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字理与汉字教学

合集下载

浅谈字理识字教学的几种方法

浅谈字理识字教学的几种方法

浅谈字理识字教学的几种方法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字理识字教学已经成为了幼儿园和小学阶段的必备教育内容。

而在字理识字教学中,采用不同的方法和策略,可以更好地帮助孩子掌握字识字的技能,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本文将从几种常见的字理识字教学方法入手,浅谈其优缺点,以及在实际教学中的运用。

一、整体教学法整体教学法是一种注重情境教学和整体感知的教学方法。

在字理识字教学中,整体教学法将汉字作为整体进行教学,尤其是对于一些常用的词语和短语,采用整体教学法可以让孩子们更快地掌握基础的识字能力。

优点:整体教学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通过情境教学,可以更好地让孩子们在实际生活中感知和认识汉字,加深对于汉字的印象,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缺点:整体教学法在掌握具体的字形和字音上可能相对滞后,对于一些复杂的汉字或生僻字,整体教学法可能会显得力不从心。

在实际教学中,可以结合整体教学法与其他教学方法相结合,比如配合拼音教学,让学生更全面地掌握汉字的形音义。

二、拼音教学法拼音教学法是通过学习拼音来认识字、读字和写字的一种教学方法。

在拼音教学中,学生可以通过声母韵母的组合,逐渐掌握汉字的读音,进而加深对于汉字的认识。

优点:拼音教学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汉字的发音规律,加速汉字的识字过程。

同时也为学生打下了良好的拼音基础,为日后的识字和阅读打下了基础。

三、形声教学法形声教学法是一种通过形和声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在形声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形体特点和声母韵母的组合,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和记忆汉字。

优点:形声教学法可以让学生通过汉字的结构和发音来进行识字,这样更有利于理解和记忆汉字。

尤其对于一些复杂的汉字和生僻字,形声教学法显得尤为有效。

缺点:形声教学法在实际操作中可能会显得比较繁琐,需要学生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才能够进行学习。

一些汉字的结构并不一定能完全符合形声规律,这样就会导致学生的认识产生混淆。

在实际教学中,可以结合形声教学法和实例教学法,通过一些生动有趣的故事或情景,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汉字的来源和演变,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汉字。

浅谈字理教学及其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的作用

浅谈字理教学及其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的作用

浅谈字理教学及其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的作用字理教学可以说是语文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掌握汉字在语言交流中的基本特征和运用规律,提高学生的中国文化素养。

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字理教学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对于学生的语文学习和素养提高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文将重点探讨字理教学及其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的作用。

一、字理教学的基本概念字理教学的概念是指通过教授汉字的结构组成、语音特征、意义及其历史演变等方面的知识,使学生掌握汉字的特征和运用规律,增强学生汉字的认识和使用能力。

其具体教学内容包括:一、汉字拆分规则;二、汉字的构成规则和结构;三、汉字的音韵规律;四、汉字的意义和使用规律;五、汉字的历史演变和文化内涵等方面。

二、字理教学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的作用1.提高学生的识字速度和识字能力对于小学生来说,掌握了字理知识后,可以更快速地识别汉字,提高识字速度。

同时,也能够使学生更准确地认识汉字,及时发现汉字中的问题,快速解决问题。

这不仅可以节省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同时也可以增加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和信心,促进学生汉字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

2.提高语文阅读和写作能力字理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汉字的含义和文化内涵,为学生创新思维和写作能力提供有效的帮助。

学生对字形音义的深入了解,能够更准确地理解文本内容,使语文阅读能力得到更大的提升。

同时,了解汉字的结构、音韵规律,还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汉字的书写方法和写字技巧,提高写字、作文的能力。

3.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汉字是中华文化的珍贵遗产,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通过字理教学,学生可以了解汉字的起源、演变和文化内涵,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和民族自豪感。

学生通过学习汉字,还能够了解到中国的历史、地理和神话传说等相关知识,对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和开拓视野有着很大的作用。

