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可贴临床
创可贴医学课件

创可贴为何会发痒
创可贴发痒可能是由于过敏反应、粘贴过紧或感染等原因引起的。过敏反应可能 是由于对创可贴的材料或粘合剂过敏,粘贴过紧可能导致皮肤不透气,引发瘙痒 感。
如果出现发痒的症状,建议停止使用创可贴,并保持患处干燥、清洁;如症状严 重或持续不退,请及时就医。
创可贴为何会变颜色
创可贴变颜色可能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如血液、汗液、 药物残留等物质的渗透,以及创可贴本身的材料变色。
保养技巧
在更换创可贴前,应确保创口已经干燥且无残留物。在创可贴上涂抹适量的抗 菌药膏可以增强其保护作用,但应避免使用过多。
创可贴的存储方式
干燥保存
将创可贴存放在干燥、阴凉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环 境。这样可以保持创可贴的干燥和清洁,延长其使用寿命。
密封保存
在使用创可贴前,应将其密封包装打开,避免与空气接触导 致污染。使用后应将剩余的创可贴重新密封包装,以防干燥 和失效。
如果发现创可贴变颜色,建议及时更换新的创可贴,并保持 患处干燥、清洁;同时留意创口情况,如出现红肿、疼痛等 症状,应及时就医。
06
创可贴的发展趋势与未来展望
创可贴的创新技术
智能创可贴
利用传感器和智能化技术,实现 实时监测伤口情况,提供个性化
治疗建议。
抗菌创可贴
研发新型抗菌材料,有效抑制细 菌生长,降低感染风险。
05
创可贴的常见问题与解答
创可贴为何会脱落
创可贴脱落的原因可能包括:运动、 水、血液或汗液导致粘贴不牢固;创 口位置容易受到摩擦;创可贴粘贴过 松或过紧,导致不适应感或脱落。
为避免创可贴脱落,建议在粘贴时适 度用力,确保粘贴牢固;避免在容易 摩擦的部位使用创可贴;及时更换创 可贴,避免长时间使用。
临床护理医用胶布引发内瘘侧相关性皮肤损伤病例分享、临床处理、原因分析、护理措施及要点总结

临床护理医用胶布引发内瘘侧相关性皮肤损伤病例分享、临床处理、原因分析、护理措施及要点总结医用黏胶相关性皮肤损伤,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皮肤问题,它可以发生在任何科室、各个年龄段的病人身上。
其中医用胶布是指因医疗需要,由具有压力敏感性的粘贴面和作为黏胶载体的背衬组成的产品,起到覆盖、固定、保护的作用。
在透析室,透析患者每周进行三次内瘘穿刺且每次需要医用胶布进行固定穿刺针,然而我们往往会忽略医用胶布所引带来的问题。
尤其在医用胶布揭除时,即便有时内瘘侧局部皮肤表面并无肉眼可见的损伤,但表皮细胞层之间常常发生脱离;反复的粘贴/揭除会明显削弱皮肤的屏障功能,甚至局部皮肤的感染,从而出现皮肤问题。
尤其是老年透析患者内瘘侧的皮肤松弛,弹性差,在医用胶布选择不恰当、粘贴/揭掉医用胶布方式不正确时,是很容易导致局部皮肤发红、损伤甚至引发局部感染。
案例回顾“护士,你慢点撕,我的皮要被你撕掉了!”一日中午下机时,护士小A在为患者进行揭胶布准备拔针时患者喊道。
护士小A马上查看患者动脉穿刺针胶布固定的皮肤位置,穿刺肢体出现因揭胶布留下的不规则红色创面,表皮层缺损,局部潮湿;伤口创面大小约2.5cm*1cm有少量渗出液。
护士小A随即叫来医生对皮肤进行查看,并上报病区组长及护士长择期进行讨论分析案情回忆患者:肖某,男,71岁,维持性血液透析5年余,透析频次为每周三次,通路为左前臂动静脉内瘘,随着透析年龄的增加,内瘘侧穿刺皮肤皮肤愈发松弛,弹性更差,目前薄如纸翼,且轻轻一按即会出现皮下淤血情况。
以至于护士小发生了上述的情况。
后续处理对患者内瘘侧受损皮肤进行粘膜消毒液消毒,纱布覆盖包扎,嘱定期应用贝复新、喜辽妥进行涂抹,并嘱下次用绷带固定代替胶布固定穿刺针,避免该部位进行穿刺以及受压,避免再次损伤,相关责护加强透析期间巡视频次。
告知患者居家期间避免肢体磕碰,穿长袖衣物,每次透析评估好患者皮肤再进行穿刺对患者破溃皮肤进行纱布包扎避免衣物的摩擦。
这七种情况用创可贴会出大问题

每个家庭都有割不断的亲情,说不完的纠结,理不清的头绪,诉不尽的无奈,讲不清的道理,生不完的闲气,忘不掉的温暖,解不开的疙瘩,所以说家不是讲理的地方,而是避风雨的港湾,不是纠结的场所,而是风雨同舟的小船,不是生闲气的公寓,而是相互理解相互宽容的殿堂。
