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概论考试资料(期末考试笔记资料)
语言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

语言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一、语音学语音学是研究语音的学科,重点研究语音的产生、结构、运动和感知等方面。
在复习时,需要关注以下内容:1.国际音标的掌握,包括元音、辅音和音节等。
2.发音器官的构造和功能,比如舌头、喉头、声带等的作用。
3.音位与音素的区别,音位是语言中的最小语音单位,音素是语音的实际表现。
4.音变规律,比如浊音化、清音化、辅音的鼻化等。
二、语法学语法学是研究语言结构和规则的学科,包括句法学、词法学等分支。
在复习时,需要关注以下内容:1.语法的基本概念,包括句子、短语、词类等。
2.句法分析的方法,包括基于短语结构的上下位关系分析和基于依存关系的句法分析。
3.句子成分的分类与功能,包括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等。
4.语法关系的表示,包括句法树和依存关系图等。
三、语义学语义学是研究词义和意义的学科,包括词义学、语用学等分支。
在复习时,需要关注以下内容:1.语义的基本概念,包括词义、句义、语篇意义等。
2.词义的分类,包括编码词义和概念词义等。
3.语义关系的表示,包括隐性关系和显性关系等。
4.语义义原的掌握,比如用来描述词义的最小单位,可以用来解释多义、歧义、同义等现象。
四、语用学语用学是研究语言在特定情境中的使用和理解的学科,包括语用规则、言语行为等方面。
1.言语行为的分类,包括表示、指示、陈述、询问等。
2.言语行为的成分,包括言辞、语境、意图等。
3.语用规则的掌握,比如礼貌原则、言外之意等。
4.言语行为的实现方式,包括直接言语行为和间接言语行为等。
以上仅为语言学概论期末复习的一些重点内容,学生可以结合教材和课堂笔记进行更深入的学习和理解。
此外,复习时可以参考相关的案例和实例,加深对语言学原理的理解和应用。
语言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

语言学概论期末复习提纲导言部分一、语言的三大发源地:中国、印度、希腊-罗马五、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把语言学分为专语语言学和普通语言学。
五、1共时语言学:以同时的静态分析的方法、研究语言相对静止的状态。
描写分析语言在某一个时期、某一个阶段的状况,时从横的方面研究语言。
(如现代汉语、当代英语)五、2历时语言学:从历时的、动态的角度研究语言发展的历史,观察一种语言的各个结构要素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历史演变,是从纵的方面研究语言的历史。
(如汉语史)五、3专语语言学:又称具体语言学、个别语言学,是以一种或几种有联系的语言为研究对象,研究某一语言的结构。
五、4普通语言学:以人类一般语言为研究对象,研究人类语言的性质、结构特征、发展规律,是综合众多语言研究成果而建立起来的。
五、5现代语言学之父:瑞士索绪尔代表作《普通语言学教程》六、语言学流派:历史比较语言学,为后来的结构主义和描写语言学的产生和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它在19世纪进入了系统的研究,是语言学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标志。
结构语言学的分支: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美国描写语言学派。
美国描写语言学代表人物:布龙菲尔德代表作《语言论》第一章语言的功能第一节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一、语言是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
一、1语言的作用:语言是人类社会的交际工具,每个社会无论经济发达还是落后,都必须有属于自己的语言,都离布开语言这个交际工具。
语言是组成社会必不可少的一个因素,是人类与动物相区别的重要特征之一。
语言是联系社会成员的桥梁和纽带,没有语言,人类无法交际,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就会中断,社会就会崩溃,不复存在。
语言又是思维工具,没有语言,人类就无法思维,也无法把思维表达出来。
(如普通话是汉民族用来交流思想传递感情的工具)一、2语言同社会的联系:语言与人类社会息息相关,人类社会以外无所谓语言,不同民族、不同地域都有不同语言。
同时社会的变化也给语言以极大的影响。
