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可贴控制程序

合集下载

急救控制程序

急救控制程序

一、目的:急救可以使伤者或病人保全生命,防止伤势或病况恶化。

把事故发生时对人身伤害减至最低程度。

为防范企业经营过程的安全风险,特制定本程序。

二、定义:急救是指在医护人员或救护车到达之前对伤病者的初步援助及护理。

三、内容:(一)急救员的责任:(1)迅速和安全地评估整个情况,并召唤适当的援助。

(2)尽量鉴定伤病者的病情或伤势(判断)。

(3)立即给予适当和充分的急救,以及决定急救的优先次序。

(4)安排伤者看医生、住院、或者回家修养。

(5)陪伴伤者直至把他交给适当人士照顾为止。

(6)将整个情况及处理过程向接管者报告,有需要时,应继续留在现场协助。

作为一名急救员,应该尽力而为去抢救伤病者,除了谨记“切勿危及伤患者生命”这个原则,同时亦应记住“评估风险”这个原则,若对处理方法有疑问,切勿乱用。

要怀着信心进行急救,由于伤病者极之需要安全感,作为急救员,可以帮伤病者建立信心及安全感。

(二)急救员应该:1、评估现场的情况。

冷静及迅速地了解发生了什么事情;小心防范对伤病者或自己的危险;不要使自己身陷险境。

2、使现场安全。

保障伤病者的安全,务必使其远离危险;不要勉强兼顾太多事情。

3、评估所有伤病者情况并进行适当急救。

如果现场不仅有一名伤病者,应以专业的判断作依据,定出急救的先后次序。

4、召唤救援。

迅速作出安排以召唤所需的专业救援及确保救援人员正前往现场。

(三)紧急情况下的急救在紧急情况下,急救员可能需要同一时间兼顾很多事情。

若妄求同一时间处理所有事情,只会分散注意力,将其错误用于次要的事上。

永远记着,紧急情况下的行动要依照以下程序:评估安全、保障安全、进行急救及召唤救援。

1、评估现场情况进行评估时必须快速、冷静而有控制,以期能尽快了解情况。

首先必须考虑伤病者及旁观者是否身处险境。

然后,估计现场可供应用的资源及需要何种支持。

在协助救援时应表明自己受过急救训练。

如果当时没有医生、护士或更有经验的人,急救员应冷静地负起全责。

急救药品、器械管理制度

急救药品、器械管理制度

为规范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急救药品、器械的管理,确保急救药品、器械得到有效、正确使用,特制定本办法。

本办法确定了急救药品和器械的使用范围、使用程序以及药品和器械的补充程序等内容。

2.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公司各车间、机修分厂。

3.编制依据3.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3.2《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3.3《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3.4《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伤保险条例》4.术语和定义急救药品、器械是指在员工受到伤害后需要使用的药品和器械,以降低人员受伤程度,在紧急诊疗救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5.组织与职责5.1安全环保部职责5.1.1安全环保部是急救药品和器械的主管部门,负责本制度的建立并维护运行。

5.1.2负责急救药品、器械的需求计划上报、贮存、分发和更换。

5.1.3负责对车间、机修分厂辨识出的在生产过程中可能造成的人身伤害确定相应的医疗救护器材及药品,形成药品配置清单;5.1.4依据法规要求,组织各车间、机修分厂适当比例人员参加紧急救护教育培训5.1.5负责各车间、机修分厂急救药品、器械管理和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

5.1.6负责急救药品、器械补充申请单的审核、备案。

5.2其它各单位职责5.2.1各车间、机修分厂负责本单位急救药品、器械的使用、维护、检查、培训等管理工作。

5.2.2每月对急救药箱药品进行点检,填写《急救药箱点检表》;5.2.3各车间、机修分厂负责本单位急救药品、器械补充需求计划的申请和审核。

5.2.4供销部负责按照需求计划购买急救药品、器械。

6. 工作程序6.1 急救药品、器械的配备6.1.1药箱数量根据职业健康安全危害较大的生产装置单位人数和“130人以上两个药箱,130人以下一个药箱”的原则予以配置;动力、备煤、造气、合成、水处理、机修分厂配置2个急救药箱,安环部、空分、净化、甲烷、质检、电气、仪表、培训中心配置1个急救药箱;药箱统一编号从001起,以此类推,方便记录管理;6.1.2急救药箱内需要配备的药品和器械由车间、机修分厂根据生产需要,在每年的12月10日前提出下一年度需求计划报安全环保部。

食品安全管理程序

食品安全管理程序

食品安全管理程序《本手册根据I S 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标准P A S220:2008公众可获取规范及C A C/R C P1-1969,R e v.3(2003)附件H A C C P原理编制》修改履历目录1.目的:规定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从策划、实施到体系的验证等所有过程具体的实施要求,确保安全产品的策划和实现过程得到控制。

