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壁分离程度越大随着蔗糖溶液浓度的增加

合集下载

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一单元检测:第四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Word版含答案

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一单元检测:第四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Word版含答案

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1、在中部装有半透膜(允许葡萄糖通过,不允许蔗糖通过)的U形管(如图)中进行的如下实验中,结果不正确的是( )A.若a侧为细胞色素(一种红色蛋白质),b侧为清水,开始两边液面高度相同,一段时间后,a侧液面高B.若a侧为质量浓度为5%的蔗糖溶液,b侧为质量浓度为10%的蔗糖溶液,开始两边液面高度相同,一段时间后,b侧液面高C.若a侧为质量浓度为10%的葡萄糖溶液,b侧为质量浓度为10%的蔗糖溶液,开始两边液面高度相同,较长时间后,b侧液面高D.若a侧为质量浓度为5%的葡萄糖溶液,b侧为质量浓度为10%的葡萄糖溶液,开始两边液面高度相同,一段时间后,b侧液面高2、在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过程中,某同学在视野中看到生活着的洋葱表皮细胞正处于如图状态,a、b表示两处浓度,由此可推测( )A.此时a>b,细胞渗透吸水B.此时a=b,渗透系统保持动态平衡C.此时a<b,细胞渗透失水D.上述三种情况都有可能3、将紫色洋葱鳞叶外表皮细胞置于30%蔗糖溶液数分钟后,结果如图所示,紫色分布的区域和影响色素分布的结构分别是( )A.①和细胞膜B.①和细胞膜、液泡膜C.②和细胞膜、液泡膜D.②和细胞膜、液泡膜、细胞壁4、将一新鲜马铃薯块茎切成4根粗细相同且长为5.0 cm的小条,再将这4根马铃薯块茎小条分别放在不同浓度的KNO3溶液中,分别在浸入30 min和4 h时测量每一根马铃薯块茎小条)的长度。

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根据a组结果可知,马铃薯块茎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小于该组KNO3溶液的浓度B.根据b组结果可知,该组马铃薯块茎细胞在实验时间内发生了质壁分离及复原过程C.c、d两组的马铃薯块茎细胞均因失水过多、过快而死亡D.该实验中,马铃薯块茎小条的长度是实验的因变量,涉及的物质跨膜运输方式只有自由扩散5、某同学在实验室中做“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时,在老师的帮助下,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实验,实验步骤和现象如下表:对上表的推断或解释不正确的是( )A.x为质壁分离,因为细胞壁的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的伸缩性B.y为质壁分离,可能导致细胞失水过多而死亡C.z为细胞液泡增大,细胞液颜色逐渐变浅D.④组无变化是因为细胞渗透吸水量等于失水量6、下列关于细胞膜的流动性和选择透过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流动性的基础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B.选择透过性的基础是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和磷脂分子具有特异性C.细胞的胞吞和胞吐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D.氨基酸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入细胞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7、人的红细胞的渗透压与x浓度的食盐水相当,而浸在y浓度食盐水中的红细胞破裂,浸在z浓度食盐水中的红细胞收缩。

2024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第7讲 物质运输(第1课时 水进出细胞的原理)(练习

2024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第7讲 物质运输(第1课时 水进出细胞的原理)(练习