这七种情况用创可贴会出大问题引导语:如今,小小的创可贴被许多人当成了“万金油”,不管大伤小伤,伤口是深是浅,全部一贴了之。
殊不知,有些伤口使用创可贴只会加重感染,贻误病情。
创可贴主要由苯扎氯铵、弹性织物、胶黏剂、无纺吸收垫和PE隔离膜构成,其与伤口接触的表面有透气纤维,伸展性好,有止血、广谱杀菌的作用,并且不黏连伤口,可以减少感染的机会。
因此,皮肤受到外伤,出现流血的小伤口时,创可贴的确能起到止血、护创的作用。
但是,创可贴只适用于创伤较为表浅,伤口齐整、干净,出血不多又不需要缝合的小伤口,如遇到以下情况则不能使用。
小而深的伤口小而深的伤口贴创可贴,不利于伤口内的分泌物和脓液排出。
容易使细菌生长繁殖,引发或加重感染,尤其容易感染破伤风杆菌等厌氧菌。
烫伤烫伤后出现的皮肤破溃、流水均不能用创可贴,否则分泌物会促发感染。
伤口有异物伤口内有异物时,不能马上贴创可贴,而是应到医院清创或取出异物后再包扎处理。
有些伤口污染较重,甚至已经发生感染,就更不能使用创可贴来覆盖创面,否则将会引发或加重感染。
被铁钉扎伤如果是被铁钉、刀片误伤手指、脚趾,尤其是铁钉、刀片上面有铁锈时,不能用创可贴简单包扎了事。
一定要先清洁,然后保持伤口暴露,以防感染,并且尽快到医院注射破伤风疫苗。
动物抓伤咬伤被动物抓伤和咬伤的伤口,如果用了创可贴,会导致病菌在伤口内蓄积或扩散。
所以,无论是被家里的宠物还是外面的小动物咬伤或抓伤,都应先用肥皂水多冲洗几次,然后用碘伏消毒,让伤口暴露,并到医院注射狂犬疫苗。
各种皮肤疖肿创可贴不利于脓液的吸收和引流,反而有利于细菌的生长繁殖,因此,疖肿不能使用创可贴。
对胶布过敏者有胶布过敏史的人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具体表现为贴胶布处皮肤瘙痒、发红,起很多小水泡。
创可贴里有药物吗?不然是怎样消炎呀?

创可贴里有药物吗?不然是怎样消炎呀?
创可贴里有药物的,在贴中间,一般颜色会有点不一样,目前常用的有3种创可贴.
1. 呋喃西林创可贴. 临床仅用作消毒防腐药,用于皮肤及粘膜的感染,如化脓性中耳炎、化脓性皮炎、急慢性鼻炎、烧伤、溃疡等。
对组织几无刺激,脓,血对其消毒作用无明显影响。
2. 云南白药创可贴. 国家保密配方,专利生产.止血、镇痛、消炎、愈创。
用于小面积开放性外科创伤。
3. 苯扎氯铵贴. 如邦迪——品为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类广谱杀菌剂,能改变细菌胞浆膜通透性,使菌体胞浆物质外渗,阻碍其代谢而起杀灭作用,对革兰阳性细菌作用较强,对绿脓杆菌、抗酸杆菌和细菌芽孢无效。
能与蛋白质迅速结合,遇有血、棉花、纤维素和有机物存在,作用显著降低。
创可贴是药品还是医疗器械

创可贴是药品还是医疗器械创可贴是药品还是医疗器械呢?回答这个问题不难。
在《药品管理法》(2019年版)第一章总则第二条明确规定了药品的定义。
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包括中药、化学药和生物制品等。
从使用目的上可以看出,药品能够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或用于计划生育。
药品能够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功能并规定有适用症、用法和用量。
医疗器械是指直接或者间接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体外诊断试剂及校准物、材料以及其他类似或者相关的物品,包括所需要的计算机软件。
国家对医疗器械按照风险程度实行分类管理。
第一类是风险程度低,实行常规管理可以保证其安全、有效的医疗器械。
主要大部分手术器械、听诊器、医用x线胶片、医用X线防护装置、全自动电泳仪、医用离心机、切片机、牙科椅、煮沸消毒器、纱布绷带、弹力绷带、橡皮膏、创可贴、拔罐器、手术衣、手术帽、口罩、集尿袋等。
第二类是具有中度风险,需要严格控制管理以保证其安全、有效的医疗器械。
