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神奇飞书》实录 张祖庆

合集下载

关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四句话

关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四句话

聚焦“核心素养”,绽放“发展精彩”十一的杭州,烟柳画桥,风帘翠幕;科大的会场,名师荟萃,百花齐放。

11月3日至6日,我、刘波、张奇玉、王旭一行四人赶往杭州,参加“千课万人” 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发展课堂”研讨观摩会,聆听了各地名师、专家的精彩报告;近距离观摩了各位名师的精彩课堂,亲眼所见各位专家、名师们研究、践行“发展课堂”的成果,收获颇丰。

“常态”即“守正”,“新”则“出新”,“守正出新”是“发展课堂”的主旋律。

名师们的课堂让人耳目一新,他们践行“新常态”理念,如一壶香茗,默默散发着馥郁的芬芳。

专家给我们现身说法,展示了各自独特的视角、智慧的教学。

他们的课堂寻寻觅觅,另辟蹊径,带着“衣带渐宽终不解,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执着;他们的课堂曲径通幽,悠远绵长,浸透“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沉思;他们的课堂过尽千山,柳暗花明,收获“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惊喜。

我们体会到王崧舟诗意美丽、蒋军晶生活经验与语文思维的共鸣、张齐华永不重复的格言,窦桂梅激情四射又不失智慧的从容,赵志祥寻根究源、启迪思维的悠远,贲友林张弛有度、纵横捭阖的大气……来自新疆、浙江三名新进名师同课异构——《地震中的父与子》,更让我们体会到目标定位的不同所绽放的不同的精彩。

名师不约而同聚焦“核心素养”,探讨“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教学。

孙晓天教授带领我们走进运算能力的“新常态”,引领我们初窥与“主动性、创造性”密切相关的运算能力。

斯苗儿、刘加霞、黄爱华等专家就经典课改进的视角、数学核心思想的落实和大问题教学方面作了精彩的学术报告。

与会老师们聆听着专家的讲座,比对平时的课堂教学,有恍然大悟、茅塞顿开之感。

张梅玲、孔凡哲、朱德江、曹培英等专家就老师们“新常态”课堂的精彩演绎进行了精辟的点评,让我们对专家们的课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受益匪浅。

艳阳高照下,我们如沐春风;倾盆暴雨中,我们热情依旧。

课堂上老师睿智的笑容,是引领孩子们起航的明灯;会场上静静流淌的,是孩子们美妙的思维;老师们会心一笑的,是心灵的感悟与情感的共鸣;不时响起的掌声背后,是由衷地赞叹与深深地折服。

新版暖房子国际大奖绘本神奇飞书

新版暖房子国际大奖绘本神奇飞书

“当你翻开一本书的时候,你就像打开了一扇通往另一个世界的门。你可以跟 随书中的主人公一起冒险,一起成长,一起体验不同的生活。”这段话以形象 生动的方式描绘了阅读的魅力,让读者感受到了阅读带来的无限可能。
“书籍就像朋友一样,陪伴着我们度过人生的每一个阶段。它们在我们孤独的 时候给予我们慰藉,在我们迷茫的时候指引我们方向。”这段话表达了作者对 书籍的深厚感情,也让我们认识到了书籍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这些精彩摘录只是《新版暖房子国际大奖绘本神奇飞书》这本书中的冰山一角。 这本书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深刻的内涵吸引了无数读者,让他们在阅读的过程中 感受到了无尽的惊喜和温暖。如果大家还没有读过这本书,那么不妨找时间来 翻阅一下,相信大家也会被它的魅力所吸引。
阅读感受
在这个快节奏、高压力的现代社会中,我们往往被各种琐事所困扰,忽视了内 心的渴望和生活的美好。而当我翻开《新版暖房子国际大奖绘本神奇飞书》这 本书时,我仿佛找到了一个能够让我暂时逃离现实,进入奇幻世界的秘密通道。
“在这个世界里,书籍不仅是知识的载体,更是拥有神奇力量的存在。它们可 以飞翔在空中,可以带你穿越时空,可以让你在孤独的时候找到慰藉。”这段 话以富有哲理的方式描绘了书籍的神奇之处,也让我们重新审视了书籍在我们 生活中的重要性。
“每一本书都有它独特的灵魂,只要你用心去感受,就能听到它们的声音。”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书籍的热爱和尊重,同时也鼓励读者去发掘每一本书的独 特魅力,去品味书中的精神内涵。
《新版暖房子国际大奖绘本神奇飞书》是一本充满奇幻与想象力的绘本。它让 我重新认识了阅读的力量和想象力的魅力。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这本书 将会一直陪伴着我,成为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 读到这本书,感受到它所带来的美好与感动。让我们一起在书籍的海洋中畅游, 让想象力和创造力为我们的生活增添更多的色彩与活力吧!

