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全碑书法欣赏
隶书名碑赏析——曹全碑

隶书名碑赏析——曹全碑一、简介《曹全碑》全称《汉合阳令曹全碑》,又名《曹景宗碑》,碑高二百五十三厘米,宽一百二十三厘米,立于东汉灵帝中平二年(公元一八五年)十月。
碑阳凡二十行,每行四十五字;碑阴五列,上列一行,二列二十六行,三列五行,四列十七行,五列四行。
此碑无额,明万历初年出土于陕西合阳莘里村,现存于陕西西安碑林。
清康熙十一年后,碑身出现裂痕。
从拓本看,《曹全碑》的字迹保存较为完好,虽不免少有风损,但字形轮廓及笔画的起讫用笔都仍清晰,这无疑为后人临习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作为东汉隶书成熟时期的代表作,《曹全碑》在历代学人及书法评论家的心目中地位较高。
清孙承泽赞誉其:“字法遒秀逸致,翩翩与《礼器碑》前后辉映”,乃“汉石中之宝也”。
万经平其曰:“秀美飞动,不束缚,不驰骤,洵神品也。
”南海康有为先生则认为其与《孔宙碑》为“一家眷属”,“皆以风神逸宕胜”。
徐树钧在其《宝鸭斋题跋》中称其碑阴书法“神味渊隽,尤耐玩赏”。
二、赏析《曹全碑》最显著的审美特征是典雅逸静。
与其同时代粗拙的汉碑相比,《曹全碑》不激不励,中正平和,既符合规范,又飘然逸出,与《张迁碑》等以追求真率拙朴的碑风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曹全碑》的艺术特征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用笔内敛含蓄,圆转隽秀《曹全碑》的用笔从完整的拓本看,则基本为圆笔。
圆笔较为温和含蓄,笔画内敛含蓄又不失风雅,有大家闺秀的感觉,这是此碑之所以能够取得静雅的艺术效果的关键所在。
2.运笔平实柔顺,动静相宜由于隶书基本结构的规定性,其线条绝对不能如行草书一样跌宕起伏,这就造成了隶书主静的天性。
但同是主静的隶书,由于运笔方法不尽一致,所造成的艺术效果也就不同,波磔起伏明显的,如《石门颂》等,则有奔放飘逸之致;而《曹全碑》的运笔平稳徐行,一丝不苟,笔锋始终在笔道中行,笔画平实不滑,没有过度的起伏,使其线条更趋于内敛。
而其所具有的动感,多半是因为有一些弧形长线造成的,如撇、捺、钩及横挑的弧势等,故有形意翩翩之趣。
中国书法(2)东汉《曹全碑》全文——释文和释义

中国书法(2)东汉《曹全碑》全文——释文和释义【(东汉)隶书《曹全碑》】(东汉)隶书《曹全碑》【(东汉灵帝中平二年公元185年)隶书共1165字】【简介】名称:《曹全碑》别称:《曹君碑》《曹景完碑》《景完碑》出土地点:明万历初年,陕西省郃阳县旧城莘里村出土馆藏地点:陕西省西安碑林博物馆第三室规格:高2.53米,宽1.23米内容:记载了东汉末年曹全镇压黄巾起义的事件。
《曹全碑》系晋王敞等纪念曹全功绩而立。
王敏、王毕等立石。
【釋文】君諱全,字景完,敦煌效穀(gǔ)人也。
其先蓋周之冑。
武王秉乾之機,翦伐殷商,既定爾勳(xūn),福祿攸(yōu)同,封弟叔振鐸于曹國,因氏焉。
【释义】曹君讳名曰全,字景完,是敦煌郡效谷县人氏。
其先祖是周朝姬氏,昔日周武王姬发,乘执掌乾坤之机,灭掉殷商,功勋既定,福袛和官禄应该分享,于是封其弟叔振铎于曹国,这是以曹为姓氏的开始。
【釋文】秦漢之際,曹參(cān)夾輔王室。
