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选频网络与阻抗变换 第四节 宽带阻抗变换网络 高频电子线路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高频电子线路》习题解答完整答案

《高频电子线路》习题解答完整答案
试求:(1)谐振时 C0 及谐振电阻 r0。(2)回路的谐振电
流 I0。(3)电容器 C 两端电压 Uc。
VS
rL C
《高频电子线路》习题解答(周选昌)
3
解:根据题意画出其电路如图所示。
rL

Q0

2f0 L Q0
10

1 LC
C0

C

1 2L

200
pF

谐振时回路电流 I 0
,其等效电路如右图
所示,则有:
C
R0
L N1
N2
N3
RL Rs
RS'
C
R L'
R0
L
N1
N2
N3
RL
Rs
RS'

1 P12
RS , RL'

1 P22
RL 。此时有谐振阻抗:
RT R0 // RS' // RL' ,回路总电容:
C
C ,有载品质因素: Qe

RT
RT 0C ,其中0
一容性负载( Z X rx 1 Cx ),则回路失谐,将
可变电容重新调到 C’=200PF 时,回路再次谐振, 此时测得电容 C 两端电压 Uc’=2.5V。试求: (1) 电感 L 及电阻 r 的值。 (2) 后接入的容性负载中,电容 Cx 电阻 rx 的值。
L Us
1
r2
Zx
C
图 P1-4

1。 LC
1-9 画出图 P1-9 所示的四个无耗的电抗~频率特性曲线,并写出关键点的频率值。
L
L
C
L1

《高频电子线路》教学大纲

《高频电子线路》教学大纲

高频电子线路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本课程是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电子技术应用、检测与信息处理、生物医学工程等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有很强的理论性、工程性和实践性。

二、课程定位本课程是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电子技术应用、检测与信息处理、生物医学工程等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有很强的理论性、工程性利实践性。

三、学习目的本课程的任务是研究各种无线电设备和系统中高频电路的原理、线路和分析方法。

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掌握其理论基础,而且有一定的分析和解决高频电路问题的实际能力。

初步建立信息传输系统整体的概念。

了解重要新技术的发展趋势。

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打好基础。

四、与其它课程的关联本课程必须在电路分析理论、信号与系统、低频电子线路、数字电路与系统等课程学过以后开设。

五、知识体系与结构(-)教学内容第1章绪论(2学时)了解模拟通信系统的组成原理、发送设备与接收设备的组成框图,通信系统中信号的表示方法(数学表达式、波形、频谱),了解通信系统中信道的分类和无线电波的传播方式。

主要内容包括:1. 1无线通信系统概述;1.2信号、频谱与调制;1.3本课程的特点。

重点:建立系统概念。

第2章高频电路基础(8学时)掌握高频电路的基本元器件、基本电路以及高频电路系统中的基本问题、基本方法和基本指标等。

本部分内容是学习通信电子线路的重要基础,要求掌握选频网络的作用与分类,串、并联谐振回路谐振频率、阻抗、品质因数、广义失谐、通频带的概念及串、并联谐振回路的特点与参量的计算;串、并联阻抗等效互换与回路抽头时的阻抗变换关系;对于耦合回路主要掌握反射阻抗的概念与耦合回路的等效阻抗;了解LC集中选择性滤波器,石英晶体滤波器、陶瓷滤波器和声表面波滤波器的工作原理、特性和各种滤波器的优缺点及应用。