神奇飞书心得体会[小编整理]

神奇飞书心得体会[小编整理]

神奇飞书心得体会[小编整理]第一篇:神奇飞书心得体会观看张祖庆《神奇飞书》心得体会在语文课题研究学习名师课堂观摩上,倾听了张祖庆老师执教的绘本《神奇飞书》。

说实话,在听祖庆老师的这堂课之前,我对《神奇飞书》,一无所知。

在张老师的引领下,我也和孩子们一起走进绘本,走进莱斯莫先生,走进神奇的飞书。

他把“阅读的种子”种进了听课孩子们的心里,也把“如何用教材教?”“何为儿童的语文?”“儿童的语文对老师的要求是什么”……诸多的思考都留在了会场,让我们教师去临摹,去反思,去践行!一、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整节课,张老师都在教授孩子阅读的知识以及阅读绘本的方法:这是一本图画书,顾名思义就是有图画和文字的书,当然,有的图画书只有图画没有文字,我们把它叫做“无字图画书”。

走进图画书,关注图画书的图和这个人,他可能是做什么的?一本书,先要了解写谁很重要!绘本中反复出现的话很重要!一定要好好思考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说这句话的!我们在读绘本的时候要关注图画中的细节,关注图画的颜色变化。

还可以对绘本提出问题,这样可以让你的收获更大或阅读更深入!……我想这节课后,孩子们再次阅读绘本时会有更多的方法!二、变“被动听”为“主动想”1.莫利斯返老还童飞走后留下了什么?2.为什么莫利斯的书一开始不会飞,后来会飞了呢?3.“神奇飞书”“神在哪里”?4.书中的四幅景物图片象征着什么?这些问题引着学生一步步走向文本的深处,不断地去思索,去整合文本信息,真正的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三、变“强制说教”为“无痕教育”如果有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莫利斯莫利斯年轻时虽然遭遇巨大的磨难,但他在图书馆里工作,他的生活仿佛就像在天堂里一般!他是幸福的!而他到了天堂,他也一定会回忆自己和书相伴的日子,他的生活也一定是幸福的!有书的生活就在天堂!女孩把书交给莫利斯的时候是年轻的,交完后就变成了老奶奶;莫利斯交书给小女孩的时候是年轻的,交完后就变成了老爷爷;而小姑娘把书交给我们的时候是年轻的,交完后就变成了老年……这本书往前是讲不完的,往后也是讲不完的!难道仅仅指的是飓风吗?它隐喻着什么?这本书又意味着什么?所以只要人的信念在,精神在,哪怕遭遇再大的心灵的创伤,我们依然可以活得非常幸福!所以,请孩子们看我在黑板上写下值得你们一辈子都在思考的一句话——生命无常,精神永恒!人有了精神,就可以战胜磨难!张老师的课结束了,但是留给我们很多关于绘本教学的反思。

张祖庆《祖父的园子》课堂实录

张祖庆《祖父的园子》课堂实录

板块一整体感知鸟瞰园子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题目是——(生齐读:祖父的园子。

)师:这是一篇略读课文。

课文很长,一节课学完,咱们主要采用默读的方法来学习。

请快速浏览课文纸第一页横线下面的文字,从中捕捉到了什么信息?生1:这篇文章选自萧红的《呼兰河传》。

生2:这篇文章选到课文里时有一些改动。

师:真好!这些文字,就是脚注。

注重脚注有利于我们了解文章的来龙去脉。

同学们,《祖父的园子》选自萧红的自传体小说《呼兰河传》。

自传体小说里的“我”一般是指作者自己。

看到这篇文章的题目,我们就会想到,祖父的园子到底是——(学生接:怎么样的?)好,带着这个问题,请同学们第一次快速默读课文,找出具体描写园子的段落,争取两分钟完成。

