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物质结构化学简答题

合集下载

高中化学选修三《物质结构与性质》简答题总结

高中化学选修三《物质结构与性质》简答题总结
物质结构与性质答题模板
一、物质熔沸点问题
1、氯化铝的熔点为 190℃,而氟化铝的熔点为 1290℃,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为
【答】AlCl3 是分子晶体,而 AlF3 是离晶体 2、P4O10 的沸点明显高于 P4O6,原因是: 【答】都是分子晶体,P4O10 的分子间作用力高于 P4O6 3、H2S 熔点为-85.5℃,而与其具有类似结构的 H2O 的熔点为 0℃,极易结冰成固体,二者物理性质出现 此差异的原因是: 【答】H2O 分子之间极易形成氢键,而 H2S 分子之间只存在较弱的范德华力。 4、二氧化硅的熔点比 CO2 高的原因: 【答】CO2是分子晶体,SiO2是原子晶体。 5、CuO 的熔点比 CuS 的高,原因是:
②结合 SiX4 的沸点和 PbX2 的熔点的变化规律,可推断: 【答】依 F、Cl、Br、I 次序,PbX2 中的化学键的离子性减弱、共价性增强。 21、C2H6和N2H4分子中均含有18个电子,它们的沸点相差较大,主要原因 【答】N2H4分子之间存在氢键
22、H2Te比H2S沸点高的原因是: 【答】两者均为分子晶体且结构相似,H2Te相对分子质量比H2S大,分子间作用力更强 23、硝酸(或NH3、C2H5OH)易溶解于水的原因: 【答】硝酸分子是极性分子,易溶于极性溶剂的水中,硝酸分子中存在“H—O”键,易与水分子间形成氢键
【答】原子晶体;同为原子晶体,硼原子半径小于铝原子半径,氮化硼中共价键键能较大
18、碳元素可形成多种结构和性质不同的单质,其中金刚石的熔点为3550 ℃,C60的熔点约为280 ℃,导 致这种差异的原因:
【答】金刚石是原子晶体,C60是分子晶体,前者原子间是靠强烈的共价键结合的,后者分子间是靠微弱 的范德华力结合在一起的
13、O元素形成的单质常见有两种同素异形体,其中沸点高的是

高中化学选修三物质结构与性质简答题总结.docx

高中化学选修三物质结构与性质简答题总结.docx

高中化学选修三物质结构与性质简答题总结一、物质熔沸点问题1、氯化铝的熔点为190 ℃,而氟化铝的熔点为1290 ℃,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P 4O 10 的沸点明显高于P 4O 6,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H 2S 熔点为 -85.5 ℃,而与其具有类似结构的 H 2O 的熔点为 0 ℃,极易结冰成固体,二者物理性质出现 此差异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二氧化硅的熔点比CO 2 高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CuO 的熔点比 CuS 的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邻羟基苯甲醛的沸点比对羟基苯甲醛的沸点低,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22 )中氮原子杂化类型为 33 3 ]均属于 7. 乙二胺分子( H N — CH2— CH— NHSP ,乙二胺和三甲胺 [N(CH )胺,但乙二胺比三甲胺的沸点高得多,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丙酸钠( CH 3CH 2COONa )和氨基乙酸钠均能水解,水解产物有丙酸( CH 3CH 2COOH )和氨基乙酸( H 2 2 2 2 33、NCH COOH ), H NCH COOH 中 N 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SP 杂化, C 原子杂化轨道类型 sp sp 2杂化。

高中结构化学试题及答案

高中结构化学试题及答案

高中结构化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是:A. 氢B. 氧B. 钠D. 氟2. 以下哪个元素的电子排布不是按照能量最低原理排列的?A. 氢B. 锂C. 氮D. 氧3. 化学键中,哪种键的性质是“头对头”的?A. 离子键B. 共价键C. 金属键D. 氢键4. 以下分子中,哪个是极性分子?A. CO2B. CH4C. H2OD. C2H45. 以下哪种化合物属于共价化合物?A. NaClC. H2OD. Fe6.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遵循哪一条规则?A. 能量最低原理B. 泡利不相容原理C. 洪特规则D. 所有上述规则7. 以下哪种物质是离子晶体?A. 金刚石B. 石墨C. 食盐D. 干冰8. 以下哪种物质是金属晶体?A. 金刚石B. 石墨C. 铜D. 石英9. 以下哪种物质是分子晶体?A. 金刚石B. 石墨C. 铜D. 冰10. 以下哪种物质是原子晶体?A. 金刚石B. 石墨D. 冰答案:1. C 2. D 3. B 4. C 5. C 6. D 7. C 8. C 9. D 10. A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1. 原子中电子数等于________,质子数等于________。

