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数学理二轮专题复习:概率与统计
高三数学二轮复习建议——专题二:概率统计 PPT课件 图文

目目 录录
CCOONNTTEENNTTSS
1 历年高考分析 22 重点、热点分析 3 复习目标、方案专题 4 命题预测、优题展示
一 高考试题分析
1.1 2012——2017年高考考查内容分析
2 道 小 题
1 道 大 题
年份 题号
理科 考查 内容
题号
文科 考查 内容
2017 年
2016 年 2015 年 2014 年 2013 年 2012 年
T1 9
相关系数、统计、均值、方差、3 σ原则、概率的意义
T14 二项式定理
2016 年
T4 几何概型
T3 古典概型
从文科高考试题看,解答题一般以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中的实 频数分布、频率与概率、事件的
频数分布、频率与概率、事件的
T19 独立性、互斥事件、分布列、概 T19 独立性、互斥事件、分布列、概
√√
√
古典概型
几何概型 率 随机模拟
√√√ √ √
随机变量间的函数关系
√
√
二 重点、热点分析
重点、热点、规律方法(一)二项式定理
例
1.(1)(2017▪全国卷Ⅰ理科▪T6)
(1
1 x2
)(1
x)6
展开式中
x2
的系数为
A.15
B.20
C.30
D.35
(2)(2016▪全国卷Ⅰ理科▪T14) (2x x )5 的展开式中,x3 的系数是
T1 8
分步乘法计数原理、组合
正态分布、对立事件
T3
函数、频率与概率、分布列、期 望、方差、概率的意义
T 18
数字特征及其意义 几何概型
相关系数、统计、均值、方差、3 σ原则、概率的意义
2021年高考理科数学二轮复习专题五计数原理、统计与概率

2021年高考理科数学二轮复习专题五计数原理、统计与概率(一)、计数原理一、排列数与组合数1、排列数:计算公式:2、组合数:①计算公式:()()()()()()121!1221!!mm nn mmn n n n mA nCA m m m m n m---+===--⋅-②组合数的性质:性质1:;性质2:(连续两个组合数的和)二、排列组合与两个基本原理的应用(一)、排列问题1、位置限制:解法:①先考虑限制元素,再考虑无限制的元素(加法原理)②多种限制:用二分法或枚举法2、排队限制:元素间排队的方式有限制①相邻:捆绑法(勿忘内部的排列);②互不相邻:插板法(先排无关元素再插入限制元素)③注意分类讨论以及正难则反(二)、组合问题1、分配问题: k个对象所得元素确定,即将n个不同的元素按不同数量分别分给则共有2、分组问题:将元素按一定数量方案分成k组,注意用除法,即,(t为数量一样的堆数)3、先分组再分配问题:k对象所得元素不确定,注意用乘法。
即。
(分给k个人)【典例1】①将6本书分给甲2本,乙3本,丙1本:(分配问题)②将6本书分成3堆,每堆2本:(分组问题)③将6本书分给甲乙丙,一个人4本,其他两人各一本:(先分组再分配)三、二项式定理(一)基本特征1、展开有n+1项,每项中a、b的指数和为n。
2、通项公式:第r+1项(二)常见题型1、求指定项(有理项、常数项等):通项公式2、求所以项二项式系数..的和:①二项式系数;奇数项与偶数项二项式系数之和相等。
.....、系数②系数:常用特值带入法(令x=0或1或-1)3、系数最值问题:①二项式系数:越中间,二项式系数越大。
(n为奇数,展开有偶数个项,中间两项二项式系数最大、n为偶数,展开有奇数个项,中间项二项式系数最大)②系数:写出通项,列出不等式组4、三项式展开式求指定项:组合的应用:每个括号里必须且只能选一个,根据组合得到答案。
5、求余数:将目标数写出接近除数的和或差的形式,然后计算【典例2】设已知均为整数(),若和被除所得的余数相同,则称和对模同余,记为,若,且a≡b(mod10),则b的值可以是(A)A.2011 B.2012 C .xx D.xx(二)、概率一、概率的基本性质与运算1、互斥事件与对立事件:①A 、B 为互斥事件是A 、B 为对立事件的必要不充分条件②若A 、B 为互斥事件则;③若A 、B 为对立事件则()()()()()1,1P A B P A P B P A P B ⋃==+=-即(正难则反)2、独立事件: A 、B 为独立事件,则3、条件概率:在A 事件发生的情况下,B 事件发生的概率为4、几何概型与古典概型:①古典概型:②几何概型:()()()A m P A n ==构成事件的区域的长度角度、面积、体积全部事件构成的区域的长度角度、面积、体积(常与线性规划结合) 二、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1、数学期望与方差的计算方法:①数学期望:;方差:②数学期望与方差的性质:;2、常见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三)、统计一、抽样方法二、用样本估计总体——统计数据的分析与应用1、茎叶图:①图像特征(读图):中间列为数据的十位数,两边为各组数据的个位数②优点:便于看出中位数以及集中程度2、频率分布直方图:①特征:纵轴:;柱形面积:对应的频率;所有柱形面积=1②频率分布直方图中数据信息的获取:A 、众数:最高柱形的中点横坐标B 、中位数:将所有柱形面积平分成一半的点的横坐标C 、平均数:每条柱形的中点×对应柱形的面积(频率)D 、方差:()()2×-每条柱形中点平均数对应柱形面积频率三、统计案例1、连续型随机变量——正态分布①正态分布表示:::数学期望;②图像特征:A 、关于直线对称;B 、越大(小),数据越分散(集中),图像越矮胖(高瘦) ③应用:利用对称性或查表获得对应概率。
高考数学二轮复习计数原理与概率

6
x
3 2
k
,k≤6,k∈N,
由 6-32k=0,解得k=4,
则 T5=(-1)4×32×C46=135,
√A.144种
C.672种
B.336种 D.1 008种
选取的 3 个名称中含有祝融的共有 C29种不同的情况. 分析选取的 3 个名称的不同情况有 A33种, 其中祝融是第 3 个被分析的情况有 A22种, 故祝融不是第 3 个被分析的情况有 C29(A33-A22)=144(种).
(2)(2022·广东联考)现要安排甲、乙、丙、丁四名志愿者去国家高山滑雪
√D.P(A|C)=P(B|C)
由题知,从 10 个数中随机地抽取 3 个数,共有 C310=120(种)可能情况, 对于A选项,“恰好抽的是2,4,6”和“恰好抽取的是6,7,8”为互斥事 件,则P(AB)=0,而P(A)P(B)≠0,故A选项错误; 对于 B 选项,P(C)=CC31290=13260=130,故 B 选项错误; 对于 C 选项,P(AB)=0,P(C)=130,故 C 选项错误; 对于 D 选项,由于 P(AC)=P(BC)=C129=316,故由条件概率公式得 P(A|C) =P(B|C),故 D 选项正确.
跟踪演练2 (1)(2022·淄博模拟)若(1-x)8=a0+a1(1+x)+a2(1+x)2+…+
a8(1+x)8,则a6等于
A.-448
B.-112
√C.112
D.448
(1-x)8=(x-1)8=[(1+x)-2]8 =a0+a1(1+x)+a2(1+x)2+…+a8(1+x)8, a6=C28×(-2)2=112.
③P(B)=12;④B 与 A1 相互独立.