第07讲第1课时:水进出细胞的原理(模拟精练+真题演练)1.(2023·广西·统考模拟预测)将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置于0.3g/mL的蔗糖溶液中,原生质体开始缩小直至不再变化。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原生质体体积不再变化时,细胞内外的蔗糖浓度相等B.原生质体变小的过程中,细胞膜的厚度逐渐变大C.原生质体变小的过程中,细胞液浓度逐渐变小D.原生质体变小的过程中,细胞失水速率逐渐变大2.(2023·广东广州·统考三模)某同学用黑藻叶临时装片观察叶绿体后,进一步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现象。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可观察到细胞质中散布扁平的球形或椭球形叶绿体B.叶绿体的存在会干扰对细胞质壁分离现象的观察C.细胞质壁分离后期细胞吸水能力减弱D.若选用根尖分生区细胞为材料,质壁分离现象更明显3.(2023春·湖北·高一校联考阶段练习)下图中X、Y、Z分别为蒸馏水、0.3g/ml葡萄糖溶液、0.3g/ml 淀粉溶液,且水分子和单糖能通过半透膜,二糖、多糖不能通过半透膜。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装置A的现象是左侧液面先下降后上升,最终左右液面持平B.若把A装置左侧替换为等量的0.3g/ml的淀粉溶液,则左侧液面先降后升最后高于右侧C.装置B烧杯中溶液液面下降的速率逐渐减缓D.装置B达到渗透平衡后,漏斗内液面高于烧杯内液面,漏斗内水分子通过半透膜向烧杯扩散的速率大于烧杯中水分子向漏斗内的扩散速率4.(2023·湖南岳阳·湖南省平江县第一中学校考二模)图甲是某动物细胞长时间处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中,体积(V)与初始体积(V0)之比的变化曲线;图乙是某植物细胞在一定量的250mmol·L-1的KNO3溶液中细胞失水量的变化情况。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从图甲可见细胞内的NaCl的浓度是150mmol·L-1B.图乙中A点细胞失水量最大,此时细胞的体积最小,细胞吸水能力也最小C.图乙中B点细胞中液泡体积和细胞液浓度均与O点时状态相同D.若该动物细胞长时间处在甲图中300mmol·L-1的NaCl溶液中可能会因失水过多而死亡5.(2023·江西鹰潭·贵溪市实验中学校考模拟预测)为了验证红细胞的细胞膜上含有水通道蛋白,进行了甲组(将猪的成熟红细胞置于蒸馏水中)、乙组(将等量用通道蛋白抑制剂处理的猪的成熟红细胞置于同等量的蒸馏水中)两组实验,观察红细胞体积的变化及破裂情况。

高考生物精选考点专项突破3:渗透作用及物质跨膜运输方式

高考生物精选考点专项突破3:渗透作用及物质跨膜运输方式

专题03 渗透作用及物质跨膜运输方式1.洋葱表皮细胞在0.3g/mL的蔗糖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时,吸水力随质壁分离程度变化的曲线如图。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将洋葱内表皮细胞放在0.3g/mL的蔗糖溶液中也能发生质壁分离B.质膜连同以内部分大幅收缩导致发生质壁分离C.细胞吸水力随着质壁分离程度的增加而增大D.处于A点时的细胞液浓度等于外界溶液浓度【答案】D【解析】洋葱内表皮细胞具有大的液泡,所以将洋葱内表皮细胞放在0.3g/mL的蔗糖溶液中也能发生质壁分离,A正确;原生质层包括细胞膜、液泡膜和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所以质膜连同以内部分大幅收缩导致发生质壁分离,B正确;质壁分离程度越大,说明细胞失水越多,则细胞液浓度越大,所以细胞吸水力随着质壁分离程度的增加而增大,C正确;处于A点时的细胞液浓度小于外界溶液浓度,A点之后继续发生质壁分离,D 错误。

2.下列实验使用显微镜观察叙述错误的是()A.观察植物洋葱外表皮细胞时,能观察到质膜部分紧紧地贴着细胞壁B.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时,解离的目的是使果胶层松散,细胞容易分开C.观察经染色的花生子叶临时装片,可能会看到细胞外有油脂滴D.观察黑藻叶片细胞时,用高倍显微镜可清晰观察到叶绿体的双层膜【答案】D【解析】观察植物洋葱外表皮细胞时,能观察到质膜部分紧紧地贴着细胞壁,A正确;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时,用盐酸和酒精1:1进行解离,目的是使果胶层松散,细胞容易分开,B正确;观察经苏丹Ⅲ染色的花生子叶临时装片,可能会看到细胞外有橘黄色油脂滴,C正确;观察黑藻叶片细胞时,用高倍显微镜可清晰观察到叶绿体,但膜结构看不到,D错误。