12. 化学键的类型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和金属键。

13. 根据分子的极性,分子可以分为________分子和极性分子。

14. 离子晶体是由________构成的,而金属晶体是由________构成的。

15. 原子晶体具有高硬度和高熔点的特性,这是因为它们具有________结构。

答案:11. 中子数,质子数 12. 离子键,共价键 13. 非极性 14. 离子,金属原子 15. 紧密排列的原子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6. 请简述什么是共价键,并给出一个例子。

17. 请解释什么是金属键,并说明金属晶体的一般特性。

答案:16. 共价键是由两个原子之间共享一对电子而形成的化学键。

物质结构基础试题及答案

物质结构基础试题及答案

物质结构基础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物质是由什么构成的?A. 分子B. 原子C. 电子D. 质子和中子答案:B2. 原子核由什么组成?A. 电子B. 质子和中子C. 原子D. 分子答案:B3. 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由什么决定?A. 原子核B. 电子C. 质子D. 中子答案:B4. 哪种粒子带有正电荷?A. 电子B. 质子C. 中子D. 分子答案:B5. 哪种粒子带有负电荷?A. 电子B. 质子C. 中子D. 分子答案:A二、填空题1. 原子由____和____组成,其中____带有正电荷,____带有负电荷。

答案:原子核,电子,质子,电子2. 原子核由____和____组成,它们都是不带电的粒子。

答案:质子,中子3. 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按照____和____的递增顺序排列。

答案:原子序数,电子层数三、简答题1. 描述原子的结构。

答案:原子由位于中心的原子核和围绕原子核运动的电子组成。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带有正电荷,中子不带电。

电子带有负电荷,位于原子核外的电子云中。

2. 什么是化学键?答案:化学键是原子之间通过共享、转移或吸引电子而形成的连接。

这种连接使得原子能够结合形成分子或化合物。

四、计算题1. 如果一个碳原子有6个电子,那么它有多少个质子?答案:6个2. 一个氧原子的原子序数是8,它的原子核中有多少个质子和中子?答案:氧原子的原子核中有8个质子和通常8个中子(氧的常见同位素是氧-16)。

化学学常考简答题

化学学常考简答题

化学学常考简答题一、定义类问题1.什么是物质?物质是构成宇宙所有事物的基本单位,具有质量和体积。

2.什么是元素?元素指的是由相同类型的原子组成,无法通过化学反应分解成更简单物质的物质。

3.什么是化合物?化合物是由两种或更多种不同元素的原子以确定的比例结合而成的物质。

4.什么是原子?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单位,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5.什么是离子?离子是通过失去或获得电子而带电的原子或分子。

二、性质与状态问题1.什么是物质的物理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改变其化学组成情况下可以被观察到的特征,例如颜色、密度、熔点和沸点等。

2.什么是物质的化学性质?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所表现出来的特征,例如燃烧性、腐蚀性和反应活性等。

3.什么是物质的固态?物质的固态是指物质具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在常温常压下保持稳定。

4.什么是物质的液态?物质的液态是指物质在常温下具有固定的体积,但没有固定的形状,可以流动。

5.什么是物质的气态?物质的气态是指物质在常温常压下具有自由流动的形态,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

三、化学反应问题1.什么是化学反应?化学反应是指物质在相互作用下发生变化,形成新的物质的过程。

2.什么是反应物?反应物是参与化学反应的原始物质。

3.什么是生成物?生成物是化学反应后生成的新的物质。

4.什么是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是用化学符号和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过程。

5.什么是___?___是物质的计量单位,表示1摩尔物质的质量等于该物质的___质量。

以上是关于化学学常考简答题的一些常见问题和答案。

物质结构化学简答题

物质结构化学简答题

物质结构化学简答题1.试从分子的立体结构和原子的电负性,中心原子上的孤电子对等角度解释为什么与水分子结构十分相似的OF2分子的极性很小?2.怎样理解水的密度在4摄氏度时最大?水的这一特殊性对生命的存在有什么重要意义?3.为什么碳酸钙分解温度(900摄氏度)远低于碳酸钡分解温度 (1360摄氏度) ?4. 31Ga的第一电离能明显低于30Zn的原因?5.解释NH3易溶于水的原因?6.向盛有硫酸铜水溶液的试管中加氨水,首先形成蓝色沉淀,继续加入氨水沉淀溶解,得到深蓝色透明溶液,向该溶液中加乙醇,析出深蓝色晶体。

