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景弘高效的课堂

合集下载

株洲景弘中学新教学模式“无老师高效课堂”

株洲景弘中学新教学模式“无老师高效课堂”

株洲景弘中学新教学模式“无老师高效课堂”第一篇:株洲景弘中学新教学模式“无老师高效课堂”株洲景弘中学新教学模式“无老师高效课堂”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把桌子拼在一起围着课桌上课,株洲景弘中学新型教学模式被现场推广。

实行“圆桌”式学习,打破传统的老师带领学生学习,学生在没有讲台没有老师的情况下,人手一本导教案,自已上课,让学生从一个班级变成“共同体”。

这就是景弘中学的“高效课堂”。

上课拿着导学案,没有老师课也能照上在景弘中学,每个学生手里都有学校自己编写的,针对本学期每门课程的“秘籍”――导学案。

学生在导学案的引导下自主、探究,并合作解决问题。

导学案就像一幅“学习地图”,是老师的“教案”,学生的“学案、练案”,拿着这份学案,学生可以不用老师,自己上课。

导学案从学前反馈、学习目标、新知探究、基础演练、综合提升、知识梳理、课后反思及知识链接等8个方面,对每一课做了具体详细的规划,相当于学生们课前就拿到了老师的教案,老师在课堂上穿针引线,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己体会,最后再给予指导。

“学生从初一刚进校,就接触这样的课堂改革模式,久而久之对课堂的把握就很强了,习惯之后学起来也就更轻松。

”政治老师邓春林说,有时,老师会先给课代表把上课的流程过一遍,重点“培训”5~10分钟,再让课代表给学生们上课,从学生的各方面反馈来看,上课的效果非常好。

家长老师会不会关注不到每个孩子家长文先生说,学生自己上课的教学模式可以锻炼孩子的学习能力和交往能力,不过他担心,有些孩子性格内向,不会表达,可能不会引起老师的注意。

“学校在这个方面有没有考虑,能不能根据孩子性格特点均衡发展?”对此,学校负责人回复,每节课上每个学生参与的次数,老师都会有记载,并且小结,如果哪位学生参与得比较少,或课堂表现异于往常,老师都会及时和学生单独对话沟通。

每个共同体里都会安排成绩不同档次的学生,成绩稍差的学生一般都会做课堂内容演示,成绩稍好的学生为他们做批改,成绩较好的学生负责为自己所在共同体的学习做提升。

“魅力课堂”是这样锻造的——走进株洲市景弘中学

“魅力课堂”是这样锻造的——走进株洲市景弘中学

在学生 自主 的情况 下 , 会不会 出现优者吃不饱 、 弱者吃不到的现象呢? 不会 。 宾拥军老师断然否决 “ ” 了我们的猜想 。理 由也很简单 , 弱者可以 自由地提出 自己的疑问 , 优者可 以在帮助别人 的同时获得进 步。
“力 堂’这 锻 的 课 ’ 样造 魅 是
走进株 洲 市景弘 中学
本 刊记者 李茂林 李旭林 龚鹏飞
许 多年后 , 志宏将 回忆起他 带领学校 的 9 苏 0多 及海报设计 , 大家想想 , 张以反战为主题 的海报 请 一
名教 师分七批去 山东杜朗 口拜师 学艺的情景 。在那 该如何设计 。”
也符合这个条件 。 就 这样 , 一来二 去 , 学生居 然总结 出八 种判定方 法 。尤其 是 , 学生还找出几个“ 地雷” —— 易错点 。整
《 沁园春》 没有展示呢?其实 , 在我们所接触的每一节
课都发现学生对课堂恋恋不舍 , 不愿下课 。用 一位学 生的话来说 : 这是我们 自己的课堂 , 谁不 爱呢。
外 近百所学校 的领导 、 老师 到这里观摩 。2 0 09年 名 月, 学校被 评为 “ 国民办教育 示范学 校 ”2 1 , 画鉴赏 , 全 ;0 0年 反正 , 哪样 吸引学 生就哪样来 。
省教 育厅 授予学校 “ 湖南省 民办 教育特色实验学 校”
繁花 , 曾是 日日夜夜陪伴着你 的伙伴啊 !/ 山谷幽 那 静 的荔枝 花 , 嫩的春草 , 娇 现在 只是你 时时刻 刻的想
念 呀 !为何她们都不见 了? 你难道 忘了吗?我的美 / / /
师生互动 的课堂
丽 的故 乡 , 你去 哪了?” 当下课铃 响起的时候 ,孩子们依然还要展示 自 己的作 品。李俊 满脸遗憾地告诉我们 :我还有 一首

