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28
2.4 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共23张PPT)

当一位同学在你面前挥一下手,你会不自觉地眨眼;而经过训练的人,却能做到不为所动。
战士可以练成长时间不眨眼
因为这一反射活动不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是一种保护性的非条件反射。
说明眨眼反射是可以受大脑皮层控制的。
1.为什么眼前有东西飞来时,眼睛会不受控制地眨一下?
(1)脊髓:
(2)小脑:
调节躯体 。
平衡
膝跳反射、缩手反射等非条件反射
脊髓
小脑
一.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分级调节
大脑皮层与躯体运动的关系
资料1:一位老人突然出现脸部、手臂及腿部麻木等症状,随后上下肢都不能运动。后经医生检查,发现他的脊髓、脊神经等正常,四肢也都没有任何损伤,但是脑部有血管阻塞,使得大脑某区出现了损伤。这类现象称为脑卒中,在我国非常普遍 。
一.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分级调节
4.分析缩手反射如何受大脑皮层相应区域的调控,推测这种调控的途径是怎样的?
大脑皮层与躯体运动的关系
一.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分级调节
3.躯体运动的分级调节
肌肉收缩等运动
机体运动更加有条不紊
发出指令不断调整
二.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分级调节
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不同部位(如脊髓、脑干、下丘脑和大脑),都存在着调节内脏活动的中枢。
2.为什么有些人可以练成长时间不眨眼呢?这说明了什么?
一.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分级调节
躯体运动
如膝跳反射、缩手反射等
脊髓
控制躯体运动的低级中枢
大脑皮层
控制躯体运动的高级中枢
控制
控制
它们是如何分工、合作,从而协调地进行调节的呢?大脑中的神经中枢是如何控制躯体运动的呢?
一.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分级调节
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1、成年人可以有意识地控制排尿,婴儿却不能,二 者控制排尿的神经中枢的功能有什么差别?
成人和婴儿控制排尿的初级中枢都在______ 脊髓 ,但它受 ______ 大脑 控制。婴儿因大脑的发育尚未完善,对排尿的控 多 ,而且经常夜间尿床。 制能力较____ 弱 ,所以排尿次数____ 2、有些患者出现资料3所提到的不受意识支配的排 尿情况,是哪里出了问题?
注意
遗忘 (信息丢失
不重复 遗忘
短期记忆
重复
长期记忆 永久记忆
课堂练习
1、生活中存在以下现象:1)婴儿经常尿床,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现象会明显减少;2) 由于惊恐而出现无意识排尿。以上现象说明 D
A、婴幼儿在夜间产生的尿液较白天多 B、婴幼儿排尿反射的传入神经只能到达脊髓 C、无意识排尿不属于神经反射活动 D、脊髓的生理活动依赖于大脑皮层的功能状态
控制排尿的高级中枢(大脑) 3、这些例子说明神经中枢之间有什么联系? 说明低级中枢受相应的高级中枢的调控。 调节动物和人生命活动的高级神经中枢是 大脑皮层 。
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1.中枢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1)大脑皮层:调节机体活动的 (2)小脑:维持身体 平衡 枢、 控制生物 节律 。 中枢等。 中枢。 。
一定需要 少 少
[例2](2009· 宁夏高考)右图是神经元网
络结构示意简图,图中神经元①、②、
③都是兴奋性神经元,且这些神经元 兴奋时都可以引起下一级神经元或肌 细胞的兴奋。和神经细胞一样,肌肉 细胞在受到适宜的刺激后,也能引起 细胞膜电位的变化。图中B处表示神经 肌肉接头,其结构和功能与突触类似。
(1)S区受损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不能讲话的现象,具 体是指: B 。 A:口腔和声带不能运动,发不出声
新教材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2.4 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课件(49张)

解析:(1)①感受器、②传入神经、③脊髓中的神经中枢、④传出神 经、⑤效应器,婴儿排尿反射的基本途径可用序号和箭头表示为 ①→②→③→④→⑤。健康成人的排尿过程,除了上述结构外,还需位于 大脑皮层中的神经中枢参与,有意识地控制排尿活动。(2)大脑皮层产生 尿意,在大脑的支配下,尿经尿道排出体外,某人由于脊髓某个部位意外 受伤而导致能产生尿意但不能控制排尿,则该患者的受伤部位可能是图中 的⑦下行的神经纤维。此时,排尿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图中的③。
答案:①②④ ③⑤
当一位同学在你面前挥一下手,你会不自觉地眨眼;而经过训练 的人,如阅兵战士就能做到不为所动。这说明了什么呢?就是本节课 要学的内容——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探究点一 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分级调节 【师问导学】
1.因为交通事故,某人的脊髓从胸部折断。通常情况下,还能否 发生膝跳反射?针刺足部还有没有感觉?
