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风量系统基本原理与控制策略
变风量系统控制原理

变风量系统控制原理嘿,你知道在那些大型建筑里,像商场、写字楼,怎么让空调系统既节能又能让大家都感觉舒适吗?这就不得不提到变风量系统啦。
我有个朋友小李,他在一家写字楼里上班。
以前啊,他们那写字楼的空调可让他头疼死了。
不管是大夏天还是大冬天,空调总是一个劲儿地吹着同样强度的风。
夏天的时候,冷得他得披个毯子,冬天呢,又热得他想脱衣服。
这时候要是有个变风量系统就好了。
那这个变风量系统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简单来说,就像是一个特别聪明的空调管家。
它会根据房间里不同的需求来调整送风量。
比如说,一个大办公室里,人多的时候,就需要更多的冷空气或者热空气来保持舒适的温度。
这个时候,变风量系统就会加大送风量,就像一个贴心的服务员,看到客人多了,就赶紧多送些食物和饮料一样。
变风量系统的控制原理其实涉及到好几个关键部分呢。
首先是传感器,这可是它的“眼睛”和“耳朵”。
传感器会在房间里各个角落收集信息,就像小侦探一样。
它主要探测的就是温度、湿度这些数据。
要是房间里温度太高了,传感器就会把这个消息传给控制器。
这控制器啊,就像是整个系统的大脑。
它接收到这个消息后,就开始分析思考,到底要给这个房间送多少风才合适呢?我再给你打个比方吧。
这就好比你在做饭,你得根据菜的多少、火候的大小来决定放多少调料。
控制器也是这样,根据传感器传来的信息,决定送风量的大小。
还有一个重要的部分就是风阀。
风阀就像是一个守门员,在风道里控制着风量的进出。
当控制器决定要改变送风量的时候,就会给风阀下达命令。
风阀接到命令后,就会调整自己的开度。
如果要增加送风量,风阀就会开得更大,就像打开大门让更多的客人进来一样;要是减少送风量呢,风阀就会关小一点,就像只让少数人进入一样。
在这个过程中,还有一个叫做风机的东西。
风机就像是整个系统的心脏,它负责把空气送出去。
不过这个风机可不像普通的风扇,它的转速也是可以调节的。
当整个建筑里很多房间都需要大量空气的时候,风机就会加快转速,努力地把更多的空气送出去;而当需求少的时候,风机就会放慢转速,节省能量。
变风量空调系统及控制

变风量空调系统(VAV系统:Variable Air Volume system) 4.8.1、概述 定风量空调系统(CAV系统:Constant Variable Air Volume system ) VAV系统诞生在美国 与CAV系统比,可节能30~70% 优点:灵活性好、易于改扩建、尤其适用于格 局多变的建筑
(5)、变风量系统实际上可以不作系统风量平衡调试, 就可以得到满意的平衡效果,末端装置上的风量调节可 以手动设定在一个确定的空气量上,系统风量平衡只要 调节新风、回风和排风阀就可以了。 (6)、和定风量再热系统相比,VAV系统对室内相 对湿度的控制质量要查一些,但对于一般民用建筑, 对湿度的控制完全能满足要求。 (7)、VAV系统中增加了系统静压、室内最大风量 和室内最小凤量、室外新风量等控制环节,设备成本会 提高。 目前,VAV空调系统的设备费用:280~300元/平米, VAVBox的一个点约0.5~0.6万,一个DDC控制 VAVBox。
3)、典型的VAV系统实际上是个自我平衡系 统,只有在静压控制和风量调整不充分时, 该特点才不明显。网络越复杂,静压和风量 控制的要求就越高。当满负荷送风量远远大 于实际负载的需要时也难以实现自平衡的特 点。在定风量系统和再加热系统中附加制冷 和加热所造成的风机耗能也值得注意。 4)、VAV系统可以较少的代价自由重新划分 区域或增加新的负荷,只要这个整个系统可 承受所增加的负荷且该负荷不超过最初设计 的峰值。但这个特点不适用于旁路系统。
VAV系统组成:变风量空调机组+变风量末 端装置 末端装置组成方式不同,对应地组成不同 结构的VAV空调系统。 1、单风管VAV空调系统 2、单风管再加热VAV系统 3、一个VAV空调机组的DDC控制
