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下神坛的钟表从神本到人本的钟表发展史
【六年级作文】钟表的前世今生

【六年级作文】钟表的前世今生
众所周知,我们生活中有许多的工具是我们离不开的,比如:手电筒、电灯、剪刀等,这些东西都是我们生活中常用的工具。
下面我要说的就是生活中一直存在的,却是作用不
一样的一件物品,那就是——钟表。
现在每个家庭都会有钟表,包括石英钟、机械钟、电池钟和古代西方钟表。
有很多类型,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角色,那就是看时间。
我家的钟表是妈妈结婚的时候,妈妈的陪嫁,是一个石英钟表,外形是方方正正的,
里边的时针,分针,秒针样子十分活泼,整体是黄色的。
我小时候回到家,一看表,下午
6点钟,就会准时打开电视河北频道,观看大风车节目,每天的6点都会开演最喜欢的动
画片。
7点钟就会准时新闻联播节目,想看的,不想看的都要看。
到了晚上9点以后,爸
爸妈妈就会让我去睡觉。
早上一看表,7点15就要往外跑,赶去上学。
那个时候,钟表的作用十分大。
后来,带手表很流行,家里的钟也少了。
有很多种电子手表。
把手表放在耳朵旁边,
滴答滴答。
非常好。
学生们会互相竞争。
谁的手表更好,谁的手表可以防水。
现如今,电子设备越来越多了,很多电子产品上都有时间:手机上、电视上、万年历上、汽车上……家里在墙上的钟表就成了摆设,但是,有时候还是会看它一眼,它仿佛是
记载了我的青春,他陪伴了我到现在。
钟表的过去和现在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许多便利,也是我们年轻时的记忆。
时钟的演变的几个过程

时钟的演变的几个过程时钟的演变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产物,它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和演化。
从最早的太阳时钟到现代的电子钟表,时钟的制作和精度不断提高,并逐渐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
本文将从太阳时钟、水时钟、沙漏、机械钟表和电子钟表五个方面,详细介绍时钟的演变过程。
太阳时钟是人类最早的计时工具,它利用太阳的位置来测量时间。
最早的太阳时钟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500年的古埃及,那时人们使用了一种简单的垂直柱和阴影的方法来确定时间。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开始用更复杂的结构来构建太阳时钟,如希腊人发明的日晷和罗马水时钟。
水时钟是古代人们计时的一种方法,它利用了水的流动特性。
最早的水时钟被认为是由古巴比伦人发明的,它们将水注入一个可以漏水的容器中,根据水流的速度来测量时间。
后来,古希腊和古罗马时钟制造者对水时钟进行了改进,并将其用于大型公共建筑和城市中。
水时钟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机械计时装置之一,为后来的机械钟表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沙漏是一种使用沙子流动来计时的装置,它起源于古代埃及。
沙漏由两个连通的玻璃或木制容器组成,中间有一个细小的通道,沙子从上面的容器流入到下面的容器,从而测量时间。
沙漏的精确性相对较低,但它在航海和烹饪等领域有一定的应用。
沙漏的使用时间延续到中世纪,直到机械钟表的诞生。
机械钟表是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时钟发明之一、它的出现是在14世纪的欧洲,最初使用的是机械装置和众多重锤来驱动钟表的运转。
机械钟表的制造需要高度精确的工艺和技术,因此在制造过程中经常需要钟表师傅的专业技术和知识。
17世纪,克里斯蒂安·赫伯特发明了摆轮钟,这是一种基于摆动的机械钟表制造技术。