以LC谐振回路为重点。

了解电子噪声的来源与特性及噪声系数的计算与测量。

主要内容包括:2.1高频电路中的元件、器件和组件2.2电子噪声重点与难点:重点:选频网络。

2第一章 选频回路与阻抗变换

2第一章  选频回路与阻抗变换

第一章
选频回路与阻抗变换
②电压特性。谐振时回路两端的电压最 大,并与信号电流同相。 ③品质因数。回路品质因数描述了回路 的储能与它的耗能之比。定义为
一个由有耗的空心线圈和电容组成 的回路的Q值大约是几十到一、二百。
第一章
选频回路与阻抗变换
④电流特性。谐振时,流过电感I_和电 容C的电流相等,方向相反,且为信号电 流的Q倍,如式(1.2.6)或图1.2.2所示。 这可以理解为,谐振时,电容上的能量 和电感上的能量互相转换,产生振荡, 而信号源的能量仅补充电阻R上的损耗。 谐振时,流过线圈和电容的电流是信号 源电流的Q倍,选择线圈导线时应注意线 径大小以承受电流的容量。
第一章
选频回路与阻抗变换
③矩形系数。令S=1/10,求出输出 电压下降为谐振时的1/10的带宽BW0.1, 则并联谐振回路的矩形系数为:
简单并联谐振回路的矩形系数较大,即说明了它对宽的通频带和高的选 择性这对矛盾不能兼顾。
第一章
选频回路与阻抗变换
参差调谐放大器:采用单调谐回路和双调谐回路组成的 参差调谐放大器的频率特性
第一章
选频回路与阻抗变换
2.串联谐振回路
根据电路中的对偶定理,对偶关系如下:串联并联L-C, C-L,G-r,V-I分别对偶,所以可以直 接将上面的并联谐振回路的特性推广到串联谐 振回路中。
第一章
选频回路与阻抗变换
第一章
选频回路与阻抗变换
1.2.2 选频特性 1.并联谐振回路
并联谐振回路的阻抗或输出电压随输人信 号频率而变化的特性称为回路的选频特性。分 析选频特性,也就是分析不同频率的输人信号 通过回路的能力。写出图1.2.1所示并联谐振回 路的输出电压表达式如下:
第一章

高频电子线路教案.

高频电子线路教案.

⾼频电⼦线路教案.⾼频电⼦线路教案说明:1. 教学要求按重要性分为3个层次,分别以“掌握★、熟悉◆、了解▲”表述。

学⽣可以根据⾃⼰的情况决定其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和学习⽬标。

2. 作业习题选⾃教材:张肃⽂《⾼频电⼦线路》第五版。

3. 以图表⽅式突出授课思路,串接各章节知识点,便于理解和记忆。

1. 第⼀章绪论第⼀节⽆线电通信发展简史第⼆节⽆线电信号传输原理第三节通信的传输媒质⽬的要求1. 了解⽆线电通信发展的⼏个阶段及标志2. 了解信号传输的基本⽅法3.熟悉⽆线电发射机和接收机的⽅框图和组成部分4. 了解直接放⼤式和超外差式接收机的区别和优缺点5. 了解常⽤传输媒质的种类和特性讲授思路1. 课程简介:⾼频电⼦技术的⼴泛应⽤课程的重要性课程的特点详述学习⽅法与前导课程(电路分析和模拟电路)的关系课程各章节间联系和教学安排参考书和仿真软件2. 简述⽆线电通信发展历史3. 信号传输的基本⽅法:图解信号传输流程哪些环节涉及课程内容两种信号传输⽅式:基带传输和调制传输▲三要素:载波、调制信号、调制⽅法各种数字调制和模拟调制⽅法▲详述AM、FM、PM(波形)4. 详述⽆线电发射机和接收机组成:◆图解⽆线电发射机和接收机组成(各单元电路与课程各章对应关系)超外差式和直接放⼤式⽐较5. 简述常⽤传输媒质:常⽤传输媒质特点及应⽤有线、⽆线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天波、地波各⾃适⽤的⽆线电波段(⽆线电波段划分表)作业布置思考题:1、画出超外差式接收机电路框图。