变风量空调系统原理及控制汇总

2018/12/23
5、VAV系统的组成
1、空气处理机组(AHU) 2、新风/排4、房间温度传感器(TE)
2018/12/23
单风道变风量空调系统简图
单风道变风量空调系统简图
2018/12/23
工作原理
排风 VAV 变风量箱 回风
送风 新风 VAV 空调机组
吸收(释放)能量的计算公式
Q = C · ρ · L(Tn-Ts) 其中 L 是送风量, Tn 为室内温度, Ts 为送风温
2018/12/23
2、VAV系统的发展历史及现状
60年代起源于美国,自80年开始在 欧美、日本等国得到迅速发展,最重 要的原因是变风量空调系统巨大的节 能优势。经过十几年的普及和发展, 目前变风量空调系统己占据了欧、美、 日集中空调系统约30%的市场份额, 并在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得到应用。 进入90年代以来,采用VAV变风量空 调系统技术的多层建筑与高层建筑已 达到95%,已被越来越多的中高端 楼宇采用,并成为现代化智能化大楼 的一部分,这种空调方式可以显著的 降低空调系统的能耗和改善空调系统 的性能,提高空调系统的舒适度。
2018/12/23
4、VAV系统的适用范围
1、负荷变化较大的建筑物 由于变风量可以减少送风机和供暖的能量(因为可利用灯光及 人员等热量),故负荷变化较大的建筑物可以采用变风量系统若建筑物的玻璃窗面积 比例小,外墙传热系数小,室外气候对室内影响较小,则不适合采用变风量系统,因 为部分负荷时节能量较小 2、多区域控制的建筑物 多区域控制的建筑物适合采用变风量系统,因此变风量系统在设 备安装上比较灵活,故用于多区域时,比一般传统的系统更为经济,这些传统的系统 为:多区系统,双管系统和单区屋顶空调器等 3、公用回风通道的建筑物 具有公用回风通道的建筑物可以成功的采用变风量系统,公用 回风通道可以获得满意的效果,因为如采用多回风通道时可能产生系统静压过低或过 高的情形一般来说,办公大楼和学校均可采用公用回风通道,然而,也有一些建筑物 不适合采用,如医院中的隔离病房,实验室和厨房等,因为采用公用回风通道会互相 污染空气
变风量空调系统控制

变风量空调系统的控制摘要:变风量空调控制系统的核心是选择节能的、易于工程使用的控制算法。
本文通过对比,对变风量末端选用了压力无关型控制算法,对变风量空调机组选用了定静压控制算法。
本文通过优化控制参数,在节能方面,获得了满意的效果。
关键词:集散控制变风量压力无关型控制算法定静压控制算法1.概述变风量空调技术是跨暖通专业和控制专业的新领域,如果没有好的控制策略和在工程中简单可行的实施方法,变风量空调系统达不到预期节能效果的。
在此背景下,探讨变风量空调系统的控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1 变风量空调控制组成变风量空调系统由变风量末端、变风量空调机组两部分组成,两者通过风道连接。
系统的组成如图所示。
变风量空调系统的组成变风量末端有风机动力性和风压型两种。
变风量空调机组有双风机型和单风机型两种。
2 变风量空调控制2.1 变风量末端的控制2.1.1 变风量末端变风量末端一般均由进风短管、消声腔、调节阀等基本部分构成。
其核心是调节风阀,利用其调节进入房间的风量。
2.1.2 控制目标变风量末端控制目标是:根据空调空间要求的温度(设定温度),调节风阀的开度,从而调节进入空调空间(房间)的风量,进一步将空调空间的实际温度控制到设定值上。
并希望被调空间的温度尽量平稳,少受其他因素的影响。
2.1.3 控制算法压力无关型算法是为了解决压力相关型算法房间温度易受风量变化的影响,平稳性差的缺点而引入,其基本思想是在温度闭环控制的基础上,引入风量反馈来提早抑制风量的变化对房间温度的影响,改善温度的平稳性。
由于风量反馈的引入,可提早抑制风压的扰动对温度的影响,较压力相关型算法,温度的平稳性可得到很好的改善。