摆轮钟的出现彻底改变了钟表的制造方法,并成为后来精确度更高的机械钟表的基础。
电子钟表的出现标志着时钟技术的新时代。
20世纪,随着现代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子钟表得以实现。
最早的电子钟表使用的是晶体管和电池作为时钟的驱动装置。
20世纪70年代,石英钟的发明使得电子钟表的准确度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钟表的发展演变

钟表的发展演变
公元1300年以前,人类主要是利用天文现象和流动物质的连续运动来计时。
例如,日晷是利用日影的方位计时;漏壶和沙漏是利用水流和沙流的流量计时。
东汉张衡制造漏水转浑天仪,用齿轮系统把浑象和计时漏壶联结起来,漏壶滴水推动浑象均匀地旋转,一天刚好转一周,这是最早出现的机械钟。
北宋元祜三年(1088)苏颂和韩公廉等创制水运仪象台,已运用了擒纵机构。
1350年,意大利的丹蒂制造出第一台结构简单的机械打点塔钟,日差为15~30分钟,指示机构只有时针;1500~1510年,德国的亨莱思首先用钢发条代替重锤,创造了用冕状轮擒纵机构的小型机械钟;1582年前后,意大利的伽利略发明了重力摆;1657年,荷兰的惠更斯把重力摆引入机械钟,创立了摆钟。
1660年英国的胡克发明游丝,并用后退式擒纵机构代替了冕状轮擒纵机构;1673年,惠更斯又将摆轮游丝组成的调速器应用在可携带的钟表上;1675年,英国的克莱门特用叉瓦装置制成最简单的锚式擒纵机构,这种机构一直沿用在简便摆锤式挂钟中。
1695年,英国的汤姆平发明工字轮擒纵机构;1715年,英国的格雷厄姆又发明了静止式擒纵机构,弥补了后退式擒纵机构的不足,为发展精密机械钟表打下了基础;1765年,英国的马奇发明自由锚式擒纵机构,即现代叉瓦式擒纵机构的前身;1728~1759年,英国的哈里森制造出高精度的标准航海钟;1775~1780年,英国的阿诺德创造出精密表用擒纵机构。
18~19世纪,钟表制造业已逐步实现工业化生产,并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20世纪,随着电子工业的迅速发展,电池驱动钟、交流电钟、电机械表、指针式石英电子钟表、数字式石英电子钟表相继问世,钟表的日差已小于0.5秒,钟表进入了微电子技术与精密机械相结合的石英化新时期。
钟表的什么时候发明的

钟表的什么时候发明的钟表是一种计时的装置,也是计量和指示时间的精密仪器。
钟表通常是以内机的大小来区别的。
那么钟表是什么时候发明的呢?接下来小编为大家介绍钟表的发明由来,一起来看看吧!钟表的历史由来原始人凭天空颜色的变化、太阳的光度来判断时间。
古埃及发现影子长度会随时间改变。
古巴比伦人6000年前发明日晷在早上计时,他们亦发现水的流动需要的时间是固定的,因此发明了水钟。
古代中国人亦有以水来计时的工具——铜壶滴漏,他们亦会用烧香计时。
将香横放,上面放上连有钢珠的绳子。
公元1300年以前,人类主要是利用天文现象和流动物质的连续运动来计时。
例如,日晷是利用日影的方位计时;漏壶和沙漏是利用水流和沙流的流量计时。
公元前140年到100年,古希腊人制造了用30至70个齿轮系统组成的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计时器。
这台仪器被称为“安提凯希拉仪”,由29个彼此咬合的铜质齿轮和多个刻度盘构成,大小与一个午餐盒相当。
它于1901年在希腊安提凯希拉岛附近一艘古代沉船上被发现,因此得名,现保存在希腊国家考古博物馆。
东汉张衡制造漏水转浑天仪,用漏壶滴水推动浑象均匀地旋转,一天刚好转一周。
北宋元祜三年(1088)苏颂和韩公廉等创制水运仪象台,已运用了擒纵机构。
1283年在英格兰的修道院出现史上首座以砝码带动的机械钟。
13世纪意大利北部的僧侣开始建立钟塔(或称钟楼),其目的是提醒人祷告的时间。
16世纪中在德国开始有桌上的钟。
那些钟只有一支针,钟面分成四部分,使时间准确至最近的15分钟。
17世纪,逐渐出现了钟摆和发条。
它运转的精度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乔万尼·德·丹第被誉为欧洲的钟表之父。
