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活性炭吸附水的除氟

合集下载

改性活性炭对饮用水中氟离子的静态吸附研究

改性活性炭对饮用水中氟离子的静态吸附研究

改性活性炭对饮用水中氟离子的静态吸附研究李艳;高美娟【摘要】饮用水中的氟含量超标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如何有效减少饮用水中氟含量,使之达到饮用水标准显得尤为重要.通过不同浓度酸改性的粉末和颗粒活性炭制备改性活性炭,并对饮用水中F-的静态吸附进行研究,发现3mol·L-1浓度的酸改性的粉末活性炭,活化时间5h时吸附效果最佳.F-的静态吸附最佳吸附工艺:F-初始浓度14.0mg·L-1,改性活性炭投加量6g·L-1,吸附时间40min,pH值为3,并且改性活性炭吸附F-是以物理吸附为主的单分子层吸附过程.【期刊名称】《化学工程师》【年(卷),期】2019(000)005【总页数】4页(P48-51)【关键词】改性活性炭;饮用水;除氟率;静态吸附【作者】李艳;高美娟【作者单位】榆林职业技术学院化学工程系,陕西榆林 719000;榆林职业技术学院化学工程系,陕西榆林 719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183饮用水作为我们生存必不可少的要素,其质量与我们身体的健康息息相关,随着城市垃圾乱放、工业废水的乱排等原因导致饮用水中污染物不断增加,引发的地方疾病也日益严重[1]。

饮用水氟含量超标会引发人体急性、慢性氟中毒[2],严重危害人们身体健康,如何有效地减少、降低饮用水中氟含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相关学者对饮用水中除氟方法进行了大量研究,除氟方法主要包括吸附法[3]、膜分离法[4]、电渗析法、离子交换树脂法[5]、混凝沉降法[6]与化学沉淀法[7]等,其中吸附法通过多空性物质表面吸附水中F-,是一种经济廉价、操作简单、实用性强的方法,本文选取活性炭作为吸附剂,通过酸对其改性,静态吸附饮用水中F-,能够达到我国饮用水卫生标准。

1 实验部分1.1 试剂与仪器NaF、HCl,分析纯,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活性炭(粉末状与颗粒状天津市光复精细化工研究所);实验用水(去离子水自制)。

目前国内主要降氟方法及优缺点

目前国内主要降氟方法及优缺点
1.投资高,
2.运行成本太高
3.平均产水率低,每净化一吨水,要废弃一吨水
骨碳(羟基磷酸钙)吸附法
对氟的吸附量很大
1.材料价格高
2.强度差,易破碎
3.运转复杂,管理难度非常高,尤其是再生时,再生液浓度控制不好,既造成材料破碎失效
4.出水有腥臭味儿,口感很差,有氨氮超标的可能性
硅铝盐天然滤料吸附法
1.具有特别大的比表面积,吸附容量较大
2.除氟彻底,出水质量很好
3.再生时间短,4-6小时即可,管理简单
目前国内主要降氟方法及优缺点见下表:
除氟方法
优点
缺点
阴树脂离子交换法
去除水中的阴离子能量很大
1.1.氟去除率非常低
2.2.价格昂贵,再生极其复杂,很难管理
活性炭吸附法
活性炭具有特别大的比表面积,吸附容量较大
无法再生,吸附饱和后,只能废弃。高运行成本一般接受不了。
活性氧化铝吸附法
21世纪前认为活性氧化铝是最有效的降氟方法
4.滤料易永远不会出现板结现象
5.出水无铝离子超标的可能性
6.寿命长达15年,
因水流向方式多为下进上出,所以设备本身对于水中色度及浑浊度去除效果较差。
电渗析法
除氟彻底,出水质量很好,可自动化操作,管理容易。
1.投资高,
2.运行成本太高
反渗透法
除氟比电渗析更彻底,出水质量更好,可自动化操作,管理容易。
1.连续运行时间短,很容易出现假疲劳
2.再生时间长,再生复杂,管理复杂
3.滤料易出现板结现象,使布水与集水不均匀,严重影响使用寿命
1.4.惧怕水中共存磷酸盐,因为磷与铝结合非常牢固,无法洗脱,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铝盐天然滤料的表面积一旦被磷酸盐占据,除氟功能即告完结