该控制算法的优点是房间温度的平稳性好。
2.2 变风量空调机组的控制2.2.1 变风量空调机组变风量空调系统,是通过随负荷的变化调节送风量,达到调节房间温度的。
在整个运行过程中,送风温度保持不变。
如何调节送风量呢?通过调节送风风机的运行频率,即可调节送风量。
变风量空调系统原理及控制课件

5、VAV系统的组成
1、空气处理机组(AHU) 2、新风/排风/送风/回风管道 3、变风量末端装置(VAV Box) 4、房间温度传感V 变风量箱
回风
新风
VAV
送风 空调机组
变风量控制器和房间温控器一起构成室内串级控制,采用室内温度为主控制量,空 气流量为辅助控制量。变风量控制器按房间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实际温度,与设定温 度比较差值,以此输出所需风量的调整信号,调节变风量末端的风阀,改变送风量,
2、多区域控制的建筑物 多区域控制的建筑物适合采用变风量系统,因此变风量系统在设 备安装上比较灵活,故用于多区域时,比一般传统的系统更为经济,这些传统的系统 为:多区系统,双管系统和单区屋顶空调器等
3、公用回风通道的建筑物 具有公用回风通道的建筑物可以成功的采用变风量系统,公用 回风通道可以获得满意的效果,因为如采用多回风通道时可能产生系统静压过低或过 高的情形一般来说,办公大楼和学校均可采用公用回风通道,然而,也有一些建筑物 不适合采用,如医院中的隔离病房,实验室和厨房等,因为采用公用回风通道会互相 污染空气
使室内温度保持在设定范围。同时,风道压力传感器检测风道内的压力变化,采用PI 或者PID调节,通过变频器控制变风量空调机送风机的转速,消除压力波动的影响,维 持送风量。
变风量空调系统室温控制框图
风机盘管系统存在现场噪声,而变风量空调系统噪声主 要集中在机房用户端噪声较小。
4、VAV系统的适用范围
1、负荷变化较大的建筑物 由于变风量可以减少送风机和供暖的能量(因为可利用灯光及 人员等热量),故负荷变化较大的建筑物可以采用变风量系统若建筑物的玻璃窗面积 比例小,外墙传热系数小,室外气候对室内影响较小,则不适合采用变风量系统,因 为部分负荷时节能量较小
变风量空调系统控制方案TAC

TAC变风量空调系统控制方案一. 变风量空调系统1.1变风量空调系统简介变风量空调系统(Variable Air Volume System, VAV系统)于本世纪60年代诞生在美国。
变风量空调系统是由全空气定风量空调系统演变而来,它通过改变送入房间的风量以满足室内人员的舒适要求或其它工艺要求。
同时根据各空调区域的负荷需求决定送风总负荷输出,在低负荷状态下送风能源、冷热量消耗都获得节省(与全空气定风量空调系统相比),尤其在各空调区域负荷差别较大的情况下,节能效果尤为明显。
与新风机组加风机盘管系统相比,变风量空调系统属于全空气系统,舒适性更高,同时避免了风机盘管的结露、霉菌等问题。
由于其舒适性和节能性,变风量系统在近几年在中国获得广泛应用,特别适合于高档写字楼等空调负荷变化大的应用场合。
1.2变风量空调系统组成变风量空调系统有很多种形式,但它们均由四部分构成:一次风空气处理及输送设备、风管系统、 VAV末端装置与自动控制系统等组成。
(1) 空气处理及输送设备空气处理及输送设备(简称空调机组,AHU)的基本功能是对空调区域空气进行热、湿处理,过滤和通风换气,并为空调系统的空气循环提供动力。
变风量空调机组区别与定风量空调机组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变风量空调机组送风机根据空调区域负荷的需求,对系统总送风量进行调节。
目前最常见和最节能的调节方法是采用变频调速装置调节风机风量。
(2) 风管系统风管系统是变风量空调系统中送、回、排风管,末端装置上、下游支风管及各种送风静压箱和送、回风口的总称。
其基本功能是对系统空气进行输送和分配。
(3) 变风量末端装置 ( 称为“VAV Box”变风量箱或VAV末端装置)VAV末端装置基本功能是根据空调区域内的显热负荷,调节送入空调区域的风量。
