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硅消泡剂的原理是什么

合集下载

乳液聚合过程加入消泡剂的原因_解释说明

乳液聚合过程加入消泡剂的原因_解释说明

乳液聚合过程加入消泡剂的原因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乳液聚合作为一种重要的聚合方法,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然而,在乳液聚合过程中,气泡的产生常常会对反应体系造成不良影响,如降低反应效率、影响产物的质量等。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许多研究者选择在乳液聚合过程中加入消泡剂。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围绕着乳液聚合过程加入消泡剂的原因展开探讨。

首先,我们将简要介绍乳液聚合的定义和原理,以及其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重要性和所面临的挑战和问题。

接下来,我们将详细阐述消泡剂的作用原理,包括其定义、分类以及在乳液聚合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和应用案例。

然后,我们将深入分析加入消泡剂的原因,并评估其带来的效果。

最后,我们将在结论部分总结乳液聚合过程加入消泡剂的原因及其重要性。

1.3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为何在乳液聚合过程中需要加入消泡剂,并解释其作用原理和效果。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合分析和整理,我们将详细说明加入消泡剂能够减少气泡对反应体系的影响,提高反应体系的稳定性和均匀性。

此外,我们还将分析影响消泡剂选择和使用效果的因素。

通过阐述这些内容,本文旨在为乳液聚合过程中消泡剂的选择和使用提供指导,并促进该领域的进一步研究和发展。

2. 乳液聚合过程简介2.1 乳液聚合的定义和原理乳液聚合是指通过将一个或多个水溶性单体以及一定数量的乳化剂在水相中形成的稳定乳液中进行聚合反应,从而得到持续悬浮在水中的微小颗粒。

在这个过程中,水溶性单体通过与活性基团进行连续反应,在包含连续相和离散相(即分散相)的体系中形成高分子聚合物颗粒。

乳液聚合通过控制反应条件、选择适当的乳化剂以及调控温度、pH值等参数来控制聚合速率和微观结构。

其中,良好的分散度和粒径尺寸分布是成功实现高品质产品所必需的特征。

2.2 乳液聚合的应用领域和重要性乳液聚合技术在各行各业都有广泛应用。

它被广泛用于制备胶黏剂、塑料、纤维素增强材料等高分子材料。

此外,还广泛应用于制备润滑剂、表面活性剂、染料等功能性产品。

消泡剂原理、种类、选择

消泡剂原理、种类、选择

一般来说,泡沫是气体在液体中的粗分散体,属于气-液非均相体系。

体积密度接近气体而不接近液体的气-液分散体。

气-液分散体分为液多气少的“气泡分散体〞和气多液少的“泡沫〞。

如上图。

什么是泡沫?泡沫可定义为液体介质中稳定的气体。

液体中不含外表活性剂时,气泡会迁移至液体外表,破裂消失,液体中含有外表活性剂时,气泡外表形成膜板,成为稳定的泡沫,膜板的厚度为几个um。

马兰哥尼效应阻止气泡膜的排液,恢复气泡膜厚度.气泡向空气排放气体,气泡破裂。

影响此一过程的因素是气泡的表观粘度和稠密度影响到消泡剂微粒在气泡外表膜上的渗透扩散.消泡Defoaming抑泡anti-Foaming长时间的消泡又称抑泡,抑泡时间的长短正是消泡剂品质优劣的最主要标志。

多数场合下我们使用消泡剂正是利用它的抑泡性能,而不是初始的消泡性。

消泡剂Defoamer破泡剂·抑泡剂·脱泡剂总称为消泡剂。

破泡:相对于泡沫 (泡沫聚合体 ),从空气侧侵入泡中,将泡合一破坏。

抑泡:从液体侧侵入泡中,将泡合一破坏,令泡沫难以产生。

脱泡:从气泡的界面侵入泡中,令气泡合一浮出液面。

概述消泡剂又称为抗泡剂在工业生产的过程中会产生许多有害泡沫,需要添加消泡剂。

消泡剂的种类很多,有机硅氧烷、聚醚、硅和醚接枝、含胺、亚胺和酰胺类的,具有消泡速度更快,抑泡时间更长,适用介质范围更广,甚至苛刻介质环境如高温、强酸和强碱的特点。

广泛应用于去除胶乳、纺织上浆、食品发酵、生物医药、涂料、石油化工、造纸、工业清洗等行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泡沫。