活性炭吸附水的除氟PPT课件

活性炭吸附水的除氟PPT课件

qe KCe1/n
对等式两边取对数可将等式
qe
M
线性化为:
lgqe lgKn1lgCe
lgqe
Ce
1/n lgK
No. 8
lgCe
8
19.2.2 活性炭吸附 1 活性炭简介 2 活性炭的吸附性质 3 影响活性炭吸附的因素 4 活性炭的吸附特性
9
No. 9
1 活性炭简介 活性炭分类 活性炭的制备 活性炭细孔构造和分布
▪ 活性炭的细孔构造和分布
大孔的作用 扩散通道,吸附质通过此通道扩散到过渡孔和小
孔中去。 过渡孔的作用
提供通道,促使吸附质通过它扩散到小孔中起作用,活性 炭对大分子吸附质的吸附主要靠过渡孔来完成的。
小孔的作用
吸附量主要受小孔支配。
No. 15
15
吸附过程一般分为3个阶段: 1.液膜扩散(颗粒外部扩散)阶段 2.颗粒内部扩散阶段 3.吸附反应阶段:吸附质被吸附在细孔内表面上。
13
No. 13
▪ 活性炭的细孔构造和分布
以碳作骨架结构的黑 色固体物质。活性炭 的发达孔隙,表面积 极大,
活性炭的表面积达 500—1700m2/g碳。 具有良好的吸附特性。
细孔:表面积占整个
表面积的95%以上。
过渡孔:其表面积
占5%以下。
大孔:பைடு நூலகம்面积只有
0.5~2m2/g
14
No. 14
非极性吸附剂易吸附非极性的吸附质。 (4)吸附质分子的大小和不饱和度。 活性炭:易吸附分子直径较大的饱和化合物 合成沸石:易吸附分子直径小的不饱和化合物 (5)吸附质的浓度较低时,提高C可增加吸附量。 以后C↑,q增加很小,直至为一定值。
19

改性活性炭对水溶液中氟离子的吸附性能

改性活性炭对水溶液中氟离子的吸附性能
泡 于 1M 的 N O 溶 液 中 2 , 后 离 心 洗 涤 至 aH 4h 然 中性 , 干 得 前 驱 物 ; 得 到 的前 驱 物 按 固 液 比 烘 将 14 比例 浸 泡 于 3 的 Z C:活 化 液 中 不 少 于 :的 M n1
8h 之后 洗 涤 至 无氯 离 子 , 后 于 10o 下 烘 干 , 最 2 C; 能, 且具有无 毒性 、 和低溶 出率等特性 , 在去除水 制 得 活性 炭负 载氧化 镁 ( O— C) Mg A 除氟剂 . 中的有 害 物 质 的 同 时 还 不 会 造 成 二 次 污 染 ] . 1 2 2 分 析 方 法 采 用 JM 一 6 0 V型 环 境 .. S 5 1L 活性 炭作 为 一 种 具 有 显 著 吸 附 性 能 , 巨大 比表 面 扫描 电镜对 活 性炭 负 载 氧化 镁前 后 样 品进行 表 面 积, 发达 的孔 隙 结 构 和 稳 定 化 学 性 质 的 吸 附 材 料 广泛 应 用在 给 水 处 理技 术 中. 接 采 用 活 性 炭 吸 直 形 态 分析 .
贺志丽 , 贺志霞 ,瑞琴 2陈 2
( .武汉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1 湖北 武汉 407 ; 30 0 2 .青州市市立医院, 山东 青州, 20 ) 2 50 6
摘 要: 选用氧化镁改性 活性 炭( O—A ) Mg C 为新型吸附剂 , 于去除水 溶液 中的氟离 子. 用 系统 地研究 了反应
烟煤 , 使用前用 0 1 .M的 H 1 C 溶液进行酸洗脱矿预 氟是人体 和动物必须 的微量 元素之一. 适量 处 理 .
1 2 实验 方法 .
氟 的摄人 , 以有 效 减少 龋齿 等 骨 骼 疾病 的发 生 . 可
但长期饮用 高含氟水 , 可造成牙 齿脱 落、 质疏 12 1 吸 附剂的制备 称取 一定质量 的 M C ・ 骨 . . g1 松 、 节僵 硬 , 至瘫 痪 等疾 病 的发 生 … . 关 甚 因此 , 对 6 配制 03M 的 M C H 0, . g l溶液备用. 预处理 的活 将 水溶 液 中的氟 离 子浓 度 必 须控 制 在 一定 浓 度范 围 性炭与配 制好 的 M C 液按 质 量 ( ) gl溶 g 与体 积 之内. 中国, 在 饮用水 中氟离子浓度 的安全界定范 围为不高于 10m / . . gL 在众 多 的 除 氟 方 法 中 I] 吸 附 法 因操 作 简 6,