主要有普通诊察器械类:体温计、血压计;物理治疗及康复设备类:磁疗器具;临床检验分析仪器类:家庭用血糖分析仪及试纸;手术室、急救室、诊疗室设备及器具类:医用小型制氧机、手提式氧气发生器;医用卫生材料及敷料类:医用脱脂棉、医用脱脂纱布;医用高分子材料及制品类:避孕套、避孕帽等。
第三类是植入人体,用于支持、维持生命,对人体具有潜在危险,具有较高风险,需要采取特别措施严格控制管理以保证其安全、有效的医疗器械。
主要有植入式心脏起搏器、人工晶体、有创内窥镜、超声手术刀、彩色超声成像设备、激光手术设备、医用核磁共振成像设备、人工心肺机、人工心脏瓣膜、人工肾、呼吸麻醉设备、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器、一次性使用输液器、输血器、CT设备等。
以创可贴为例,如果是含药的,用来抗菌消炎的,那就属于药品,如云南白药创可贴。
如果是不含药的,那就属于医疗器械。
输液贴、创口贴产品技术审评规范2014版

输液贴、创口贴产品技术审评规范(2014版)根据《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令第16号)的要求并结合输液贴、创口贴产品的特点,为规范输液贴、创口贴产品的技术审评工作,特制定本规范。
一、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管理类别为I类的输液贴和创口贴产品,为接触创面的敷料类产品,该类产品作为创面的机械屏障,用于分泌物的吸收或引流,以控制创面的微生物环境,可直接或间接使创面愈合。
其在《医疗器械分类目录》中类代号为6864-2敷料、护创材料。
以代谢、药理或免疫作用为主的输液贴和创口贴产品、液体创口贴、用于手术切口及留置动/静脉导管时贴敷皮肤用、婴儿肚脐口创口保护等作为∏类医疗器械管理的输液贴、创口贴产品不适用本技术审评规范。
二、技术审评要点(一)产品管理类别的确定根据《医疗器械分类目录》,本规范适用于管理类别为I类的输液贴、创口贴产品。
(-)产品名称的要求产品名称应以预期用途为依据命名。
如:创口贴(创可贴)、输液贴。
(三)产品的结构组成及型式L产品结构组成输液贴、创口贴产品通常由基底材料、胶粘剂层、吸水层、隔离纸或膜、染料(基底材料如有)组成。
目前生产企业通常选用已成型的医用胶带作为原材料,即输液贴可由医用胶带、吸水层(至少在与输液针口接触的部分上具有)、隔离纸或膜组成;创口贴可由医用胶带、吸水层、隔离纸或膜组成。
基底材料一般有无纺布、纸基、PE薄膜、PVC薄膜、PU薄膜、EVA泡棉、海绵、PET薄膜等。
吸水层材质有无纺布、棉垫、PE垫层等。
胶粘剂应为医用胶粘剂,如丙烯酸酯共聚物、氟基丙烯酸酯、有机硅共聚物、聚乙烯基酸、聚异丁烯、聚氨酯等。
2.产品型式输液贴、创口贴产品的型式可根据企业生产情况自行设定,一般分规则型(长方形、圆形、椭圆形等)及不规则型(如根据使用部位,为方便使用设计的异形产品)。
产品图示举例:输液贴创口贴(四)产品适用的相关标准GB15979-2002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GB15980-1995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卫生标准GB/T16886.1-2011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1部分风险管理过程中的评价与试验GB/T16886.5-2003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5部分:体外细胞毒性试验 GB/T16886.7-2001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7部分:环氧乙烷灭菌残留量 GB/T16886.10-2005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10部分:刺激与迟发型超敏反应试验GB18278-2000医疗保健产品灭菌确认和常规控制要求工业湿热灭菌 