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膝关节置换手术记录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摘要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疾病查房: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参加人员:吴静,蒋馨蕊,金佳薇,叶芬,包园,张霞,祝幸娃,方敏,李岚晶,洪灵婷,金志艳,叶倩静。
吴静:今天,我们要进行一次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疾病查房。
下面由我来汇报病史:一,病史:患者10 床,冯志道男76岁因左膝关节疼痛、活动受限10 年于2011-9-19 入院,入院诊断:左膝骨性关节炎。
入院查体:体温35.4 摄氏度,脉搏56 次/分,呼吸18 次/分,血压121/86mmhg 。
蹒跚步态,左膝关节轻度内翻畸形,左膝关节肤色正常,左胫骨内髁压痛。
左膝主动屈曲90 度,被动屈曲90 度;左膝磨髌试验阳性,右膝主动、被动屈曲130 度,右膝磨髌试验阴性,皮肤感觉正常,双膝腱反射正常。
有腹股沟斜疝在我院行手术治疗史。
入院后协助做好术前各项检查,择期手术。
术前血液各项化验检查无明显异常;X 线报告:支气管病变考虑,心影增大;左膝关节、右踝关节骨关节炎考虑,左膝关节、左踝关节退行性改变;在各项术前准备充分的情况下于9-24 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左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膝关节置换术,术后予以吸氧、预防感染、消肿、补液、抗凝等治疗。
9-28 复查血常规:红细胞 2.4510 12/L,血红蛋白86g/L,红细胞压积23%。
生化:总蛋白46.3mg/L,白蛋白27.3g/L,血钾mmol/L,予以输A型血浆230ml, A型红悬1.5U,补达秀口服。
9-29复查血常规:红细胞 2.9710 12/L,血红蛋白102g/L,红细胞压积28%。
生化:总蛋白54.7mg/L,白蛋白31.4g/L,之后血钾未再复查。
9-29 开始CPM 机锻炼直至10-9 拆线,自主左膝关节屈曲角度达90 度。
于10-10 出院。
吴静:现在请同学们针对以上的病史提出护理问题:二,护理诊断/问题李岚晶: 1. 疼痛与手术致组织损伤有关2. 灌注不足与术前、后禁食水,术中失血、失液较多有关3. 躯体移动障碍与手术创伤及疼痛有关4. 皮肤完整性受损与术后卧床有关5. 感染与手术及组织损伤有关6. 废用综合征与手术创伤及疼痛有关7. 恐惧焦虑与对疾病的不了解有关8. 潜在并发症呼吸道感染泌尿系感染压疮血栓的形成有关吴静:对于李岚晶同学刚提出的护理问题,从蒋馨蕊开始,请同学们依次说出其中的护理措施。
人工关节置换术—祝心阳

护理查房日期:2013/3/29诊断:1.右膝骨性关节炎(IV期)2.左膝关节置换术后主讲人:祝心阳听课人员:骨一科全体护理人员病史介绍:患者祁红英,女,73岁,入院日期:2013年3月14日11:30,病史陈述者:患者本人,患者主诉:双膝痛十余年,左膝术后4个月.现病史:因双膝关节疼痛进行性加重10余年,明确诊断为:“双膝骨性关节炎“保守治疗无效,4个月前在我科行左侧全膝置换术,术后恢复满意,左下肢行走正常,现再次入院,要求手术治疗右侧.X线片示:右膝关节退变,内侧关节间隙消失.患者无既往史.无过敏史. 体格检查:T:36.7℃,P:80次/分,R:20次/ 分,BP: 120/70mmhg,一般情况良好,主动体位,查体合作。
入院后医嘱于完善相关检查,并于3月17日在全麻下行“右侧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手术顺利,术后安返病房。
