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轻工业比较数据

合集下载

吉林省轻工业发展的现状、特点及趋势分析

吉林省轻工业发展的现状、特点及趋势分析
意 义

( 四) 一 j 、 型 企发 展 各 项 既 定 任 务 和 目 标 具 有 重 要 点 。截 至 2 0 1 2年 1 1月 底 , 轻 工 业 在 全 省 较 大 工业 经 济 总量 中 的 比重 已经 由 2 0 0 6年

截至 2 0 1 1年 1 1月 末 .全 省 2 0 4 8户
经济观察
吉林省轻 工业 发展的现状 特点及趋 势分 析
摘要 : 轻 工 业 指 主 要 提 供 生 活 消 费 品 省 工 业 生 产 增 长 4 . 5个 百 分 点 . 对 全 省 工 制 品 业 四 个 标 准 行 业 组 成 的 农 产 品加 工
和 制 作 手 工 工 具 的 工 业 轻 工 业 是 国 民 经济 的重 要 组成 部 分 , 包括 医 药 、 纺织 、
域 的 产 业组 合 群 。 是承启一 、 三 产 业 的
资 产额 实现 了 规 上工 业总 量 当中 2 8 . 8 % 1 2 0 4户 , 实现 增加 值 8 8 8 . 5亿 元 . 利 润 总 2 7 . 4 %的 主 营 业 务 收 入 和 2 4 . 4 %的利 润 总 工 业 总 量 的 比 重 分 别 达 到 5 8 . 8 %、 满 足 居 民必 需生 活保 障 的供 给 行 业 . 直 接惠及 农民 、 农村 、 农业 , 服 务“ 三农” , 对
位 目益 突 出 ( 三) 农 产 品 加 工 业 和 医 药 制 造 业 在
轻 工 业 中 比 重 最 大
( 一) 轻 工 业 在 全 省 工 业 经 济 中所 占
比 重 超 过 四 分 之 一
业 中小型 企业 数量 所 占比 重高 3 . 1个 百
全 省现有规模 以上轻 工业企 业 2 0 4 8

轻工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轻工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轻工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轻工行业是指以纺织、制衣、鞋帽、家居用品、卫生用品等为代表的工业部门,它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社会需求的不断增长,轻工行业正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机遇和挑战。

首先,从发展现状来看,轻工行业在我国经济中的地位不容忽视。

据统计,我国轻工行业从业人员已超过2000万人,2019年轻工行业的产值超过了4.5万亿元。

而且,轻工行业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也在逐渐提升。

我国轻工企业在技术创新、品质提升以及品牌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一些企业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然而,轻工行业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市场竞争激烈。

随着国内外市场的开放和竞争的加剧,轻工企业面临着来自国内外各种品牌的竞争压力。

其次,环保问题成为了轻工行业发展的一大瓶颈。

轻工行业的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水和废气,对环境造成污染。

因此,提高环保意识,推进绿色生产成为了轻工行业发展的重要任务。

在面对挑战的同时,轻工行业也在积极寻找新的发展机遇。

首先,科技创新被视为轻工行业发展的重要动力。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轻工企业可以通过智能化、自动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其次,品牌建设是轻工企业提升竞争力的关键。

通过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和品牌口碑,轻工企业可以获得更多市场份额和消费者认可。

最后,国内市场的发展也为轻工行业提供了巨大的机遇。

随着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生活品质和品牌意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轻工企业可以通过创新和升级产品,满足市场需求。

面对未来,轻工行业的发展趋势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绿色生产将成为行业的主要方向。

政府加大对环境保护的投入,对不符合环保要求的企业进行整治,使得绿色生产成为行业的共识。

其次,智能制造将得到进一步推广应用。

随着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的发展,智能制造将会在轻工行业得到广泛应用,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最后,跨界合作将成为行业的一种发展趋势。

中国31省市及300城市经济发展主要数据对比分析

中国31省市及300城市经济发展主要数据对比分析

中国31省市及300城市经济发展主要数据对比分析中国31个省市和300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情况是一个庞大的话题,超过1200字的篇幅无法详尽覆盖,但可以从一些主要数据对比分析来展开。