3.下图装置的玻璃槽中是蒸馏水,半透膜允许单糖通过,二糖不能通过。

倒置的长颈漏斗中先加入蔗糖与麦芽糖的溶液至管内外液面保持相平,一段时间后再加入蔗糖酶。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漏斗中液面上升到最高时半透膜内外都会检测到还原糖B.漏斗中液面开始时上升,加酶后,再上升后又下降C.在玻璃槽中会测出葡萄糖、果糖和蔗糖酶D.漏斗中液面保持不变时,管内液面比外面高【答案】C【解析】加入酶后,蔗糖水解为单糖(葡萄糖和果糖),溶液浓度增大,导致继续吸水,液面继续上升,但由于单糖分子可通过半透膜进入蒸馏水中,漏斗中液面上升到最高时半透膜内外都会检测到还原糖,A正确;由于蔗糖与麦芽糖溶液浓度大于蒸馏水,因而开始时漏斗液面上升,加入酶后,蔗糖水解为单糖,溶液浓度增大,导致继续吸水,液面继续上升,但由于单糖分子可通过半透膜进入蒸馏水中,使外界溶液浓度增大,半透膜两侧浓度差减小,从而使液面下降,B正确;蔗糖酶是蛋白质,是生物大分子,不能透过半透膜,在玻璃槽中不能测出蔗糖酶,C错误;漏斗中液面保持不变时,漏斗内的蔗糖酶及麦芽糖不能透过半透膜,维持一定的浓度差,管内液面比外面高,D正确。

备战高考生物 考点一遍过13 渗透作用的原理及应用(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试题

备战高考生物 考点一遍过13 渗透作用的原理及应用(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试题

考点13 渗透作用的原理及应用高考频度:★★★☆☆难易程度:★★★☆☆1.渗透作用原理(1)发生渗透作用的条件①具有半透膜。

②膜两侧溶液具有浓度差。

(2)渗透作用的实质:单位时间内由清水进入蔗糖溶液中的水分子数多于由蔗糖溶液进入清水中的水分子数,导致蔗糖溶液液面上升。

2.动植物细胞的渗透吸水和失水(1)(2)成熟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①当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失水,发生质壁分离现象。

②当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吸水,失水的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现象。

3.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1)实验原理①成熟的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

②细胞液具有一定的浓度,能渗透吸水和失水。

③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得多。

(2)实验步骤考向一渗透作用的发生1.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渗透作用实验装置,实验开始时长颈漏斗内外液面平齐,记为零液面。

实验开始后,长颈漏斗内部液面的变化趋势为【参考答案】B【试题解析】仔细观察图示,长颈漏斗内为蔗糖溶液,实验开始后长颈漏斗内部液面将上升,由于实验初始阶段半透膜内外溶液浓度差较大,所以液面上升速率较大。

随着液面高度的增大,液柱抑制水分渗入的作用力逐渐增大,当与浓度差促进水分渗入的作用力达到平衡时,液面不再上升。

此时,水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渗入与渗出达到平衡。

易错警示走出渗透作用发生的“4”个误区(1)水分子的移动方向是双向移动,但最终结果是由低浓度溶液流向高浓度溶液的水分子数多。

(2)实验中观察指标为漏斗内液面变化,但不能用烧杯液面变化作描述指标,因为现象不明显。

(3)渗透系统的溶液浓度指物质的量浓度而非质量浓度,实质是指渗透压。

(4)如果溶质分子不能透过半透膜,在达到渗透平衡时,一般两侧溶液的浓度并不相等,因为液面高的一侧形成的静水压,会阻止溶剂由低浓度一侧向高浓度一侧扩散。

2.下图为研究渗透作用的实验装置,漏斗内溶液(S1)和漏斗外溶液(S2)为两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水分子可以透过半透膜,而蔗糖分子则不能。

甘肃省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word解析版)

甘肃省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word解析版)

甘肃省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1.兰州植物园内有一棵枝繁叶茂的银杏树,深秋时节叶片由绿变黄,树上像是挂满了金灿灿的小扇子,在蓝天下熠熠生辉,美不胜收。

关于这棵银杏树的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正确的是()A.细胞→器官→组织→系统→个体B.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C.细胞→组织→器官→个体D.细胞→器官→系统→个体2.蓝细菌分布广泛,具有固氮能力和对不良环境的抵抗能力,因此可在沙质海滩及荒漠中找到,并有“先锋生物”的美称。