(出示学习提示)学习建议:1.带着任务跳读、扫读,一目五行、十行地读。

2.找重点段,画关键词,思考:这是怎样的园子?师解释:一带着任务跳读、扫读,一目五行、十行地读,不要逐字逐句读,明白吗?你感觉这个段和直接描写园子无关的就跳过去,找到重点段落勾下来,然后画出一个关键词语想一想,这个园子是怎么样的。

我讲清楚了吗?好,开始快速板块二眼中园样样都有师:你找到了哪些段落?请按照课文的顺序交流。

生:第一自然段。

师:从这个段的文字中,你圈出哪几个词语,来概括这个园子?生:大花园。

师:很好!还有谁圈出了不一样的几个字?生:样样都有。

师:样样都有,还有哪些同学也圈出了“样样都有”,请举手。

(生齐齐举手。

)师:很好。

老师把“样样都有”写在黑板上。

(板书“样样都有”。

)师:既然“样样都有”,这园子里都有些什么呢?把这些东西都圈出来,不要遗漏。

生:蝴蝶、蜻蜓、蚂蚱、蜜蜂。

师:仔细读读第一段,读着读着,有没有产生问题了?生:课文开头说“我家有个大花园”,但是下面却没有对花的具体描写。

这是为什么?师:是啊,花在哪儿呢?生:花在这儿:“蜜蜂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乎乎,圆滚滚,就像一个小毛球,停在上面一动不动了。

盘古开天地实录张祖庆

盘古开天地实录张祖庆
(出示投影)他呼出的气息,变成了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
他发出的声音,化作了隆隆的雷声。
他的双眼变成了太阳和月亮;
他的四肢,变成了大地上的东、西、南、北四极。
他的肌肤,变成了辽阔的大地;
他的血液,变成了奔流不息的江河;
他的汗毛,变成了茂盛的花草树木;
他的汗水,变成了滋润万物的雨露……
他的(),变成了()的()。
生:创造。
师:看老师写“创造”这个词语。请大家注意观察“创”字什么旁?
生:立刀旁。
师:想一想,为什么要用“立刀旁”?
生:这个“创”字有时候也许是刻石雕。它要用刻的,刻的时候用刀。
师:需要工具是吗?谁还有不同的理解?你说。
生:就是要用很大的力气。
师:再看“造”字,创造的“造”为什么要用“走之底”?
生:要创造,必须要行动起来啊!
生:读好了。
师:(出示词语)这儿有几个词语大家来看一下。谁能够把这些词语读正确?你读。
生:读词语:混沌清浊血液滋润
师:请你把第一个词语再读一遍。
生:读“混沌”(音不是很准确)。
师(纠正)“清”、“浊”分开读,再读一遍。
师:读得很好,大家一起读。
生:齐读词语。
师:请同学认真地看屏幕上的这组词语,它们有什么特点?你发现了没有?
师:大家找到了创造这个词语,还有人说,如果能围绕一个词语,提出很多有价值的问题,那才叫真本事。
生:盘古为什么要创造天和地?
生:盘古是怎么创造天和地的?
师:老师也想提一个问题,盘古仅仅是用他的身体创造天和地吗?
师:同学们“创造”需要工具,它需要力量,需要行动!我们今天就去看一看,盘古是怎样去创造这个美丽的宇宙的呢?拿起书。
生:都是有三点水。
师:恩,很会观察,那么想想“混沌”这个词语,在课文里边什么意思?

张祖庆:习作赏评课《一个印象深刻的人》实录与评析

张祖庆:习作赏评课《一个印象深刻的人》实录与评析

张祖庆:习作赏评课《一个印象深刻的人》实录与评析以下来源于读写森林,作者马想《一个印象深刻的人》教学简录执教者:张祖庆评析:马想课前交流1.师:直接叫出几个孩子的名字,并简洁地指出这几个孩子的特点。

2.(出示两个QQ头像)师:哪个是男,哪个是女?为什么?(学生用不同的方式介绍)3.(出示图片QQ好友印象)师:这幅你觉得是我的吗?你觉得哪个更像我?4.图片揭秘。

5.小结:了解一个人可以从多角度来观察。

写作第一美德:通顺、明白、简洁1.妙语连珠。

师:你们的文章写得太棒了,我一篇一篇地批阅、欣赏,情不自禁地摘录了一些很精彩的语句。

让我们一起欣赏“妙语连珠”。

句子1:只见他像陀螺一样在座位上不停地转着……嘴巴像蚊子一样不停地动着……就这样,“蚊子大本营”以“陀螺陈”为中心点,一圈一圈地扩散开来,我感觉自己被蚊子包围了,嗡嗡之声不绝于耳。