株洲市景弘中学作文《比看起来更有意思》

株洲市景弘中学作文《比看起来更有意思》

株洲市景弘中学作文《比看起来更有意思》在株洲这座充满活力的城市里,景弘中学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独特的光芒。

说起景弘中学,可能在很多人的印象里,它不过就是一所普通的学校,有教学楼、操场、老师和学生。

但对于我来说,这里比看起来更有意思。

还记得第一次踏入景弘中学的大门,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

我怀着忐忑又期待的心情,走进了这个即将陪伴我度过许多时光的地方。

校园里绿树成荫,微风拂过,树叶沙沙作响,仿佛在向我这个新人打招呼。

我好奇地张望着四周,心里暗自嘀咕:“这地方看起来也没什么特别的嘛。

”然而,没过多久,我就发现自己大错特错了。

景弘中学最有意思的,当属那充满活力的课堂。

在传统的印象中,课堂总是老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学生在下面昏昏欲睡。

但在景弘中学,课堂完全是另一番景象。

这里采用的是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每个小组的同学围坐在一起,共同探讨问题,交流想法。

记得有一次上数学课,老师出了一道难题,让我们小组讨论解决。

一开始,大家都眉头紧锁,苦思冥想。

“哎呀,这题可真难啊!”我忍不住抱怨道。

“别急别急,咱们一起想想。

”组长鼓励着大家。

于是,我们纷纷开动脑筋,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起来。

“我觉得可以这样做……”“不对不对,应该是那样……”教室里充满了激烈的讨论声。

突然,一个平时不太起眼的同学提出了一个独特的思路,大家眼前一亮,顺着这个思路继续探讨,最终成功地解决了这道难题。

那种通过团队合作攻克难关的成就感,真的比看起来更有意思!除了课堂,景弘中学的课余活动也丰富多彩。

学校有各种各样的社团,比如书法社、绘画社、音乐社、篮球社等等。

我参加了书法社,原本只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没想到却收获了意想不到的乐趣。

书法社的老师非常和蔼可亲,他总是耐心地指导我们每一个笔画的写法。

“这笔要这样顿一下,然后再轻轻提起,要有轻重缓急的变化。

”老师一边说,一边亲自示范。

在老师的指导下,我慢慢地掌握了书法的技巧,也感受到了书法的魅力。

每当我静下心来,一笔一划地书写时,内心都无比平静和满足。

景弘中学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景弘中学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第一张第1版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景弘“一三六”模式颠覆传统教法题记:从关注课程到关注课堂,从“教”的技术探究到“学”的动力培育,从课堂流程再造到课堂文化构建……对于已经经历了8次改革的基础教育来说,课改改到深处是课堂,课改的症结在课堂,改革的点睛之笔在课堂。

连日来,我们置身于课改一线,欣喜地看到为打造高效课堂,不仅景弘中学正在进行积极探索,株洲的其他中、小学校也正在进行积极的探索。

课改是一个旅程。

在此,我们希望通过景弘的尝试,集结更多的课改同道者一起谋道,让更多的教育实践者走出“被改革”的困境,成为课改的得道者,过一种有尊严的教育生活。

2010,让我们以课堂为起点,重新启程!注:2010年下期正式命名为景弘中学“一三六”教学模式,也简称为景弘模式。

一三六指的是:一个中心——以学为中心;三种学习方式——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上课六个环节——课前抽测、明确目标、合作交流、展示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检测。

