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辞手法:比喻

合集下载

赏析比喻修辞手法

赏析比喻修辞手法

赏析比喻修辞手法
赏析比喻修辞手法
比喻是一种修辞手法,通过将一个事物与另一个事物进行类比,从而突出某种特征或形象,使文本更加生动形象。

以下是一些使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例子:
1. 她的笑容如阳光般灿烂。

比喻中,将笑容与阳光进行类比,表达出她的笑容非常明亮和愉悦。

2. 生活是一本书,每一天都是其中的一页。

此处比喻生活为一本书,每一天都是其中的一页,强调生活中的各种经历和变化。

3. 他的眼睛像两颗明亮的星星。

这句比喻用明亮的星星来形容他的眼睛,突出了其明亮和有吸引力的特征。

4. 我们是海上的两只船,永远在同一条航线上航行。

此处比喻两个人之间的关系,使其更具浪漫和深情。

5. 她的声音如细雨般轻柔。

通过将声音与细雨进行类比,强调其柔和和温柔的特点。

总的来说,比喻修辞手法通过将一个事物与另一个事物进行类比,使文本更具形象化和生动性。

在写作中,合理运用比喻修辞手法可以使文章更加有趣并加深读者对于描述事物的理解。

五种修辞手法

五种修辞手法

五种修辞手法
1. 比喻:将两个不同的事物进行比较,以便产生新的理解和感受。

例如,“她的笑容如阳光般明亮。


2. 拟人:给非人物的事物赋予人的性质和行为。

例如,“时间悄悄地溜走。


3. 夸张:对事物的描述进行夸大,以强调其重要性或特点。

例如,“她是个世界上最美的女人。


4. 反问:用疑问句的形式表达肯定或否定的观点,以引起读者的思考和注意。

例如,“难道我们不应该为环境保护付出努力吗?”
5. 对比:将两个事物进行对比,以突出它们之间的差异或相似之处。

例如,“他的声音如同冬天的寒风,却温暖如春天的阳光。

”。

修辞手法比喻句详解与练习

修辞手法比喻句详解与练习

修辞手法——比喻一、认识比喻句比喻句就是打比方,抓住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的相似点,用一事物比作另一事物,即用形象、生动、具体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

二、了解比喻句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个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比喻词(联结本体和喻体的词):好像、仿佛、似乎等;喻体(用来作比喻的事物)。

例如:太阳像个大火球。

(本体太阳,喻体火球,喻词像)例如:她的脸红得像苹果。

本体(),比喻词(),喻体()比喻句的基本类型:明喻、暗喻、借喻(一)明喻:也叫直喻,就是直接明显地打比方。

明喻的构成方式是本体和喻体都同时出现,二者之间一般用“像、好像、好比、好似、如、比如、似、犹如、如同、仿佛、像……一样、如……似的、如……一般等比喻词作联结。

例如:“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二)暗喻,也叫“隐喻”,它们当中进行联结本体和喻体的词语用“是、成、叫、算、当、成为、等于、变成”之类的词语作为比喻词。

暗喻中的本体和喻体是“相合”的关系了。

暗喻的四种格式:1、使用喻词的暗喻。

例如:理想是一个人心中的太阳。

2、省略了喻词的暗喻。

例如:交际——架设于人与人之间的桥梁。

3、不用喻词,本喻体构成偏正关系的暗喻:(1)有“的”字的:例如:打开记忆的仓库,扬起青春的风帆。

(2)无“的”字的:例如:人生大舞台,心窗,题海等。

4、不用喻词,本喻体构成同位关系的暗喻:(1)“本体+喻体”式。

例如:祖国母亲。

(2)“喻体+本体”式。

例如:祖国的心脏北京,母校。

(三)借喻:直接借助喻体来描写事物,说明事理,表达情感。

借喻不说出本体事物,把喻体直接用在本体应该出现的地方。

例如:天上挂着一轮玉盘。

三、判别是不是比喻句比喻句必须具有两种事物作对比,但是,光具有两种事物还不能算是比喻,还必须看本体和喻体是不是两种不同类的事物。

如果是不同类的事物,那这个句子就是比喻句;如果不是两种不同类的事物作比较,那这个句子就不是比喻句;不要把句中带有“像”等词语的句子都当做比喻句。

修辞手法比喻句子(五篇)

修辞手法比喻句子(五篇)