A1,A2,A3中任何两个事件都不可能同时发生,因此它们两两互斥,
高考数学二轮复习 第1部分 重点强化专题 专题3 概率与统计 专题限时集训7 回归分析、独立性检验

专题限时集训(七) 回归分析、独立性检验(对应学生用书第91页)(限时:40分钟)1.(2017·某某一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导学号:07804050】A .回归直线过样本点的中心(x ,y )B .两个随机变量的线性相关性越强,则相关系数的绝对值就越接近于1C .对分类变量X 与Y ,随机变量K 2的观测值k 越大,则判断“X 与Y 有关系”的把握程度越小D .在回归直线方程y ^=0.2x +0.8中,当解释变量x 每增加1个单位时,预报变量y ^就增加0.2个单位C [根据相关定义知选项A ,B ,D 均正确;选项C 中,对分类变量X 与Y ,随机变量K 2的观测值k 越大,对判断“X 与Y 有关系”的把握程度越大,故C 错误.选C.]2.(2017·某某名校联考)利用独立性检验来考虑两个分类变量X 和Y 是否有关系时,通过查阅下表来确定“X 和Y 有关系”的可信度.如果k >3.841,那么有把握认为“X 和Y 有关系”的百分比为C .99.5%D .95%D [由图表中数据可得,当k >3.841时,有0.05的几率说明这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是不可信的,即有1-0.05=0.95的几率,也就是有95%的把握认为变量之间有关系,故选D.]3.(2017·某某七市联考)广告投入对商品的销售额有较大影响.某电商对连续5个年度的广告费x 和销售额y 进行统计,得到统计数据如下表(单位:万元):广告费x 2 3 4 5 6 销售额y2941505971由上表可得回归方程为y ^=10.2x +a ^,据此模型,预测广告费为10万元时销售额约为( )【导学号:07804051】A .101.2万元B .108.8万元C .111.2万元D .118.2万元C [根据统计数据表,可得x =15×(2+3+4+5+6)=4,y =15×(29+41+50+59+71)=50,而回归直线y ^=10.2x +a ^经过样本点的中心(4,50),∴50=10.2×4+a ^,解得a ^=9.2,∴回归方程为y ^=10.2x +9.2,∴当x =10时,y ^=10.2×10+9.2=111.2,故选C.]4.(2017·某某二模)现行普通高中学生在高一升高二时面临着选文理科的问题,学校抽取了部分男、女学生意愿的一份样本,制作出如图77所示的两个等高堆积条形图.图77根据这两幅图中的信息,下列哪个统计结论是不正确的( ) A .样本中的女生数量多于男生数量B .样本中有理科意愿的学生数量多于有文科意愿的学生数量C .样本中的男生偏爱理科D .样本中的女生偏爱文科D [由图2知,样本中的女生数量多于男生数量,样本中的男生、女生均偏爱理科;由图1知,样本中有理科意愿的学生数量多于有文科意愿的学生数量,故选D.] 5.(2016·某某模拟)对四组不同数据进行统计,分别获得以下散点图,如果对它们的相关系数进行比较,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图78(1)图78(2)图78(3)图78(4)A .r 2<r 4<0<r 3<r 1B .r 4<r 2<0<r 1<r 3C .r 4<r 2<0<r 3<r 1D .r 2<r 4<0<r 1<r 3A [由给出的四组数据的散点图可以看出,图(1)和图(3)是正相关,相关系数大于0,图(2)和图(4)是负相关,相关系数小于0,图(1)和图(2)的点相对更加集中,所以相关性要强,所有r 1接近于1,r 2接近于-1,由此可得r 2<r 4<r 3<r 1.故选A.] 6.(2017·某某一模)设某中学的高中女生体重y (单位:kg)与身高x (单位:cm)具有线性相关关系,根据样本数据(x i ,y i )(i =1,2,3,…,n ),用最小二乘法近似得到回归直线方程为y ^=0.85x -85.71,则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A .y 与x 具有正线性相关关系 B .回归直线过样本点的中心(x ,y )C .若该中学某高中女生身高增加1 cm ,则其体重约增加0.85 kgD .若该中学某高中女生身高为160 cm ,则可断定其体重必为50.29 kgD [因为回归直线方程y ^=0.85x -85.71中x 的系数为0.85>0,因此y 与x 具有正线性相关关系,所以选项A 正确;由最小二乘法及回归直线方程的求解可知回归直线过样本点的中心(x ,y ),所以选项B 正确;由于用最小二乘法得到的回归直线方程是估计值,而不是具体值,若该中学某高中女生身高增加 1 cm ,则其体重约增加0.85 kg ,所以选项C 正确,选项D 不正确.]7.在用线性回归方程研究四组数据的拟合效果中,分别作出下列四个关于四组数据的残差图,则用线性回归模式拟合效果最佳的是( )ABCDC[当残差点比较均匀地落在水平的带状区域中,说明选用的模型比较合适,这样的带状区域的宽度越窄,说明拟合精度越好,拟合效果越好,对比4个残差图,易知选项C的图对应的带状区域的宽度越窄.故选C.]8.(2017·某某南城一中、高安中学第九校3月联考)随着国家二孩政策的全面放开,为了调查一线城市和非一线城市的二孩生育意愿,某机构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从不同地区调查了100位育龄妇女,结果如下表.非一线一线合计愿生452065不愿生132235合计5842100由K2=n ad-bc2a+b c+d a+c b+d,得K2=100×45×22-20×13265×35×58×42≈9.616.参照下表,P(K2≥k)0.0500.0100.001k 3.841 6.63510.828A.在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0.1%的前提下,认为“生育意愿与城市级别有关”B.在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0.1%的前提下,认为“生育意愿与城市级别无关”C.有99%以上的把握认为“生育意愿与城市级别有关”D.有99%以上的把握认为“生育意愿与城市级别无关”C[K2≈9.616>6.635,∴有99%以上的把握认为“生育意愿与城市级别有关”,故选C.]二、填空题9.(2017·某某二模)为了研究某种细菌在特定环境下随时间变化的繁殖规律,得到了下表中的实验数据,计算得回归直线方程为y ^=0.85x -0.25.由以上信息,可得表中c 的值为________.【导学号:07804052】6 [x =5=5,y =5=5,代入回归直线方程,得14+c5=0.85×5-0.25,解得c =6.]10.(2017·某某百校联盟二模)已知x 、y 的取值为:从散点图可知y 与x 呈线性相关关系,且回归直线方程为y =1.2x +a ,则当x =20时,y 的取值为________.27.6 [由表格可知x =3,y =7.2,所以这组数据的样本点的中心是(3,7.2),根据样本点的中心在回归直线上,得7.2=a ^+1.2×3,得a ^=3.6,所以这组数据对应的回归直线方程是y ^=1.2x +3.6,将x =20代入,得y =1.2×20+3.6=27.6.]11.(2017·某某某某五中一模)某小卖部销售某品牌的饮料的零售价与销量间的关系统计如下:已知x ,y 的关系符合回归方程y =b x +a ,其中b =-20.若该品牌的饮料的进价为2元,为使利润最大,零售价应定为________元. 3.75 [x =3.5,y =40,∴a ^=40-(-20)×3.5=110, ∴回归直线方程为:y ^=-20x +110,利润L =(x -2)(-20x +110)=-20x 2+150x -220, ∴x =15040=3.75元时,利润最大,故答案为3.75.]12.(2017·某某三中二模)以模型y =c e kx(e 为自然对数的底)去拟合一组数据时,为了求出回归直线方程,设z =ln y ,其变换后得到线性回归方程为z =0.4x +2,则c =________. e 2[∵y =c e kx,∴两边取对数,可得ln y =ln(c e kx )=ln c +ln e kx=ln c +kx , 令z =ln y ,可得z =ln c +kx , ∵z =0.4x +2, ∴ln c =2, ∴c =e 2.] 三、解答题13.(2017·某某一模)为了调查某地区成年人血液的一项指标,现随机抽取了成年男性、女性各20人组成一个样本,对他们的这项血液指标进行了检测,得到了如图79所示的茎叶图.根据医学知识,我们认为此项指标大于40为偏高,反之即为正常.图79(1)依据上述样本数据研究此项血液指标与性别的关系,列出2×2列联表,并判断能否在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0.01的前提下认为此项血液指标与性别有关系? (2)以样本估计总体,视样本频率为概率,现从本地区随机抽取成年男性、女性各2人,求此项血液指标为正常的人数X 的分布列及数学期望. 附:K 2=n ad -bc 2a +bc +d a +cb +d,其中n =a +b +c +d .P (K 2≥k 0)0.025 0.010 0.005 k 05.0246.6357.879正常 偏高 合计 男性 16 4 20 女性 12 8 20 合计281240K 2=n ad -bc 2a +bc +d a +cb +d =40×16×8-4×12220×20×28×12≈1.905<6.635,所以不能在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0.01的前提下认为此项血液指标与性别有关系. (2)由样本数据可知,男性正常的概率为45,女性正常的概率为35.