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心式压缩机喘振分析及解决措施
离心机喘振的解决方法

离心机喘振的解决方法
离心机是工业中常用的设备之一,但在使用中会出现一些问题,其中之一就是喘振现象。
喘振会造成设备的振动、噪音、甚至损坏,因此需要采取措施进行解决。
喘振的原因:
1.离心机叶轮或转子的不平衡或变形等问题。
2.系统的不稳定性,例如管道系统的质量不好或者管道的设计不合理,会导致气流过程中的不稳定。
3.离心机进口与出口之间的压力差异,有时候管道系统可能会堵塞导致压差增大。
解决方法:
1.增加离心机的支撑或是减小转子质量,使叶轮达到平衡状态,避免因叶轮不平衡造成的喘振。
2.管道系统质量要好,设计要合理,必要时可以加装阀门、减小管道长度、增加管道直径等方式来减少气体流动过程中的摩擦因素。
3.设置进口和出口通道,加强进出口的管道,减少管道堵塞的可能,降
低压力差。
4.调整离心机的工作条件,如调整叶轮转速、减少进口流量等方式来避免喘振。
5.安装机器振动监测仪器,及时监测离心机的工作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总之,离心机喘振是一种不可避免的现象,但是采取措施可以有效地解决喘振问题,避免设备运转中的故障和损害。
离心式压缩机喘振产生的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案

离心式压缩机喘振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方案一一离心式压缩机是工业生产中的重要设备,其具有排气量大、结构简单紧凑等优点,但也存在一些缺点如稳定工况区间较窄、容易发生喘振。
喘振给压缩机带来危害极大,为了保障压缩机稳定运行,必须应用有效的防喘振控制。
本文主要介绍了离心式压缩机喘振产生的原因,详细叙述了压缩机防喘振的意义与方法,以离心式空气压缩机为例,基于霍尼韦尔DCS系统如何实现防喘振控制。
离心式压缩机的工作原理随着我国工业的迅速发展,工业气体的需求日益增长,离心式压缩机因其优秀的性能及较大的排气量而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
在离心式压缩机中,汽轮机(或电动机)带动压缩机主轴叶轮转动,在离心力作用下,气体会被甩到工作轮后面的扩压器中去。
而在工作轮中间形成稀薄地带,前面的气体从工作轮中间的进气部分进入叶轮,由于工作轮不断旋转,气体能连续不断地被甩出去,从而保持了气压机中气体的连续流动。
气体因离心作用增加了压力,以很高的速度离开工作轮,经扩压器后速度逐渐降低,动能转变为静压能,压力增加,同时气体温度相应升高,在单级压缩不能达到压力要求的情况下,需要经过多级压缩,压缩前需要经过气体冷却器冷却,经过这种多级冷却多级压缩后,最终达到气体压缩的目的。
喘振产生的原因喘振是目前离心式压缩机容易发生的通病。
离心式压缩机的操作工况偏离设计工况导致入口流量减小,使得压缩机内部叶轮、扩压器等部件气流方向发生变化,在叶片非工作面上出现气流的旋转脱离,造成叶轮通道中气流无法通过。
该工况下,压缩机出口压力及与压缩机联合工作的管网压力会出现不稳定波动,进而使得压缩机出口气体反复倒流即“喘振”现象。
另外,压缩机的吸入气体温度发生变化时,其特性曲线也将改变,如图1、图2所示,这是压缩机在某一恒定转速情况下,因吸入气体温度变化时的一组特性曲线。
曲线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压缩机易进入喘振区。
图1离心压缩机的性能曲线图2温度对性能曲线的影响喘振现象的发生,由于气体反复倒流,会打破压缩机原有的运动平衡,导致转子的振动增大,在旋转中与定子接触摩擦,通常监控上的表现为压缩机出口的压力反复波动,轴承温度逐渐升高。
离心式压缩机喘振现象与调节方法

