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的甘肃大佛寺导游词范文_导游词

合集下载

甘肃天梯山石窟导游词3篇_导游词

甘肃天梯山石窟导游词3篇_导游词

甘肃天梯山石窟导游词3篇天梯山石窟(又称大佛寺)是凉州颇负盛名的旅游胜地,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甘肃天梯山石窟导游词,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甘肃天梯山石窟导游词范文1:天梯山石窟也称大佛寺,位于城南50公里处的中路乡灯山村,创建于东晋十六国时期的北凉,距今约有1620xx年历史。

天梯山山峰巍峨,陡峭峻拔,高入云霄,山有石阶,拾级而上,道路崎岖,形如悬梯,故称天梯山。

北魏、隋、唐、西夏期间均有扩建,至明、清时期已成为喇嘛教寺院。

由于天梯山石窟地质结构松软,在历次地震中有不同程度的损坏,仅1920xx年凉州大地震,就震毁洞窟10余处。

1959年9月,因修建黄羊水库,窟址处水库淹没区,部分造像、壁画搬迁至甘肃省博物馆,北魏、隋唐时期的藏文经卷、绢画等由敦煌文物研究所保存。

现在天梯山石窟仅存3层,大小洞窟17处。

最大的洞窟残高30米,宽19米,深6米。

窟内有释迦牟尼造像1尊,高15米,宽10米,大佛左右两旁有文殊、普贤菩萨,广目、多闻天王和迦叶、阿难等6尊造像,造形生动,神态威严,形象各异。

窟内南北两壁上绘有大幅壁画。

南壁为云纹青龙,中部为大象梅花鹿,大象背部驮有熠熠发光的经卷,下部是猛虎和树木花卉。

北壁上部绘有青龙,中部绘有白马、墨虎、菩提树,马背上经卷闪闪发光,1 / 5下部绘有牡丹花卉。

整个壁画笔触清新,色泽艳丽,气势磅礴,形象逼真。

天梯山石窟是我国早期石窟的代表。

石窟建成后,世人仿此陆续开凿了金塔寺、马蹄寺、文殊山、榆林窟等。

20xx年,天梯山石窟被公布为第五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石窟景区内建有天梯山庄和石窟文物陈列馆。

甘肃天梯山石窟导游词范文2:天梯山石窟(又称大佛寺)是凉州颇负盛名的旅游胜地,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其位于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地处中路乡灯山村,创建于东晋十六国时期的北凉,距今约有1620xx年历史。

天梯山山峰巍峨,陡峭峻拔,高入云霄,山有石阶,拾级而上,道路崎岖,形如悬梯,故称天梯山。

甘肃导游词精选范文5篇

甘肃导游词精选范文5篇

甘肃导游词精选范文甘肃导游词精选范文精选5篇〔一〕甘肃是一个极具历史文化魅力的省份,拥有丰富的人文景观、自然风光和美食文化。

作为甘肃旅游的重要组成局部,导游词在为游客介绍景点的同时,也能让游客更加深化地理解到甘肃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

下面,本文给大家推荐几个甘肃导游词精选范例,让您感受到人文景观、自然风光和美食文化的魅力。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送来到甘肃的兰州植物园。

这里是中西部地区规模最大、绿化最好的现代化植物园。

兰州植物园内植物品种繁多,按照生态分区划分成为干热沙漠、亚热带、冷温带等多个园区。

其中,干热沙漠区占据了总面积的近40%,这里绝大局部植物都是原生态野生植物,让我们实现了在城市中体验草原和沙漠的感受。

大家好,欢送来到位于甘肃的张掖大佛寺。

张掖大佛寺是中国四大宝塔之一的大佛寺塔,也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遗产。

这座木质塔楼始建于公元1590年,有明代寺庙建筑的特点和精华。

燕子沟是甘肃省天水市里的一个自然风景区,也被誉为“世界第一漂”之一。

这里拥有清澈见底的溪流和奇形怪状的石峰,还有非常壮观的吊桥和滑道,游客可以在此进展漂流休闲、娱乐和度假等活动。

总之,来燕子沟漂流不但可以解放心情,还能让游客领略到甘肃自然风光的魅力。

亲爱的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送来到甘肃的“天下第一雄关”——嘉峪关。

嘉峪关是中国古代屈指可数的重要城关,这里有着悠久的历史,被誉为“丝绸之路的喉咙,万里长城的关隘,民族团结的象征”。

大家不妨留意这里的“一门三卫”,即“敌楼卫、郑虎卫、山城卫”等,都是古老军事建筑的代表。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送来到甘肃的甘南____自治州。