修辞手法比喻句子(五篇)修辞手法比喻句子11、西南天边上涌起一片乌云,太阳躲进云层里,给成团的乌云镶上一道光亮耀眼的金边。

2、喇叭花开了,一大片垂下来像一条紫色的瀑布。

3、路旁开满了花儿,像一只只翩翩起舞的蝴蝶。

4、玫瑰花像美丽少女的外衣一样装饰着春天。

5、玫瑰花的茎绿油油的,上面长满了刺,可能是用来保护自己不受别人伤害的“武器”吧!6、白云一团团的如棉花,一卷一卷的如波涛,像山峰相连般地拥在那儿。

7、古榕树根如蟠龙,皮若裂岩,像个百岁老人,捋着长须。

8、银杏叶落在地上像一张巨大的黄色地毯。

9、一弯朦胧的月亮正林蝉翼般透明的云里钻出来,闪着银色的清辉。

10、夏天的雨是__,哒,哒,哒!敲打着每家没湖的房顶,那声音是多么的清脆。

11、雪白的梅花犹如亭亭玉立的少女,傲立在枝头。

12、地球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像沧海一粟一般是非常小的。

13、秋叶像一位爱跳舞的姑娘,从树上飘落下来。

14、春雨绵绵,像花针,如细丝,密密的斜织着。

15、这匹枣红马,长长的鬃毛披散着,跑起来,四只蹄子像不沾地似的。

16、可爱的玫瑰花呀,像一团团燃烧着青春的火焰,个个都是那样的红,那样的美!17、绿叶像赶早上公交车的人一样,紧密的挨着。

18、小兰穿着白色的真丝衬衣,黑色的健美裤,配上那双黑色高跟鞋,真像一位__。

19、漫山的银杏叶,远远望去就像金色的海洋。

20、他的那个驼背向上拱起,像一座小山一般。

21、秋风阵阵的吹,黄叶像雪片一样簌簌地飘落下来。

22、豆大的雨点落在了地上,溅起水花,那水花如同一个个小小的喷泉。

23、秋风一吹,吹红了柿子,吹紫了茄子,吹圆了柚子,吹弯了香蕉,把农民伯伯的嘴都吹弯了。

24、瓦蓝瓦蓝的天空里,悬着几朵乳白色的云,像风平浪静的大海上的小白帆。

25、一阵微风吹来,枫叶像一个个小铃铛发出清脆的铃声,天女散花似的落到地上。

26、夏日,榕树的树叶如一把巨大的雨伞遮出了一片珍贵的阴凉。

27、__那碧绿的叶子托着小花蕾,吐出一股股迷人的芳香,像一个害羞的姑娘。

修辞手法-比喻

修辞手法-比喻

修辞手法——比喻
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

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

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打比方的事物)。

《天山牧场》课文中的比喻句。

1、草原是这样无边的平展,就像风平浪静的海洋。

分析:用“风平浪静的海洋”来比喻“无边的草原”
2、在阳光下,那点点水泡似的蒙古包,闪烁着白光。

分析:用“点点水泡”来比喻“闪烁着白光的蒙古包”。

3、特别是那些被碧绿的草原衬托十分清楚的黄牛、花牛、白羊、红羊,在阳光下就像绣在绿色缎面上的彩色图案一样美。

分析:用“绣在绿色缎面上的彩色图案”来比喻“碧绿的草原衬托牛、羊的景色”。

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1. 对于一个人的胆怯和害怕,可以使用比喻说他是一只受到惊
吓的兔子,四肢发软,毫无反抗之力。