离心式压缩机喘振现象与调节方法一、什么是喘振喘振是离心式压缩机的一种特有的异常工作现象,归根揭底是由旋转失速引起的,气体的连续性受到破坏,其显著特征是:流量大幅度下降,压缩机出口排气量显著下降;出口压力波动较大,压力表的指针来回摆动;机组发生强烈振动并伴有间断的低沉的吼声,好像人在干咳一般。
判断是否发生喘振除了凭人的感觉以外,还可以根据仪表和运行参数配合性能曲线查出。
压缩机发生喘振的原因:由于某些原因导致压缩机入口流量减小,当减小到一定程度时,整个扩压器流道中会产生严重的旋转失速,压缩机出口压力突然下降,当与压缩机出口相连的管网的压力高于压缩机的出口压力时,管网的气流倒流回压缩机,直到管网的压力下降到比压缩机的出口压力低时,压缩机才重新开始向管网排气,此时压缩机恢复到正常状态。
当管网压力恢复到正常压力时,如果压缩机入口流量依然小于产生喘振工况的最小流量,压缩机扩压器流道中又产生严重的旋转失速,压缩机出口压力再次下降,管网压力大于压缩机排气压力,管网中的气流再次倒流回压缩机,如此不断循环,压缩机系统中产生了一种周期性的气流喘振现象,这种现象被称之为“喘振”。
二、离心式压缩机特性曲线对于一定的气体而言,在压缩机转速一定时,每一流量都对应一个压力,把不同流量下对应的每一个压力连成一条曲线,即为压缩机的性能曲线。
如图1所示,对每一种转速,都可以用一条曲线描述压缩机入口流量Q1与压缩比P2/P1的关系(P2、P1分别为压缩机出口绝对压力和入口绝对压力)。
图1为离心式压缩机特性曲线压缩机特性线是压缩机变动工况性能的图像表示,它清晰地表明了各种工况下的性能、稳定工作范围等,是操作运行、分析变工况性能的重要依据。
(1)转速一定,流量减少,压力比增加,起先增加很快,当流量减少到一定值开始,压比增加的速度放慢,有的压缩机级的特性压比随流量减少甚至还要减少。
(2)流量进一步减少,压缩机的工作会出现不稳定,气流出现脉动,振动加剧,伴随着吼叫声,这个现象称为喘振现象,这个最小流量称为喘振流量。
离心式压缩机喘振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总654期第十期2018年10月河南科技Hen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离心式压缩机喘振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刘天娇(河南协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河南开封475000)摘要:喘振是离心式压缩机的一种固有特性,对工况的稳定性有较大影响,并易造成压缩机损坏。
基于此,本文通过研究发现管网系统压力过高、吸入流量不足、操作错误、放喘振系统未投自动,都有可能造成喘振。
对此,笔者提出相应的防喘振措施。
关键词:喘振;离心式压缩机;防喘振控制中图分类号:TH4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5168(2018)28-0061-02 Cause Analysis and Prevention Measures of Centrifugal Compressor SurgeLIU Tianjiao(Henan Xiecheng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Ltd.,Kaifeng Henan475000)Abstract:Surge is an inherent characteristic of centrifugal compressor,which has a great influence on the stability of working conditions and is easy to cause damage to the compressor.Based on