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可贴使用的误区

合集下载

户外讲堂:五种情况下千万别使用创可贴

户外讲堂:五种情况下千万别使用创可贴

户外讲堂:五种情况下千万别使用创可贴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用到创可贴,特别是小伤口,出了点血,往往都认为贴个创可贴就万事大吉,这样其实是不对的.创可贴,又被称为“止血膏布”。

一般只能用于较为浅表、伤口整齐干净、出血不多而又不需要缝合的小伤口,起到暂时止血、保护创面的作用。

但由于创可贴的吸水性和通气性较差,不利于创口分泌物的引流,反利于细菌的生长繁殖,使伤口及周围的皮肤发白、变软,导致继发感染,因此,创可贴使用时间不宜过长。

若使用24小时后,发现伤口有发热、疼痛难忍、肿胀加剧等异常情况,就应考虑可能是创面发生了感染,应立即去医院做消毒抗感染处理。

另外,很多人都是直接把创可贴覆在伤口上,这是绝对不正确的,它很容易导致伤口感染。

正确的方法是:先将伤口清理干净后(最好用3%的双氧水冲洗),再用创可贴贴敷。

如果皮肤损伤相对较深,而现场又无条件处理,则不妨先用洁净的水冲洗一下伤口,然后再用创可贴进行简单包扎;同时,应抓紧时间到就近的医院进行正规消毒处理,以免引起感染。

此外,创可贴不可缠得太紧,以免伤口不透气而发生厌氧菌感染,缠得太紧还容易使受伤部位的血液循环受阻而发生缺血性坏死。

而且,创可贴不是万能贴,以下几种情况不能使用:1.被动物(如猫、狗)咬伤后,不能用创可贴来包扎。

应先用肥皂水冲洗多次,然后用碘酒、酒精消毒伤口,让伤口暴露,并注射狂犬疫苗。

2.创伤严重、伤口有污染者,应到医院进行治疗。

在对伤口进行清创处理以前,不可使用创可贴。

已污染或感染的伤口,创面有分泌物或脓液的伤口也不能使用。

3.深而窄的伤口,如铁钉、刀尖扎伤等,不能用创可贴包扎。

止血后应当使伤口暴露,以防破伤风菌感染伤口,如有必要,应该在医生指导下注射破伤风血清。

4.烧伤、烫伤后出现的溃烂、渗液也不能用创可贴来贴,以免分泌物引流不畅而继发感染。

5.如果贴在伤口上的创可贴被水浸湿,要立刻更换。

在户外的时候,这一点尤为重要。

因为,创可贴的吸水能力很好,如果置之不理,伤口等于直接泡在水里,反而成了细菌滋生的温床。

8种情况下不建议使用创可贴

8种情况下不建议使用创可贴

8种情况下不建议使用创可贴
●伤口较深。

如果是被一些带锈的铁制品刺伤或者是被刀尖扎伤,正确的方法是先止血,然后对伤口进行消毒,及时到医院注射破伤风疫苗。

●伤口较大。

创可贴的纱布无法完全覆盖伤口创面,胶布贴在伤口上反而不好。

更换时易撕开伤口,会增加伤口面积,胶布下的伤口更容易感染、过敏。

●胶布过敏。

如果患者对创可贴的胶布过敏,使用创可贴可能会出现皮肤瘙痒红肿,甚至产生小水泡,容易引发感染。

●伤口污染。

这类患者最好到医院进行彻底清创或取出异物,然后包扎处理,如有感染情况,更不能使用创可贴。

●烧伤烫伤。

此时使用创可贴会导致创伤面出现感染。

如果不慎被烫伤,建议先用凉水降温,然后涂上烫伤药膏,如果比较严重,应前往医院进行处理。

●动物伤害。

被动物咬伤、抓伤后,贴上创可贴,会导致细菌在伤口内产生扩散,引发感染。

这种情况应先用肥皂水清洗伤口,然后到医院注射狂犬病疫苗。

●皮肤疖肿。

创可贴不利于疖肿内脓液的引流和吸收,反而易于细菌的生长和繁殖。

早期可用温水冲洗或70%酒精涂抹消毒,有全身症状则需到医院处理。

●糖尿病患者。

这类人群贴上创可贴,会出现局部温度升高情况,加上不透气,更易于细菌的繁殖,会导致伤口感染加重,伤口不易愈合。

创口贴小常识

创口贴小常识

我是小小创可贴,你懂的?
创可贴如今已成为家庭必备,但如何正确使用并不是每一个人都知道。

误区一:只要是伤口就用?
创可贴本身没有消炎作用,使用与小块的创伤应急治疗,起到暂时止血保护创面的作用。

友情提示:伤口是被带铁锈之物划破,应先注射破伤风抗毒素,贴创可贴时应稍加压,以起到压迫止血作用。

误区二:贴个好几天?
创可贴外层的胶布不透气,过久使用,容易导致伤口细菌继发感染。

小编提醒您:创可贴要经常换,一般不要超过24小时;若发现伤口感染恶化,要及时去医院就诊治疗哦,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生活小妙招,喜欢户外运动的亲们要注意罗:
1:修眼镜:在爬山穿越的时候,有时候眼镜要是坏了是件很棘手的事情,野外也没有合适的东西修理,这时就可以用创可贴来帮忙了。