生:“只见他像陀螺一样在座位上不停地转着……嘴巴像蚊子一样不停地动着”,感觉那个人很像蚊子,讲的话很多。

生:“我感觉自己被蚊子包围了,嗡嗡之声不绝于耳”,感觉他像蚊子那样可以传播细菌。

(众笑)生:这句话刻画出了“话唠子”的形象。

句子2:可“人没三两肉,脸比城墙厚”的马瞻希说:“不用你管,干好你的本职工作就够了,休来管我!”半晌,马瞻希道:“少歇,暂且不打,饶我片刻。

”只见肖天佑头发如荆棘般立起,低语道:“哼!冲冠一怒为红颜!”马瞻希大怒:“你!(此处省去四个字)”言罢,又扭打起来!(师生对读,众笑)师:文章写得太妙啦!使我想起了小说《水浒传》,古文功底相当了得!这个同学是谁呢?他是“赛耐庵”——李念恩。

李念恩,你是不是喜欢《水浒传》?生:是的。

师:张老师厉害吧!我就知道他喜欢《水浒传》,他的语言中透着《水浒传》的味道。

我想偷偷地问你,刚才这四个字省去了什么?生:不太方便讲。

(众狂笑)师:哈,省去了这四个字,回味无穷,有时候不写出来,更妙!(生笑)我们给李念恩热烈的掌声,感谢他给我们带来如此精彩的片段。

学生核心素养提升计划

学生核心素养提升计划

学生核心素养提升计划学生核心素养提升计划:什么是核心素养——怎样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什么是核心素养——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于3月30日正式印发,这份文件中有个词引人关注:核心素养体系――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

核心素养体系被臵于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基础地位,成为下一步深化工作的‚关键‛因素,那么,核心素养到底是什么?为什么会被放在如此重要的位臵?它究竟会起到什么具体的作用?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核心素养体系的提出,并非我国单独的声音,而是一种世界趋势。

本世纪初,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率先提出了‚核心素养‛结构模型。

它要解决的问题是:21世纪培养的学生应该具备哪些最核心的知识、能力与情感态度,才能成功地融入未来社会,才能在满足个人自我实现需要的同时推动社会发展?多年来,不同国家或地区都在做类似的探索。

比如,美国对核心素养的关注起源于注重知识创新的高新企业团队,这些企业从用人所遇到的问题反馈到教育中,指出基础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哪些能力和素质,他们称之为‚技能‛。

这些技能不是简单、具体的,而是在21世纪里必需的生存技能,是当今社会每个人都应该掌握的内容。

再比如,从XX年起,日本国立教育政策研究所启动了为期5年的‚教育课程编制基础研究‛,它关注‚社会变化的主要动向以及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适应今后社会生活的素质与能力,从而为将来的课程开发与编制提供参考和基础性依据‛。

从XX年开始,我国的台湾地区启动了核心素养研究,确立了专题研究计划――《界定与选择核心素养:概念参考架构与理论基础研究》。

分析核心素养提出的背景,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无论是由政府主导还是由民间组织来推动,全世界范围内核心素养研究的兴起和发展与时代发展、社会变革密切联系在一起,它面向教育体系外的社会需求,是教育变革与发展的国际趋势。

张祖庆老师《致地球新生儿》课堂实录

张祖庆老师《致地球新生儿》课堂实录

张祖庆老师《致地球新生儿》课堂实录第一篇:张祖庆老师《致地球新生儿》课堂实录《致地球新生儿》教学实录——非连续性文本群读写互动(千课万人新版)漫画入课感知地球之殇师:同学们,有一个主持人,他的脸特别长,喜欢搞怪,经常会给出一些提示,让嘉宾猜一猜,他是谁啊?生(大声):李咏。