世宗廓(kuò)土斥竟(通“境”),子孫遷于雍州之郊,分止右扶風,或在安定,或處武都,或居隴西,或家敦煌。
枝分葉布,所在為雄。
【释义】秦末汉初之际,(曹全的先祖)曹参辅佐王室(刘邦)。
汉武帝(世宗)扩充疆土,将其子孙迁徙于古雍州近郊,分别住在扶风和安定、武都、陇西、敦煌等地。
(曹氏)后裔分布各地,雄踞一方。
【釋文】君高祖父敏,舉孝廉,武威長(zhǎng)史,巴郡朐(qú)忍令,張掖(yè)居延都尉。
曾祖父述,孝廉,謁者,金城長史,夏陽令,蜀郡西部都尉。
祖父鳳(fèn g),孝廉,張掖属國都尉丞,右扶風隃糜(yú mí)侯相,金城西部都尉,北地大守。
父琫(běng),少貫名州郡,不幸早世,是以位不副德。
【释义】君之高祖名敏,他举孝廉、历任武威长史,巴郡朐忍县令和张掖居延都郡的都尉。
其曾祖名述。
举孝廉,任谒者、金城长史、夏阳县令和蜀郡的西部都尉。
其祖父名凤。
曹全碑隶书50个最美经典字

曹全碑隶书50个最美经典字曹全碑隶书是中国书法史上的经典之作,在这幅碑刻中,有很多优美的字体和构图。
下面是曹全碑隶书中50个最美经典字:第一组:1. 玉:这个字以稳重的线条勾勒出玉石的光泽,简洁而富有力量感。
2. 理:字体结构严谨,笔画纵横交错,整体呈现出平衡和谐的美感。
3. 音:字的形状优美,弯曲的笔画展现出音符的节奏感,如乐曲般动听。
4. 等:字体工整,直线与曲线结合得当,稳重而有力,给人以平稳感。
5. 问:字形漂亮,点画之间相互配合,显得有一种内敛的力量。
第二组:6. 登:字体线条流畅而有力,形象地表现了登高的姿态,寓意着胸怀远大。
7. 天:字形端庄大气,笔画沉稳,似天空一般开阔,是中国文化的象征之一。
8. 仁:字的结构稳定,线条圆润流畅,表现出对他人关怀和善良的品质。
9. 和:字美观大方,线条流畅自然,传达出和谐与友善的意蕴。
10. 心:字形简洁明快,表达内心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中心核心。
第三组:11. 欢:字体优雅流畅,活泼的笔画传达出快乐与欢乐的感受。
12. 喜:字的造型可爱,曲线流畅柔和,体现出欢乐与幸福。
13. 乐:字形优美流畅,清新自然,带给人们轻松愉悦的感受。
14. 歌:字形古朴典雅,诗意十足,勾勒出欢乐歌唱的情境。
15. 舞:字体线条流畅,富有韵律感,形象地展现出舞蹈的动感和美。
第四组:16. 花:字的构图优雅,线条流畅,像盛开的花朵一样美丽动人。
17. 林:字形简洁明快,层层叠叠的横线勾勒出茂密的树林。
18. 鸟:字体优雅飞动,字形造型生动传神,展现出鸟儿的自由与灵活。
19. 风:字的线条展现出风的翩翩起舞,形象地表达出风的自由和活力。
20. 云:字形轻盈自然,线条蓬勃向上,给人以飘逸和悠然的美感。
第五组:21. 水:字的造型流畅圆润,线条如水流一般,富有变幻而灵动的特点。
22. 山:字体形态大方稳重,线条曲直相映,展现出山峰的壮丽与宏伟。
23. 月:字形圆润秀美,富有浪漫氛围,象征着宁静与祥和。
瑞气盈门曹全碑书法作品

瑞气盈门曹全碑书法作品
曹全,字德胜,号瑞气盈门,湖南长沙人。
他是清代著名的书法家,尤以楷书著称。
曹全的书法作品被誉为“碑帖之首”,影响深远,被后人奉为经典。
曹全的书法作品以端庄大气、清秀灵动著称,其字体工整规范,
每一个笔画都充满力量。
他的书法作品传神、线条流畅,体现了大家
的品质和气节。
曹全的书法作品大多数题材为古人诗词,尤其擅长书
写在碑刻上,被誉为碑书之神。
曹全的书法作品为后人提供了极大的借鉴和启发。