除氟,除硅,除钙镁离子的方法

除氟,除硅,除钙镁离子的方法

除氟,除硅,除钙镁离子的方法
除氟、除硅、除钙镁离子是水处理过程中的重要步骤,可以有效地提高水质。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除氟、除硅、除钙镁离子的方法。

1. 化学法:化学法除氟、除硅、除钙镁离子是常见的方法,常用的化学剂包括聚合氯化铝、硅酸铝、聚合硫酸铁等。

这些化学剂可以与水中的氟、硅、钙镁离子发生反应,形成沉淀物或胶体,从而实现去除目标离子的目的。

2. 逆渗透法:逆渗透法是一种利用半透膜除氟、除硅、除钙镁离子的方法。

该方法的原理是将水通过半透膜进行过滤,将离子、污染物等物质从水中筛除,从而获得更为纯净的水。

3. 离子交换法:离子交换法是一种将离子从水中去除的方法,其原理是利用离子交换树脂吸附水中的离子,再通过洗脱等方式去除目标离子。

常用的离子交换树脂包括强酸树脂和强碱树脂。

4. 活性炭吸附法:活性炭吸附法是一种利用活性炭吸附水中有机物和少量无机物的方法,其原理是活性炭具有大量的微孔和孔隙结构,可以有效地吸附水中的有机物和部分无机物,从而提高水质。

- 1 -。

除废水中氟离子的试剂

除废水中氟离子的试剂

除废水中氟离子的试剂随着工业化的进程,废水中的污染物越来越严重,其中氟离子是一种常见的污染物之一。

氟离子的排放不仅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还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的危害。

因此,开发一种高效、经济、环保的试剂来除去废水中的氟离子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除废水中氟离子的试剂主要有以下几种。

1. 活性炭:活性炭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水处理领域的吸附材料,也可以用于除去废水中的氟离子。

活性炭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丰富的孔隙结构,能够有效地吸附氟离子。

此外,活性炭还具有较好的抗酸碱性能和热稳定性,能够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有效地去除废水中的氟离子。

2. 氯化钙:氯化钙是一种常见的化学试剂,也可以用于除去废水中的氟离子。

氯化钙具有很强的亲水性,可以与水中的氟离子形成不溶性的氟化钙沉淀,从而实现氟离子的去除。

此外,氯化钙还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和反应活性,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去除废水中的氟离子。

3. 氢氧化铝:氢氧化铝是一种常用的混凝剂,在水处理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氢氧化铝可以与水中的氟离子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不溶性的氢氟铝矾沉淀,从而有效地去除废水中的氟离子。