下列有关人体细胞与蓝细菌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A.蓝细菌细胞中无叶绿体,但是能进行光合作用B.人体细胞中有染色体,而蓝细菌细胞中无染色体C.人体细胞和蓝细菌细胞在结构上既有差异性也有统一性D.二者结构上最大的区别是人体细胞较大,有多种复杂细胞器3.“黄羊28号”是我省自主培育的玉米新品种,与普通玉米相比,口感和营养物质组成等方面都占优势。

为确定其营养成分,某实验小组做了以下鉴定实验,其中错误的是()A.为确定该玉米籽粒的甜味是否为细胞中存在还原糖所致,可将斐林试剂加入组织样液煮沸1min后观察有无砖红色沉淀,即可得出结论B.实验结束时需将剩余的斐林试剂装入棕色瓶遮光保存,以便再次使用C.经鉴定、该玉米胚芽含有脂肪,鉴定过程中需要用到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洗去浮色D.分别向等体积该玉米籽粒和普通玉米籽粒组织样液中加入适量双缩脲试剂,结果“黄羊28号”样液中紫色更明显,说明该品种蛋白质含量较高4.临床医学上可以使用透析型人工肾治疗尿毒症,人工肾中起关键作用的是人工合成的血液透析膜,其作用是把病人血液中的代谢废物透析掉,这是模拟了细胞膜的哪项功能()A.分隔功能B.控制物质进出功能C.信息交流功能D.主动运输功能5.奶牛乳腺细胞分泌的牛奶因富含乳球蛋白和酪蛋白等物质,能为人体提供高质量的蛋白质,强化免疫功能而成为早餐的必备饮品。

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参与乳腺细胞中蛋白质合成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同时还需要线粒体供能B.牛奶中的蛋白质通过形成膜泡,以胞吐的方式分泌到细胞外,不需要消耗能量C.人体未分化的细胞中内质网非常发达,而乳腺细胞中内质网较少D.大肠杆菌也能分泌蛋白质,其合成的蛋白质需要经过高尔基体包装后才能排出细胞6.将变形虫切割为有核和无核两部分,在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有核部分恢复了完整结构,并且能继续增殖,无核部分则退化消失。

高中生物 第4章 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练习(含解析)北师大版必修1

高中生物 第4章 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练习(含解析)北师大版必修1

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一、选择题1.在做细胞膜选择透过性模拟实验时,一般不选取________做实验材料( )A.鸡肠衣B.卵壳膜C.猪膀胱D.滤纸解析:A、B、C具有选择透过性,滤纸不具选择透过性。

答案:D2.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能在一定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下列条件中不属于发生该现象必要条件的是( )A.细胞壁的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B.细胞内外存在浓度差C.液泡中有紫色的水溶性色素D.水分子能穿过原生质层解析:发生质壁分离的内因是原生质层的伸缩性大于细胞壁的伸缩性,外因是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A、B正确;选择液泡中有紫色色素的洋葱作此实验材料的目的是容易观察,如果换成白色的洋葱表皮,一样可以发生质壁分离,C错误;水分子能穿过原生质层,这也是质壁分离的条件,D正确。

答案:C3.下列关于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与白色花瓣相比,采用红色花瓣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B.用黑藻叶片进行实验时,叶绿体的存在会干扰实验现象的观察C.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不同部位观察到的质壁分离程度可能不同D.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液泡中有色素,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解析: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原生质层包括细胞膜、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指的是原生质层与细胞壁的分离。

红色花瓣是由细胞液泡内花青素的颜色呈红色导致的,所以用红色花瓣作为实验材料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A 项正确;黑藻叶片中的叶绿体显绿色,液泡中细胞液的颜色接近无色,两者之间有颜色差异,因此叶绿体的存在不会干扰实验现象的观察,B项错误;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不同部位的细胞,细胞液浓度可能不同,观察到的质壁分离程度可能不同,C项正确;通常做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时用紫色洋葱的鳞片叶外表皮,因外表皮细胞的液泡中有色素,发生质壁分离时容易观察,D项正确。