2. 形容一个人的行动迅速而高效,可以用比喻说他像一只灵活的猎豹,在草原上穿梭追逐猎物。

3. 形容一个团队的协作紧密,可以使用比喻说他们就像一只蜂群,共
同努力、井然有序地完成任务。

4. 形容一个人的思维敏捷,可以用比喻说他的思维宛如一支箭,迅速
击中目标。

5. 形容一个人的创造力丰富,可以使用比喻说他的头脑像一座富饶的
花园,各种奇妙的想法在其中花开豪放。

6. 形容一段爱情没有结果,可以用比喻说这段感情就像是一朵美丽却
无法触及的浮云,终究只能追随而不得。

7. 形容一个人的心情低落,可以使用比喻说他像是一艘漂泊在无边海
洋中的孤独船只,没有目标和方向。

8. 形容一个人的声音动听婉转,可以用比喻说他的声音如同一阵柔和
的春风,轻轻地吹拂着人们的心灵。

9. 形容一个人的智慧非凡,可以使用比喻说他的头脑犹如一颗璀璨的
明星,闪耀着智慧的光芒。

10. 形容一个地方安静祥和,可以用比喻说这个地方宛如一片宁静的
湖泊,清澈的水面上泛起涟漪。

六种修辞手法

六种修辞手法

修辞手法是指在文学创作、演讲和书面表达中,运用特定的语言表达技巧,以达到强调、揭示、美化、感染等艺术效果的方法。

常见的修辞手法有六种,分别是: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仗和设问。

1. 比喻:比喻是一种将两种本质上不同的事物或现象,在某一方面具有相似性的基础上,用一种事物来形象地描绘另一种事物的修辞手法。

比喻可以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使事物形象生动,增强表达效果。

2. 拟人:拟人是一种将人的思想、情感、行为等特性赋予非人类事物的修辞手法。

通过拟人,可以使非人类事物具有人的生活气息,拉近人与物的距离,增强表达的艺术性。

3. 夸张:夸张是一种通过对事物或现象的夸大事实,使其更突出、鲜明的修辞手法。

夸张可以突出事物的特点,强调某种情感,使表达更具感染力。

4. 排比:排比是一种将同类事物或相对事物依次排列,形成韵律美和节奏感的修辞手法。

排比可以使句子结构紧凑,表达鲜明,具有强烈的说服力。

5. 对仗:对仗是一种将相对的事物或现象,在词性、词义、语音、字形等方面进行对称排列的修辞手法。

对仗可以使句子和谐统一,具有形式美和韵律感。

6. 设问:设问是一种自问自答的修辞手法,通过设问引导读者或听众思考问题,强化表达效果。

设问可以激发读者的兴趣,突出问题的核心,使表达更加生动有趣。

比喻的修辞手法详解 → 比喻在修辞中的应用

比喻的修辞手法详解 → 比喻在修辞中的应用

比喻的修辞手法详解→ 比喻在修辞中的应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详解1. 比喻的定义和作用比喻是修辞手法中一种常用的表达方式,它通过将一个事物或概念与另一个具体的事物进行比较,以求达到表达或传递深层含义的目的。

比喻可以使文本更具形象感和感染力,增强读者的理解和共鸣。

2. 比喻的应用2.1 恰当的比喻恰当的比喻是指使用与所要表达的事物或概念相关联的比喻,使得比喻关系更加贴切、形象。

例如,用“火红的夕阳”来形容爱情的热烈,这样的比喻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并产生共鸣。

2.2 比喻的美化作用比喻可以通过将某种美好事物与所描述的事物进行比较,来起到美化的作用。

例如,“她像一朵盛开的花朵”这样的比喻可以使人们对她的形象产生美好的联想,增强形象的艺术性。

2.3 比喻的夸张作用比喻有时也可以通过夸张手法达到表达的目的。

通过对事物的描述进行夸张,可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增加文章的趣味性和感染力。

例如,“他是个心如蛇蝎的恶人”这样的比喻可以强调一个人的邪恶本质。

2.4 比喻的隐喻作用比喻还可以通过隐喻手法来传递一层深层的含义。

通过将一个事物与另一个事物进行比较,读者可以从比喻之中寻找隐含的意义,增加文章的哲理性和深度。

例如,“时间是一把杀猪刀”中的比喻表达了时间的无情和无可挽回的特点。

3. 比喻的注意事项3.1 避免过于生硬的比喻比喻应该使用得当,避免过于生硬和牵强。

过于生硬的比喻容易引起读者的困惑和不适,降低文章的可读性和理解性。

3.2 不可过度使用比喻比喻作为修辞手法的一种,应该掌握使用的度。

过度使用比喻会导致文章过于夸张和造作,失去真实感和可信度。

4. 结论比喻作为修辞手法的一种,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增强表达的效果。

在运用比喻时,我们需要注意比喻的恰当性、美化、夸张和隐喻作用,同时还要避免过于生硬和过度使用比喻。

只有合理运用比喻,才能使文章达到更好的艺术效果和修辞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大常见修辞手法:
①我说你猜:听老师读句子,准确猜出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1.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比喻)
2.青的草,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

(拟人)
3.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对偶)
4.爱心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阳光,使贫病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一泓出现在沙漠里的泉水,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心是一首飘荡在夜空的歌谣,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

(排比)
5.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夸张)
6.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去。