GB18279-2000医疗器械环氧乙烷灭菌确认和常规控制GB18280-2000医疗保健产品灭菌确认和常规控制要求辐射灭菌GB/T19633-2005最终灭菌医疗器械的包装YY/T0148-2006医用胶带通用要求YY/T0287-2003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用于法规的要求YY/T0313-1998医用高分子制品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YY/T0316-2008医疗器械风险管理对医疗器械的应用YY/T0466.1-2009医疗器械用于医疗器械标签、标记和提供信息的符号第1部分:通用要求YY/T0471.1-2004接触性创面敷料试验方法第1部分液体吸收性 YY/T0471.2-2004接触性创面敷料试验方法第2部分透气膜敷料水蒸汽透过率YY/T0471.3-2004接触性创面敷料试验方法第3部分阻水性YY/T0471.4-2004接触性创面敷料试验方法第4部分舒适性YY/T0471.5-2004接触性创面敷料试验方法 YY/T0471.6-2004接触性创面敷料试验方法第6部分第5部分阻菌性气味控YY/T0615.1-2007标示“无菌”医疗器械的要求第1部分:最终灭菌医疗器械的要求FZ/T64005-2011卫生用薄型非织造布(五)产品的预期用途1.创口贴:该产品主要应用于割伤、碰伤、擦伤等创面的止血和保护创面用,不能用于手术创口。
临床执业医师易错题(9)【含答案精选】

西医临床执业医师易错100题1、属于第一类医疗器械的是A.体温计B.创可贴C.血压计D.医用脱脂纱布E.超声手术刀【答案】B2、一例38岁女性病人,双肾上腺手术后5年,病理为增生,近3年消瘦,进行性皮肤色素沉着,头痛伴视力下降,垂体CT示蝶鞍明显扩大,初步诊断为Nelson综合征,最不符合诊断的检查结果是A.血皮质醇高B.血β-促脂素高C.血糖低D.血N-pomc高E.血ACTH明显升高【答案】A3、患者,32岁。
人流后1年,近日咳嗽,咳血丝痰,肺片示肺多个结节影,血hCG定量明显升高,诊断:绒癌肺转移,上述病人化疗治疗方案首选()。
A.5-FU+KSMB.MTX(氨甲蝶吟)C.顺铂D.5-FU(5-氟尿嘧啶)E.KSM(更生霉素)【答案】A4、某医生对一批计量、计数资料实验数据进行假设检验结果判定如下:进行四格表χ2检验时,χ2=3.96,则A.P<0.05B.P=0.05C.P>0.05D.P<0.01E.P=0.01【答案】A5、需要与妊娠晚期合并急性病毒性肝炎鉴别不包括()。
A.妊娠剧吐引起的肝损害B.妊娠期高血压引起的肝损害C.妊娠期急性脂肪肝D.药物性肝损害E.妊娠综合征【答案】A6、间日疟的典型发作中,不存在A.前驱期B.寒战期C.高热期D.大汗期E.间歇期【答案】A7、人本主义疗法有以下特点,但应除外()。
A.以询者为中心B.放松训练C.把心理治疗看成一个转变过程D.非指令性治疗的技巧E.言语操作性条件试验【答案】B8、CD4+Th1细胞诱导的炎症中最主要的效应细胞是A.活化的MφB.T细胞C.B细胞D.NK细胞E.中性粒细胞【答案】A9、男性,21岁。
近半年来反复心悸、胸痛、劳力性呼吸困难。
时有头晕或短暂神志丧失。
体检发现:心脏轻度增大,心尖部有2级收缩期杂音和第四心音,胸骨左缘第3——4肋间闻及较粗糙的喷射性收缩期杂音。
应选用的药物是A.地高辛B.硝酸甘油C.心得安(普萘洛尔)D.卡托普利E.双氢克尿噻【答案】C10、苯二氮卓类抗焦虑药物的主要作用是A.精神松弛B.肌肉松弛C.精神和肌肉都松弛D.阻断多巴胺受体E.阻断5-羟色胺受体【答案】A11、消化性溃疡并上消化道大出血的特点,不正确的是A.定有呕血B.定有黑便C.呕血常为咖啡色D.出血后疼痛减轻E.出血后可有发热及氮质血症【答案】A12、某医生对一批计量、计数资料实验数据进行假设检验结果判定如下:进行四格表χ2检验时,χ2=3.96,则A.P<0.05B.P=0.05C.P>0.05D.P<0.01E.P=0.01【答案】A13、左侧卧位可使腹痛减轻提示何种疾病A.十二指肠淤滞症B.胰体癌C.反流性食管炎D.胃黏膜脱垂E.胃溃疡【答案】D14、在碱性尿液中弱碱性药物A.解离的少,再吸收多,排泄慢B.解离的多,再吸收少,排泄快C.解离的少,再吸收少,排泄快D.解离的多,再吸收多,排泄慢E.排泄速度不变【答案】A15、急性肝衰竭的治疗措施下,下列哪项不可取A.腹膜透析B.抗感染治疗C.利用甘露醇,降低颅内压D.限制水分摄入,调整电解质.酸碱失衡E.选用泻剂或乳果糖,限制蛋白摄入【答案】A16、触诊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心前区震颤的最佳部位是()。