学生:从“打瞌睡”到“不想下课”一间教室,三面挂上了黑板;40多张小课桌,拼成六个田字;黑板前,六名学生正在认真书写;其他同学或坐、或站、或蹲,簇拥在黑板前;老师则站在学生中间……推开景弘中学0907班教室的门,记者惊讶于眼前所见的情景。

“在我们学校,教鞭、粉笔、黑板已不再是老师的专利,讲台也不是老师的专属舞台。

”教务处副主任宾拥军告诉记者,现在的课堂已经不是老师的“独角戏”,而是学生们的“大讲堂”。

记者在挂着小组名称、口号的黑板上看到,本次语文课的教学内容——《黄河,母亲河!》已经被同学们板书在黑板上。

第一小组展示的是黄河的地理知识、黄河沿线自然风光;第二小组展示的是黄河沿线遗址;第三小组展示的是有关黄河的民间故事、神话传说;第四小组展示的是有关黄河的俗语、谚语、成语;第五小组展示的是有关黄河的诗词歌赋;第六小组展示的则是有关黄河的歌曲和民谣。

每个小组都派出自己的讲解员,负责为同学们展示小组负责的内容。

课改让景弘更美好

课改让景弘更美好

课改,让景弘更美好!景弘,是一所有着深厚底蕴的学校,站立在有着50多年历史的四中初中部的肩头,高瞻远瞩,源远流长;景弘,更是一所充满年轻活力的学校,建校八年,舞动无数精彩,课改三载,播下远扬美名。

盛夏季节,流金铄石,又一个学年过去,昔日懵懂入校的初一新生已是景弘栋梁;喜炮长鸣,又一批景弘学子骄傲地离开母校,奔向新一个梦想!2011,辛卯年,辛亥革命100周年、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株洲课堂建设效益年……在这充满历史意义的一年,景弘再次感受课改带来的美好:◆市教育局主办的全市“初中课堂教学改革现场会”在我校召开!◆《湖南教育》用上万字专题报道景弘中学课改!◆学校被评为“湖南省课改示范校”、“湖南省中小学校本研训样板校”!◆我校学生参加全国初中数学竞赛获奖人数和团体总分居全市第二名!◆我校第一批课改毕业生参加中考,以()位5A学生居全市第二!景弘人似乎不喜欢拿过去的家珍说事,并且还不满足过去帮助自己取得成绩的“经验”,而以一种“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精神摈弃过去,大胆创新,做起别人不敢做,甚至现在都还不敢想的事情——颠覆传统课堂,推行课堂改革,走上内涵发展之道,走上特色强校之路。

因为2008年底一次美丽的邂逅,让景弘人为高效课堂魂牵梦绕,废寝忘食。

在这近三年的时间,景弘人执着地走上课改之路,沉醉不能自拔。

这一段路程,是充满各种色彩的路程,有白色如无垠雪野的迷茫,初探课改之路,景弘史上开新篇,一切靠自己;有红色如盛夏滚烫的热情,上自校长的坚定,下自师生的拥护,同心同德;有绿色如春天复苏的期待,为兑现“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的诺言,全力以赴;有金色如金秋硕果的收获,5000余人次观摩学习,各种荣誉纷至沓来,师生共荣……苏志宏校长,一位知天命的汉子,只因为看到高效课堂对师生生存状态的真谛——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相信学生、解放学生、依靠学生、发展学生”异曲同工;新课程理念的“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提倡自主、合作、探究,这与高效课堂坚持的“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不谋而合,于是,他勇敢担当起学校课改领头羊,读书、逛课堂、外出学习、组织研讨成为近三年来的主要工作;李飞国副校长,一位一直有着澎湃热情的“铁人”,这三年日以继夜地研读,全身投入地行动,或横眉冷对,或慷慨激昂,或欣喜若狂地享受学校课改全过程,全然忘却了腰椎盘突出的病痛,为的就是打造学生身动、心动、神动的课堂,学生肯学、乐学、会学的课堂,高效率、高效益、高效果的景弘课堂。