语言学概论完整版复习资料

第一章语言和语言学1.语言与各个领域的社会活动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这种情况下,语言学必须明确自己的研究对象,才能成为一门现代意义上的科学。
2.任何符号,包括语言符号都是形式和意义的统一体。
3.什么是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首先表示为有声的口头语言即口语,而当出现了文字以后,又表现为有形的书面语言即书面语。
4.语言符号的强制性正因为语言符号是社会约定俗成的,因此在同一社会,同一时代,对使用同一种语言的每一个社会成员来说是强制性的,是不能任意改变的,因为如果个人可以任意改变,那就互相听不懂了,也就从根本上丧失了交际工具的作用。
5.语言与言语的区别语言是言语活动中同一社会群体共同掌握的、有规律可循而又成系统的那一部分;而含有个人要素或个人杂质的说话行为和说出来的话只能属于言语。
第二章语音1.声音的四要素:音高,音强,音长,音质2.振幅:也就是发音体振动时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偏移距离。
3.频率:发音体在每一秒钟内振动的次数。
4.音高:就是声音的高低。
它是由频率的大小决定的。
频率同音高成正比。
频率越大,声音越高;频率越小,声音越低。
5.音强:就是声音的强弱。
它是由振幅的大小决定的。
振幅同音强成正比,振幅的大小又决定于使发音体振动外力的大小。
外力大,振幅就大,声音就强;外力小,振幅就小,声音就弱。
6.音长:就是声音的长短。
它是由发音体振动的持续时间决定的。
发音体振动的持续时间长,声音就长;发音体振动的时间短,声音就短。
7.基音:振动中有一个频率最低的振动,由它发出的声音叫做“基音”。
其他振动发出的声音叫做“陪音”。
8.乐音:当基音的频率的陪音的频率之间存在着整数倍的比例关系时,会形成一种复杂而有规则的,具有周期性重复特征的声波形式,这种声音叫做乐音。
9.噪音:如果基音的频率和陪音的频率之间不存在整倍数的比例关系,就会形成一种杂乱无章的不规则的声波形式,这种声音叫做噪音。
10.语音的生理基础:语音是由人的发音器官协同动作而产生的,人的发音及其运动是“语音的生理基础”,决定着语音的生理特征。
语言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

1.语言学:既是一门古老的科学,又是一门年轻的科学;既与社会科学有着密切的联系,也与自然科学有着密切的联系。
2.语言学的数量:一般认为,世界上已经查明的语言或方言约有5500余种,确认的独立语言2790种,其中70%没有文字。
经过分析研究的语言只有500种左右。
数以千计的语言使用人口越来越少,如北美有170余种印地安语言、澳洲有150余种土语、西非有280种土语目前正在衰亡之中。
3.语言学的研究可以分为三大类: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交叉研究。
4.基础研究是对语言的基础构造、基本性质所进行的研究。
(1)具体语言学:以某一具体语言为研究对象。
(2)一般语言学(普通语言学):以人类的所有语言为研究对象,重在探讨语言的共性、语言的本质和语言与社会等的关系,从而形成普遍理论。
5.研究对象的时间:历时语言学和共时语言学:(1)历时语言学(动态语言学):主要研究语言的发展演变及其规律,是对语言的纵向研究,如汉语发展史、英语发展史。
(2)共时语言学(静态语言学):描写研究语言在某一个时期的状态,主要研究语言的结构系统,是对语言的横向研究,如现代法语、古代汉语等。
6.研究方法上的分类:历史比较语言学、对比语言学:历史比较语言学:用比较的方法对有亲属关系的语言进行研究;对比语言学:用对比的方法对没有亲属关系的语言进行研究。
7.结构主义语言学三大流派: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美国描写语言学派。
西方语言学流派:古印度语言学、古希腊语言学、古罗马语言学;历史比较语言学;结构主义语言学;功能语言学8.说话这一行为以及说出来的话和说话时使用的材料和规则是不同的,前者为言语,后者为语言。
9.语言和言语的关系:第一,语言是一个封闭的系统,而言语是开放的。
只要人类社会存在下去,社会交往就不会中断,语言交际就要不断地持续,新的语句就要不断出现,所以言语是无穷的。
但不论言语总量多么庞大,所使用的材料和规则极其有限的。
第二,语言属于社会全体成员,而言语属于说话者个人。
《语言学概论》复习笔记

《语言学概论》复习笔记一、语言和语言学1.语言的本质(1)自然属性:语言从本质上来说是一套符号系统。
(2)社会属性: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3)心理属性:是人类进行思维的工具。
语言的自然属性从本质上来说是一套符号系统。