蓝色沉淀先溶解,后析出的原因是?(用相关的离子方程式和简单的文字说明加以解释)。

7.从结构的角度解释无机含氧酸的酸性 HClO<HClO2<HClO3<HClO4?8.碳和硅的有关化学键键能如下所示,简要分析和解释下列有关事实:硅与碳同族,也有系列氢化物,但硅烷在种类和数量上都远不如烷烃多,原因是什么?②SiH4的稳定性小于CH4,更易生成氧化物,原因是9. H2SeO3的K1和K2分别为2.7×10-3和2.5×10-8,H2SeO4第一步几乎完全电离,K2为1.2×10-2,请根据结构与性质的关系解释:① H2SeO3和H2SeO4溶液中第一步电离程度均大于第二步电离的原因:②H2SeO4比H2SeO3酸性强的原因:10. NaF和NaCl属于同一主族的钠盐,但NaF的莫氏硬度比NaCl大,原因是什么?11.举例说明元素周期表的对角线规则并用这些元素的电负性解释对角线规则。

12.已知N—N、N≡N、N≡N键能之比为1.00:2.17:4.90,而C—C、C=C、C≡C键能之比为1.00:1.77:2.34。

如何用这些数据理解氮分子不容易发生加成反应而乙烯和乙炔容易发生加成反应?16.什么是电子气理论?它怎样定性地解释金属晶体的延展性、导电性和导热性?17.结合事实判断CO和N2相对更活泼的是______________,试用下表中的键能数据解释其相对更活泼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化学选修三物质结构与性质简答题总结

高中化学选修三物质结构与性质简答题总结

高中化学选修三物质结构与性质简答题总结一、物质熔沸点问题1、氯化铝的熔点为190℃,而氟化铝的熔点为1290℃,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为【答】AlCl3是分子晶体,而 AlF3是离晶体2、P4O10的沸点明显高于 P4O6,原因是:【答】都是分子晶体,P4O10的分子间作用力高于 P4O63、H2S 熔点为-85.5℃,而与其具有类似结构的 H2O 的熔点为 0℃,极易结冰成固体,二者物理性质出现此差异的原因是:【答】H2O 分子之间极易形成氢键,而 H2S 分子之间只存在较弱的范德华力。

4、二氧化硅的熔点比 CO2高的原因:【答】CO2是分子晶体,SiO2是原子晶体。

5、CuO 的熔点比 CuS 的高,原因是:氧离子半径小于硫离子半径,所以 CuO 的离子键强,晶格能较大,熔点较高。

6、邻羟基苯甲醛的沸点比对羟基苯甲醛的沸点低,原因是:【答】邻羟基苯甲醛形成分子内氢键,而对羟基苯甲醛形成分子间氢键,分子间氢键使分子间作用力更大。

7. 乙二胺分子(H2N—CH2—CH2—NH2)中氮原子杂化类型为 SP3,乙二胺和三甲胺[N(CH3)3]均属于胺,但乙二胺比三甲胺的沸点高得多,原因是:【答】乙二胺分子间可以形成氢键,三甲胺分子间不能形成氢键。

8、丙酸钠(CH3CH2COONa)和氨基乙酸钠均能水解,水解产物有丙酸(CH3CH2COOH)和氨基乙酸(H2NCH2COOH),H2NCH2COOH中N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SP3杂化,C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s p3、sp2 杂化。

常温下丙酸为液体,而氨基乙酸为固体,主要原因是:【答】羧基的存在使丙酸形成分子间氢键,而氨基乙酸分子中,羧基和氨基均能形成分子间氢键。

9、NH3常用作制冷剂,原因是:【答】NH3分子间能形成氢键,沸点高,易液化,汽化时放出大量的热,所以能够做制冷剂。

10、比较下列锗卤化物的熔点和沸点,分析其变化规律及原因:【答】GeCl4、GeBr4、GeI4的熔沸点依次上升。

化学简答题论述题汇总

化学简答题论述题汇总

化学简答题论述题汇总1. 酸碱中和反应是什么?酸碱中和反应是指酸溶液与碱溶液相互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化学反应。