师:现在张老师要模仿李咏,陆续出现一些图片片段,你们要大胆猜一猜,可能是什么。

要大胆联想哦,猜错了不罚款(教师分五次出示下图,让学生猜测图画可能画的是什么,现场气氛活跃)。

师:同学们,看完整幅图,我们才明白,这幅图画的是什么,对吗?这么有意思的漫画,我想它应该有一个不错的题目!你想给它取一个什么题目?生:最后一株幼苗。

师:有一点点伤感。

生:最后一个生命。

师:有了一点希望。

生:最后一丝挣扎。

生:最后一抹绿色。

师:大家的题目都出得很好。

但是,漫画家原来的题目是什么呢?无题,他觉得只有这个题目,才能表达他当时的想法。

所以用了《无题》。

但以后同学们在写作文的时候,想不出题目,千万别用“无题”两个字,那会让老师无语的。

上课!第一板块图片引路诱发阅读期待师:请继续看图片(依次出示美国《时代周刊》封面年度人物:邓小平、奥巴马、爱因斯坦,说说这些人能登上《时代周刊》的理由。

)师小结:邓小平两次入选,奥马巴两次入选,爱因斯坦一次入选。

同学们,接下来再看一个人物(出示《时代周刊》)师:这个地球跟我们平时看到的地球图片有什么不一样?濒危的地球封面照),它是谁?生:地球。

来,你说。

生:这个地球上面都裂开了,都干涸了。

生:那上面有一些土黄色的斑纹,而不是富有生命力的绿色,师:斑斑驳驳,垂死挣扎的地球,《时代周刊》在1988年,将“年度风云人物”授予濒危的地球。

此时,你产生了什么疑问?生:为什么地球会变成这样?生:人类对地球到底做了什么?生:前面三个是人,而地球本身不是一个人,它为什么会被评为“风云人物”?师:是的,同学们,《时代周刊》一般年度风云人物都是为人类做出杰出贡献的人!而现在却把地球评为风云年度人物,究竟是为什么?我们到另外一张图片上去找原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遇见神奇飞书》四年级6班张祖庆一、导入师:平常你喜不喜欢读课外书?生:喜欢。