(99年填空)2.什么是符号?语言符号和其它符号的不同特点。
符号:用甲事物指代乙事物,甲即乙的符号。
语言符号的特点:①有声的;②成系统的;③分层次的装置,语音→音素→音节→语素→词;④音义结合是任意的,是约定俗成的(不可论证,无理据);⑤线条性:语言符号在输出时是一个接一个的,不能全盘端出。
语言符号与客观事物的关系。
(98年大题)3.语言最基本的社会功能:交际功能。
文字:是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
符号:是形式和内容(意义)的统一体。
(1)语言符号的形式:声音(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听觉可感知。
(2)语言符号的内容:意义(语义)是人们对现实现象的概括反映。
(99年填空)4.语言符号的特点:①任意性和强制性;②线条性;③系统性。
人的语言和动物语言有何不同?简要说明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强制性。
(01年大题)答:①任意性:语言符号的音与义之间没有必然的、本质的联系,它们的结合是由社会“约定俗成”的。
表现:某种具体语言的音义结合关系;形成人类语言多样性的一个重要原因。
②强制性:符号的任意性知识是就创制符号时的情形说的。
符号一旦进入交际,也就是某一语音形式与某一意义结合起来,表示某一特定的现实现象以后,它对使用它的社会成员来说就具有了强制性。
任何人不能借口任意性而随意改变音义之间的结合关系。
符号的音义结合是社会约定俗成的,它们之间的关系改变也要由社会来决定。
5.语言的构成(1)底层:音位。
音位和音位组合成音节——语言符号的形式部分(01年填空)(2)上层:音义结合的符号和符号的序列——结构语素→词→句子★6.符号的组合关系语言符号具有线条性的特点。
符号和符号前后依次相接组合起来,好似一个链条,环环相扣。
语言学概论复习资料(全)

语言学概论复习资料(全)一、知识题(填空与选择):1、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首先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口头交际行为。
2、口语是第一性的,书面语是第二性的。
3、瑞典、挪威、丹麦三个国家使用同一个语言。
4、口语和书面语包括物理现象和心理现象。
5、口头交际活动有两个因素:语言和言语。
6、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开创了20世纪现代语言学的新局面。
7、语言系统是由语音系统、语汇系统、语法系统、语义系统组成。
8、在任何语言中,音调变化都是语调的主要构成因素。
9、音强变化在许多语言中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10、音质是由声波的形式决定的。
11、音质是声音四要素中最重要的。
12、人体的发音器官包括发音的动力源、发音体、共鸣腔。
13、口腔、鼻腔和咽腔是人类共鸣腔。
14、语音的物理属性和生理属性是语音的自然属性。
15、[e][ ε][a][ u ][o ][ ][ ɑ]八个音被称作定位元音或标准元音。
16、辅音的音质决定于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
17、音位变体分条件变体和自由变体。
18、音素之间存在着对立关系和互补关系。
19、韵母分成韵头、韵腹、韵尾。
20、常见的语流音变现象有同化、异化、脱落、弱化、增音。
21、同化又可分顺同化和逆同化。
22、从音位理论的角度看,最小的音段是音位。
音位的组合又可进一步划分为音节、音节组合、语句。
23、汉藏语系包括汉语、藏语、苗语。
印欧语系一般都是非声调语言,包括英语、法语、俄语等。
24、声调可从调值和调位两方面来分析。
25、重音可分为词重音和句重音。
26、语汇学包括语汇的类聚系统和语汇的构造形式。
27、根据音节的数量将词分成单音节词、双音节词和多音节词。
根据包含语素的数量将词分成单纯词和合成词。
28、古语词包括历史词语和文言词语。
根据词的不同来源分成新造词、古语词、方言词和外来词。
29、语法分为词法部分和句法部分。
30、语法单位通常分成语素、词、词组和句子。
31、语法手段分成词法手段和句法手段。
最新语言学概论期末复习考试知识点复习考点归纳总结

电大语言学概论考试考点归纳总结一、知识题(填空与选择):1、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首先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口头交际行为。
2、口语是第一性的,书面语是第二性的。
3、瑞典、挪威、丹麦三个国家使用同一个语言。
4、口语和书面语包括物理现象和心理现象。