2:修补的作用:在野外要是不小心帐篷划破了,还有就是羽绒睡袋,要是破了漏绒是很麻烦的,可以用它修补一下。

3:当漏斗:当我们在野外补充水的时候,可以用一个创可贴卷成漏斗,然后用创可贴中间的网状物做滤纸,可以起到过滤的作用。

4:预防晕车:把姜切片,然后用创可贴贴在肚脐上,可以起到预防晕车的作用。

5:止干裂疼痛:当你的手指出现干裂的时候,可以把创可贴中间的网状物撕下后缠在手指,可以缓解疼痛。

6:防止磨脚:当穿新鞋出现磨脚的时候,或者出行需要走很长的路的时候,包里最好备上一些创可贴,需要的时候可以贴在易受磨损的部位,可以有效避免伤脚。

别把创可贴当成伤口保护伞

别把创可贴当成伤口保护伞

别把创可贴当成伤口保护伞
创可贴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一种外科药,然而使用不当则会造成皮肤感染。

创可贴具有暂时止血、保护创面的作用。

由于结构所限,“创可贴”一般只能用于小块创伤的应急治疗。

加之其外层的胶布不透空气,会使伤口及周围皮肤发白、变软,继而导致感染,因此使用时间不宜过长。

专家提示创可贴包扎时间最好不要超过两天,一般来说,如果仅是轻微的表皮擦伤,用碘酒或乙醇涂抹就能起到预防感染的作用。

如果皮肤损伤相对较深,而现场又无条件处理,可先用洁净的水冲洗一下伤口,然后再用“创可贴”进行简单的包扎,同时尽快到医院进行正规消毒处理,以免引起继发感染。

患者使用创可贴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伤口长度不应超过创可贴的宽度。

“创可贴主要用于急性小伤口的止血,尤其适用于切口整齐、清洁、表浅、较小而不需要缝合的切割伤。

”对于较深伤口,有大血管、神经、肌腱损伤以及疑有异物的伤口,不能使用创可贴;至于疖肿、烫伤、化脓感染和各种皮肤疾病,不宜使用创可贴。

其次,伤口先要经过消毒处理。

使用创可贴前,应先仔细检查伤口内是否留有污物。

如有不洁物,需用生理盐水将伤口清洗、擦干、涂上碘甘油,然后再贴上创可贴。

如果伤口是被带铁锈之物划破,应先注射破伤风抗毒素,贴创可贴时应稍加压,以起到压迫止血作用。

第三,注意伤口保护。

贴上创可贴后,患者要注意保护伤口,避免活动性出血,即创伤局部少活动,不沾水,避免污染;不要经常用手捏。

6种情况下用创可贴竟酿成大祸,赶紧告诉家里人

6种情况下用创可贴竟酿成大祸,赶紧告诉家里人

6种情况下用创可贴竟酿成大祸,赶紧告诉家里人生活中我们难以避免磕磕碰碰,一旦受伤,我们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创可贴。

但是,创可贴并非是万能药的,不是所有的伤口都适用。

创可贴使用不当也可能会酿成大祸。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哪些伤口不能用创可贴的?要赶紧转给身边的亲人啦~~
1、小而深的伤口
对于小而深的伤口不宜使用创可贴。