在这个反应过程中,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酸的氢离子(H^+)与碱的氢氧根离子(OH^-)结合生成水,同时生成盐。

酸碱中和反应的特点是生成的盐是由酸和碱所对应的阳离子与阴离子组成。

例如,当盐酸(HCl)与氢氧化钠(NaOH)反应时,产生氯化钠(NaCl)和水(H2O)。

反应方程式如下:HCl + NaOH → NaCl + H2O2. 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有什么不同之处?有机化合物主要由碳和氢元素组成,也可以包含其他非金属元素,如氧、氮、硫等。

无机化合物则由其他元素组成,如氧化物、盐类等。

有机化合物与生命活动密切相关,如蛋白质、脂肪、糖类等,而无机化合物则主要参与非生命活动,如无机盐、酸碱物质等。

此外,有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更为复杂,通常具有较高的熔点和沸点,容易发生燃烧和氧化反应。

无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相对较简单,熔点和沸点较低,不易燃烧。

3. 什么是化学平衡?化学平衡是指在化学反应达到一定条件下,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浓度或活度的变化达到了稳定状态。

在化学平衡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浓度在一段时间内保持不变,但反应仍然在进行。

化学平衡的位置由化学反应的反应物浓度与生成物浓度的比例决定。

当反应物浓度增大时,反应向生成物一侧进行;当反应物浓度减小时,反应向反应物一侧进行。

这种稳定状态可以通过利用Le Chatelier原理来预测和调节。

4. 什么是化学键?化学键是指化学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它们将原子或离子结合成分子、离子或晶体。

常见的化学键包括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

离子键是由静电力吸引连结正离子和负离子的化学键。

正离子通常是金属元素,而负离子通常是非金属元素。

共价键是由电子的共享而形成的化学键,其中电子对被共享在两个原子之间。

金属键是由金属原子之间自由流动电子的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化学键,在金属中形成三维网络结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质结构化学简答题1.试从分子的立体结构和原子的电负性,中心原子上的孤电子对等角度解释为什么与水分子结构十分相似的OF2分子的极性很小?2.怎样理解水的密度在4摄氏度时最大?水的这一特殊性对生命的存在有什么重要意义?3.为什么碳酸钙分解温度(900摄氏度)远低于碳酸钡分解温度 (1360摄氏度) ?4. 31Ga的第一电离能明显低于30Zn的原因?5.解释NH3易溶于水的原因?6.向盛有硫酸铜水溶液的试管中加氨水,首先形成蓝色沉淀,继续加入氨水沉淀溶解,得到深蓝色透明溶液,向该溶液中加乙醇,析出深蓝色晶体。

蓝色沉淀先溶解,后析出的原因是?(用相关的离子方程式和简单的文字说明加以解释)。

7.从结构的角度解释无机含氧酸的酸性 HClO<HClO2<HClO3<HClO4?8.碳和硅的有关化学键键能如下所示,简要分析和解释下列有关事实:硅与碳同族,也有系列氢化物,但硅烷在种类和数量上都远不如烷烃多,原因是什么?②SiH4的稳定性小于CH4,更易生成氧化物,原因是9. H2SeO3的K1和K2分别为2.7×10-3和2.5×10-8,H2SeO4第一步几乎完全电离,K2为1.2×10-2,请根据结构与性质的关系解释:① H2SeO3和H2SeO4溶液中第一步电离程度均大于第二步电离的原因:②H2SeO4比H2SeO3酸性强的原因:10. NaF和NaCl属于同一主族的钠盐,但NaF的莫氏硬度比NaCl大,原因是什么?11.举例说明元素周期表的对角线规则并用这些元素的电负性解释对角线规则。

12.已知N—N、N≡N、N≡N键能之比为1.00:2.17:4.90,而C—C、C=C、C≡C键能之比为1.00:1.77:2.34。

如何用这些数据理解氮分子不容易发生加成反应而乙烯和乙炔容易发生加成反应?16.什么是电子气理论?它怎样定性地解释金属晶体的延展性、导电性和导热性?17.结合事实判断CO和N2相对更活泼的是______________,试用下表中的键能数据解释其相对更活泼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请从电负性和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等说明为什么NF3的键角(102度)比NH3键角(107.3度)小。

