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增殖与肿瘤

合集下载

细胞增殖相关蛋白在肿瘤发展中的作用及其应用研究

细胞增殖相关蛋白在肿瘤发展中的作用及其应用研究

细胞增殖相关蛋白在肿瘤发展中的作用及其应用研究人类细胞是大自然最精密、最复杂的生命形态之一,肿瘤的形成也与细胞息息相关。

而细胞增殖和死亡的平衡以及蛋白的调控是细胞正常活动的基础。

细胞增殖相关蛋白对于细胞增殖调控和细胞周期的正常运转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些蛋白的表达和功能异常与许多肿瘤的发生、发展直接相关。

本文主要通过讨论细胞增殖相关蛋白的作用和应用研究来探讨肿瘤的发展及治疗。

一、细胞增殖相关蛋白的功能1、细胞增殖细胞增殖相关蛋白参与了细胞周期的控制和细胞增殖的调节。

在细胞增殖过程中,细胞需要经过G1期、S期、G2期和M期(有时还有G0期),在细胞周期中,细胞增殖相关蛋白充当了关键的调节因子。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yclin-dependent kinases, CDKs)和其辅助蛋白(Cyclins)是细胞周期控制的主导因素,二者共同参与至提高或降低细胞周期蛋白中CDK激活的门槛,从而决定细胞的生存或死亡。

2、细胞凋亡除了细胞增殖,细胞凋亡也是细胞正常活动和肿瘤发展的关键环节。

细胞凋亡也被形容为细胞自杀和程序性细胞死亡,其过程也是复杂而精密的。

为了解析细胞凋亡的过程,科学家们发现,表达在凋亡系统中的多种蛋白质在凋亡过程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受体死亡因子(Fas)、Caspases和Bcl-2家族是细胞凋亡中非常重要的分子。

二、细胞增殖相关蛋白的应用研究近年来,随着基础医学的发展和技术的更新,细胞增殖相关蛋白的应用研究不断发展。

下面,结合细胞增殖相关蛋白在肿瘤发展中的作用,对其中几项研究进展进行回顾。

1、检测细胞增殖相关蛋白对判断肿瘤的侵袭性研究表明,某些细胞增殖相关蛋白的异常表达和活性可以被检测并用于预测肿瘤的侵袭性。

比如,MMPs是促进肿瘤侵袭的重要酶类,可以分解基底膜,从而促进肿瘤的扩散。

此外,uPA和PAI-1也被认为是判断肿瘤侵袭性的标志物。

2、恶性肿瘤的复发预测在肿瘤治疗的过程中,一些肿瘤细胞可能会不断复发,并导致第二次甚至是第三次的肿瘤原发现象。

肿瘤细胞的生物学特性

肿瘤细胞的生物学特性

肿瘤细胞的生物学特性肿瘤是目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严重疾病之一,其中恶性肿瘤更是让人担忧的疾病。

肿瘤细胞是引起肿瘤发生和发展的主要元凶,了解肿瘤细胞的生物学特性能够有助于研究肿瘤的病理生理机制,有利于制定更加精准有效的治疗手段,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本文将重点讨论肿瘤细胞的生物学特性。

1. 肿瘤细胞增殖能力强细胞增殖是肿瘤细胞的最基本特征,它与正常细胞相比较,具有明显的不同。

肿瘤细胞无论是在体内还是在体外都表现出很强的细胞增殖能力,常常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形成肿瘤。

其中,癌细胞的增殖速度尤为快速。

如果不及时进行有效的治疗,癌细胞很可能发生快速扩散,危及身体其他部位,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2. 肿瘤细胞具有转移能力肿瘤细胞具有转移能力是导致肿瘤治疗难度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

肿瘤细胞通过改变自身细胞表面蛋白质及细胞骨架结构来获得浸润和转移能力,从而穿过屏障性结构,如血管壁等,进入血液或淋巴系统,将肿瘤细胞传播到身体其他部位。

这就是为什么肿瘤病人需要进行手术切除肿瘤,并辅以化疗和放疗,以防止肿瘤细胞转移。

3. 肿瘤细胞基因突变频繁肿瘤细胞的DNA损伤修复机制失效或受到损伤,从而导致基因变异或重排,这是肿瘤细胞突变的主要原因。

基因突变会导致细胞失去正常的生长调控,使得肿瘤细胞可以不依赖外部信号,而使用自身信号进行细胞增殖和转移,从而形成肿瘤。

此外,突变后的肿瘤细胞还容易对药物进行适应和耐药,这也是化疗效果不理想的主要原因。

4. 肿瘤细胞免疫逃避肿瘤细胞的免疫逃避是指肿瘤细胞在生长过程中,通过调节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使得免疫系统无法识别和攻击肿瘤细胞。

