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丹《感恩生命》演讲稿
于丹感恩教育心得体会

于丹感恩教育心得体会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感恩无论对于个人的成长还是社会的发展都有积极的意义。
下面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于丹感恩教育心得,希望大家喜欢!篇一周六早上八点十分,我准时打开电视,收看于丹老师感恩教育的专题讲座。
于丹老师语言妙趣天成,一个个小故事被她娓娓道来,而这些有趣的故事又都让我受益匪浅。
其中有关孝心的部分让我感触很深。
“什么是孝呢?”,于丹老师首先发问,然后讲述了一个《男孩与苹果树》的寓言故事:男孩小时候很喜欢和大树玩耍,大树每天都等待着男孩;到了男孩少年时期,大树让他摘取果子换取学费和玩具;青年时期,大树又把树枝给了男孩盖房子和娶新娘;后来大树贡献出树干给中年时期的男孩做独木舟去周游世界。
可以说大树为男孩付出了一切,最后只剩下了光秃秃的树桩。
当男孩成为老人时,他想去的地方已经去过了,想看的东西也已经看过了,现在他只想和树桩在一起晒晒太阳。
故事中大树和男孩的关系多像爸爸妈妈与我的关系呀!都说世界上最无私的爱是父母的爱,它只求奉献不求回报。
而作为子女又应该如何呢?“正为本,孝为先。
孝为德之本。
”作为子女要有感恩的心,即孝心。
古时候就有孔融让梨的故事,现代有敬爱的周总理吃饭时总是先给父亲喂饭;田世国为救母瞒着她偷偷捐肾;台湾企业家赖东进跪着给失明的父母喂饭。
看看我自己,在家是个“小公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平时要什么有什么,可一遇到不满意、不顺心的事我就会对爸爸妈妈大发脾气,怨东怨西的,甚至有时对他们的说教不屑一顾。
记得不久前我和妈妈一起去商店,妈妈原本是准备给我买笔记本,可是到了商店,我就被里面琳琅满目的小商品所吸引,看看这支笔、摸摸那支笔、再试一试,哎呀!这些可真漂亮。
妈妈已经选好要买的东西,我笑眯眯地对妈妈说:“给我买这套钢笔吧”,妈妈说:“你都有那么多笔了,还要,不买。
”一听这话,我的脸一下子就变了,小嘴翘的老高,之后,妈妈再问我还有什么东西没买吗?我就爱答不理的。
事后我静下心来想了想,自己确实已经有很多笔了,要它也只是因为好看,正像妈妈说的买就买确实需要的,不要贪图好看。
用感恩实践自由与幸福——于丹生命演讲稿中的思考

用感恩实践自由与幸福——于丹生命演讲稿中的思考。
感恩能够使我们认识到自己的幸福。
人们总是忙忙碌碌,心怀不满。
我们总是会在意缺少的东西,而忘记了属于自己的珍贵。
人可以高呼物质生活的标准已经得到提高,但是忽视了感情世界的需求,感悟不到自己的幸福。
感恩可以使我们关注内心的体验,发现我们生命中那些值得珍惜的瞬间。
因此,无论遭遇怎样的磨难或不如意,我们也应该从而同样也从好的一面去正确看待它们。
感恩之心可以让我们对生命的深层次观念不断升华,从物质层到精神层,从矛盾到和谐,由此我们发现我们自己已拥有了幸福。
感恩也能够让我们有没有遗憾地放下过去,进入人生的新阶段。
对于很多人来说,过去的许多事情仍然久久不能放下,会让我们感到痛苦和郁闷。
感恩可以帮助我们对过去的经历更加宽容,因为我们要知道,这些历经沧桑的岁月是我们人生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我们应该用感激的心态去面对它。
遗憾的肆虐只会让我们误会过去,影响现在,使将来充满了顾虑,消磨前行的信心。
如果我们用感恩的想法去面对过去,便不会在害怕地沉浸于总是想念过去、重新回到过去的思考之中。
感恩让我们更加从容地放下过去,向来日的更美好的人生迈进。
感恩让我们拥抱未来,提高自我的修养。
我们应该意识到,生命是一个鲜活的过程,是继续前进的旅程。