这里拥有众多的自然景观,如巴塘草原、碉楼、崆峒山、青海湖等等,也有着民俗风情最为浓重的____文化,如杂鱼节、祈福会、扎巴等等。

来到甘南旅游是体验甘肃地区自然风光、人文风情最好的场所之一。

各位游客大家好,在兰州绕不开的就是我们这里著名的兰州牛肉面。

这道美食不仅在国内有很多的粉丝,甚至在世界范围都有很高的知名度。

关于甘肃大佛寺的导游词5篇_甘肃导游词_

关于甘肃大佛寺的导游词5篇_甘肃导游词_

关于甘肃大佛寺的导游词5篇大佛寺始建于西夏永安元年(1098年),原名迦叶如来寺,明永乐九年(1420xx年)敕名宝觉寺,清康熙十七年(1678年)敕改宏仁寺,因寺内有巨大的卧佛像故名大佛寺,又名睡佛寺,1996年被列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佛寺占地约23000平方米,坐东朝西,现仅存中轴线上的大佛殿、藏经阁、土塔等建筑。

大佛殿面阔九间(48.3米),进深七间(24.5米),高20.2米,二层,重檐歇山顶。

殿内有彩绘泥塑31具,为西夏遗物。

其中卧佛长34.5米,为中国现存最大的室内卧佛像。

卧佛后有十大弟子群像,旁有优婆夷、优婆塞及十八罗汉等塑像。

藏经阁面阔21.3米,进深10.5米,单檐歇山顶。

土塔原名弥陀千佛塔,为砖土混筑密宗覆钵式塔,主塔高33.37米。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甘肃大佛寺的5篇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关于甘肃大佛寺的导游词5篇(一)坐落在浙江省新昌县西南的南明山。

大佛寺创建于东晋永和年间(345—356),原名石城寺,宋初改名宝相寺,清初又称南明寺,民国十四年(1925)始称大佛寺。

南朝齐永明三年(485),开窟凿小石佛千余尊,次年(486)扩开凿大石佛像,至梁天监十五年(516)石弥勒大像方始完工。

隋开皇十七年(579),智者大师圆寂于大石佛像前。

大佛寺因石雕弥勒大佛像而名扬中外,民间称其为弥勒道场。

大佛寺自明万历年间起,以临济为宗。

大佛寺主要建筑有天王殿、千佛院、大雄宝殿、大佛殿、地藏殿、西方殿、方丈殿、“智者大师纪念法塔”、两个放生池以及东西厢房等。

大佛寺与日本佛教天台宗有着源远流长的关系。

日本比睿山天台宗开祖最澄于唐贞元二十年(804)入唐求法,到此参学。

大中七年(853),最澄的弟子义真之徒园珍、园载入唐历访名刹,于公元885年到石城寺。

此后,日本佛教界凡到天台国清寺朝拜者,必到新昌大佛寺朝礼大佛和智者大师塔。

1983年,大佛寺被定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院。

关于甘肃大佛寺的导游词5篇(二)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我要讲解的是张掖大佛寺,张掖素有“戈壁水乡”的美称更因其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物产丰富在古代被称为“金张掖”而今天我们要游览的张掖大佛寺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张掖这一方沃土。

甘肃导游词5篇介绍甘肃大佛寺的导游词范文_0920

甘肃导游词5篇介绍甘肃大佛寺的导游词范文_0920

2020甘肃导游词5篇介绍甘肃大佛寺的导游词范文_09EDUCATION WORD甘肃导游词5篇介绍甘肃大佛寺的导游词范文_09 前言语料:温馨提醒,教育,就是实现上述社会功能的最重要的一个独立出来的过程。