5、口头交际活动有两个因素:语言和言语。
6、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开创了20世纪现代语言学的新局面。
7、语言系统是由语音系统、语汇系统、语法系统、语义系统组成。
8、在任何语言中,音调变化都是语调的主要构成因素。
9、音强变化在许多语言中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10、音质是由声波的形式决定的。
11、音质是声音四要素中最重要的。
12、人体的发音器官包括发音的动力源、发音体、共鸣腔。
13、口腔、鼻腔和咽腔是人类共鸣腔。
14、语音的物理属性和生理属性是语音的自然属性。
15、[e][ ε][a][ u ][o ][ ][ ɑ]八个音被称作定位元音或标准元音。
16、辅音的音质决定于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
17、音位变体分条件变体和自由变体。
18、音素之间存在着对立关系和互补关系。
19、韵母分成韵头、韵腹、韵尾。
20、常见的语流音变现象有同化、异化、脱落、弱化、增音。
21、同化又可分顺同化和逆同化。
22、从音位理论的角度看,最小的音段是音位。
音位的组合又可进一步划分为音节、音节组合、语句。
23、汉藏语系包括汉语、藏语、苗语。
印欧语系一般都是非声调语言,包括英语、法语、俄语等。
24、声调可从调值和调位两方面来分析。
25、重音可分为词重音和句重音。
26、语汇学包括语汇的类聚系统和语汇的构造形式。
27、根据音节的数量将词分成单音节词、双音节词和多音节词。
根据包含语素的数量将词分成单纯词和合成词。
28、古语词包括历史词语和文言词语。
根据词的不同来源分成新造词、古语词、方言词和外来词。
29、语法分为词法部分和句法部分。
30、语法单位通常分成语素、词、词组和句子。
31、语法手段分成词法手段和句法手段。
《语言学概论》 期末检测试题3套含答案(大学期末复习资料).doc

期末试卷一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总计20分)1.关于“语言”的定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B.语言就是人们说出来的话C.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首先是有声的口头语言D.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2.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是()A.音渡B.音素C.音位D.音节3.在一种语言内部划脑言时,最主要的依据是()A.语法B.语义C.语音D.词汇4.从词的构造方式看,汉语“健儿” 一词属于()A.单纯词B.派生词C.复合词D.简缩词5.下列各个汉语词语中的“子”是词根语素的是()A.笼子B.鸽子C.瓜子D.日子6.下列关于语法的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语法是关于词的构成变化和词构成词组和句子的规则B.语法是说本族语的人的直觉知识和约定习惯C.语法是与语音、语汇等要素互不相关的规则D.语法是与语音、语汇等相比变化较慢的现象7.下列关于词义模糊性的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A.词义所指范围边缘区域模糊,中心区域明确B.词义所指范围边缘区域明确,中心区域模糊C.词义所指范围边缘区域、中心区域都模糊D.词义所指范围边缘区域可能模糊8.“哈巴狗”和“狮子狗”指的是同一种狗,二者在词义上的主要差别是()A.理性意义不同B.语体色彩不同C.形象色彩不同D.语气意义不同9.下列各项中,含有降级述谓结构的是()A.他申请去北京进修B.你去请他比较好C.他取下了挂在墙上的地图D.他害怕老师批评他10.下列各项中,甲和乙之间是预设关系的是()A.(甲)他有一件西服(乙)他有一件衣服B.(甲)他的西服破了(乙)他有一件西服C.(甲)那个学生借给他一本《红楼梦》一一(乙)那个人借给他一本《红楼梦》D.(甲)那个学生借给他一本《红楼梦》一一(乙)那个学生借给他一本书11.1956年我国推行汉字简化方案,将繁体字改成简体字,这属于()A.正字法改革B.字符类型改革C.文字类型改革D.字符类型和文字类型改革12.汉语中的“基因”来自英语的gene,从该词产生的方式看,“基因”属于(A.纯粹音译词B.音译兼意译词C.意译词D.仿译词13.从语言的发展演变来看,语汇系统中最不易发生变化的是()A.通用语汇B.常用语汇C.基本语汇D.专用语汇14.关于社会方言的形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社会方言大多是在语言的相互接触中形成的B.