在不断向前进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学会那些带着感恩的态度去面对未知,抛弃关于过去的遗憾,拥抱未来。
感恩让我们学会在人生中修养自己,使我们更加踏实、勇敢地走下一站的路。
感恩可以使我们体悟到,生命中不完美的点滴、坎坷不平的人生旅程都是对自我的最好磨练,也让我们变得更加成熟和强大。
,感恩实践自由与幸福,是于丹在她的一次生命演讲中强调的重点,我深以为然。
感恩的心态让我们珍视自己拥有的一切,从而发现自己的幸福,用感恩的想法去面对过去,抛弃那些遗憾;同时,感恩也让我们迎接未来的战,将人生的旅程变得更加意义深远。
作为每一个人都应该拥有的一种感性的觉察力,感恩的自由与幸福是可以实践的,我们需要学会用感恩的眼光去看待世界,去打造崭新未来的人生之路。
于丹感恩教育心得

于丹感恩教育心得于丹感恩教育心得一:于丹感恩教育心得2012年11月11日星期日8::30我打开电视,观看于丹老师讲座《感恩教育》。
开始时,于丹老师讲述了一个孩子与大树的故事,把家长喻为大树,在孩子的每一步成长中,都不惜一切,想方设法让孩子快乐,而年少无知的我们,却把这当做是自己生命应得的报酬。
直到父母老去,我们满头白发,历经生活,才懂得回到最初的起点,陪父母走完这剩下的年华。
我不禁垂下头,惭愧不已。
电视中的声音,把我拉回了现实:敬爱的周总理,在父亲过世以后,竟彻夜痛苦;赖东进,父母全盲,母亲又伴有智障,但他仍然坚信生活,勇敢的活下去,他说“我对生活充满了感恩的心情。
我感谢我的父母,他们虽然瞎,但给了我生命,至今我还跪着给他们喂饭;我还感谢苦难命运,是苦难的磨练给了我磨练,给了我这样一份与众不同的人生”我听到这,又想起了我的父母,他们为了我,常常彻夜难眠,我真是太蠢了,对父母如此的付出,不索取一丝丝报酬,只为我的付出,竟不予以一点回报。
现在,我好恨,好恨自己。
我必须要帮父母去做些什么。
不知不觉,有咸咸的液体顺着我的脸颊流了下来。
待模糊的眼眶渐渐清晰后,于丹老师开始分解人的含义“一个单立人,一个二”在社会交往中,人们都是两两交往,如若一份痛苦两个人分担,那么痛苦就减少了一半:一份喜悦,两个人分享,那么喜悦就会更多。
我一直都坚信着这个真理,相信“仁”。
此时屏幕上多出一行字: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庄子曾说过“独与天地精神共往来”我一直都在苦苦思索着这其中所蕴含的深刻哲学。
于丹老师的声音再度传到我的耳畔“海到尽头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我把这句话,死死地烙印在我的心中。
也许,多少年以后,我会因这句话而有某个巨大的成就。
接着,老师说社会是滚开滚开的水,不会因为同情或喜欢谁而变得温情脉脉。
闻之,我重重的点头,只我生活的这些年里,我就感受到了社会的无情和冷酷。
父母总在我们出生时,给予太多的美好,让我们不知夜的黑,梦想着有一天自己长大成人,就会拥有美好的生活,可当我们真正的融入生活时,才知道生活并不是七彩糖,而是五味瓶。
于丹老师感恩讲座

于丹老师感恩讲座
《于丹老师感恩讲座》的观后感今天我观看了于丹老师的讲座感慨万千每个故事都让我懂得了很多道理。
高尔基已经很有名了但他仍然起旱贪黑照顾生病的父亲。
有一个男孩他的家里很穷每天闷闷不乐的坐在树下有一天大树问他:“孩子你怎么不开心?”男孩说:“我没有钱交学费。
”大树说:“你把我的果子摘下来给你换学费吧。
”男孩高高兴兴地把果子全摘了交了学费。
几年后男孩长大了成了青年他又一次来到树下愁眉苦脸地说:“我想娶媳妇连房子也盖不起。
”大树说:“那你把我的树干砍了吧这些树干足够你盖房子。
”再过几年青年变成了老人他再到树前大树说:“我一无所有了你不会陪我了吧?”老人说:“我也老了只想陪您看日出晒太阳。
” 听完这两则故事我感动的热泪盈眶大树不就像我们的父母吗?父母的爱是无私的父母的爱是无需回报的。
而我们对父母做了什么呢?想到这些我惭愧地低下了头看着父母额头上的皱纹一天天变深我们在父母的陪伴下一天天长大父母却一天天变老我们应该为父母做点什么呢?妈妈下班回来给他们泡一杯热茶让他们觉得儿女长大了让他们能够感觉到儿女的体贴与关心让他们心里得到温暖。