其目的,就是把之前无数个人有价值的观察、体验、思考中的精华,以浓缩、系统化、易于理解记忆掌握的方式,传递给当下的无数个人,让个人从中获益,丰富自己的人生体验,也支撑整个社会的运作和发展。

本文内容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张掖大佛寺源于汉晋,创于西夏,兴于元明,是古丝绸之路上的一座千年名刹。

东晋时期,涅盘宗师昙无谶到河西走廊一带弘法,涅盘教义在张掖广为传播。

西夏时期,国师嵬咩在“迦叶如来寺”故址掘得古涅盘佛像,并在原址重修寺院,建大雄宝殿,塑涅盘佛像,形成大佛寺雏形。

宋元之际,宋恭宗赵显降元后曾避祸大佛寺,元始祖忽必烈和元顺帝妥�滋�睦尔据传都出生在大佛寺,忽必烈的生母别吉太后死后曾奉安大佛寺。

明洪武、宣德、成化和万历时期对大佛寺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和维修。

当时的大佛寺主要建筑有前山门、牌楼、钟楼、东阳楼、西阳楼、金刚天王殿、卧佛殿、大乘殿、轮藏殿、弥陀千佛塔、后山门、内外圆殿、北庑、南庑及原迦叶如来寺遗存的建筑,仅东西中轴线上就有9座建筑,真正体现了“xx之尊”的皇家气魄。

明正统年间,英宗朱祁镇将《大明三藏圣教北藏》(共收经1621部,6361卷)颁赐大佛寺。

时任钦差镇守甘肃等处总兵、御马监兼尚宝监太监、鲁安公王贵以名贵绀青纸和金银粉书写600卷《大般若波罗蜜多经》一并入藏大佛寺。

至此,大佛寺以大殿、大佛、大藏经名闻天下。

清康熙、雍正年间,张掖大佛寺虽屡有维修,但寺院已辉煌不再,开始走向衰败。

著名诗僧卜舟于康熙末年重游大佛寺时感慨之余,写下了“那堪牲牧厂,驼马践苔斑”的诗句。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发和西部大开放的实施,张掖大佛寺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期。

为切实加强大佛寺保护,从1985年开始,原张掖市在大佛寺原址先后修复牌坊一座、钟鼓楼两座、山门一座、金塔殿一座、南北配殿各一座、大成殿一座、藏经殿一座,并修复了因地震损坏的土塔塔顶,使张掖大佛寺这座历经千年的西夏国寺,得以重现历史原貌。

游览张掖大佛寺导游词

游览张掖大佛寺导游词

游览张掖大佛寺导游词游览张掖大佛寺导游词导语:大佛寺位于甘肃省张掖市区西南隅,因寺内大佛殿是身长约三十五米的释迦牟尼涅槃像,故又名“卧佛寺”,为张掖一大胜景,被列为甘肃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以下是小编整理游览张掖大佛寺导游词的资料,欢迎阅读参考。