消泡剂的消泡机理1.泡沫局部外表张力降低导致泡沫破灭该种机理的起源是将高级醇或植物油撒在泡沫上,当其溶入泡沫液,会显著降低该处的外表张力。

因为这些物质一般对水的溶解度较小,外表张力的降低仅限于泡沫的局部,而泡沫周围的外表张力几乎没有变化。

外表张力降低的局部被强烈地向四周牵引、延伸,最后破裂。

2.消泡剂能破坏膜弹性而导致气泡破灭消泡剂添加到泡沫体系中,会向气液界面扩散, 使具有稳泡作用的外表活性剂难以发生恢复膜弹性的能力。

消泡剂成分一般组成和作用

消泡剂成分一般组成和作用

消泡剂成分一般组成和作用
资料提供:东莞市好又多新材料有限公司好又多消泡剂
消泡剂的消泡原理:消泡剂主要成分是有机硅、聚醚和矿物油。

消泡剂作为消泡使用的一种产品必须具备不溶于发泡介质的条件,以不同的形式分散到发泡物质中,当消泡剂的表面张力低于产生气泡的介质,进入液膜,最后使得气泡破裂。

消泡剂一般组成及作用:
结语:好又多消泡剂以诚信经营为原则,致力于为国内广大消泡剂群体提供原装进口消泡剂、流平剂、分散剂,坚守着正品销售、绝不弄虚作假的底线,支持客户验货。

我们拥有过百万的库存,现货供应,当天下单,当天发货;忧客户所忧,虑客户所虑,提供小包装分装服务,是广大使用进口消泡剂群体的最佳选择!。

关于消泡剂的基础知识

关于消泡剂的基础知识

关于消泡剂的基础知识为了搞清楚消泡剂在发泡介质中如何发挥作用,也为了更加合理、有效地使用消泡剂,我们就要熟悉它的作 用机理及一般性质。

1. 消泡剂的作用机理 当发泡体系剧烈发泡时,滴加消泡剂后,如变魔术似的泡沫立即消灭。

实际上消泡剂的作用是抵消助泡物质 的稳泡作用。

泡沫本来是极不稳定的,如纯净的水在搅拌之下,也会形成泡沫,但是一旦停止搅拌,泡沫马上消除。

如果 在水中添加了助泡物质,由于助泡物的稳泡作用,才难以使泡沫破灭。

所以即使是会起泡的纯净表面活性剂,因 为没有助泡物,也不会形成稳定的泡沫。

人们研究消泡剂抵消助泡物稳泡的作用机理,是在上个世纪 40 年代开始,专家们各显神通提出许多机理。

以下分别介绍。

综合了各路专家的推论,我们对消泡剂的消泡机理会有一定的认识。

(1) 罗斯假说 1941 年,曾有人提出扩展系数 S 的概念,即:S=γm - γint -γa --------------------------------- 式(1) 式(1)中:γm-起泡介质的表面张力 N/m; γint-消泡剂与起泡介质的表面张力 N/m; γa -消泡剂的表面张力 N/m。

扩展系数 S 若为正值,则消泡剂能够在泡膜的表面扩散,若为负值则难以扩散。

也就是说 S 值越大则消泡剂越易 在泡膜上扩散。

从式(1)可见消泡剂的表面张力越小,则 S 值越大,越易在泡膜表面扩散,消泡效果也越好。

1948 年,又有人提出浸入系数 E 的概念,即 E=γm + γint -γa --------------------------------- 式(2) 同样的道理以浸入系数 E 值的正负,来判断消泡剂是否能进入泡膜表面。

也是消泡剂的表面张力越小越好。

注意式(1)和式(2)是不同的, γint 前的符号不同,式(1)是负,式(2)正。

美国胶体化学家罗斯,在上世纪 40 年代就开始研究泡沫问题,对添加各种表面活性剂的起泡体系进行试验 和观察,寻找消泡剂在起泡液中溶解性与消泡效力的对应关系。

消泡机理与消泡剂

消泡机理与消泡剂

消泡机理与消泡剂消泡机理与消泡剂在工业生产中,泡沫会带来很多麻烦,消灭有害的泡沫可以利用静置、减压(抽真空)、加温或加压等办法,但是当需要在短时间内,迅速而有效地消除泡沫时.就需要借助于添加消泡剂。