减轻他们的负担。
感恩父母他们给予我们生命;感恩老师她给予我们智慧;感恩社会它给予我们和谐美好的环境。
于丹教授《感恩生命》发言稿

于丹教授《感恩生命》发言稿清明时节了,这是一个慎终追远的节日。
可是清明节是一个多好听名字啊,它清澈,它明亮,大家心里的那类怀恋,希望它并不是厚重的,只是悦耳的,由于大家有心怀感恩。
我讲感恩生活,实际上是由于在这个节日里,我觉得得数最多的人是我的爸爸。
刚刚我还在上走到,就被马未都老师给招痛哭,可是他在说爸爸,我的泪早已出来了。
我那时候在想,他说道爸爸因为我说起爸爸,我能担心跟他反复吗?不容易。
由于一个男人的眼里,爸爸责重,爸爸是他的榜样,是他的楷模,是他做为小男子汉的一种信心。
可是在一个闺女的眼里,可以说一个女人,她对全球对男生对爱,许多最开始的信心来源于爸爸,对女性而言,她是不是信赖感情,信赖婚姻生活,信赖人的本性,通常沒有晚到从她的初恋情人逐渐,只是从她的爸爸逐渐,由于它是她性命发展中第一个了解的男生,这个人承担责任吗?这个人会有一种温婉之爱吗?马老师刚刚说跟爸爸中间沒有过多的大事儿,但在一个闺女的眼里,我认为更锁细,可是有点儿不一样的是,我要说在心怀感恩以前,我先说起一个爸爸,在一个骄纵的、娇生惯养的闺女的发展里,他先要承受是多少曲解,我曲解了我爸爸好多年,乃至直至他与世长辞。
我儿时对爸爸是啥觉得呢?他严格,由于小的时候最开始要我背古诗词的人是他,教我文言文的人是他,最开始我触碰《论语》、《庄子》也是由于他,之后直至日了高校,读了的是中文系,日了硕士研究生读的是中国古典文学。
爸爸会帮我改毕业论文,他改毕业论文的情况下我内心好烦,由于他并不是在让你改这种文辞的意思罢了,他还要说你哪个字倒插笔了,我那时候感觉他很迂阔,按他这类改法,每一个标点要改,哪个字间架结构不太好,他要让你写一个,哪个字看得出倒插笔了,他会让你再次写下一个字的笔画来,这多烦哪!我从未想过他烦不烦,我全部的毕业论文全是他那样改了的,但他帮我的印像或是严格。
我爸爸走了,我的妈妈帮我讲了一件事。
她讲你爸在的情况下,一直不许对你说,她讲了一件我还记得的事儿,便是我的爸爸的60岁生日,是北京市寒风凛冽的情况下。
观看于丹《感恩教育》有感

观看于丹《感恩教育》有感
观看于丹《感恩教育》有感
感恩——从点滴做起
今天,非常有幸地观看了于丹老师《感恩教育》专题讲座,她那
温和慈祥的笑容感染着我,那娓娓道来的教诲也震撼着我的心灵。
从前,我总认为感恩是长大以后的事,其实非也,感恩应从点滴做起,从每时每刻做起。
于丹老师强调:在我们中学生所要完成的必修
课中,不仅仅是学习,还要懂得怎样自我控制一些习惯,懂得孝敬父母,尊敬老师,懂得很好的处理一些人际关系、会做一些简单的家务劳动等。
于丹老师引用了孔子的一句“入那么孝,出那么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那么以学文”,教育我们如何做人。
在我的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几乎都由父母包揽,即使洗衣服、洗碗这样的小事都从未做过,从未给父母分担过任何家务。
记得小学时,为了参加学校
的野炊活动,我们全班每位同学都在家练习了做菜,野炊那天,别说还真是色、香、味俱全,这说明我们具备根本的`劳动能力,却没有在日常的生活中劳作过。
观看于丹老师的讲座,我受益匪浅。
作为一名中学生,如何懂得
感恩、学会感恩,那么是最重要的:在家,我们应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父母工作辛苦时,要关心体贴父母,比方给父母倒水、拥抱、洗脚等,让父母能感受到我对他们的关爱。
在学校,要尊重老师,上课要认真听讲,作业及时完成。
老师站着讲课本来都很累,我们再不认真听,真的是对不起老师。
我们要用自己最好的成绩来回报老师、感恩老师。
将来在社会,我们才能感恩培育我们的父母、老师及祖国。