游览张掖大佛寺导游词1坐落在浙江省新昌县西南的南明山。

大佛寺创建于东晋永和年间(345—356),原名石城寺,宋初改名宝相寺,清初又称南明寺,民国十四年(1925)始称大佛寺。

南朝齐永明三年(485),开窟凿小石佛千余尊,次年(486)扩开凿大石佛像,至梁天监十五年(516)石弥勒大像方始完工。

隋开皇十七年(579),智者大师圆寂于大石佛像前。

大佛寺因石雕弥勒大佛像而名扬中外,民间称其为弥勒道场。

大佛寺自明万历年间起,以临济为宗。

大佛寺主要建筑有天王殿、千佛院、大雄宝殿、大佛殿、地藏殿、西方殿、方丈殿、“智者大师纪念法塔”、两个放生池以及东西厢房等。

大佛寺与日本佛教天台宗有着源远流长的关系。

日本比睿山天台宗开祖最澄于唐贞元二十年(804)入唐求法,到此参学。

大中七年(853),最澄的弟子义真之徒园珍、园载入唐历访名刹,于公元885年到石城寺。

此后,日本佛教界凡到天台国清寺朝拜者,必到新昌大佛寺朝礼大佛和智者大师塔。

1983年,大佛寺被定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院。

游览张掖大佛寺导游词2张掖大佛寺始建于西夏崇宗永安元年,就是公元1098年,踞现在已有900多年了。

它的名称几度更改,曾称作“迦叶如来寺”、“宝觉寺”、“弘仁寺”等,因寺内塑有著名的室内大卧佛,所以老百姓叫它“卧佛寺”、或“大佛寺”。

大佛寺始建于西夏永安元年(1098年),寺内安放有国内最大的室内卧佛,也就是佛祖释迦牟尼的涅磐像。

他安睡在大殿正中高1.2米的佛坛之上,佛身长34.5米,肩宽7.5米,耳朵约4米,脚长5.2米。

大佛的一根中指就能平躺一个人,耳朵上能容八个张掖大佛寺人并排而坐,可见塑像何等的庞大了。

大佛寺优秀导游词三篇

大佛寺优秀导游词三篇

大佛寺优秀导游词三篇大佛寺优秀导游词三篇篇一:大佛寺导游词清寺朝拜者,必到新昌大佛寺朝礼大佛和智者大师塔。

1983年,大佛寺被定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院。

篇二:大佛寺导游词潼南大佛寺景区简介省级风景名胜区潼南大佛寺景区位于重庆市潼南县城西郊,是潼南——大足——合川“石刻金三角”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佛寺依山面江,风景佳绝。

寺周里许之地,荟萃有我国第一大室内摩岩饰金大佛“八丈金仙”、我国最早使用全琉璃顶的古建筑“大像阁”、我国古代四大回音建筑之一的“石磴琴声”、我国最大的摩岩书法石刻“顶天佛字”、中外文物专景。

—1067民国,龛928楹联22尤其是大佛殿内摩岩凿造的弥勒大佛,身高18.43米。

佛首凿于唐长庆四年(824年),北宋靖康丙午(1126年)续凿佛身,南宋绍兴壬申(1152年)为大佛装金,粧成“佛如金山,处于琉璃阁中,金碧争光,晃耀天际”,誉称“八丈金仙”。

整个大佛像的开凿,共用时330年之久,是我国儒释道三教融合、通力协作的典范,也是我国大佛造像家族中耗时最多的大佛造像。

金大佛虽然历经330余年始成,但风格统一,比例匀称,线条圆润,手法娴熟,面目慈祥,庄严肃穆,雕刻精美,栩栩如生,被众多中外文物专家誉为“金佛之冠”。

大佛寺景区文化内涵丰富、历史底蕴厚重,自然风光旖旎,古迹名胜众多,是我国难得的历史文化瑰宝。

1956年,公布大佛寺摩岩造像为四川省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20××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年大佛寺29米~31米,南北长350米,总面积约7万平方米;这里地势高敞,视野宽阔,寺院坐北朝南,居高临下,依塬而建。

这是一座千年古刹,我国古典戏剧名着《西厢记》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从1986年以来,新修复的普救寺,寺院建筑布局为上中下三层台,东中西三轴线(西轴为唐代,中轴为宋金两代,东轴为明清形制),规模恢宏,别具一格。

从塬上到塬下,殿宇楼阁,廊榭佛塔,依塬托势,逐级升高,给人以雄浑庄严,挺拔俊逸之感。

甘肃导游词5篇甘肃张掖大佛寺导游词_0194文档

甘肃导游词5篇甘肃张掖大佛寺导游词_0194文档

2020甘肃导游词5篇甘肃张掖大佛寺导游词_0194文档EDUCATION WORD甘肃导游词5篇甘肃张掖大佛寺导游词_0194文档前言语料:温馨提醒,教育,就是实现上述社会功能的最重要的一个独立出来的过程。

其目的,就是把之前无数个人有价值的观察、体验、思考中的精华,以浓缩、系统化、易于理解记忆掌握的方式,传递给当下的无数个人,让个人从中获益,丰富自己的人生体验,也支撑整个社会的运作和发展。

本文内容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大佛寺始建于西夏永安元年(1098年),原名迦叶如来寺,明永乐九年(1420xx年)敕名宝觉寺,清康熙十七年(1678年)敕改宏仁寺,因寺内有巨大的卧佛像故名大佛寺,又名睡佛寺,1996年被列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精选5篇甘肃张掖大佛寺导游词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张掖大佛寺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甘肃省张掖城西南隅,是丝绸之路上的一处重要名胜古迹群,它又是历史文化名城金张掖的标志性建筑。