提示:能发生膝跳反射,针刺足部没有感觉。
2.某人因意外,导致大脑皮层受损。请结合所学知识思考: (1)该病人能否完成膝跳反射?说出你的理由。(科学思维) (2)该病人是否可能会出现小便失禁的症状?解释其原因。(科学思 维)
(1)提示:能完成。膝跳反射的中枢在脊髓,该病人脊髓未受损伤。 (2)提示:可能会出现。排尿反射的中枢位于脊髓,但其受大脑皮层 相应高级中枢的调控。
答案:D
2.人体各部位的运动机能在大脑皮层中央前回有它的代表区。下 列关于人大脑皮层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运动越精细的器官,其皮层代表区的面积越大 B.刺激大脑皮层中央前回的底部,可以引起头部器官的运动 C.左侧大脑皮层中央前回顶部受损,会使右侧下肢的运动功能 出现障碍
2.4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有维持身 体平衡的中
枢)
脊髓
(调节躯体运动的 低级中枢)。如眨 眼反射、膝跳反射
想一想:控制条件反射的神经中枢和控制非条件反射 的神经中枢一样吗?神经中枢脊柱椎管
脊髓
调节运动,是低级中枢
脑干
有维持生命活动必要中枢,如呼吸中枢,心血 管运动中枢等
颅 腔 下丘脑
调节体温、水分平衡,还与生物节律性有关
2、什么是神经中枢?
神经中枢:脊椎动物和人的中枢神经系统中, 有大量的神经元,这些神经元组合成许多不同 的神经中枢,分别负责调控某一特定的生理功 能。
各级中枢示意图
下丘脑 (有体温调节中枢、 水平衡的调节中枢, 还与生物节律等控制
有关)
脑干 (有许多维持生命必 须的中枢,如呼吸中
枢)
大脑皮层
(调节机体活动 的最高级中枢)
归纳提升 1.大脑皮层运动区的特点 (1)大脑皮层运动区与躯体呈现对侧、倒置的关系。但是与头部的关系是对侧和正立的,并非对 侧、倒置的关系,如眼的位置在上,口的位置在下。 (2)大脑皮层运动代表区范围的大小与躯体运动的精细复杂程度有关。
2.利用概念图理解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典例剖析
人体各部位的感觉和运动机能在大脑皮层体觉区与运动区中有它的代表区。下列关于人大脑皮
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分级调节 “脑卒中”又称“中风”,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是由脑部血管突然破 裂或因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损伤导致的。 脑卒中的最常见症状为一侧脸部、手臂或腿部突然感到无力,或突 然发生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等。 1.如果某脑卒中患者出现左侧半身不遂,其脑出血的发病部位在大 脑皮层的哪个位置?请说明判断理由。 答案:由于大脑皮层运动代表区与躯体相应部位呈对侧管理,左侧肢 体运动障碍,说明脑出血的发病部位在大脑皮层右半球的第一运动区。 2.躯体各部分的运动调控在大脑皮层第一运动区上都有其对应区域, 观察示意图,它们的位置关系有何特点? 答案:躯体各部分的运动机能在大脑皮层第一运动区内都有其代表 区,皮层代表区的位置与躯体各部分的关系是倒置的。 3.人的头面部和上肢在大脑皮层运动代表区范围和下肢的代表区相比明显较大,由此说明什么特点? 答案:大脑皮层运动代表区范围的大小与躯体中相应部位的大小无关,而与躯体运动的精细复杂程 度有关。
第2章 神经调节 第4节 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第2章神经调节第4节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课标内容(1)分析位于脊髓的低级神经中枢和脑中相应的高级神经中枢相互联系、相互协调,共同调控器官和系统的活动,维持机体的稳态。
(2)举例说明中枢神经系统通过自主神经来调节内脏的活动。
知识点1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分级调节1.大脑的结构2.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分级调节(1)大脑皮层第一运动区与躯体各部分关系(如图)①躯体运动中枢:位于大脑皮层的中央前回,又叫第一运动区。
②躯体各部分的运动机能在皮层的第一运动区内都有它的代表区,而且皮层代表区的位置与躯体各部分的关系是倒置的。
刺激大脑皮层中央前回的顶部,可以引起下肢的运动;刺激中央前回的下部,则会引起头部器官的运动。
(2)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分级调节(如图)①调节中枢:躯体的运动受大脑皮层以及脑干、脊髓等的共同调控,脊髓是机体运动的低级中枢,大脑皮层是最高级中枢,脑干等连接低级中枢和高级中枢。
②意义:脑中的相应高级中枢发出指令对低级中枢进行不断调整,使机体的运动变得更加有条不紊与精准。
知识点2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分级调节1.排尿反射的分级调节(如图)2.其他内脏活动的分级调节(1)大脑皮层由神经元胞体及其轴突构成。