术后:给予心电监护,氧气吸入2L/min,遵医嘱于抗炎,补液等对症治疗,目前患者病情平稳,伤口愈合好,已使用助行器下床行走,病史介绍完毕。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切除机体已无法自行修复的关节面,用人工关节部件替代损坏的关节,矫正肢体力线,消除膝关节疼痛,维持关节稳定性,恢复膝关节功能的一种治疗方法人工膝关节置换术适应症 1.膝关节各种炎症性关节炎,如类风湿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炎、血友病性关节炎2.少数创伤性关节炎 3.胫骨高位截骨术失败后的骨性关节炎4.少数老年人的髌骨关节炎5.静息的感染性关节炎(包括结核) 6.少数原发性或继发性骨软骨坏死性疾病临床表现:主要症状为疼痛,开始为隐痛,以后逐渐加剧,尤其是走路时加重,休息后不能缓解。
术前护理:心理护理患者因为长期膝关节疼痛,又对膝关节置换术不了解,所以会产生焦虑、紧张的心理。
因此,术前对患者及家属做好解释,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并介绍成功病例帮助患者及家属对此种手术有所认识,消除疑虑,树立信心。
行为训练指导患者行深呼吸、有效咳嗽及利用床上拉环做引体向上和抬臀训练,教会患者行股四头肌的静力性收缩活动以及踝关节的主动活动。
手术记录(人工膝关节置换表格式)

有
股骨
胫骨
使用垫块 使用螺钉
无
有
左
左
无
有
右
右 股骨 胫骨 股骨 胫骨
股骨 个 个 个 个
规格 规格 规格 规格
胫骨
膝外侧血管缝扎
无
有
关节腔内注射 术中诊断 无
氨甲环酸
无
有
抗生素
是
否
1 有
2
镇痛剂 其他
同术前诊断是否一致
假体标签(见反面)
mm
手术者
助手一 助手二 助手三
器械
无
有无参观人员
有
人
麻醉方式
全麻
硬腰联合
硬膜外
麻醉者
手术入路
左
右 中间入路 外侧入路 髌骨下翻转 其他
外侧支持带松解
有
左
右
无
滑膜组织切除无Fra bibliotek有左
右
病理
已送
未送
术中操作
术中并发 症
手术者核 对签名
股骨截骨厚度
mm
胫骨截骨厚度
mm
髌骨置换
左
右
无
有
截骨前厚度
mm 截骨后厚度
使用稳定延长杆 无
手术记录(人工膝关节置换)
骨关节科
组
BMI: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床号
住院号
术前诊断 手术时间
左
右
双
骨性关节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
年
月
膝
其他:
痛风性关节炎 创伤性关节炎
日
时
血友病性关节炎
(左
右 双侧) 膝关节置换
手术名称 及方式
(完整版)骨科各种手术记录大全

骨科各种手术记录大全1、髌骨骨折1. 平卧位2. 常规消毒铺巾。
3. 在右膝关节作横弧形切口,切开筋膜层,显露髌骨骨折端,及断裂的髌韧带扩张部,冲洗膝关节腔,清除血肿,见骨折粉碎,移位,将骨折复位,以巾钳维持,平行髌骨纵向钻入两枚克氏针,再以钢丝“8”字环绕绑扎,取1—0Dexon线环绕髌骨缝扎两周,以固定。
4. 冲洗术野,彻底止血,逐层缝合。
髌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1.麻醉平稳后,患者仰卧位,常规消毒铺单,取右膝前正中长约8厘米纵行切口,切开皮肤浅深筋膜,分离显露骨折处。
2.术中可见髌骨骨折,呈粉碎性,关节腔可见有大量凝血块,髌腱膜于骨折处横断。
3.手术清除骨折端处凝血块,将骨折复位后,暂用巾钳固定。
于髌骨旁纵行切开关节囊,手指探查髌骨关节面复位良好,以髌骨记忆合金张力钩固定,用生理盐水充分冲洗关节腔及切口,用粗丝线缝合修补髌腱膜及关节囊。
4.清点器械无误后缝合皮下组织及皮肤。
手术顺利,术中出血不多,术后患者安返病房。
2、肱骨骨折手术程序:1. 臂丛麻醉成功后,患者取平卧位,左上臂置于胸前,左上臂根部绑止血带,常规手术野皮肤消毒铺巾。
2. 驱血至300mmHg,上止血带,自尺骨鹰嘴至肱骨下段后方切开约长10cm,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显露肱三头肌及腱膜,显露出尺神经,牵开尺神经以免损伤,自肱三头肌中线切开直至肱骨骨膜,将肱三头肌向两侧拉开,显露肱骨骨折端,见远端向前成角移位,将骨折端血肿清除,牵引复位骨折并维持,取5孔肱骨重建钢板预弯后置于肱骨后侧,钻孔,攻螺纹,拧入螺钉固定,并使骨折端加压,检查骨折固定稳定,肘关节活动不受影响。