景区对外开放的景点有建于西夏的大佛寺、隋代的万寿木塔、明代的弥陀千佛塔、钟鼓楼以及名扬西北的清代山西会馆。

其中,大佛寺(甘州区博物馆所在地)是该景区的主要组成部分,为西北内陆久负盛名的佛教寺院,素称"塞上名刹,佛国胜境"。

寺内古建林立,古树参天,碧草成荫,环境优美。

这里有全国仅见的西夏少数民族宗教殿堂,亚洲最大的室内泥塑卧佛,世所罕见的明代手书金经,还有数以千计的馆藏精品文物。

在历史上大佛寺又是与西夏、元朝王室有密切关系的古刹之一。

据记载:?V信佛教的西夏太后常到大佛寺居住。

元世祖忽必烈和元顺帝妥欢贴睦尔均出生于大佛寺。

大佛寺经国家多次拨款修葺,20xx年被国家旅游局评审为3A级景区。

今天已成为集文物收藏、陈列、展出、旅游、民族风情为一体的游览胜地。

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中外游客前来旅游观光。

寺院始建于西夏永安元年(1098年),史载西夏国师嵬在此掘出一翠瓦覆盖的卧佛而初建大佛寺。

甘肃大佛寺导游词

甘肃大佛寺导游词

甘肃大佛寺导游词甘肃大佛寺导游词1张掖大佛寺始建于西夏崇宗永安元年,就是公元1098年,踞现在已有900多年了。

它的名称几度更改,曾称作“迦叶如来寺”、“宝觉寺”、“弘仁寺”等,因寺内塑有著名的室内大卧佛,所以老百姓叫它“卧佛寺”、或“大佛寺”。

大佛寺始建于西夏永安元年(1098年),寺内安放有国内最大的室内卧佛,也就是佛祖释迦牟尼的涅磐像。

他安睡在大殿正中高1.2米的佛坛之上,佛身长34.5米,肩宽7.5米,耳朵约4米,脚长5.2米。

大佛的一根中指就能平躺一个人,耳朵上能容八个张掖大佛寺人并排而坐,可见塑像何等的庞大了。

大佛寺景区位于甘肃省张掖城西南隅,是丝绸之路上的一处重要名胜古迹群,它又是历史文化名城金张掖的标志性建筑。

景区对外开放的景点有建于西夏的大佛寺、隋代的万寿木塔、明代的弥陀千佛塔、钟鼓楼以及名扬西北的清代山西会馆。

其中,大佛寺(甘州区博物馆所在地)是该景区的主要组成部分,为西北内陆久负盛名的佛教寺院,素称"塞上名刹,佛国胜境"。

寺内古建林立,古树参天,碧草成荫,环境优美。

景区级别:4A级景区这里有全国仅见的西夏少数民族宗教殿堂,亚洲最大的室内泥塑卧佛,世所罕见的张掖大佛寺明代手书金经,还有数以千计的馆藏精品文物。

在历史上大佛寺又是与西夏、元朝王室有密切关系的古刹之一。

据记载:笃信佛教的西夏太后常到大佛寺居住。

元世祖忽必烈和元顺帝妥欢贴睦尔均出生于大佛寺。

大佛寺经国家多次拨款修葺,被国家旅游局评审为4A级景区。

今天已成为集文物收藏、陈列、展出、旅游、民族风情为一体的游览胜地。

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中外游客前来旅游观光。

甘肃大佛寺导游词2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我要讲解的是张掖大佛寺,张掖素有“戈壁水乡”的美称更因其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物产丰富在古代被称为“金张掖”而今天我们要游览的张掖大佛寺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张掖这一方沃土。

张掖大佛寺始建于西夏永安元年,历时五载,在西夏贞观三年竣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的甘肃大佛寺导游词范文大佛寺创建于古夏崇永安元年(1098年),距今近九百年。

拒记载,一个叫嵬咩的和尚出外云游,一日间隐约闻有丝竹之声,循声寻去,却不见演秦着,疑为“天乐”,后在天乐响处掘得碧玉卧佛一尊,于是便在此建寺,遂为大佛寺创建之始。