他的作品不仅
在技术上精湛,而且在意境和气韵上也有着独特的风采,给人留下深
刻的印象。
他的书法作品激励了无数后人,让他们向他学习,探究书
法之道。
曹全以其独特的书法艺术风格成为了中国书法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他的作品被誉为经典之作,至今仍然被人们传颂。
他的书法作品
散发着瑞气盈门的光芒,永远激励着后人不断努力,将书法之美传承
下去。
对于广大书法爱好者来说,曹全的书法作品是一座宝库,蕴藏
着无穷的学习和领悟之处。
总之,曹全的书法作品是中华书法宝库中的珍品,他的作品体现
了中国书法艺术的魅力和深厚底蕴,对后人的书法创作和研究具有重
要指导意义。
我们应该珍惜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不断研究和传承,
让曹全的书法艺术永不凋零,永远熠熠生辉。
汉隶经典《曹全碑》,配基本笔画解析,隶书入门字帖

汉⾪经典《曹全碑》,配基本笔画解析,⾪书⼊门字帖汉⾪经典《曹全碑》,配基本笔画解析,⾪书⼊门字帖。
相对于西汉刻⽯书法的凌乱,东汉刻⽯书法要远远⽐西汉繁荣的多。
⽬前留存下来的两汉刻⽯拓⽚有400余种,其中绝⼤多数是东汉时期的刻⽯书法。
⽽且东汉刻⽯书法篇幅也更⼤,书法风格也更加有体系化和成熟化。
这主要原因⼀是因为儒家思想在东汉被统治者极⼒推崇,推崇名节孝道,社会上流⾏厚葬,给亲⼈竖碑⽴⽯,以表名节。
尤其到了东汉桓灵⼆帝时期,这种风⽓更是达到了⿍盛。
社会上的⽯碑和善于刻写⽯碑的⼈也不断增加,出现了很多优秀的⼯匠,也同时促进了刻⽯书法艺术的发展,刻⽯的⼯匠也越来越能够准确的表达书法家的审美取向,出现了很多优秀的刻⽯作品,⽆论从书法还是刻⼯上。
东汉后期,⼋分⾪书⼊碑进⼊⿍盛时期,我们今天见到的存世的⼤篇幅的汉碑,多出⾃于此时,著名的有《⼄瑛碑》、《礼器碑》、《史晨碑》、《曹全碑》、《鲜于璜碑》,摩崖刻⽯有《⽯门颂》、《西狭颂》、《杨淮表记》、《开通褒斜道刻⽯》等等。
其中有⼀块碑是我⽐较喜欢的,就是《曹全碑》。
《曹全碑》是东汉秀美⼀路书法风格的代表,⽆论是⾏书、⾪书、草书还是篆书,我个⼈都⽐较喜欢秀美⼀路,虽然有时候也会写⼀下豪放派的书法,但是秀美是我内⼼书法的追求,⽽在汉代⾪书⾥⾯,唯有曹全碑,最能满⾜“秀美”⼆字。
此碑的⾼明之处在于看似⽤笔圆润,却柔中带刚,⽅中带圆,看似略扁、⼤⼩统⼀,却⼜⼤⼩错落、参差不齐,在平正中富有变化,有⼤家风范,绝⾮同时期《熹平⽯经》可⽐。
这也正是我喜欢此碑的原因。
如果⾮要选择⼀种⾪书⼊门,我的建议⽆疑就是去学习汉⾪《曹全碑》。
你觉得呢?《曹全碑》全称《汉郃阳令曹全碑》,碑⾼253厘⽶,宽123厘⽶,⾪书,字共20⾏,满⾏45字,有碑阴5列,篆额佚失⽆存。
东汉中平⼆年(公元185年)⼗⽉,由王敞等⼈镌⽴,明万历初出⼟于陕西郃阳(今陕西合阳)莘⾥村,明代末年碑⽯断裂,⼈们通常所见多是断裂后的拓本。
【精品美术】书法科目课件:平凡者的创造——隶书-曹全碑(共12张PPT)

三、上紧下松,中敛外肆
《曹全碑》有个特点不好 把握,很多同学容易把它 写的特别松散,给人看起 来这个字非常懒惰,没有 精神,什么原因造成的? 就是因为你没有把握住这 个字的内在造成的。
叁
示范与临摹
肆
作品展示
谢谢大家
蚕蚕不头二设雁,雁尾不双飞 一波三折
在隶书中,表现力极 强的雁尾只能有一个, 多了反而不美观了
二、因字结形
什么叫因字结形?