2、说明超外差式接收机各级的输出波形。

1. 第⼆章选频⽹络第⼀节串联谐振回路第⼆节并联谐振回路第三节串、并联阻抗的等效互换与回路抽头时的阻抗变换⽬的要求1. 掌握串联谐振回路的谐振频率、品质因数和通频带的计算2. 掌握串联谐振回路的特性和谐振时电流电压的计算3.掌握串联谐振回路的谐振曲线⽅程4.了解串联谐振回路的相位特性曲线5.了解电源内阻和负载电阻对串联谐振回路的影响6.掌握并联谐振回路的谐振频率、品质因数和通频带的计算7.掌握并联谐振回路的特性和谐振时电流电压的计算8.掌握并联谐振回路的谐振曲线⽅程9.了解并联谐振回路的相位特性曲线10.了解电源内阻和负载电阻对并联谐振回路的影响11.了解低Q值并联谐振回路的特点12.熟悉串并联电路的等效互换计算13.了解并联电路的⼀般形式14.熟悉抽头电路的阻抗变换计算讲授思路★◆▲1. 选频⽹络概述:选频⽹络(后续章节的基础)谐振回路(电路分析课程已讲述)滤波器单振荡回路耦合振荡回路(耦合回路+多个单振荡回路)并联谐振回路2. 详述串联谐振回路:串联谐振回路电路图详述回路电流⽅程的推导(运⽤电路分析理论)谐振状态特性⾮谐振状态特性★计算谐振频率、特性阻抗、能量关系、★幅频特性曲线、▲相频特性曲线阻抗特性、电压特性、空载品质因数▲计算有载品质因数★计算通频带(电源内阻和负载电阻对品质因数的影响)串联谐振回路适⽤场合3. 简述并联谐振回路:参照串联谐振回路的讲述过程运⽤串联、并联电路的对偶性4. 详述串并联电路的等效互换和抽头电路的阻抗变换:运⽤上述标准串联或并联谐振回路的已知结论,分析复杂谐振回路混联电路到串联或并联电路推导抽头电路到⽆抽头电路的等效互换◆推导串并联电路的等效互换电感抽头电容抽头(依据等效前后阻抗虚实部恒等)谐振回路的应⽤电路只需推导串联或并联电路形式之⼀不考虑互感、谐振条件下推导◆推⼴到⼀般情况(⾮谐振、有互感)抽头电路等效互换举例1. 第⼆章选频⽹络第五节耦合回路第六节滤波器的其他形式⽬的要求1. 了解耦合回路的⼀般性质2.掌握耦合回路频率特性曲线及⽅程3.掌握耦合因数η不同时曲线形状的变化及特点4. 了解LC集中选择性、⽯英晶体、陶瓷和表⾯声波滤波器特性和应⽤讲授思路1. 详述耦合回路:单振荡回路缺点(阻抗变换不灵活 + 选频特性不理想)耦合回路+多个单振荡回路互感耦合串联型(串并联电路可等效互换)电容耦合并联型推导耦合回路反射阻抗(电路分析课程已讲述)★推导耦合回路频率特性⽅程(节点电压法或KCL)▲反射阻抗性质★频率响应曲线克服单振荡回路缺点:阻抗变换不灵活临界耦合、过耦合、⽋耦合★推导通频带2. 简述各种滤波器特点及应⽤:LC选频⽹络缺点(选频特性不理想+体积⼤)LC集中选择性(选频特性好)⽯英晶体、陶瓷和表⾯声波滤波器(选频特性好+体积⼩)▲根据Q值、通频带、插⼊损耗⽐较各种滤波器优缺点作业布置思考题:1、在调谐放⼤器的回路两端并联⼀个电阻,放⼤器的通频带将如何变化?2、串联谐振回路发⽣谐振时,电容两端的电压⼤⼩与输⼊电压有什么关系?3、若已知并联谐振回路的R、L、C,则并联谐振频率为多少?4、耦合回路的频率响应曲线当η<1和η>1时,曲线的形状有什么不同?5、并联谐振回路发⽣谐振时,流过电感的电流⼤⼩与输⼊电流有什么关系?6、若已知串联谐振回路的R、L、C,则谐振回路的品质因数为多少?7、选频⽹络分为两⼤类。

(完整版)高频电子线路_杨霓清_答案_第一章-选频网络与阻抗变换

(完整版)高频电子线路_杨霓清_答案_第一章-选频网络与阻抗变换

第一章 选频网络与阻抗变换思考题与习题1.1 已知LC 串联谐振回路的C =100pF ,0f =1.5MHz ,谐振时的电阻5r =Ω,试求:L 和0Q 。

解:由0f =得2612011(2)(2 1.510)10010L f C ππ-==⨯⨯⨯⨯6112.610112.6H H μ-=⨯=66002 1.510112.6105LQ r ωπ-⨯⨯⨯⨯==212.2=1.2 对于收音机的中频放大器,其中心频率0f =465kHz ,0.7BW =8kHz ,回路电容C=200pF ,试计算回路电感L 和e Q 的值。