肿瘤细胞通过表达一系列的炎症因子和免疫抑制因子,抑制免疫系统的攻击能力,使其不能有效清除肿瘤细胞,从而导致肿瘤的恶化。

5. 肿瘤细胞多样性强肿瘤细胞有着很强的异质性和多样性,这是导致肿瘤难以治疗的主要原因之一。

同一种肿瘤中不同细胞群体之间存在着不同的表型、生长速度和转移能力。

恶性肿瘤的细胞周期与细胞增殖调控

恶性肿瘤的细胞周期与细胞增殖调控

恶性肿瘤的细胞周期与细胞增殖调控恶性肿瘤是由体内异常增殖、分化和凋亡的细胞所组成,具有侵袭性和转移性的特点。

细胞周期和细胞增殖调控是恶性肿瘤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本文将从细胞周期的调控机制、与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以及细胞增殖调控的相关信号通路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细胞周期的调控细胞周期是指细胞从一个有丝分裂开始,经历细胞间期、有丝分裂前期、有丝分裂中期、有丝分裂后期等一系列有序的生长、复制和分裂过程。

细胞周期的调控主要由细胞周期蛋白激酶(cyclin-dependent kinases,CDKs)和细胞周期蛋白(cyclins)等调节因子共同完成。

1. G1期和G1/S转变在细胞周期的G1期,细胞进行正常的生长和代谢活动。

G1期结束时,细胞需要进入S期进行DNA复制,这一过程叫做G1/S转变。

G1/S转变主要受到细胞周期蛋白D(cyclin D)和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6(CDK4/6)的调控。

2. S期S期是细胞周期中的DNA复制过程,细胞进行DNA的完整复制。

这一过程主要受到细胞周期蛋白E(cyclin E)和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2(CDK2)的调控。

3. G2期和G2/M转变在细胞周期的G2期,细胞完成了DNA的复制,准备进入有丝分裂。

G2/M转变主要受到细胞周期蛋白A(cyclin A)和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1(CDK1)的调控。

4. 有丝分裂有丝分裂是细胞周期中最重要的过程之一,分为有丝分裂前期、有丝分裂中期和有丝分裂后期。

这一过程主要受到细胞周期蛋白B(cyclinB)和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1(CDK1)的调控。

二、细胞周期与恶性肿瘤恶性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与细胞周期的异常调控密切相关。

细胞周期蛋白和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的过度表达或下调会导致细胞周期紊乱,进而引发肿瘤的发生。

例如,细胞周期蛋白D和CDK4/6的过度表达会促使细胞持续处于增殖状态,从而导致细胞不受调控地增殖和分裂,形成肿瘤。

细胞增殖与凋亡在肿瘤发生中的作用机制

细胞增殖与凋亡在肿瘤发生中的作用机制

细胞增殖与凋亡在肿瘤发生中的作用机制肿瘤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其发生机制复杂,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其中,细胞增殖与凋亡是肿瘤发生过程中最为关键的机制之一。

本文将深入探讨细胞增殖与凋亡在肿瘤发生中的作用机制。

一、细胞增殖的基本原理细胞增殖是细胞分裂和生长的过程,是细胞生命活动中最基本的过程之一。

在正常情况下,细胞增殖受到严格的控制,以保证细胞的数量和质量都符合机体需要。

当机体需要大量细胞时,细胞增殖会增加,反之则会减少。

细胞增殖主要由两个过程组成:DNA复制和细胞分裂。

在DNA复制过程中,细胞会将其自身的DNA复制一份,从而增加DNA的数量。

而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会将复制过后的DNA 平分到两个细胞之间,形成两个新的细胞。

在细胞增殖过程中,有许多因素可以影响细胞的增殖速度,如细胞因子、生长因子等。

这些因素可以通过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从而促进或抑制细胞增殖。

二、细胞增殖与肿瘤发生在肿瘤发生中,细胞增殖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过程。

肿瘤细胞的特点之一是快速的增殖速度。

这种快速增殖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

首先,癌细胞的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水平往往异常高。

这些物质可以刺激癌细胞的增殖,从而导致肿瘤的快速发展。

其次,癌细胞的染色体异常往往会导致基因的突变或失控,从而导致细胞增殖不受正常的调控。

此外,癌细胞的生存环境和正常细胞也有所不同。

癌细胞常常处于低氧、高酸、高温、高压等极端的环境下,这些状况会通过多种方式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