VAV末端装置有很多种类,进风口、风阀、风量传感器和箱体是VAV末端装置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常用的VAV末端装置形式有单风道单冷基本型、串联风机动力式。
变风量空调总风量控制系统分析

变风量空调总风量控制系统分析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生活水平得到很好的改善,无论生活还是生产过程中,空调的使用是非常普遍的,其中进行空调变风量的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主要就变风量空调总风量控制系统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变风量;空调总风量控制系统一、变风量空调总风量控制系统变风量空调总风量控制系统,也就是V A V 系统,它是根据室内参数和控制区域空调负荷的变化情况,实现送风量的自动控制,在满足人们生产生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变风量系统的优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运行经济,由于风量随负荷的减少而降低,所以冷量、风机功率能接近建筑物空调负荷的实际需要。
在过渡季节与可以尽量利用室外新风冷量。
二是能同时满足不同房间的不同温度要求。
三是具有一般低速集中空调系统的优点,例如可以进行较好的空气过滤、消声等,并有利于集中管理。
四是节能、维修工作量小。
五是与风机盘管系统相比,更灵活,更易于改扩建(送风口位置可灵活调整)。
六是由于在设计时可以考虑各房间同时使用率,所以能够减少风机装机容量。
七是变风量系统属于全空气系统,它具有全空气系统的一些优点。
没有风机盘管凝水问题和霉菌问题【1】。
二、V A V 系统控制原理分析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变风量空调系统由送风温度控制、新排风量控制、送回风量匹配控制、送风静压控制、室温控制共五个反馈控制环路构成。
其中送风温度控制目的在于将空间内的气流组织维持在最佳状态,以防止空间内的气流组织紊乱;新排风量控制能将空间压力维持在正常水平,因此排风阀的开度大小应参考新风阀的而定;空调系统工作时送风量改变会引起送回风量差值的改变,因此将风量维持在平衡状态,可通过控制器进行调整;送风压控制常用方法有总风量法、变静压法和定静压法,运用总风量法时需计算出V A V 系统末端装置总瞬时风量,并参考风道阻力和风机性能曲线特点,确定转速和流量之间的关系,控制器利用该关系对空气流量进行控制。
变静压控制时应将阀门全部打开,并在保持风管中静压尽量小的基础上对送风量进行控制。
变风量空调系统的控制介绍

变风量空调系统的控制介绍变风量空调系统的控制简介变风量空调系统的控制对于变风量空调系统能否正常工作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一般来讲,变风量空调系统的控制可以分为三个环节:·室内温度控制环节·风机风量控制环节·新风量控制环节变风量空调系统的室内温度控制变风量空调系统的室温控制环节主要是利用变风量末端装置和室内温度控制器来对室内温度进行控制。
变风量末端装置按照补偿系统压力来分类,一般有:·压力有关型末端·压力无关型末端压力有关型末端装置直接受到室内温度控制器的控制,送入室内的风量除了和室内负荷有关外,还受到空调系统内的压力变化的影响;压力无关型末端比压力有关型末端多了一套风量测量装置进行副控制,有时采用串级控制系统使得空调系统送风量与室内负荷相匹配,即根据空调房间室内温度实测值和设定值来计算房间当前送风量设定值然后根据送风量设定值和送风量实测值的差值来控制风阀的动作。