此项血液指标为正常的人数X 的可能取值为0,1,2,3,4,P (X =0)=⎝⎛⎭⎪⎫1-452⎝ ⎛⎭⎪⎫1-352=4625, P (X =1)=C 1245⎝⎛⎭⎪⎫1-45⎝⎛⎭⎪⎫1-352+⎝ ⎛⎭⎪⎫1-452C 1235·⎝ ⎛⎭⎪⎫1-35=44625, P (X =2)=⎝ ⎛⎭⎪⎫452⎝ ⎛⎭⎪⎫1-352+C 1245⎝ ⎛⎭⎪⎫1-45·C 1235·⎝ ⎛⎭⎪⎫1-35+⎝ ⎛⎭⎪⎫1-452⎝ ⎛⎭⎪⎫352=169625, P (X =3)=C 1245⎝ ⎛⎭⎪⎫1-45⎝ ⎛⎭⎪⎫352+⎝ ⎛⎭⎪⎫452C 1235·⎝⎛⎭⎪⎫1-35=264625, P (X =4)=⎝ ⎛⎭⎪⎫452⎝ ⎛⎭⎪⎫352=144625,所以X 的分布列为X 0 1 2 3 4 P462544625169625264625144625所以E (X )=0×625+1×625+2×625+3×625+4×625=2.8.14.(2017·某某三湘名校联盟三模)为了研究一种昆虫的产卵数y 和温度x 是否有关,现收集了7组观测数据列于下表中,并作出了散点图,发现样本点并没有分布在某个带状区域内,两个变量并不呈线性相关关系,现分别用模型①:y =C 1x 2+C 2与模型②:y =e C 3x +C 4作为产卵数y 和温度x 的回归方程来建立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温度x /℃ 20 22 24 26 28 30 32 产卵数y /个6 10 21 24 64 113 322 t =x 2 400 484 576 676 784 900 1024 z =ln y1.792.303.043.184.164.735.77xtyz26692803.57错误! 错误! 错误! 错误!1157.540.430.32 0.00012其中t i =x 2i ,t =∑ni =1t i ,z i =ln y i ,z =∑ni =1z i ,附:对于一组数据(u 1,v 1),(u 2,v 2),…,(u n ,v n ),其回归直线v ^=β^u +α^的斜率和截距的最小二乘估计分别为:β^=∑ni =1u i -uv i -v∑ni =1u i -u2,α^=v -β^u .图710(1)在答题卡中分别画出y 关于t 的散点图、z 关于x 的散点图,根据散点图判断哪一个模型更适宜作为回归方程类型?(给出判断即可,不必说明理由).图711(2)根据表中数据,分别建立两个模型下y 关于x 的回归方程;并在两个模型下分别估计温度为30℃时的产卵数.(C 1,C 2,C 3,C 4与估计值均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参考数据:e 4.65≈104.58,e4.85≈127.74,e5.05≈156.02)(3)若模型①、②的相关指数计算得分分别为R 21=0.82,R 22=0.96,请根据相关指数判断哪个模型的拟合效果更好.【导学号:07804053】[解] (1)画出y 关于t 的散点图,如图1;z 关于x 的散点图,如图2.图1 图2根据散点图可判断模型②更适宜作为回归方程类型. (2)对于模型①:设t =x 2,则y =C 1x 2+C 2=C 1t +C 2,其中C ^1=∑7i =1t i -ty i -y∑7i =1t i -t2=0.43,C ^2=y -C ^1t =80-0.43×692=-217.56,所以y =0.43x 2-217.56,当x =30时,估计温度为y 1=0.43×302-217.56=169.44. 对于模型②:y =e C 3x +C 4⇒z =ln y =C 3x +C 4,word 其中C ^3=∑7i =1 z i -z x i -x∑7i =1x i -x2=0.32,C ^4=z -C ^3x =3.57-0.32×26=-4.75.所以y =e 0.32x -4.75,当x =30时,估计温度为y 2=e0.32×30-4.75=e 4.85≈127.74. (3)因为R 21<R 22,所以模型②的拟合效果更好.。
高考数学(理科)二轮专题:第二篇专题四第1讲 概率、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

专题四 概率与统计第1讲 概率、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限时45分钟,满分96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19·株洲二模)如图,在边长为1的正方形内有不规则图形Ω,由电脑随机从正方形中抽取10 000个点,若落在图形Ω内和图形Ω外的豆子分别为3 335,6 665,则图形Ω面积的估计值为A.13B.12C.14D.16解析 设图形Ω 的面积为S ,∵由电脑随机从正方形中抽取10 000个点,落在图形Ω内和图形Ω外的豆子分别为3 335,6 665,∴S 1=3 33510 000≈13,∴S ≈13.故选A. 答案 A2.(2019·潍坊模拟)四色猜想是世界三大数学猜想之一,1976年数学家阿佩尔与哈肯证明,称为四色定理.其内容是:“任意一张平面地图只用四种颜色就能使具有共同边界的国家涂上不同的颜色.”用数学语言表示为“将平面任意地细分为不相重叠的区域,每一个区域总可以用1,2,3,4四个数字之一标记,而不会使相邻的两个区域得到相同的数字.”如图,网格纸上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粗实线围成的各区域上分别标有数字1,2,3,4的四色地图符合四色定理,区域A 和区域B 标记的数字丢失.若在该四色地图上随机取一点,则恰好取在标记为1的区域的概率所有可能值中,最大的是A.115B.110C.13D.1130解析 A ,B 只能有一个可能为1,题目求最大,令B 为1,则总数有30个,1号有10个,则概率为13.故选C.答案 C3.(2019·浙江衢州五校联考)随机变量的分布列如下:若E (X )=13,则D (X )的值是A.19B.29C.49D.59解析 由题设可得a +b =23,b -a =13⇒a =16,b =12,所以由数学期望的计算公式可得 E (X 2)=0×13+1×23=23,(E (X ))2=19,所以由随机变量的方差公式可得 D (X )=E (X 2)-(E (X ))2=59.故选D.答案 D4.(2019·河北省级示范校联合体联考)袋子中有四个小球,分别写有“和、平、世、界”四个字,有放回地从中任取一个小球,直到“和”“平”两个字都取到就停止,用随机模拟的方法估计恰好在第三次停止的概率.利用电脑随机产生0到3之间取整数值的随机数,分别用0,1,2,3代表“和、平、世、界”这四个字,以每三个随机数为一组,表示取球三次的结果,经随机模拟产生了以下24个随机数组:232 321 230 023 123 021 132 220 011 203 331 100 231 130 133 231 031 320 122 103 233 221 020 132 由此可以估计,恰好第三次就停止的概率为 A.18B.14C.16D.524解析 由题意可知,满足条件的随机数组中,前两次抽取的数中必须包含0或1,且0与1不能同时出现,出现0就不能出现1,反之亦然,第三次必须出现前面两个数字中没有出现的1或0,可得符合条件的数组只有3组:021,130,031,故所求概率为P =324=18.故选A.答案 A5.(2019·郑州一模)魔法箱中装有6张卡片,上面分别写着如下六个定义域为R 的函数:f 1(x )=2x ,f 2(x )=2x,f 3(x )=x 2,f 4(x )=sin x ,f 5(x )=cos x ,f 6(x )=1-2x1+2x,现从魔法箱中任取2张卡片,将卡片上的函数相乘得到一个新函数,所得新函数为奇函数的概率是A.25B.35C.12D.13解析 首先结合f (-x )+f (x )与0的关系,判断该六个函数的奇偶性,结合题意可知1,4,6为奇函数,3,5为偶函数,2为非奇非偶函数,从6张卡片抽取2张,有C 26=15种,而任取2张卡片得到的新函数为奇函数,说明该两个函数为一奇一偶函数,故有3×2=6种,结合古典概型计算公式,相除得25.故选A.答案 A6.(2019·辽阳期末)一批排球中正品有m 个,次品有n 个,m +n =10(m ≥n ),从这批排球中每次随机取一个,有放回地抽取10次,X 表示抽到的次品个数.若D (X )=21,从这批排球中随机抽取两个,则至少有一个正品的概率p =A.4445B.1415C.79D.1315解析 依题意可得X ~B ⎝⎛⎭⎫10,n10, 则DX =10×n10×⎝⎛⎭⎫1-n 10=21, 又m ≥n ,则n ≤5,从而n =3, 则p =1-C 23C 210=1415.故选B.答案 B7.(2019·济南期末)如图,在△ABC 中,∠C =90°,BC =2,AC =3,三角形内的空白部分由三个半径均为1的扇形构成,向△ABC 内随机投掷一点,则该点落在阴影部分的概率为A.π6B .1-π6C.π4D .1-π4解析 由题意,题目符合几何概型,在△ABC 中,∠C =90°,BC =2,AC =3,面积为12×BC ×AC =3,阴影部分的面积为:三角形面积-12圆面积=3-π2,所以点落在阴影部分的概率为3-π23=1-π6.故选B.答案 B8.(2019·贵州重点中学联考)有一种“三角形”能够像圆一样,当作轮子用.这种神奇的三角形,就是以19世纪德国工程师勒洛的名字命名的勒洛三角形.这种三角形常出现在制造业中(例如图1中的扫地机器人).三个等半径的圆两两互相经过圆心,三个圆相交的部分就是勒洛三角形,如图2所示.现从图2中的勒洛三角形内部随机取一点,则此点取自阴影部分的概率为A.2π-334π-23 B.23π3-3C.32π-23D.2π-332π-23解析 设圆半径为R ,如图,易得△ABC 的面积为12·32R 2=34R 2,阴影部分面积为3·60πR 2360-3·34R 2=2π-334R 2,勒洛三角形的面积为2π-334R 2+34R 2=π-32R 2,若从勒洛三角形内部随机取一点, 则此点取自阴影部分的概率为P =阴影部分面积勒洛三角形面积=2π-334R 2π-32R 2=2π-332π-23.