2.使用范围:适用于杭州紫江包装有限公司。

3.引用文件:ISO22000:2005食品安全管理体系;PAS220:2008《食品安全生产前提方案》;GB14881《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联合国食品法典委员会的《食品卫生通则》。

4.定义/术语:参考ISO22000:2005第3部分。

5.主要职责:a)公司总经理负责任命食品安全小组及组长;b)食品安全小组负责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策划,编制、实施及确认和验证。

c)各部门参与相关文件的策划、编制及实施。

6.程序内容(一、)公司关于建立食品安全小组的颁布令各管理部门: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是一个确保食品安全的控制体系,为保证食品安全管理体系顺利建立、保持和运行,通过学习HACCP原理,参照食品安全小组组长和成员的基本条件,现决定成立以为组长的食品安全小组(小组的成员及职责详见《食品安全小组成员及职责》)。

食品安全小组成员应认真学习FSSC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标准,结合本公司特点,制订好公司现有产品(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瓶)的食品安全管理控制措施。

本人承诺,全力支持食品安全小组的工作,提供FSSC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实施过程中所需要的培训和资源。

作为食品安全小组组长,具体负责:1.确保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得到建立、实施和维持;2.向总经理报告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包括改进的需求;3.在整个组织内促进顾客要求意识的形成;4.就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有关事宜的对外联络。

本任命书自颁布之日起生效。

食品安全小组人员资质及相关职责参考附件总经理:日期:年月日(二、)产品描述管理程序1.目的对产品进行明确描述,防止不安全的使用或食用者的不正确使用。

黄原胶车间异物控制管理制度

黄原胶车间异物控制管理制度

黄原胶车间异物控制管理制度1、目的为提高黄原胶产品质量保证食品安全,黄原胶车间制定控制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异物进入黄原胶产品中的风险。

2、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黄原胶车间从原料到成品的生产过程中的异物控制管理。

3职责1.1各工序负责控制措施的实施、检查和记录。

3.2车间负责对生产全过程的监督。

4内容作为异物控制的物质:金属、木材、玻璃、塑料、布料、灰尘、锈、纸张、飞虫、老鼠、石头、动物粪便、皮毛、羽毛、毛发等。

4.1人员的要求4.1.1加强操作工和员工的物品管理,禁止携带异物进入生产区域。

4.12为了防止异物落入产品,与物料有接触的操作工腰部以上不允许有笔,工具,钮扣或其他物件,服装设计避免腰部或皮带以上有口袋。

4.1.3提取及粉碎包装操作工须使用手套,每次使用的手套要完好并经过专门洁净处理。

处理方法,用清水将使用过的手套洗净,晾干,再用75%酒精浸泡消毒30分钟,晾干过程用杀菌,干后备用。

4.14手套等劳保用品在使用过程中必须保证完好,如果发现破损,须立即停止生产,划定专门区域,从产品和地面等处寻找,直到将所有脱落碎片找到并能拼接完全,然后送出生产区域,生产人员更换新手套,生产再恢复。

4.1.5粉碎包装的洁净区班长负责卫生监督,在班前班中班后对工具和手套等劳保用品的完好进行检查并记录。

4. 1.6手上有划伤或其它伤害的员工必须保护好伤口,防止伤口接触到产品,必须领取专用的蓝颜色带金属丝的创可贴做伤口防护,保持清洁不受感染,伤口用不渗透的消毒材料包扎好可以在生产线上工作。