首先,从经济总量来看,中国的东部地区经济总量远远超过中西部地区。

在31个省市中,广东、江苏和山东是经济总量最大的三个省市,占据了中国经济总量的相当大的份额。

其中,广东省的经济总量最大,其GDP已连续多年保持全国领先地位。

江苏省和山东省的经济总量也位列中国前几名。

但是,从城市的角度来看,经济总量最高的城市是上海,远超过其他城市。

这也符合上海的特殊经济地位和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身份。

其次,从人均GDP来看,东部地区的人均GDP也普遍高于中西部地区。

沿海省市和特大城市的人均GDP普遍较高,而西部地区、内陆省市和中小城市的人均GDP相对较低。

其中,北京、上海和天津的人均GDP高居前列,这与这些城市的高收入人口和高耗费水平相关。

还有一些城市,如新疆的乌鲁木齐、宁夏的银川,人均GDP也相对较高,这与原材料资源丰富以及地理位置优势有关。

另外,从产业结构来看,东部省市的产业结构更加多元化,服务业占据相对较高比重。

西部省市的产业结构仍然以传统的重工业和资源型产业为主导,相对缺乏高附加值和创新性的产业。

城市层面来看,一线城市的产业结构普遍较为多元化,包括金融、科技、文化等领域的发展,而部分二线、三线城市的产业结构仍然以制造业为主。

此外,城市间的经济发展差距也是一个突出的问题。

一线城市和部分二线城市的经济发展明显快于中小城市。

一方面,一线城市受到国际化程度高、产业发展多元化的影响,有优势产业集聚效应;另一方面,中小城市面临市场规模相对较小、产业集聚不足等问题,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应加大对中小城市的支持力度,通过鼓励产业迁移、扶持新兴产业等方式来推动这些城市的经济发展。

综上所述,中国31个省市和300个城市的经济发展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

山西省轻工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山西省轻工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10%
5000 1011.43
5%
0
0%
山西省 江苏省 浙江省 广东省
产业规模(亿元)
占比
25000 20000 15000 10000
5000 0
17371
60%
20697 49.82%50%
38.03%
40%
30%
16.90% 655
山西省
江苏省
20%
10%
0% 浙江省
单位数量(家)
占比
1
企业规模小,产品低端同质化现象严重。山西省轻工企业绝大多数规模较小,行业集中度较低。截至 2015 年末,山西省轻工业规模以上企业有 79 家,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的 2.1%,较全国平均水平 28.7%低 26.6 个百分点。龙头骨干企业较少,专业化协作配套程度低,尚未形成规模效应,辐射带动作用未 能充分发挥。此外,轻工企业整体的技术装备水平、产品科技含量不高,生产效率、资源综合利用率较低。 同质化竞争、低水平扩张、产品结构单一等问题制约了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7. 山西省轻工产业发展对策与建议
➢ 实施大企业提升战略,着力扶持更多更强的龙头骨干企业 鉴于山西省轻工企业规模偏小、竞争力偏弱的现实,新时期,应当以“扶优、扶强、扶大”为原则, 实施大企业提升战略,制定完善政策措施,调动各方资源,着力打造大型领军企业,作为山西省轻工业发 展的“领头羊”。要在每个轻工行业,筛选出若干起点高、成长性好、前景广阔、竞争力强、带动性广且销 售收入过亿元的骨干企业,逐户制定扶持方案,实施“一企一策”帮扶措施,加大扶持力度,着力解决突 出问题,优先保证项目规划、建设用地、配套基础设施、配置资源能源、科技创新支持、金融支持及财政 扶持,加快完善公司治理机制,推动其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主业突出、 行业领先的大型企业。对规模效益显著的重点行业,企业结构要进一步由分散走向集中,提高生产集中度, 鼓励和引导行业龙头企业实行兼并重组,向大型企业或企业集团发展,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提升市场竞 争和抗风险能力,对成功重组的企业,财政应予以直接奖励。对于宜于分散化生产经营的中小企业要“小