4.培养学生的钻研精神和思维能力字理教学的过程中,学生需要通过对汉字的拆分、组合、理解等一系列思维活动来掌握汉字的相关知识。

汉字字理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的运用

汉字字理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的运用

汉字字理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的运用摘要:小学语文的识字教学,是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启蒙阶段,这关系到学生在后期形成对语文的一种认知,特别是这些年来我国强调的素质教育,需要从小培养学生对于各个学科核心素养的一种认知。

当前,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人们在关注课程与教学的宏观方面的同时相对忽视了小学生识字方法等微观方面的改善,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状况不容乐观。

关键词:汉字字理;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引言语文作为一门专业性强的基础学科,在学生以后的学习生活中都有着重要影响,所以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不能有丝毫马虎。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也是教学的重要组成内容之一。

对于小学生而言,初步接触汉字教学必然会觉得力不从心,分析汉字的构成可以发现它具有一定的规律并遵循特定的构造法则,所以教师可以以此作为依据制度高效的课堂教学方案。

1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特点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学生年龄较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思考能力十分有限,所以小学语文的识字教学过程中存在有一定的难度,这会影响到小学生小学语文基础素养培养,而且汉字在学习过程中不仅仅需要掌握自行结构和拼音,也需要了解笔画的顺序,如果一开始没有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环节对学生形成良好的文字结构规律认识,就会导致学生写字过程中存在有笔画顺序错误的情况,这不仅不利于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效果的提升,也会影响到小学生后期语文的学习水平。

小学语文教学的特点主要就是看似简单却具有一定现实上的难度,而汉字字理是这两年新兴的一种教育手段,已经可以被熟练的应用到课堂中,汉字字理可以通过视频、图画、声音等不同角度来刺激学生对于汉字的记忆,是可以为学生提供一种比较直观印象的教学手段,但是目前汉字字理教学方式教师并不能够相对熟练的运用到小学语文识字教学过程中,最典型的情况就是在文章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虽然可以通过汉字字理利用其网上教学资源播放视频,加深学生对文章的印象,提升课堂的趣味性,但是这种印象往往停留的时间较短,也就相当于说是学生在课堂上仅仅是看了个视频,并未留下相应深刻的印象。

浅谈字理识字教学的几种方法

浅谈字理识字教学的几种方法

浅谈字理识字教学的几种方法一、整体教学法整体教学法是一种将字理识字教学融入到整体教学中的方法。

它重点强调了在掌握整个汉字的基础上,逐步延伸到字的结构构造、字与字的构成规律等。

这种教学方法的特点是强调整体,通过整体的认读帮助学生逐步建立对字的认知。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图片、动画等形式展示汉字的整体形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感知来感悟字的内涵和形式美,并在这种感悟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引导。

在整体教学中,教师既可以通过对汉字形态的讲解和示范,引导学生进行认读,也可以通过拼音和联想等方法帮助学生掌握汉字的发音和意义。

通过这种整体的、综合的教学方法,学生可以在感悟中领悟字的结构和内涵,从而对字的理解更加深入和全面。

二、分解教学法分解教学法是一种将文字识别和字理解分解开来进行教学的方法。

它强调了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让学生掌握每一个汉字的结构和发音,然后再逐步引导学生掌握字的内涵和应用。

这种教学方法的特点是逐步分解,通过对每一个汉字的分解教学,帮助学生逐步建立对字的认知。

三、联想教学法四、情景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是一种通过具体情景和实际活动来进行字理识字教学的方法。

它强调了在实际的情景中,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演绎等方式帮助学生认知汉字。

这种教学方法的特点是情景感知,通过具体情景和实际活动引导学生在情境中理解和掌握汉字。

字理识字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学生特点和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重视学生的认知和理解,还要注重培养他们的观察和联想能力,让学生在掌握汉字的基础知识的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和创造能力。

相信随着教师的不断探索和实践,字理识字教学会越来越丰富、有效,为学生的语言学习和发展带来更多的帮助和启发。

字理识字的基本方法

字理识字的基本方法

字理识字的基本方法梁亦芳识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建立起“明理识字”的观念,培养学生识一字明一理,从而自觉主动地去学、去记,不仅能切实提高识字效率,而且也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明理识字”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分析明理法。