让我们伴着爱成长,让感恩从每个人做起,从每一刻做起,从生活的点点滴滴做起。
于丹《感恩生命》演讲稿全文

于丹《感恩生命》演讲稿全文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同事们: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与大家一起分享关于感恩生命的演讲。
感恩生命,这是一个非常简单,但又十分重要的主题。
我们每个人都曾经历过无数次的感恩,无论是对于家人的关爱、朋友的支持,还是对于生活的点滴滋养,这都是我们应该感激的事情。
然而,在繁忙的生活中,我们有时会被琐事和烦恼所蒙蔽,忘记了感恩的心。
而通过这次演讲,我希望能够唤起大家内心深处沉睡已久的感恩之情。
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自己的成长历程。
我们从一个无知无觉的婴儿,逐渐长大成人,接受了教育,拥有了知识,有了能力和机会去塑造自己的未来。
这一切都是命运的馈赠,是我们应该感恩的。
其次,让我们回顾一下生活中那些默默支持我们的人。
他们可能是我们的父母、兄弟姐妹、朋友,也可能是我们的老师、同事、上司。
他们在我们最需要帮助和支持时出现,给予我们有限的资源,助力我们找到逆境中的出路。
他们就像是生命中的阳光,为我们带来温暖和力量。
我们应该珍惜他们的恩情,并将这份感激之情传递下去。
另外,感恩生命也意味着对于自己的健康和快乐负责。
健康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没有了健康,我们就无法享受生命中的一切美好。
我们需要不断地保持身心健康,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让自己的生命充满阳光和欢乐。
最后,感恩生命还需要我们积极回馈社会。
我们生活在一个共同体中,我们需要关心和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社会的进步和美好,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和奉献。
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做好事、帮助他人,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感受到爱和温暖。
感恩生命,是一种美好的生活态度。
在喧嚣的尘世中,保持一颗感恩的心,不仅能够让我们更加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的挑战,更能够让我们拥有更多的幸福感和满足感。
感谢大家聆听我的演讲,我希望能够通过这次演讲,引起大家对于感恩生命的思考,并将感恩的心携手传递下去,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幸福和充实。
谢谢!。
于丹 向生命致敬

于丹在首届中国医疗法治论坛上的演讲:向生命致敬特别感谢大家今天给我这样一个机会,其实我的身份就是一个患者和患者家属的代表。
为什么叫向生命致敬?是因为向医生致敬,向我们积极治愈的那些患者致敬,向守护在他们身边充满理解、宽容还有信心的家属致敬,向所有生命致敬,这是我今天来到这里唯一能讲的题目。
今天在这个会场里的,基本都是医学界和法学界的人士,但其实还包括第三个界别的人,那就是媒体,因为社会里一切的信息、一切的导向,一切的情绪和价值,几乎都建立在媒介平台之上。
作为一个教了20年传媒的老师,我想站在这里谈一谈,我们的媒体在中国医疗法治的进程中应该承担什么样的角色。
从周晓辉医生自杀谈起我想从一个大家记忆都还很深刻的事件谈起。
如果没有记错,今年3月31号,四川省人民医院的周晓辉主任自杀身亡。