三、细胞凋亡的基本原理细胞凋亡是一种自我调控的程序化细胞死亡过程,通常用于清除机体中不需要的或有害的细胞。

细胞凋亡的过程是高度规范的。

首先,细胞会通过外部和内部信号检测到自身存在问题。

然后,它会通过一系列反应,包括增强自我消化和压制自我生长等,最终导致自身死亡。

在细胞凋亡过程中,有两条主要的信号通路:内源性途径和外源性途径。

内源性途径是由于细胞内部的某些问题而引起的,如DNA损伤等。

外源性途径通常是由于外部信号引起的,如细胞因子的缺失、外部化学物质的刺激等。

细胞增殖与癌症发生的机制解析

细胞增殖与癌症发生的机制解析

细胞增殖与癌症发生的机制解析细胞增殖是维持生命的基本过程,它在正常生理条件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细胞增殖异常可能导致癌症的发生。

癌症作为一种严重的疾病,其发生机制一直备受科学家们的关注。

本文将探讨细胞增殖与癌症发生之间的机制,并解析其中的关键因素。

一、DNA损伤和修复细胞中的DNA损伤是癌症发生的主要因素之一。

DNA可以受到放射线、化学物质或内源性损伤因素的影响而发生损伤。

当DNA损伤发生时,细胞会启动一系列修复机制来保护基因组的完整性。

然而,如果DNA损伤无法及时或有效地修复,细胞的遗传信息可能会遭到破坏,导致细胞增殖异常和癌症的发生。

二、细胞周期调控细胞周期是细胞增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调控机制。

正常情况下,细胞会按照精确的时间表进行细胞周期的转换,确保细胞的正常生长和分裂。

然而,在癌症细胞中,细胞周期的调控机制常常失控,导致细胞过度增殖。

这可能是由于细胞周期调控基因的突变或功能异常引起的。

三、细胞凋亡的失衡细胞凋亡是一种重要的细胞死亡方式,它具有保护机体免受异常细胞增殖的作用。

在正常情况下,细胞凋亡可以通过激活凋亡信号通路来实现。

然而,在癌症细胞中,细胞凋亡常常失调,导致异常细胞的积累。

这可能是由于凋亡调控基因的突变或功能异常引起的。

四、肿瘤抑制基因的异常肿瘤抑制基因是一类在维持细胞正常功能和限制细胞增殖方面起重要作用的基因。

这些基因可以抑制肿瘤的发生和发展。

然而,在某些情况下,肿瘤抑制基因的功能可能受到突变或体内因素的抑制,导致细胞增殖异常和癌症的发生。

五、肿瘤促进基因的异常与肿瘤抑制基因相反,肿瘤促进基因能够促进细胞增殖和癌症的发生。

这些基因的突变或过度表达可以导致细胞增殖的异常,从而导致癌症的发生。

六、肿瘤微环境的影响肿瘤微环境是指肿瘤周围的细胞、组织和血管等因素的集合。

肿瘤微环境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影响细胞增殖和癌症的发生。

例如,肿瘤微环境中的低氧环境会促进肿瘤的发展,同时还可以通过改变细胞生长因子的表达和分泌来影响细胞增殖。

细胞增殖与肿瘤形成的关系研究

细胞增殖与肿瘤形成的关系研究

细胞增殖与肿瘤形成的关系研究肿瘤是当今世界上的一大难题,每年都有数百万的人因肿瘤而失去生命。

那么肿瘤是如何形成的呢?这就不得不提到细胞增殖与肿瘤形成的关系。

细胞增殖是指细胞数目的增加,包括细胞分裂和细胞增大两个方面。

细胞在分裂过程中,复制DNA之后,将复制的DNA分配给两个新的“女”细胞。

细胞增殖是维持人体正常生长和修复组织损伤的基本生理过程。

然而,当细胞增殖出现异常时,就会产生肿瘤。

肿瘤形成是由于某些细胞发生突变或变异,导致细胞增殖过程无法受到正常的调控,随之产生的细胞会无限制地增生并形成肿瘤。

因此,研究细胞增殖与肿瘤形成的关系对肿瘤的预防、治疗和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发现,细胞增殖过程中的许多信号通路与肿瘤的形成密切相关。

