳任怨,任骂任掐,叫当妈的情何以堪啊?这应该就是婆媳常闹矛盾的原因吧。

忽然一夏我老公在处理翁婿问题上做得挺棒,他靠的不仅是常买礼物,关键是他会非常耐心地和老人聊天,更多的时候是听他们倾诉。

父母老人,特别想和孩子们多说说话。

这一点,我没有他做得好。

我是一只小小鸟我都40岁的人了,孩子也10多岁了,我妈仍成天管教我,有时候真不是嫌她啰嗦,她从未把我当大人看待。

害得我在孩子眼里没有一点威信,总拿宠溺他的外婆当挡箭牌,为此我都跟我妈吵了不下一百次。

谁是谁的谁我们家现在那保姆比我地位还高,没办法,三年换了十多个保姆,要请个能久留的保姆太难!工资低了人家不做,小孩太调皮人家不做,老人半身不遂人家不做,不享受正常节假日人家不做……保姆难伺候啊!丈夫愿意在某些方面做出让步,但他们不会彻底放弃传统中“夫为尊”的优越感,这让在民主、平等方向迈进一大步的妻子感到失望。

曾经不显著的那些影响80后小夫妻发明了很多让父辈瞠目结舌的东西。

比如为了平摊家务事的“家务骰子”,啼笑皆非却贯彻了个人意志的“婚前保证书”,具有中国特色的家庭财务制……十年前,当社会学家认为“家务、经济对婚姻的影响并不显著”(其理由是结婚前双方已经对对方的财务有了明确了解、传统家庭分工模式依然稳固),十年后,这个观点逐步被推翻。

大部分家庭里,妻子已经成为家庭经济的实际掌控者,尤其在大宗耐用消费品(包括住房、汽车、旅游支出等)上的掌控比例超过67.5%。

在南京大学的一份调查中,42.6%的80后女性认为:“如果不能由我说了算,或者在决策时不考虑我的意见,我会提出离婚。

”而家庭分工也不再是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模式,它变得更平等——或者更懒散。

妻子们似乎取得了婚姻中两性战争的胜利,与之相对的却是婚姻前所未有的脆弱。

不断修改的法律始终在损伤其中一方的利益、使其没有安全感,情感背叛成本低廉,亲缘关系的影响,家庭事务的分配是否合理和情愿,两性对自己在婚姻中地位的分歧,都会对婚姻造成不可修复的裂痕。

而理智很容易在婚姻中缺席。

北京婚姻咨询师黄玲认为,婚姻里,女性变得越来越独立、自信,她们对丈夫提出了更高要求,“但家庭伦理、家庭文化的变化,相对于女性的进步,是滞后的,丈夫通常都不愿意照着妻子的要求去改变,而且现代婚姻里,感情的成分不再居于核心地位。

”浙江省的一份调查显示,该省70.4%的80后夫妻,都经由相亲认识,自己认识的仅占到26%,每一场相亲都是经过精心计算的结果,家世、收入和职业常常起决定性作用。

随着《婚姻法》新解释的出台,其中“婚后若一方父母出资为子女买房,若离婚,则谁父母出资房子归谁”,更是对年轻夫妻提出了新的挑战。

一方面的声音是,从今天起,不再为了房子结婚,给被房子挤压得变形的婚恋观,留下了一个喘息的机会;另一方面的声音则认为,新解释没有从家庭感情角度去考虑,对婚姻中的弱势群体如家庭主妇,可能会产生不公。

于是,结婚前要求在房产证上共同署名的事便应运而生,新的矛盾也必然紧随到来。

“很多年轻夫妻在婚后才学会经营感情,在感情积淀到足够深厚的程度前,物质的东西会轻易破坏掉婚姻。

”网友评论甘爸爹328我小孩的一个同学就是随他母亲姓,是个小男孩,还是家里的独苗,好多家长跟我一样,误以为他父母离异,毕竟同意孩子跟着妻子姓的丈夫太稀有了,对传统男人来说,这关乎尊严。

幸福的玮玮723我和现任丈夫都是二婚,我也成了传说中的后妈,他的孩子11岁,每天都跟我呛,事事针对我,好几次把我气哭,丈夫虽爱我,但总站在他那边,要我忍让,这样的教育本身就有问题,我现在一想到这孩子就头痛。

1994闪婚与性格《过把瘾》在朋友葬礼上相识的一对男女一见如故,很快走进婚姻殿堂。

夫妻生活充满了磕碰恩怨,从相识、相爱、相斥、相离、相信到再相聚,真实地演绎着爱情的浪漫和婚姻的本质。

2004信任危机《中国式离婚》望夫成龙却又担心“男人有钱就变坏”的纠结,再加上更年期,婚姻经不起百般折腾。

无论单身或婚姻,美好与否的关键都在个人的努力和把握。

2009爱情与现实《蜗居》只谈爱情的时候,两个人可以在租赁屋里你侬我侬;谈婚论嫁时,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成了都市年轻人婚姻的试金石。

2020婆媳矛盾《媳妇的美好时代》面对两个斤斤计较、势不两立的亲婆婆和后婆婆,一个寄居在自己婚房里的刁蛮小姑,如果不试着宽容理解,就只能眼睁睁看着婚姻破灭。

再难搞定的家人,也会有被感动的一天。

2020事业与家庭《婚姻保卫战》丈夫成功、孩子乖巧、家庭幸福——这并不是所有女人的终极梦想,一些妻子还希望能在事业上锦上添花。

事业高升,却因疏忽家庭,影响到夫妻感情。

事业与家庭,男人女人们应该如何抉择?2020房子车子票子《裸婚时代》如果你爱的男人没房没车没钻戒但有一颗爱你的心,你会不顾一切地嫁给他吗?“裸婚”,是一份信任,一份执着,一份包容,一份坚持,一份满足的幸福感。

2020一起奋斗是王道《AA制生活》80后普通小夫妻没能力独自撑起生活的所有开支,只能两人“共苦”。

谈钱伤感情,但也让年轻夫妻明白:一起奋斗才是踏实的生活。

每个家庭都会遇到数不胜数的矛盾和问题,《家人》在读者中进行了相关调查,对矛盾进行分类和分析。

数字里的矛盾69%认为家庭中有诸如婆媳、翁婿类的严重代际矛盾问题。

其中7%的人认为存在父母对自己大包大揽过度干涉的问题。

此外,19%的夫妻在经济上有分歧,17%的夫妻在家务分配、人际交往上存在冲突。

75%子,又不满老人带孩子的方法。

62%都选择在发生冲突时忍让为先。

但34%的人觉得并不甘心,26%的人会看人下菜,选择是忍还是让步。

另有8%的人在捍卫住自己权益的前提下适当让步,4%的人选择把事情闹大。

63%相信只要正视问题,最终一定能解决这些家庭矛盾。

其中28%的人会先逃避一段时间,再回头面对问题。

22%会在矛盾爆发时就立刻寻找解决方法。

只有2%会一直逃避,讨厌去面对,或让别人去想办法。

51%认为所有矛盾的核心依旧是夫妻关系,只要夫妻关系好,矛盾自然就能化小。

另有33%的人认为婆媳关系和睦是互相让步的前提。

7%的人认为矛盾的源头还是钱闹出的事,必须多挣钱。

另有5%的人选择分居生活。

67%解决问题时,女性最喜欢向闺蜜和网友咨询求助,男性则多选择憋。

其中46%会马上就去求助,并首先问有过相似经历的朋友,另有12%的人一闹矛盾就离家出走,7%的人选择冲动离婚或把事情闹大。

9%的人选择喝闷酒,买东西,认为自己不管总有人管,他们中多为男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