汉字的最大特点是表意性,教师要掌握汉字这一特点,就必须对每个生字认真研究分析,以字理为中心,体现汉字音、形、义的统一性。

如教“跟从”的“从”字,教师只须用简笔画,勾勒出一个人跟在一个人的后面,学生即可理解“从”字的意思,并从图上观察到“从”字的写法,进而促进对“从”字的音、形、义的理解。

这种明理识字,是有意识地识记,自然记忆深刻,掌握牢固。

演绎明理法。

展示汉字的演变过程,运用直观演绎方法和加强对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如教“山”字时,可展示“群山图”,表现出“山”字的大体演变过程,再观察“山”字各部分的构成,这就是析形。

如此形义结合,达到明理效应。

比较明理法。

通过对若干音同而义形不同的字的比较,使学生理解生字的形义。

如教“燕、艳、咽、焰、砚”等同音字时,对“燕”字重点分析,先展示“燕”字的实物图,让学生观察燕子的外形,然后对照“燕”字比较,就不难理解楷体字的“燕”字的上部分是燕子头部,中间部分的“口”是燕子的身体,分开列在口字两旁的部件像燕子的翅膀,四点即是燕子的尾巴。

显而易见,这个“燕”字,与表示多种颜色的“艳”,口吞食物的“咽”,火焰的“焰”等绝不会混淆。

这种比较明理,当然印象深刻、清晰明了。

推理明理法。

现行教材中,识字教学的安排都是由浅入深,由易到难。

课本里虽然象形字的数量不多,但它是汉字形成的基础。

指事字是符号或是在象形字基础上加符号形成。

会意字和形声字往往是两个或两个以上象形字组合,因此教好象形字再教会意字、形声字就容易了。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容易探索出规律。

如先教“女”和“马”,再教“妈”;先教“木”,再教“林、森”;先教“人”,再教“从、众”??就可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从而提高归纳、推理的能力。

让字理彰显识字活力

让字理彰显识字活力

让字理彰显识字活力一、关于字理识字汉字源于生活,其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字形与意义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

经过不断的教学实践证明:让学生先感知直观形象再识记汉字(即“字理识字”)是最有效的方法。

所谓“字理识字”就是根据汉字的构字规律,追本溯源,通过对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等造字法的分析,采用生动活泼的形式,形象真实、深入浅出地进行识字教学。

它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汉字音、形、义,接受汉字文化的熏陶,洞察汉字规律,提高识字效率,是一种积极高效的识字教学方法。

二、字理识字教学的基本方法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识字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运用多种直观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如:讲故事、表演、字谜、游戏等,将汉字音、形、义三者之间的微妙关系巧妙传递给学生,从而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其成为提高学生识字兴趣的不尽源泉,从而逐步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

通过近两年的识字教学研究,我总结出以下几种字理识字的主要方法:1、讲故事渗透古老字理。

低年级学生喜欢听老师讲故事,而这种做法便很好地把学生的无意注意吸引到听故事上来。

如教学《穷人》这一课的“穷”字,就可以通过故事的形式介绍古代先民的生活:远古人生活,没有房子居住,只能住在洞穴里,“穴”表示洞,整天干的是体力活,“力”表示体力活,学生们听后恍然大悟,兴趣倍增。

这样,使学生掌握了“穷”的形、义。

2、动作表演再现字理。

在识字教学中,教师还可以根据汉字的特点(如表示动作的字),选择形象活泼的演示法,通过体态语言再现动作,将字形与字义建立学生的联想之上,从而活跃了课堂氛围,将枯燥的识字过程再一次变得丰富精彩,使学生对汉字字形印象深刻,逐步培养了他们的洞察汉字的能力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之所以有这样的感悟,源于一次“临时”的识字教学。

有一次课间里,我和孩子们在读《狗熊掰棒子》的故事。

读到题目的时候,他们就被难住了,没有见过“掰”不会读。

直接告诉他们吧,但是害怕字音留给他们的印象不深刻,时间长了就忘记了。

浅谈字理识字教学

浅谈字理识字教学

浅谈字理识字教学作者:张辉来源:《学周刊·下旬刊》2016年第12期摘要:汉字之所以能承载中国的文化,关键在于它形象而又寓于理性的建构体系。

因此在教学汉字时,以字理为本,多元识字,识用结合,培养能力,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汉字的乐趣,领略汉字的文化内涵,是提高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效率的一条有效的途径。