其中最重要的一个信号通路就是p53通路。

p53蛋白是一种肿瘤抑制基因,它能够控制细胞周期的进程、防止DNA损伤的积累、调节凋亡和细胞稳态等多个方面。

当细胞DNA受损时,p53蛋白会诱导细胞周期停滞、保护DNA的稳定以及促进细胞凋亡等,以维持正常的生理状态。

而当p53蛋白缺失或功能异常时,就会导致细胞增殖失控,甚至诱发恶性肿瘤。

另外,各种细胞因子、受体、细胞信号传导通路也是影响细胞增殖与肿瘤形成的重要因素。

细胞因子是一种促进或抑制细胞增殖的信号分子,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细胞增殖行为。

例如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和表皮生长因子(EGF)等因子,它们可以刺激细胞增殖和扩散,进而促进肿瘤的形成。

同时,细胞表面的受体与细胞内的信号通路也可以调控细胞增殖过程。

例如EGF受体会介导肿瘤细胞进程,而前列腺素受体则能够抑制白血病细胞的增殖。

也许你会问,细胞增殖并不总是会形成恶性肿瘤,究竟是什么因素决定肿瘤的形成呢?这与细胞凋亡有关。

细胞凋亡是一种程序性死亡的过程,当细胞受到内外部不良刺激时,会启动凋亡途径以保证身体的整体健康。

而如果细胞凋亡途径受到抑制或损伤时,就会导致细胞无法执行正常的凋亡程序,从而促进恶性肿瘤的发生。

细胞生物学与肿瘤发生

细胞生物学与肿瘤发生

细胞生物学与肿瘤发生细胞生物学是探究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细胞的一门学科,而肿瘤则是一种疾病,是机体细胞异常增生所带来的结果。

细胞生物学与肿瘤发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本文将从细胞生物学的角度,探讨肿瘤的发生及其与细胞生物学之间的关系。

一、细胞增殖及其调控细胞增殖是细胞生物学中的重要过程,细胞增殖主要由两个过程组成:DNA复制和细胞分裂。

在正常情况下,新形成的细胞代替老旧的或因定期维护而死亡的细胞,从而保持器官和组织的健康运转。

但是,细胞增殖是非常复杂的过程,其中的许多步骤需要受到调控。

许多胚胎发育或组织修复、再生的过程,都需要密切控制。

这种控制可通过许多不同机制来完成,包括细胞周期调控、凋亡等,其中细胞周期是细胞分裂过程中最重要的控制机制之一。

细胞周期是指一个细胞从一个分裂周期的开始,到下一个分裂周期开始的这一过程。

细胞周期分为四个阶段:G1期、S期、G2期以及M期。

这些阶段按照特定顺序发生,每个阶段的开始和结束与不同的细胞周期调控机制有关,包括多种信号通路、转录因子、抑制因子等。

例如,p53和pRb等基因的活化和静默,会对细胞周期的进程产生影响。

二、肿瘤的起源肿瘤是机体内某些细胞所引起的异常增生现象,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

肿瘤的起源一般有两种常见的途径:1.细胞自身的DNA损伤,如紫外光、化学物质、电离辐射等所致的损伤,以及内源性损伤(如代谢失调、热休克等);2.遗传突变,包括点突变、结构变异和染色体失调等。

DNA损伤或遗传缺陷,可能导致细胞周期失控。

这样,细胞就可能会在正常的生长调控机制下失去控制,继续分裂或不死,并形成肿瘤。

在一定程度上,肿瘤的发展与细胞周期失控的根源有关。

三、细胞周期失控与肿瘤在正常情况下,细胞接受多种信号调控,包括生长因子的刺激、凋亡信号的抑制、负细胞循环调控基因的状态及其他因素的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细胞周期会正常进行。