社会方言是随着社会的社群分化而产生的C.一种语言的内部有可能形成社会方言D.一种方言的内部有可能形成社会方言15.关于共同语的形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并不意味着方言分歧已经消失B.并不意味着方言分歧将会扩大C.并不意味着方言最终将被取代D.并不意味着语言已经实现统一16.关于语言规范化的推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主要由权威机构提出具体的规范意见B.主要由权威机构强制推行C.主要通过教育机构、大众传媒等渠道向社会推行D.主要是一个积极引导社会公众自觉遵守的过程17.关于语言获得的原因,下列学说中偏重于内部条件解释的是()A.模仿说B.天赋说C.强化说D.刺激反应说18.社会语言学属于()A.理论语言学B.广义应用语言学C.普通语言学D.狭义应用语言学19.汉语中的:“了、着、过”在古代具有实实在在的词汇意义,到现代变成只表语义的助词,这属于()A.异化B.类化C.新语法范畴的形成D.实词虚化20.下列语言中属于粘着语的是()A.苗语B.越南语C.俄语D.日语二、多项选择(每个小题3分,共30分)1.根据舌位的高低,元音可分为()A.高兀音B.央元音C.半高元音D.半低元音E.低元音2.下列汉字的读音中多包含有辅音[飞]的有()A.男B.拉C.拿D.拦E.驴3.下列词中带有前缀的是(%1老鼠%1画家%1阿姨%1超越%1超现实主义4.下列词组叫,带双宾语的是()%1托你一件事%1托你办件事%1请你办这件事%1借你五元钱%1给你一本书5.下列语素中,属于枯着语素的是()%1宏%1伟%1大%1楼%1机6.卞列语言单位中,属于派生词的是()%1律师%1鸟儿%1老婆%1苦头%1文学家7.下列词中,处于同一个语义场的词是()%1桌子%1椅子%1沙发%1柜子%1鞋子8.下列语言属于印欧语系的是()%1法语%1英语%1德语%1阿拉伯语%1维吾尔语9.汉语属于()%1汉藏语系%1汉语族%1屈折语%1孤立语%1粘着语10.下列文字中属于表意文字的是()%1汉字%1中美洲的马雅文字%1古埃及的圣书字%1我国纳西族的东巴文%1古印度的法卢文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符号有视觉符号、听觉和触觉符号三种,语言是一种视觉符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绪论一、语言学的概念(一)以语言为研究对象的科学,研究探索语言的性质、结构和发展规律:语言的性质:1、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2、人类的思维工具;3、符号系统。
语言的结构:1、由语音(外在形式)[+载体:文字]、意义(内容)统一构成。
语言的发展:怎样产生?有哪些演变规律?历史发展的情况。
(二)语言学的对象——语言“任何语言”:横向研究——包括书面语、口语和外语;纵向研究——包括“活”语言和“死”语言;从结构上说,语言学研究包括语音、词汇、语法、语义和文字等方面。
四、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中国、印度、希腊——语文学五、语言学的分类1、理论语言学包括(1)、专语语言学——是以某一种具体的语言为研究对象的语言学。
它又包括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2)、普通语言学——是以人类一般语言为研究对象,研究人类语言的性质、结构特征、发展规律,是综合众多语言的研究成果而建立起来的语言学的重要理论部分。
2、应用语言学——是将语言学的基本原理同有关学科结合起来研究问题而产生的新的学科。
ppt5六、什么是文言和文言文?文言是我国“五四”以前通行的书面语,文言文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或著作。
七、什么是“小学”?是指我国传统的语文学,包括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三方面的内容。
八、古代的语言研究和今天的语言研究有哪些不同?第一,研究的对象不同。
古代:主要以书面语为主要研究材料,不重视口头语言的研究;现代:十分重视口语的研究。
第二,研究目的不同。
古代:主要给政治、哲学、宗教、历史、文学方面的经典著作作注解;现代:主要是分析语言的结构,以探索语言发展的共同规律。
第三,地位不同。
古代:还不是独立的学科,处于附属地位,现代:一门独立的学科,产生了许多边沿性学科。
九、语言学在科学体系中的地位1、语言交际过程分为五阶段:编码:发话人利用词语组织语句,发送:把思维成果变成话语通过发音器官表达出来,传递:通过空气振动成声波,把话语传达给受话人,接收:受话人利用听觉器官感知对方所说的话,解码:经过大脑把声波还原成语言,理解对方话语的含义,从而完成信息传递接受。