关键词:字理;意义;方法;独体字;合体字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36-0246-02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36.162字理識字就是根据汉字的构字的表意性的特点,从汉字构字原理上对汉字的音、形、义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

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识字能力,感受汉字深厚的内涵。

《语文课程标准》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与内容中总体目标与内容第6条明确要求:学会汉语拼音。

能说普通话。

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

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

汉字具有图画性、表意性的特点,可以适度地运用字理识字进行教学。

教学中以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辅以抽象的概括的思维。

教学中有机地将汉字由形象生动的画面到抽象概括的图形再到楷书进行演变,即: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的演变,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字形,理解字义,感受到汉字形韵之美。

一、字理识字的意义字理识字就是根据汉字构字的表意性的特点,从汉字构字原理上对汉字的音、形、义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

字理识字能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识字能力,感受汉字深厚的内涵。

(一)激情助趣字理识字能把枯燥的汉字教学变成学生喜欢的有趣的学习方式。

例如,教学“灭”字,我们就可以进行实验演示:一支正在燃烧的蜡烛,在火苗上覆盖一个铁盖。

学生观察到火苗被熄灭了。

教师此时就可以板书:火-灭。

直观的演示了“灭”字的由来。

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纷纷说出自己的发现:“沙”——河水少了沙子露出来了;“告”——一口咬掉牛尾巴……学生兴趣盎然,纷纷投入到汉字的探索之旅。

字理识字教学法

字理识字教学法

字理识字教学法字理识字教学就是根据汉字构字的表意性特点,从汉字构字原理上对字的音、形、义之间的联系进行分析,运用联想来把握字的形与义、音的关系,突破字形这个难关。

小学识字教学的具体要求是读准字音、辨清字形、了解字义,并建立形音义之间的联系。

所谓"字理",是指汉字因义构形的理据。

具体表现在:①汉字不是假定性的符号,即汉字的"有理性";②汉字的由义构形之理;③汉字的以形表意之理;④汉字的声旁表音之理。

字理识字教学就是根据汉字构字的表意性特点,从汉字构字原理上对字的音、形、义之间的联系进行分析,运用联想来把握字的形与义、音的关系,突破字形这个难关。

字理识字教学研究的目标是依据汉字构造规律识字,培养学生独立识字能力,使学生对汉字产生浓厚的兴趣,培养独立识字能力。

一般学习步骤如下:识字过程学习步骤读准字音看拼音读准字音;遮去拼音读出字音;读课文中含有这个生字的句子;如果是形声字能指出提示读音的声旁。

析形索义独体字:溯源--对照(一般由老师写出古体汉字)将楷体汉字与篆体、客观实物各部分对应分析。

合体字:分解--组合分解部件,联想各自的基本含义和功能作用,再联想组合后整体的含义。

由义记形写写笔顺,想想为什么这样写,预见可能出现错误的地方。

想想生字由几个部件构成,为什么这样构字,预见可能出现错误的地方。

理解运用读词读句--字理析词--组词造句--寻找"字族朋友"默写检查试默回顾--默字--检查订正。

默写时回忆字义书写字形,检查时分析字形深化字义。

(一)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浓厚在字理识字教学中,教师充分运用实物、图画、演示等直观手段,以及故事、谜语、歌谣等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不断再现汉字生动的构形,把枯燥乏味、机械记忆的识字方法,变成了有趣的、可理解的识字方法,激发学生去细心观察、积极思考,大胆联想,主动探究。

通过字理识字,学生眼中的汉字就不再是一个个复杂抽象的符号或笔画相加,而是具体事物的图像,甚至还会浮现出动态的内心图式,想象成生动有趣的故事,从而产生浓厚的识字兴趣和主动识字的愿望,开发主动探究的创新潜能,学生识字途径由课本狭窄的范围扩展到课外书、广告、电视、字典中,不仅增加了识字量,对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也在识字、阅读中不断得到熏陶感染而加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字字理与汉字教学
朱永平 Yongping Zhu
圣母大学 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摘要
文字是形音义的结合体。