关于调整《轻工行业分类目录》的公告

关于调整《轻工行业分类目录》的公告
附件:
关于调整《轻工行业分类目录》的公告
2018年第 4期
轻工行业分类目录
国标(GB/T4754-2017)代码
门类
大类
中类
B(采矿业)
10
103C(制造业)来自13131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9
14 141 142 143
144 145
小类 1030
1311 1312 1313 1314 1319
1321 1329
1331 1332 1340
1351 1352 1353
1361 1362 1363 1369
1371 1372 1373
1391 1392 1393 1399
1411 1419
1421 1422
1431 1432 1433 1439
1441 1442 1449
1451
轻工行业大类 一、 二、
三、
国标类别名称
采盐 农副食品加工业 谷物磨制 稻谷加工 小麦加工 玉米加工 杂粮加工 其他谷物磨剂 饮料加工 宠物饮料加工 其他饮料加工 植物油加工 食用植物油加工 非食用植物油加工 制糖业 屠宰及肉类加工 牲畜屠宰 禽类屠宰 肉制品及副产品加工 水产品加工 水产品冷冻加工 鱼糜制品及水产品干腌制加工 鱼油提取及制品的制造 其他水产品加工 蔬菜、菌类、水果和坚果加工 蔬菜加工 食用菌加工 水果和坚果加工 其他农副食品加工 淀粉及淀粉制品制造 豆制品制造 蛋品加工 其他未列明的农副食品加工 食品制造业 焙烤食品制造 糕点、面包制造 饼干及其他焙烤食品制造 糖果、巧克力及蜜饯制造 糖果、巧克力制造 蜜饯制作 方便食品制造 米、面制品制造 速冻食品制造 方便面制造 其他方便食品制造 乳制品制造 液体乳制造 乳粉制造 其他乳制品制造 罐头食品制造 肉、禽类罐头制造

中国轻重工业之比较

中国轻重工业之比较

重工业:我国重工业呈现超前发展的趋势。 (一)中国重工业超前发展阶段产业结构的 演变及其原因:
1、建国初期,中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社会,经济 发展水平很低。 2、中国政府选择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道路, 1978年以前三次产业结构演变的过程基本上表现 为第二产业比重上升、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比重下 降,以及第二产业中重工业比重上升、轻工业比重 下降的过程,重工业的增长远远快于国民经济其他 各产业的增长
后重工业化(中期)
收入增加、需求结构、非物质需求增加 发达工业化(后期) 轻工业、农业改造完成,城市化实现 技术进步,劳动生产率提高 (工业化的一般规律)
工业化的历程
中国工业化的特殊历程
国际环境、政治、军事因素 重工业优先发展(改革前) 经济结构、西方实力、主观意愿 理论认识偏差、苏联工业化模式 短缺经济、消费需求 轻工业发展(改革以来) 工业基础,资本、技术条件 战略转变、结构调整
1998 41.52 58.48
1999 39.73 60.27
2000 29.89 70.11
年份
2001 30.4 69.6
2002 31.42 68.58
轻工业 重工业
重工业化的表现
增长速度
重工业、轻工业、农业、服务业 增长速度对照图(1999~2003)
增 长 15 速 度 10 (%) 5 0 1999 2000 2001 年份 2002 2003 20 重工业 轻工业 农业 服务业
中国重工业超前发展的 政策体制环境
第一,是扭曲的低工资政策。 第二,低利率与低汇率政策,降低重工业投入的 资金成本。 第三,基础产业产品低价格,制造业产品高价格 政策。 第四,农产品低价格和各种服务低价格。 第五,高度集中的企业管理制度和物资分配制度。

各省主要产业调研报告

各省主要产业调研报告

各省主要产业调研报告山东省是我国的制造业大省,其主要产业包括机械制造、食品加工、化工、纺织服装等。

在山东省的机械制造业中,农业机械是最主要的一部分。

山东省拥有广阔的农田面积,种植业占据了山东经济的重要地位,因此农业机械在山东的需求非常大。

山东的农业机械企业规模庞大,生产技术和质量也较为先进。

山东省的食品加工业也非常发达。

特别是在水产品加工方面,山东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

山东位于黄海沿岸,丰富的海产品资源使得水产品加工业成为山东省的重要产业。

同时,山东省还有较大的农产品加工业,如粮食加工、果蔬加工等,这些产业也是山东省的支柱产业之一。

化工产业是山东省的另一个重要产业。

山东省拥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这为化工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原材料基础。