故选D.答案 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9.一个盒子装有3个红球和2个蓝球(小球除颜色外其他均相同),从盒子中一次性随机取出3个小球后,再将小球放回.重复50次这样的实验.记“取出的3个小球中有2个红球,1个蓝球”发生的次数为ξ,则ξ的方差是________.解析 由题意知ξ~B (n ,p ),其中n =50,p =C 23C 12C 35=610=35,∴D (ξ)=50×35×25=12.答案 1210.(2019·淮南二模)关于圆周率π的近似值,数学发展史上出现过很多有创意的求法,其中可以通过随机数实验来估计π的近似值.为此,李老师组织100名同学进行数学实验教学,要求每位同学随机写下一个实数对(x ,y ),其中0<x <1,0<y <1,经统计数字x 、y 与1可以构成钝角三角形三边的实数对(x ,y )为28个,由此估计π的近似值是________(用分数表示).解析 实数对(x ,y )落在区域⎩⎨⎧0<x <10<y <1的频率为0.28,又设A 表示“实数对(x ,y )满足⎩⎨⎧0<x <10<y <1且能与1构成钝角三角形”,则A 中对应的基本事件如图阴影部分所示:其面积为π4-12,故P (A )=π4-12≈0.28,所以π≈7825.答案782511.(2019·长春外国语学校月考)已知直线l 过点(-1,0),l 与圆C :(x -1)2+y 2=3相交于A 、B 两点,则弦长|AB |≥2的概率为________.解析 显然直线l 的斜率存在, 设直线方程为y =k (x +1), 代入(x -1)2+y 2=3中得, (k 2+1)x 2+2(k 2-1)x +k 2-2=0, ∵l 与⊙C 相交于A 、B 两点, ∴Δ=4(k 2-1)2-4(k 2+1)(k 2-2)>0, ∴k 2<3,∴-3<k <3,又当弦长|AB |≥2时,∵圆半径r =3, ∴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 ≤2,即|2k |1+k2≤2, ∴k 2≤1,∴-1≤k ≤1.由几何概型知,事件M :“直线l 与圆C 相交弦长|AB |≥2”的概率 P (M )=1-(-1)3-(-3)=33.答案3312.有一批种子的发芽率为0.9,出芽后的幼苗成活率为0.8,在这批种子中,随机抽取一粒,则这粒种子能成长为幼苗的概率为________.解析 设种子发芽为事件A ,种子成长为幼苗为事件B (发芽又成活为幼苗). 依题意P (B |A )=0.8,P (A )=0.9. 根据条件概率公式P (AB )=P (B |A )·P (A )=0.8×0.9=0.72, 即这粒种子能成长为幼苗的概率为0.72. 答案 0.72三、解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2分,共36分)13.(2019·湖南三湘名校二联)某种产品的质量以其质量指标值来衡量,质量指标值越大表明质量越好,记其质量指标值为k ,当k ≥85时,产品为一等品;当75≤k <85时,产品为二等品;当70≤k <75时,产品为三等品.现有甲、乙两条生产线,各生产了100件该产品,测量每件产品的质量指标值,得到下面的试验结果.(以下均视频率为概率)甲生产线生产的产品的质量指标值的频数分布表:乙生产线生产的产品的质量指标值的频数分布表:(1)若从乙生产线生产的产品中有放回地随机抽取3件,求至少抽到2件三等品的概率; (2)若该产品的利润率y 与质量指标值k 满足关系y =⎩⎪⎨⎪⎧t ,k ≥855t 2,75≤k <85t 2,70≤k <75,其中0<t <15,从长期来看,哪条生产线生产的产品的平均利润率更高?请说明理由.解析 (1)由题意知,从乙生产线生产的产品中随机抽取一次抽中三等品的概率为110,所以至少抽到2件三等品的概率P =C 23×⎝⎛⎭⎫1102×910+⎝⎛⎭⎫1103=7250.(2)甲生产线生产的产品的利润分布列为所以E (y 甲)=0.6t +2t 2,乙生产线生产的产品的利润分布列为所以 E (y 乙)=0.5t +2.1t 2, 因为0<t <15,所以E (y 乙)-E (y 甲)=0.1t 2-0.1t =0.1t (t -1)<0,所以从长期来看,甲生产线生产的产品平均利润率较大.14.(2019·佛山禅城区二调)研究机构培育一种新型水稻品种,首批培育幼苗2 000株,株长均介于185 mm ~235 mm ,从中随机抽取100株对株长进行统计分析,得到如下频率分布直方图(1)求样本平均株长x -和样本方差s 2(同一组数据用该区间的中点值代替);(2)假设幼苗的株长X 服从正态分布N (μ,σ2),其中μ近似为样本平均数x -,σ2近似为样本方差s 2,试估计2 000株幼苗的株长位于区间(201,219)的株数;(3)在第(2)问的条件下,选取株长在区间(201,219)内的幼苗进入育种试验阶段,若每株幼苗开花的概率为34,开花后结穗的概率为23,设最终结穗的幼苗株数为ξ,求ξ的数学期望.附:83≈9;若X ~N (μ,σ2),则P (μ-σ<X <μ+σ)=0.683; P (μ-2σ<X <μ+2σ)=0.954;P (μ-3σ<X <μ+3σ)=0.997解析 (1)x -=190×0.02+200×0.315+210×0.35+220×0.275+230×0.04=210, s 2=202×0.02+102×0.315+102×0.275+202×0.04=83.(2)由(1)知, μ=x -=210,σ=83≈9, ∴P (201<X <219)=P (210-9<X <210+9)=0.683, 2 000×0.683=1 366∴2 000株幼苗的株长位于区间(201,219)的株数大约是1 366.(3)由题意,进入育种试验阶段的幼苗数1 366,每株幼苗最终结穗的概率P =12,则ξ-B ⎝⎛⎭⎫1 366,12, 所以E (ξ)=1 366×12=683.15.(2019·河北示范高中联合体联考)某工厂共有男女员工500人,现从中抽取100位员工对他们每月完成合格产品的件数统计如下:(1)其中每月完成合格产品的件数不少于3 200件的员工被评为“生产能手”.由以上统计数据填写下面的2×2列联表,并判断是否有95%的把握认为“生产能手”与性别有关?(2)为提高员工劳动的积极性,工厂实行累进计件工资制:规定每月完成合格产品的件数在定额2 600件以内的,计件单价为1元;超出(0,200]件的部分,累进计件单价为1.2元;超出(200,400]件的部分,累进计件单价为1.3元;超出400件以上的部分,累进计件单价为1.4元.将这4段的频率视为相应的概率,在该厂男员工中随机选取1人,女员工中随机选取2人进行工资调查,设实得计件工资(实得计件工资=定额计件工资+超定额计件工资)不少于3 100元的人数为Z ,求Z 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附:K 2=(ad -bc )2(a +b )(c +d )(a +c )(b +d ),解析 (1)因为K 2的观测值k =100×(48×8-42×2)250×50×90×10=4>3.841,所以有95%的把握认为“生产能手”与性别有关. (2)当员工每月完成合格产品的件数为3 000件时, 得计件工资为2 600×1+200×1.2+200×1.3 =3 100元,由统计数据可知,男员工实得计件工资不少于3 100元的概率为p 1=25,女员工实得计件工资不少于3 100元的概率为p 2=12,设2名女员工中实得计件工资不少于3 100元的人数为X ,1名男员工中实得计件工资在3 100元以及以上的人数为Y ,则X ~B ⎝⎛⎭⎫2,12,Y ~B ⎝⎛⎭⎫1,25, Z 的所有可能取值为0,1,2,3,P (Z =0)=P (X =0,Y =0)=⎝⎛⎭⎫1-122⎝⎛⎭⎫1-25=320, P (Z =1)=P (X =1,Y =0)+P (X =0,Y =1) =C 12·12·⎝⎛⎭⎫1-12⎝⎛⎭⎫1-25+⎝⎛⎭⎫1-12225=25, P (Z =2)=P (X =2,Y =0)+P (X =1,Y =1) =C 22⎝⎛⎭⎫122⎝⎛⎭⎫1-25+C 1212⎝⎛⎭⎫1-1225=720, P (Z =3)=P (X =2,Y =1)=⎝⎛⎭⎫122×25=110, 所以Z 的分布列为故E (Z )=0×320+1×25+2×720+3×110=75.。
高考总复习二轮理科数学精品课件 专题4 概率与统计 考点突破练11 概率与统计的综合问题

∵72.7<78.3,∴方案二的垃圾分类推行措施更受居民欢迎.
(2)由题意可知,A 小区即方案一中,满意度不低于 70 分的频率为
(0.031+0.021+0.010)×10=0.62,以频率估计概率,赞成率为 62%,B 小区即方案
二中,满意度不低于 70 分的频率为(0.020+0.032+0.023)×10=0.75,以频率估计
方案的满意度得分(满分100分),将数据分成6组:[40,50),[50,60),[60,70),
[70,80),[80,90),[90,100],并整理得到如图所示的频率分布直方图:
A小区 方案一
B小区 方案二
(1)请通过频率分布直方图分别估计两种方案满意度的平均得分,判断哪种
方案的垃圾分类推广措施更受居民欢迎(同一组中的数据用该组中间的中
即 x>178 时,儿子比父亲矮,可得当父亲身高较高时,儿子平均身高要矮于父亲,
即儿子身高有一个回归,回归到全种群平均高度的趋势.
^
(2)由 =0.5x+89 可得
^ =0.5×160+89=169,^ =174,^ =176.5,^ =181.5,^ =184,
1
2
3
4
5
5 ^
^
所以 ∑ =885,又因为 ∑ y =885,所以 ∑
取了100名员工的测试成绩作为样本分析,并把样本数据进行了分组,绘制
了频率分布直方图,并且认为其测试成绩X近似地服从正态分布N(μ,σ2).
(1)求样本平均数和样本方差s2.(同一组中的数据用该组区间的中点值作
代表)
(2)人事部门规定测试成绩超过82.7分的新员工可参加干部竞聘初级面试.