请大家看下这个字,他是根 据这字的笔画多少,来决定这个 字的形状,这种叫做因字结形, 你看隶书绝大多数是扁的,由于 有这个横和蚕头雁尾,它在绝大 多数情况下,给人感觉是扁的, 但是它还是有这样形状的,这种 情况在隶书中大量存在,包括其 它隶书中也大量存在,所以我们 同学不要以为隶书就是扁着写的, 正是因为有这种情况出现,才给 隶书增加了变化,增加了艺术的 效果。
贰
曹全碑的特点
《曹全碑》内容为王敞记述曹全生平,曹全是 汉初名将,《曹全碑》的结构特点主要表现为疏 朗平整,舒展奔放,字形多取横势,间有长、方 结体,横向开张流畅,纵向含蓄稳健,从而使结 构显得雍容大度、飘逸多姿。《曹全碑》结体之 舒展、用笔之放纵、意态之醇美,体现了书家于 动荡中求稳定,于自由中见奔放的艺术匠心和创 作自信,使作品秀美之中存豪气。该碑飘逸风格 的独特个性与具体内涵,远非其他汉隶所能比拟。
曹 全 碑 为 例
来
由
的
书一
碑
全二
章 节
贰
曹
Chapter Title Chapter Title Chapter Title Chapter Title
摹
临
与
范三
章 节
示
叁
结
小
《曹全碑》的特点

《曹全碑》的特点1.宏伟壮观:《曹全碑》为石制碑刻,长达6.75米,高3.31米,厚1.38米。
整体呈矩形,碑身庄重雄伟,给人以庄重肃穆之感。
2.刚劲有力:《曹全碑》书法风格独特,墨线刚劲有力,刀法简练有力,显示了曹全笔力的魅力。
每个字的笔画粗细相间,勾勒出简洁而有力的线条。
3.俊秀细腻:尽管《曹全碑》的书写取向偏向刚劲,但在整体布局和字体设计上,仍有很多细腻之处。
比如,字框的虚实相间,轻重缓急的错落布局等,为碑刻增添了艺术气息。
4.端庄庄重:《曹全碑》的排列整齐有序,每个字的位置大小比例协调,形成整体呈现庄重和端庄的感觉。
这种庄重的气质与曹全碑所记载的内容相得益彰,使整个碑刻更加有力量和权威感。
5.形式多样:《曹全碑》的题材内容丰富多样,不仅有经史之文,还有文字表达出的情感和心声。
碑刻上的文字集结了政治家、文学家、书法家等多种身份和才华,形式包括记事、诗文、题字等。
6.构图巧妙:《曹全碑》的文字构图布局巧妙,整体呈现出均衡和谐的美感。
每个字的位置、大小、角度都经过精心的设计,使得整个碑刻的视觉效果更具吸引力。
7.传承发展:《曹全碑》作为唐代碑刻的重要代表之一,承前启后,为后世书法家提供了很多启示和借鉴。
在书法的传承发展中,影响了后世很多名家的创作风格与技巧。
8.艺术观赏价值:《曹全碑》的书法艺术价值不仅体现在其很高的技巧水平上,还通过其形式、构图、内容等多个方面展示出来。
欣赏《曹全碑》不仅能欣赏到书法本身的艺术美感,还能了解到历史文化的积淀和传统文化的价值。
总之,作为中国古代书法艺术的珍品,《曹全碑》在字体、构图、内容等方面都有着独特之处。
它不仅展示了书法家曹全高超的技艺,也传承了中国古代书法的精髓,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艺术价值。
曹全碑隶书古诗书法

曹全碑隶书古诗书法汉隶《曹全碑》是隶体书法碑帖中著名的代表作之一。
它自明代万历初年出土就受到文人墨客的高度重视,以其强烈的艺术魅力与独具的风格个性吸引着历代书法工作者和爱好者,也对中国书法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成为学习隶书的最佳范本。