高效课堂“效”从何来?——景弘中学“一三六”课堂教学模式个案

高效课堂“效”从何来?——景弘中学“一三六”课堂教学模式个案

高效课堂“效”从何来?——景弘中学“一三六”课堂教学
模式个案
付德
【期刊名称】《湖南教育(下旬刊)》
【年(卷),期】2012(000)007
【总页数】2页(P58-59)
【作者】付德
【作者单位】株洲市芦淞区教研室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谈谈景弘中学的课堂教学模式 [J], 黄仁寿
2.青春景弘——解读湖南省株洲市景弘中学的教育追求 [J], 韩世文;康丽
3.情感元素在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中的运用——中学思想政治(品德)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之实践探索 [J], 蔡峰
4.“三环一形五要素”注解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基于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区第一中学高效课堂教学研究的反思 [J], 贺勋
5.数学“一三六”有效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J], 刘喜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景弘中学学习汇报材料

景弘中学学习汇报材料

景弘中学学习汇报材料景弘中学成为株洲市课改名校,独具魅力的课堂模式、颇具活力的管理模式、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使景弘中学在短短几年时间成为湖南省乃至全国课改名校。

景弘中学吸引了全省各地的教育专家及各地教师前来学习,每天前来学习的人可谓络绎不绝。

我有幸在景弘中学跟班学习一年,主要是听课评课、参加学校课堂验评,通过看(看课)、听(听讲座)、做(参与验评课、参与学习)、评(和领导交流、和教师交流),在教学教研能力方面有所提升,在学校管理经验方面有所积累,现将一年学习总结如下:一、课堂特色——课改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1、“一三六”教学模式,五步三查学习模式景弘中学最大的特色就是课堂,景弘中学在学习杜郎口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三六”课堂模式,“一”以学生的学为中心,“三”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六”课堂六环节,课前抽测、目标导入、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展示提升、当堂检测。

“一三六”教学模式详细解读如下:①课前抽测:也叫“学前反馈”“学前反馈”主要是抽测上节课重点、易错点知识。

应注意从检查内容和检查对象上分层次,重点关注C层次学生。

同时,要特别重视黑板资源。

抽测是督促学生课后复习巩固功课的最有效办法。

聪明老师是会精心设计好本环节的。

特别提醒:控制好时间。

②目标导入:“明确目标”是所有课堂不可省略的必要环节,目标应提前板书,一般在导入新课后要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导入新课”可以运用多媒体、实验、讲故事等方式,该环节可以培养学生主持人。

“明确目标”的作用在于让师生明确本节课的主要任务和努力方向。

“导入新课”的作用在于激发学习动力、调整学习状态、创设学习情境、建构知识系统等方面。

③独学:“独学”即自主学习。

教师要特别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行为,所有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的学习,都一定是自主学习。

独学要以导学案为抓手,并运用双色笔就独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做标注,带入对学中解决。

独学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的关键,因此独学是学生最重要的学习方式。

赴株洲景弘中学学习有感

赴株洲景弘中学学习有感

株洲景弘中学学习心得在学校的组织下,我们一行36位教师于2016年10月13日至14日到株洲景弘中学进行了为期2天的学习。

作为全国民办学校新课改的领头羊,这一行给我带来了很多的感触,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走进校园,学校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漂亮,但是一切都显得干净整洁,且井然有序。

第一节课是听的初三的英语课,推开教师的门,教室里学生座位的安排让我有点诧异。

同学们都是按小组相对而坐的。

但是整节课下来,班上没有一个同学开小差,说话等行为,每一个人各司其职,且都积极投入学习。

了解下来才知道,景弘中学是真正认真贯彻了新课改,理解了新课改的精髓。

一、班级学习小组建设景弘中学的学习模式是小组学习模式。

班上学生分为6个大组,每个大组按照学习成绩平行分为A,B,C三个小组。

每个小组有三个学生,分别为A1A2A3;B1B2B3;C1C1C3。

1号学生负责指导或纠正2号和3号学生。

小组的互动性非常强,且整堂课下来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其中,课堂中基本没有开小差的同学。