高三二轮专题复习《概率与统计解答题》集萃

2012届高三《概率与统计解答题》集萃1.某中学举办安全法规知识竞赛,从参赛的高一、高二学生中各抽出100人的成绩作为样本。
对高一年级的100名学生的成绩进行统计,并按[40,50),[50,60),[60,70),[70,80),[80,90),[90,100]分组,得到成绩分布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
(Ⅰ)若规定60分以上(包括60分)为合格,计算高一年级这次知识赛的合格率;(Ⅱ)若高二年级这次知识竞赛的合格率为60%,由以上统计数据填写下面2×2列联表,并问是否有99%的把握认为“这次知识竞赛的成绩与年级有关系”。
高一高二合计合格人数不合格人数合计参考数据与公式:由列联表中数据计算22()()()()()n ad bcKa b c d a c b d临界值表P(K≥k0)0.100.050.010k0 2.706 3.841 6.6352.某校高一某班的一次数学测试成绩的茎叶图和频率分布直方图都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但可见部分如下,据此解答如下问题:(1)求分数在[50,60)的频率及全班人数;6分(2)求分数在[80,90)之间的频数,并计算频率分布直方图中[80,90)间的矩形的高;(3)若要从分数在[80,100]之间的试卷中任取两份分析学生失分情况,在抽取的试卷中,求至少有一份分数在[90,100]之间的概率.3.绥化市为增强市民交通安全意识,面向全市征召义务宣传志愿者。
现从符合条件的志愿者中随机抽取100名按年龄分组:第1组20,25,第2组25,30,第3组30,35,第4组35,40,第5组[40,45],得到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
(1)分别求第3,4,5组的频率;(2)若从第3,4,5组中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6名志愿者参加广场的宣传活动,应从第3,4,5组各抽取多少名志愿者?(3)在(2)的条件下,该市决定在这6名志愿者中随机抽取2名志愿者介绍宣传经验,求第4组至少有一名志愿者被抽中的概率。
高考理科数学二轮复习:专题透析(5)概率与统计名师讲义(含答案)

5概率与一、数原理1.分加法数原理和分步乘法数原理的区是什么?分加法数原理“分” ,此中各样方法互相独立 ,用此中任何一种方法都能够做完件事 ;分步乘法数原理“分步” ,各个步互相依存 ,只有各个步都达成了才算达成件事 .2.摆列数、合数的公式及性是什么?(1)=n(n-1)(n-2) ⋯(n-m+1)=公(2)= =式=(n,m∈N+ ,且 m≤n)特地 , =1性(1)0!= 1; =n!(2) =;=+3.二式系数的性是什么?性性描绘称与首末两头“等距离”的两个二式系数相等 ,即 =性增减二式系当 k<(n∈N+ ) ,二式系数是增的性数(n∈N+ ) ,二式系数是减的当 k>二式当 n 偶数 ,中的一获得最大系数的最大当 n 奇数 ,中的两与获得最大而且相等4.各二式系数的和是什么?(1)(a+b )n睁开式的各二式系数的和+ + + ⋯+= 2n.(2)偶数的二式系数的和等于奇数的二式系数的和,即+ + + ⋯= + ++ ⋯= 2n- 1.二、概率1.互斥事件与立事件有什么区与系?互斥与立都是两个事件的关系,互斥事件是不行能同生的两个事件,而立事件除要求两个事件不一样生外 ,要求两者之一必有一个生 .所以 ,立事件是互斥事件的特别状况 ,而互斥事件不必定是立事件 .2.基本领件的三个特色是什么?(1)每一个基本领件生的可能性都是相等的;(2)任何两个基本领件都是互斥的;(3)任何事件 (除不行能事件 )都能够表示成基本领件的和.3.古典概型、几何概型的概率公式分是什么?古典概型的概率公式 :P(A)=.几何概型的概率公式 :P(A)=.三、统计初步与统计事例1.分层抽样的合用范围是什么?当整体是由差别明显的几个部分构成时,常常采纳分层抽样的方法.2.怎样作频次分布直方图?(1)求极差 (即一组数据中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2)决定组距与组数 .(3)将数据分组 .(4)列频次分布表 .(5)画频次分布直方图 .3.频次分布直方图的特色是什么?(1)频次分布直方图中相邻两横坐标之差表示组距,纵坐标表示,频率=组距×.(2)在频次分布直方图中 ,各小长方形的面积总和等于 1.由于在频次分布直方图中组距是一个固定值 ,所以各小长方形高的比也就是频次比 .(3)频次分布表和频次分布直方图是一组数据频次分布的两种形式,前者正确 ,后者直观 .4.怎样进行回归剖析 ?(1)定义 :对拥有有关关系的两个变量进行统计剖析的一种常用方法.(2)本点的中心于一拥有性有关关系的数据 (x1,y1),(x2,y2), ⋯ ,(x n,y n),此中 ( , )称本点的中心 .(3)有关系数当r> 0 ,表示两个量正有关; 当r< 0 ,表示两个量有关 .r 的越靠近于 1,表示两个量的性有关性越 .r 的越靠近于 0,表示两个量之的性有关性越弱 .往常当 |r|大于 0.75 ,两个量有很的性有关性.5.独立性的一般步是什么?解决独立性的用,必定要依照独立性的步得出.独立性的一般步 :(1)依据本数据制成2×2 列表 ;(2)依据公式 K2=算K2的k;(3)比 k 与界的大小关系 ,做出推测 .四、随机量及其用1.失散型随机量的分布列及性是什么?(1)失散型随机量的分布列:若失散型随机量X 全部可能的取x1,x2, ⋯,x i⋯,x n,X 取每一个 x i(i= 1,2, ⋯,n)的概率 p1,p2, ⋯,p n,表X x1x2⋯x i⋯x nP p1p2⋯p i⋯p n称失散型随机量X 的概率分布列或称失散型随机量X 的分布列.(2)失散型随机量的分布列的性:①0≤p≤1(i= 1,2,3,⋯,i n);②p1+p2+ ⋯+p n= 1;③P(x i≤X≤x j)=p i+p i+ 1+ ⋯+p j .2.事件的互相独立性的观点及公式是什么?(1)互相独立的定 :事件 A 能否生事件 B 能否生的概率没有影响,即 P(B|A)=P (B). ,称事件 A 与事件 B 互相独立 ,并把两个事件叫作互相独立事件 .(2)概率公式条件事件 A,B 互相独立事件 A⋯,1,A2, A n互相独立公式P(A∩B)=P (A) ·P(B) P(A1∩A2∩⋯∩A n) =P (A1) ·P(A2) ·⋯·P(A n)3.独立重复与二分布的观点和公式是什么?(1)独立重复①定 :在同样条件下 ,重复地做n 次 ,各次互相独立 ,那么一般就称它 n 次独立重复 .②概率公式 :在一次中事件 A 生的概率p, n 次独立重复中,事件 A 恰巧生 k 次的概率 P k n-k⋯,n(k)=p (1-p)(k=0,1,2,n).(2)二分布 :在 n 次独立重复中 ,事件 A 生的次数 X,事件 A 不生的概率 q= 1-p, n 次独立重复中事件 A 恰巧生 k 次的概率是P(X=k)= p k q n-k,此中 k=0,1,2,⋯,n于是 X 的分布列 :X 0 1 ⋯k ⋯np0pq p k q n p n qP⋯⋯q n n-1-k0此称失散型随机量X 听从参数 n,p 的二分布 ,作 X~B(n,p).4.正分布的观点及性是什么?(1)正曲 :正量的概率密度函数的象叫作正曲,其函数表达式 f(x)=·,x∈R,此中μ,σ 参数 ,且σ>0,-∞<μ<+∞.(2)正曲的性①曲位于 x 上方 ,与 x 不订交 ,与 x 之的面1;②曲是峰的 ,它对于直 x=μ 称 ;③曲在 x=μ 达到峰;④当μ必定 ,曲的形状由σ确立 ,σ越小 ,曲越“瘦高”,表示体的分布越集中 ;σ越大 ,曲越“矮胖”,表示体的分布越分别 .(3)正体在三个特别区内取的概率①P(μ-σ<X≤μ+σ)= 0.6826;②P(μ-2σ<X≤μ+2σ)= 0.9544;③P(μ-3σ<X≤μ+3σ)= 0.9974.5.失散型随机量的数学希望(或均 )与方差的观点是什么 ?一个失散型随机量X 全部可能取的是x1,x2, ⋯,x n些的概率分是 p1,p2, ⋯,p n.(1)数学希望 :称 E(X)=x 1p1+x2p2+ ⋯+x n p n失散型随机量 X 的均或数学希望 (称希望 ),它刻画了个失散型随机量取的均匀水平 .(2)方差 :称 D(X)= (x1-E(X))2p1+ (x2-E(X))2p2+ ⋯+ (x n-E(X))2p n失散型随机量 X 的方差 ,它反应了失散型随机量取相于希望的均匀波大小(或失散程度 ),D(X)的算平方根叫作失散型随机量X 的准差 .6.均与方差的性有哪些?(1)E(aX+b)=aE (X)+b(a,b 常数 ).(2)D(aX+b )=a2D(X)(a,b 常数 ).(3)两点分布与二分布的均、方差的公式①若 X 听从两点分布 ,E(X)=p ,D(X)=p (1-p).②若 X~B(n,p), E(X)=np,D(X)=np(1-p).几何概型、古典概型、互相独立事件与互斥事件的概率、条件概率是高考的点 ,几何概型主要以客形式考,求解的关在于找准度(度或面 );互相独立事件、互斥事件常作解答的一部分考,也是一步求分布列、希望与方差的基础,求解该类问题要正确理解题意,正确判断概率模型,恰当选择概率公式 .近几年的高考数学试题对统计事例的考察一般不独自命题 ,而是与概率、随机变量的数学希望交汇命题 ,高考对此类题目的要求是能依据给出的或经过统计图表给出的有关数据求线性回归方程,认识独立性查验的思想方法 ,会判断两个分类变量能否有关.从近几年高考情况来看,该类专题在高考取占的比率大概为15%,以简单题、中档题为主,考察题型分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 .