师:你喜欢看什么书?说清楚原因。

生:最喜欢看《猫武士》。

师:为什么喜欢?生:因为我觉得它比较好看。

师:对啊,好看就喜欢。

这是很简单的理由。

当老师问你为什么喜欢时,回答不出来你就说好看,这答案,肯定不会错。

但接下来不能再这么回答了。

师:你喜欢什么?生:《诗经》师:你几年级了?生:四年级师:四年级了回答问题不能只说一个词,接下来你们要用完整的句子回答,说清楚喜欢的原因。

生:我比较喜欢《狼王梦》这本书,因为它把狼写得很好。

师:现在你是四年级了,不是二年级。

再请人来介绍下。

生:我喜欢叶圣陶的《稻草人》,因为这本书讲得非常感人。

师:这位同学非常好,回答声音非常响亮。

还有吗?生:《哈利波特》,因为它讲的是魔法,感觉有一种幻想的感觉。

师:嗯,幻想小说是吧?非常棒。

一共有几部你知道吗?生:不知道。

师:看了几部?生:两部多一点。

师:后面争取把它看完好吧?一共8部。

生:我喜欢看《青铜菜花》。

师:《青铜……》什么?再说一遍?生:《青铜菜花》师:好的,为什么喜欢这本书?生:两个小孩子相遇的感人故事。

师:知道作者是谁吗?生:曹文轩。

师:同学,那叫葵花,不是菜花。

师:还有同学喜欢什么书?你说。

生:我喜欢沈石溪的动物小说,因为他把每一个细节都描写得很真实。

然后中,可以告诉我很多道理。

师:你看,咱们班同学都很喜欢阅读,因为喜欢阅读的同学眼睛都特别亮,特别开朗活泼,老师非常喜欢大家。

今天,张老师要和大家分享一本神奇的书《神奇飞书》。

一起读书名。

师:这是一本国外翻译过来的书,是一本图画书,咱们同学在读图画书的时候特别是注意要把图和文字结合起来看。

有时候,图比文字更重要。

明白吗?今天咱们走进这本书,去发现神奇之处。

二、看绘本ppt出示:故事第一页。

师:故事的第一页是这样的。

我们来猜一猜。

你觉得这个人可能是做什么事情的?生:我觉得是一个记者。

师:为什么?生:因为他的周围放了很多书,就是他自己也在看书。

他必须应该多积累才能写出好的文章,所以他去阅读。

师:你说呢?生:我觉得他是一个勤劳的学生,他是为了多学点知识,所以才一直在看书。

师:勤劳的学生想考出好成绩,一直在看书,你说。

生:我觉得可能是一个教授。

阅读这么多书才能教好学生。

师:真好。

刚才同学们都去看画面去推测。

这位主人公到底是谁?我们往下看。

师读,生齐读最后一句话。

师:你们几年级?生:四年级。

师:现在又回到二年级了,知道为什么吗?二年级同学读书拖腔,四年级同学不是这样的。

写下他的欢乐与悲伤,理想和希望。

预备起——生齐读。

师:这句话将会在图画中反复出现,同学特别留意,在哪些地方出现,出现了几次。

师:好,那就是故事的开头部分。

我们读故事的开头,一般了解谁在什么地方,是不是?生:是。

师:故事第二页,故事情节急转直下。

播放ppt师:大胆地推测,你觉得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你说说。

生:发生一起龙卷风。

师:这是从哪里看出来的?生:我看到许多东西都在空中乱飞。

师:你说。

生:我也觉得是龙卷风,因为房子都东倒西歪。

师:并非所有的故事都会一帆风顺的。

一天,天空突然阴云密布。

飓风呼啸而来,摧毁了所有的一切,包括莫里斯的书。

再看看,看看这些字母有哪些奇怪的地方。

大家一起说。

生:全乱了,全飞出了书。

师:莫里斯茫然不知所措。

他无处可去,之好漫无目的地四处游荡。

这时候,故事又发生了转折,从颜色的变化就可以看得出来。

谁来说?整个色彩都是一片灰蒙蒙的,现在有了什么变化?生:现在有书的女孩子是彩色的,可以看出他们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

而莫里斯是黑白的。

师:果然神奇的事情发生了,咱们一起读出来。

生齐读。

师:他的书只能嘭地一声——掉落在地。

师:这本书当中的一个长得像鸡蛋一样的人,做了一个邀请的动作。

于是神奇的一幕出现了。

(师播放ppt,生读)指生读。

师:读得真好,什么叫窃窃私语?什么叫振翼飞行?谁来做一个振翼飞行的动作?(指生做动作)师:振翼是有了,但是振得不美,谁来试试看?和着音乐节拍来试试看。

师:对了,房间里只有一本书在振翼飞行吗?所有的书都飞起来,和着音乐飞起来。

(全班做动作)师:这些书是在邀请莫里斯干什么?想想你就是一本书,你会说:先生先生,来看我吧,你是《青铜葵花》,不是菜花。

来,先生先生,来看我吧,你开始。

生:先生先生,来看我吧,我是《青铜葵花》。

师:哪一本书继续来邀请?生:先生先生,来看我吧,我是《狼世界》,这本书细节描写很完整。

师:还有的书,继续邀请。

生:先生,先生,我是《中国通史》,这里面历史记载很齐全。

师:先生一定会认真地阅读。

来,所有的书飞累了,坐下。

继续播放ppt师:可是有一天,他发现有一本书破了,他开始了修补老书。

《神奇飞书》有一个电影的版本。

关于修书,我把他带到了屏幕上,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莫里斯是怎样修书的。

注意观看莫里斯先后用了哪些方法修书。

后来是怎么把书给救活的。

生看电影片断。

师:来,回想一下,莫里斯先生先后用了哪些方法来修补这本老书?生:莫里斯先生先用胶带把书破掉的地方重新粘起来。

然后它旁边有一本书告诉他,把这本老书看一遍,他才会活起来。

莫里斯先生看完后,那本老书就活了。

师:你刚才讲了两步,第一步是粘贴,第二步是阅读。

在此之前还用了什么方法?生:用听诊器听了听那本书。

师:听诊是不是?后来是阅读把那本书救活了。

你说——生:我还看到了一步,就是莫里斯用针线缝书。

师:恩,缝补。

为什么粘贴、听诊、缝补都没救活,最后是阅读把这本书读活了?这是为什么?生:我觉得这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书如果不读的话,他的心就不会发光。