他用了16年的时间制造出一台功能齐全的钟,被称为宇宙浑天仪,它能够表示出天空中一些行星的运行轨迹,还可以对宗教节日和每天的时间有所反映,它于1364年开始被使用。
丹第制造的钟并不是欧洲的第一台钟。
据说,欧洲第一台能报时的钟是1335年于米兰制成的。
关于时钟的神话故事简短

关于时钟的神话故事简短时钟,是一个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物品。
它们像忠诚的伴侣一样,时刻提醒我们时间的流逝。
然而,你是否曾想过,时钟背后隐藏着哪些神话故事呢?让我们一起探索时钟神话的奥秘。
在古代,人们并没有便捷的时钟来告诉他们时间的流逝。
那时,人们观察自然界的变化来推测时间。
然而,有一天,一个名为Cronus的神灵诞生了。
Cronus是时间之神,他可以穿梭于过去、现在和未来。
他拥有一把巨大的镰刀,能够收割时间的种子。
每当时间经过一个周期,他就会割下一条时间的线索。
Cronus的力量在整个宇宙中传播着,直到有一天,人们利用Cronus的力量制作出了第一枚时钟。
这枚时钟被放置在城市的中心,庄严而坚定地敲打着。
这枚时钟不仅能够告诉人们时间的流逝,还传达着Cronus的力量。
每当钟声响起,人们都可以感受到时间在流逝,感受到Cronus的存在。
这枚时钟成为了城市的心脏,指引着人们的生活。
然而,时间并不总是友好的。
随着时钟的产生,人们开始感受到时间的紧迫感。
他们意识到自己的生命是有限的,只有在有限的时间内才能完成自己的梦想和目标。
于是,另一个神灵诞生了,他名叫Morpheus。
Morpheus是梦想之神,他有一种特殊的能力,可以进入人们的梦境中,引导他们去追逐自己的梦想。
Morpheus看到人们被时间所束缚,于是他决定用自己的魔法来解救他们。
他进入了城市中心的时钟,并与时间之神Cronus展开了一场较量。
两位神灵各自发动了自己的力量,时钟的指针散发出耀眼的光芒。
整个城市都沉浸在一股奇妙的氛围中,仿佛时间都停止了一般。
最终,Morpheus以他的魔法力量成功地将时间之神Cronus镇压住,时钟重新获得了平静。
然而,Morpheus并没有摧毁时钟,而是让它继续敲打着。
他对人们说:“时间是一种珍贵的礼物,它让你们能够追逐自己的梦想。
但是,不要被时间所束缚,要相信自己的梦想,追寻自己的热情。
”人们听从了Morpheus的教诲,他们开始珍惜时间,但不再被其限制。
钟表的发展历史故事

钟表的发展历史故事钟表的发展历史是一个漫长而有趣的故事,它跨越了几千年的时光,从一个简单的日晷到一个复杂的机械钟,再到现代的电子和数字钟表。
最早的钟表可以追溯到大约六千年前,当时巴比伦人发明了日晷,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来测定时刻。
在中国,最早的可靠记载是《隋书·天文志》中提到的袁充于594年发明的短影平仪,这是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来测定时刻的装置。
这些都可以被视为钟表的前身。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开始制造更精确的计时设备。
1088年,北宋的苏颂和韩公廉发明了水运仪象台,它的结构已近似于现代钟表的结构,可称为钟表的鼻祖。
14世纪初,意大利北部的僧侣建造了钟楼,这便是早期的机械式时钟,以秤锤做动力,每一小时鸣响附带的钟,自动报时,日误差为15~30分钟。
到了16世纪,意大利的伽利略建立了等时性理论,奠定了钟摆的理论基础。
随后荷兰的科学家惠更斯在1656年应用这一理论设计了钟摆,并在第二年制造成了第一个摆钟。
1675年,惠更斯又用游丝取代了原始的钟摆,形成了以发条为动力、以游丝为调速机构的小型钟,同时也为制造便于携带的袋表提供了条件。
在18世纪期间,各种各样的擒纵机构被发明出来,为袋表的进一步产生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英国人George Graham在1726年完善了工字轮擒纵机构,使得袋表机芯相对变薄。