然而,在某些情况下,这种正常调控可能会被破坏,导致细胞失去了自我控制的能力。

细胞增殖与肿瘤形成的关系

细胞增殖与肿瘤形成的关系

细胞增殖与肿瘤形成的关系在生物学中,细胞增殖是细胞生长和繁殖的过程,也是维持生命的基础。

正常情况下,细胞增殖是通过细胞周期进行控制的。

然而,当细胞周期发生异常,细胞的增殖与分化将失衡,这便可能导致肿瘤的形成。

细胞增殖是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过程,它的过程是被细胞周期所调控。

细胞周期通常被分为四个阶段:G1期、S期、G2期和M 期。

在G1期,细胞开始进入细胞分裂的准备阶段。

在S期,DNA会被复制。

在G2期,细胞继续生长并进一步准备分裂。

在M期,细胞取分为两个子细胞。

这一过程是非常复杂的,需要许多不同的蛋白质和酶参与。

正常细胞增殖的过程是受到复杂的调控的,其中有许多负责控制细胞周期的蛋白质和酶。

其中一些蛋白质可以充当抑制剂,防止细胞过度增殖。

而当这些调节系统出现了一些不正常的情况,例如突变、功能失常和代谢紊乱,就可能导致细胞增殖逃脱控制,而形成肿瘤。

肿瘤是由一群发生突变的细胞组成的,这些细胞失去了正常细胞增殖调控的控制。

这些突变的细胞分裂不断地并迅速增长,堆积在一起形成肿块,最终演化为癌症。

在大多数情况下,突变的细胞逐渐失去其技能和功能,丧失了正常分化所需的特定蛋白质和功能。

这会导致肿瘤细胞分化的能力降低,细胞越来越不可控制,从而形成肿瘤。

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有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别。