师:不会发光,那就是死掉了,是不是?书他的生命价值就在于被人阅读。

没人阅读他的话,他活着的意义就没有了。

所以,阅读能够拯救一本书的生命。

出示ppt ,一起读。

拯救一本书的最好办法,是不断地阅读它。

师:这是国家少儿图书馆馆长张志根先生的一句话。

张老师想借用这句话跟大家分享一个意思。

一本好书必须要不断的深入地去阅读它,让我们继续走进这本好书。

Ppt出示:莫里斯说:“每个人的故事都很重要。

”师:停,你叫什么名字?生:陈妍。

师:你认不认同这句话?生:认同。

师:把莫里斯三个字换成你的名字读。

生:陈妍说:每个人的故事都很重要。

师:你叫什么名字?把你的名字换进去。

生:xxx说,每个人的故事都很重要。

师:你们是不是都觉得这样?一起说,把自己的名字换进去。

生读。

师:所有的书都认为他说得有道理。

请同学们注意,右边这幅图藏着一个大秘密。

大家发现了吗?生:发现了。

师:发现了我们现在不说,待会儿再说。

师:夜深了,厚厚的大辞典里面。

这次莫里斯再次翻开。

师继续讲述。

一年又一年,莫里斯变得弯腰驼背,满脸皱纹。

现在轮到这些老朋友们来照顾莫里斯了。

就像莫里斯曾经照顾他们一样。

每天晚上,书籍们就把自己的故事读给莫里斯听。

有历史故事,有小说,有童话。

有一天,莫里斯写完最后一页,他抬起头,带着疲惫和甜蜜,发出一声叹息。

师:我想我该走了吧。

莫里斯戴上帽子,拿起拐杖,他走到门口,转过身来。

挥手告别:我会把你们都放在心上的。

师:就在这时,神奇的事情发生了。

生读。

师:有没有发现更神奇的事情?生:莫里斯恢复年轻了。

师:返老还童。

莫里斯留下一样东西。

莫里斯的书里记载了他的欢乐与悲伤,理想和希望。

师:这是第几次出现?(3)师:这什么说这是神奇的世界?联系故事的开头,你一定会明白。

多角度去思考,也许你有新的发现。

生:开头书是死的,现在活了。

师:为什么同样一本书都是莫里斯写的,之前不会飞,现在却会飞了呢?小组讨论:每个人贡献一个观点,多角充去思考,我想听到大家真实的,精彩的思考。

生:可能是莫里斯的书,有人要阅读了。

生:有新的主人要来阅读他了。

师:有智慧,有灵感的书是会飞翔的。

生:因为这本书的开头写道:这本书记录的是莫里斯的人生。

师:之前记录不完整,当莫里斯经历了人生的跌宕起伏,人生完整了之后,他就拥有了飞翔的能力。

生:莫里斯把人生记录在这本书上,就相当于莫里斯把生命都寄托在这本书上,每一个生命都是活的,这本书也是。

师:大家七嘴八舌,理解得非常深刻、到位。

我们的故事结束了,新的故事又开始了。

师:这是谁的手?生:小女孩的手。

师:还可能是谁的书?生:第一个人的手。

师:你是不是人?生:那有可能是你的?师:图画书,每一个画面,每一个细节,都值得品味。

刚才老师留下一个大问题,这句话一共出现了几次?生:3次师:第一次出现在什么时候?生:莫里斯的家。

师:之后在什么地方?生:图书馆师:最后去了哪里?生:回家。

生:天堂师:亲爱的同学们,这句反复出现的话其实就是这本书故事发展的线索。

通过不同的阶段,将图书馆,天堂、也是莫里斯人生的不同阶段连在一起。

反复出现值得细细去读。

想想为什么反复出现。

齐读:家、图书馆、天堂师:我想起了阿根廷伟大的作家博克思曾经说过:如果有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

齐读。

那我们能不能说其实莫里斯每天都生活在天堂?因为他的家就像一个图书馆,他在家的日子,就像在天堂。

尽管他曾经经历了巨大的挫折、磨难。

他生活的每一天和书在一起。

师:我们只学了五分之二,还有五分之三等大家自己去发崛。

神奇的秘密也许藏在颜色当中,也许藏在每一幅特别的构图当中,也许是在不经意的某一个细节接下来我们来看一遍完整的,没有文字的,或者说文字很少的版本,你们自己去发现秘密。

看谁发现得多。

(出示,生仔细看)读懂了的说说,你都明白了什么?生:拥有书的人他的人生是美好的,丰富的。

生:多看书,看书人的生活是光彩夺目的。

师:这灰色一定指不看书的人吗?生:心情,拥有书是快乐的,没有书是寂寞的。

师:为什么寂寞孤独?原因是什么?生:挫折、磨难,没有希望。

师:心中有希望,生命就有希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