另外,1757年左右英国人Thomas Mudge发明了叉式擒纵机构,进一步提高了袋表计时的精确度。
进入20世纪后,随着工业化生产的普及和科技进步,钟表制造业逐步实现了工业化生产。
20世纪初,石英技术开始兴起,石英晶体振荡器被用于制造更精确的电子钟表。
20世纪60年代初,随着电子技术的进步,出现了数字式电子钟表。
如今,我们已经进入了数字化时代,各种智能手表、手机等电子设备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尽管现代科技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钟表的原理仍然与最早的日晷和机械钟相同:通过测量时间来提供信息和娱乐。
钟表发展史PPT课件

05
现代钟表
技术与设计的融合
精密制造技术
现代钟表制造中,精密加工和微 机械技术的应用使得钟表更加精
准和复杂。
创新材料
新型材料如陶瓷、碳纤维和钛的应 用,不仅使钟表更轻便、耐用,还 带来了独特的设计风格。
智能化
随着智能技术的发展,现代钟表融 入了多种功能,如计时、计步、心 率监测等,满足了多元化需求。
04
工业革命时期的钟表
机械化生产
手工制作向机械化生 产的转变,提高了生 产效率,降低了生产 成本。
工厂制度的兴起,使 得钟表生产成为大规 模的工业生产活动。
精密加工技术的发展, 使得钟表零部件的制 造精度得到大幅提升。
技术创新
擒纵调速器的发明和应用,提 高了钟表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钟表机芯的改进,使得钟表的 功能更加多样化,如闹钟、秒 表、计时器等功能的出现。
钟表行业的挑战与机遇
市场竞争
全球钟表市场竞争激烈,品牌间 竞争日趋白热化。
消费者需求变化
消费者对个性化、时尚化和科技 化的追求,促使钟表品牌不断创
新。
互联网销售
互联网的普及为钟表品牌提供了 新的销售渠道,拓展了市场空间。
钟表与时尚的结合
设计师合作
钟表品牌与时尚设计师的合作,将钟表设计带入 新的潮流领域。
钟表外观的多样化
随着技术的进步,钟表的 外观设计也日趋多样化, 出现了各种形状和风格的 钟表。
钟表制作大师
亨利·德·图鲁兹
01
法国钟表大师,被誉为“现代钟表之父”,其作品对后世影响
深远。
雅各布·德·拉·吉奥基耶
02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钟表大师,其作品以精湛的工艺和复杂
度著称。
钟表的发展史

钟表之国——瑞士
四、各种各样的现代钟表
这款手表并不是腕表, 而是一种计时器。这 个项目由工程师、产 品设计师和视力障碍 者携手打造。这款手 表受美军士兵布拉德 利·施耐德的遭遇(他在 阿富汗服役期间失明) 启发设计,不仅能让 用户看到时间,还能 通过其触觉表面感受 到时间。
一款没有数字和指针的手表,时间会以可读字体显示出来。正方形 表盘包括一个由110个字母组成的均匀网格,一旦用户按了按钮, 腕表上的字母就会亮起来,然后拼出具体的时间,如“现在是7点 半。”
这块电路表用两条被分割的长条LED来显示当前时间。左边的长条 显示的是当前的“时”,而右边的长条被分为两段,其中一段显示 十位上的分钟数,另一端显示个位上的分钟数。
未来钟表的发展
我们希望未来的钟表能够根据用户自身的需要能够随 意的去改变钟表的样式、颜色等,更应该注重其实用 性、多功能性。
Thank you!
手表内置提前警告潮汐到来的技术。它会提供有关全球270个海滩 的信息,另外还有倒计时定时器和波浪计数器,当然还具有防水功 能。这款手表可是每一位冲浪者理想中的必备用品。
由于没有表针或其他正常手表的常见元件,这款表只能通过内置 LED灯告诉用户时间。对于那些寻求将配件当作手表使用的人来说, 这款手表绝对符合他们的要求。
这款手表是建筑师和设计师共同协作的成果传递的特有信息是时光飞逝所以随着每一个瞬间的流逝手表上的数字都会逐渐消这款表的屏幕上有很多杂乱漂浮的小点只有当你摇晃手表或者轻击屏幕时那些杂乱无章的点才会聚集在一起显示出当前的时间
钟表的发展史
制作人:王慧珊 李婧莹 张强 刘麟
钟表的起源
人类到底是从什么时候意识到 “时间”的呢?
