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录像课拍摄基本要求

合集下载

教师课堂教学录像使用规定

教师课堂教学录像使用规定

教师课堂教学录像使用规定一、背景在现代教育中,使用教师课堂教学录像已成为一种非常普遍的教学手段。

录像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展示自己的教学方式,同时也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方便的学习资源。

然而,为了规范录像的使用,制定教师课堂教学录像使用规定至关重要。

二、录像主体教师课堂教学录像的主体应为教师本人。

只有教师本人才能根据自身的教学特点和需求进行录像。

这样,录像才能真实地反映教师的教学风格和能力。

三、录像目的教师课堂教学录像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通过录像回放,教师可以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进行进一步的改进。

同时,学生也可以通过录像重温课堂内容,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四、录像内容教师课堂教学录像的内容应包括完整的课堂过程,包括引入、讲解、示范、练习、总结等环节。

录像要求准确反映教师的讲解过程以及学生的反应和互动。

五、录像权限教师录像的权限应仅限于教师本人以及学校相关管理人员。

除此之外的任何人都不得擅自使用、修改或转发教师的课堂录像。

保障教师的隐私权和著作权是十分重要的。

六、录像保管学校应制定专门的录像保管制度,确保教师课堂教学录像的安全和机密。

录像文件的存放应有专人负责,并进行备份,以防止录像丢失或损坏。

七、录像查阅学校相关管理人员可以有权查看和审核教师的课堂教学录像。

查阅录像的目的是为了评估教学质量和提供指导意见。

但是,在查阅录像的过程中,需要保护教师的权益和隐私。

八、录像整改教师课堂教学录像的存在意味着教师的教学过程会被记录下来。

如果教师在录像中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应及时进行整改,并在录像后续使用中改进。

九、录像反馈学校可以为教师提供录像反馈服务,通过专业的评估人员对录像进行点评和建议。

这样,教师可以更好地认识到自己的教学问题,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

十、录像使用范围教师课堂教学录像的使用范围应仅限于教师个人的教学研究和提高。

录像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或在未经教师允许的情况下向外界展示。

十一、录像争议解决如果教师对于录像使用和管理存在异议,应及时向学校相关部门提出申诉,并进行协商解决。

教师录像课基本要求

教师录像课基本要求

教师录像课基本要求一.教师要求服装要求讲课教师要端庄大方,衣着要求符合教师身份,夏天讲课若着衬衣或体恤衫时,避免白色、红色和黑色,服装颜色应与环境色彩协调一致,不要穿窄条,小格衣服。

女教师服装不应过于时尚,还应注意不要穿短、露、透的服装,否则就会造成与所处的教学气氛不符。

化装要求没有特殊需要尽量不戴服饰。

录像时不要佩戴首饰(例如:项链、戒指、耳环、时装表等)。

为了保持良好形象,适当补以淡妆,略施淡妆,可以产生精神饱满、美观大方的效果。

因为课堂实录,将会有很多近景、特写镜头,使这些首饰的款式、色泽暴露得一清二楚。

造成分散学生的注意力,首饰的反光还会干扰整个画面。

在物理、化学实验中,授课教师如果染了深颜色指甲,拍摄特写镜头时就会有喧宾夺主的感觉,以上问题如果不注意,很容易使教师失去高雅大方的教态。

板书要求在课堂实录片的拍摄中,教师在书写板书的同时,从摄像机的画面上就应该能够看到板书内容,而不是在老师书写完毕后才能看到。

这就要求在书写板书时老师身体不可完全正对黑板,而是身体稍向左侧,把板书露出给摄像机镜头,授课教师在设计板书时,一个片断的内容最好安排在一个长方形区域内,这个长方形的宽高比应为4:3,也就是电视屏幕的比例。