由于伤口不容易清洗,容易遗留的异物和被细菌污染,尤其是比较容易感染破伤风杆菌等厌氧菌。

如果在伤口上贴上创可贴,会加重感染。

2、出血较多的伤口
对于出血较多的伤口不宜使用创可贴,应该及时到医院治疗。

3、表皮轻微的擦伤
如果仅仅是轻微的表皮擦伤,不必使用创可贴,只要用碘酒或酒精涂一下,就能预防感染。

4、污染较重的伤口
对于污染、已经发生感染的伤口或烧伤、烫伤的创面以及创面较大的皮肤擦伤,都不能使用创可贴来覆盖创面,否则将会引发或加重感染。

5、动物咬的伤口
狗咬伤、猫抓伤、蛇咬伤、毒虫蜇伤或咬伤等由动物造成的伤口,切忌使用创可贴,以免毒汁和病菌在伤口内蓄积或扩散。

应在第一时间,用清水、冷茶水、矿泉水、生理盐水、2%的肥皂水,甚至尿液等,反复冲洗伤口15分钟以上。

6、各种皮肤疖肿
各种皮肤疖肿不能使用创可贴,由于创可贴的吸水性和透气性都比较差,不利于肿液的吸收和引流,容易使细菌生长繁殖,引发或加重感染。

创可贴 不可以一贴了之

创可贴 不可以一贴了之

家庭医生健康博览健康/解惑疾病健康博览272021/11编辑/胡轶超创可贴可止血和保护创面,是家庭常备药品之一。

但遇到下面这些伤口和特殊人群,不仅起不到保护作用,甚至还可能威胁生命,千万不能“一贴了之”。

如被铁钉一类的锐器刺伤的伤口,使用创可贴后伤口内分泌物和脓液难以排出,容易滋生细菌,特别需要注意预防破伤风等厌氧菌。

正确做法应是在止血后清洁消毒,暴露伤口,同时依据伤口情况前往医院注射破伤风疫苗。

烧烫伤后皮肤容易出现破溃,如果用创可贴将使分泌物无法顺利排出,容易引起感染。

应使用清水对创面进行冲洗,或者将创面浸泡在冷水中,使用干净的湿毛巾保护烧烫伤部位,及时就医。

当创面较大、伤口严重、存在污染或留有异物时,若使用创可贴,将使污染伤口内的细菌、异物等无法排出,伤口易感染且不易愈合,应到医院清创或取出异物后再进行包扎处理。

对于猫狗抓咬、蛇咬及毒虫蜇咬等造成的伤口,不要使用创可贴,以免有毒物质和细菌等在伤口内蓄积或扩散。

需要先用肥皂水冲洗15分钟以上,然后用碘伏消毒,让伤口充分暴露,并到医院注射相关疫苗。

皮肤疖肿部位含有一定的脓液,贴上创可贴后不利于脓液的引流和吸收,容易滋长细菌引发感染,应当将脓液排出后再进行清洗和消毒。

糖尿病患者由于存在基础疾病,同时加上创可贴可导致局部温度升高,细菌容易繁殖,伤口难以愈合。

因此糖尿病患者使用创可贴需要慎重,应先对伤口进行止血和消毒后,再依据情况进行换药处理,同时控制好自身血糖。

对医用胶布或苯扎氯胺过敏者创可贴其主要止血物质为苯扎氯胺,若对医用胶布或苯扎氯胺过敏则不能使用创可贴,否则伤口部位会出现皮肤瘙痒、发红和起水泡,应使用其他止血方法或防过敏专用胶布。

总而言之,创可贴对一些小而浅的伤口,出血量少、切口整齐的伤口最为适用,使用前应消毒处理伤口,使用后每天至少更换一次创可贴,并随时观察伤口情况,出现红肿热痛及分泌物,需要停止使用并及时就医。

□文/陈家瑞.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伤口处理的几个认识误区

关于伤口处理的几个认识误区

关于伤口处理的几个认识误区生活中的磕磕碰碰难免会造成一些伤口,给躯体带来疼痛甚至难以愈合。

因此,一旦出现伤口要及时处理,否则皮肤组织的完整性持续受到破坏,伤口受到细菌感染的机率越大,导致伤口经久不愈,增加患者的痛苦,加大经济和心理负担。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自行处理一些小伤口,认为伤口太小没必要到医院进行正规治疗,其实这种观念是错误的,而这种错误的认知观念会导致小伤口变成大麻烦,进一步影响到我们整个身体状况。

其实伤口处理不是一件小事,本文就伤口处理的认识误区,给大家详细介绍由于对伤口的错误处理带来的危害,从而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一、伤口处理的第一大误区——盲目使用创可贴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擦伤、刀割伤、足部破溃等小伤口,许多人对此并不在意,通常是一个创可贴就敷衍了事。

但创可贴不是万能药,如果使用不当则有可能酿成大祸。

市民刘先生就是使用了网红创可贴,结果小伤口变成了“无底洞”。

刘先生最初只是左足趾出现了一厘米左右的皮肤破溃,他想着并没有大事,就自行进行处理,用碘酒消毒后,使用了网上购买的网红液体创可贴,这种创可贴是朋友介绍的,价钱昂贵,据说有消炎杀菌的作用。

没过几天,刘先生的左足趾处出现红肿,疼痛明显,而且有黄色分泌物渗出,伤口面积增大,于是急忙到医院进行检查。

经过检查后医生告诉刘先生,他的左足趾处破溃是糖尿病并发症,由于刘先生的错误处理伤口不仅无好转,还继发了感染,而糖尿病足不仅要进行伤口的正规处理,还要严格控制血糖。