答案:B4.三种血细胞中,白细胞体积最大,却能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液中,吞噬侵入人体内的病菌,白细胞完成这两个生理活动是依靠 ( )A.变形运动和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B.渗透作用和细胞膜的流动性C.变形运动和细胞膜的流动性D.特殊技能和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解析:白细胞之所以能透过毛细血管,关键是因为其能进行变形运动;白细胞吞噬病菌的过程是由其结构特点决定的,白细胞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质壁分离程度越大随着蔗糖溶液浓度的增加

质壁分离程度越大随着蔗糖溶液浓度的增加
动植物细胞中的膜结构:
细胞膜
内质网
单层膜结构 高尔基体
生物膜
液泡 溶酶体
双层膜结构 线粒体
叶绿体
核膜
◆注意:生物膜与生物膜系统是有区别 的。细胞内的每一种膜结构都可称为生 物膜,而生物膜系统是这些生物膜构成 的有机整体。
如何制备纯净的细胞膜?取什么材料研究细胞膜最好?
取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将其特殊处理 后,造成红细胞破裂发生溶血现象,再将溶出 细胞外的物质冲洗掉,剩下的结构就是较纯净 的细胞膜。生物学上称为血影
顺浓度梯度 需要载体
消耗6能量
正常细胞
初始质壁分离 显著质壁分离
• 问题讨论: 1、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内因与外因分别是什么? 2、将紫色洋葱表皮细胞浸入与细胞液等渗的蔗糖溶液中会出
现什么现象? 3、用高浓度的硝酸钾溶液代替蔗糖溶液进行实验会出现什么
现象? 4、质壁分离时间长短的控制对实验结果有什么影响?
(1)若是癌细胞的细胞膜,则膜上含量较正常细胞减少的物质是 [ D]糖蛋白 。
(2)若是线粒体膜,b和c过程运输的气体分别是__O_胰2_高_、_血C_糖_O_素2_。 (3)若是肝细胞膜,进食后3~4小时,C代表的激素(或肾_上_腺素_)
将会增多,促进物质E转化为物质F,F最可能是 葡萄糖 。 (4)若是神经元细胞膜,则在静息状态,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
2、如果将半透膜换成全透性的纱布,你
认为蔗糖渗液透面作会用上发升生吗的? 条件
3、如果在烧杯中放入相同浓度的蔗糖溶 液,漏斗中的蔗糖液还会上升吗?
条件一:半透膜
条件二:两侧溶液有浓度差
例1. 在U形管中部c处装有半透膜,在a侧加入红色的细 胞色素x(相对分子质量为13000的蛋白质)的水溶液, b侧加入清水,并使a、b两侧液面高度一致。经过一段

新教材高中生物高效作业15扩散和渗透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实验含解析浙科版必修第一册

新教材高中生物高效作业15扩散和渗透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实验含解析浙科版必修第一册

新教材高中生物高效作业浙科版必修第一册:扩散和渗透、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实验[A级新教材落实与巩固]1.下列关于扩散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B )A.扩散使分子分布均匀,直到平衡B.分子扩散均匀后就不再运动C.分子从高浓度处向低浓度处扩散D.扩散是一个缓慢的过程【解析】分子的运动是时刻不停地进行着的,扩散达到平衡时,分子仍在继续运动着。

2.将人体血液置于质量分数为9%的食盐溶液中制成装片后,用显微镜观察,可以发现血细胞呈现( D )A.质壁分离 B.正常状态C.细胞膜破裂 D.细胞皱缩【解析】血细胞所处的环境相当于盐的浓度为0.9%,现将其放入9%的食盐溶液中,红细胞会失水皱缩。

3.在缺医少药的战争年代,常利用高浓度的盐水对伤员的伤口消毒杀菌,其处理的原理是( D )A.盐水中的氯有杀菌作用B.钠有杀菌作用C.高浓度的盐水中水分少,不利于细菌的生长D.由于渗透作用,细菌脱水死亡【解析】高浓度的盐水渗透压高于细菌的细胞质,由于渗透作用,细菌会脱水死亡。