否则,一条定义从黑板左端直写到右端,构图时只能用全景才能拍全,此时画面中的文字与数字却小得难以辨认了。

教态要求讲课中不是不允许教师走动,而是不要无目的的走动。

有些教师平时讲课的习惯是拿着书,一边讲一边在黑板前来回走,或是串行。

造成镜头无法跟,因为讲课时镜头应选用中景拍摄老师,如果老师在不停地运动,会使画面背景始终晃动,使人头昏眼花。

教师在讲课中应生动活泼,教学语言既规范,又口语化、生活化。

如果教师只是在讲台上背教案,如同演员在台上背台词,极易造成枯燥、乏味,使听课学生的参与性大大降低。

投影要求课堂实录中会使用电教媒体,各种媒体的使用有它的规范化要求。

操作完多媒体身体站直再讲解,讲解投影的内容时不得用手指,必须用专用的投影教鞭、激光笔、鼠标等。

精品视频公开课程拍摄制作技术标准

 精品视频公开课程拍摄制作技术标准

精品视频公开课程拍摄制作技术标准精品视频公开课程拍摄制作技术标准根据精品视频课程建设工作的需要,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主要包括视频公开课的音视频录制、后期制作和文件交付等基本技术规范。

一、前期录制要求(一)录制场地录制场地应选择授课现场,可以是课堂、演播室或礼堂等场地,面积在50平方米以上。

要求录制现场光线充足、环境安静、整洁,避免在镜头中出现有广告嫌疑或与课程无关的标识等内容。

(二)课程形式成片统一采用单一视频形式。

(三)录制方式及设备1.拍摄方式:根据课程内容,采用多机位拍摄(3机位以上),机位设置应满足完整记录课堂全部教学活动的要求。

2.录像设备:摄像机要求不低于专业级数字设备,推荐使用高清数字设备。

3.录音设备:使用若干个专业级话筒,保证教师和学生发言的录音质量。

4.后期制作设备:使用相应的非线性编辑系统。

(四)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及录制教师在录制前应对授课过程中使用的多媒体课件(PPT、音视频、动画等)认真检查,确保其文字、格式规范,没有错误,符合拍摄要求。

在拍摄时应针对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拍摄方式,确保成片中的多媒体演示及板书完整、清晰。

二、后期制作要求(一)片头与片尾片头不超过10秒,应包括:学校LOGO、课程名称、讲次、主讲教师姓名、专业技术职务、单位等信息。

片尾包括版权单位、制作单位、录制时间等信息。

(二)技术指标1.视频信号源(1)稳定性:全片图像同步性能稳定,无失步现象,CTL同步控制信号必须连续:图像无抖动跳跃,色彩无突变,编辑点处图像稳定。

(2)信噪比:图像信噪比不低于55dB,无明显杂波。

(3)色调:白平衡正确,无明显偏色,多机拍摄的镜头衔接处无明显色差。

(4)视频电平:视频全讯号幅度为1?p-p,最大不超过1.1?p-p。

其中,消隐电平为0V时,白电平幅度0.7?p-p,同步信号-0.3V,色同步信号幅度0.3Vp-p(以消隐线上下对称),全片一致。

2.音频信号源(1)声道:中文内容音频信号记录于第1声道,音乐、音效、同期声记录于第2声道,若有其他文字解说记录于第3声道(如录音设备无第3声道,则录于第2声道)。

课例拍摄的注意事项及前期准备

课例拍摄的注意事项及前期准备

课例拍摄的注意事项及前期准备仁怀市小湾中学——熊文强互联网的普及和新课程改革时代的到来,引发了学生学习方式从课堂听讲到自主学习,网络学习资源共享已经势不可挡地跃进了每一个人的学习空间,那么,我们怎么样才能把一个教学实例放到网络平台供学习者共享呢?这就需要将我们的教学过程进行拍摄。

为了更好地配合好各学科开展课程录制,做好课程录制中的课例录像的拍摄制作工作,提高拍摄质量,同时为了避免因同一课例的重复拍摄制作而浪费人力物力,拍摄人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精心准备要拍摄的课例的课堂教学。

按课程课例的要求,作为课例的课堂教学活动需要连续拍摄40—45 分钟。

所以,上课的老师要组织好课堂教学活动,准备好充足的教学内容。

拍摄人员也要精心熟悉课堂教学过程和活动设置,才能实时拍摄而减少课例实施过程的不必要重复。

第二、拍摄课例前对需要拍摄的课例的课堂教学进行必要的演练,以保证正式拍摄时课堂教学活动能顺畅地进行,很多学生在摄像机面前的表现往往是畏首畏尾的,这也会影响到拍摄的效果,必要的演练必不可少。