4.17与产品有接触的操作工不能涂抹护手霜、药膏等上岗。

4.1.8使用徽章或佩戴用夹子夹的身份证必须在腰部以下,允许来宾使用身份标识徽章但必须注意保护,防止成为厂区的一种污染源。

4.1.9操作工在处理和保存成品、半成品、原材料和产品容器以及包装物时仔细辨别,防止带入异物。

4.1.10与产品有接触的操作工上岗前洗手、穿工作服、带工作帽等,防止身上掉落头发等异物污染产品,具体执行《黄原胶车间卫生管理制度》中的相关规定。

护理程序案例模板范文

护理程序案例模板范文

护理程序案例模板范文一、案例背景。

今天咱来讲讲老王的故事。

老王呢,是个65岁的大爷,身体还算硬朗,就是有高血压这个老毛病。

这不,前几天不小心在家里摔了一跤,被家人紧急送到咱们医院来了。

二、护理评估。

1. 健康史。

跟老王聊天的时候啊,他说自己高血压已经有十年啦,平时就吃着降压药,但是有时候会忘记。

这一跤呢,是他在客厅里想拿个东西,没站稳就摔倒了。

家里人也说,最近他好像有点累,精神头没有以前好。

2. 身体状况。

我仔细检查了一下,老王的左膝盖擦破了皮,有点红肿,他说疼得厉害。

血压量出来有点高,160/95mmHg,心跳倒是正常,每分钟80次。

再看看他的精神状态,有点烦躁,可能是因为疼加上担心自己的身体。

3. 心理社会状况。

老王担心这一摔会不会就起不来了,以后生活不能自理可咋办。

他的儿女都在身边,很孝顺,但是都有工作要忙,也很担心他的身体。

三、护理诊断。

1. 疼痛:与左膝盖受伤有关。

你想啊,膝盖破了皮又肿了,能不疼吗?老王那表情就写着“疼”字呢。

2. 有受伤的危险:这和他的高血压有关。

高血压可能会让他头晕,再加上年纪大了,平衡能力差一些,很容易再次摔倒。

3. 焦虑:担心自己的身体状况和未来的生活自理能力。

这也难怪,突然来这么一遭,谁心里能踏实啊。

四、护理计划。

1. 短期目标。

在24小时内,减轻老王左膝盖的疼痛。

咱可不能让大爷一直疼着呀。

2. 长期目标。

一周内,让老王能够在辅助下进行简单的活动,像在床边坐一坐之类的。

帮助老王调整心态,让他不再那么焦虑,相信自己能够恢复健康。

五、护理实施。

1. 缓解疼痛。

我先给老王的左膝盖做了清洁和消毒,然后贴上了创可贴。

还给他拿了个冰袋冷敷,告诉他这就像给膝盖吃个“冰淇淋”,能让它不那么疼。

每隔20分钟就换一次冰袋,过了几个小时,老王就说疼痛减轻了不少呢。

2. 预防再次受伤。

调整了老王的降压药剂量,每天按时给他送药,看着他吃下去,还在他的床头贴了个小纸条,提醒他吃药。

同时,在他的床边安装了护栏,防止他晚上睡觉不小心掉下去。

应急药箱管理制度

应急药箱管理制度

应急药箱管理制度
1.0 目的
为了加强对XX公司应急药箱的使用管理,制定本管理规定。

2.0 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广东XX公司应急药箱的管理。

3.0 定义
3.1 应急药箱:用于员工使用的小型医疗箱,可存放一些小药品及简单急救包扎用品。

4.0 职责
4.1 保安后勤岗负责药箱的使用登记和发放和整理。

4.2 保安班长负责药箱使用登记检查和药品采购申请。

4.3 XX公司采购负责对药品的采购。

5.0 程序
5.1 急救药箱的放置
5.1.1 急救药箱放置在后勤区保安室。

5.1.2 如因工作需要携带急救药箱外出时,需经过部门主管的同意。

5.2 急救药品的管理
5.2.1 急救药品仅用于员工在公司期间发生的疾病及伤害。

5.2.2 员工使用药品应登记清楚并要控制使用数量。

5.2.3 为保证应急药品的应急作用,应急药品仅限在公司使用,员工不得领用下班后使用的药品。

5.2.4 某类药品即将用完时应及时向采购人员申购。

5.3 药箱的清洁整理
5.3.1 每周对药箱内外进行清理和清洁,确保药箱内外整洁且药品在有效期内。

5.3.2 对于用完药品的空瓶应立即清除。

5.3.3 对于带血的敷料及创可贴等需要用塑料袋装好后放入垃圾房。

5.4 奖惩
5.4.1 对工作认真,药品管理表现突出的员工予以奖励。

5.4.2 对工作失职,不按应急药箱规定操作的员工予以惩罚。

5.4.3 具体奖惩办法参照员工奖惩规定。

6.0 相关文件与记录
6.1 《广东XX公司药品使用登记表》。

Ⅲ类医用卫生材料管理制度模版(四篇)

Ⅲ类医用卫生材料管理制度模版(四篇)

Ⅲ类医用卫生材料管理制度模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和规范Ⅲ类医用卫生材料的管理,确保医疗机构使用的医用卫生材料质量安全,特制订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使用和管理Ⅲ类医用卫生材料的医疗机构。

第三条Ⅲ类医用卫生材料,是指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依照其设计、性能、使用范围对医用卫生材料进行分级分类的医用卫生材料。

第四条医疗机构应当依法取得医用卫生材料经营许可证,并明确专门负责Ⅲ类医用卫生材料管理的部门或岗位,负责Ⅲ类医用卫生材料的采购、存储、发放、使用、追溯等管理工作。

第五条Ⅲ类医用卫生材料的管理应当遵循科学、规范、公正、透明的原则,确保医用卫生材料的质量安全。

第二章采购管理第六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严格的Ⅲ类医用卫生材料采购管理制度,确保采购的卫生材料符合国家相关法规和行业标准。