20世纪初,由于战争不断 爆发,死伤不断,护士为 了掌握时间就把小袋表挂 在胸前,这时,人们已经 很注重它的实用性,要求 方便、准确、耐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走下神坛的钟表从神本到人本的钟表发展史
————————————————————————————————作者:————————————————————————————————日期:
走下神坛的钟表从神本到人本的钟表发展史-历史论文
走下神坛的钟表从神本到人本的钟表发展史
特约撰稿/陈茫
陈茫,德国凯撒旅游集团董事长,《欧洲新报》社长,著名的华人钟表收藏家
世界上第一座以“嘀嗒嘀嗒”的机械擒纵机构为标记的时钟,相传是出现在中国的宋代,由苏颂组织创制的“水运仪象台”。
在这之前,日晷、漏壶与沙漏这样的计时装置,以简单的原理,反映着当时人们同样是“原生态”的时间观念。
时钟在13世纪传人欧洲。
“钟表”在欧罗巴这块大地上落地生根,历经五六百年的演变,根须紧紧扎入人们的社会生活之中。
丹纳在《艺术哲学》中提到,要了解一件艺术品,必须正确设想它所属时代的精神和风俗概况,这是对艺术品最后的解释,也是决定一切的基本原因。
的确,每一个历史时期的文化特征都在该时期的艺术作品上反映出来,每一个历史时期的艺术作品都负载着它那个时代的时代精神和人们的理念心态。
从这一角度出发,回顾钟表发展的漫漫长路,我们发现,这一段历史,并不仅仅代表着时间测量学或精密仪器制作科技的发展,它其实也记录着人类自身思想、人类看待世界眼光的变迁。
教堂塔钟:黑暗中世纪里的“福音”
遍阅史料,便会发现欧洲最早期钟表的记录,几乎无一例外全部出自教会的手笔:1283年,欧洲首座以砝码为动力的机械钟出现于英格兰的一家修道院内;1325年,诺里奇大教堂安装大型天文钟;1344年,意大利帕多瓦的圣安东尼大教堂安装塔钟;1354年,斯特拉斯堡大教堂安装第一座钟……由此可见,在
钟表初入欧洲的十三世纪,它完全成为了当时拥有绝对强权的宗教“御用物”。
目前仍然存世的最古老塔钟,也是坐落在英国威尔士大教堂内,这座天文塔钟建于1392年,直到600多年后的今天,它的指针尚在走动。
欧洲最早期的钟,高高坐落于教堂的塔楼上,提醒着人们祷告的时间。
它们与其说是精密的时间测量仪器,不如说是宗教的辅助工具。
罗马帝国消亡后,欧洲强权统治削弱,封建割据带来频繁战争,科技启蒙还远未成形,农耕社会里人们唯一可仰仗的希望是神权。
悠悠钟声代表着上帝的声音,对作息与祈祷的指示,成了黑暗中摸索着的人们一道最为清晰、明确的指导。
可以试想这样一个场景:中世纪意大利的任何一座小镇,睥睨一切周边建筑的宏伟教堂,塔尖高耸入云。
劳作的人们一双双仰望的眼睛伴随着朗朗钟声,市井画面里一场由钟声带来的对时间神祗的礼拜,在心理上,已先于教堂里的仪式而完成。
在黑暗的中世纪,钟,也成为教会进一步加强神权精神统治的工具。
为了垄断钟表的制作技术,把人们留在黑暗和愚昧中,在斯特拉斯堡大教堂天文钟铸造完成后,大主教甚至下令将热铅灌入了钟表师的双眼。
钟表就这样在欧洲的宗教社会里,建立起满是庄严与强权色彩的意识形态之基。
文艺复兴:渐渐走下“神坛”的钟表
钟表的发展无疑可以称为人类科技持续进步的一个表征。
除了科技,人类思想的发展动力对钟表演进步伐的推动,甚至是更为重要的一个内在因素。
自14世纪初始,欧洲文艺复兴运动自意大利萌发,这之后的三百多年,艺术家们开始将关注的目光对准了人自身。
同时,16世纪上半叶经过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森然的宗教铁律也有了软化,“信徒皆祭司”的理念让每个普通人终于有了自行
与上帝沟通的权利。
这些内在的社会思潮伴随着钟表繁衍生息,到16世纪甚至更罩,随着座钟的出现,悠悠钟声再也不是专属于教会,只用来传达“上帝的声音”了,人们开始学会利用钟表自己掌握时间。
高高的教堂塔钟变成了厅堂里的座钟,这一变化象征着钟表角色从宗教工具到计时仪器的重要转变,人们与钟表的相对位置也终于由“仰视”变为了“平视”。
然而,钟表真的就此彻底步下“神坛”了吗?恐怕不尽然。
早期的“文艺复兴座钟”在德语里甚至还被称为“小塔钟”(Turmchenuhr)。
座钟模仿教堂塔钟的外形,以及钟身大量的宗教题材装饰,无一不反映出教会强加给人们的精神枷锁仍然没有打破,钟表的制作仍然被宗教的阴影笼罩着。
幸而,在此期间,人类对世界的探索也一直未停下过脚步。