若电感线圈的0Q =100,问在回路上应并联多大的电阻才能满足要求? 解:由0f =得 2220012533025330585.73(μH)(2)0.465200L f C f C π===≈⨯由 00.7ef BW Q =得 00.746558.1258e f Q BW ===00310001100171(k )2246510210eo Q R Q C f C ωππ-===≈Ω⨯⨯⨯⨯ 058.12517199.18(k )100e eo Q R R Q ∑==⨯=Ω 外接电阻 017199.18236.14(k )17199.18eo e R R R R R ∑∑⨯==≈Ω--1.3 有一并联回路在某频段内工作,频段最低频率为535kHz ,最高频率1605 k Hz 。

现有两个可变电容器,一个电容器的最小电容量为12pF ,最大电容量为100 pF ;另一个电容 器的最小电容量为15pF ,最大电容量为450pF 。

试问: 1)应采用哪一个可变电容器,为什么? 2)回路电感应等于多少? 3)绘出实际的并联回路图。

解:1)max max min min '16053'535f C f C === 因而maxmin'9'C C =但100912<, 45030915=> 因此应采用max min = 450PF, = 15pF C C 的电容器。

射频电路 第一章选频与阻抗匹配

射频电路 第一章选频与阻抗匹配
2010-9-16
Z=
V IS
,而 I S 为常数 )
《高频电子线路》 11/42
讨论谐振频率附近的选频特性( ω ≈ ω0 ) 近似条件:
ξ = Q(
(ω + ω 0 )(ω ω 0 ) 2ω (ω ω ) 2(ω ω 0 ) ω ω0 ≈Q 0 2 0 =Q )=Q ω0 ω ωω 0 ω0 ω0
Is / G V (ω0 ) V (ω0 ) = = V (ω ) ≈ e jφ 公式: 2(ω ω0 ) 2Δω 2 Δω 2 1 + jQ 1 + jQ 1 + (Q )
ω0
ω0
ω0
其中:
= arctgQ
2Δω
ω0
2010-9-16
《高频电子线路》
12/42
(1)幅频特性(归一化选频特性)
定义:支路
Q
Xs 串联支路 Q = rs RP 并联支路 Q = XP
《高频电子线路》
两者相等
X s RP Q= = rs XP
18/42
2010-9-16
(2)实际并联回路分析 根据谐振的定义计算:
Y (ω ) = G + jB = 1 1 + ( jωC ) j RP ωLP
1 jB = jω P C j =0 ω P LP
谐振时回路总的储能 CV 2 2π T= Q = 2π = 2π 2 ω0 谐振时回路一周内的耗能 TV / R
R R Q= = = G ω0 L ρ
2010-9-16 《高频电子线路》 8/42
ω0C
4.电流特性 电感电流
IsR IL = = = jQI S jω 0 L jω 0 L
电容电流