目前消泡剂的用量不断增加,使用领域也越来越广。

例如:生产四环素、链霉素、味精等医药、食品工业原来每年要耗用花生油来消泡,其量惊人,现在逐步被聚醚消泡剂L61、L62取代。

泡沫可以在含有表面活性剂的溶液中发生,也可以用于不用表面活性剂的场合,例如造纸、发酵、制糖、石油蒸馏等行业,由于某些其它因素,有时也产生泡沫而影响生产的正常运行,因而消泡剂的用途十分广泛。

在印染行业中,形成泡沫会使染料上染不匀而形成泡沫色斑,也会使织物漂浮而打结,特别是在溢流、喷射染机中很容易因泡沫而形成布疋打结或堵塞管道。

使生产带来不利。

造成疵品。

在医学上进行心脏手术的外循环,如果血液内有气泡可以致人死命,使用消泡物质消泡就可避免。

在洗衣粉行业,泡沫虽然有助于去杂,但是在洗衣机中因泡沫而使皂液外溢,在江河中也会形成泡沫山,影响航运,污染环境,使水中鱼类等生物致死,因此人们欢迎使用低泡或无泡洗衣粉。

在油漆、涂料、制糖、合成氨、化肥、合成纤维、豆制品加工,地下储油罐的合成树脂材料、纸上涂层、造纸废液处理、液体产品的包装、石油开采等行业,都会因泡沫而造成麻烦,需大量使用消泡剂.一、消泡剂的要求理想的消泡剂,其物化性能必须满足使用体系的要求,一般地说,选择消泡剂时必须考虑下列要求:(1) 消泡能力强.使用极少量时就能有效地消除泡沫;(2)具有被消泡体系更低的表面张力,也就是说,消泡剂本身的表面张力要低;(3)消泡剂加入以后,不会影响被消泡体系的基本性能;(4)不溶于被消泡体系中,也不易被体系中的表面活性剂所增溶,若被增溶后,便失去有消泡能力而失去抑泡能力;(5)表面的平衡性要好;(6)不与被消泡介质起反应,也不会被其分解降解,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7)具有良好的扩散性和渗透性,也就是在泡沫介质中具有正的扩散系数,具有在泡沫表面很快的铺展能力;(8)消泡剂的耐热性能要好,在高温时不致失去效力;(9)具有良好的气体溶解性和透过性,使气体不易聚集而从泡沫中消失,泡沫也就容易消除;(10)在被消泡体系中具有高的生理活性,安全性高,消泡剂本身最好是无毒性,至少是低毒物质;(11)具有低的COD、BOD和TOD值;(12)具有良好的贮存稳定性;(13)具有长时间的消泡效应,有的消泡剂能迅速消泡,但时间一长即失效;(14)成本要低;(15)不增加表面活性剂水溶液的表面粘度。