3. 冲洗伤口,彻底止血,留置胶管引流1条,逐层缝合。
4. 麻醉满意,术程顺利,术后予左上肢石膏托外固定。
左肱骨骨折内固定术后再次骨折1.麻醉平稳后,患者取仰卧位,常规消毒铺单。
2.沿原手术切口切开,逐层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分离显露桡神经,游离桡神经并牵开保护,充分显露骨折断端,可见左肱骨骨折,内固定物松脱,骨折断端处有大量肉芽组织形成,有碎骨块,骨折断端错位成角,骨折端骨质硬化,髓腔封闭。
骨科手术记录模板的关节置换与修复

骨科手术记录模板的关节置换与修复患者姓名:XXX 时间:XXXX年XX月XX日骨科手术记录手术名称:关节置换与修复I. 患者病历信息患者姓名:XXX 性别:X 年龄:XX主诉:关节疼痛,活动受限既往史:无明显特殊疾病史,无过敏史II. 术前准备1. 麻醉部分a. 患者于术前X小时禁食禁水b. 综合考虑患者身体状况,麻醉科选择XX麻醉方法2. 消毒与手术准备a. 术前麻醉前,洗净患者手术部位b. 水槽准备:固定脊柱泡沫垫,放置回收袋c. 手术器械准备:手术台整理术中必须的工具III. 手术过程1. 麻醉a. 患者平卧位,依据麻醉科医生的指示进行麻醉操作b. 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维持血氧饱和度、血压、心率稳定c. 麻醉期间,患者保持无意识状态2. 切口与暴露a. 经过清洁消毒,医师在关节部位切开b. 切口位置:根据术前评估决定,确保良好的暴露c. 切口方式:经典双切口(或者其他骨科手术技术)3. 截骨与清理a. 手术刀沿着切口进行软组织下切,直到关节暴露b. 对受损骨头或关节进行切削和清理c. 注意保护周围组织和重要结构4. 矫正与固定a. 取出受损的关节成分b. 选择适当的假体/植骨材料,进行关节置换/修复c. 用特定的工具和方法进行假体或植骨的固定d. 确保假体或植骨与患者骨骼良好结合5. 术后处理与结局a. 清洗切口,并确保止血b. 缝合切口,采用XXX线/自吸收线进行缝合c. 术后放置引流管,以排除切口内积血和渗出液d. 处理完毕后,进行伤口敷料和绷带包扎e. 将患者转入恢复室,监测手术后病情IV. 术后观察与护理1. 恢复室护理a. 监测患者体温、血压、呼吸、心率、术后出血等情况b. 给予必要的药物和液体支持c. 检查手术部位,观察是否出现红肿、渗液等异常2. 住院护理a. 定期更换术后敷料,保持伤口清洁b. 按照医嘱给予药物:镇痛、抗生素等c. 配合康复师进行康复训练,帮助患者快速康复V. 术后随访1. 术后X周内a. 定期复查患者手术部位,观察伤口愈合情况b. 负责医师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解释手术效果和注意事项2. 延长随访a.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长期随访和康复指导VI. 结束语本次关节置换与修复手术顺利完成,患者过程中病情稳定,无明显并发症发生。
个案查房—膝关节置换

骨性关节炎的定义 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一种以关 节软骨的变性、破坏及骨质增生为特征的 慢性关节病。
主要表现是关节疼痛和活动不灵活,X 线表现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质致密, 骨小梁断裂,有硬化和囊性变。关节边 缘有唇样增生。后期骨端变形,关节面 凹凸不平。关节内软骨剥落,骨质碎裂 进入关节,形成关节内游离体。
膝关节痛是本病患者就医常见的主诉。其早 期症状为上下楼梯时的疼痛,尤其是下楼时 为甚,呈单侧或双侧交替出现,是出现关节 肿大,多因骨性肥大造成,也可关节腔积液。 出现滑膜肥厚的很少见。严重者出现膝内翻 畸形。
• 既往史:
患者平素健康状况良好,有高血压病史3年,否 认糖尿病、冠心病病史,否认输血史
• 现病史:患者7年前无明显原因出现双膝关节疼痛, 活动行走时症状加重,休息卧床时症状减轻。近1 月患者双膝关节疼痛明显加重,行走困难;目前 患者有持续性疼痛,服用止疼药有效,行走不超 过500米,上下楼梯均需借助扶手。为求进一步 治疗,门诊以“双膝关节重度骨性关节炎”收入 我科