正常细胞具有自限制性,它们最终停止分裂和增长,并通常服从正常组织结构的规则。

而肿瘤细胞完全不同,它们失去了自限制性,继续不断地分裂和增长,并失去了对邻近细胞和结构的控制。

因此,在体内出现肿瘤时,它不仅能够侵入身体的邻近组织和器官,而且还能通过血液和淋巴系统传播到整个身体其他部位,形成远处的转移。

总之,细胞增殖与正常生理过程密切相关,而肿瘤则是细胞增殖不正常的后果。

肿瘤的形成通常由多种不同的原因造成,其中包括遗传、环境和生活方式选择等。

因此,为预防肿瘤的发生,需要采取科学的生活方式,注意饮食和锻炼,避免长期暴露在危险的环境中,同时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潜在问题,防止疾病进一步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良性腫瘤癌症
腸鏡檢查發現息肉
發展過程極其緩慢: 10-35年
癌細胞入侵周圍肌肉層
Molecular Biology of the Cell (Garland Science 2008)
3)大腸癌的分子生物學基礎
正常上皮細胞
早期良性腫瘤
晚期良性腫瘤
癌症晚期
上皮細胞增生
中期良性腫瘤
癌症
Molecular Biology of the Cell (Garland Science 2008)
癌症的治療
抗癌療法的基本原理: DNA損傷
正常細胞
DNA損傷 癌細胞
細胞死亡 細胞死亡
癌症治療的困難
1)極難清除所有已轉移的癌細胞 2) 癌細胞會發展出抗藥性
癌症治療的新手段
1)整體目標是發展出強效並具有高度特異性的消滅癌細胞的藥 物或抗體療法,例如通過藥物降低特定癌細胞中過量表達的蛋白 來殺傷癌細胞 2)通過破壞向腫瘤供血的血管來「餓死」癌細胞 3)發明特定攻擊原癌基因的化學小分子藥物
放射治療 Radiotherapy
• 放療 / 電療 • 高能量輻射破壞癌細胞 • 輔助化療加強療效 • 清除手術後殘餘癌細胞 • 紓緩治療 • 強度調控放療
• 科學界正積極地研究癌細胞轉移的分子機理 • 癌細胞轉移的過程:1)脫離原位腫瘤 2)穿透血管或淋巴管壁 3)通
過血液或淋巴循環系統轉移 4)脫離血管或淋巴管 5)在新的體內位置 過度增殖
3)癌症的細胞分子生物學基礎
癌症是由於體細胞基因變異並經過自然選擇而發展出來的疾病
• 為了理解不同癌症的發生機理,科學家正在鑑定不同種類癌細胞中 的變異的基因
Courtesy of Gary Carlson
兒童癌症
• 其中一個可致兒童死亡的主要原因 • 並非不治之症,治愈機會逹七成
兒童與成人癌症的分別
成人癌症
大腸癌、肺癌、乳癌、 肝癌
• 預後較樂觀 • 承受治療的能力較強 • 要考慮長遠副作用 • 兒童及家人的心理因素
兒童癌症 白血病、腦癌、淋巴瘤
問:「兒童癌症常見嗎?」
細胞增殖與腫瘤
符傳孩博士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 生物化學系助理教授
講座要點: 1) 甚麼是癌症? 2) 癌症的發生和發展 3) 癌症的細胞分子生物學基礎 4) 致癌因素 5) 癌症的防治
1) 甚麼是癌症?
人體細胞:生命活動的最小單元
Molecular Biology of the Cell (Garland Science 2008)
• 每年約 150 例 • 每 8000 個兒童 (0-18歲) 有 1 例
• 約一半的個案發生在 4 歲或以前 • 男女比例相若
香港兒童癌症新症的種類分佈
腎臟腫瘤
視網膜母細胞瘤
其他 肝臟腫瘤
生殖細胞腫瘤
軟組織肉瘤
白血病
骨癌
周邊神經系統腫 瘤
淋巴瘤
腦癌
香港兒童血液及腫瘤科學會資料
兒童癌症的成因
• 大多成因不明 •遺傳因素 – 唐氏綜合症、視網膜母細胞癌 • 先天免疫不全 •病毒感染 – EB 病毒
人體成纖維細胞 (顯微鏡圖片)
Molecular Biology of the Cell (Garland Science 2008)
細胞分裂、增殖和增殖失控
Molecular Biology of the Cell (Garland Science 2008)
腫瘤:
• 腫瘤是由細胞增殖異常聚集 而形成的腫塊
• 通常癌症由基因變異造成 • 一個基因變異不足以導致癌症 • 癌症的發展過程包括多輪持續
的基因變異和自然選擇 • 癌症的發展過程緩慢
Molecular Biology of the Cell (Garland Science 2008)
癌細胞的轉移
Molecular Biology of the Cell (Garland Science 2008)
a. 原癌基因 b. 腫瘤抑制基因
原癌基因
研究發現許多的原癌基因 和腫瘤抑制基因參與調控 細胞分裂、增殖、凋亡、 遷移
腫瘤抑制基因
Molecular Biology of the Cell (Garland Science 2008)
3)大腸癌的分子生物學基礎
在美國,大腸癌導致每年~60,000宗死亡個案
兒童癌症的病徵
•於嬰兒或幼童較難察覺 •視乎腫瘤類別有所不同
兒童癌症的病徵
•持續發熱 •面色蒼白 •容易出血 •體重下降
•頭痛及反覆嘔吐 •步履不穩 •腹脹 •黃疸
診斷兒童癌症
• 血液檢查 •放射掃描 (照鏡) - X光、 電腦掃描、磁力共振、 同位素掃描 • 活組織檢查
骨髓檢查
• 抽骨髓
盆骨
腰椎穿刺
• 身體上的腫塊不一定是腫瘤
1) 甚麼是癌症?
• 良性腫瘤:異常增殖的細胞在原發生位置聚
集成團,不具有遷染性
• 惡性腫瘤(癌症):異常增殖的細胞獲
得遷染其周圍組織的能力
Molecular Biology of the Cell (Garland Science 2008)
2)癌症的發生和發展
• 大部分的癌症均起源於單個不 正常的細胞
增加癌症認識,可訪問癌症基金會 網頁:
/tc/?m=1
謝謝!
認識兒童及 青少年癌症
廖栢賢醫生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 兒童及青少年科學系臨床助理教授
問:「甚麼是癌症?」
• =惡性腫瘤
• 細胞發生變異 • 失去控制不斷分裂生長 • 入侵周邊組織 • 擴散到其他器官 – 轉移
• 腦脊液抽取
診斷兒童癌症
•癌症分期 •風險級別 •治療前身體檢查
治療兒童癌症
•目標 •提高治愈率 •減低後遺症發生的機會 •改善病童及家人的生活質素
治療兒童癌症的方法
• 化學治療 • 放射治療 • 外科手術 • 幹細胞移植
化學治療 Chemotherapy
• 化療 • 抗癌藥物 • 抑制癌細胞生長 • 數個月至兩年 • 口服、靜脈注射、肌肉注射、鞘內注射 • 多種藥物組合
4)致癌因素
有多種致癌因素。通常DNA破壞引起基因變異的因素被認為是 最關鍵的致癌因素。
1)化學致癌物:
吸煙帶來的化學物質
2)病毒:
肝炎病毒(肝癌)
:過度照射直接造成多處不可修復的
DNA損傷。
5)癌症的防治
癌症的預防:避免致癌物(吸煙)和進行體檢 癌症的治療:手術切除、抗癌藥物、化療和放療,但難以根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