this,this paper found that high pressure, insufficient suction flow,wrong operation,and no automatic ventilation system could cause surge.In this regard,the author put forward corresponding anti surge measures.Keywords:surge;centrifugal compressor;anti surge control离心式压缩机是用于压缩和输送化学生产中的各种气体的重要装置,与活塞式压缩机相比,具有气量大、结构紧凑、体积小、振动小、无需中间罐、运行平衡等优点。
离心式压缩机喘振的原因分析及处理

离心式压缩机喘振的原因分析及处理摘要:离心式压缩机喘振现象的发生主要取决于管网的特性曲线和离心式压缩机的特性曲线。
本文对离心式压缩机特点、喘振现象、产生的危害、判断方法、发生原因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
关键词:压缩机;喘振;预防措施喘振是离心压缩机特有的一种现象,它是危害压缩机结构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工艺流程中应尽力避免压缩机喘振现象的出现。
根据石化企业压缩机机组现场应用反馈,机组发生喘振现象比较普遍,有些机组甚至频繁发生喘振,给企业安稳生产及经济效益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1.喘振原因喘振作为离心式压缩机运行中的一-种特殊现象,易造成气流往复强烈冲击,严重影响压缩机运行部件,是造成运行事故的主要因素。
喘振是离心式压缩机本身固有的特性,导致喘振产生的因素有两方面:内在因素是由于离心式压缩机中的气流在一定的条件下出现了“旋转脱离”这种状况:而外在因素是由于离心式压缩机管网系统的特性。
2.离心机的特点离心式压缩机是具有处理气量大、体积小、结构简单、运转平稳、维修方便等特点,应用范围广。
但由于离心机本身结构所限,仍然存在短板,在压力高、流量小的场合会发生喘振,且不能从设计上予以消除。
3.离心式压缩机喘振的危害、现象及判断3.1喘振的危害喘振是当离心式压缩机的进口流量减少至一定程度时所发生的一种非正常工况下的振动,气体流量、进出口压力出现波动,从而引起压缩机转速及工艺气在系统中产生周期性振荡现象。
喘振的危害:(1)由于气流强烈的脉动和周期性振荡,会使供气参数(压力、流量等)大幅波动,破坏了工艺系统的稳定性;(2)使压缩机叶片发生强烈振动,叶轮应力大幅增加,噪声加剧;(3)引起动静部件的摩擦与碰撞,使压缩机的轴发生弯曲变形,严重时会产生轴向窜动,使轴向推力增大,发生烧毁止推轴瓦甚至扫膛事故;(4)加剧轴承、轴瓦的磨损,破坏润滑油膜的稳定性,使轴瓦合金产生疲劳裂纹,甚至发生烧瓦抱轴等事故;(5)损坏压缩机的机械密封及轴封,使压缩机效率降低,同时由于密封的损坏会造成工艺气泄漏,极易引发火灾、爆炸等事故;(6)影响驱动机的正常运转,干扰操作人员的正常操作,使一些仪表、仪器的测量准确性降低甚至损坏。
离心式压缩机喘振现象与调节方法

离心式压缩机喘振现象与调节方法一、什么是喘振喘振是离心式压缩机的一种特有的异常工作现象,归根揭底是由旋转失速引起的,气体的连续性受到破坏,其显著特征是:流量大幅度下降,压缩机出口排气量显著下降;出口压力波动较大,压力表的指针来回摆动;机组发生强烈振动并伴有间断的低沉的吼声,好像人在干咳一般。
判断是否发生喘振除了凭人的感觉以外,还可以根据仪表和运行参数配合性能曲线查出。
压缩机发生喘振的原因:由于某些原因导致压缩机入口流量减小,当减小到一定程度时,整个扩压器流道中会产生严重的旋转失速,压缩机出口压力突然下降,当与压缩机出口相连的管网的压力高于压缩机的出口压力时,管网的气流倒流回压缩机,直到管网的压力下降到比压缩机的出口压力低时,压缩机才重新开始向管网排气,此时压缩机恢复到正常状态。