第三、拍摄前,课例组织者要拍摄者进行必要的沟通。

做好预约,拍摄时间安排,拍摄细节调整等工作,商定拍摄时所需要的各种设备、设备的摆放位置以及学生坐位安排等事项。

拍摄是将实体转化为画面的过程,拍摄中的机位对画面的影响相当大,能直接影响画面效果。

第四、拍摄者要把授课老师上课时用到的课件、视频、音频等资料保存好,以备后期的编辑制作之需。

在拍摄中,因为光线的问题,曝光学生区域和教师以及显示屏幕的亮度不一致而会导致画面闪烁,因此需要将教师课件、视频、音频等资料保存好,在后期制作中可以将拍摄显示屏幕的部分直接录屏导入,用以保重画面的稳定和曝光效果的平衡。

第五、拍摄者需编写一份拍摄脚本交。

脚本里详细列出所要拍摄的场景及特写镜头,供授课教师熟悉之后方能较好的配合拍摄。

(附课堂教学录像拍摄要点)第六、拍摄者做好后期的编辑制作工作,参与编辑制作过程,对编辑制作工作作必要的指导,使制作出来的课例能与拍摄的期望相吻合。

录像课规范标准

录像课规范标准

教学录像课拍摄需知目前,课堂教学录像已广泛地应用于教学研究、师资培训以及学校教科研成果的资料留存等。

因此录像不仅要客观反映课堂教学的过程,还要能充分表现教学者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艺术。

一节好的录像课需要师生与摄制者的共同努力,请各位老师录课之前仔细阅读一下规范,以期拍摄和制作品质精良的视频课件。

一、讲课教师1、教师事先应和摄制人员沟通,让其了解整个上课的过程,如每个环节的大体时长、师生之间的互动、学生的主要活动等,以让摄制人员进行适当的机位及景别策划。

2、形象要求:建议化淡妆;着装应与课堂教学内容想协调,简洁大方,色彩不要过于鲜艳,颜色比黑板浅,不要穿细条纹衣服(会影响摄像机聚焦);不穿有“咔咔”声的高跟鞋。

3、讲课过程中,声音洪亮,表情自然。

不要看镜头、低头看教案、手表(学生练习需要计时除外)。

4、教师讲课的移动速度不可过快,不做小动作(如斜视、努嘴、皱眉、整理衣服等)。

5、教师应始终用你的正面或3/4正面对着位于教室后面的摄像机,禁止长时间背对学生。

6、授课时,根据教室情况,按照摄制人员的要求站位,不要走出摄像机镜头范围内,不要长期在一个位置讲课。

7、应充分发挥教学媒体(一体机、投影、录音)的作用,使录像课有较强的示范、借鉴作用。

计算机多媒体课件要用得适当。

8、如有条件,建议教师使用无线小蜜蜂等扩音设备,以保证收音效果。

二、上课学生1、服装统一,人数不超过30人。

2、要求学生起立的时候,不要让桌椅发出刺耳的摩擦声。

3、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先站好再说话,避免坐在座位上回答或变站边回答问题。

回答问题声音响亮。

4、首选思维活跃、发言积极、声音洪亮的学生参加录课,参加正式拍摄的学生最好是未上个同样课的学生。

5、学生不可关注摄像机镜头,不可四处张望去看镜头,自然状态下即可。

三、教室及布置要求1、录课过程中要关闭教室门窗,使用灯光照明以获得统一的色温和均匀照明,保证灯光充足。

同时可以得到较为安静的上课环境,不影响录音的效果。

微课拍摄制作流程及技术标准

微课拍摄制作流程及技术标准

微课拍摄制作流程及技术标准根据微课建设工作的需要,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主要包括微课的音视频录制、后期制作和文件交付等基本技术规范。