(×)提示:大脑皮层由神经元胞体及其树突构成。
(2)大脑皮层运动机能代表区的位置与躯体各部分的关系是倒置的。
(√)(3)脊髓是机体运动的低级中枢,脑干是最高级中枢。
(×)提示:大脑皮层是最高级中枢。
(4)控制排尿反射的高级中枢位于大脑皮层。
(√)(5)下丘脑是调节内脏活动的低级中枢,可以调节体温、水平衡等。
(×)提示:脊髓是调节内脏活动的低级中枢,下丘脑是调节内脏活动的较高级中枢。
(6)自主神经系统是不受意识控制的,是完全自主的。
(×)提示:自主神经系统并不完全自主。
(7)大脑发出的命令都可以直接传到脊髓。
(×)提示:大脑皮出的命令有些需要经过小脑和脑干传到脊髓。
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分级调节小结 躯体的运动受__大__脑__皮__层__以__及__脑__干__、__脊__髓___等的共同调控, _脊__髓___是机体运动的低级中枢, 大脑皮层 是最高级中枢, _脑__干___等连接低级中枢和高级中枢。
合作探究六:老年人的上肢、下肢和脊髓都没有受伤,为什么不能运动呢?
这说明大脑与脊髓之间有什么关系?
一、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分级调节 2.大脑皮层与躯体运动的关系
立德树人 全面发展
老人上肢、下肢和脊髓都没有受伤,但大脑某区受损,肢体失去了大脑的 控制,所以不能运动。这说明脊髓控制的运动受到大脑的调控。
运动越精细,大脑皮层 代表区的范围越大。
合作探究十一:分析缩手反射如何受大脑皮层相应区域的调控,推 测这种调控的途径是怎样的?
一、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分级调节 4.缩手反射与躯体运动关系
通常情况下,成年人的手指 不小心碰到针刺会不自主的 收缩,而在医院采指尖血时 却可以不收缩。
脑(高级神经中枢)
向上传导 向下传导 感受器 传入神经 脊髓(低级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 效应器
大脑皮层(运动区)
小脑和脑干
脊髓
肌肉收缩等运动
二、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分级调节
节相似,也是
通过_反__射___进行的。
中枢神经系统的不同部位都存在调节内脏活 动的中枢。
呼吸、心血管活动
脑干
体温、水平衡
下丘脑
排尿反射
脊髓
二、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分级调节
脑干 是连接脊髓和脑其他部分的重要通路, 有许多维持生命的必要中枢,如调节 呼吸、心脏功能的基本活动中枢。
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体现在哪些方面控制排尿反射的初级中枢在脊髓,但控制排尿反射的高级中枢在大脑皮层。
机体能够协调完成各项生命活动,是不同的中枢之间分级调节的结果。
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人脑的组成及功能:大脑: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是高级神经活动的结构基础。
其上由语言、听觉、视觉、运动等高级中枢小脑:是重要的运动调节中枢,维持身体平衡脑干:有许多重要的生命活动中枢,如呼吸中枢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渗透压感受器、是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总枢纽人脑的高级功能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语言中枢的位置和功能:W区:书写性语言中枢→失写症(能听、说、读,不能写)S区:运动性语言中枢→运动性失语症(能听、读、写,不能说)H区:听觉性语言中枢→听觉性失语症(能说、写、读,不能听)V区:视觉性语言中枢→失读症(能听、说、写,不能读)语言中枢——人类特有的高级功能区位于大脑左半球的不同部位存在四个主要言语功能区(如图2-1-9 所示),当不同区域受到损伤后,人体将出现不同类型的言语障碍(如下表所示)1.人类大脑皮层是整个神经系统中最高级的部分2.高级功能主要体现在躯体运动、躯体感觉、语言、视觉、听觉等中枢某人因脑溢血不能说话,但能听得懂别人的话,这很可能是损伤了大脑皮层S 区脑和脊髓通过它们发出的脑神经和脊神经调节躯体的各项生命活动这些神经中枢是各自孤立地对生理活动进行调节的吗?〔旁栏思考题〕提示:记忆必须加以巩固才能持久,巩固的方法是复习。
通过各种感觉器官进入人脑的信息量非常大,据估计仅有1%的信息能被较长期地记忆,大部分都将被遗忘。
能被长期贮存的信息是反复被运用的。
通过反复运用,信息在短期记忆中循环,从而延长信息在其中的停留时间,这样就使这些信息更容易转入长期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是由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H.Ebbinghaus)研究发现,循序渐进的直观描述,人们可以从遗忘曲线中掌握遗忘规律并加以利用,升自我记忆能力。