(言语链图)十、语言学的作用:1、学习语言文字是掌握科学技术、提高文化水平的基础。
要学好用好语言,就必须利用语言研究的成果。
2、制定语言文字的有关的政策,制定语言规范,都要在对语言进行充分研究的基础上进行,而语言学的研究成果正好可以作指导。
3、新兴技术的出现扩大了语言学的应用范围。
至于个人,同样可以利用语言学的成果,比如学习一样语言或方言,最好的办法是找到所学语言与自己母语的各方面的对应规范,这样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就需要利用语言学的研究成果。
十一、语言学的流派1、历史比较语言学——标志语言科学诞生(1)19世纪历史比较语言学在理论和方法上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在初始阶段,丹麦的拉斯克、德国的格里姆和葆扑被成为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奠基者。
19世纪中期,历史比较语言学发展到第二阶段,最有代表性的人物是德国的施莱歇尔。
19世纪的最后25年是历史比较语言学的“新语法学派”时期。
这个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德国的奥斯特霍夫和布鲁克曼,他们在自己创办的刊物《形态学研究》上正式宣布:语音的演变规律不允许任何例外。
(2)地位:历史比较语言学从前又称比较语法,通过语言亲属关系的比较研究语言的发展规律,拟测它们的共同母语。
历史比较语言学主要是印欧语系的历史比较。
19世纪历史比较语言学家为语言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们不仅提出了人类语言演变过程的假设,画出了世界语言的譜系,而且还创造出比较科学的研究方法,提出了有关语言起源、语言本质的新理论,为后来结构主义和描写语言学的产生和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2、结构主义语言学索绪尔(瑞士)《普通语言学教程》被称为现代语言学之父布拉格学派(结构——功能):特鲁贝茨科依(俄国)《音位学原理》。
哥本哈根学派:叶尔姆斯列夫(丹麦)《语言理论导论》美国描写语言学派:布龙菲尔德(美国)《语言论》优点:强调语言是完整符号系统缺点:过于追求形式3、转换生成学派:乔姆斯基(美国)《句法结构》是转换生成学派的代表。
4、系统功能学派:韩礼徳(英国)《功能语法导论》5、社会语言学派:拉波天(美国)〈语言演变理论的经验基础〉第一章语言的社会功能一、什么是语言?什么是说话?语言是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
说话是人们运用语言工具跟人们交流思想的行为。
二、语言和说话的关系1、语言和言语的区别(1)从运用角度来说,自由(言语)/不自由→有规则(语言)(2)从语言学角度分析:言语包括张口说话的动作(言语动作)/说话代码(语言)/说、写、想的话(言语作品)语言是言语中较为确定的部分→运用同一语言,言语不一定相同(3)从表现形式看:言语是个人的,有个人特点/语言是(社会的),语言有共同性和社会性(4)从哲学角度看:语言(抽象)和言语(具体、个别)二者是一般和特殊的关系2、语言和言语的联系(1)语言存在于言语之中(2)语言存在以说话的需要为前提。
(刘连仁“孤岛”)(3)言语是对语言的具体运用,是行为和结果。
(口语、书面语→书面化)(4)语余成分(超语言的剩余成分):存在言语中的非语言成分。
言语包括语言成分(被社会使用)和语余成分(未被社会承认)它包括:A、个人的创新成分(词汇、语法)。
(小孩说话明显)B、个人误用的言语成分。
(语音:尖、团;词汇:非常;语法:“快乐着你的快乐”)C、言语的生理部分。
(嗓音:粗细、大小;语速)D、行文格式。
(写出来的话)这些都带有个人特点→若被社会承认→转化为语言成分。
案例分析(找出语言偏误,并作分析)爸爸:你要吃巧克力吗?儿子:我要吃。
(给了一块后)爸爸:你还要巧克力吗?儿子:我还要。
(又给了一块后)爸爸:你还要吗?儿子:我还不要了。
三、语言的作用(一)交际职能:语言是人类社会的交际工具。
(1)语言人类区别于其它动物的一个重要标志。
(2)语言是适应人类需要而产生的。
(3)语言是信息载体,传递信息的代码。
(4)交际职能是语言最基本的社会职能。
语言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人类传递信息,进行交际和交流思想,除了使用语言外,还可以使用文字、旗语、红绿灯、电报代码、数学符号以及身势、表情等,在一定场合使用,可以弥补语言的一些不足,但是这些交际工具使用范围有限,有的仅用于特定的范围,最重要的是,这些交际工具,都离不开语言,都是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是辅助语言进行交际的,没有语言,这些手段的存在没有任何意义。