高频电子线路知识点总结PPT课件

高频电子线路知识点总结PPT课件

-
4
第二章 高频功率放大器
1、工作原理(电路结构、iC的傅立叶分析、电 压与电流波形图、功率和效率) 2、动态分析(动态特性曲线、负载特性、调制 特性、放大特性) 3、实用电路(直流馈电电路、滤波匹配网络)
-
5
第三章 正弦波振荡器
1、工作原理(方框图、振荡条件、判断) 2、LC正弦波振荡电路 互感耦合LC振荡电路 三点式LC振荡电路 3Leabharlann 频率稳定度 4、晶体振荡器-
8
第六章 角度调制与解调
1、调角信号的表达式、波形、频谱、带宽 2、调频电路 3、解调频(鉴频特性曲线)
-
9
绪论
1、高频电子线路的定义、高频的范围 2、现代通信系统由哪些部分组成?各组成部分 的作用是什么? 3、发送设备的任务? 4、无线通信为什么要进行调制? 5、接收设备的任务? 6、超外差接收机结构有什么特点?
-
1
第一章 高频小信号谐振放大器
1、选频网络的基本特性(幅频、相频) 2、LC单调谐回路的选频特性 电路结构、回路阻抗、谐振特性(条件、频率、 Q、阻抗、电压与电流的关系)、频率特性(阻 抗频率特性、幅频特性曲线、相频特性曲线)、 通频带和矩形系数
-
6
第四章 频率变换电路基础
1、非线性器件的基本特性 2、非线性器件的工程分析 幂级数分析法 线性时变电路分析法 开关函数分析法 3、模拟相乘器
-
7
第五章 振幅调制、解调及混频
1、AM信号的表达式、波形、频谱、功率分配 2、DSB的表达式、波形、频谱 3、振幅调制电路 4、解调(性能指标计算) 5、混频(原理、与调制和检波的关系)
绪论第一章高频小信号谐振放大器1选频网络的基本特性幅频相频2lc单调谐回路的选频特性电路结构回路阻抗谐振特性条件频率q阻抗电压与电流的关系频率特性阻抗频率特性幅频特性曲线相频特性曲线通频带和矩形系数第一章高频小信号谐振放大器3信号源内阻及负载对lc回路的影响4lc阻抗变换网络串并阻抗等效互换变压器阻抗变换电路部分接入回路的阻抗变换第一章高频小信号谐振放大器5高频小信号调谐放大器特点电路结构晶体管等效模型高频参数性能参数分析输入输出导纳电压增益功率增益6谐振放大器的稳定性定义方法7电噪声电阻热噪声的计算第二章高频功率放大器1工作原理电路结构i的傅立叶分析电压与电流波形图功率和效率2动态分析动态特性曲线负载特性调制特性放大特性3实用电路直流馈电电路滤波匹配网络第三章正弦波振荡器1工作原理方框图振荡条件判断2lc正弦波振荡电路互感耦合lc振荡电路三点式lc振荡电路3频率稳定度4晶体振荡器第四章频率变换电路基础1非线性器件的基本特性2非线性器件的工程分析幂级数分析法线性时变电路分析法开关函数分析法3模拟相乘器第五章振幅调制解调及混频1am信号的表达式波形频谱功率分配2dsb的表达式波形频谱3振幅调制电路4解调性能指标计算5混频原理与调制和检波的关系第六章角度调制与解调1调角信号的表达式波形频谱带宽2调频电路3解调频鉴频特性曲线本文观看结束

(完整版)高频电子线路复习总结提纲与习题答案,推荐文档

(完整版)高频电子线路复习总结提纲与习题答案,推荐文档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考试大纲课程编号:课程名称:高频电子线路课程英文名:Electronic circuit of high frequency课程类型:本科专业必修课学时、学分:总学时54学时4学分(其中理论课44学时,实验课10学时)开课单位:信息学院开课学期:三年级第二学期考试对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生考试形式:闭卷考试所用教材:1.《高频电子线路》(第二版),高吉祥主编,电子工业出版社;2.《高频电路原理与分析》(第三版)曾兴雯等编著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一、学习目的和任务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是高等学校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等专业的必修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以分立元件构成的基本非线性电路为基础,以集成电路为主体,通过课堂讲授使学生理解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各种主要的高频电子电路的组成、电路功能、基本工作原理,并掌握其分析方法及应用;通过实验教学、开放实验室、课外实验等实践环节使学生加深对基本概念的理解,掌握基本电路的设计、仿真与调试方法(用计算机采用EDA软件)。

同时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打好基础。

二、制定考试大纲的目的和依据 制定《高频电子线路》课程的考试大纲是为了使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共同建立明确的目标和要求,使考试成绩能比较正确和客观地反映学生掌握本课程的水平,同时还能起到检验教师教学效果的作用。

按照考试大纲考试能够进一步促进课程教学的改革,并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依据。

本大纲制定的考核要求,主要是依据《高频电子线路》课程所使用的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高吉祥编著的《高频电子线路》一书,并依据该门课程的教学大纲而制定的。