第4节 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生感觉,但不能运动,B 错误;手指碰到针刺时先收缩,后感觉疼痛,因为感
觉传到大脑皮层需经过更多的突触,时间长,C 错误;打针时不收缩反映了大
脑皮层的高级运动中枢可以控制脊髓的低级运动中枢,神经系统存在分级调节,
D 正确。
答案:D
知识点(二) 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分级调节
1.参与内脏活动调节的神经中枢有脊髓 、脑干、下丘脑和大脑 。 2.排尿反射
()
A.膀胱中的尿液刺激感受器,传到大脑皮层产生尿意,属于排尿反射
B.在排尿反射的分级调节过程中,不存在反馈调节
C.婴儿常尿床是由于大脑发育不完善造成的
D.自主神经系统能完全自主,不受大脑皮层的调控
解析:排尿反射的中枢在脊髓,尿意产生的中枢在大脑皮层,A 错误;排尿反
射的分级调节过程中存在着反馈调节,B 错误;婴儿的大脑皮层发育不完善,
答案:B
要语必背 1.躯体与内脏活动通常都受到不同中枢的分级 调控,其中大脑皮层是最高级中枢。 2.躯体各部分的运动机能在大脑皮层的代表区 的位置与躯体各部分的关系是倒置的。 3.大脑皮层运动代表区的范围大小与躯体运动 的精细程度呈正相关。 4.脊髓控制排尿、排便、血管舒缩等,受大脑 皮层的调控。 5.脑干可以调控呼吸运动和心血管活动。 6.下丘脑可以调节水平衡、体温、摄食等活动。
2.构建模型分析大脑皮层对躯体运动的分级调节
1.人体各部位的感觉与运动机能在大脑皮层体觉区与运动区中有它的代表区。下
列关于人大脑皮层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侧手指传入神经上的神经冲动,可传到对侧大脑皮层中央后回中间部
B.一侧大脑皮层中央前回底部受损,会使对侧下肢的运动功能出现障碍
C.头面部肌肉的代表区,在运动区呈倒置排列即口部在上眼部在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神经元
细胞体:代谢和营养中心
神经元 突起
轴突:一根,把冲动传离细胞体, 传到神经末梢
树突:多而短,接受刺激,把冲动传 向细胞体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
反射
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动物体或人 对内外界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
反射弧
反射弧是完成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它包括: 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
L/O/G/O
第1节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第1课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陈奕 2010.10.12
本节聚焦
• 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 •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神经系统的结构
➢脑:位于颅腔中
脑 中枢神经系统 脊髓 神经系统的结构 周围神经系统 脑神经
脊神经
➢脊髓:位于脊柱椎管内
大脑(有尿意)
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
脊髓 (排尿中枢) (运动神经)
效应器
资料3: 有些人由于外伤等导致意识丧失,出现像婴
儿那样尿床的情况。 资料4:
在医院做尿检时,在没有尿意的情况下也能 排出尿液。
讨论
1、成年人可以有意识地控制排尿,婴儿却不能, 二者控制排尿的神经中枢的功能有什么不同? (提示:排尿神经中枢的控制)
2.在一条离体神经纤维的中段施加电刺激,使其兴
奋。下图表示刺激时的膜内外电位变化和所产生的 神经冲动传导C 方向(横向箭头麦示传导方向)。其中正 确的是( )
L/O/G/O
神经系统的结构
➢脑:位于颅腔中
脑 中枢神经系统 脊髓 神经系统的结构 周围神经系统 脑神经
脊神经
➢脊髓:位于脊柱椎管内
各级中枢示意图
二、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1、神经冲动 实验现象
+
+
a
图1
b
+-
+-
a
图3
b
刺 激
+-
+
+
+-
a
图2
b
a
图4
b
结论: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这种
电信号也叫做神经冲动。
2、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模式图
(1)静息电位:膜内负电、膜外正电
内负
外正
(2)局部电流:兴奋部位与末兴奋部位之间
• 思考与讨论:
推测:兴奋在神经元之间还能以神经冲 动的形式进行传递吗?如果不能,可能是 怎样传递的?