文字和体态语(1)文字:打破了语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文明的进程缺点: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仅有几千年的历史;世界上没有文字的语言很多;适应语言需要,从属语言→只能作为辅助性交际工具(2)体态语(副语言):脸部表情、气势、躯体动作,但必须以语言交际为基础鼓掌、举手、挥手、使眼色、打手势、点头、裁判等体态语必须建立在双方理解,心领神会的基础上。
(二)思维职能1、什么是思维?思维,是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的过程,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精神文明建设活动。
2、思维类型:(1)动作思维:思维过程中依赖实际动作并以此为支柱。
(2)形象思维:唤起表象,并对其进行选择性加工改造。
基本单位是表象。
(3)抽象思维:以语言为工具,运用逻辑形式进行的思维活动。
思考:动作思维与形象思维与语言无关?这是又圆又红的东西——这个苹果又圆又红3、语言和思维的关系语言是人类最重要、最有效的思维工具,没有语言,人类就无法进行有效的思维。
思考:两个人在争论语言和思维的关系,一个人说先有语言,因为语言是思维工具,没有这个工具就无法思维;一个人说先有思维,因为语句是思维的成果,没有思维,人们无法把散沙一样的词语组合成句。
你认为谁的观点对呢?首先,语言和思维是互相依存的,各以对方为存在的条件;语言是思维的工具,语言离不开思维,思维也不能脱离语言;如果没有思维,没有思想,人际之间的交流,无从谈起,语言的存在也失去了任何意义。
其次,语言和思维的发展程度是相互适应的,是一致的;有什么样的思维水平,就有什么样的语言水平,有什么样的语言水平,就有什么样的思维水平,不可能一个社会发展到语言和思维脱节的地步,语言水平很高且思维水平很低,或思维水平很高而语言水平很低,这都是不可想象的,也是不可能的。
(1)思维离不开语言:没有语言,思维活动不能进行;思维成果无法表达。
(思维不能离开语言的实验根据——P16-19)(2)语言离不开思维A、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在运用中才有意义。
如果没有思维,无所谓交际。
B、语言中词和句子的意义是思维赋予的,层级关系,组合、聚合与逻辑思维的活动模式相合4、语言和思维的区别(1)概念不同:工具不等于其服务对象。
思维是人脑的机能,语言是思维的工具。
(2)职能不同:思维用来认识世界,反映规律;语言的最重要职能和目的是来沟通思想、传递信息(3)构成不同:思维由概念、判断和推理构成;语言由语音、词汇、语法和语义构成(4)语言单位与思维形式不完全对应:一种概念可以用多个词语表达;判断多用单句,但单句并非都为判断(5)思维是全人类共有的,而语言具有民族性。
汉语英语伯父(父亲的哥哥)uncle Father‘s elder brother叔父(父亲的弟弟)Father‘s younger brother舅父(母亲的兄弟)Maternal uncle姨父(母亲姐妹的丈夫)Maternal aunt‘s husband七、课后练习1、每个人说话都是自由的,但不能把“我看书”说成“书看我”,不能把“失去生命”说成“huó(活)”,这是为什么?虽然每个人说话是自由的,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词语表达自己的思想,但是有一点则是大家都必须遵守的,那就是运用词语组成句子,必须遵守全社会统一的规则,选择什么样的语音形式代表某个意义,也得全社会约定俗成,不能个人任意更改。
否则,语言就不能成为交际工具了,别人无法听懂你的话,社会将乱成一锅粥了。
只要想象一下,一个不会外语的人到国外生活所遇到的窘迫尴尬,就知道遵循原则的重要性了。
2、任何一种语言所包含的句子的数量都是有限的,那么人类为什么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语言呢?这主要是因为:(1)词语的组合规则是十分有限的,掌握了一个规则,可以推出无限多的句子,例如学会说“我吃饭”,掌握了“主——谓——宾”这个格式,就可以制造出“我看报”、“他打球”之类的句子来。
(2)语言中的词表达的意义具有概括性,数量是有限的,一个词可以重复使用,可以用在这个句子中,也可以用在那个句子中,从而满足人们交际的需要,所以语言系统中的句子是无穷的,但构成句子的材料却是有限的,这也有利于人们学习掌握语言。
例如“人”这个词,并不指哪一个具体的人,可以指古今中外所有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