19. 键长短的共价键其键能一定大吗?20. 已知H2O、NH3、CH4三种分子中,键角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H4>NH3>H2O,请分析可能的原因是21. H2S的键角大于H2Se的原因可能为。

22. 在测定H原子与F原子形成的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时,实验测得的值一般高于理论值的主要原因是23.某些不同族元素的性质也有一定的相似性,如表中元素Al与元素Be,原因是24. 由碳原子跟硅原子以1∶1相互交替结合而形成的晶体,其晶型与金刚石相同。

两者相比熔点更高的是(填化学式),试从结构角度加以解释:26.稳定性:NH3>PH3>AsH327.晶格能:NaCl<MgO28.硬度:NaCl<MgO29.沸点高低:NH3>AsH3>PH330.熔沸点:NaF、MgF2远高于SiF431.熔沸点:CO>N232.工业上制取镁用电解熔融氯化镁而不用氧化镁熔融电解。

33.晶格能:NaCl>NaBr34.溶解性:在水中的溶解度是溴乙烷小于乙醇35.熔沸点:金刚石>金刚砂>晶体硅36.熔沸点或硬度:钠<镁<铝37.第一电离能:Be>Mg>Ca38.第一电离能:Be>B,N>O40 .H2SeO4和H2SeO3第一步电离程度大于第二步电离程度41 .H3O+中的键角比H2O中键角大42.熔沸点:邻-氨基苯甲酸<对-氨基苯甲酸43.沸点:邻-二甲苯>对-二甲苯44.单质铝与氮气、氧气、氟气的化学性质明显不同45.熔点:Cu2O>Cu2S46.键角:NH3>NF347.比较键角大小,说明原因:四氮化三硅晶体中键角N-Si-N 键角Si-N-Si49.比较电负性大小:N Si50.若已知氮化铝与氮化硼晶体类型相同,且氮化硼的熔点比氮化铝的高,可能的原因是什么?51. C、Si为同一主族的元素,CO2和SiO2化学式相似,但结构和性质有很大不同。

CO2中C与O原子间形成σ键和π键,SiO2中Si与O原子间不形成上述π健。

从原子半径大小的角度分析,为何C、O原子间能形成,而Si、O原子间不能形成上述π健。

52.在测定氟化氢的相对分子质量时,实验测得的值一般高于理论值的主要原因是什么?53.N元素和B元素的氟化物化学式相似,均为AB3型,但分子的空间结构有很大不同,其原因是54.+3价的铝常或多或少地置换硅酸盐中+4价的硅形成铝硅酸盐,从而大大增加硅酸盐品种的多样性和结构的复杂性。

+3价的铝能置换+4价的硅的原因是55.H2O2和H2S的物理性质(熔沸点、溶解性)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56.C、Si为同一主族的元素,CO2和SiO2化学式相似,但结构和性质有很大不同。

它们沸点相差很大的原因是:57.CH3CH3和CH3OH相对分子质量相差不大,但CH3OH可以与水互溶、CH3CH3不溶于水,其原因是:练习1.氧化镁的熔点比三氧化硫高的原因。

2.比较氧化镁和氧化钙的熔点高低,说明原因。

3.比较硫化氢和硒化氢的沸点高低,说明原因。

4.比较氨和磷化氢的沸点高低,说明原因。

5.比较氯化铝和氯化镁的熔沸点高低,说明原因。

6.比较碘和水的熔点高低,说明依据。

7.比较氦和氖的沸点高低,说明原因。

8.比较第一电离能大小:Be、B、Ne、O的第一电离能大小顺序为:。

9. 甲醇和甲醛的沸点哪个高?其主要原因是;10. Cu2O的熔点比Cu2S的(填“高”或“低”),请解释原因。

11.接近水的沸点的水蒸气的相对分子质量测定值比化学式H2O计算出来的相对分子质量大的原因。

12.气态Mn2+离子再失去一个电子比气态Fe2+再失去一个电子难,其原因是13(1)SO2与CO2分子的立体结构分别是和,相同条件下两者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大的是,理由是;物质结构与性质基础问题(选考)1.必须知道的数字(1)记住键角大小水分子(V形分子)的键角104.30°;正四面体形(CH4、CCl4、NH+4等)的键角109°28′;三角锥形分子(NH3、H3O+等)的键角107°;白磷(P4)分子是正四面体分子但是键角却是60°;平面三角形(BF3、HCHO、CO2-3等)的键角是120°。