从实际使用结果来看,压力无关型末端比压力有关型末端在末端数量较多,各个末端使用状态经常变化的过程中,对于室内温度的控制具有超调,震荡小的优点.下图为压力无关型室内温度控制环节示意图:变风量空调系统的送风量控制送风量控制环节是指利用控制信号来调节送风机频率,从而使得空调箱的送风量能够和各个末端的送风量需求相匹配。
变风量空调系统送风机的控制方法主要有:·风机总风量控制法·定静压控制法·变静压控制法风机总风量控制法是指直接将各个末端的送风量设定值之和作为送风机风量的设定值,然后将实测送风机送风量和设定值比较,利用差值来调整送风机转速控制送风量。
采用风机总风量控制法的关键是能够得到空调箱在各种情况下的风机曲线,准确的直接对转速调整达到需要的风量.定静压控制法是指在送风管适当位置设置静压传感器,该静压传感器的压力信号与系统静压设定值进行比较,利用其差值来控制送风机的转速,最终控制空调系统的总风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变风量系统基本原理与控制策略[日期:2006-07-19] 来源:千家网作者:霍小平贾捷燕叶大法杨国荣[字体:大中小]提要:本文主旨指导初学者了解一些变风量系统的基本概念,提供变风量系统设计流程及设计方案选择指南,同时着重介绍Onyx-2000变风量系统基本控制策略。
一、变风量空调系统基本概念1.1 变风量空调系统定义众所周知,变风量空调系统是通过改变送风量也可调节送风温度来控制某一空调区域温度的一种空调系统。
该系统是通过变风量末端装置调节送入房间的风量,并相应调节空调机(AHU)的风量来适应该系统的风量需求。
变风量空调系统可根据空调负荷的变化及室内要求参数的改变,自动调节空调送风量(达到最小送风量时调节送风温度),以满足室内人员的舒适要求或其他工艺要求。
同时根据实际送风量自动调节送风机的转速,最大限度地减少风机动力,节约能量。
1.2 国内外发展概况变风量(Variable Air Volume)空调系统于20世纪60年代起源于美国。
在当时定风量系统加末端再热和双风道系统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占据舒适性空调的主导地位,因此,变风量系统出现以后并没有立刻得到推广,直到1973年西方石油危机之后,能源危机推动了变风量系统的研究和应用,此后20年中不断发展,如今已经成为美国空调系统的主流。
变风量系统在发展初期,因支管风量平衡的需要和控制设备的局限,大多要求采用高速送风系统,主要送风速度在12.5m/s以上,并且推荐采用静压复得法设计风管系统。
尽可能地采用圆形或椭圆形风管,以减小摩擦阻力。
但是高速送风系统的风机耗能大,且管路系统噪音增加。
随着压力无关型VAV box基本上全面取代压力相关型VAV box及DDC控制器的发展,于是变风量空调方式在低速送风系统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
在日本,将变风量空调方式用于低速送风系统的研究与开发值得关注。
由于传统的皮托管流量传感器在5m/s的风速下难以测定,因此日本人开发研究了超声波流量传感器和电磁式流量传感器等多种适用于低速送风系统的前端设备,一方面节能,另一方面降低了风管噪音,因此,进入90年代以后,无论是新建还是70年代以前建造的空调系统的翻新改造,基本上都采用变风量空调系统。
我国在70年代即有人研究VAV系统的开发和应用,并在地下厂房、纺织厂、体育馆等建筑中就采用过VAV系统。
在80年代末期我国出现的首批智能化建筑中,也曾采用过VAV系统,但由于建设过程和使用过程中的种种问题,有些工程两三年后使用单位便取消了变风量系统的运行方式,相应的自控设备也拆除了,这使得变风量系统的优点没有发挥出来,变风量系统附加的投资难以得到回报。
在此期间,变风量空调技术(包括控制技术和设备),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
目前,在国内智能建筑的高速发展过程中,急需全面深刻地分析变风量空调系统的发展趋势和技术关键,总结工程实例,促进这一重要技术的平稳发展。