三、考试大纲内容考核目标章节知识点a b c 题目类型分值分配100%第一章绪论通信系统及其组成√填空题合计5%第二章高频电路基础-谐振回路高频电路中的有源器件(非线性二极管、变容二极管、PIN二极管、三极管、场效应管、集成电路)√填空题高频电路中的无源组件(串、并联谐振回路、耦合振荡回路、石英晶体谐振器)√填空题简答题合计5%第三章高频谐振放大器单级单调谐高频小信号谐振放大器的组成、基本工作原理及主要性能参数√填空题计算题多级单、双调谐高频小信号谐振放大器的主要性能√填空题参数(带宽、矩形系数)计算题第四章C类高频功率放大器的组成、工作原理、性能分析、三种工作状态、外特性√简答题填空题15%合计√综合分析改错15%第五章频谱的线性搬移电路线性时变电路的工作状态、表达式、特点√简答题单二极管电路工作在线性时变状态下进行频谱线性搬移的工作原理√简答题填空题二极管平衡电路工作在线性时变状态下进行频谱线性搬移的工作原理√简答题填空题二极管环形电路工作在线性时变状态下进行频谱线性搬移的工作原理√简答题填空题合计5%第六章振幅调制、解调及混频振幅调制信号:AM信号、DSB信号、SSB信号的分析(数学表达式、波形图、频谱图)√填空题画图题高电平调制与低电平调制的概念√填空题集电极调幅电路产生AM信号的工作原理简答题单二极管调制电路产生AM信号的工作原理(信号的数学表达式、波形图、频谱图等)√画图题简答题二极管平衡调制电路的工作原理、波形分析√画图题简答题双平衡调制电路的工作原理、波形分析√画图题简答题差分对调制电路的工作原理、波形分析√简答题SSB调制电路(滤波法、移项法)的工作原理、波形分析√填空题简答题调幅信号的解调方法√填空题二极管峰值包络检波器工作原理√画图题简答题同步检波器(乘积型、叠加型)的工作原理√计算题画图题混频器的功能、工作原理√填空题三极管混频器的工作原理√简答题合计20%第七章频率调制与解调调频信号分析(表达式、波形、主要参数)√填空题画图题调频信号的产生(直接法、间接法)√填空题直接、间接调频电路的工作原理√简答题鉴频的方法(振幅鉴频、相位鉴频、直接脉冲计数式鉴频)√简答题填空题互感耦合相位鉴频器的工作原理√简答题比例鉴频器的工作原理√简答题合计25%第八章反馈控制电路自动增益控制电路的工作原理√简答题自动频率控制电路的工作原理√简答题锁相环的基本工作原理√简答题频率合成器的概念√填空题合计10% 说明:1、考试形式:分为闭卷、开卷、闭卷+开卷、实验操作、实验操作+闭卷考试等,本课程采用闭卷考试形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讲 杨霓清
1.4.2
高频电子线路
3、 1:4(4:1)阻抗变换
I i 2 I Vi V
所以
Ri
Vi Ii
V 2I
而 I L I VL 2V
所以 RLV IL L 2IV42V I 4Ri
图1.4.8 1:4阻抗变换器
故 Ri 1 RL 4
V 2V 1 同时 ZCR CI2I2R i2RL
线上任一位置上的电压,电流幅度处处相等,且
Z 1 ,3Z iZ CR C (纯 电 阻 )
主讲 杨霓清
1.4.2
高频电子线路
C、理想和终端匹配的传输线,具有无限宽的工作频带。 D、终端做到严格匹配很困难,一般认为:
RL ZC
l
(1 8
~
110)min
( m i对n 应于
f的m a x波长,传输线长)
1.4.2
高频电子线路
只有在传输线是无耗、且它的端阻抗是匹配的,即
Rs RL Zc的情况下,可以证明,它的上限频率 f H
与其长度 l 有关,l 越小,上限频率 f H 就越高。
若设上限频率f H 所对应的波长为λmin
且 l 取为λmin的十分之一到八分之一,即
l
(1 8
~
110)min
则可近似认为,在上限频率范围内,线上电压和电流幅值 处处相等(无驻波),即
高频电子线路
1.4 宽带阻抗变换网络
1.4.1 引言
一、普通变压器及其特性 1、普通变压器及其等效电路
普通变压器的结构及频率特性如图1.4.1所示。
图1.4.1 普通变压器结构图
主讲 杨霓清
1.4.1
高频电子线路 初级线圈
次级线圈
普通变压器的电路符号损及耗其电阻等效电路分别折级如合后到的图次折初引级合1.线到4圈初.2所示。
由于L XL ,当 f 下降时,X L 下降,则L的旁路作用
影响增大,使 R L 两端得到的信号幅度下降。
主讲 杨霓清
1.4.1
高频电子线路
主讲 杨霓清
高频电子线路
主讲 杨霓清
高频电子线路
1.4.2 传输线变压器 一、传输线变压器的结构
1、传输线(TrammsSion-Line)
所谓传输线(TrammsSion-Line)是指连接信号源和负 载的两根导线,如图1.4.4(a)所示。
图1.4.9 两级宽带高频功率放大电路
主讲 杨霓清
1.4.2
V1 V2 V I1 I2 I
主讲 杨霓清
1.4.2
高频电子线路
2、传输线变压器结构
图1.4.5 1︰1传输线变压器
(a) 结构图 (b) 传主输讲线电杨路霓(c清) 等效为1:1的倒相变压器电路
1.4.2
高频电子线路
3、传输线变压器的工作原理
传输线变压器的两种工作方式: 低频端:分布电容影响小,变压器工作模式起主要作
图1.4.6 1:1高频反相器
端同时接地,所以V2 V1
实现了倒相器功能。同时
R L
V I
R
S
V I