此外,氢氧化铝还具有较好的沉降性能和稳定性,能够在废水处理过程中实现氟离子的高效去除。

4. 离子交换树脂:离子交换树脂是一种常见的吸附材料,可以用于除去废水中的氟离子。

离子交换树脂通过其特殊的结构和功能基团,能够选择性地吸附废水中的氟离子,并将其与其他离子进行交换。

通过适当的再生处理,离子交换树脂可以循环使用,从而实现废水中氟离子的高效去除。

除了以上几种试剂外,还有一些新型试剂正在不断被开发和应用于废水处理领域。

例如,一些纳米材料、功能化材料和催化剂等,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特殊的物化性质,能够提高废水中氟离子的去除效率。

此外,一些生物技术和电化学技术也可以用于除去废水中的氟离子。

除废水中氟离子的试剂多种多样,从传统的活性炭、氯化钙、氢氧化铝到离子交换树脂,再到新型的纳米材料和功能化材料等,都可以有效地去除废水中的氟离子。

污水中全氟化合物的去除方法

污水中全氟化合物的去除方法

污水中全氟化合物的去除方法污水中全氟化合物的去除方法污水中全氟化合物(Perfluorinated compounds, PFCs)是一类具有高度稳定性和耐酸碱性的有机化合物,常见的有全氟辛烷磺酸(Perfluorooctanesulfonic acid, PFOS)和全氟辛酸(Perfluorooctanoic acid, PFOA)等。

这些物质广泛存在于工业废水、电子产品、消防泡沫等,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潜在危害。

因此,寻找有效的污水处理方法以去除污水中的全氟化合物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已经研究出了一些去除污水中全氟化合物的方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以下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去除方法。

1. 活性炭吸附法:活性炭具有极高的比表面积和孔隙度,能够有效吸附污水中的有机物。

研究表明,活性炭对全氟化合物具有较高的吸附能力。

因此,将活性炭作为吸附材料加入污水处理系统中,可以有效去除全氟化合物。

此外,经过处理后的饱和活性炭可以再生利用,降低了处理成本。

2. 膜技术:包括超滤、反渗透和微滤等膜技术,可以通过膜孔大小的选择,将污水中的全氟化合物截留在膜表面,从而实现去除。

膜技术的去除效果较好,但在高浓度全氟化合物的处理中可能存在膜污染的问题,需要进行适当的预处理措施。

3. 化学氧化法:通过氧化剂的作用,将全氟化合物转化为无害的物质。

常用的氧化剂包括高级氧化技术中的臭氧、氢氧化钠和过硫酸盐等。

化学氧化法能够有效地将全氟化合物转化为易于处理的物质,但选择合适的氧化剂和优化操作条件十分重要。

4. 生物降解法:利用微生物的生物降解能力分解全氟化合物,使其转化为无害的物质。

研究表明,一些具有全氟化合物降解能力的细菌和真菌能够有效去除污水中的全氟化合物。

但该方法需要耗费较长的时间,并且对微生物菌种的筛选和培养要求较高。

综上所述,污水中全氟化合物的去除方法包括活性炭吸附法、膜技术、化学氧化法和生物降解法等。

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的场景和优缺点,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

除氟除砷的原理和方法

除氟除砷的原理和方法

除氟除砷的原理和方法除氟除砷的原理和方法是指将水中的氟离子和砷离子去除,以确保水质的安全和健康。

在这里会介绍一些常见的除氟除砷的方法。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氟和砷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氟在适量的情况下对人体有益,可以预防牙齿龋齿。

但是,如果水中的氟离子浓度超过一定限度,长期饮用含氟水可能引起慢性氟中毒。

氟中毒的主要表现有骨骼病变、关节疼痛和牙齿异常等症状。

砷是一种剧毒物质,会严重影响人体的健康。

砷中毒可导致多种急性和慢性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皮肤炎症、肝肾损害以及癌症等。

那么,除氟除砷的原理是什么呢?常见的除氟除砷方法主要包括化学法、物理法和生物法等。

化学法是指通过添加化学药剂来与氟和砷离子发生反应,将其转化为不溶性的沉淀物或使其变为易于去除的形式。

常用的化学药剂主要有石灰、氧化铁、铝盐等。

物理法是指利用物理过程去除水中的氟和砷离子。

最常见的就是活性炭吸附法和反渗透膜法。

活性炭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吸附剂,能够通过吸附作用去除水中的有机物、异味以及一些无机离子。