有机硅消泡剂的制备及性能

有机硅消泡剂的制备及性能

第35卷 第4期2007年11月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 ournal of Henan N ormal Universit y(N atural Science)V ol.35 N o.4N ov.2007 文章编号:1000-2367(2007)04-0099-04有机硅消泡剂的制备及性能李 荣1,张洪武2,高洁莹1,曾少华1(1.重庆师范大学化学学院,重庆400047;2.重庆科仕默化工有限公司,重庆400020)摘 要:采用正交设计实验法以二甲基硅油及二氧化硅为主要原料制备了有机硅消泡剂.研究了原料配比、稳定剂、HLB值对消泡剂稳定性及消泡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二甲基硅油为16.0%,二氧化硅为2.0%,乳化剂为6.0%,聚乙烯醇用量为0.21%,HLB值为9.55~9.65时,制备的有机硅消泡剂的稳定性及消泡性能较好.关键词:有机硅消泡剂;稳定性;消泡性能;正交设计中图分类号:TQ423 文献标识码:A在发酵、造纸制浆、涂料、印染、石油和化工等各种工业生产中,由于振动、搅拌和沸腾等常常产生泡沫,它们影响生产操作、产品质量及生产能力,造成生产效率低、增加次品、降低产品装载率及其它问题,故在生产过程中如何有效地控制泡沫长期为研究者所重视.工业上通常用机械法和化学法消除有害泡沫[1],机械消除法只能短时间去除表面泡沫,而难于消除大量细密的内部泡沫.故常常采用化学消泡法,即向泡沫体系中加入消泡剂是目前最有效、最经济的消除有害泡沫的方法.消泡剂有破泡和抑泡两种功能[2],消泡剂就是要破坏和抑制气泡壁薄膜的形成,消泡剂分子进入泡沫的双分子定向膜,破坏定向膜的力学平衡而达到破泡的目的[3,4].一种有效的消泡剂要求同时具有消泡和抑泡作用,不仅能迅速使泡沫破灭,而且能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防止泡沫生成.工业上常用的消泡剂一般可分为有机消泡剂、有机硅消泡剂和聚醚型消泡剂等3类[5].有机硅消泡剂不仅具有瞬时消泡的作用,而且有持久的抑泡作用,具有成本低廉、用量少、应用范围广、化学惰性、无污染等优点,尤其是某些性能优良的消泡剂在较苛刻的条件下,也能取得满意的效果[6-7],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类消泡产品,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用二甲基硅油、二氧化硅为主要原料,配以乳化剂和助剂,通过正交设计实验筛选制备有机硅消泡剂的最优条件,并探讨了有机硅消泡剂的性能.1 实验部分1.1 实验药品和仪器二甲基硅油:工业级,山东大易化工有限公司;二氧化硅:工业级,重庆科仕默化工有限公司;Span-80及Tween-80:工业级,重庆科仕默化工有限公司;助剂:重庆科仕默化工有限公司;40%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A ES):工业级,辽宁白猫有限公司;10%脂肪醇聚氧乙烯(3)醚(A EO-3):工业级,中国沙索化学有限公司;10%十六/十八天然脂肪醇:工业级,辽阳华兴化学品有限公司.202-O型电热恒温干燥箱,上海东星建材试验设备有限公司;FJ-200高速分散均质机,上海标本模型厂;800离心机,江苏金坛城西晓阳电子仪器厂.1.2 合成方法1.2.1 硅膏的制备 在烧杯中加入500CS的二甲基硅油和二氧化硅搅拌,升温至110~140℃,同时不断搅拌1h后,放入电热恒温干燥箱(t=120℃)中恒温3h取出即可.1.2.2 消泡剂的制备 在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硅膏和乳化剂,控制温度70~80℃使乳化剂完全溶解,然后收稿日期:2007-04-27基金项目: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CSTC2005BB4203);重庆师范大学重点项目(06XL Z001、06XLB002)作者简介:李 荣(1970-),男,四川宜宾人,重庆师范大学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功能材料研究.