由于小组中1号同学负责检查小组中的练习,记录小组课堂纪律情况,解答小组中其他成员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很多同学的疑难问题在小组合作学习中都能够得到解决。

这其中的优势不言而喻,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一、鼓励学生多讲,老师少讲,让学生参与体验。

老师在课堂主要作用是引导。

这区别于传统课堂的老师灌输,学生被动接受。

在课堂上老师的讲解时间一般不超过10分钟,剩下的50分钟为学生自主学习。

老师更多只是组织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因此课堂气氛是非常活跃的,学习效率也非常高。

三、改变观念:学校放手,教师放手。

充分尊重学生,信任学生。

传统的教育中对教师的定义是传道授业解惑。

而景弘中学的新课堂体现教师的职责是传道解惑。

这体现了尊重课堂,尊重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动者、参与者。

从景弘中学这几年的升学率来看这种信任学生的教学方法是完全正确的。

在学校早读和晚自习都不需要老师坐班,平时的考试也不需要老师进行监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走进景弘的高效课堂------赴株洲市景弘中学[走进景弘的高效课堂]专题考察报告黄宝田2013年11月28日―29日,我有幸受学校委托率10名班主任、老师代表组织的学习考察小组前往株洲市景弘中学参观学习考察。

本次活动以“师生德育管理、思想行为、学习习惯的培养管理模式,提高学校教学质量”为主题,开展了“看、听、交流、对话、访问”等形式的活动,现场观摩,深入课堂,一睹高效课堂的精彩;经验分享、互动交流、答疑解惑。

特别是29日早晨7:50的反思会和10:40的交流报告,让我受益匪浅。

29日7:30与岳琴老师到办公室办完了手续,我作了安排后就直奔厕所、食堂、商店、教室等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我访问了4个老师、5个学生,参加了七年级的反思会,听了1堂完整的七年级思品课,随意走听了15个课堂,最后参加了办公室副主任的经验交流报告会。

现将本次考察学习的体会向学校汇报如下:一、改革的动力是摒弃传统诟病据办公室副主任介绍,课改前的景弘中学与众多学校别无二致,“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

然后是一轮又一轮的复习、考试,课堂沉闷压抑,学生苦不堪言,教师围绕着备、教、批、辅等传统的教学常规忙得团团转,传统课堂的种种诟病显现无遗。

学习是学生生命的重要历程,理应与快乐幸福相伴。

学生苦学,教师苦教的局面不改变,课堂效率无法提高,留给教师、学生的只有灰色和沉重,单靠师生的“时间+汗水”,成绩是脆弱的,也是不干净的。

现在的景弘虽然是株洲市规模最大,教学质量最好的中学之一。

但他们和我们亚星一样,一直在找寻着学校内涵发展的突破口,一种既不降低传统课堂上对知识的掌握,又能让学生获得更多能力培养的课堂;一种能够让学生体验学习过程,享受学习乐趣的课堂;一种师生不再苦涩和痛苦煎熬,而是充满生机活力的课堂;一种将教师从繁重的教学常规中解放出来研究学生、探究学法教法的释放课堂。

景弘的课改行动是从2009年全面开始的,“强力推行,整体推进,举全校之力,打造高效课堂”,经过几年的大胆探索和实践,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一三六”课堂教学模式和“五步三査”的课堂要求。

二、改革的前提是转变师生观念转变观念就是换思想、换角色。

教师的角色不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之人,而更应该是唤醒学生渴求知识的灵动、点燃学生自主、独立、探究知识的激情、发动学生竞争、合作、进步的服务者,是课堂学习的组织者和评价者,真正做到“以生为本,以学为本”。

以生为本就是“相信学生、解放学生、依靠学生、发展学生”;以学为本就是“以学定教、以学论教、多学少教、先学后教”。

教师不再是那个仅仅能“上好课”的人,而是能够真正保证学生学习权利的人,教师不再是只研究教材和课标的人,更应该是研究学生、读懂学生的人,是学生学习的引领者、促进者。