当管网压力恢复到正常压力时,如果压缩机入口流量依然小于产生喘振工况的最小流量,压缩机扩压器流道中又产生严重的旋转失速,压缩机出口压力再次下降,管网压力大于压缩机排气压力,管网中的气流再次倒流回压缩机,如此不断循环,压缩机系统中产生了一种周期性的气流喘振现象,这种现象被称之为“喘振”。
二、离心式压缩机特性曲线对于一定的气体而言,在压缩机转速一定时,每一流量都对应一个压力,把不同流量下对应的每一个压力连成一条曲线,即为压缩机的性能曲线。
如图1所示,对每一种转速,都可以用一条曲线描述压缩机入口流量Q1与压缩比P2/P1的关系(P2、P1分别为压缩机出口绝对压力和入口绝对压力)。
图1为离心式压缩机特性曲线压缩机特性线是压缩机变动工况性能的图像表示,它清晰地表明了各种工况下的性能、稳定工作范围等,是操作运行、分析变工况性能的重要依据。
(1)转速一定,流量减少,压力比增加,起先增加很快,当流量减少到一定值开始,压比增加的速度放慢,有的压缩机级的特性压比随流量减少甚至还要减少。
(2)流量进一步减少,压缩机的工作会出现不稳定,气流出现脉动,振动加剧,伴随着吼叫声,这个现象称为喘振现象,这个最小流量称为喘振流量。
离心式压缩机的喘振原因与预防措施分析

离心式压缩机的喘振原因与预防措施分析摘要:离心式压缩机是通过叶轮带动气流,增大气流的速度,把气流中的能量转换成气压,从而提高气体的压强。
其优点是单级流量大,压力比高,气体介质密封效果好。
离心式压缩机具有较强的压力、流量相关性,其稳态工作区间较小,且极易产生喘振现象,为了保证离心式压缩机的安全、稳定工作,需要对喘振现象进行有效的控制。
通过对压缩机特性曲线的测试,可以得到满足特定工况的压缩机抗喘振特性曲线,该防喘振系统控制下的机组应是最安全和经济的。
关键词:预防喘振;离心式压缩机;故障分析1.离心式压缩机喘振原理离心式压缩机是一种利用叶轮高速转动来持续提高气压的转动设备。
气体压力主要是通过扩散阀和推进器来提高的。
当压缩机内的气体速度下降到一定程度时,将引起压缩机内叶轮的转动、分离,并在叶轮内产生大量的气体漩涡。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阻塞严重,会使压缩机出口的压力大大下降。
因为管网的容积很大,所以出现在管网上的气体压力快速降低的可能性很小。
一般情况下,管网内的气压比压缩机出口气压高的多,造成管网内气压回流。
直到压缩机出口的气压和管道内的气压相同,这种回流现象才会发生。
此后,在人工转动叶轮的作用下,气压逐渐上升。
在管网内气压快速升高后,气压又会逐步下降,使系统内再一次发生回流,导致系统内出现大幅的气体喘振及周期的低频现象。
这就是压缩机的喘振现象。
2.离心式压缩机喘振的影响因素2.1内部因素离心式压缩机产生喘振的内在原因有两个:一个是叶轮,另一个是介质。
如果进气体速小于规定的数值,则会使压缩机的风向发生偏移。
如果有非常大的偏离,也可能造成分离。
这时,气体将滞留于叶轮流道内,使压缩机内压下降。
但是,在工程管道中,由于背压的存在,出口的压力不会下降,从而引起气体的回流,从而补充气体的流动,最终达到正常水平。
若持续降低且补给不充分,仍然存在回流现象。
长此以往,设备内的空气将产生喘振,这就是造成离心式压缩机喘振的内部因素。
离心式压缩机喘振故障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离心式压缩机喘振故障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离心式压缩机喘振故障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摘要】本文介绍了离心式压缩机的喘振原理和喘振的形成表现形式,并结合喘振现象对压缩机的喘振故障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压缩机喘振故障的控制和预防措施。