将一定量事先加水溶解的助剂加入,搅拌均匀,最后缓慢加入余量的水,用FJ-200高速分散均质机分4次搅拌6min后即得消泡剂.1.3 消泡剂性能的测定1.3.1 消泡剂稳定性的测定 将有机硅消泡剂乳液置于800离心机中,以3000r・min-1的转速离心5min,观察其是否分层,作为乳液稳定标准[8].0分—明显分层、底部沉淀极多、表面极多白色粒状物质、较稀透明状乳白色乳状液1分—明显分层、底部沉淀极多、表面较多白色粒状物质、较稀透明状乳白色乳状液2分—明显分层、底部沉淀极多、表面较少白色粒状物质、较稀透明状乳白色乳状液3分—明显分层、底部沉淀极多、表面极少白色粒状物质、较稀透明状乳白色乳状液4分—明显分层、底部沉淀极多、表面无白色粒状物质、较稀半透明状乳白色乳状液5分—明显分层、底部沉淀较多、表面极多白色粒状物质、较稀半透明状乳白色乳状液6分—无明显分层、底部沉淀较多、表面较少白色粒状物质、较稀乳白色乳状液7分—无明显分层、底部沉淀较少、表面较少白色粒状物质、较稀乳白色乳状液8分—无明显分层、底部沉淀极少、表面较少白色粒状物质、稠度适中乳白色乳状液9分—无明显分层、底部沉淀极少、表面极少白色粒状物质、稠度适中乳白色乳状液10分—不分层、底部无沉淀、表面无白色粒状物质、稠度适中乳白色乳状液1.3.2 消泡剂消泡性能的测定 将40%A ES、10%A EO-3、10%C16-18醇和40%的水加入烧杯中,加热混合均匀,冷却后制得气泡剂.取1%的起泡剂配成溶液,加热至40℃,用罗氏泡沫仪分别测定泡沫的高度.且定义消泡速率γ=(h1-h2)/t来表征消泡剂的消泡能力;定义抑泡值I=(h01-h1)/h01来反映消泡剂加入后的抑泡能力.其中h01为没有加入消泡剂泡沫总高度,h1和h2分别为加入消泡剂后的泡沫总高度和5 min后的泡沫高度[9].2 结果与讨论2.1 消泡剂各成分用量范围的选择采用正交设计实验法制备了有机硅消泡剂得到当二甲基硅油为16.0%,二氧化硅为2.0%,乳化剂为6.0%,HLB值为9.5时,制备的有机硅消泡剂的稳定性较好的结论[10].但为了进一步优化消泡剂的各成分用量,以二甲基硅油用量A(15.90%~16.10%)、SiO2用量B(1.90%~2.10%)、HLB值C(9.4~9.6)、乳化剂用量D(5.90%~6.10%)作为可变因素进行考察,每个因素各取3个水平(表1),选用L9(34)正交设计方案,结果见表2.各种因素所对应的稳定性如图1.表1 正交实验因素水平表因素水平A二甲基硅油用量/%BSiO2用量/%CHLB值D乳化剂用量/%115.90 1.909.4 5.90216.00 2.009.5 6.00316.10 2.109.6 6.10 稳定性表示1、2、3位级所对应离心稳定性评分之和,如SiO2用量2.0%时的离心稳定性评分之和8+ 8+6=22;级差R表示每因素的最大位级之和减去最小位级之和,如SiO2用量:R=22-16=6,级差越大表明此因素对离心稳定性的影响越大.从表1及图1可以看出,乳化剂的级差最大,为7,由此判断乳化剂用量为主要影响因素.离心稳定性评分和为24,说明乳化剂用量为6.0时所制备的消泡剂的稳定性最佳,离心稳定性评分都在8分以上;SiO2用量和HLB值为次主要影响因素.从图2中可看出HLB越大,消泡剂的稳定性越佳.当SiO2用量在2.00%时,消泡剂的稳定性最佳;二甲基硅油用量的级差最小,为1,表明它对消泡剂稳定性有一定影响,但相对于其他3种因素,二甲基硅油的影响较小.由以上3次试验可确定制备消泡剂的最优条件应该为A2B2C3D2,即当二甲基硅油用量在16.00%、SiO2用量在2.00%、乳化剂用量在6.00%、001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年HLB 值为9.6时消泡剂稳定性最好.2.2 聚乙烯醇对消泡剂性能的影响为了使消泡剂乳液获得较长时间的稳定,配方中需添加增稠剂作为乳化液稳定剂.常用的耐高温增稠剂有羟乙基纤维素、海藻酸衍生物和聚乙烯醇等.由于聚乙烯醇水溶液粘度较高,能阻止硅油微滴凝聚[11],所以本文选用聚乙烯醇.增稠剂粘度过低,乳液稳定性差,粘度过高,乳液过稠,增稠剂用量以0.20%左右较好[12].所以本文讨论了加入助剂聚乙烯醇1799后对消泡剂消泡、抑泡性能的影响(如图2).从图2中可以看出,当聚乙烯醇用量为0.21%时,有机硅消泡剂的消泡速率最大,即性能最好,聚乙烯醇用量为0.19%时,有机硅消泡剂的抑泡值最大.综合来看,当聚乙烯醇用量为0.21%时,消泡剂的消泡性能和抑泡性能都较好.表2 正交实验设计及结果编号A二甲基硅油用量/%BSiO 2用量/%CHLB 值D乳化剂用量/%离心稳定性评分11(15.90)1(1.90)1(9.4)1(5.90)421(15.90)2(2.00)2(9.5)2(6.00)831(15.90)3(2.10)3(9.6)3(6.10)742(16.00)1(1.90)2(9.5)3(6.10)452(16.00)2(2.00)3(9.6)1(5.90)862(16.00)3(2.10)1(9.4)2(6.00)873(16.10)1(1.90)3(9.6)2(6.00)883(16.10)2(2.00)1(9.4)3(6.10)693(16.10)3(2.10)2(9.5)1(5.90)52.3 HLB值对消泡剂消泡性能的影响在有机硅消泡剂中加入聚乙烯醇后,HLB 值对有机硅消泡剂性能的影响如图3.从图中可以看出,当HLB 值为9.55时有机硅消泡剂的抑泡值最大;当HLB 值为9.65时有机硅消泡剂的消泡速率最大.