这件事情在媒体上大量发酵,很多人都在探讨他自杀的原因,一个50岁出头的专业主任,上有90岁老母,身边有患癌症的妻子,为什么他会走上这条路?在他没有装修完的家里,最后的现场地上有几个空啤酒瓶,几十个烟头,他异常地关了手机,尽管一辈子都在跟人说“我从不关手机,有什么情况随时找我”。
我看到网上的照片,医院的水泥台上摆满了鲜花,一个个穿白大褂的医生护士摆花鞠躬悼念,前面的横幅是“周主任一路走好”。
这几乎是媒体报道中第一次把类似事件原因披露为医患纠纷,因为2014年6月收治了一个肝内胆管结石的女病人,在6月、11月一直到2015年的3月,3次手术效果不佳,作为主任,就是当初大家说很难治愈,出于好心收治这个病人的周主任,他自己感觉压力巨大,导致了他最后极端行为的发生。
这件事情过去不到30天,还不到遗忘的时候,恰恰是今天这个论坛举办的重要理由之一。
医生和患者之间,法律的防火墙筑在哪里?这么多愿意尽心的医生,那么多把生命寄托在医院的患者,大家都出于良心的动机,但这个世界上良心加良心一定等于良性的结果吗?作为一个法学界的外行人我也知道一句话,就是法律追求的是程序公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于丹《感恩生命》演讲稿
清明节了,这是一个慎终追远的节日。
但是清明是一个多好听的名字啊,它清亮,它明朗,我们心中的那种怀念,我希望它不是沉重的,而是悠扬的,因为我们有感恩。
我说感恩生命,其实是因为在这个节日里,我想得最多的人是我的父亲。
刚才我在上台前,就被马未都教师给招哭了,但是他在说父亲,我的眼泪已经下来了。
我当时在想,他说父亲我也要说父亲,我会害怕跟他重复吗?不会。
因为一个男人的眼中,父亲如山,父亲是他的楷模,是他的榜样,是他作为男子汉的一种信念。
但是在一个女儿的眼中,可以说一个女人,她对世界对男人对爱,很多最初的信念来自父亲,对女人来讲,她是否信任爱情,信任婚姻,信任人性,往往没有迟到从她的初恋开始,而是从她的父亲开始,因为这是她生命成长中第一个认识的男人,这个人负责任吗?这个人会有一种温柔之爱吗?马老师刚才说跟父亲之间没有太多的大事,但在一个女儿的眼中,我觉得更锁细,但是有点不同的是,我要说在感恩之前,我先要说一个父亲,在一个任性的、娇惯的女儿的成长里,他先要忍受多少误读,我误读了我父亲很多年,甚至直到他辞世。
我小时候对父亲是什么感觉呢?他严厉,因为小的时候最先让我背诗词的人是他,教我古文的人是他,最早我接触《论语》、《庄子》也是因为他,后来直到我上了大学,我读的是中文系,我上了研究生读的是古典文学。
父亲会给我改论文,他改论文的时候我心里很烦,因为他不是在给你改这些文辞的意思而已,他还会说你哪个字倒插笔了,我当时觉得他很迂阔,按他这种改法,每个标点符号要改,哪个字间架结构不好,他要给你写一个,哪个字看出倒插笔了,他会给你重新写出一个笔画来,这多烦哪!我从来没想过他烦不烦,我所有的论文都是他这样改过的,但他给我的印象还是严厉。
我父亲走后,我妈妈给我讲了一件事。
她说你爸在的时候,一直不让告诉你,她说了一件我记得的事情,就是我爸爸的60岁生日,是北京天寒地冻的时候。
我那天中午呢出门去给他买了一个大奶油蛋糕,我从学校拎回家,我说:爸我下午上课去了,等我回来以后,晚上咱们过生日吃蛋糕。
我爸瞥了一眼,说:嗨!这都是你们小孩吃的东西,我不爱吃这个。
我就走了。
当然下了课回来呢,看爸爸还是挺高兴的,然后大家吃饭,我给我爸爸做的贺卡,然后大家一起呢把蛋糕切了,吃完了,我看他也吃,也挺高兴,就过去了。
二十年之后,我父亲去世了以后,我妈妈告诉我了这个故事的另一个版本。
她说那天下午你走了以后呢,家里来了一个我们世交家的儿子,我爸爸就跟他说,他说:涛涛,这是你小丹姐姐刚给大伯伯买的,我又不吃这奶油的东西,你拿走吃了吧!大概到下午快4点了,我妈说我爸就开始像一个犯了错的孩子一样,在屋里面转圈,我妈说:你干吗呢?他就小声地说:我犯错了,那是丫头给我买的,我吃不吃我也不能给人!你快帮我想那蛋糕盒子到底是什么颜色的,那个蛋糕上好像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