但是活性炭对氟离子和砷离子的吸附效果较差,需要经过改进以提高其去除效果。

反渗透膜是一种以高压为动力,通过半透膜将水中的溶质和杂质分离的技术。

反渗透膜能有效去除水中的离子、微生物以及大部分溶解性有机物。

但是反渗透膜对砷的去除效果有限,对砷的去除率一般在80%左右。

生物法是利用微生物对水中的氟离子和砷离子进行处理,这种方法不仅可以降低成本,还具有环保性。

目前,常用的生物法包括微生物还原法和植物吸附法。

微生物还原法是利用某些细菌或真菌的还原代谢能力,将六价砷还原为三价砷。

这样的还原反应可以使砷离子转化为不溶性的砷化物沉淀,从而达到去除砷的目的。

植物吸附法是指利用一些植物对水中的氟和砷进行吸附,从而去除氟和砷离子。

常见的植物吸附剂包括水莲、雀榕和菊花等,这些植物内部的组成可与氟和砷形成复合物从而达到去除氟和砷的效果。

在除氟除砷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除氟除砷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的大小对内、外部扩散都有很大影响,d↓,V↑。 所以,粉末状活性炭比粒状活性炭的吸附速度要 快,接触时间短,设备容积小。
吸附的影响因素
1.吸附剂的性质
吸附剂的种类、颗粒大小、比表面积,颗粒的细 孔构造与分布、吸附剂是否是极性分子等。 2.吸附质的性质 (1)溶解度:越低越容易吸附,具有较大的影响。 (2)使液体表面自由能W降低得越多的吸附质则 越容易被吸附。
No. 27
19.2.3 活性炭吸附的应用
2 粉末炭的应用
• 原水突发性或季节性出现污染物增高、异味、异臭和 THM前驱物浓度很高时,作为应急措施投加粉末活性炭。 • 投加于絮凝沉淀或澄清前,接触吸附水中微污染物后, 经沉淀、过滤去除。 • 投加点的选择: – 水厂的吸水口 – 快速混合器前 – 沉淀池出水处 – 滤池的进水处
No. 22
容易吸附和不易吸附的有机物
容易吸附的有机物 芳香族溶剂,如苯、甲苯、硝基苯 氯代芳香化合物,如氯酚 多球芳香化合物 杀虫剂及除草剂,如莠去津 氯化物,如四氯化碳,三氯乙烯、溴仿 高分子烃类,如燃料,汽油、腐殖酸等 不易吸附的有机物 低分子有机物、如酮、酸 糖类、淀粉 大分子有机物或者胶体 低分子脂肪化合物
2.颗粒内部扩散阶段
3.吸附反应阶段:吸附质被吸附在细孔内表面上。 吸附反应速度非常快,V主要取决于第I、II阶 段速度,而颗粒外部扩散速度(液膜扩散) U=f(c、d、搅动)
溶液浓度C↑,则U↑
颗粒直径d↓,则U↑ 加强搅动,则U↑ 而颗粒内部扩散速度 V=f (细孔大小与构造,吸 附质的d)
吸附剂颗粒直径d↓,V↑。
3 吸附分类


在水处理中,大部分的吸附往往是几种吸附综合 作用的结果。 由于吸附质、吸附剂及其它因素的影响,可能某 种吸附是主要的。例如有的吸附在低温时主要是 物理吸附,在高温时主要是化学吸附。
No. 6
4 等温吸附的经验方程

吸附容量——达到吸附平衡时,每克活性炭所吸附的溶质 量。即:
( C C ) x V i e q e m m
碘值:在一定条件下活性炭吸附碘的量,表 示活性炭对小分子物质的吸附性能; 糖蜜值则表示活性炭对大分子物质的吸附性 能。 评价活性炭的吸附性能:如四氯化碳吸附值、 亚甲基蓝指数、苯酚吸附值

