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向异性磁电阻测量实验报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各向异性磁电阻测量实验

摘要:本文阐述了各向异性磁电阻的实验原理及测量方法,分别测量了电流方向与磁场方向平行和垂直两种情况下电阻虽磁场的变化,最后对本实验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各向异性磁电阻、AMR曲线、磁电阻测量

引言

一般所谓磁电阻是指在一定磁场下材料电阻率改变的现象。1988年,在分子束外延制备的Fe/Cr多层膜中发现MR可达50%。并且在薄膜平面上,磁电阻是各向同性的。人们把这称之为巨磁电阻(简记为GMR),90年代,人们又在Fe/Cu、Fe/Al、Fe/Ag、Fe/Au、Co/Cu、Co/Ag和Co/Au等纳米多层膜中观察到了显著的巨磁电阻效应。

1992年人们又发现在非互溶合金(如Fe、Co与Cu、Ag、Au等在平衡态不能形成合金)颗粒膜如Co-Ag、Co-Cu中存在巨磁电阻效应,在液氮温度可达55%,室温可达到20%,并且有各向同性的特点。19944年,人们又发现Fe/Al2O3/Fe隧道结在4.2K的MR为30%,室温达18%,之后在其他一些铁磁层/非铁磁层/铁磁层隧道结中亦观察到了大的磁电阻效应,人们将此称为隧道结磁电阻(简记为TMR)。目前MR室温达24%的TMR材料已制成,用TMR材料已制成计算机硬盘读出磁头,其灵敏度比普通MR磁头高10倍,比GMR磁头高数倍。

20世纪90年代后期,人们在掺碱土金属稀土锰氧化物中发现MR可达103%~106%,称之为庞磁电阻(简记为CMR)。目前锰氧化物CMR材料的磁电阻饱和磁场较高,降低其饱满和场是将之推向应用的重要研究课题。

利用磁电阻效应可以制成计算机硬盘读出磁头;可以制成磁随机存储器(MRAM);还可测量位移、角度、速度、转速等。

实验目的

(1)初步了解磁性合金的AMR。

(2)初步掌握室温磁电阻的测量方法。

实验原理

一些磁性金属和合金的AMR与技术磁化相对应,即与从退磁状态到趋于磁饱和的过程相应的电阻变化。外加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的夹角不同,饱和磁化时电阻率不一样,即有各向异性。通常取外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平行和垂直两种情况测量AMR。即有Δρ∥=ρ∥-ρ(0)及Δρ⊥=ρ⊥-ρ(0)。若退磁状态下磁畴是各向同性分布的,畴壁散射变化对磁电阻的贡献较小,将之忽略,则ρ(0)与平均值ρav=1/3(ρ∥+2ρ⊥)相等。大多数材料ρ∥>ρ(0),故计算公式为

av av av

av av av

av av ρρρρρρρρρρρρρρ//////

2100∆=∆<-=∆>-=

∆⊥⊥⊥

AMR常定义为

00//0//ρρρρρρρ⊥⊥∆-∆=-=

AMR

如果ρ0≠ρav ,则说明该样品在退磁状态下有磁畴织构,即磁畴分布非完全各向同性。如下图一是曾用作磁盘读出磁头和磁场传感器材料的Ni81Fe19

的磁电阻曲线,很明显,,各向异性明显。

如下图二一些铁磁金属与合金薄膜的各向异性磁电阻曲线

实验仪器

亥姆霍兹线圈、电磁铁、特斯拉计、毫特斯拉计、大功率恒流电源、大功率扫描电源、精密恒流源、数字微伏表、四探针样品夹具。

实验过程

(1)将样品切成窄条,这在测AMR时是必须的,实际上实验室提供的是Ni-Fe合金的样品,已经放置在四探针夹具上。

(2)接通实验仪器,预热15分钟。用恒流源给样品提供电流,电流设置为6mA。(3)用大功率扫描电压给亥姆霍兹线圈加电流,产生磁场。

(4)将装好样品的夹具固定在亥姆霍兹线圈中心,并确保电流方向与磁场方向平行。(5)将扫描电流设为6A,然后慢慢地减小电流值,直到-6A,在此过程中记录电流值和对应的电压值,记录大概30组数据。接着再将电流从-6A增加到6A,记录30组数据。注意在调节旋钮过程中要尽量平稳,并且不能反向旋转。在极值点附近更是要减小步长,多测几组数据。测量过程尽量快,避免样品温度升高影响实验结果。

(6)将样品转90度,使电流方向与磁场方向垂直。重复(5)的步骤。

实验数据及讨论

(1)电流与磁场垂直

-6-4-202468

0.980

0.985

0.990

0.995

1.000

1.005磁电阻 (Ω)

扫描电流 (A)

从图一中可以看出,在磁场从饱和到退磁再到反向饱和的过程中,电阻值是在不断变化的。图中的双峰是磁滞引起的。

因为电阻∝电阻率,而电压∝电阻,所以我们可以取电压值来计算AMR 。

取两个峰值U=6.006mV 和U=6.015mV ,四个饱和值U=5.898mV 、U=5.911mV 、U=5.909mV 、U=5.919mV 。

计算得到0ρ=6.0105,⊥ρ=5.909

由θρρθρ20cos ∆+=)(,如果认为电流与磁场真的垂直了,那么⊥ρ应该等于0ρ,但是并不是这样的,说明电流与磁场之间夹角不是90度。

在这里用双峰的平均值作为0ρ,用饱和值的平均值作为⊥ρ。这么做的原因是在没有磁滞的情况下,双峰是应该重合在H=0处的,现在双峰偏离,就用平均值做0ρ,而实验数据中的电流为0时对应的值没有意义。

(2)电流与磁场平行

1.005

1.010

1.015

1.020

1.025

1.030

1.0351.040

磁电阻 (Ω)扫描电流 (A)

图二和图一一样电阻发生变化,并且有双峰。

取两个谷值U=6.056mV 和U=6.059mV ,四个饱和值U=6.205mV 、U=6.222mV 、U=6.221mV 、U=6.227mV 。

计算得到0ρ=6.0575,//ρ=6.21875 可以看出两个0ρ并不相等,这可能是因为长时间通电引起的,使样品的温度发生了变化。在下面的计算中我们取0ρ=(6.0575+6.0105)/2=6.034 由3/2(//av )⊥+=ρρρ可得,av ρ=6.012 可见av ρ≠

0ρ,说明该样品在退磁状态下有磁畴

织构。 由AMR 的定义,00//0//ρρρρρρρ⊥⊥∆-∆=-=

AMR ,AMR=0.31/6.304=5.13%

(3)由图一和图二,我们可以看到所测得的磁电阻—电流曲线的图像在一个周期下并没有完全闭合。很明显在图像的最末端饱和磁电阻较初始状态的饱和磁电阻有明显的上升趋势,图一中上升了0.021mV,图二上升了0.022mV ,实验最终测得的AMR 也不过才5.13%。这样的结果是温度变化造成的。在考虑任何磁效应时我们都不能忽略温度这一因素的影响。在此实验中我们使用细条状的样品并在其上通上了电流。在实验过程中由于样品的电阻效应,样品会不断地产生焦耳热,随着时间的推移,样品温度会逐渐升高,使得合金样品中的晶格热运动增强,对电子等载流子的散射作用不断增强,电阻率变大。可见由热效应引起的误差不可忽略,且时间越长热效应说产生的影响越明显。在实验中我们在做第二组时经历的时间更长,所以上升值也略多。这一实验事实与我们的分析是符合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