(借代)
7.难道我们不应该好好学习吗?(反问)
8.他是这个学校的学生吗?是的,他是。

(设问)
②我讲你忆:伴随老师所讲的每种修辞手法的特征,调动以前学习的记忆,巩固所学。

修辞手法一:比喻
教学目标:
一、了解比喻的特点及运用比喻的方法
二、学习运用比喻构造句子
教学设计:
通过比喻句和非比喻句的比较,认识运用比喻句的表达效果:生动,形象。

引导学生讨论了解比喻的特点及其运用比喻的方法,通过练习,学习运用比喻句。

教学内容:
1.引入比喻句
2.比喻句的定义、作用、组成
比喻句定义: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表抽象、难理解的事物。

比喻句的作用:比喻说理浅显易懂、使人易于接受;比喻状物能使概括的东西形象化,给人深刻的印象。

比喻句的组成:一般有本体、喻体、比喻词。

通常把被比的事物叫作“本体”,把拿来作比的事物叫作“喻体”,把用来联系“本体”和“喻体”的词语叫作“比喻词”。

“比喻词”有:好像、像、如同、好似等
(认识比喻句,分析比喻句的组成,分辨比喻句
例如:“孔雀那美丽的尾巴抖动着,像一把五彩洒金的大扇子。


本体:尾巴;喻体:大扇子;比喻词:像。

练习:仿照例句,标出下列比喻句中的本体、喻体和比喻词。

A.弯弯的月亮好像一条小船。

B.岁月就像一把杀猪刀。

3.了解比喻句和非比喻句的区别
(1)引导:在阅读中,我们常常碰到一些句子,句中虽然也有“像”、“好像”等词语,但不是比喻句,这些非比喻句成了迷惑我们判断真正“比喻句”的敌人。

要牢记不能将比喻词语作为判断比喻句的主要依据,主要应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比喻关系。

如:“他画的荷花就像刚从湖里摘来的一样。

”“画的荷花”和“从湖里摘来的荷花”之间只是简单的像,不是比喻。

又如:“猫头鹰的耳朵很特别,好像一对立起来的猫耳朵。

”“猫头鹰的耳朵”和“猫耳朵”之间是事实上的相像,不是比喻。

又如:“我长得像范冰冰。

”作比较,不是比喻
又如:这天阴沉沉的,像是要下雨了。

表示推测,不是比喻
而“树叶在空中飞舞,像蝴蝶一样。

”用“树叶”(本体)和“蝴蝶”(喻体)两种本质不同的事物,在“空中飞舞”的样子很相似来作比,它们之间用“像”(比喻词)来连接,此句是比喻句。

又如:我们班有很多小帅哥,像A,B 表列举,不是比喻
(2)小结:运用比喻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A.感情要鲜明
例如:
①炕沿上坐着的那个鬼子军官,两眼红红的,像刚吃过死人的野狗。

②他长着一副微黑透红的脸膛,稍高的个儿,站在那儿,像秋天田野里的一株红髙梁那样纯朴可爱。

例①写的是鬼子军官,例②写的是我们的战士,一恨一爱,感情鲜明。

B.本体和喻体之间必须是不同类的事物,而且二者之间必须有相似点。

例如:妹妹快活的好像林中的小鸟。

妹妹和小鸟是不同类的,但却有相同点:快活。

C.作喻体的事物要具体,为人所熟悉,运用比喻时力求在构思上创新。

例如: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瞌睡人的眼。

“瞌睡人的眼”是熟悉的,用来形容昏暗、微弱的灯光,十分巧妙。

D.采用什么方法能想到具有相似点的喻体?联想:通过一个事物,想到与之相类似的另一个事物。

母爱是黑夜里的一颗明星,当你不辨方向时,一束柔光指引你迈开坚定的脚步,那么从母爱为什么能想到明星呢?那这个联想是凭空来的吗?不是,这个需要我们有丰富的想象力和丰富的知识,因此我们平时多读书,多观察,多练习、多思考。