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葡萄牙航海家达-伽马远航至非洲及印度西南,探险家哥伦布四次航行发现美洲。
16世纪初哥白尼的日心说成为这一时期的一种代表性思想,颠覆了人们看待世界的眼光。
葡萄牙探险家麦哲伦紧随其后,他于1519年开始的环球航行对人对世界的认识与把握有着历史性的意义。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钟表的角色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终于伴随着科技的发展与实践,慢慢褪去了神权的影响。
1530年,德国纽伦堡锁匠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只怀表——“纽伦堡鸡蛋”,状如一只鸡蛋的球形怀表实现了钟表史上的第一次“便携”,装在口袋里的“时间”随时可供把玩。
这只嘀哒作响的精密玩意被攥在手心里,这才算完成了人类对时间本身的第一次小小控制。
启蒙运动:钟表的意识形态之变
18世纪初,发端于法国的启蒙运动带来近百年的新思维潮流。
这一时期特
色鲜明的“理性主义”思维,力图以经验加理性的思考,代替盲目信仰、传统教义等非理性崇拜,使社会的知识系统得以最终独立于宗教的影响,进一步生发、加强人的现实价值及自觉意识。
在新思潮的冲击下,原来由神职人员和贵族统治的旧秩序瓦解了。
人成为科学、哲学和艺术的中心。
在这个时期,座钟终于摈弃了最初的文艺复兴味道,打破了宗教的最终禁锢,实现了进一步的平民化。
装饰题材一扫过去庄严、不可亵渎的神圣,出现了活泼、生动的生活化场景。
钟表的制造,直接接触到了生活的血脉。
做家务的主妇、作坊里的手工业者形象开始出现在钟表的基座上,成为一种时尚。
从这个角度出发,将各个时期的钟表作一个对比,就外形而言,这也直接反映出钟表的一个社会化历程。
至此,钟表完成了一个“古典时代”的社会发展史。
人们从仰望教堂塔顶,到平视厅堂的座钟,再到俯首端详手心里的怀表,人与钟表相对位置的变化,再生动不过地映照出人们的意识形态之变。
而时代没有停留。
凭借启蒙运动之势,自然科学的蓬勃发展,将欧洲引向了最终的现代民主社会雏形,工业革命的号角声也已隐隐吹响了。
工业革命:加速了900倍的时间
18世纪中叶,随着蒸汽机的发明,欧洲至美国的工业革命再次引燃了一场广泛的世界变革。
在这场以机器批量化生产为特征的变革中,钟表生产也改换了面目。
在此之前,欧洲制表中心的瑞士仍一直是家庭小作坊式的手工生产。
每只表的零件都需单独调整适配,无法批量生产。
随着机器生产的加入,零件加工工艺精度提高,大量精密流水线开动,钟表生产面临了一次最大的变革。
钟表工业化生产的开端在欧洲可以以欧米茄的“19令”机芯生产为代表。
19世纪末,继美国Waltham公司的工业化生产之后,瑞士路易制表家族进行
了产业改革,放弃了旧式的装配系统,引入更精密、更先进的机械及技术,采用标准化生产方式,生产统一规格零件,引进新式分工系统装配。
由此,钟表零件的规格化提供了流水线生产、分工装配的前提。
随着产量的大幅增加,钟表在“平民化”之后,再一次完成了它的“普及化”。
今天,手执一只机械名表,我们津津乐道于它的品牌形象、陀飞轮技术,三问报时功能,还有月相、深水抗压,或者是嵌珠镶钻的名贵程度。
手表的飞速发展早已不甘于计时之能。
它的功能延伸至上天入地,几乎可以成为现代社会生活面貌的一个小小缩影。
同时,时间在这样的演变中,对人的社会生活也产生了新的含义。
最初的教堂钟声已成为久远的记忆。
当年的塔钟,十五分钟一响,后来的二问报时表,也多是在一刻、一小时一次报时。
对比中国古时的“时辰制”计时,时间更是成了一种田园牧歌式的写意化表达。
而到今天时钟上的分分秒秒——最终的工业文明钟表制作息,时间在表盘上加速了900倍。
今天我看身边的德国人大都随身一个小小的行事记录本:某日某时某刻需要看牙医、拜访客户、见孩子老师,或者是赶往机场。
时间如案板上的肉馅,细细碎碎切割安排得如此精细。
如果说时间是第四维度,与我们生存的空间结合成为一个立体的生命时段,那么,人对待时间的态度,也成为人本身对待生命的态度。
由此,钟表发展至这个时代,已不止是触动,而是改变了人们生活的某种基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