【关键词】离心式;压缩机;喘振;故障前言喘振是离心式压缩机固有的特性,它是在一定的操作条件下,由被压缩气体的气流扰动引起的一种非正常现象。
在化工生产中为了保证压缩机的稳定运行,我们对离心式压缩机喘振原因进行了分析,并采取了相应的防范措施,最终解决了压缩机组的喘振问题,确保了机组的长周期稳定运行。
一、离心式压缩机的喘振原理喘振是离心式压缩机运行在某一工况下产生的特有现象。
离心式压缩机是一种利用叶轮的高速旋转来提高气体压力的转动设备,气体的升压过程主要在叶轮和扩压器内完成。
当压缩机内气体流量降低至某一值时,压缩机叶轮的叶道就会出现气流旋转脱离现象,旋转脱离的气流在叶道中形成气流漩涡,占据了大部分叶道,这时气流就会受到严重阻塞,致使压缩机出口压力明显下降。
管网具有一定的容积,由于管网中的气体压力不可能很快下降,于是就会出现管网中的气体压力反而大于压缩机出口压力的现象,使管网中的气体倒流,直到管网中的气体压力下降至与压缩机出口压力相同时,气体倒流才停止。
随后在旋转叶轮的作用下气体的压力升高,当气体压力大于管网压力时,气体正向流动并向管网供气。
管网中的气体压力迅速回升,气体流量又下降,系统中的气流再次出现倒流,气体在压缩机组和管网系统中反复出现正流、倒流,使整个系统发生了周期性的低频、大振幅的气流振荡现象,这种现象就称为压缩机的喘振。
喘振造成的后果非常严重,不仅降低压缩机的工作效率,使设备出现异常噪声和强烈振动,而且会损坏压缩机的轴承和密封,甚至发生转子和固定部件的碰撞,导致设备严重受损。
二、离心式压缩机喘振故障原因分析压缩机喘振本质上是因为进入压缩机的流量不足以使压缩机产生足够的压力,以至于外部系统的压力大于压缩机内部的压力,因此,产生喘振故障主要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离心式压缩机喘振分析及解决措施
摘要:论述了离心式压缩机喘振机理、影响因素、危害及判断,以及本车间气压机组发生喘振时的处理措施。
关键词:离心式压缩机喘振机理影响因素危害判断措施
0 引言
离心压缩机是速度式压缩机中的一种,由于具有排气量大,效率高,结构简单,体积小,气体不受油污染以及正常工况下运转平稳、压缩气流无脉动等特点,目前已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冶金、动力、制冷等行业。
离心压缩机的安全可靠运行对工业生产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然而,离心压缩机对气体的压力、流量、温度变化较敏感,易发生喘振。
喘振是离心压缩机固有的一种现象,具有较大的危害性,是压缩机损坏的主要诱因之一。
早在1945年于英国首先发现了离心压缩机的喘振现象并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1 离心式压缩机的喘振机理及影响因素
1.1 离心式压缩机的喘振机理离心压缩机工作的基本原理是利用高速旋转的叶轮带动气体一起旋转而产生离心力,从而将能量传递给气体,使气体压力升高,速度增大,气体获得了压力能和动能。
在叶轮后部设置有通流截面逐渐扩大的扩压元件(扩压器),从叶轮流出的高速气体在扩压器内进行降速增压,使气体的部分动能转变为压力能。
可见,离心压缩机的压缩过程主要在叶轮和扩压器内完成。
当离心压缩机的操作工况发生变动,而偏离设计工况时,如果气体流量减小则进人叶轮或扩压器流道的气流方向发生变化,气流向着叶片的凸面
(工作面)冲击,在叶片的凹面(非工作面)的前缘部分,产生很大的局部扩压度,于是在叶片非工作面上出现气流边界层分离现象,形成旋涡区,并向叶轮出口处逐渐扩大。
气量越小,则分离现象越严重,气流的分离区域就越大。