专科检查
• 视:双膝关节内翻畸形 • 触:髌骨研磨试验(+),内外侧关节间隙、髌 骨周围压痛(+),双膝关节被动屈伸活动时可 扪及明显骨摩擦感 • 叩: • 动:双膝Mcmurray(+) • 量:膝关节内翻左侧约15°,右侧约15°
个案讨论
膝关节置换的护理
• • • • • • 15床 张三 男 73岁 退(离)休人员 主诉:双膝关节反复疼痛7年,加重1个月 诊断:双膝关节重度骨性关节炎 入院时间:2013-11-06 手术时间:2013-11-11 手术方式:全麻下行左膝关节表面置换术
•患者平素健康状况良好,有高血压病史3年 。体重 • kg,疼痛评分为2分
膝关节骨折手术记录

膝关节骨折手术记录手术日期:XXXX年XX月XX日手术医生:XXX患者信息:姓名:XXX性别:XXX年龄:XXX医保类型:XXX手术目的:本次手术的目的是治疗患者膝关节骨折,恢复患者的正常膝关节功能,减轻疼痛并提高生活质量。
手术过程:1. 麻醉患者进入手术室后,经过全身麻醉后,完成了皮肤消毒和无菌铺垫等准备工作。
2. 切口和骨折复位医生使用医用刀片进行切口,并通过显微镜引导下,对患者的膝关节进行了骨折复位。
3. 钢板固定在骨折复位后,医生使用钢板和螺钉等器械对骨折进行固定,确保骨片正确对位并稳定固定。
4. 关节腔处理在骨折固定后,医生进行了关节腔处理,清除了可能存在的碎骨、软骨碎片和血凝块,确保关节腔干净。
5. 伤口缝合手术结束后,医生进行了伤口缝合。
采用可吸收的线进行皮肤内缝合,并采用敷料保护伤口。
手术结果:经过手术治疗,患者膝关节骨折得到了成功治愈。
经过观察,患者术后恢复良好,骨折处没有明显松动或移位。
麻醉和手术并发症:本次手术过程中,患者经历了全身麻醉,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
在手术过程中,医生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确保手术的安全。
术后康复:患者将需要进行一段时间的康复训练和物理治疗,帮助恢复膝关节的功能和力量。
医生将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康复计划。
随访计划:患者将定期进行随访,包括复查X光片,了解手术部位的愈合情况,评估康复进展和治疗效果。
结语:膝关节骨折手术是一项复杂的手术过程,需要经验丰富的医生和精密的器械操作。
通过本次手术治疗,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有望得到有效恢复,并能够重返正常的生活轨道。
医生将继续关注患者的康复进展,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治疗。
(完整版)骨科手术记录

骨二科手术记录样本目录(一)骨折部分1.锁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2.肩锁关节脱位锁骨钩内固定3.肱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4.肱骨髁上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5.孟氏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6.尺骨鹰嘴骨折切开复位张力带固定7.桡骨远端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8.尺桡骨内固定取出术9.掌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10.股骨颈骨折全髋置换11.股骨粗隆区骨折切开复位DHS内固定12.股骨干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固定13.股骨干骨折交锁髓内钉固定术14.股骨干骨折外固定架固定15.髌骨骨折切开复位张力带固定16.胫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17.