正确利用创可贴应注意四要点

正确利用创可贴应注意四要点创可贴此刻已成为家庭必备,但如何正确利用并非是每一个人都明白。
“不能将创可贴看做全能药,创可贴本身没有消炎作用。
”第全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外科医生提示,创可贴的作用是吸收渗出物,维持伤口干燥,在发生外伤后,患者利用创可贴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伤口长度不该超过创可贴的宽度。
“创可贴要紧用于急性小伤口的止血,尤其适用于切口整齐、清洁、表浅、较小而不需要缝合的切割伤。
”新桥医院外科医生说,关于较深伤口,有大血管、神经、肌腱损伤和疑有异物的伤口,不能利用创可贴;至于疖肿、烫伤、化脓感染和各类皮肤疾病,不宜利用创可贴。
第二,伤口先要通过消毒处置。
新桥医院外科医生说,利用创可贴前,应先认真检查伤口内是不是留有污物。
如有不洁物,需用生理盐水将伤口清洗、擦干、涂上碘甘油,然后再贴上创可贴。
若是伤口是被带铁锈之物划破,应先注射破伤风抗毒素,贴创可贴时应略加压,以起到压迫止血作用。
第三,注意伤口珍惜。
新桥医院外科医生说,伤口贴上创可贴后,患者要注意珍惜伤口,幸免活动性出血,即创伤局部少活动,不沾水,幸免污染;不要常常常利用手捏压伤口,严防挤撞伤口,幸免伤口裂开。
最后,注意观看伤口转变。
“利用创可贴后,还要注意观看伤口转变情形,按期改换,避免伤口感染化脓。
”新桥医院外科医生说,如贴上创可贴24小时后,伤口疼痛加重,或有分泌物渗出,应及时打开检查;假设觉察伤口有红肿、渗液等感染现象,应停止利用创可贴,并及时去医院诊治。
创可贴此刻已成为家庭必备,但如何正确利用并非是每一个人都明白。
“不能将创可贴看做全能药,创可贴本身没有消炎作用。
”第全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外科医生提示,创可贴的作用是吸收渗出物,维持伤口干燥,在发生外伤后,患者利用创可贴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伤口长度不该超过创可贴的宽度。
“创可贴要紧用于急性小伤口的止血,尤其适用于切口整齐、清洁、表浅、较小而不需要缝合的切割伤。
”新桥医院外科医生说,关于较深伤口,有大血管、神经、肌腱损伤和疑有异物的伤口,不能利用创可贴;至于疖肿、烫伤、化脓感染和各类皮肤疾病,不宜利用创可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口贴临床评价资料
1.医疗器械预期用途
该产品用于真皮浅层及其以上的浅表性小创伤、擦伤等,为浅表创面、皮肤损伤提供愈合环境。
由接触创面的敷垫、背贴和保护层(临用前去除)组成,不含药物。
2. 预期与其组合使用的器械的情况
该产品通常为独立使用,用于真皮浅层及其以上的浅表性小创伤、擦伤等。
3.产品预期使用环境
该产品一般为家庭使用,通常在室温条件下使用。
使用的方法如下:
1)使用本品前,应先清洁和消毒伤口。
2)沿箭头方向,剥开包装纸,将吸收垫对准伤口部位,分先后把左右两面覆膜除去,并固定位置。
3)为了保持伤口卫生,请每天更换,并使用至伤口痊愈为止。
该产品应储存于阴凉干燥处,
4.产品适用人群
产品适用于成人、儿童、小儿,通常在家庭的条件下产生的小创伤、擦伤的患处都可以使用。
5.产品禁忌症
对胶布过敏者慎用。
7. 同类产品不良事件情况说明
部分患者可能会在治疗或者恢复过程中发生皮肤过敏的现象。
虽然在使用说明书中注明了过敏者请勿使用的警示性语言,但是患者使用前,并不能提前预知患者是否会发生过敏反应,因此在实际的产品使用过程中,或多或少还是会发生过敏的事件,对患者造成的伤害较小,一旦发生此种事件,可停止使用,患者均可自行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