西方文字,音义联系直接,汉字却是形义关系密切。

由于汉字的这个特点,故分析汉字组成的字理、释形索义便成为汉字研究、教学的一大传统。

为探究汉字字理对词义和汉语教学的解释力与适用性,本文首先厘清字理与汉字教学中释形索义的一些问题和注意要点;其次通过对新创字“钚”和“氡”的形义分析说明字理与词义的关系。

最后对汉字教学的原则和方法提出几点建议,提倡汉字字理与教学实际相结合的“字理实用教学法”。

本文所说的字理是汉字形体中所蕴含的结构规律、构形理据、各部分组合的内在联系等。

如常说的造字法: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就是总结了这四种类型汉字的构形理据,表现了这四种范畴内的汉字字理特点。

可以设想,在造字初期,先民们一定是苦思冥想描画恰当的字形以表达与概念相关的词义。

为理解方便,且受语言经济规律的制约,文字的部件应简约,构形规则需具有可类推性和可理喻性,以较少的类符,如形符、义符和声符,按一定的规则搭配以管驭无限的义项。

如此文字使用者也就易于依据总结得出的造字规律,构形字理来分析字形以推导其代表的意义。

简而言之,造字的过程是人们以词表义,以字记词;而解字的过程则是人们根据文字的规律,分析出字理,推导出词所依托的字义来。

由于汉字的字理是系统总结汉字规律得来的,所以依循字理,人们可以造新字,亦可以推测出汉字的意思来。

如“钚”和“氡”这两个新创字。

科学家们根据这两个元素的物理属性取plutonium的符号pu音和radon中的don音,造出了书写
上述两个词的汉字。

在解字的过程中,稍有文字知识的人,都会知道第一个字与金属有关,发音大概是“不”;而第二个字与气体有关,发音可能是“冬”。

这是依据汉字的“形声”字理推导得来的,因第一个字的偏旁“钅”为金属类(义符),而“不”表示这个字的发音(声符);第二个字的部首是“气”归气体类,而部件“冬”表示此字的发音。

造这两个新字的人,其依据的是汉字造字的“形声”原理,而解字的人遵循的是同样的汉字构形理据。

由此看来,字理在释形解义上有很强的解释力。

借鉴汉字字理并结合教学
实际,本文建议可采用一种“字理实用方法”指导汉字教学。

此法不拘泥于字字必有来历,但也不随心所欲解释汉字,具体操作可遵循下面几个原则:
1.依传统字理:如传统上对“日”,“月”,“明”,“河”等字的诠
释。

2.以通识为准:如《说文》中的有些解释虽然有误,但却可为汉语教学实
际而用。

如:繁体字“東”字,《说文》:“東……从日,在木中”。

但甲骨文中的“東”却更像一个两头系紧的袋子,实为“囊”字
的初文。

虽许慎形解有误,但字理却更切合常用“東”的意义,易于理
解,所以此处不必拘泥于甲骨文的字形,而采《说文》的释义。

3.略形重义:如“至”字,《说文》“至,鸟飞从高下至地也”,而甲骨
文的字形,“表示箭到了某一个地方”。

在汉语教学中,没必要过于
细究字形,符合“至”的“到达”意就行。

4.创现代字理:很多简化字无法用传统字理解说,但仍可根据造字原理以
学生易于理解的方法释字。

比如“众”字的构形理据“三人成众”(会
意),就比繁体字“衆”更好理解(说文:衆,多也)。

实际教学时,教师应针对所教汉字的形义和语法特点、学生水平和所教课型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其一为“知而不言”,如对有些词和功能词,教师知道其形义特点,词义衍生、功能形成过程即可,不宜解读,如虚词“于”和“及”字。

其二是“知而少言”。

若教师知某词的字体形义且形义对其语法功能理解和使用有益,则应言简意赅,点到为止,如“至”“到”二字,指出这两个字是一个古今字就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