下面小编带给大家的是曹全碑隶书古诗书法,希望你们喜欢。
曹全碑隶书古诗书法欣赏如何学习隶书汉代留存下来的大量汉碑,在书法风格上呈现出了多姿多彩的面貌。
清代书法家王澍就说过:“隶法以汉为极,每碑各出一奇,莫有同者。
”指出了汉碑在书法风格上的多样性。
西汉的碑刻不多,隶书碑刻有《杨量买山地记》、《五凤刻石》、《麃孝禹刻石》、《菜子侯刻石》、《霍去病墓石刻字》中的隶字。
西汉碑刻隶书,较多地受了篆书的影响,篆意很浓,笔画少有俯仰之势,是向成熟隶书过渡的形态,有方劲古拙和质朴浑厚的风格。
东汉的碑刻隶书已发展到了成熟阶段,东汉碑刻隶书之美堪称一绝。
汉碑的风格大致可分为:其中属于遒丽秀美一类的有:《乙瑛碑》、《史晨碑》、《曹全碑》;骏发疏展一类的有:《孔宙碑》、《韩仁铭》、《朝侯小子残石》;茂密雄浑一类的有:《鲜于璜碑》、《郙阁颂》、《张迁碑》;古朴稚拙一类的有:《西峡颂》、《讳三老忌日记》、《安阳残石》;端庄典雅一类的有:《华山碑》、《尹宙碑》、《王舍人碑》;丰腴厚重一类的有:《衡方碑》、《鲁峻碑》、《校官碑》;刚健劲拔一类的有:《礼器碑》、《郑固碑》、《张景碑》;奇肆放纵一类的有:《石门颂》、《杨淮表纪》、《冯焕阙》;平正规整一类的有:《赵宽碑》、《熹平石经》、《尚博残碑》;高古超逸一类的有:《开通褒斜道刻石》、《梁祠画像榜题》、《刘平国刻石》。
上述归纳了十种类型,每种类型举出了有代表性的三件汉碑。
其实是很难做到全面和准确的。
对于“每碑各出一奇”的汉碑说来,这样归类也难免有些牵强。
对于隶书的爱好者说来,在结构和运笔极尽变化、风格多样的汉碑面前,只能自己去心领神会了。
隶书的主要特点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隶书是小篆的省易写法,正如西晋卫恒在《四体书势》中所说:“隶书者,篆之捷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曹全碑书法欣赏
曹全碑书法拼音:cáo quán bēi(人气:44697)更多分享5 曹全碑百科介绍东汉中平二年(185年)十月立,明万历初年在陕西省郃县旧城出土,现在西安碑林。
内容为王敞记述曹全生平。
此碑是汉碑代表作品之一,是秀美一派的典型。
其结体,笔法都已达到十分完美的境地。
清万经评此碑:“秀美生动,不束缚,不驰骤,洵神品也。
” 曹全碑(国宝级文物)汉中平二年(公元185)高272厘米,宽95厘米明万历初合阳县莘里村出土,1956年入藏西安碑林博物馆。
隶书也叫“隶字”、“左书”。
是由篆书简化演变而成的一种字体,把篆书圆转的笔画变成方折,在结构曹全碑上,改象形为笔画化,目的是为了书写方便、快速。
始于秦代,普遍使用于汉魏。
晋朝卫恒的《四体书势》说:“秦既用篆,秦事繁多,篆字难成,即令隶人(指胥吏,即办理文书的小吏)佐书,曰隶字。
”就是说,隶书本来只是小篆的一种简率快速写法,到了汉朝,经过加... 详情曹全碑的楷书书法更多勒曹全碑的隶书书法更多阿啊锕嗄哎艾(2种写法)安(2种写法)桉(2种写法)相关诗人(宋) 曹安(宋) 曹豳(元) 曹伯启(魏晋) 曹操(宋) 曹诚明(宋) 曹粹中(宋) 曹道冲(元) 曹方父(唐) 曹汾(宋) 曹逢时(宋) 曹谷(宋) 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