由于叶片形状和安装位置不可能完全相同及气流流过叶片时的不均匀性,使得气流的边界层分离可能先在叶轮(或叶片扩压器)的某个叶道中出现,当流量减少到一定程度,随着叶轮的连续旋转和气流的连续性,这种边界层分离现象将扩大到整个流道,而且气流分离沿着叶轮旋转的反方向扩展,以至叶道中形成气流旋涡,从叶轮外圆折回到叶轮内圆,此现象称为旋转脱离,又称为旋转失速。
发生旋转脱离时叶道中气流通不过去,级的压力突然下降,排气管内较高压力的气体便倒流回级里来。
瞬间,倒流回级中的气体补充了级流量的不足,叶轮又恢复正常工作,重
新把倒流回来的气体压出去。
这样又使级中流量减小,于是压力又突然下降,级后的压力气体又倒流回级中来,如此周而复始,在系统中产生了周期性的气流振荡现象,这种现象称为“喘振”。
2 喘振的危害及判断
2.1 喘振的危害喘振现象对压缩机十分有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喘振时由于气流强烈的脉动和周期性振荡,会使供气参数(压力、流量等)大幅度地波动,破坏了工艺系统的稳定性。
②会使叶片强烈振动,叶轮应力大大增加,噪声加剧。
③引起动静部件的摩擦与碰撞,使压缩机的轴产生弯曲变形,严重时会产生轴向窜动,碰坏叶轮。
④加剧轴承、轴颈的磨损,破坏润滑油膜的稳定性,使轴承合金
产生疲劳裂纹,甚至烧毁。
⑤损坏压缩机的级间密封及轴封,使压缩机效率降低,甚至造成爆炸、火灾等事故。
⑥影响与压缩机相连的其他设备的正常运转,于扰操作人员的正常工作,使一些测量仪表仪器准确性降低,甚至失灵。
一般机组的排气量、压力比、排气压力和气体的密度越大,发生的喘振越严重,危害越大。
2.2 喘振的判断由于喘振的危害较大,操作人员应能及时判别,压缩机的喘振一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判别:①听测压缩机出口管路气流的噪声。
当压缩机接近喘振工况时,排气管道中会发生周期性时高时低“呼哧呼哧”的噪声。
当进人喘振工况时,噪声立即大增,甚至出现爆音。
②观测压缩机出口压力和进口流量的变化。
喘振时,会出现周期性的、大幅度的脉动,从而引起测量仪表指针大幅度地摆动。
③观测压缩机的机体和轴承的振动情况。
喘振时,机体、轴承的振动振幅显著增大,机组发生强烈的振动。
3 压缩机的喘振预防及解决措施
三催化车间的气压机组是由美国DRESS-RAND公司制造的3M8-9两段压缩机和4U背压式汽轮机组成,该机组安装在公司120万吨/年催化裂化装置内,机组主要用来压缩气体、控制反应压力。
当汽轮机调速系统出现故障可导致压缩机转数急剧下降,压缩机出口压力下降,从而使管网中高压气体倒流回压缩机引起喘振。
3.1 为了防止喘振发生,在操作中应注意到:①防喘振系统未投自动的情况下,机组的操作状态必须远离喘振区,留有足够的防喘余度。
②气压机开停与调整时,必须严守“升压先升速,降速先降压”的原
则。
操作中应缓慢、均匀,多次交替完成升压和变速。
③反映、分馏岗位应努力平稳操作,控制好冷后温度,力求控制富气参数在设计范围内。
④操作中必须密切观察主蒸汽和背压蒸汽参数,发现不利趋势及时联系加以调整。
3.2 气压机不同工况下喘振现象的处理措施。
①针对低流量工况,应立即适量打开反飞动阀。
②针对出口阻塞工况,应立即适当打开出口放火炬阀。
③针对由气体参数变化出现的喘振工况,应首先打开出口放火炬消除喘振状态后,再调整操作改变气体参数。
④发生喘振工况时,气压机岗位操作员在情况判断不明的情况下,应先开出口放火炬消除喘振状态,再进行针对性处理的原则来操作。
4 结论
喘振是离心式压缩机固有的特性,具有较大的危害。
喘振现象的发生取决于管网的特性曲线和离心压缩机的特性曲线。
喘振形成的原因在于倒流与供气的周期性地交替进行。
应当结合生产实践,逐步弄清喘振的机理,掌握喘振的主要影响因素,熟悉常见的喘振实例,采取有效的防喘振控制措施,提高离心压缩机抗喘振性能和运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