山东省的石油化工企业数量众多,产品种类齐全,涵盖了石油加工、精细化工、塑料加工等领域。

山东省还在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为化工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

纺织服装业是山东省的传统优势产业之一。

山东省有着悠久的纺织产业历史和丰富的棉花资源,纺织企业数量众多,产品种类丰富。

山东省的纺织品在国内外市场享有盛名,尤其是山东省的丝绸和棉花制品具有一定的竞争力。

总体来说,山东省的主要产业有机械制造、食品加工、化工、纺织服装等。

这些产业在山东省的经济中起着重要的支柱作用。

山东省在这些产业上具备一定的优势,拥有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丰富的资源基础。

然而,也需要注意的是,随着国内外环境的变化和技术的进步,这些产业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资源短缺、市场竞争加剧等。

因此,山东省需要不断加强创新能力,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转型,以保持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

国内外轻工行业竞争力对比分析

国内外轻工行业竞争力对比分析

国内外轻工行业竞争力对比分析国内外轻工行业竞争力对比分析引言轻工业是一种以生产日常生活用品和消费品为主的工业。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和国内外贸易的不断发展,轻工业作为一种重要的生产领域,对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显得尤为重要。

本论文旨在对国内外轻工行业竞争力进行对比分析,通过比较分析国内外轻工行业的优势和劣势,进一步探讨我国轻工行业的发展方向和提升竞争力的策略。

一、国内轻工行业的竞争力分析1. 产业规模和市场需求国内轻工行业拥有庞大的产业规模和巨大的市场需求。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国内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轻工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这为国内轻工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2. 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尽管国内轻工行业的技术水平数量庞大,但整体上仍然与国外有一定的差距。

在轻工行业的一些细分领域,如工艺和品质控制方面,国内企业还需要进一步提升技术水平。

同时,创新能力也是国内轻工行业发展过程中需要加强的重要环节。

3. 产品质量和品牌知名度国内部分轻工企业在产品质量和品牌知名度上具备一定的竞争优势。

例如,一些家电品牌在国内市场有着较高的市场份额和品牌认知度,成为了国内消费者青睐的品牌。

然而,与国际知名品牌相比,国内轻工行业在产品质量和品牌知名度上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二、国外轻工行业的竞争力分析1. 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相较于国内轻工行业,国外轻工行业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普遍较高。

国外轻工企业在产品设计、工艺和品质控制方面具备较强的竞争优势。

同时,一些国外企业还注重研发和创新,推出一系列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新产品。

2. 品牌知名度和市场渗透力国外轻工行业普遍具备较高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场渗透力。

一些国际知名品牌,如苹果、三星等,在全球范围内享有较高的市场份额和品牌认知度。

这也使得国外轻工企业在国际市场上能够更好地与国内企业展开竞争。

3. 研发和生产成本与国内相比,一些国外轻工企业在研发和生产成本上更具优势。

这一方面与国外国家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投资和支持有关,另一方面与国外轻工企业的规模效应和成熟的制造体系有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28 17,235.48 0.40 15,046.45
0.28 20,394.26 0.35 17,165.98
0.61 34,457.30 19835.17 0.79 22,990.35 17196.43 0.69 33,896.65 24195.79 0.42 19,480.46 0.30 0.30 0.70 12,961.10 13,059.69 8386.88 4234.52 4034.25
0.27 16,188.61 0.40 13,698.15
0.6 30,312.61 18405.13 0.83 21,486.92 16943.47 0.67 31,072.06 21317.96 0.39 18,407.78 7641.71
0.27 11,328.92 3344.80 0.26 11,156.64 3331.89
0.54 54,058.22 31035.10 0.68 34665.33 23228.18 36682.83