一、选择题、填空题的命题特色(一)考察摆列、组合的应用 ,以考察两个计数原理和摆列、组合的应用为主,难度中等 ,常常以选择题、填空题的形式出现.1.(2018 ·全国Ⅰ卷·理 T15 改编 )从 2 名女生 ,4 名男生中选 3 人参加科技竞赛 ,恰有 1 名女生当选 ,则不一样的选法共有种.(用数字填写答案)分析 ?由题意可得有1名女生,2名男生,则有 C = 12 种不一样的选法 .答案?122.(2018 ·浙江卷·T16 改编 )从 1,3,5,7,9 中任取 2 个数字 ,从 2,4,6 中任取 2 个数字,一共能够构成个没有重复数字的四位数.(用数字作答 )分析 ?一共能够构成 A = 720 个没有重复数字的四位数.答案 ?7203.(2017 ·全国Ⅱ卷·理 T6 改编 )安排 5 名志愿者达成 4 项工作 ,每项工作只需由1 人达成 ,则不一样的安排方式共有 ().A.120 种B.180 种C.240 种D.360 种分析 ?由题意可得 ,5 人中选出 4 人达成工作 ,剩下 1 人没有工作 ,故不同的安排方式有 A = 120(种).答案 ?A(二)考察二项式定理的应用,以考察运用二项式定理求特定项、求项数和二项式定理性质的应用为主,难度中等 ,常常以选择题、填空题的形式出现.4.(2018 ·全国Ⅲ卷·理 T5 改编 )的睁开式中x的系数为().A.10B.20C.40D.80分析 ?由题可得 Tr+ 1C25-rC·r ·10-3r, (x ) 2 x令 10-3r= 1,得 r= 3.所以·2r=·32 =80.答案 ?D5.(2017 ·全国Ⅰ卷·理 T6 改编 )(1+x )6的睁开式中 x4的系数为 ().A.15B.16C.30D.35分析 ?由于 (1+x)6睁开式的通项为 T r 所以(1+x)6的展r+ 1C x ,开式中含 x4的项为 1C x4和C x6.由于+= 16,所以(1+x)6的睁开式中x4的系数为16.答案 ?B(三)考察随机事件的概率 ,以考察随机事件、互斥事件与对峙事件的概率为主 ,难度中等 ,常与事件的频次交汇考察.本节内容在高考取三种题型都有可能出现 ,随机事件的频次与概率题目常常以解答题的形式出现,互斥事件、对峙事件的观点及概率题目常常以选择、填空题的形式出现.6.(2018 ·全国Ⅲ卷·文 T5 改编 )若某集体中的成员只用现金支付的概率为0.25,既用现金支付也用非现金支付的概率为0.15,则不用现金支付的概率为().分析 ? 设事件 A 为“不用现金支付”,事件 B 为“既用现金支付也用非现金支付”,事件 C 为“只用现金支付”,则 P(A)= 1-P(B)-P(C)= 1-0.15-0.25= 0.6,故选 C.答案?C(四)考察古典概型 ,全国卷对古典概型每年都会考察 ,难度中等 ,主要考察实质背景的可能事件 ,往常与互斥事件、对峙事件一同考察 .在高考取独自命题时 ,往常以选择题、填空题形式出现 ,属于中低档题 .7.(2018 ·全国Ⅱ卷·理 T8 改编 )我国数学家陈景润在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中获得了世界当先的成就 .哥德巴赫猜想是“每个大于 2 的偶数能够表示为两个素数的和”,如30= 7+ 23.在不超出 30 的素数中 ,随机选用 2 个不一样的数 ,其和等于26 的概率是 ().A. B. C. D.分析 ?不超出30的素数有2,3,5,7,11,13,17,19,23,29,共10个,从中随机选用 2 个不一样的数 ,共有 C= 45 种取法 .由于 3+ 23= 7+ 19= 26,所以随机选用2 个不一样的数 ,其和等于 26 的有 2 种取法 ,故所求概率为.答案?D8.(2018 ·江苏卷·T6 改编 )某兴趣小组有 2 名男生和 3 名女生 ,现从中任选 2 名学生去参加活动 ,则恰巧选中 1 名男生和 1 名女生的概率为.分析 ?从5名学生中任选2 名学生 ,共有 C = 10 种选法 ,此中恰巧选中1 名男生和 1 名女生的选法有 C C= 6 种,所以所求概率为= .答案 ?(五)考察几何概型 ,难度较大 ,以理解几何概型的观点、概率公式为主,会求一些简单的几何概型的概率 ,常与平面几何、线性规划、不等式的解集等知识交汇考察 ,在高考取多以选择题、填空题的形式考察 ,难度中等 .9.(2018 ·全国Ⅰ卷·理 T10 改编 )折纸艺术是我国古代留下来可贵的民间艺术,拥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应用价值.以下图的是一个折纸图案,由一个正方形内切一个圆形 ,而后在四个极点处罚别嵌入半径为正方形边长一半的扇形 .向图中随机投入一个质点 ,则质点落在暗影部分的概率 P1与质点落在正方形内圆形地区外面的概率P2的大小关系是 ().A.P1>P 2B.P1<P 2C.P1=P 2D.不可以确立分析 ?将正方形内圆形地区外面的四个角进行沿直角边重合组合,恰好获得的图形就是暗影部分图形,所以暗影部分地区的面积等于正方形内圆形地区外面的面积 ,故 P1=P 2.答案?C10.(2016 ·全国Ⅱ卷·文 T8 改编 )某路口人行横道的信号灯为红灯和绿灯交替出现 ,红灯连续时间为40 秒.若一名行人到达该路口碰到红灯,则起码需要等待 10 秒才出现绿灯的概率为().A. B. C. D.分析 ?起码需要等候10秒才出现绿灯的概率为= ,应选 A .答案?A(六)考察随机抽样 ,在抽样方法的考察中,系统抽样、分层抽样是考察的要点 ,题型主要以选择题和填空题为主,属于中低档题 .11.(2017 ·江苏卷·T3 改编 )某工厂生产甲、乙、丙、丁四种不一样型号的产品,产量分别为 200、400、300、100 件,为查验产品的质量 ,现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以上全部的产品中抽取60 件进行查验 ,则应从甲种型号的产品中抽取件.分析 ?∵==,∴应从甲种型号的产品中抽取×200= 12(件 ).答案?12(七)用样本预计整体 ,主要考察均匀数、方差等的计算以及茎叶图、频次分布直方图的简单应用 .题型以选择题和填空题为主 ,出现解答题时常常与概率相联合 ,属于中档题 .12.(2018 ·全国Ⅰ卷·理 T3 改编 )某地域经过一年的新乡村建设,乡村的经济收入增添了一倍 ,实现翻番 .为更好地认识该地域乡村的经济收入变化状况,统计了该地域新乡村建设前后乡村的经济收入构成比率,获得以下饼图 :则以下选项中不正确的选项是().A.新乡村建设后 ,栽种收入增添B.新乡村建设后 ,其余收入增添了一倍以上C.新乡村建设后 ,养殖收入没有增添D.新乡村建设后 ,养殖收入与第三家产收入的总和超出了经济收入的一半分析 ? 由题干可知 ,乡村的经济收入增添了一倍 ,实现翻番 .为方即可设建设前后的经济收入分别为 100,200(单位省去 ).A 中,栽种收入前后分别为60,74,收入增添了 ,A 正确 ;B 中,其余收入前后分别为 4,10,增添了一倍以上 ,B 正确 ;C 中,养殖收入前后分别为 30,60,收入增添了一倍 ,C 错误 ;D 中,建设后 ,养殖收入与第三家产收入的总和为(30+ 28)×2= 116> 100,D 正确 .应选 C.答案?C13.(2017 ·全国Ⅲ卷·理 T3)某城市为认识旅客人数的变化规律 ,提升旅行服务质量 ,采集并整理了 2014 年 1 月至 2016 年 12 月时期月招待旅客量 (单位 :万人)的数据 ,绘制了下边的折线图 .依据该折线图 ,以下结论错误的选项是 ().A.月招待旅客量逐月增添B.年招待旅客量逐年增添C.各年的月招待旅客量顶峰期大概在7,8 月D.各年 1 月至 6 月的月招待旅客量相对于7 月至 12 月,颠簸性更小 ,变化比较安稳分析 ? 对于选项 A, 由图易知 ,月招待旅客量每年 7,8 月份明显高于 12 月份 ,故 A 错误 ;对于选项 B,察看折线图的变化趋向可知 ,年招待旅客量逐年增添 ,故 B 正确 ;对于选项 C,D,由图可知明显正确 .答案?A(八)考察失散型随机变量分布列、超几何分布、条件概率、正态分布、数学希望与方差 ,求失散型随机变量的数学希望是全国卷高考要点考察的内容,在选择题、填空题中有时会出现.主要考察失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数学希望、正态分布等 .14.(2018 ·全国Ⅲ卷·理 T8 改编 )某集体中的每位成员使用挪动支付的概率都为 p,各成员的支付方式互相独立,设 X 为该集体的 10 位成员中使用挪动支付的人数 ,D(X)= 2.1,P(X= 4)<P (X= 6),则 p= ().分析 ? 由于 X~B(n,p),所以 D(X)=np(1-p)= 2.1,所以 p= 0.3 或 p=0.7.由于 P(X= 4)=p4(1-p)6<P (X= 6)=p6(1-p)4,所以 (1-p)2 2可得p> 0.5.故p=0.7.<p ,答案?A15.(2017 ·全国Ⅱ卷·理 T13 改编 )一批产品的二等品率为 0.08,从这批产品中每次随机取一件,有放回地抽取 100 次,X 表示抽到的二等品件数,则D(X)=.分析 ?有放回地抽取,是一个二项分布模型, 此中p=0.08,n=100,则D(X)=np(1-p)= 100×0.08×0.92= 7.36.答案 ?7.36二、解答题的命题特色概率与统计综合试题的题干阅读量大,简单造成考生在数学模型转变过程中失误,得分率不高 .这些试题主要考察古典概型,用样本预计整体,利用回归方程进行展望 ,独立性查验的应用 ,失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和数学希望 ,正分布等 .概率、随机量的数学希望交命,高考此目的要求是能依据出的或通表出的有关数据求性回方程.1.(2018 ·全国Ⅱ卷·理 T18)下是某地域 2000 年至 2016 年境基施投y(位 :元)的折.了地域 2018 年的境基施投 ,成立了 y 与量 t 的两个性回模型 .