4.将人的成熟红细胞分别置于以下四种溶液中,一段时间后,细胞形态如下图所示,据此推测这四种溶液的初始浓度关系为( A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C.④>②>③>① D.④>③>②>①【解析】①图红细胞皱缩,外界溶液浓度①>细胞内液的溶质浓度;②红细胞形态不变,外界溶液浓度②=细胞内液的溶质浓度;③④红细胞吸水膨胀,且④的膨胀程度大于③,故外界溶液浓度④<外界溶液浓度③<细胞内液的溶质浓度。

推测这四种溶液的初始浓度关系为:①>②>③>④。

故选A。

5.紫色洋葱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正确图示是( C )A. B. C. D.【解析】紫色色素存在于液泡中,细胞核应该在细胞质中,A、B错误;外界溶液浓度高,细胞失水,细胞发生质壁分离,液泡的颜色加深,C正确;细胞核应该存在于细胞膜以内,细胞质中,D错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一比: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异同
项目
自由扩散 易化扩散 主动转运
运输方向 顺浓度梯度 顺浓度梯度 逆浓度梯度
是否需要 载体蛋白
是否消耗细 胞内的能量
不需要 不消耗
需要 不消耗
水、气体小分子、 葡萄糖通
代表例子
脂溶性物质等通 过细胞膜
过红细胞
需要
需要消耗
葡萄糖、氨基酸 通过小肠上皮细 胞膜;离子通过 细胞膜等
1、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 判断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 K+进入红细胞 • O2、CO2、甘油、乙醇、苯、尿素 • 葡萄糖进入红细胞 •水 • 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 • 葡萄糖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
大分子的跨膜运输的特点:
运输形式
胞吞和胞吐
运输方向
与浓度无关
有无载体
不需要,细胞膜和囊泡
是否需要能量 由ATP供能
动植物细胞中的膜结构:
细胞膜
内质网
单层膜结构 高尔基体
生物膜
液泡 溶酶体
双层膜结构 线粒体
叶绿体
核膜
◆注意:生物膜与生物膜系统是有区别 的。细胞内的每一种膜结构都可称为生 物膜,而生物膜系统是这些生物膜构成 的有机整体。
如何制备纯净的细胞膜?取什么材料研究细胞膜最好?
取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将其特殊处理 后,造成红细胞破裂发生溶血现象,再将溶出 细胞外的物质冲洗掉,剩下的结构就是较纯净 的细胞膜。生物学上称为血影
为 外正内负 ,该状态的维持有赖于图中a和d过程,则a和d过 程分别运输的物质是__N_a_+__、__K__+__。 (5)提取动物的细胞膜,最好选用 哺乳动物成熟的红_细_胞做材 料,先让其在蒸馏水中吸水胀破,然后经过_离__心____处理即可 得到纯净的细胞膜。动物细胞吸水膨胀时B的厚度变小,这说 明B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
一、扩 散
1、特点:a:分子从 高浓度 处向 低浓度 处运动 b:缓慢
2、结果: 分子分布均匀,直到平衡;
此后分子仍在继续运动,维持着平衡的状态。
讨 论:
1.漏斗管内 的液面为什 么会升高?
半透膜:一类可以让小分子物质通过而大分子物质 不能通过的一类薄膜的总称。 (如蛋壳膜,猪膀胱壁玻璃纸等)
讨 论:
(1)若是癌细胞的细胞膜,则膜上含量较正常细胞减少的物质是 [ D]糖蛋白 。
(2)若是线粒体膜,b和c过程运输的气体分别是__O_胰2_高_、_血C_糖_O_素2_。 (3)若是肝细胞膜,进食后3~4小时,C代表的激素(或肾_上_腺素_)
将会增多,促进物质E转化为物质F,F最可能是 葡萄糖 。 (4)若是神经元细胞膜,则在静息状态,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
细胞膜有选择透性
验证活细胞吸收物质的选择性实验 讨论:用煮过和未煮过的玉米籽粒作对比,比较籽粒 中胚的着色情况,说明了什么问题?
煮过的玉米胚细胞已死亡,胚着色深,说明死细胞吸收物 质不具有选择性;没有煮过的玉米胚染色浅,说明活细胞吸收物 质具有选择性。该实验现象说明活细胞吸收物质具有选择性
细胞膜的功能:物质运输
顺浓度梯度 需要载体
消耗6能量
正常细胞
初始质壁分离 显著质壁分离
• 问题讨论: 1、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内因与外因分别是什么? 2、将紫色洋葱表皮细胞浸入与细胞液等渗的蔗糖溶液中会出
现什么现象? 3、用高浓度的硝酸钾溶液代替蔗糖溶液进行实验会出现什么
现象? 4、质壁分离时间长短的控制对实验结果有什么影响?
2、如果将半透膜换成全透性的纱布,你
认为蔗糖渗液透面作会用上发升生吗的? 条件
海水淡化装置 “人工肾”
• (10安徽卷)1、下列关于生物膜结构和功能的 叙述正确的是
• A、肌细胞的细胞膜上有协助葡萄糖跨膜运输的 载体
• B、细胞膜上的受体是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必需的 结构
• C、线粒体内膜上只分布着合成ATP的酶 • D、核膜上的核孔可以让蛋白质和RNA自由进出 • 【答案】A
为什么功能越复杂的细胞的细胞膜蛋白质 的种类和数量越多?
说出膜蛋白的种类及其功能
载体蛋白 酶 如具有酶活性的膜蛋白Mg2+- ATP酶、5'核苷酸酶、磷酸二酯酶等均分
布在膜的外表面,而腺苷酸环化酶分布在膜的内表面
糖蛋白
MHC 受体 细胞膜的功能:物质运输、细胞识别、免疫反应、、受精 作用等)
• 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4.构成膜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大都是可以运
动的,这种结构特点,使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5.膜结构的具有不对称性
举出你学过知识中能反映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 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的实例:
高尔基体形成的小泡与细胞膜融合 吞噬细胞吞噬病菌 变形虫能伸出伪足 动物细胞细胞分裂 植物细胞质壁分离 动植物细胞的融合