胫骨骨折闭合复位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术18.胫骨骨折外固定架固定19.外踝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20.股骨下1/3截肢术(二)脊柱部分1. 椎间盘突出开窗髓核摘除术2. C5-6椎间盘摘除+自体髂骨前路植骨+前路钢板内固定术3. 颈椎病后路单开门减压术4. 腰椎后路减压椎弓根钉内固定术5.腰1压缩性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6. 腰椎椎弓根钉内固定术7. 腰2、3椎体结核病灶清除(三)关节部分1. 全髋置换术2. 全膝关节置换3. 膝关节镜检半月板部分切除术骨折部分锁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1. 颈丛麻醉成功后,患者取平卧位,右肩背部垫高,常规手术野皮肤消毒铺巾。
2. 以右侧锁骨骨折端为中心作横形切口,长约8cm,切开筋膜层,显露锁骨骨折端,作骨膜下剥离,清除骨折端血肿,见骨折粉碎,移位,将骨折牵引复位,钳夹维持,取6孔重建钢板置于锁骨上侧,钻孔,攻螺纹,拧入螺钉固定,并使骨折端加压,检查骨折固定稳定。
3. 冲洗术野,彻底止血,逐层缝合。
肩锁关节脱位锁骨钩内固定术1 麻醉平稳后,患者仰卧左肩垫高位,常规消毒铺单。
2 以左肩锁关节为中心沿锁骨走行取长约10厘米切口,逐层切开,分离显露左肩锁关节,术中见左锁骨极外侧骨折,左肩锁关节脱位,肩锁韧带及关节囊损伤撕裂。
清除关节内增生肉芽组织后,置入6孔锁骨钩钢板固定,观察钢板贴附良好,肩锁关节脱位恢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术记录
1、麻醉满意后取仰卧位,常规消毒铺巾,护皮薄膜保护切口区域,屈膝状态下驱血带驱血,止血带压力设定为280mmHg。
2、取右膝前正中切口,长约15cm,切开皮肤、皮下组织,沿深筋膜下间隙向两侧游离各约3cm,显露膝关节前方及股四头肌腱。
沿股四头肌腱、髌骨内侧缘至胫骨结节内侧弧形切开髌上囊及关节囊,关节液约20ml呈淡黄色,吸干积液,将髌骨向外侧翻转,屈膝90度,切除增生的滑膜组织、前交叉韧带、内外侧半月板,清除髌骨增生的骨赘使之形态规则,沿髌骨周缘电刀烧灼去神经化。
3、外侧软组织松解,彻底纠正外翻畸形。
4、于股骨髁间前交叉韧带起点外上5mm钻孔,向股骨髓腔插入髓内定位杆,设定外翻角为5度,先平股骨前方皮质外旋5度行股骨前方截骨,再安放股骨远端截骨定位器,行股骨远端截骨,厚约为8mm。
5、于股骨远端截骨平面放置前参照型股骨型号测量,确定5号截骨模块,安放四合一截骨板,行股骨髁前、后方及前后斜面截骨。
6、以股骨外侧为参照放置同型号的股骨髁间沟截骨模块,在其引导下行髁间截骨。
7、屈膝状态下将胫骨牵开器放置在胫骨平台后方,用胫骨髓外定位杆平行胫骨嵴确定胫骨平台截骨平面,后倾5度,以内侧平台为参照截骨8mm。
8、安放人工膝关节的5号股骨侧和5号胫骨侧假体试模,用8mm间隙垫测定伸膝位和屈膝位关节间隙,松解后方关节囊,平衡两个间隙。
9、伸膝状态下测定下肢力线,见股骨头中心-髌骨中心-踝穴中心呈一直线。
髌骨运动轨迹良好,行髌骨边缘骨质增生部分切除。
10、屈膝约100度,调整好下肢对线后放置5号胫骨试模,打孔导板、套筒、钻孔及打孔器打孔。
脉冲式冲洗约1500ml生理盐水,吸干。
11、向胫骨侧填充拔丝期骨水泥,置入胫骨托,锤击使之完全贴附截骨平面,刮除多余骨水泥。
12、显露股骨髁,髁间打孔处植松质骨封闭髓腔、冲洗,吸干截骨面后填充成团期骨水泥,置入5号股骨髁假体,锤击使之紧密贴附股骨髁,刮除多余骨水泥。
13、安放8mm胫骨垫的试模,膝关节复位伸直,保持假体-骨界面一定压力。
14、待骨水泥完全干固后,再次检查膝关节稳定性,确定胫骨垫片厚度8mm。
放置胫骨垫片,冲洗关节腔,彻底止血,清点器械纱布无误后,置血浆引流管一根,1-0可吸收缝线缝合股四头肌腱和髌韧带扩张部,2-0可吸收缝线缝合皮下,皮肤缝合器缝合皮肤。
15、伤口加压包扎,放止血带,膝关节伸直0度位支具保护。
术程顺利,术中出血约120ml,麻醉清醒后患者足趾活动好,血供好,安返病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