依据2000 年至 2016 年的数据 (量 t 的挨次1,2, ⋯ ,17)成立模型①: =- 30.4+ 13.5t;依据 2010年至 2016 年的数据 (量t 的挨次 1,2, ⋯,7)成立模型②: = 99+ 17.5t.(1)分利用两个模型 ,求地域 2018 年的境基施投的.(2)你用哪个模型获得的更靠谱?并明原因 .分析 ? (1)利用模型①,从 2000 年开始算起 ,2018 年即 t= 19,所以地域2018 年的境基施投的=- 30.4+ 13.5×19= 226.1(元).利用模型②,从 2010 年开始算起 ,2018 年即 t= 9,所以地域 2018 年的境基施投的= 99+ 17.5×9= 256.5(元).(2)利用模型②获得的更靠谱 .原因以下 :(i) 从折能够看出 ,2000年至 2016 年的数据的点没有随机分布在直线 y=- 30.4+ 13.5t 上下 ,这说明利用 2000 年至 2016 年的数据成立的线性模型①不可以很好地描绘环境基础设备投资额的变化趋向.2010 年相对 2009 年的环境基础设备投资额有明显增添,2010 年至 2016 年的数据对应的点位于一条直线的邻近 ,这说明从 2010 年开始环境基础设备投资额的变化规律呈线性增添趋向,利用2010年至2016年的数据成立的线性模型= 99+ 17.5t能够,所以利用模型②较好地描绘2010年此后的环境基础设备投资额的变化趋向获得的展望值更靠谱.(ii)从计算结果看 ,相对于 2016 年的环境基础设备投资额 220 亿元 ,由模型①获得的展望值 226.1 亿元的增幅明显偏低 ,而利用模型②获得的展望值的增幅比较合理 ,说明利用模型②获得的展望值更靠谱 .2.(2018 ·全国Ⅰ卷,理 T20)某工厂的某种产品成箱包装 ,每箱 200 件,每一箱产品在交托用户以前要对产品作查验,如查验出不合格品,则改换为合格品 .查验时 ,先从这箱产品中任取 20 件作查验 ,再依据查验结果断定能否对余下的全部产品作查验 .设每件产品为不合格品的概率都为p(0<p< 1),且各件产品能否为不合格品互相独立.(1)记 20 件产品中恰有 2 件不合格品的概率为f(p),求 f(p)的最大值点 p0.(2)现对一箱产品查验了20 件,结果恰有 2 件不合格品 ,以(1)中确立的 p0作为p 的值 .已知每件产品的查验花费为 2 元,如有不合格品进入用户手中,则工厂要对每件不合格品支付25 元的补偿花费 .(i)若不对该箱余下的产品作查验 ,这一箱产品的查验花费与补偿花费的和记为 X,求 E(X).(ii)以查验花费与补偿花费和的希望值为决议依照 ,能否该对这箱余下的全部产品作查验 ?分析 ? (1)由题意可知 ,独立重复试验切合二项分布 ,20 件产品中恰有 2 件不合格品的概率为f(p)C p2(1-p)18= 190p2(1-p)18,对上式求导得 f'(p)= [190p2(1-p)18]'=190[2p(1-p)18-18p2(1-p)17]=190p(1-p)17[2(1-p)-18p]=380p(1-p)17(1-10p).当 f'(p)= 0 时,有 p(1-p)17由适当∈时(1-10p)= 0,0<p< 1,p,f'(p)> 0,f(p)单一递加 ;当 p∈时,f'(p)< 0,f(p)单一递减.故 f(p)max=f (p0)=f,即 p0= .(2)(i) 由题意 ,节余未作查验的产品有180件,此中 Y表示不合格品的件数 ,其听从二项分布Y~B.故 E(Y)= 180× = 18.又 X= 40+ 25Y,故 E(X)=E (40+ 25Y)= 40+ 25×18= 490(元).(ii)若对这箱余下的全部产品作查验 ,则需要的查验费为 200×2= 400(元).由于 E(X)= 490> 400,所以需要对这箱余下的全部产品作查验.3.(2018 ·全国Ⅲ卷·理 T18)某工厂为提升生产效率 ,睁开技术创新活动 ,提出了达成某项生产任务的两种新的生产方式 .为比较两种生产方式的效率,选用40 名工人 ,将他们随机分红两组 ,每组 20 人,第一组工人用第一种生产方式 , 第二组工人用第二种生产方式 .依据工人达成生产任务的工作时间 (单位 :min) 绘制了以下茎叶图 :(1)依据茎叶图判断哪一种生产方式的效率更高?并说明原因 .(2)求 40 名工人达成生产任务所需时间的中位数 m,并将达成生产任务所需时间超出 m 和不超出 m 的工人数填入下边的列联表 :不超出超出 mm第一种生产方式第二种生产方式(3)依据 (2)中的列联表 ,可否有 99%的掌握以为两种生产方式的效率有差别?附:K2=,P(K2≥k0)0.0500.0100.001k0 3.841 6.63510.828分析 ? (1)第二种生产方式的效率更高.原因以下 :(i)由茎叶图可知 ,用第一种生产方式的工人中 ,有 75%的工人达成生产任务所需时间起码 80 分钟 ,用第二种生产方式的工人中 ,有 75%的工人达成生产任务所需时间至多 79 分钟 ,所以第二种生产方式的效率更高 .(ii)由茎叶图可知,用第一种生产方式的工人达成生产任务所需时间的中位数为 85.5 分钟 ,用第二种生产方式的工人达成生产任务所需时间的中位数为 73.5 分钟 ,所以第二种生产方式的效率更高 .(iii)由茎叶图可知,用第一种生产方式的工人达成生产任务均匀所需时间高于 80 分钟 ,用第二种生产方式的工人达成生产任务均匀所需时间低于80 分钟 ,所以第二种生产方式的效率更高.(iv)由茎叶图可知 ,用第一种生产方式的工人达成生产任务所需时间分布在茎 8 上的最多 ,对于茎 8 大概呈对称分布 ;用第二种生产方式的工人达成生产任务所需时间分布在茎 7 上的最多 ,对于茎 7 大概呈对称分布 .又用两种生产方式的工人达成生产任务所需时间分布的区间同样 ,故能够以为用第二种生产方式达成生产任务所需的时间比用第一种生产方式达成生产任务所需的时间更少 ,所以第二种生产方式的效率更高 .(2)由茎叶图知 m== 80.列联表以下 :超出 m不超出第一种生产方m 155式第二种生产方515式(3)因 K2的 k== 10> 6.635,所以有 99%的掌握两种生方式的效率有差别.4.(2017 ·全国Ⅰ卷·理 T19)了控某种部件的一条生的生程,每日从生上随机抽取16 个部件 ,并量其尺寸 (位 :cm).依据期生 ,能够条生正常状下生的部件的尺寸听从正分布2N(μ,σ).(1) 假生状正常,X 表示一天内抽取的16 个部件中其尺寸在(μ-3σ,μ+3σ)以外的部件数,求P(X≥1)及X 的数学希望.(2)一天内抽部件中 ,假如出了尺寸在 (μ-3σ,μ+3σ)以外的部件 ,就条生在一天的生程可能出了异样状况 ,需当日的生程行 .(i)明上述控生程方法的合理性 .(ii)下边是在一天内抽取的 16 个部件的尺寸 :9.9510.129.969.9610.019.929.9810.0410.269.9110.1310.029.2210.0410.059.95算得 =xi= 9.97,s==≈0 .212,此中 x i抽取的第 i 个部件的尺寸 ,i= 1,2,⋯,16.用本均匀数作μ的估 ,用本准差 s 作σ的估 ,利用估判断能否需当日的生程行?剔除 ( -3, + 3 )以外的数据 ,用剩下的数据估μ和σ(精准到 0.01).2附:若随机量Z服从正分布N(μ,σ),P(μ-3σ<Z<μ+3σ)= 0.9974,0.997416≈0.9592,≈0.09.分析 ? (1)由题可知抽取的一个部件的尺寸落在(μ-3σ,μ+3σ)以内的概率为 0.9974,进而部件的尺寸落在 (μ-3σ,μ+3σ)以外的概率为0.0026,故 X~B(16,0.0026).所以 P(X≥1)= 1-P(X= 0)= 1-0.997416≈1-0.9592=0.0408, X 的数学希望 E(X)= 16×0.0026= 0.0416.(2)(i) 假如生产状态正常 ,一个部件尺寸在 (μ-3σ,μ+3σ)以外的概率只有0.0026,一天内抽取的16 个部件中,出现尺寸在(μ-3σ,μ+3σ)以外的部件的概率只有0.0408,发生的概率很小,所以一旦发生这种状况,就有原因以为这条生产线在这天的生产过程可能出现了异样状况,需对当日的生产过程进行检查,可见上述监控生产过程的方法是合理的 .(ii) 由 = 9.97,s≈0.212,得μ的预计值为 = 9.97,σ的预计值为 = 0.212,由样本数据能够看出有一个部件的尺寸在 ( -3 , + 3 )以外 ,所以需对当日的生产过程进行检查 .剔除( -3 , +3 )以外的数据9.22,剩下数据的均匀数为×(16×9.97-9.22)= 10.02,所以μ的预计值为 10.02.= 16×0.2122+ 16×9.972≈ 1591.134,剔除( -3 , +3 )以外的数据9.22,剩下数据的样本方差为×2-15×10.022) ≈0.008,所以σ的预计值为≈0.09.1.样本数据(1)众数、中位数及均匀数都是描绘一组数据集中趋向的量 ,均匀数是最重要的量 ,与每个样本数占有关 ,这是中位数、众数所不拥有的性质 .(2)标准差、方差描绘了一组数据环绕均匀数颠簸的大小.标准差、方差越大 ,数据的失散程度就越大.(3)茎叶图、频次分布表和频次分布直方图都是用图表直观描绘样本数据的分布规律的 .2.频次分布直方图(1)用样本预计整体是统计的基本思想,而利用频次分布表和频次分布直方图来预计整体则是用样本的频次分布去预计整体分布的两种主要方法 .频次分布表在数目表示上比较正确 ,频次分布直方图比较直观 .(2)频次分布表中的频数之和等于样本容量,各组中的频次之和等于1;在频次分布直方图中,各小长方形的面积表示相应各组的频次,所以全部小长方形的面积的和等于 1;均匀数是频次分布直方图各个小矩形的面积×底边中点的横坐标之和 .3.摆列与组合(1)①解决“在”与“不在”的有限制条件的摆列问题 ,既能够从元素下手 ,也能够从地点下手 ,原则是谁“特别”谁优先 .不论是从元素考虑仍是从地点考虑 , 都要贯彻究竟 ,不可以既考虑元素又考虑地点 .②解决相邻问题的方法是“捆绑法”,即把相邻元素看作一个整体和其余元素一同摆列,同时要注意捆绑元素的内部摆列 .