才能写出好的比喻句,给人以不同的感觉。

练习:判断下面的句子哪些是比喻句,在比喻句后面的括号里打“√”。

(1)一片片晚霞,倒映在小河里,好像开了一大朵一大朵的鸡冠花。

( )
(2)王宁长得很像他的爸爸。

( )
(3)太阳像个忠实的向导,在空中给你指点方向。

( )
(4)正桥连接着二十二孔引桥,仿佛一条钢铁巨龙卧在大江上面。

( )
(5)小草在大雨中剧烈地摇晃着,好像要折断腰似的。

( )
4. 比喻句的分类
比喻句的类型:明喻、暗喻、隐喻(借喻)
下面我们来看这几个例句:
(1)弯弯的月亮像一条小船挂在夜空当中。

明喻
(2)太阳是个忠实的向导,它在天空中给你指引方向。

暗喻:本体和喻体在形式上是相合的关系,说本体是喻体,喻词常常由表判断的词是、成为、变为这些词来充当。

(3)我抬起头,看见母亲的双鬓又添了一些银丝。

借喻:是以喻体来代替本体,本体和喻词都不出现,直接把甲(本体)说成乙(喻体)。

修辞手法二:拟人
教学目标:
一、了解拟人的特点及运用拟人的方法
二、学习运用拟人构造句子
教学内容:
1.引入拟人修辞手法
2.拟人的定义、作用、运用形式、特点
定义:就是用写人的词来写物,这种手法也叫“人格化”。

作用:可以形象地写出事物特征,使文章变得生动,使事物具有了人物的感情又容易理解。

运用形式:
①把动物拟人化。

如:海底的动物在窃窃私语。

②把植物拟人化。

如:小草在风中跳舞。

③把一般事物拟人化。

如:黄河在咆哮。

拟人句有三个特点:
①所写事物必须具有人的特点;
②不能出现比喻词;
③不能出现表示人物的词语。

断一断:判断以下句子是不是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练一练:将下列句子改成拟人句
1.水稻成熟了。

2.河水哗啦啦地流着。

3.一阵春风吹过草地。

修辞手法三:夸张
教学目标:
一、了解夸张的特点及运用夸张的方法
二、学习运用夸张构造句子
教学内容:
1.引入夸张修辞手法
【夸张句一】
云朵般大小的飞机在蓝天上火箭样飞翔。

【夸张句二】
飞机以飞碟的速度在蓝天轨道上狂奔着。

【夸张句三】
他一点胃口都没有,饭没入口,人就饱了。

【夸张句四】
我的心像刀绞一样疼。

【夸张句五】
重重如果摔一跤,几个举重队员都搬不起他,只能用起重机吊起来。

【夸张句六】
这块地方没有巴掌大,怎么能盖房子呢?
【夸张句七】
这橘子酸得我牙都快掉了。

2.夸张的定义、作用、分类
定义:为了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突出某种事物的本质特征,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对事物的某些方面着意夸大或缩小,作艺术上的渲染,这种修辞手法叫做夸张。

作用:夸张句的作用主要是深刻、生动地揭示事物的本质,增强语言的感染力,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分类:
①扩大夸张:
为了达到生动幽默效果,我们往往人为拔高事物特点,使之更高,更强,更快,更多,甚至达到排山倒海、翻天覆地的神奇效果。

我们先看《景阳冈》中夸张手法的运用:“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就像半天里起了个霹雳,震得那山冈也动了。

”课文把老虎的吼声惟妙惟肖地写出来了。

这种在古诗中我
们经常能看到它的踪迹;“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例如在《我能行》中,“我捋起袖口,将锅凑到水龙头,冲满水,然后张开“如来神掌”先给它来一招“倒转乾坤”,再来招“天昏地暗”,最后来个“荡气回肠”。

一番折腾,累得我“气喘如牛”。


②缩小夸张:
缩小夸张与扩大夸张相反,这类夸张是故意把一般事物往小处说,使之更低、更弱、更慢、更少,达到数倍缩小作用。

如“教室里静得连根针掉在地上也听得到。

”就是缩小夸张的使用。

又如毛主席在《长征》中写道:“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把五岭山、乌蒙山分别视为细浪、泥丸,藐视它的小,突出红军的高大光辉形象。

许多影视、文学作品大量地使用缩小夸张,甚至把人缩小成比蚂蚁还小的人,从而展开神奇的故事。

③超前夸张:
在时间上把后出现的事物提前一步的夸张形式。

例如,农民都说:“看见这样鲜绿的麦苗,就嗅出白面包子的香味来。


夸张句的练习:
1、考场上静得很。

2、寒风吹到脸上很疼。

3、天安门广场可大了。

4、小溪里的水清得很。

5、大海里的鱼非常多。

6、我们村口有一口古井占了村口很小一块地方。

7、花园里的花真香。

8、他十分愤怒。

修辞手法四:排比
修辞手法五:反问与设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