医生告诉我们,创可贴的使用仅限于伤口整洁,出血不多、不需要缝合的切割伤,例如刀片切伤、划伤等。

如果是被铁钉划伤的伤口,必须到医院进行正规的伤口处理并及时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有些人认为创可贴的内层药物能够对伤口进行消毒,所以在出现伤口时直接使用了创可贴,这是不对的。

在使用创可贴之前,要对伤口进行清洁处理,并及时更换,有些人创可贴一贴就是好几天天,常常忘记更换,其实这样会导致细菌入侵,从而造成伤口感染。

如何正确使用创可贴进行创伤处理

如何正确使用创可贴进行创伤处理

如何正确使用创可贴进行创伤处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遇到一些小的创伤,如擦伤、划伤、割伤等。

创可贴作为一种常见的急救用品,可以在处理这些小伤口时发挥重要作用。

然而,如果使用不当,创可贴不仅无法起到保护伤口的作用,还可能导致伤口感染、恶化。

因此,正确使用创可贴至关重要。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了解如何正确使用创可贴进行创伤处理。

首先,在使用创可贴之前,我们需要做好伤口的清洁工作。

用生理盐水或者干净的水冲洗伤口,去除伤口周围的污垢和异物。

如果伤口有明显的血迹,可以用干净的纱布或棉球轻轻按压止血,但要避免用力擦拭,以免损伤伤口的组织。

清洁完伤口后,要仔细观察伤口的情况。

如果伤口较深、出血不止、有异物嵌入或者是被动物咬伤等情况,不建议使用创可贴,而应及时前往医院进行专业的处理。

对于适合使用创可贴的伤口,还需要确保伤口周围的皮肤干燥。

接下来就是选择合适的创可贴。

市场上的创可贴种类繁多,有不同的尺寸、形状和材质。

一般来说,我们应该根据伤口的大小和位置选择合适的创可贴。

如果伤口较大,应选择较大尺寸的创可贴;如果伤口在关节处,可选择弹性较好的创可贴,以方便关节活动。

在打开创可贴的包装时,要注意保持创可贴的无菌状态。

不要用手直接接触创可贴的粘贴面,以免污染。

将创可贴的粘贴面轻轻覆盖在伤口上,注意要将伤口完全覆盖住,同时不要过紧或过松。

过紧可能会影响血液循环,过松则容易脱落,无法起到保护作用。

在粘贴创可贴时,要从伤口的一端开始,逐渐向另一端粘贴,这样可以避免出现气泡。

对于关节处的伤口,粘贴时可以适当弯曲创可贴,以适应关节的活动。

粘贴完毕后,要用手指轻轻按压创可贴的边缘,使其粘贴更牢固。

使用创可贴后,要注意观察伤口的变化。

如果伤口出现红肿、疼痛加剧、有渗出液等异常情况,可能是伤口感染了,应及时取下创可贴,重新清洁伤口,并前往医院就诊。

另外,创可贴的使用时间也不宜过长。

一般来说,创可贴应每天更换一次,尤其是在夏天或者伤口渗出液较多的情况下,更要及时更换,以保持伤口的清洁和干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正确使用创可贴
创可贴以其便利的特点,长期以来成为居家必备品,但是,由于使用不当所致的负效应,却长期被人疏忽。

笔者留意到,发现许多人都不能正确使用创可贴,因而他们不但未能有效地利用其便利,却反为其害。

概括之,大致如:
一、伤口未经消毒或清洗就贴之。

这样,创可贴不但不能保护创面,反而为创伤处细菌提供了适宜其繁殖的温度,尤其为“厌氧菌”创造了有利于其生长的缺氧环境。

如此使用创可贴,轻者延缓了伤口的愈合,重则伤口化脓溃烂。

二、延时更换。

虽然使用前经消毒处理过伤口,但由于消毒仅能相对无菌,残留的细菌在伤口的渗液培养下,仍可很快繁殖。

如24小时后,不再次消毒更换,即有可能伤口感染。

三、浸湿后不及时更换。

洗手或洗脸后伤口皮肤及创可贴被水浸透,如不及时更换,易致局部皮肤水肿,从而降低局部抵抗力,导致伤口感染。

与其如上错误地使用创可贴,不如不用。

假如皮肤受伤破损,且无条件及时消毒伤口;或所用创可贴被水浸湿,而身边无新的更换。

这时宁可暂时不用创可贴,让伤口暴露在空气中。

这样,可利用空气中的氧气,抑制“厌氧菌”的生长,而且可利用空气的对流,使伤口保持干燥。

从而不利于细菌繁殖,小的破损即可顺利修复。

吴鸣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