神经元通过突触传递信息
总结兴奋传递过程:
突触小体 电位变化
电信号
释放递质
化学信号
突触后膜 电位变化
电信号
4、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递
兴奋的传导类型比较
类型
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在神经元间的传递
方向
动外,还具有 语言、学习和思维等方面的该机功能。
(一)语言功能
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它包括 与语言、文字相关的全部智力活动,涉及到人 类的听、写、读、说。
大脑皮层与语言功能有关的特定区 域称为言语区。
案例解读
资料一
1861年,法国外科医生保尔·布洛卡在巴黎召开的人 类学会议上,公布了一个令人感兴趣的病例:病人能听 懂别人讲话,能用面部表情和手势同别人交流思想,可 是说话非常困难,只能说一个“Tan”字。对病人进行检 查,结果一无所获,病人与讲话的有关肌肉和发音器完 全正常。
躯体感觉中枢、视觉中枢、 听觉中枢等
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最高级中枢)
小脑 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
脑 脑干
呼吸中枢、心血管运动中
枢
维持身体平衡、调节随意运动 调节呼吸、心血管运动
下丘 体温调节中枢、水平衡的
脑
调节中枢和生物节律调节 中枢
调节体温、水分平衡、血糖平衡等
脊髓
缩手反射中枢、膝跳反射
中枢、排尿中枢等
器五个部分。
神经元、神经纤维与神经
神经元
是组成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也称神经细胞
神经纤维 由神经元的轴突构成。由神经元的轴突或长的树突以及包裹在 轴突外 的髓鞘构成有髓鞘纤维。
神经
许多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着由结缔组成的膜, 就成为一条神经
• 兴奋
兴奋是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或细 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 显著活跃的状态的过程。
病人死后解剖检查发现,他大脑左半球的额下回后 部(S区)有病变,这个病变部位正好位于大脑皮层控 制口咽肌运动的区域之前,显然与口咽肌完成发音和说 话动作有关。
2、有些患者出现材料3的患者出现不受意识支配的 排尿情况,是哪里出了问题?
3、这些材料说明神经中枢之间有何联系?
• 神经中枢的分布部位和功能各不相同,但 彼此之间又相互联系,相互调控。
• 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受到位于脑的高级中 枢的调控。
人脑的高级功能
人脑的高级功能:
人脑除了对外部世界的感知以及控制机体的反射活
调节机体的基本活动
材料分析
资料1: 尿在肾脏不断生成,经输尿管流入膀胱暂时贮存。
当膀胱内尿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引起尿意。控制排 尿的初级中枢在脊髓。 资料2:
一般成年人可以有意识地控制排尿,即可以“憋 尿”,在适宜的环境下才排尿,但婴儿经常尿床。
排尿反射的反射弧
• 感受器
传入神经
(膀胱)
(感觉神经)
巩固与复习
第二节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1.概念:正常机体通过调节 作用,使各个 器官、 系统 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 相对稳定 状
态叫做稳态。 2.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 调节。 3.实质:内环境的 每__一__种__成__分_和 理化性质 保持
相对稳定状态。 4.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
大脑皮层
(调节机体活动的最 高级中枢)
小脑
(有维持身体 平衡的中枢)
脊髓
(调节机体运动 的低级中枢)
下丘脑
(调节体温、 水盐平衡和内 分泌的中枢, 参与生物节律
的控制)
脑干
(有调节呼吸 、心血管运动 等维持生命必
要的中枢)
第一运动区
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结构名称
主要神经中枢
功能
大脑
语言中枢、躯体运动中枢、 具有感知、控制躯体的运动,语言、学习、
(3)传导与恢复 恢复
传导
三、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1、突触小体
轴突末梢经多次分支,每个小枝末端都膨大成杯状 或球状小体
2、突触
神经元之间在结构上并没有相连, 每一神经元的突触小体只与其他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相接 触,此接触部位被称为突触。
触突
3、主要突触组成:
轴突与细胞体相接触 轴突与树突相接触
双向 1
单向
形式
局部电流的形成
神经递质的扩2 散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
突触
3
速度
快
4
慢
5
其他
在同一细胞内电信号 在不同细胞间,依靠于电 的传导,不能间断 信号与化学信号的转换
习题
1、递质在相邻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方向是( )B A、 突触 突触间隙 突触后膜 B、 突触小泡 突触前膜 突触间隙 突触后膜 C、 突触小泡 突触前膜 突触后膜 D、 突触小体 突触间隙 突触小泡 突触后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