③解决不相邻问题的方法是“插空法”,即先考虑不受限制的元素的摆列,再将不相邻的元素插在前方元素摆列的空中间.④对于定序问题,可先不考虑次序限制,摆列后 ,再除以定序元素的全摆列.⑤若某些问题从正面考虑比较复杂 ,可从其反面下手 ,即采纳“间接法”.(2)组合问题的限制条件主要表此刻拿出元素中“含”或“不含”某些元素,或许“起码”或“最多”含有几个元素 :①“含有”或“不含有”某些元素的组合题型.“含”,则先将这些元素拿出 ,再由此外元素补足 ; “不含”,则先将这些元素剔除,再从剩下的元素中去选用 .②“起码”或“最多”含有几个元素的题型 .考虑逆向思想 ,用间接法办理 .(3)分组分派问题是摆列、组合问题的综合运用,解决这种问题的一个基本指导思想就是先分组后分派 .对于分组问题,有整体均分、部分均分和不平分三种 ,不论分红几组 ,都应注意只需有一些组中元素的个数相等 ,就存在均分现象 .4.随机变量的均值与方差一般计算步骤 :(1)理解 X 的意义 ,写出 X 的全部可能取的值 .(2)求 X 取各个值的概率 ,写出分布列 .(3)依据分布列,由均值的定义求出均值 E(X),进一步由公式D(X)=(x i -E(X))2p i=E(X2)-(E(X))2求出 D(X).(4)以特别分布 (两点分布、二项分布、超几何分布 )为背景的均值与方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概率与统计(推荐时间:70分钟)1. 某学院为了调查本校学生2013年5月“健康上网”(健康上网是指每天上网不超过两个小时)的天数情况,随机抽取了40名 本校学生作为样本,统计他们在该月30天内健康上网的天数, 并将所得的数据分成以下六组:[0,5],(5,10],(10,15],…, (25,30],由此画出样本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1)根据频率分布直方图,求这40名学生中健康上网天数超过20天的人数;(2)现从这40名学生中任取2名,设Y 为取出的2名学生中健康上网天数超过20天的人数,求Y 的分布列及数学期望E (Y ).解 (1)由图可知,健康上网天数未超过20天的频率为 (0.01+0.02+0.03+0.09)×5=0.15×5=0.75, ∴健康上网天数超过20天的学生人数是 40×(1-0.75)=40×0.25=10.(2)随机变量Y 的所有可能取值为0,1,2, P (Y =0)=C 230C 240=2952,P (Y =1)=C 110C 130C 240=513,P (Y =2)=C 210C 240=352.∴Y 的分布列为Y 0 1 2 P2952513352∴E (Y )=0×2952+1×513+2×352=12.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有人记录了某村2003到2012年十年间每年考入大学的人数.为方便计算,2003年编号为1,2004年编号为2,…,2012年编号为10.数据如下:年份(x )12345678910(2)根据前5年的数据,利用最小二乘法求出y 关于x 的线性回归方程y ^=b ^x +a ^,并计算第8年的估计值和实际值之间的差的绝对值.⎩⎪⎨⎪⎧b ^=∑i =1n(x i-x )(y i-y )∑i =1n(x i-x )2=∑i =1nx i y i-n x y ∑i =1nx 2i-n x 2,a ^=y -b ^x .解 (1)设考入大学人数至少有1年多于15人的事件为A , 则P (A )=1-C 26C 210=23.(2)由已知数据得x =3,y =8,∑i =15x i y i =3+10+24+44+65=146,∑i =15x 2i =1+4+9+16+25=55.则b ^=146-5×3×855-5×9=2.6,a ^=8-2.6×3=0.2.则线性回归方程为y ^=2.6x +0.2,则第8年的估计值和实际值之间的差的绝对值为|2.6×8+0.2-22|=1.3. 某大学毕业生参加一个公司的招聘考试,考试分笔试和面试两个环节,笔试有A 、B 两个题目,该学生答对A 、B 两题的概率分别为12和13,两题全部答对方可进入面试,面试要回答甲、乙两个题目,该学生答对这两个题目的概率均为12,至少答对一题即可被聘用(假设每个环节的每个题目回答正确与否是相互独立的). (1)求该学生被公司聘用的概率;(2)设该学生答对题目的个数为ξ,求ξ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 解 设正确回答A 、B 、甲、乙各题分别为事件A 、B 、C 、D ,则P (A )=12,P (B )=13,P (C )=P (D )=12.(1)该学生被公司聘用的概率为P (AB )·[1-P (C D )]=12×13⎝⎛⎭⎫1-12×12=18. (2)由题意可知ξ的取值为0,1,2,3,4. P (ξ=0)=P (A B )=12·23=13,P (ξ=1)=P (A B )+P (A B )=12·23+12·13=12,P (ξ=2)=P (AB )×P (C D )=12×13×12×12=124,P (ξ=3)=P (AB )[P (C D )+P (C D )] =12×13⎝⎛⎭⎫12×12+12×12=112, P (ξ=4)=P (AB )P (CD )=12×13×12×12=124.∴ξ的分布列为∴E (ξ)=0×13+1×12+2×124+3×112+4×124=1.4. 现有长分别为1 m 、2 m 、3 m 的钢管各3根(每根钢管质地均匀、粗细相同且附有不同的编号),从中随机抽取n 根(假设各钢管被抽取的可能性是均等的,1≤n ≤9).再将抽取的钢管相接焊成笔直的一根.(1)当n =3时,记事件A ={抽取的3根钢管中恰有2根长度相等},求P (A );(2)当n =2时,若用ξ表示新焊成的钢管的长度(焊接误差不计),①求ξ的分布列;②令η=-λ2ξ+λ+1,E (η)>1,求实数λ的取值范围.解 (1)事件A 为随机事件,P (A )=C 13C 23C 16C 39=914.(2)①ξ可能的取值为2,3,4,5,6. P (ξ=2)=C 23C 29=112,P (ξ=3)=C 13C 13C 29=14,P (ξ=4)=C 23+C 13C 13C 29=13,P (ξ=5)=C 13C 13C 29=14,P (ξ=6)=C 23C 29=112.∴ξ的分布列为②E (ξ)=2×112+3×14+4×13+5×14+6×112=4.∵η=-λ2ξ+λ+1,∴E (η)=-λ2E (ξ)+λ+1=-4λ2+λ+1, ∵E (η)>1,∴-4λ2+λ+1>1⇒0<λ<14.5. 通常把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称为PM2.5.我国PM2.5标准采用世卫组织设定的最宽限值,空气质量与PM2.5的关系如下表:15天的数据作为样本,监测值如茎叶图所示(十位为茎,个位为叶).PM2.5日均值(微克/立方米)(1)从这15天的PM2.5日均监测数据中,随机抽出三天数据,求至少有一天空气质量达到一级的概率;(2)从这15天的数据中任取三天的数据,记ξ表示抽到PM2.5监测数据超标的天数,求ξ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解 (1)从茎叶图可知,空气质量为一级的有4天,为二级的有6天,超标的有5天,记“从15天的PM2.5日均监测数据中,随机抽出三天,至少有一天空气质量达到一级”为事件A ,则P (A )=1-C 311C 315=5891.(2)ξ的可能值为0,1,2,3,P (ξ=0)=C 05C 310C 315=2491,P (ξ=1)=C 15C 210C 315=4591,P (ξ=2)=C 25C 110C 315=2091,P (ξ=3)=C 35C 010C 315=291.所以ξ的分布列为E (ξ)=2491×0+4591×1+2091×2+291×3=1或E (ξ)=3×515=1(超几何分布).6. 某校为组建校篮球队,对报名同学进行定点投篮测试,规定每位同学最多投3次,每次在A 或B 处投篮,在A 处投进一球得3分,在B 处投进一球得2分,否则得0分,每次投篮结果相互独立,将得分逐次累加并用X 表示,如果X 的值不低于3分就认为通过测试,立即停止投篮,否则继续投篮,直到投完三次为止.投篮方案有以下两种: 方案1:先在A 处投一球,以后都在B 处投; 方案2:都在B 处投篮.已知甲同学在A 处投篮的命中率为0.4,在B 处投篮的命中率为0.6. (1)甲同学若选择方案1,求X =2时的概率; (2)甲同学若选择方案2,求X 的分布列和期望;(3)甲同学选择哪种方案通过测试的可能性更大?请说明理由.解 (1)在A 处投篮命中记作事件A ,不中记作A ,在B 处投篮命中记作事件B ,不中记作B,该同学选择方案1,测试结束后所得总分为2为事件A B B∪A B B,则其概率P1=P(A B B)+P(A B B)=(1-0.4)×0.6×(1-0.6)+(1-0.4)×(1-0.6)×0.6=0.288.(2)该同学选择方案2,测试结束后,所得总分X所有可能取的值为0,2,4.则P(X=0)=(1-0.6)(1-0.6)(1-0.6)=0.064,P(X=2)=C13×0.6×0.42=0.288,P(X=4)=0.6×0.6+2×0.62×0.4=0.648,∴X的分布列是∴E(X)=0×0.064+2×0.288+4×0.648=3.168.(3)设该同学选择方案1通过测试的概率为P2,P2=P(A)+P(A BB)=0.4+0.6×0.6×0.6=0.616,又选择方案2通过测试的概率P3=0.648>0.616,所以该同学选择方案2通过测试的可能性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