课堂最宝贵的教学资源是“学生”和“学生的错误”,“相信学生”应该成为“师德”,相信学生意味着尊重,意味着放权,它是增强学生自信心和激发学生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力量源泉。

彭冲老师告诉我,景弘的课堂核心是“学习能力”的培养。

为了捍卫“学”的神圣,培养“学习能力”,他们首先是确定“以学定教”这一教学观。

“以学定教”就是要以学的方式来定教的方式,以学的内容来定教的内容。

以学定教,顺学而教,不教而学。

谭艳芳老师说:几年来的课改实践,我们有着深刻的体会,课改最难的不是家长和学生,是老师;课改最难的不是方法、技巧、操作技术层面,而是观念的改变。

办公室主任告诉我,在课改过程中,老师尤其是传统课堂中有经验的“名师”,要他们走下讲台,交出课堂时间和空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考验着学校管理人员的耐心和决心。

景弘前后20多次选派中层干部、老师赴杜廊口中学等课改名校观摩学习,通过“走出去”,感受课改氛围,内化课改观念,学习课改经验,培养课改先锋。

老师们每次学习回来,都要写出“考察学习报告”,每次学习回来都会转化一批老师的观念,都会掀起一次又一次课改的新高潮。

学校还通过组织反思会、业务论坛、体验式、强化式教师、学生培训等形式,多渠道、全方位传播课改理念、营造课改氛围、构建课改文化,让全校师生迅速将课改理念内化为自身观念,转变成自觉行动。

我从景弘“很小”四合院的校园墙上的“相信学生,解放学生,依靠学生,发展学生”、“课堂焕发生命活力,努力打造开放、自主、高效课堂”、“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人,精心培育乐学、善辩阳光学子”等标语中不难看出他们的课改校园文化的氛围。

景弘的课改是从起始年级开始的,每个起始年级的第一个学期都要进行一个月的师生培训。

三、改革的关键是构建“三大抓手”据何艳老师说,景弘在积极探索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借鉴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杜郎口的“三三六”教学模式、许市中学的“五环渐进自主学习模式”,创建了景弘“一三六”课堂教学行为操作规程和“五步三査”的学生课堂要求,搭建了共同体小组合作学习平台,运用了“导学案”这一学习的有效载体。

新模式的课堂流程、学习小组和导学案将成为景弘课改的三大抓手。

(一)规范课堂流程,完善教学新模式传统的学习流程是讲、听、记、练、考。

在这样的流程下,注重的是“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练为主线”,决定了学生在课堂上、学习中只能处在被动地位。

要想保证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就必须改变课堂流程,用规范的流程保证其主体地位。

构建了具有景弘特色的“自学―互动―反馈—抽检”教学模式。

主张课堂要以“学”为中心,彰显高效课堂的三大特点――自主、开放、高效,明确了课堂教学六个环节――导向、自学、合作、互动、反馈、检测。

景弘的课堂流程可以这样描述:首先是学生自主学习环节,学生依据导学案出示的学习目标和方法指导,带着问题阅读教材,采取独学、共同体合作交流等方式进行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探究知识、自主解决问题、自主揭示规律;然后是互动展示环节,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平台,以ABC学习共同体为单位,积极讨论、交流导学案中的问题,小组内进行充分展示。

教师组织全体学生在某个学习小组展示的黑板前,通过学生展示,教师点拨,解决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中的疑难和困惑,最大程度地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最后是反馈、抽检训练环节,教师通过口头提问,书面检测等形式对本节课的基础知识进行检测,指名学生畅谈本节课的感受与收获。

让学生消化巩固所学知识,使教师及时掌握学习目标达成和新的知识生成情况。

景弘除语数英可以适当布置家庭、假期作业,其它学科课后不许布置作业,学习任务全部要求在课内完成。

他们通过创设“自学―互动―反馈—抽检”教学流程,旨在落实学生的主题地位,当学生形成了自主学习的习惯,只要按照导学案的学路指引,就可以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达到老师外出学习、培训、因事请假等,学校不安排其他老师“代课”,而是由学生自主组织教与学,形成“自驾课堂”。