第七条Ⅲ类医用卫生材料的采购应当经过比价、招标或者询价等方式进行,确保采购的公平、公正、公开。

第八条采购人员应当具备相关业务知识和技能,并定期接受培训,提高采购工作的水平和效率。

第九条采购人员应当依法履行采购程序,制定采购计划、编制招标文件,评估供应商的信誉和实力,选择合格的供应商。

第十条采购人员应当与供应商签订合同,并在合同中明确Ⅲ类医用卫生材料的品名、规格、数量、价格、交付时间等详细内容。

第十一条采购人员应当定期进行供应商的供货质量评估,确保供应商提供的Ⅲ类医用卫生材料的质量满足要求。

第十二条采购人员应当积极维护医疗机构的利益,拒绝收受供应商的好处,并对采购过程中的任何违法违规行为负责。

第三章存储管理第十三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符合Ⅲ类医用卫生材料特点的存储设施和设备,并制定详细的存储管理制度。

第十四条存储设施和设备应当安全可靠,有防潮、防火、防尘和防虫等措施,并定期对其进行检查和维护。

第十五条医疗机构应当对Ⅲ类医用卫生材料进行分类、标识、整理,确保其易于辨识、调取和使用。

第十六条存储区域应当干燥、通风良好,并且与有害物品、放射性物品等分开存放,防止交叉污染。

药品分类管理制度

药品分类管理制度

药品分类管理制度目录一、总则 (2)1.1 制度的目的和依据 (3)1.2 适用范围 (3)1.3 管理原则 (5)二、药品分类 (6)2.1 药品通用名称与商品名 (7)2.2 药品剂型分类 (8)2.3 药品用途分类 (9)2.4 药品包装分类 (11)三、药品目录管理 (12)3.1 药品目录编制原则 (13)3.2 药品目录更新流程 (14)3.3 药品目录查询系统 (15)四、药品采购与供应 (16)4.1 供应商资质审核 (17)4.2 药品采购合同管理 (18)4.3 药品库存管理 (19)4.4 药品配送与退货 (20)五、药品使用管理 (22)5.1 医师处方规范 (23)5.2 药品调配与核对 (24)5.3 药品使用记录 (26)5.4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 (26)六、药品安全与风险管理 (27)6.1 药品安全信息传递 (28)6.2 风险评估与预防措施 (30)6.3 应急预案与处置流程 (31)6.4 培训与教育 (33)七、药品监管与法律责任 (34)7.1 药品监管部门职责 (35)7.2 违法违规行为查处 (35)7.3 法律责任追究 (36)7.4 民事赔偿与纠纷处理 (37)八、附则 (38)8.1 制度解释权归属 (38)8.2 生效日期与修订记录 (39)一、总则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药行业涉及的各类药品,包括但不限于西药、中药、生物制品、疫苗、血液制品、诊断药品、特殊医疗用途产品以及医疗器械中使用于药物制剂中的医疗器械等。

分类原则:药品分类依据其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区分,主要依据药品的不良反应、是否需要和治疗周期等因素,将药品分为处方药、非处方药、特殊管理药品及其他特殊分类药品等。

管理机构: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全国药品分类管理的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在本辖区内负责药品分类管理的具体实施和监督工作。

分类标准:税务药品将根据《药品目录》中的信息和监管要求进行分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可贴控制程序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
创可贴控制程序
一、目的:制定此程序,以保证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创可贴不会接触或混入食品
中,防止食品被污染,以保障公司产品质量的安全。

二、范围:适用于公司对所有员工的管理。

三、职责:
1、由仓库保管员负责创可贴的保管;
2、由车间主任签字后卫生监督员才可领用创可贴;
3、车间用的创可贴由车间卫生监督员负责创可贴的发放和回收:
四、内容:
1、首先卫生监督员要确定创伤处是否有必要使用创可贴,在确定必要后方可使用,并且卫生监督员要在创可贴上编上相应的号码(从这个号码可以找到使用者),做到可追溯。

2、当受伤人员用创可贴包扎后确定还要去车间工作时,卫生监督人员发放手套并监督戴上,做好记录。

3、在工作中卫生监督员必须经常对使用创可贴的员工进行监督检查看是否戴有手套无和食品直接接触的现象。

生产途中定期对手套完好状态进行检查,如手套有缺损,必须找到碎片,未找到当时生产的产品必须分离开,不得发货,并及时更换手套,同时做好手套的发放和收回记录。

4、在伤者使用创可贴一段时间后由卫生监督员检查确定是否有必要继续使用创可贴(伤处无组织液渗出),如无必要时督促伤者取下创可贴并做回收记录。

如确定必须用时监督其更换,并对发放和回收做详细记录。

5、每天生产结束卫生监督员必须对发放和回收情况进行小结,确定是否有遗漏,如有必须上报车间主任。

6、如有员工使用的创口贴没有及时收回或是丢失,一次处罚20元,并在公告牌上公告出来。

食品安全办公室
2012年10月31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