RS 1 :1 RL
称之为1:1倒相器
阻抗匹配条件 R主L 讲RS杨Z霓C清
1.4.2
高频电子线路
2、1:1传输线实现平衡和不平衡的相互转换
图1.4.7平衡与不平衡变换器 (a)平衡—不平衡 (b)不平衡—与平衡
用; 高频端:传输线模式起主要作用;初次级线圈之间能
量的传播靠线圈之间的分布电容的耦合作用,上限频率
f m ax 上千MH Z
波段覆盖 K d 1 0 4 ffm m a in x : : 受 取 初 决 级 于 线 线 圈 圈 中 长 电 度 感 及 量 终 的 端 限 匹 制 配 程 度
主讲 杨霓清
( Ri :RL 4:1)
同时 ZCRCV I2 4V I2RL1 2Ri
主讲 杨霓清
1.4.2
高频电子线路
结论: •① 阻抗匹配条件
ZCRC2RL 12Ri
•② 匹配时完成 Ri :RL 4:1
不同连接时还可以构成更多的阻抗变换电路。
主讲 杨霓清
1.4.2
高频电子线路
两级宽带高频功率放大电路实例
在低频工作时,因信号波长远大于导线长度,传输线 就是两根普通的连接线,因此它的下限频率为零。
在高频工作时、因信号波长与导线长度可以比拟,两 导线上的固有分布电感和线间分布电容的影响就不能忽 略,如图1.4.4(b)所示。
主讲 杨霓清
1.4.2
高频电子线路
图 1.4.4 传输线
主讲 杨霓清
这时在输入 信号源的作用下, 沿传输线始端 1—3到终端2—4 的不同位置上, 通过导线的电流 和线间的电压无 论在幅度和相位 上都是不同的。
线电级感后的等
效损耗
分布
初级线
电容
圈引线
电感
图1.4.2 电路符号及其等效电路
(a)电路符号 (b)等效电路
初级线圈 电感量
2、普通变压器的工作原理
在低频端,由于分布参数可以忽略,其等效电路如图
1.4.3(a)所示。 主讲 杨霓清
1.4.1
高频电子线路
图1.4.3 普通变压器的等效电路 (a)低频端的等效电路
结论:当 RL2ZC2RC时,(终端匹配条件),传输线
变压器实现1:4的阻抗变换。
主讲 杨霓清
1.4.2
高频电子线路
Vi 2V I i I
所以
Ri
RS
Vi Ii
2V I
又 VL V I L 2 I
V
(b)4:1阻抗变换器
所以 RLV IL L 2VI24V I 1 4Ri

Ri RL
4 1
1.4.2
高频电子线路
当信号由1.3端加入时,利用 与 L 的能C 量交换—— 信息传输。
显然,线间分布电容,电感不再影响高频能量的
传播,而是电磁波赖以传播的主要因素。
注意:A、匹配:外接负载R L 等于传输线特性阻抗 Z ,C
Z C 与结构,尺寸和介质有关。Z C
L C
B、传输线无耗且终端匹配匹配时,沿传输
4、电路特点
① 双线并绕,所以任意长度的线间电容( )C 很大,且 分布均匀。
② 双线绕在高导磁 L都很大,而且均匀分布。
主讲 杨霓清
1.4.2
高频电子线路
1、高频反相器 理想、无耗的情况下:
三V1、 V传2 输I1线 I变2 压器的应用举例

又(2.3)端或(1.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