下面是橙子收集整理的最新的甘肃大佛寺导游词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最新的甘肃大佛寺导游词范文(一)张掖大佛寺始建于西夏崇宗永安元年,就是公元1098年,踞现在已有900多年了。

它的名称几度更改,曾称作“迦叶如来寺”、“宝觉寺”、“弘仁寺”等,因寺内塑有著名的室内大卧佛,所以老百姓叫它“卧佛寺”、或“大佛寺”。

大佛寺始建于西夏永安元年(1098年),寺内安放有国内最大的室内卧佛,也就是佛祖释迦牟尼的涅磐像。

他安睡在大殿正中高1.2米的佛坛之上,佛身长34.5米,肩宽7.5米,耳朵约4米,脚长5.2米。

大佛的一根中指就能平躺一个人,耳朵上能容八个张掖大佛寺人并排而坐,可见塑像何等的庞大了。

大佛寺景区位于甘肃省张掖城西南隅,是丝绸之路上的一处重要名胜古迹群,它又是历史文化名城金张掖的标志性建筑。

景区对外开放的景点有建于西夏的大佛寺、隋代的万寿木塔、明代的弥陀千佛塔、钟鼓楼以及名扬西北的清代山西会馆。

其中,大佛寺(甘州区博物馆1 / 19所在地)是该景区的主要组成部分,为西北内陆久负盛名的佛教寺院,素称"塞上名刹,佛国胜境"。

寺内古建林立,古树参天,碧草成荫,环境优美。

景区级别:4A级景区这里有全国仅见的西夏少数民族宗教殿堂,亚洲最大的室内泥塑卧佛,世所罕见的张掖大佛寺明代手书金经,还有数以千计的馆藏精品文物。

在历史上大佛寺又是与西夏、元朝王室有密切关系的古刹之一。

据记载:笃信佛教的西夏太后常到大佛寺居住。

元世祖忽必烈和元顺帝妥欢贴睦尔均出生于大佛寺。

大佛寺经国家多次拨款修葺,被国家旅游局评审为4A级景区。

今天已成为集文物收藏、陈列、展出、旅游、民族风情为一体的游览胜地。

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中外游客前来旅游观光。

最新的甘肃大佛寺导游词范文(二)张掖是一座拥有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城市,也是一座坐落在湿地上的城市,被誉为山青、水秀、天蓝、地绿的“塞上江南”,宜居、宜游、宜学的“湿地之城”,明净、清新、亮丽的“清凉之都”,文明、和谐、繁荣的“戈壁水乡”.张掖最大的芦苇面积达2万多亩。

黑河湿地常见的挺水植物有:芦苇、菖蒲、荻、水蜡烛、水芹、水葱、泽泻、灯芯草、水蓼、水莎草等. 著名景点:丹霞地貌、张掖湿地公园肃南马蹄寺、张掖大佛寺、张掖木塔寺、山丹军马场、山丹新河驿、张掖甘泉公园、张掖河西学院、张掖镇远楼、肃南康隆寺猎场、张掖2 / 19森林公园、张掖东大山、龙首山、道巷庙、甘州古塔、诸葛楼、东山寺和西武当、黑水国遗址及汉墓群、许三湾城及墓群、牍侯堡、民勤会馆。

张掖风景及相关图片(20张)张掖市名胜古迹众多,旅游资源丰富,人文景观奇特,造型各异的古建筑,构建精巧,绚丽多姿,古有"一湖山光,半城塔影,苇溪连片,古刹遍地"之美景。

有大佛寺、西来寺、土塔、镇远楼、山西会馆、明粮仓等古代建筑,黑水国遗址、汉墓群、古城墙、长城烽燧等历史足迹;还有甘泉公园、沙漠公园、黑河山庄、大野口自然风景区等融南国秀色与塞外风光为一体的绚丽的自然景观。

其中,隋代木塔、明代镇远楼、黑水国遗址等古迹享誉中外,特别是保存完整的西夏大佛寺,以其精湛的建筑艺术和现存全国最大的室内卧佛名扬海内外,大佛寺卧佛身长35米,为全国室内卧佛之最,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市博物馆馆藏《大明三藏圣教北藏》为目前国内保存最为完整的明代官版初刻初印佛经。