No. 21
3 影响活性炭吸附的因素
1) 吸附质的性质 吸附质的性质及活性炭的性质共同决定了活性炭对这种 吸附质的吸附性能。 分子的疏水性越强越容易被吸附。 分子量增大到一定程度后,平衡吸附量难以进入孔隙 中而降低。 对非极性分子以及中性分子的吸附能力大于对极性分 子的吸附能力。
腐殖酸——可与其他有机物一起在氯消毒中形成氯仿、 四氯化碳等,活性炭具有去除其的良好性能。 异 臭——活性炭对植物性臭、鱼腥臭、芳香臭、土臭 等处理有效。 色 度——对水生植物和藻类产生的色度有较好的去除 效果。 农药、烃类化合物(石油) 氯化致突变前驱物(THM)——高分子有机物。
No. 25
4 活性炭的吸附特性
ln C / C 1 ln exp KN h / V 1 K t 0 e 0 0
式中:t——工作时间,h; V——线速度,即空塔速度,m/h; h——炭层高度,m; Co——进水吸附质浓度,kg/m3 Ce——出水吸附质允许浓度,kg/m3 K——速率系数,m3/(kg· h); No——吸附容量,即达到饱和时吸附剂的吸附量(kg/m3)。
mg碳 初始浓度Ci
V
V 平衡浓度Ce
吸附等温线:单位吸附剂的吸附容量qe和平衡溶液浓度Ce 之间的关系曲线。
No. 7
4 等温吸附的经验方程
• Freundlich吸附等温式是一个经验公式,表达形式为:
qe KC e
1/ n
qe
M
对等式两边取对数可将等式 线性化为:
1 lgq lgK lgC e e n
固 定 床 吸 附 操 作 示 意 图
No. 33
串并联比较
• 并联系统一般使用3~4个活性炭柱,所用水泵 扬程低,动力费用省; • 串联系统适用于泄漏曲线坡度较小、处理单位水 量的用炭量较大、要求出水水质较好的情况。
No. 29
(2) 移动床

移动床的操作方式是水从吸附塔底部进入,由塔 顶流出。塔底部接近饱和的某一段高度的吸附剂 间歇地排出,再生后从塔顶加入。 这种型式的优点是占地面积小,连接管路少,基 本上不需要反冲洗。缺点是难于均匀排出炭层, 操作要求较高,不能使塔内吸附剂上下层互混。


目前较大规模的废水处理多采用。
No. 35
(3)流动床(流化床)




这种操作方式与固定床和移功床不同的地方在于吸附剂在 塔内处于膨胀状态或流化状态。被处理的废水与活性炭基 本上也是逆流接触。 用少量的炭就可处理较多的废水,基建费用低、这种操作 适于处理含悬浮物较多的废水,不需要进行反冲。 流化床一般连续卸炭连续投炭,空塔速度要求上下不混层。 保持炭层成层状向下移功,所以远行操作要求严倍。 为克服这个缺点开发出多层流化床,这种床每层的活性炭 可以相混,新炭从塔顶投入。依次下移,移到底部时达到 饱和状态和卸出。

No. 13
活性炭的细孔构造和分布


以碳作骨架结构的黑 色固体物质。活性炭 的发达孔隙,表面积 极大, 活性炭的表面积达 500—1700m2/g碳。 具有良好的吸附特性。

细孔:表面积占整个
5%以下。
表面积的95%以上。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过渡孔:其表面积占
大孔:表面积只有
0.5~2m2/g
No. 14

3 影响活性炭吸附的因素
2) 其他因素


pH值:如苯酚,当pH<6时,苯酚很容易被吸 附,当pH>10时,苯酚大部分电离为离子状态 容易脱附下来 无机沉淀:如铁、镁、钙等,在活性炭表面可能 形成沉淀,这些沉淀往往会阻碍吸附的进一步发 生。
No. 24
4 活性炭的吸附特性
1) 去除微量有机物