一、前期录制要求(一)课程时长每门课程总讲数应至少10 讲,每讲时长应在5—8 分钟之间。

在视频的后期制作中,应编辑删除与教学无关的内容。

(二)录制场地授课现场的录制场地选择,可以是课堂、演播室或礼堂等场地,面积在50 平方米以上。

要求录制现场光线充足、环境安静、整洁,避免在镜头中出现有广告嫌疑或与课程无关的标识等内容。

理论课的录制场地可以是课堂或演播室,同一所学校理论微课录制场地要统一,使用同一间教室或演播室,以达到后期课程制作的统一美观。

录制环境要求外部声音安静整洁、室内可完全隔绝日光(窗帘遮蔽等形式均可)。

实训课及其他课程录制场地根据课程需求由授课教师自行选择录制地点。

录制地点面积要给录制设备留够空间,预留面积大小约在录制目标半径五米以上。

录制环境均要求可外部或内部接入电源。

电源接入口不少于两个。

(三)教学材料1. 脚本准备脚本包含教师上课时用的文本材料、PPT、教学图片等,不同上课环境各类材料有相应的规则要求,教师应按以下规范进行准备。

脚本文本:理论课脚本文本应限制在----- 字内。

以确保上课时长在5-8 分钟内。

实操课脚本根据上课实际情况准备,上课时长也保持在5-8 分钟。

PPT、图片:PPT 与教学图片的格式大小应为16:9. 不建议使用4:3 格式。

由于微课成片大小为16:9 ,建议保持一致。

PPT与图片除大小有要求外,清晰度也要注意,要使用清晰度高的图片及素材编辑PPT,保障微课后期编辑时能够使用相关素材。

2. 教具准备有操作流程的教学器具教师应编写器具操作流程,条件允许可将器具操作的整体流程真实演示并使用手机等录制,在事前筹备阶段发送给我公司项目交接人员或视频编辑人员。

实操课上课需要使用的教学器具需要老师提前进行检查,若存在损坏、污渍等情况的教学器具应提前进行处理。

精品课程教学录像技术标准

精品课程教学录像技术标准

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精品课程教学录像拍摄制作技术标准针对精品课程教学录像与教学资源建设项目的需要,特制定本标准。

主要包括课程教学录像的音视频录制、数据采集和网络传输等基本技术规范。

一、制作要求(一)录制场地为了保证录制教学录像质量,拍摄场地要求环境整洁、照明充足、安静无干扰,一般建议在专业的演播室中录制。

(二)录制方式、设备与制作1.拍摄方式:根据课程内容,采用多机位现场切换拍摄,机位设置应满足完整记录课堂全部教学活动的要求。

2.录像设备:摄像机、录像机要求不低于专业级数字设备,推荐使用高清数字设.备。

3.录音设备:采用若干个专业级话筒,保证教师和学生发言的录音质量。

4.后期制作:使用高清非线性编辑系统。

(三)交付格式视频采用H.264 (MPEG-4 Part 10: profi1e=main, 1evel=3.0)编码的、的MP4格式(建议用二次压缩),音频压缩采用AAC(MPEG-4 Part 3)格式。

本中心保留原始素材与成片。

二、技术指标(一)视频质量1.稳定性:镜头稳定无摇晃、无抖动跳跃,镜头色彩无突变,剪辑点处图像切换稳定流畅。

2.信噪比:图像信噪比不低于55dB,无明显澡点杂波。

3.色调:白平衡正确,无明显偏色,多机拍摄的镜头拍平衡、亮度一致,无明显色差。

(二)音频质量1.声道:中文内容音频信号记录于第1声道,音乐、音效、同期声记录于第2声道,若有其他文字解说记录于第3声道。

2.电平指标:-12db- - -8db声音应无明显失真、放音过冲、过弱。

3.音频信噪比不低于48db。

4.声音和画面要求同步,无交流声或其他杂音等缺陷。

5.声音清晰,无失真、噪声杂音干扰、音量忽大忽小现象。

解说声与现场声无明显比例失调,解说声与背景音乐无明显比例失调。

(三)音视频网络传输格式技术要求数字化音频制作推荐使用双声道,采样率不低于44.1KHz,压缩采用ACC(MPEG-4 Part3)格式,码流率不低于128Kbps。

课堂实录拍摄基本要求

课堂实录拍摄基本要求

课堂实录拍摄基本要求(总8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青年路小学“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课堂实录拍摄基本要求为了更好地配合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做好”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中的课堂录像的拍摄制作工作,提课堂录像质量,同时为了避免因同一课堂的重复拍摄制作而浪费人力物力,特提醒各有关老师做好以下几点:1、师生统一着校服,干净整齐,执教者使用扩音设备。