其中600卷《大般若波罗密多经》,用泥金书写绘制而成,历史、艺术价值较高,有"张掖金经、国之魂宝"之美誉。

市中心镇远楼造型雄伟、比例协调,可与西安钟楼媲美;高32.8米的隋代九层木塔,结构精巧、蔚伟壮观,历来被视为古城之象征。

张掖主要旅游景点:马蹄寺·大佛寺·张掖·木塔寺·张掖丹霞地貌丹军马场·山丹新河驿·甘泉公园·河西学院·镇远楼·肃南康隆寺猎场·张掖市森林公园·东大山·龙首山·道巷庙·甘州古塔·诸葛3 / 19楼·东山寺和西武当·黑水国遗址及汉墓群·许三湾城及墓群·牍侯堡·民勤会馆。

著名的旅游区:山丹军马场闻名遐迩,构画出独具西部特色的绚丽画卷,它位于张掖地区山丹县南55公里处的祁连山区大马营草场,是目前世界上历史最悠久,亚洲规模最大,世界第二大马场。

横贯东西的祁连山,既是甘肃、青海两省的界山,又是蕴涵甘肃河西丝路谷地湿润气候的天然屏障。

每年7-8月间沿国道227线一带的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民乐县、山丹县、山丹军马场和青海省祁连县、门源县,百万亩油菜花一望无垠,构成一幅金辉飘香的诗意画卷. 山丹军马场地势平坦,水草丰茂,夏季绿草如茵,冬季一片金黄,是马匹繁衍、生长的理想场所。

早在三千多年前,这里就已养马。

自西汉以来,这里以当地蒙古马为基础,又引进了各种西域良马,杂交培育出的山丹马驰名天下,这里遂成为历代皇家军马养殖基地,经久不衰。

山丹马体形匀称,粗壮结实,雄健膘悍,耐粗饲,适应性良好,速度和持久力俱优,是驮、乘用的良骥,目前共有一万多匹马,游客到大马营后,继续东行50公里到军马场一游,可举行骑马旅游、野营,参观赛马或马术表演,并游览自然风景名胜。

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中段的张掖市,古为河西四郡之一张掖郡,取“断匈奴之臂,张中国之掖(腋)”之意。

张掖,在中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的滋润下,孕育了广袤的绿洲,方才孕育了河西走廊文化。

境内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有着美不胜收的原生态城市湿地,气势磅礴的彩色丹霞地貌,西北最美的油菜花海,亚洲最大的万匹军马驰骋,独4 / 19特裕固族风情,祁连山旷野风光,戈壁滩冰川奇峰。

雪景、冰山、林海、草地、湖泊、碧水、沙砾相映成趣,既具有南国风韵,又具有塞上风情,所以有“不望祁连山顶雪,错将张掖当江南”这样的佳句。

据说,西方旅行家马可·波罗曾痴情在此住了20xx年;如今,中国作家陈运和也采风到此呆了一日。

发现了鲜为人知的地貌景观——被美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世界10大神奇地理奇观”之一的丹霞地貌张掖祁连山丹霞地貌群.张掖丹霞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中国最美的七大丹霞地貌景观之一。

西部最美的平山湖丹霞,作为张掖丹霞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精华地带,素有大西北的“张家界”之称。

迄今已发现的丹霞地貌群坐落于祁连山北麓,以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白银乡为中心,东经99°30’~100°20’、北纬38°;40’~39°10’之间,海拔高度在20xx米至3800米之间,东西长约40公里,南北宽约5~10公里,分布面积在300多平方公里以上。

数以千计的悬崖山峦全部呈现出鲜艳的丹红色和红褐色,相互映衬各显其神,展示出“色如渥丹,灿若明霞”的奇妙风采,把祁连山雕琢得奇峰突起,峻岭横生,五彩斑斓,当地少数民族把这种奇特的山景称为“阿兰拉格达”(意为红色的山)。

张掖祁连山丹霞地貌群张掖丹霞地貌位于临泽倪家营南台子村,距张掖市40公里。

在方圆一百平方山地丘陵地带,有造型奇特,色彩斑谰,气势磅礴的丹霞地貌。

丹霞是指红色砂砾岩经长期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形成的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奇岩怪石。