极性头(亲水) (连接磷酸基团)
非极性尾
(亲脂) 连接脂肪酸
磷脂的分子结构模型
请画出细胞膜的结构模型图
小鼠细胞和人细胞融合实验
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1.磷脂双分子层构成膜的基本骨架
2.蛋白质分子有的覆盖在磷脂双分子层的表面, 有的镶嵌或贯穿在磷脂双分子层中
3.胆固醇与磷脂尾部存在脂双层内部,使膜结 构保持“刚性”
• (10天津卷)4.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 错误的是
• A.主动运输过程中,需要载体蛋白协助和ATP提 供能量
• B.在静息状态下,神经细胞不再进行葡萄糖的跨 膜运输
• C.质壁分离过程中,水分子外流导致细胞内渗透 压升高
• D.抗体分泌过程中,囊泡膜经融合成为细胞膜的 一部分
• 答案B
(08泰州模拟)下图表示某生物膜结构,图中A、B、C、D、E、F 表示某些物质,a、b、c、d表示物质跨膜运输方式。据图回答:
画一画:
自由扩散
易化扩散
主动转运












浓度差
浓度差
耗氧量
请画出三种跨膜转运方式的转运速度与浓度 差或耗氧量的关系图,并说明其生物学含义?
小结
请完成下面概念图
水子、的离运1子输、方小式分
被动2转运

主动3转运



胞吞作用
大分子和颗粒 物质的运输方式
胞吐作用
简单4扩散 易化5扩散
概念图
质膜
结构特点
功能特点
③ 流动性
① 脂双层
② 膜蛋白
结构组成
④选择透性 决定 结构探究历程
生物膜的重要应用:
实践中:工业、农业生产和医学上
膜的各种功能成为人工模拟的对象
农作物抗寒、抗旱、耐盐的机理 用人工合成的膜材料代替人 体病变的器官行使正常功能
生物膜的重要应用:
请列举一两个生物膜在生产生活中应用 的实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