0.69 45,361.85 0.46 26,931.03 0.37 19,632.26 0.34 19,669.56 0.71 53,210.28 0.44 21,026.68 0.25 8,893.12
39,482.56 26685.86 5993.47 1539.49
0.38 14,151.28 0.25 6,169.75
2010 比上年增 占GDP比 长(%) 重(%) 0.21 0.16 0.19 0.18 0.11 0.21 0.29 0.26 0.19 0.20 0.15 地区生产 总值(亿 元)
-0.01 -0.01
0.63 0.42
0.3 24,515.76 0.37 19,195.69
0.32 26,575.01 0.35 20,181.72
0.59 49,110.27 26636.19 0.75 32318.85 21953.08 30863.13 14346.73 8336.77 7286.67 36079.47 10115.95 2113.32
2006
2007 地区生产 总值(亿 元)
2008 规模以上 轻工业总 产值(亿 4471.51 5478.96
规模以上轻 比上年增 占GDP比重 地区生产总 比上年增 占GDP比 工业总产值 长(%) (%) 值(亿元) 长(%) 重(%) (亿元) 0.17 0.09 0.18 0.17 0.18 0.24 0.21 0.20 0.15 0.20 0.11 0.25 0.41 0.58 0.81 0.63 0.33 0.25 0.23 0.65 0.29 0.25 13,709.50 12,188.85 25,741.15 18,780.44 25,965.91 15,012.46 9,333.40 9,200.00 31,084.40 10,505.30 4,741.31 3653.63 4914.51 15411.00 15519.12 17418.85 5925.02 2492.88 2379.92 21221.12 3506.58 1200.9 0.19 0.14 0.19 0.18 0.21 0.30 0.24 0.25 0.19 0.29 0.17
0.68 35,696.46 25035.86 0.33 12,506.25 0.25 5,700.10 4698.76 1398.53
2008 比上年增 占GDP比 长(%) 重(%) 0.18 0.10 0.16 0.08 0.18 0.22 0.25 0.29 0.15 0.25 0.14 地区生产 总值(亿 元)
0.68 50,013.24 0.53 29,599.31 0.42 22,250.45 0.37 22,154.23 0.68 57,067.92 0.48 23,872.80 0.24 10,309.47
35817.39 10035.57
2012 比上年增 占GDP比 长(%) 重(%) 0.10 0.02 0.14 0.05 0.16 0.33 0.34 0.57 0.67 0.73
[时 间]/[指 标] [地区] 河北 上海 江苏 浙江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四川 云南 地区生产 总值(亿 元) 10,096.11 9,164.10 18,305.66 13,437.85 18,516.87 10,587.42 6,590.19 6,511.34 22,366.54 7,385.11 3,472.89
2009 规模以上 比上年增 占GDP比 轻工业总 长(%) 重(%) 产值(亿 4904.53 5279.29 0.09 -0.04 0.07 0.01 0.12 0.09 0.21 0.17 0.06 0.22 0.09 地区生产 总值(亿 元)
2010 规模以上 轻工业总 产值(亿 6194.1 6315.13
0.58 41,425.48 24512.46 0.75 27722.31 20896.4
0.71 39,169.92 27161.78 0.43 23,092.36 10601.23 0.33 15,967.61 0.31 16,037.96 0.68 46,013.06 0.42 17,185.48 0.25 7,224.18 5935.78 5477.86 32867.3 7533.45 1807.53
2005 规模以上 轻工业总 产值(亿 2447.07 3850.51 10215.61 10626.24 11320.01 3143.16 1503.00 1429.02 14506.76 2008.11 889.98 比上年增 长(%)
2006 规模以上轻 占GDP比重 地区生产总 工业总产值 (%) 值(亿元) (亿元) 0.24 0.42 0.56 0.79 0.61 0.30 0.23 0.22 0.65 0.27 0.26 11,660.43 10,366.37 21,645.08 15,742.51 22,077.36 12,495.97 7,617.47 7,568.89 26,204.47 8,637.81 4,006.72 2951.79 4221.34 12531.67 12756.99 13816.00 4132.73 1898.34 1777.88 17148.09 2503.45 1001.67
2011 规模以上 轻工业总 产值(亿 7917.48 6788.15 比上年增 占GDP比 长(%) 重(%) 0.22 0.07 0.08 0.05 0.12 0.26 0.29 0.25 0.09 0.26 0.14 地区生产 总值(亿 元)
2012 规模以上 轻工业总 产值(亿 8799.79 6,924.5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