学生回答问题要声音洪亮。

课堂上,老师不要过多提问和过多巡视走动。

2、课堂上书本等文具摆放整齐划一。

教师不得拖堂,防止最后的几分钟视频出现下课铃响了还在上课的情况。

教室内录像的,需要与相邻班级做好沟通,防止出现周边噪音过大影响录像质量。

课堂开始和结束以上下课铃声为准。

3、精心准备要拍摄的课堂的课堂教学设计。

按一师一优课课堂的要求,作为一师一优课课堂的课堂教学活动需要连续拍摄大于30分钟小于40分钟。

所以,上课的老师要组织好课堂教学活动,准备好充足的教学内容。

4.拍摄一师一优课课堂前对需要拍摄的课堂的课堂教学进行必要的演练,以保证正式拍摄时课堂教学活动能顺畅地进行。

5.拍摄前,”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组织者要与现代教育技术中心进行必要的沟通。

做好预约,拍摄时间安排等工作,商定拍摄时所需要的各种设备、设备的摆放位置以及学生坐位安排等事项。

将提问的学生安排在教室正中间就坐。

6.”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组织者把授课老师上课时用到的课件、视频、音频等资料保存好,以备后期的编辑制作之需。

全部交给李海。

7.”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组织者需编写一份拍摄脚本交与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脚本里详细列出所要拍摄的场景及特写镜头。

8.”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组织者配合好现代教育中心做好后期的编辑制作工作,参与编辑制作过程,对编辑制作工作作必要的指导,使制作出来的课堂能与”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组织者的期望相吻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录像课拍摄基本要求
一、对讲课教师的要求:
•一节好的课堂实录是由授课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综合素质决定的,拍摄人员与授课教师、学生共同努力、互动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教师事先应和摄制人员沟通,让其了解教学手段和方法以及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活动的过程,在录制时每个环节的大体时长、学生要学习的内容、学生要从事的活动等,这些都应该在课堂录制之前告知摄制人员,让其进行适当的策划(如机位、景别等),做到摄像主体和相关人员心中有数。

所以要求需要录课的老师一定要提前至少一天,把教案和课件交到摄像人员手中,并给其讲解上课的环节,精彩的地方等,让摄像人员心中有数。

•普通话标准,发音清晰响亮;着装与课堂教学内容协调,符合教师形象,一般应有袖有领;
避免鲜艳、灰暗或细条纹服装;根据需要着淡妆。

•不要穿细条纹(摄像机如果录细条纹的东西它自己就不会聚焦了)和纯色的衣服,比如:纯红、纯黄、纯黑、纯白或与黑板颜色同色的衣服
二、对于教室布置方面的要求
1、上图的窗户1、
2、3应该遮挡起来,如果有遮光帘最好,没有窗户更好,这样摄像时就不会逆光了。

2、窗户4、5、6不能让阳光直射进来照到老师和学生。

3、所有的学生课桌椅要尽量向窗户1、2、3方向移动,给摄像机留出一定的空间来,上图中的灰颜色部分
三、对于学生方面的要求
•根据不同类型课程要求,学生人数控制在30—40人;好、中、差各层次学生兼顾,首先挑选思维活跃、发言积极、声音洪亮的学生参加;学生着妆不要太鲜艳;不化妆;参加正式拍摄的学生必须是未上过同样课的学生。

•服装如果能统一最好,但这不是主要的,可统一可不统一。

•练一练起立的时候不要让桌子和椅子发出那种刺耳的摩擦声
•回答问题的时候要站好后再说话
•学生不要特意“关注”摄像机的镜头
四、对于摄像器材和人员的要求
•双机录像要准备好两台摄像机和2盘崭新的录像带,因为放DV带的摄像机重复使用录像带就会出现问题。

在录课之前要先录十几秒钟再回放检查一下摄像机是否有问题。

如果用内存卡的就要先看下卡或硬盘容量,要有足够的容量使用。

五、录课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讲课老师要注意:1、形象:讲课过程中不要看镜头、低头看教案、手表(学生练习需要计时除外)。

不穿硬底的高跟鞋(走路时“咔咔响”的那种)、移动速度不可以过快、不做一些小动作比如斜视、努嘴、皱眉等。

始终用你的正面或3/4正面对着教室后面那台摄像机。

2、位置:老师所站的位置尤其要注意,有几种情况大家先练习一下
•1、老师所处位置如下图所示,在这个位置的时候老师不能提问哪几个学生?老师提问学生的时候站在什么位置会更好一些?
•2、在哪几个学生起立时,老师处于同样的位置,不能讲课?
•3、处于同样的位置,老师辅导哪位同学最合适,辅导哪位同学最不合适?
六、摄像老师要注意
•主摄像(本例中指摄录老师活动的那台)在上课后先给一个全景,再慢慢拉近到合适的程度,人物不能过大或过小。