这里的丹霞地貌发育于距今约200万年5 / 19的前侏罗纪至第三纪。

张掖丹霞地貌分布广阔,场面壮观,造型奇特,色彩艳丽,是我国干旱地区最典型和面积最大的丹霞地貌景观,具有很高的科考价值和旅游观赏价值。

张掖的丹霞地貌集中分布在临泽、肃南两县境内,面积达300多平方公里以上,是中国丹霞地貌发育最大最好、地貌造型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层级错落交替、岩壁陡峭、气势磅礴、形态丰富、色彩班斓而称奇,有七彩峡、七彩塔、七彩屏、七彩练、七彩湖、七彩大扇贝、火海、刀山等奇妙景观。

特色小吃张掖的小吃较有名,比如搓鱼子、拉条子、臊面、酿皮、炒炮、揪面片、鱼儿粉等本地小吃,诸如兰州拉西北大菜面、,焖羊肉、羊肉焖卷子、鸡肉焖卷子、新疆烤羊肉串、四川麻辣烫、陕西肉夹馍到处是,且在保持传统口味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张掖特色,回味无穷。

除此之外,张掖的豆腐脑、灰豆汤、醪糟、马场酸奶等特色饮品,也是张掖人民的最爱。

在张掖,只要是席宴,都会上一道特别的名为“西北大菜”的菜肴,香香的扣肉下是一个个象征吉祥意义的肉丸子和豆腐丸子,旁边点缀着嫩香的炒鸡蛋和木耳以及翠绿的青菜,美味无比。

还有张掖的卤肉,卤鸡爪等各种卤味,张掖的凉粉,鱼儿粉等小吃,都会让人在这个城市流连忘返。

由于地处西北,光照充足,使得这里的瓜果多而且甜,每年夏秋两季整车的瓜果被运往外地,为张掖人增加了收入。

张掖最有名的要数葡萄酒了,由于张掖的纬度和法国极为相似,具有和法国一样的酿制葡萄酒的自6 / 19然条件,而且张掖的葡萄酒历史也是比较悠久的,名诗佳句"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说的就是古代的敦煌。

如今有滨河集团、国风葡萄酒公司的干红葡萄酒已经成为国宴红酒,甘肃祁连葡萄酒业的冰白葡萄酒也获得世界级大奖,是我国冰白葡萄酒的旗帜。

最新的甘肃大佛寺导游词范文(三)张掖大佛寺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甘肃省张掖城西南隅,是丝绸之路上的一处重要名胜古迹群,它又是历史文化名城金张掖的标志性建筑。

景区对外开放的景点有建于西夏的大佛寺、隋代的万寿木塔、明代的弥陀千佛塔、钟鼓楼以及名扬西北的清代山西会馆。

其中,大佛寺(甘州区博物馆所在地)是该景区的主要组成部分,为西北内陆久负盛名的佛教寺院,素称"塞上名刹,佛国胜境"。

寺内古建林立,古树参天,碧草成荫,环境优美。

这里有全国仅见的西夏少数民族宗教殿堂,亚洲最大的室内泥塑卧佛,世所罕见的明代手书金经,还有数以千计的馆藏精品文物。

在历史上大佛寺又是与西夏、元朝王室有密切关系的古刹之一。

据记载:?V信佛教的西夏太后常到大佛寺居住。

元世祖忽必烈和元顺帝妥欢贴睦尔均出生于大佛寺。

大佛寺经国家多次拨款修葺,20xx年被国家旅游局评审为3A级景区。

今天已成为集文物收藏、陈列、展出、旅游、民族风情为一体的游览胜地。

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中外游客前来旅游观光。

寺院始建于西夏永安元年(1098年),史载西夏国师嵬在此掘出一翠瓦覆盖的卧佛而初建大佛寺。

现存建筑有大佛殿、藏经阁、土塔7 / 19三处。

大佛殿殿高33米,面阔9间,规模宏大。

殿门两侧各镶以六平方米的砖雕一块,左为“登极乐天”、“西方圣境”,右为“入三摩地”、“园演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