(二)搭建学习小组,打造学习共同体传统课堂上,同学间没有互帮互学的责任和义务,学习完全是每个独立个体自己的事,小组存在与否,无关紧要。

教学方式的转变是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目标和核心,新课堂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增加课堂上的讨论、交流、表达、展示的机会,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的课堂。

课堂上,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有效地指导学习小组合作学习。

学习小组是以班级内“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为基本原则组建的“战斗方阵”。

课改实践中,小组学习是有效课堂上最重要的学习形式,学习小组是最基层的学习单元。

学习小组是班级的学习组织,如何让合作学习具有实效,让学习细胞真正跳动起来,景弘中学就是这样的做法。

组建结构合理的学习小组。

遵循“同体异质,异体同质”的原则,全班分为6个学习小组,每周8―10人。

小组组成后,各组内产生组长、副组长、学科组长、评价员和资料员等,在明确各人职责的基础上分工合作,确保人人有事干,要关注极端情况,学困生要安排专人指导,老师要给予特别关注,以保证学习任务的完成。

完善学习小组文化建设。

各组在组长的带领下进行本组组名、组规、口号、组训、组牌等文化建设,激发小组的价值认同,增强小组的荣誉感和小组成员的责任心。

比如:一个组的组名为“翠竹组”,组训为“未出头时先有节,到凌云处仍虚心”。

像这样的小组文化建设,能形成小组的“正直、积极向上、坚韧、谦虚有节”的共同价值追求。

景弘中学在学习小组的基础上,首创了“ABC学习共同体”。

在小组内部,根据“同体异质,异体同质”原则,再分成“A、B、C”三个共同体,同时每个共同体又由“A、B、C”三层次学生组成,他们在自学(独学)时,互相监督;在合作(对学、群学)时,以共同体为单位开展交流、讨论、分享、帮扶。

ABC学习共同体的构建,有效解决了学习成绩两极分化和课堂精力流失的问题,让合作学习成为课堂常态,真正实现了“兵带兵,兵练兵、兵强兵、兵管兵”。

景弘中学还形成了一整套详细完整的学习共同体课堂操作规范、评价考核机制。

通过建立具有鲜活生命的学习小组,让每一个共同体这一学习细胞真正跳动起来,课堂不高效都难。

(三)利用集体智慧,精心编制导学案传统课堂的载体是教案、笔记、作业和试卷,这种载体只能承载以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传统教学。

由于学生完全没有预习,甚至连学习目标都不知道,根本无法与教师平等对话交流,只能是被动地听讲,拼命地记忆,难以知其所以然。

高效课堂要求转变学生的身份,让学生站在课堂中心,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

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学生和教师、学生和学生必须成为平等的对话者。

很显然,传统载体无法实现。

因此,课改必须要进行课堂载体的改革,导学案应运而生,责无旁贷地担当起了这一重任。

导学案是集教师的“导案”和学生的“学案”、“练案”于一体的导学性文本,被形象地比喻为高效课堂上学生学习的“路线图”、“指南针”、“导航仪”。

是教师根据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学习目标,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指导学生主动进行知识建构而编制的学习方案。

在导学案编制过程中,强调“学路导引”,“问题导学”,包括学习目标导引,学习方式指导,学习过程引导,“导学案”必须体现学生不同的学力特点和要求,问题分层设置,寻求最近发展区,充分启迪学生的心智,给学生合作学习、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留有足够的空间和时间。

为了保障导学案的编写质量,景弘提出了“智慧备课”的思路,加强集体研究,发挥集体的智慧,展示集体教研的成果。

完全废除一堆堆的教辅资料,教师“没有”备课本,只有导学案的“教案”。

办公室副主任告诉我,作为学校校长要让自己有成就感,就得先让老师有成就感,相信老师,解放老师,发展老师。

让老师坚决从繁重的“教学常规”中解放出来,精心研究如何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和自主学习上来。

景弘对教师的考核不是考试成绩,而是考核课堂效果。

可是,景弘的教学质量正在节节攀升!四、改革的保障是搞好校本研修课改的成败取决于教师的素养和行动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