一般很少给特写镜头或全景镜头,如果画面中人物过大的话人物很容易跑到画面外,过小的话就会主体人物不突出
•副摄像(本例中指摄录学生活动的那台摄像机)在注意时刻关注讲课老师的眼睛——为什么呢?一般老师在提问学生前几秒钟时都会看向那位学生所在的位置,摄像老师要把摄像机提前转向讲课老师所看的方向,因为那里将站起来一位学生来回答问题,不然的话会录不到回答问题的学生。

七、拍摄、编辑要求
•1.拍摄:画面稳定,聚焦清晰;画面推拉摇移跟等运动(包括起幅落幅)平滑。

•2.景别:老师景别主要以近景为主,特写和全景为辅;学生景别主要以中景、近景为主,特写和全景为辅;能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景别的适时变换。

•3.构图:突出拍摄主体,符合美学原理,充分考虑画面的方向性。

•4.抓拍:熟悉课程内容和进程,及时抓拍有关画面(跟上进程);注意特写的应用,清楚展现有关细节。

•5.切换:画面切换准确、及时、流畅、无跳跃;切换方式用硬切,如用迭化,时间要短;
合成画面要始终保持教学进程、内容的完整展示。

•6.布景:演播室的布置尽量符合一般课堂教学环境;如在教室或其他地方拍摄要注意环境的整洁,光线充足,隔音好;注意投影机和银幕的位置。

•7.灯光:均匀平衡布光,有条件应打一些轮廓光(逆光),注意环境中的反光物体(如黑板)。

•8.录音:教师声音拾取建议使用无线话筒,学生声音通过2-3个外置话筒进行拾取。

有条件的建议用调音台对各路声音进行均衡。

•八、前期准备
1.熟悉了解课程类型和教学进程,对教师提出的具体拍摄要求(对象)进行分析,并做好相应的准备;对教具、学具、课件等的使用做到心中有数。

课件一定要事先审看(格式、字体、大小、颜色、背景等)
•2.做好教师和学生、教师和拍摄人员的沟通工作,要安排试讲和熟悉拍摄现场,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3.布景:背景不要太亮,不能有横竖条纹;一些陪衬(装饰)的物品不能太鲜艳,以免喧宾夺主。

九、录课时还需要注意的问题
•拍摄的基本要求:稳、平、准、匀,
•“稳”电视画面不稳,镜头晃动会影响画面内容表达,破坏观众的欣赏情绪,使眼睛疲劳。

因此拍摄的画面一般要求稳定,特殊效果要求的除外。

拍摄稳定画面的方法:充分利用三角架及其它各种支撑物;如果可能的话,尽量用广角镜头;注意执机姿势、呼吸方法和脚步的移动。

•“平”所拍摄画面中的地平线一定要平。

寻像器中看到的景物图形应该横平竖直。

以寻像器的边框为准来衡量。

画面中的水平线与寻像器的横边平行,垂直线与寻像器的竖边平行。

如果线条歪斜了,将会使观众产生某些错觉。

•“准”一般指落幅要准。

当某个技巧性镜头(推、拉、摇等等)结束时,落幅画面中镜头的焦点、构图应该是恰到好处的。

任何落幅之后的构图修正,都会明显的在画面中表现出来,而且落幅后还在修正构图会给观众造成一种模棱两可的印象。

准在摄像中是较难掌握的,如推镜头和摇镜头,画面中的构图在不断变化,为了保持构图均衡,常常将两种技巧结合起来,在最适当的时机,推和摇同时结束,落幅应当是最佳构图。

拍摄中,准还有其它的一些意思:正确的重现色彩,白平衡调整要正确,光圈调整要准确,聚焦要准确等等。

•“匀”是指运动镜头的速率要匀,不能忽快忽慢,无论是推拉摇移还是其它技巧,都应当匀速进行。

镜头的起、落幅应该缓慢,不能太快,中间必须是匀速的。

特殊效果要求除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