1.3 变风量系统的特点1.能实现局部区域(房间)的灵活控制,可根据负荷的变化或个人的舒适要求自动调节自己的工作环境;不再需要加热方式或双风道方式就能适应多种室内舒适要求或工艺设计要求;完全消除再加热方式或双风道方式的冷热混合损失。
2.自动调节各个空调区域的送入能量,在考虑同时使用系数的情况下,空调器总装机容量可减少10%-30%左右。
3.室内无过热过冷现象,由此可减少空调负荷15%-30%左右。
4.部分负荷运转时可大量减少送风动力,根据理论模拟计算,全年平均空调负荷率为60%时,变风量空调系统(变静压法控制)可节约风机动力78%。
5.可应用于民用建筑、工业厂房等各类相应的场合。
可适应于采用全热交换器的热回收空调系统及全新风空调系统。
6.可避免凝结水对吊顶等装饰的影响,并方便二次装饰分割。
总之,变风量空调系统较定风量空调系统和风机盘管系统而言,具有舒适、节能、安全和方便的优点,已得到越来越多的采用。
1.4 变风量系统的构成1.VAV装置VAV空调系统的运行依靠称为VAV装置的设备来根据室内要求提供能量控制其送风量。
同时向DDC控制器传送自己的工作状况,经DDC分析计算后发出控制风机变频器信号。
根据系统要求风量改变风机转速,节约送风动力。
最常用的VAV装置原理如图1-1所示。
主要由室内温度传感器、电动风阀、控制用DDC 板、风速传感器等部件构成。
大部分采用可换式通用设备,控制系统多为各设备厂家自己开发。
像风速传感器就有多种型式,如采用超声波涡旋法、叶轮转子法、皮托管法、半导体法、磁体法、热线法等专利产品。
图1-1 VAV装置原理图如图1-2所示的VAV装置常常被称为FPB(Fan Powered Box),即风机动力型末端。
其特点是根据室内负荷由VAV装置调节一次送风量,同时与室内空气混合后经风机加压(或一次风不经风机加压与加压室内空气并联)送入室内,以保持室内换气次数不变。
该方式加设了风机系统,成本提高,可靠性、噪声等性能指标有所下降。
2.DDC控制器DDC控制器的主要功能是根据系统中各VAV装置的动作状态或风管的静压值(设定点),分析计算系统的最佳控制量,指示变频器动作。
在各种VAV 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中,除DDC式外,其他方法均设置独立式系统控制器。
3.变频风机(空调机)VAV空调系统常采用在送风机的输入电源线路上加装变频器的方法,根据DDC控制器的指示改变送风机的转速,满足空调系统的需求风量。
1.5 变风量系统的分类一般地,可以把变风量系统按周边供热方式和变风量末端结构两方面进行分类。
(1)按照周边供热方式的分类(内部区域单冷)①内部区域单冷系统。
即是指在空调内区采用的变风量空调形式,一般地不带供热功能,下面几种形式均是以采用内部区域单冷为前提的。
②周边散热器系统。
散热器设置在周边地板上,不用冷、热空气的混合来控制空气温度,一般采用热水或电热散热器,具有防止冷气流下降、运行成本低、控制简单等优点。
但需要精确计算冷却和加热负荷,以避免冷热同时作用。
在国外一些豪华考究的设计中,常采用顶棚辐射散热器提供更舒适的空调环境。
③风机盘管周边系统。
风机盘管可以是四管式,也可采用冷热切换二管式,或单供热二管式。
风机盘管采用暗吊时不占用地板面积,同样具有运行成本低、控制简单的优点。
夏天由于吊顶内仍保留冷水管及凝水盘,天花板仍有发生水患的可能。
④变风量再热周边系统。
在变风量末端装置中加再热盘管,一般采用热水或电加热盘管。
该系统比双风道系统初投资更低,比定风量再热系统节约能源,尽管同样不占用地板面积,但控制程序复杂。
⑤变温度定风量周边系统。
该系统的特点是送风量恒定,通过改变一次风与回风的混合比例来调节房间温度。
回风全部吸收灯光热量再送出,因而节能。
初投资较双风道系统低,控制也较复杂。
⑥双风道变风量周边系统。
该系统的优点是能量效率高,当采用两个风机时,可利用灯光发热,在所有时间内,由于冷却和加热的交替功能,可以获得最小的送风量。