No. 37

活性炭高温加热再生系统由再生炉、活性炭贮罐、活性炭 输送及脱水装置等组成。
失效炭
脱水罐
排 水 废气处理 装置 螺旋传送器
再生炉
活性炭 浆池 泥浆泵 冷却罐 再生炭储罐 水蒸汽
炭末
再生炭
干式加热再生系统
No. 38
19.2.6 吸附塔的设计
10.4.1 博哈特——亚当斯计算法 1.博哈特——亚当斯方程式
19.2 活性炭吸附

19.2.1 19.2.2 19.2.3 19.2.4 19.2.5
吸附概述 活性炭吸附 活性炭吸附的应用 活性炭吸附操作方式 活性炭的再生
19.2.1 吸附概述

1 吸附概念
2 吸附机理 3 吸附分类



4 等温吸附的经验方程
No. 2
1 吸附概念 吸附——在相界面上,物质的浓度自动发生累积 或浓集的现象。 在水处理中是固体物质表面对水中物质的吸附作 用。 吸附法——利用多孔性的固体物质,使水中的一 种或多种物质被吸附在固体表面而去除的方法。 吸附剂 ——具有吸附能力的多孔性固体物质。 吸附质——水中被吸附的物质。 脱 附——吸附在吸附剂机剂表面的吸附质从吸 附剂表面脱落。
2) 去除水中部分无机物

重金属——六价铬、银、汞、铅、镍。 余 氯——活性炭对氯和氯胺作用是化学反应。 氰化物、放射性物质 氨氮——活性炭对氨氮无去除效果,臭氧联用, 有一定效果。
No. 26
19.2.3 活性炭吸附的应用
1 活性炭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 • • • • • • • 臭和味的去除 总有机碳 (TOC)的去除 消毒副产物(DBPs)前驱物的去除 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去除 人工合成有机物(SOCs)的去除 城市污水深度处理 高浓度有机废水深度处理 重金属离子去除
No. 28
19.2.3 活性炭吸附的应用
3 粒状活性炭的应用
颗粒活性炭吸附——在滤池后除去有机污染物、THM 前驱物、异味、臭味。 臭氧—活性炭工艺:活性炭滤池。臭氧作用:改变大 分子有机物的性质和结构,利于微孔吸附;给滤池中的 微生物提供溶解氧。
No. 29
19.2.4 活性炭吸附操作方式
活性炭一般在酸性溶液中比在碱性溶液中吸附效果 较好。 4.共存物质:对于物理吸附,共存多种物质时的吸附 比单一物质时的吸附要差。
5.温度:对于物理吸附,T高则不利,吸附量减少。
6.接触时间:应保证吸附达到平衡时的时间,而该时 间的大小取决于吸附速度V,V大则所需时间短。
2 活性炭的吸附性质

活性炭吸附性质的参数:碘值、糖蜜值
No. 11
1 活性炭简介

活性炭分类:
粒状炭(GAC) 优点: 吸附量大,可定期再生, 出水水质效果好。 缺点: 基建投资大。 适用场所: 长期、有建设场地处,出水 水质要求较高时。
No. 12
1 活性炭简介

活性炭的制备
活件炭是用含炭为主的物质(如木材、煤)作原料,经高温 炭化和活化而制成的疏水性吸附剂,外观呈黑色。 炭化:隔绝空气条件下对原材料加热,热解成炭渣,温度 在600℃以下 。 活化:氧化剂的作用下,对炭化后的材料加热,以形成 多孔结构产品 。 温度在800~900℃时,用蒸汽或二氧化碳为氧化剂 温度在600℃以下时, 用空气做氧化剂
(3)极性
极性吸附剂易吸附极性的吸附质。
(物以类聚)
非极性吸附剂易吸附非极性的吸附质。 (4)吸附质分子的大小和不饱和度。 活性炭:易吸附分子直径较大的饱和化合物 合成沸石:易吸附分子直径小的不饱和化合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