表明在HLB 值为9.55~9.65时,消泡剂的性能较好.101第4期 李 荣等:有机硅消泡剂的制备及性能201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年3 结 论本文通过4因素3水平正交实验设计,优化了有机硅消泡剂的合成条件,得到了稳定性较高的消泡剂.在有机硅消泡剂制备实验中,乳化剂用量为主要影响因素,SiO2用量和HLB值次之,二甲基硅油用量对消泡剂稳定性的影响较小.当二甲基硅油用量为16.00%、SiO2用量为2.00%、乳化剂用量为6.00%、HLB值为9.55~9.65,聚乙烯醇用量为0.21%时,消泡剂的稳定性及消泡性能和抑泡性能较好.参 考 文 献[1] 陈 红,温嘉琪,王杰峰.复配消泡剂的制备[J].精细石油化工进展,2000,1(11):17-20.[2] 张济邦.纺织印染用消泡剂的制备应用和发展方向[J].宁波化工,1998,3(4):1-6.[3] R Pelton.A review of antifoam mechanisms in fermentation[J].Journal of Industrial Microbiology&Biotechnology,2002,29(4):149-154.[4] Gy rgy R,Kalman K,Darsh T.Mechanisms of Antifoam Deactivation[J].Journal of Colloid and Interface Science,1996,181(1):124-135.[5] 赵玉索.工业生产过程中的泡沫及消泡技术[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1999,27(3),260-263.[6] 张万鹏.F H型高效有机硅乳液消泡剂的研制[J].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1997,10(1):1-3.[7] 张宝银,孙军玲,夏红兵,等.复合型有机硅乳液消泡剂的制备[J].山东化工,2001,30(2):9-10.[8] 李 坚,傅荣兴.硅油与二氧化硅复合物乳化的研究[J].河南化工,1990(5):33-35.[9] 庞重军.表面修饰粉末消泡剂的制备及评定[J].茂名学院学报,2003,13(3):15-21.[10] 李 荣,张洪武,高洁莹,等.有机硅消泡剂的正交设计[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2007,24(3):39-42.[11] 肖继波,胡有勇,谢 磊.P GA-Ⅱ型消泡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J].中华纸业,2003,24(6):36-38.[12] 马洛平.消除有害泡沫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87.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the Organ Silicon DeformerL I Rong1,ZHAN G Hong2wu2,GAO Jie2ying1,ZEN G Shao2hua1(1.College of Chemistry,Chongqing Normal University,Chongqing400047,China;2.Chongqing Cosmochemical Company Limited,Chongqing400020,China)Abstract:Organosilicon deformer is obtained from dimethyl2silicon oil and silicon dioxide through test of orthogonal de2 sign.The influence of material composition material ratio and emulsion processing conditions on the emulsion stability and anti2 foam effect is also discussed.The results show the best stability and defoaming properties of organosilicon defoamer is achieved when dimethyl silicon oil mass fraction16.0%,silicon dioxide mass fraction2.0%,emulsifier6.0%,value of PVA0.21%, value of HLB9.55~9.65.K ey w ords:organosilicon deformer;stability;defoaming property;orthogonal design。