(2)记住共价键数目1 mol的SiO2晶体中含有4N A个Si—O键;1 mol的SiC晶体中含有4N A个Si—C键;1 mol的晶体Si中含有2N A个Si—Si键;1 mol的金刚石中含有2N A个C—C键;1 mol的白磷晶体中含有6N A个P—P键。

(3)记住晶胞中的数字1个NaCl晶胞切分得到Na4Cl4;1个CsCl晶胞切分得到Cs1Cl1;1个CaF2晶胞切分得到Ca4F8;1个CO2晶胞切分得到4个CO2分子;1个金刚石晶胞切分得到C8;1个晶体硅晶胞切分得到Si8;SiC、BN的晶胞与金刚石相似,则1个SiC、BN的晶胞各切分得4个SiC和4个BN。

在NaCl晶体中,与1个Na+等距离的Na+共有12个,在干冰晶体中,与1个CO2等距离的CO2共有12个,在金刚石晶体中,与1个C等距离的C共有12个,在晶体Si中,与1个Si等距离的Si共有12个,金属的六方最密堆积和面心立方最密堆积的配位数也都是12,这些“12”都是X、Y、Z三个面,每个面4个的意思。

3.必须记住的元素性质(1)电离能①电离能:反映元素原子失电子的能力和性质。

电离能越小,表示气态原子或离子越容易失去电子,则金属性越强,还原性越强。

电离能越大,非金属性越强,氧化性越强。

第一电离能的变化规律:同周期:增大趋势;同主族:逐渐减小。

a.第一电离能的变化与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有关,通常情况下,当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在能量相等的轨道上形成全空(p0、d0、f0)、半满(p3、d5、f7) 和全满(p6、d10、f14)结构时,原子的能量较低,该元素具有较大的第一电离能。

试比较Be、B、C、N、O 的第一电离能大小:B<Be<C<O<N。

b.试根据下表判断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R__1__S__2__T__3__V__1__(2)电负性反映元素原子得电子能力和性质,元素的电负性越大,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越强,非金属性越强,氧化性越强。

电负性最大的是氟等于4.0,最小的是铯等于0.7。

①试比较下列元素的电负性大小。

H、C、N、O H<C<N<O②试根据电负性判断OHC—NH2中C和N的化合价分别为+2、-3。

4.必须记住的分子空间结构(1)判断方法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轨道的方向性←杂化轨道理论价层电子对数=σ键数+孤电子对数(2)试判断下列分子或离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中心原子的杂化类型、粒子的立体结构。

①BCl33对sp2平面正三角形②SO3 3对sp2平面正三角形③SO2 3对sp2V形④PCl34对sp3三角锥形⑤HCHO 3对 sp2平面三角形⑥HCN 2对sp 直线形⑦NH+44对sp3正四面体形⑧H3O+4对sp3三角锥形⑨SO2-44对sp3正四面体形⑩SO2-34对sp3三角锥形5.必须记住的等电子体(1)原子数相同、价电子数相同的分子或离子,互称为等电子体。

等电子体的结构相似、物理性质相近。

第一组:N2、CO、C2-2、CN-;第二组:CO2、N2O、BeCl2、NO+2、N-3;第三组:SO2、O3、NO-2;第四组:NO-3、BF3、CO2-3、SO3;第五组:SiF4、CCl4、SO2-4、PO3-4。

(2)试根据N2的电子式,分别写出CO、C2-2、CN-的电子式。

答案··C⋮⋮O··[··C⋮⋮C··]2-[··C⋮⋮N··]-6.必须记住氢键的问题(1)写出HF溶液中所有的氢键。

答案F—H…F F—H…O O—H…O O—H…F(2)NH3易溶于水的原因。

答案①NH3和H2O之间存在氢键②NH3和H2O均是极性分子③NH3和H2O之间发生反应(3)试比较邻羟基苯甲醛和对羟基苯甲醛的沸点高低。

答案对羟基苯甲醛>邻羟基苯甲醛7. 必须记住无机酸的酸性大小(1)无机含氧酸的酸性①将含氧酸分子式改写为(HO)m RO n ,酸的强度与酸中的非羟基氧原子数n 有关,n 越大,酸性越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