但初投资较高,控制较复杂。
⑦转换变风量系统。
加热和冷却均由一套风管系统通过冬夏转换承担。
其缺点是温度控制不灵活,当建筑物有若干个区时,不能由一套系统来控制,例如不能同时满足一个区域需要加热而另一个区域需要供冷的要求,这时就需要划分若干个转换系统。
(2)按变风量末端的结构分类按调节原理分,变风量末端可以分成四种基本类型,即节流型、风机动力型(Fan Powered)、双风道型和旁通型四种,还有一种是在北欧广泛采用的诱导型。
①节流型节流型变风量末端是最基本的变风量末端,其它如风机动力型、双风道型、旁通型等都是在节流型的基础上变化发展起来的。
所有变风量末端的“心脏”就是一个节流阀,加上对该阀的控制和调节元件以及必要的面板框架就构成了一个节流型变风量末端。
②风机动力型(Fan Powered)风机动力型是在节流型变风量末端中内置加压风机的产物。
根据加压风机与变风量阀的排列方式又分为串联风机型(Series Fan Terminals)和并联风机型(Parallel Fan Termina1s)两种产品。
所谓串联风机型是指风机和变风量阀串联内置,一次风既通过变风量阀,又通过风机加压;所谓并联风机型是指风机和变风量阀并联内置,一次风只通过变风量阀,而不需通过风机加压。
根据美国TITUS公司提供的资料,串联风机型和并联风机型的比较见下表:③双风道型一般由冷热两个变风量末端组合而成,因其初投资昂贵,控制较复杂而较少得到使用。
④旁通型这是利用旁通风阀来改变房间送风量的系统。
由于其并不具备变风量系统的全部优点,因而在有些论文中称其为“准”变风量系统。
该系统的特点是投资较低,但节能却很小,因为有大量送风直接旁通返回空调设备,并不怎么减小风机能耗,所以目前使用也不多。
以上4种系统目前设计使用较多的是风机动力型和节流型。
串联风机型加上空调水系统大温差设计成为北美空调设计的特色。
⑤ 诱导型诱导型VAV box的原理是通过一次风(可以是低温送风)诱导室内回风后再送入房间。
与FPB相比,节约了末端的风机能耗,但空调和风机动力增加,这种方式在北欧广泛采用,特别是医院病房等要求较高的场合。
1.6 变风量系统设计方案选择指南有两种大相径庭的设计风格可供设计师选择。
其一是所谓日式风格,以种类繁多——周边窗际热环境表现手法为特点,其二是所谓的美国风格,以大温差蓄冷空调系统特点FPB为发展方向,下面介绍美式风格的设计方法。
当暖通设计者们在设计大楼空调系统的时候,他们有很多不同的系统可选,但要决定最终选择哪一个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设计者设计的方案必须满足业主的安装要求,操作要求和运行费用的要求。
设计者必须同时考虑到设备的性能、容量、可靠性和空间的要求及限制条件。
下面就讲述一下不同类型设备的应用、限制条件和局限性。
1.建筑功能当设计者在开始考虑选用哪种系统时,他首先应该考虑清楚这个大楼的功能。
办公室建筑的系统每天是按时间表进行运转的,在美国通常采用风机动力型末端装置。
在建筑外区一般使用有辅助加热器的风机动力型末端。
装有这类末端装置的独立分区,它的调节具有很大的灵活性。
2.建筑尺寸在大型建筑中,中心空气处理器根据各区不同的需要将大量的空气送出去。
这是风机动力型末端装置的一个典型的应用。
内区可能根本就不需要加热,所以既可采用单管系统,也可采用无加热盘管的风机动力型系统。
除了热带地区,外区通常都是需要加热的,可选用电加热盘管或热水盘管。
这些盘管一般都包括在末端装置中,有时还需要加热基础板。
在一些购物大厦,或其他的低层建筑中,每个租户的面积很小,所以一般采用小型的成套的空调设备。
如果采用风机动力型末端则一般选择旁通型。
这种系统的主要特点是在送风管上装有一个主要的旁通阀。
旁通阀根据送风管道内的静压进行调节。
这样就可以保持压力恒定,保持系统在定流量下运行,而且各个独立分区都是压力相关型VA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