消泡剂的消泡机理及其在皮革涂饰剂中的应用

消泡剂的消泡机理及其在皮革涂饰剂中的应用
中; 矿物 油 类 消 泡 剂 消泡 效 果 较 差 , 在水 性 介 质 且
存在一层较稳定 的液膜 , 大量气泡集聚就形成 了泡
沫层【。

些 科 学 家 如 G r t 、uh。 D not对 ar t P gt剂 的消泡机 理进行 了探 讨 。另一 些作 者对 非 离 子表 面 活 性 剂类 消泡 剂 进 行 了研 究 【.】 而 11, 01然 -
涂饰是皮革制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 涂饰 可增加皮革美观 和耐用性能 , 提高皮革档次 , 增加 花色品种和扩大使用范围。水性聚氨酯涂饰剂可使 皮革表面光亮平滑 、 耐水 、 耐磨擦 、 耐寒 、 曲折 、 耐 耐 有机溶剂 , 能大大提高成 品革 的等级I , I 是一种很 I 有前途 的环保材料 , 受到高度重视和广泛研究[ 。 3 I 在皮革涂饰剂的生产过程 ( 如乳液聚合等 ) 中
( 山西省应用化 学研 究所 。 山西 太原 0 0 2 3 0 7)

要: 本文就 消泡剂的消泡机理 进行 了探讨 , 并考察 了不 同种类消 泡剂的消泡效果 , 通过实验测定优
选了适宜的消泡剂 , 并确定 了其最佳用量 。 结果 表明 , 聚醚改性聚硅氧烷类迪 高消泡剂消泡效果较好 , 其适宜
散 相 , 相是 分散 介质f。 泡和泡 沫则 是 由于表 面 液 5而 】
作用而生成的。当不溶性气体被周 围的液体所包围 时, 瞬时会生成疏水基伸向气泡 内部 , 亲水基伸向 液体 , 形成一种极薄 的吸附膜 , 由于表面张力作 膜
用而呈 球状 , 形成 为泡 。由于气液 两项 密度 相差 大 , 液相 中的气 泡通 常会 很 快 上升 到液 面 , 果液 面 上 如 从 表 1中可 以看 出 ,聚醚 改 性 聚硅 氧烷 ( 含

消泡剂的作用有哪些

消泡剂的作用有哪些

消泡剂的作用有哪些消泡剂的作用:消泡剂主要是在食品加工过程中为降低表面张力,消除泡沫的物质。

泡沫的产生大多是在外力作用下,溶液中所含表面活性物质在溶液和空气交界入形成气泡并上浮,或者有如明胶、蛋白质等胶体物质成膜、成泡之所致。

在食品加工时,如发酵、搅拌、煮沸、浓缩等过程中可产生大量气泡,影响正常操作的进行,必须及时消除或使之不致产生。

消泡剂大致可分两类:一类能消除已产生的气泡,如乙醇等;另一类则能抑制气泡的形成如乳化硅油等。

我国许可使用的消泡剂有乳化硅油、高碳醇脂肪酸酯复合物、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季戊四醇醚、聚氧乙烯聚氧丙醇胺醚、聚氧丙烯甘油醚和聚氧丙烯氧化乙烯甘油醚、聚二甲基硅氧烷等7种。

消泡剂及其种类消泡剂又称防沫剂,用以抑制和消除食品加工、造纸、印染、水处理、涂料和油墨加工等过程中所产生的泡沫。

在食品加工中,消泡剂能防止和消除食品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泡,使操作顺利。

通常使用挥发性小、扩散力强的油状物,或水溶性表面活性剂。

使用最广的消泡剂是有机硅树脂,由金属硅与有机氯化物,经催化反应制得有机氯硅烷单体,精馏分离除去副产物,再经水解缩聚而得。

用于味精发酵、葡萄酒、酱油、糖、乳制品、果酱等制造,酶和淀粉的提取及加工。

在印染过程中用消泡剂去除表面活性剂引起的泡沫。

原用磷酸三丁酯、辛醇等,现已采用有机硅的复合物。

在造纸过程中,消泡剂可以消除因各种因素所形成的泡沫。

可根据各工序的具体情况和要求选择。

如废水处理要求成本低,并不致引起二次污染,可在表面活性剂中掺有一定抑泡能力的膨润土为填料;用于碱法纸浆洗涤、漂白和黑液浓缩的消泡剂,要求耐碱、耐高温,大多数由烯烃类溶剂和亲油性表面活性剂组成;用于造纸机的消泡剂,要求在纸面上不会形成油污点和不会影响抗水性,可选用硅油或硬脂肪酰胺、钙(铝)皂等组成的乳液型消泡剂。

涂布消泡剂应兼有消泡和抑泡两种功能,不影响涂层光亮度和印刷性能,其组分多选用饱和醇、脂肪醇酯或聚氧乙烯脂肪醇醚等多种表面活性剂组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消泡剂品种繁多,用途广泛。

消泡剂“抑泡”、“破泡”过程是:当体系加入消泡剂后,其分子杂乱无章地广布于液体表面,抑制形成弹性膜,即终止泡沫的产生。

当体系大量产生泡沫后,加入消泡剂,其分子立即散布于泡沫表面,快速铺展,形成很薄的双膜层,进一步扩散、渗透,层状入侵,从而取代原泡膜薄壁。

由于其表面张力低,便流向产生泡沫的高表面张力的液体,这样低表面张力的消泡剂分子在气液界面间不断扩散、渗透,使其膜壁迅速变薄,泡沫同时又受到周围表面张力大的膜层强力牵引,这样,致使泡沫周围应力失衡,从而导致其“破泡”。

不溶于体系的消泡剂分子,再重新进入另一个泡沫膜的表面,如此重复,所有泡沫,全部覆灭。

【图例-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